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苏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苏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苏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苏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化学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

鼻子闻B.

嘴巴吹C.

耳朵听D.

眼睛看2、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rm{(}rm{)}

A.rm{垄脵垄脺}的化学性质相似B.rm{垄脵垄脹}属于同种元素C.rm{垄脷}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rm{+2}价D.rm{垄脺}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rm{S^{-2}}3、水是生命之源rm{.}水rm{(H_{2}O)}的说法中错误的是rm{(}rm{)}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水是氢气和氧气混合而成的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拉瓦锡创立了元素周期表B.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可能同时发生C.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能在氧气中燃烧的物质一定能在空气中燃烧5、rm{6}下列符号可以表示rm{2}个氢原子的是rm{(}rm{)}A.rm{H_{2}}B.rm{2H^{+}}C.rm{2H}D.rm{H_{2}O_{2}}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6、往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再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Fe2+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Fe2+C.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D.滤纸上有Ag、Cu、Fe、Zn,滤液中有Zn2+、Fe2+7、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下列操作或装置不正确的是rm{(}rm{)}A.

制取氧气B.

收集氧气C.

产物加水搅拌D.

过滤得二氧化锰8、rm{2.}学习化学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rm{(}rm{)}

A.在燃气灶的厨房内上方安装报警器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D.不必检纯度,可以直接点燃氢气9、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气体制取,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rm{A}可用于加热固体制气体B.装置rm{B}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C.装置rm{C}只能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D.装置rm{B}和rm{D}组合可用于制取氢气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确是rm{(}rm{)}A.用石蕊溶液浸泡干燥后的紫色纸花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纸花变红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C.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放热,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D.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11、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后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rm{dfrac{1}{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rm{(}rm{)}A.实验前没没有夹紧弹簧夹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C.点燃红磷后没有迅速塞紧橡皮塞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12、莱州市某村的水质为硬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是一种混合物。

B.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

C.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

D.凡是含有杂质的水就是硬水。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3、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可直接加热的有____(填序号).

(2)仪器⑧和⑤的名称分别是____.

(3)用仪器①能否量取8.68mL溶液____(填“能”或“否”).14、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酒精里,形成碘酒,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碘也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__,溶剂是____.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假设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②根据所学知识和题意分析____(填甲;乙、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15、写出下列操作所引起的后果:

(1)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______.

(2)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______.

(3)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药液______.

(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______.16、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rm{(1)}写出仪器的名称rm{垄脵}______rm{垄脷}______

rm{(2)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将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了氨气rm{(NH_{3}).}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解于水,氨气和氧气在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应产生一氧化氮和水.

rm{垄脵}从以上信息中你能总结出氨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rm{(}写出一条即可rm{)}

rm{垄脷}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装置,若使用装置rm{H}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_rm{(}填rm{e}或rm{f)}通入rm{.}同学们一致认为,选择rm{C}装置收集氨气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rm{垄脹}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______rm{(}填物质名称rm{)}吸收.

rm{(3)}若用rm{F}装置收集和储备氧气,氧气应从______端通入.17、下列展品制造时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rm{(}填序号rm{)}rm{A.}用岩石打制石器rm{B.}用泥土烧制青瓷烛台rm{C.}用玉石雕刻玉印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3题,共24分)18、人们用眼睛观察某个物体时,常常有平视、仰视和俯视等几种。下图中

rm{(1)a}为____视;

rm{(2)b}为____视;

rm{(3)c}为____视。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图中rm{a}rm{b}rm{c}三种方法似乎都与凹液面相切,其中rm{(4)}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____;rm{(}填字母,下同rm{)}rm{(5)}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低的是____;rm{(6)}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高的是____。19、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rm{(1)}不宜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为什么?

rm{(2)}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或把菜倒入锅中灭火,其灭火的主要原理分别是什么?

rm{(3)}为什么空气比水更容易被压缩?20、已知甲和乙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如图是四种分子的示意图.

