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9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三星堆”文化的发现,说明了在商周时期,我国哪一地区的青铜文化也较为发达?()A.长江三角洲B.黄河流域C.成都平原D.东北地区2、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农耕文明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神话传说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3、下列政权与建立者搭配错误的是()A.隋朝——杨坚B.唐朝——李渊C.辽——完颜阿骨打D.西夏——元昊4、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北京人。以下四幅头像中,哪一幅是北京人?A.B.C.D.5、九年级的同学为了增加学习历史的兴趣,编排了课本剧,但是,学习历史不应背离学科的严谨性。下列关于西汉时期历史剧的情境,符合史实的是A.皇帝任用商鞅,开始变法B.司马迁用蔡侯纸记录汉武帝的言行C.汉武帝接纳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D.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商朝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在铸造技术上,采用____。7、______(朝代)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8、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的远古人类是______,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的远古人类是______。9、秦国商鞅变法时,在地方上推行了制;10、唐朝时闻名中外的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北宋兴起的______,成为后来著名的瓷都。1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图正确反映了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情况。______(判断对错)

12、明朝最著名的小说是《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等四大名著。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唐玄宗任用有才能的姚崇为相,使其的统治出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局面。______(判断对错)14、爱国诗人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诗经》。______(判断对错)15、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来管理天下,最西边的郡是陇西郡。______(判断对错)16、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吃到的玉米、甘薯最早出现是在清朝。17、中国原始传说时代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方式被称为“禅让”。()18、春秋时期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辨析题(共3题,共9分)19、甲骨文是指刻写在青铜器或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任何价值。

判断上述材料正误;理由是什么?20、春秋时期,齐国书生张忠前往鲁国拜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为师。21、河姆渡居民会种植水稻,住半地穴式房屋。评卷人得分五、改错题(共4题,共16分)22、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产物。23、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实行削藩政策,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错误:______

改正:______24、山西大同有龙门石窟。

错误:______

改正:______25、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在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1)错误:____(2)理由: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36分)26、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18分材料一司马迁,汉武帝时史官,42岁时开始编写《史记》。在他专心著述的时候,因得罪了汉武帝,获罪下狱,受了腐刑(宫刑)。不幸的遭遇,使司马迁受到极大的精神刺激,曾一度想一死了之,但他想起父亲的遗言,又以古人在逆境中发愤有为的事迹鼓励自己,终于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并以极大的毅力完成了《史记》一书。材料二张衡,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除了发明地动仪以外,在科学方面还有许多成就。有人却讥笑他说:你能使机轮自转,木鸟自飞,为什么自己不能飞黄腾达当大官呢?张衡说:“我绝不会为了谋求高官厚禄而去奉承权贵。君子不怕官位不高,只怕品德低下;不以俸禄不多为羞,只以知识贫乏为耻。”请回答:(1)古人在逆境中发愤有为的事迹还有很多。你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吗?(4分)(2)从司马迁和张衡的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6分)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3)材料中的“魏王”是何人?(2分)(4)根据材料内容,说出“魏主”的姓应改为什么姓?(2分)(5)根据所学的知识,请你对“魏王”迁都的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27、看下边三副图,回答后面的几个问题。(6分)仔细看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的人物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大臣,你知道他是谁吗?(1分)(2)汉武帝接受他的建议推行了什么政策?(1分)其目的是什么?(2分)(3)结合图3说明汉武帝为强化这一政策还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2分)28、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你写出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6分):(1)老马识途(2)退避三舍(3)问鼎中原(4)卧薪尝胆(5)纸上谈兵(6)破釜沉舟29、【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徐州扬州地区的发展;只是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自东吴起经东晋到南朝,南方各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当然六朝时期各地区经济发展与进步的轨迹是不同的。总而言之,六朝时期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是由长江流域逐步推向珠江流域和闽江流域的;就长江流域本身而言,尽管长江上游地区在六朝以前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但在六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长江上游地区,原来经济水平较差的豫章地区又迅速发展并开始跟上。这样,整个长江流域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富有生机的经济带,这与北方黄河流域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恢复与发展缓慢形成鲜明对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地区?试总结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情况。(4分)

(2)材料二反映了魏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变化?(2分)

(3)这一时期“南方各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的原因是什么?(8分)

(4)这样的变化对我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立人像等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故“三星堆”文化的发现,说明了在商周时期,我国成都平原地区的青铜文化也较为发达.

故选C.

