2024秋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课堂演练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2024秋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课堂演练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2024秋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课堂演练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2024秋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课堂演练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2024秋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课堂演练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化1.《夫妻识字歌》唱道:“黑格隆冬天上,出呀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么放光明。什么字,放光明?学习,学习二字我认得清。”这段反映某一历史时期我国扫盲和工农识字教化的材料所体现的教化方针属于()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毛泽东有关学问青年“上山下乡”的批示C.邓小平关于教化要“三个面对”的指示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化法》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化方针。扫盲和识字教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化任务,选择A项。答案:A2.1951年10月,中国的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对高等学校的院系进行了调整,不久北京相继成立了北京航空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等八大院校。当时进行这种院系调整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引进苏联模式培育人才C.适应经济建设的须要D.贯彻全面发展教化方针解析:从题干中院校的名称“矿业、钢铁”等信息可知,1951年院系调整的目的是培育专业人才,适应经济建设的须要,故C正确;A、B、D与题干信息无关,故解除。答案:C3.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实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他们生疏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保障了新时期建设人才须要C.解决了学问青年待业问题D.促进了科技教化事业的复兴解析:“文化大革命”后复原高考促进了科技教化事业的复兴,但一次高考的复原,并不能完全保障新时期建设人才的须要,故D项正确。答案:D4.明明的爸爸在青春年华时由于学校教学秩序混乱,广阔老师受到摧残而失去了接受科学教化的机会。据此你可以推断其缘由是()A.“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B.“教化大革命”C.老师力气不足 D.教化经费困难解析:“文化大革命”时期,教化受到严峻破坏,高校停止招生,中小学学校停课,老师被批斗,因此判定A项正确。答案:A5.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三个面对”。“三个面对”的实质是()A.通过教化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B.教化的发展要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C.教化的发展须要加强国际沟通与合作D.教化的发展须要具有超前性和国际性解析:邓小平的“三个面对”指“教化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实质是要通过教化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故选A项。答案:A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8年浙江省初中三册语文课本收录的31篇文章中,马列经典著作和政论文章占15篇,其余16篇记叙文中,有13篇是乡土教材,其中有6篇是报道农业生产“大跃进”、农村水利大发展的,有2篇是表扬大炼钢铁的,有4篇是进行革命传统教化和忆苦思甜教化的。材料二2004年,广东教化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新教材中特设了“走近经济”单元,收录了经济学家王则柯的《钱》和茅于轼的《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有92篇,占全部课文的20%,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各个方面……而且,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新中国语文教材的变迁》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时代背景。(2)依据材料二,概括21世纪以来语文教材内容的主要改变,并分析导致其改变的缘由。(3)依据不同时期语文教材内容的改变,谈谈你的看法。解析:第(1)题,此时中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特点,可以从马列经典著作和政论文、乡土教材和工农业建设的文章所占比重看出。分析其时代背景,即归纳1949—1958年间影响教材编写的重要政治事务。第(2)题,抓住信息:“走近经济”“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各个方面”“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概括21世纪以来语文教材内容的主要改变。分析导致其改变的缘由,即归纳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教材编写的重要政治事务等。第(3)题,依据上述材料体现不同时期语文教材内容的改变的缘由谈看法。答案:(1)特点:以马列经典著作和政论文为主;偏重反映乡土和工农业建设的文章。背景:中苏关系渐渐恶化,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争辩;安排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大规模绽开,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影响。(2)改变:内容更丰富多样;突出经济;选编外国文学作品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缘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科教兴国”“三个面对”等教化方针的提出;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经济全球化的影响。(3)教材作为教化的载体,它具有时代特色;为社会发展服务,是肯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言之有理即可)[基础巩固]1.到195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高校、清华高校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很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A.外交政策转变的须要 B.安排经济体制的须要C.