rm{(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rm{(2)}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哪些?______.评卷人得分五、推断题(共1题,共3分)21、有rm{A}rm{B}rm{C}rm{D}rm{E}rm{F}六种物质,分别是空气、氮气、木炭、氧气、氦气、二氧化碳、红磷、铁丝等几种物质中的一种,rm{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rm{B}在rm{A}中燃烧的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rm{C}rm{C}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rm{D}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烧红的rm{B}放入rm{D}中,rm{B}立即熄灭,且rm{C}和rm{D}是不同的物质,rm{E}在rm{A}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rm{F}是几种气体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气体。rm{A}是____rm{B}是____rm{C}是____rm{D}是____rm{E}是____rm{F}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解答】解:A;直接把鼻孔凑到试剂瓶口闻气味的操作是不正确的;因此答案A不正确;

B;答案中该同学直接吹灭酒精灯是错误的;应该用灯帽盖灭,因此答案B不正确;

C;氢气纯度的检验中主要是听声音因此C答案正确;

D;答案中眼在仰视刻度;因此,D答案不正确.

故选:C.

【分析】A;闻气味时鼻孔与试剂瓶口大约一尺左右;用手轻轻扇动气体,切不可直接把鼻孔凑到试剂瓶口闻气味;

B;酒精灯使用中经常要注意:二查二禁一不可;包括查灯芯是否齐整、酒精是否适量、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的、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就酒精、不可吹灭;

C;检验氢气的纯度操作;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移动到酒精灯的火焰上听声音,如轻微的“噗”地一声,说明氢气纯净,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

D、取用一定量的液体一般用量筒,量筒必须平放,读数时视线看有刻度的一侧并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2、D【分析】解:rm{A}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粒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rm{垄脵垄脺}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rm{8}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B、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rm{垄脵垄脹}的质子数均为rm{17}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rm{垄脷}表示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rm{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rm{2}个电子而形成带rm{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rm{+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D、rm{垄脺}质子数rm{=16}核外电子数rm{=18}质子数rm{<}核外电子数,为带rm{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离子符号为rm{S^{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rm{D}.

A;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粒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B、元素是质子数rm{(}即核电荷数rm{)}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

D、rm{垄脺}质子数rm{=16}核外电子数rm{=18}质子数rm{<}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析】rm{D}3、B【分析】解:rm{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正确;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正确;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正确;

故选:rm{B}

根据水的组成和构成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B}4、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化学史的知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以及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燃烧的概念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解答】A.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故A错误;B.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可能同时发生;如;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在这个化学变化中石蜡熔化又是物理变化;故B正确;C.物质和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有的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如碳的燃烧;有的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如甲烷的燃烧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故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故C错误;D.能在氧气中燃烧的物质不一定能在空气中燃烧,如铁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而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D错误。故选B。【解析】rm{B}5、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解答】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rm{2}个氢原子表示为:rm{2H}A.rm{H_{2}}中的“rm{2}”表示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故A不合题意;B.rm{2H^{+}}中的“rm{2}”表示两个氢离子,故B不合题意;C.rm{2H}中的“rm{2}”表示rm{2}个氢原子,故C符合题意;D.rm{H_{2}O_{2}}中氢元素符号右下角的“rm{2}”表示一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rm{2}个氢原子,故D不合题意。故选C。【解析】rm{C}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6、BD【分析】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铜>银,铁不能与硝酸锌反应,故滤液中一定含有Zn2+,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故滤液只一定含有Fe2+;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故滤纸上一定含有银;

A、若加入的铁粉量少,只能与部分硝酸银反应生成银,故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Fe2+;故A正确;

B、当滤纸上含有银和铜,则滤液中不能含有Ag+;因为铜能将银离子置换为银,故B错误;

C、当铁加入过量时,能将全部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置换出来,铁粉有剩余,则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故C正确;

D;铁不能与硝酸锌反应;故滤纸上不含有锌,故D错误;

