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86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洪港的李爷爷今年70多岁了,他经常讲一些“爷爷过去的事情”,其中不可信的事情是()A.建国初期他家分得5亩地B.他把家里做饭的铁锅捐出来炼铁C.他是人民大会堂建筑队队员之一D.1958年他办了一个养鸡场,发财了2、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被誉为“天才的创举”的是()A.“一个中国”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D.“一国两制”构想3、“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这段文字主张提倡的是()A.民主B.科学C.新道德D.新文学4、报刊是宣传思想的喉舌,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的刊物是()A.《民报》B.《新青年》C.《中外纪闻》D.《每周评论》5、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是在()A.金田起义以后B.定都天京以后C.攻占长江中下游后D.连克常州、苏州、松江后6、小明同学将下列四幅图片罗列在一起;他研究的主题最准确的是()

A.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B.中国人民的奴役史C.中国人民的近代化探索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7、关于重庆谈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蒋介石打着“和谈”的幌子,积极准备发动内战B.为表达和谈诚意和戳穿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C.谈判达成多项协议,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D.由于中共的努力,谈判动摇了蒋介石的思想,推迟了内战爆发的时间8、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天津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下列哪些事件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的有()A.抗美援朝B.西藏和平解放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10、下列属于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的是()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D.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11、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包括()A.西藏和平解放B.土地改革C.抗美援朝D.实行一五计划12、下列历史事件中,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是()A.鸦片战争B.中国共产党成立C.北伐战争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A.中俄《马关条约》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改订条约》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4、填空题。

①目前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____;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____。

②半坡居民最早种植____;河姆渡居民最早种植____

③商朝的都城在今天的____省境内;西周的都城在今天的____省境内。

④公元前____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前——____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⑤____辅助齐桓公取得了霸主地位;____修筑了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15、填空题(1)中国现代史的开端:(2)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的事件:(3)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制度正式确立的事件:(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5)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6)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7)为大庆油田的建设做出贡献,被誉为“铁人”的是:(8)组织领导研制和发展核武器,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9)带领兰考人民治理盐碱地,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是:(10)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甘当螺丝钉”“为人民服务的楷模”的是:16、目前,我国的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17、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______。(判断对错)18、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图1江南制造总局的炮厂图2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图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图4《新青年》杂志

请你依据四幅图片材料,分别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的名称。并说出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的领导人及以上四幅图片反映的时代主题。图一_____①_______;图二__②_________;_图三__③___________;图四_____④_________。领导人:____⑤________;时代主题:_______⑥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3题,共30分)19、今年2015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4周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经历曲折的发展,有过泪水,也有欢笑。看以下图片回答问题:(1)请按顺序分别写出在三张图片中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的名称。(2)请分别写出三张图片与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内在联系。(3)结合以上三幅图片,面对中国共产党曲折的发展,对此你有何感想?20、观看下面两张纪念邮票,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土地改革邮票图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邮票图一:土地改革,具体来说就是土地制度改革,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土地税收制度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等。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规定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办法。新中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图二: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的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7月赴朝进行的正义战争。1953年7月27日美国同中朝代表在板门店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历时3年零32天的朝鲜战争结束。(1)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2)图二邮票应发行于哪一年?(3)两张邮票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于新中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1、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看图回答问题图三图四(1)图一中,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其内容是什么?

(2)图二中周恩来正在参加什么会议?为确保会议的圆满完成,周恩来提出了什么主张?

(3)图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

(4)图四中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这项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活动取得更大的成就,请举一例说明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3题,共6分)22、连线题.

中共十二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共十四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六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3、将下列人物与其成就连接起来24、连线题:请将下列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用直线连接起来。事件名称内容或意义南昌起义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八七会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三湾改编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据题干内容“洪港的李爷爷今年70多岁了”可知;他应该出生于解放前.他经历过土地改革,他家可以分得5亩地.他应该经历过“大炼钢”运动,所以他把家里做饭的铁锅捐出来炼铁.人民大会堂是建国初期兴建的,他可以成为人民大会堂建筑队队员之一.1958年中国开始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不可能允许他兴办个人的养鸡场;

故选D.

本题以“洪港的李爷爷今年70多岁了”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大跃进进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

本题考查学生对大跃进进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大跃进运动的内容与影响.【解析】【答案】D2、D【分析】依据题干材料“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被誉为‘天才的创举’”,结合所学可知,是对“一国两制”的描述.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故选D.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

本题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一国两制的内容与影响.【解析】D3、D【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准确理解与认识。结合所学的知识,根据引文内容可以得出材料主要提倡的是新文学,其语言是白话的,文体是自由的,这样就可以注入新内容、新思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新文化运动中,前期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因此段文字主张提倡的是新文学。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D4、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强学会的机关刊物。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康有为、梁启超为宣传维新变法创办了《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刊物,所以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百日维新·公车上书【解析】【答案】C5、B【分析】【分析】1851年,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该为天京,定位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立的政权。【点评】此题考察太平军政权的建立。6、C【分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以上四幅图分别代表的是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反映了中国学习外国器物、制度、思想这一逐步深入的进程,是中国人民的近代化探索的历程。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7、D【分析】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蒋介石的内战方针已定,但其发动内战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就绪,于是蒋介石玩弄其真内战,假和平的阴谋,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谈判中,双方就许多问题达成共识,但是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双方争论激烈,这个问题也就成了国共双方在谈判中的焦点,经过谈判最终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但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始终没有被承认。虽然中共的努力,但谈判没有动摇了蒋介石的思想,也没有推迟内战爆发的时间。题干中关于重庆谈判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蒋介石的内战方针已定,但其发动内战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就绪,于是蒋介石玩弄其真内战,假和平的阴谋,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相关史实。【解析】D8、D【分析】《辛丑条约》是1901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丧权辱国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是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的结果.《天津条约》是1860年清政府和列强签订的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条约.《马关条约》是1895年清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的,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性质加深了.因此,正确选项是D.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辛丑条约》的知识点;应把握《辛丑条约》的影响.《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答本题要熟记《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影响.【解析】D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ABD【分析】略【解析】ABD10、ABD【分析】略【解析】ABD11、ABC【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有和平解放西藏;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抗美援朝战争沉重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维护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为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本题以“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为切入点,考查了新中国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措施。