文化教化改革的须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须要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发展战略是与苏联建交,效仿苏联阅历,引进苏联的技术和资金,为顺当进行“一五”安排和三大改造,培育大量懂俄文的人才,故D项正确。答案:D2.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A.教化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贯彻“三个面对”教化方针的详细体现解析:解题技巧是抓住时间1977年。A项时间和情境均与题干相符,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是20世纪90年头提出的,B项不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12月,C项可以解除;“三个面对”教化方针是1983年邓小平提出来的,与题目时间不符,D项不正确。答案:A3.现代中国的教化方针具有显明的时代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化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化”这一方针施行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解析:文化教化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而不是社会主义性质,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还没有建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特征。答案:A4.1991年4月15日“希望工程”起先实施,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安徽金寨希望小学建成。下列关于希望工程的叙述,不精确的是()A.促进了贫困地区基础教化事业的发展B.成为“科教兴国”战略最重要的环节C.对普及九年义务教化做出了重大贡献D.体现党和政府对科学教化事业的重视解析:加紧普及义务教化才是“科教兴国”战略最重要的环节,“希望工程”只是促进义务教化的一种形式。答案:B5.“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做伴,跨入高校校门。”出现这一情景的前提是()A.复原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提出优先发展教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化法》解析:“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在教化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复原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1977年冬实行了复原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故A项正确。B项发生在1978年底,C项发生于20世纪90年头,D项发生在1986年,均与题意不符。答案:A6.202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化的确定》要求,保留并进一步完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实惠政策。该项规定的实质是()A.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体现教化公允和民族同等C.推动高考制度深化改革D.加大少数民族的教化投入解析:材料中以加快民族教化,在这个过程中,赐予高考加分政策,是对少数民族的一种公允,故B项正确。答案:B7.阅读以下对联,“上联:学习文化重科技,敬重学问强教化。下联:科技旺盛百业荣,教化兴盛万家旺。”该对联较为合适的横批是()A.科学发展 B.科教兴国C.和谐发展 D.改革开放解析:材料体现了重视科技和教化,故横批可为“科教兴国”。答案:B[实力提升]8.依据一位美国闻名科学家的探讨,1960年时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育出来的,而在1960年,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高校调整B.半工半读高校的涌现C.“八字方针”的实施D.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策略,因此对高校进行调整,设立了大量的工科学校,故A项正确。答案:A9.20世纪80年头以来,我国高等教化快速发展,高校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加合理。我国高等教化出现旺盛局面的根本缘由是()A.党和政府制定了正确的教化方针B.中国出现了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C.党和政府做出实行改革开放决策D.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综合国力提高解析:高校的发展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实际的须要。20世纪80年头以来,我国高等教化的快速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定要求,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答案:D10.20世纪90年头,为了增加国家的科技实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养,中共中心、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A.起先推行扫盲教化 B.提出“双百”方针C.复原国家统一高考制度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留意时间“20世纪90年头”,且依据“为了增加国家的科技实力”,故是1995年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其他三项的时间不符合题干要求。答案:D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邓小平正式复原工作后,自告奋勇分管科学、教化方面的工作。他以科教为突破口,对科学和教化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拨乱反正的看法,着手订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1977年8月,中共中心召开科学和教化工作座谈会。——北师大版《中国当代史》材料二随着新兴技术领域的开发和应用,学问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只有普及义务教化,使青少年从小就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才能适应祖国的四化建设和新技术革命的须要。劳动力素养的凹凸是科学技术应用程度的确定因素,而基础教化则是提高劳动力素养的重要基础。理论工作者强调,不普及义务教化,不提高民族文化素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只能是纸上谈兵。法律工作者指出,法盲和文盲有很大的相关性,不普及义务教化,真正的法制是难于实施的。——杨海榕《试论普及义务教化的意义》材料三实施素养教化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化方针,以提高国民素养为根本宗旨,以培育学生的创新实力和实践实力为重点,造就“有志向、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深化教化改革全面推动素养教化的确定》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邓小平在教化方面实行的措施,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