故选BD.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可以考虑加入的铁粉的量进行分析.【解析】【答案】BD7、BD【分析】解:rm{A}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B;由题意;判断收集氧气的装置是否正确,而图中装置是气体的制取装置,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C;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加快溶解速率,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故选:rm{BD}

A;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题意;判断收集氧气的装置是否正确,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与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解析】rm{BD}8、A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的安全常识,了解燃烧和爆炸的条件是解题关键。【解答】A.在燃气灶的厨房内哪个部位安装报警器取决于燃气的密度,不一定装在上方,故A错误;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以免吸入烟尘,故B正确;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使进入更多氧气,促进火势蔓延,故C正确;D.不必检验纯度,直接点燃氢气,有可能氢气不纯导致爆炸,故D错误。故选AD。【解析】rm{AD}9、AD【分析】【分析】根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A.装置rm{A}的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用酒精灯加热,可用于加热固体制气体,故A正确;B.从长颈漏斗中加入液体,液体与固体始终接触,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B错误;C.排水法收集气体,气体要难溶于水rm{(}或不易溶于水rm{)}不与水发生反应,与气体的密度无关,故C错误;D.实验室制取氢气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是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rm{B}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rm{D}装置从rm{b}端进气收集氢气,故D正确。故选AD。【解析】rm{AD}10、CD【分析】解:用石蕊溶液泡干燥后的紫花放入盛满二碳的集气瓶;二氧化不有酸性,不能使纸花变红,故项说误.

镁烧;出耀眼的白光,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故选说法正.

钉与硫酸溶液应生成硫酸亚铁溶和铜;放热,银色固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选说正确.

选:rm{CD}.

根硫在氧气中燃的象进行分判断.

根据金属的化性质进分析判断.

根据镁燃烧现象;进行分析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二化学性等是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CD}11、AC【分析】解:rm{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燃烧过程中有部分空气逸出,导致到冷却后进入水的量偏大,故A正确;

B;实验装置漏气;由于冷却至室温时瓶外空气进入瓶中,会导致进入水的量偏小,故B不正确;

C;点燃红磷后没有迅速塞紧橡皮塞;会造成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部分空气,会导致到冷却后进入水的量偏大,故C正确;

D;红磷不足时氧气不能完全消耗;进入水偏少,故D不正确.

故选AC.

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利用化学反应将一定量的空气中的氧气除去,然后借助于能观察到的现象--水的进入--加以说明rm{.}而水的进入的动力是消耗氧气后造成的瓶内外气压差.

探究空气的成分,利用的原理是固态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rm{(}气体rm{)}同时生成固态物质五氧化二磷,造成瓶内气压改变,而外界气压不变,形成气压差而导致一些现象发生.【解析】rm{AC}12、AB【分析】

A;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离子的水为硬水;所以硬水中不仅有水,还含有其它杂质,所以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离子的水为硬水;所以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故B正确;

C;硬水软化的方法有:蒸馏或加热煮沸;所以硬水放一段时间不会变成软水,故C错;

D;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离子的水为硬水;软水中也含有杂质,故D错.

故选AB.

【解析】【答案】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离子的水为硬水;而含较少钙镁离子的水为软水;和硬水软化的方法考虑本题.

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3、略

【分析】

①~⑧常用仪器的名称分别是:量筒;托盘天平、酒精灯、胶头滴管、烧杯、试管、锥形瓶、玻璃棒.

(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故填:⑥;

(2)仪器⑧和⑤的名称分别是玻璃棒;烧杯;故填:玻璃棒、烧杯;

(3)量筒只能用于粗略的量取;能准确到0.1mL,故无法量取8.68mL溶液,故填:否.

【解析】【答案】(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蒸发皿;燃烧匙、试管、坩埚;

(2)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3)根据量筒的最小刻度是1mL分析.

14、略

【分析】

(1)固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是溶质,液体时溶剂;

(2)①由图示可知下部碘分子多;因为碘溶于汽油呈现紫红色,所以烧杯底部的颜色较深;

②由于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甲正确.