|考查了新中国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措施,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解析】ABC12、A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故选AD.

本题考查的是对近现代史上相关事件的认识.

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析】AD13、BCD【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共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是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共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中国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共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的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了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中俄《马关条约》是在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的.

故选BCD.

本题主要考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解析】BC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4、元谋人夏朝粟水稻河南陕西770221管仲李冰【分析】【分析】(1)目前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夏朝。(2)半坡居民最早种植粟;河姆渡居民最早种植水稻。(3)商朝的都城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西周的都城在今天的陕西省境内。(4)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5)管仲辅助齐桓公取得了霸主地位;李冰修筑了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夏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是大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不同点还包括:半坡人发源于黄河流域,河姆渡人发源于长江流域;半坡人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人居住干栏式房屋。关于商朝,学生要掌握的内容有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都亳;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下来,因此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关于西周,学生要知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牧野击败商朝军队,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镐京。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学生要重点掌握的是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和楚庄王;战国七雄是秦国、齐国、赵国、魏国、韩国、楚国和燕国。

关于齐桓公称霸,学生还要知道,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关于都江堰,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它修筑于长江的支流岷江流域,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洪、灌溉,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15、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史:从有人类出现开始,我国境内最早远古居民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历史课本都从远古居民讲起。至于“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那指的是“文明史”。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现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故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本题主要考查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的事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是于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协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故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3)本题考查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没有难度,只是对基础知识的再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是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故填: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4)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相关知识。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故填:赎买。(5)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八大相关知识。中共八大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次大会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被称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故填:中共八大。(6)本题考查学生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的认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表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主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故填:十一届三中全会。(7)本题主要考查“铁人”王进喜的相关知识。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誉为“铁人”。故填:王进喜。(8)本题主要考查“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相关知识。邓稼先,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故填:邓稼先。(9)本题主要考查焦裕禄的相关知识。焦裕禄,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故填:焦裕禄。(10)本题主要考查雷锋的相关知识。雷锋工作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岗位上,“甘当一颗螺丝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刻苦钻石,“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从不乱花一分钱,却把积攒的钱捐给灾区。他为人民群众做了数不清的好事,正是这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塑造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他是那个时代的楷模,他的精神品质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故填:雷锋。

【解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4)赎买政策(5)中共八大(6)十一届三中全会(7)“铁人”王进喜(8)“两弹元勋”邓稼先(9)“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0)“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16、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分析】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故答案为: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识记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的形成过程.【解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17、略

【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国防建设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注意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有关知识的识记.【解析】√18、略

【分析】①本题考查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其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图片一填写:洋务运动。②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纸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图片二填写:维新变法运动。③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图片三填写:辛亥革命。④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自1915年始,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图片四填写:新文化运动。⑤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所以,⑤填写:孙中山。⑥本题考查近代化探索。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之路经过了从学习技术的洋务运动,到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进而学习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⑥处填写:近代化的探索。【解析】①洋务运动;②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或戊戌维新或百日维新);③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④新文化运动;⑤孙中山;⑥近代化探索(或近代化艰难起步)。四、识图题(共3题,共30分)19、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遵义会议和党的七大。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后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2)结合图片和所学内容可知,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3)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解析】(1)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中共七大(2)中共一大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定能实现中国梦。(言之有理即可)20、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相关内容。从材料中:土地改革的时间是1950年;土改内容是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规定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办法;土改意义是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可以得出两张邮票的内容分别是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抗美援朝的原因是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的安全;抗美援朝的时间是1950年7月至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结束的时间是1953年7月27日等。(2)本题主要考查了抗美援朝的相关内容。图二是图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邮票,结合时间推算,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抗战二周年应该是1951年。

(3)本题主要考查了两张邮票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于新中国的共同作用。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抗美援朝胜利,沉重打击了美国帝国主义,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中国的国际威望得到空前的提高。同时,也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两者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解析】(1)土改时间、土改内容、土改意义、邮票内容、战争原因、战争背景、战争时间、结束时间等(写出三点即可)。(2)1951年。(3)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知识。认真阅读图一;国家图一中的信息“1954年6月访问印度缅甸”,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4年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并与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时任缅甸总理吴努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称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本题考查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通过图二中“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我们可判断出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1955年,亚非众多独立国家的首脑在万隆召开了会议,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在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以及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相关知识。观察图片;可知是尼克松和周恩来握手,我们可判断出图三反映的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其影响是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相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图四中乔冠华开怀大笑是因为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5)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首先需要确定改革开放开始的时间是1978年,也就是指的是1978年后,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01年中国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参加上海合作组织等等。【解析】(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万隆会议;求同存异。(3)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4)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第26届联合国大会。(5)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五、连线题(共3题,共6分)22、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的相关知识点。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走自己得了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