故答案为:(1)碘;汽油;(2)①烧杯底部的颜色较深;②甲.

【解析】【答案】(1)根据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考虑;(2)①根据图示考虑含有碘分子的多少考虑;②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

15、略

【分析】解:(1)块状固体没有沿着倾斜的试管壁滑入试管中;后果是打破试管;

故填:打破试管;

(2)烧杯加热需要垫石棉网;不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当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时,烧杯会破裂;

故填:烧杯破裂;

(3)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药液;会导致药品的污染;

故填:药品污染;

(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如果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则被称量的物体是质量偏小;

故填:被测物体的质量比该物体的实际质量偏小.

(1)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规则填空;

(2)烧杯加热需要垫石棉网;

(3)试管内残留的液体会与另一种溶液混合;

(4)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是“左物右码”.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解析】打破试管;烧杯破裂;药品污染;被测物体的质量比该物体的实际质量偏小16、试管;集气瓶;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解于水;A;e;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硫酸溶液;c【分析】解:rm{(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试管;集气瓶;

rm{(2)}由题目的信息可知,氨气的物理性质是: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解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若使用装置rm{H}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短管进入,同学们一致认为,选择rm{C}装置收集氨气不合理,理由是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硫酸溶液吸收;故答案为:rm{垄脵}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解于水;rm{垄脷A}rm{e}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rm{垄脹}硫酸溶液;

rm{(3)}若用rm{F}装置收集和储备氧气,氧气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故答案为:rm{c}

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由题目的信息可知,氨气的物理性质是: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解于水;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若使用装置rm{H}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短管进入,同学们一致认为,选择rm{C}装置收集氨气不合理,理由是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硫酸溶液吸收;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rm{.}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rm{.}若用rm{F}装置收集和储备氧气;氧气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物质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rm{.}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rm{.}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解析】试管;集气瓶;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解于水;rm{A}rm{e}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硫酸溶液;rm{c}17、B【分析】【分析】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进行分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解答】A.用岩石打制石器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用泥土烧制青瓷烛台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用玉石雕刻玉印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解析】rm{B}四、简答题(共3题,共24分)18、(1)俯(2)平(3)仰(4)b(5)c(6)a【分析】【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量筒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分析,对量取液体体积俯视、平视、仰视结果分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从高处往低处看属于俯视,从低处往高处看是仰视,视线与凹液面相平是平视;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所以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rm{b}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低的是仰视rm{c}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高的是俯视rm{a}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高的是俯视rm{c}故答案为:俯;平;仰;rm{a}rm{b}rm{c}rm{a}【解析】rm{(1)}俯俯rm{(1)}rm{(2)}rm{(2)}平rm{(3)}rm{(3)}仰rm{(4)}rm{(4)}19、(1)气体不能被点燃(2)隔绝空气或氧气(3)气体分子间间隔比液体分子间隔大【分析】【分析】rm{(1)}可根据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分析解答;rm{(2)}可根据灭火原理分析解答;rm{(3)}可分子间间隔的大小不同分析解答。【解答】rm{(1)}由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在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则一氧化碳气体不能被点燃。故答案为:气体不能被点燃;rm{(2)}燃烧的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为:可燃物、与氧气rm{(}或空气rm{)}充分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意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或把菜倒入锅中灭火,其灭火的主要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故答案为:隔绝空气或氧气;rm{(3)}分子间有间隔且气体分子间间隔比液体分子间间隔大,故而空气比水更容易压缩。故答案为:气体分子间间隔比液体分子间隔大。【解析】rm{(1)}气体不能被点燃rm{(2)}隔绝空气或氧气隔绝空气或氧气rm{(2)}气体分子间间隔比液体分子间隔大rm{(3)}气体分子间间隔比液体分子间隔大20、略

【分析】解:rm{(1)}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甲和乙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是氨气燃烧生成了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m{4HN_{3}+5O_{2}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