本题以“三星堆”文化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三星堆”文化的地区的相关知识.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三星堆”文化的代表.【解析】【答案】C2、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始的农耕生活和神话传说。题干中的神农教种五谷;这属于农业,因为种五谷要耕地,所以叫农耕;养蚕缫丝,也属于农耕的范畴。因此,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古老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农耕文明,而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是农耕文明的杰出代表。所以BCD不正确,故选A。

【解析】A3、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政权与建立者的搭配。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得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杨坚即是隋文帝,A项正确;618年,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同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进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B项正确;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夏在宋的西北,史称西夏,D项正确。辽朝,又称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的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916年至1125年,持续了209年。916年,耶律阿保机登基称帝,国号“契丹”,定都上京。阿保机是辽太祖。1115年,阿骨打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阿骨打就是金太祖。因此,C项辽——完颜阿骨打,不正确。故选C。【解析】C4、D【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相关知识点。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北京人的颧骨高突,其面部较现代人稍短,而向前伸出,前额低平,鼻子宽扁,眼眶上缘有两个互相连接的粗大眉骨,牙齿粗大,上下颚骨向前突出,没有下颏,所以D是符合题意的选项。故选D。

【解析】D5、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是秦国的国君--秦孝公,皇帝最早出现在秦朝;蔡侯纸出现在东汉时期,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约公元前105年,汉朝派出了一个丝绸商队到达安息,使边境出现了中国与西域间的物产大交流,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所以ABD不正确,故选C。

【解析】C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司母戊鼎泥范铸造法【分析】【分析】商朝的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司母戊鼎采用泥范铸造法。故答案为:司母戊鼎;泥范铸造法。

【点评】本题考查司母戊鼎。7、略

【分析】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故答案为:

商朝.

本题考查了商朝青铜文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商朝青铜文明.【解析】商朝8、北京人山顶洞人【分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前,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

故答案为:

北京人;山顶洞人。

本题考查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北京人山顶洞人9、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进行变法,其中规定在地方上建立县制,所以答案是县制。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解析】【答案】县制10、略

【分析】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北宋兴起,成为后来著名的瓷都的是景德镇.

故答案为:

唐三彩;景德镇.

本题唐三彩;景德镇为切入点;考查中国手工业发展.

本题以唐三彩;景德镇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唐三彩;景德镇11、略

【分析】916年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辽);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建立西夏,辽在北宋的东北方,西夏在北宋的西北方。故图片没有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情况。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辽;西夏、宋的并立;注意各政权之间的关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掌握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大体方位。【解析】×12、略

【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朝最著名的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等四大名著。《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四大文学名著的相关史实。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是在明清时期;这一时期的四大古典名著是其中的代表作。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四大文学名著的相关史实。【解析】×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分析】“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武则天的统治,唐玄宗的统治被称为开元盛世。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开元盛世。开元盛世是唐朝达到全盛的标志。

本题以开元盛世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14、×【分析】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有《离骚》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楚辞代表作《离骚》的语句。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屈原的《离骚》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楚辞的相关史实。【解析】×15、√【分析】秦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最西边的郡是陇西郡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秦朝的郡县制及疆域。识记掌握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对秦朝的疆域四至及实行的郡县制的理解掌握。考查识记理解能力。【解析】√16、×【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的社会生活。玉米、甘薯最早出现是在明朝。【解析】【答案】错17、√【分析】【分析】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部落首领选举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制”,采用“禅让制”的首领是:尧、舜、禹。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禅让制。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中华文明起源的相关知识。18、√【分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扩大;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春秋时期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这个表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铁农具与牛耕使用的时间。【解析】√四、辨析题(共3题,共9分)19、甲骨文是指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金文。【分析】【分析】甲骨文是指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任何价值。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金文(或铭文)。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知道甲骨文和铭文的区别。关于甲骨文,学生还要掌握它记录反映的是商朝的历史,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之有着渊源关系。20、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老子和孔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因而春秋时期,齐国书生张忠前往鲁国拜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为师。故答案为:错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理由: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区别掌握老子和孔子。21、错误:半地穴式。

理由(1):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理由(2):河姆渡人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分析】【分析】根据所学;半坡原始居民能够种植粟;烧制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因为气候潮湿炎热,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

故答案为:错误:半地穴式;

理由(1):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理由(2):河姆渡人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河姆渡生产生活的认识。五、改错题(共4题,共16分)22、把“西夏”改为“辽”【分析】【分析】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产物;当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最后,双方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签订澶渊之盟的双方。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23、削藩政策推恩令【分析】西汉初年;为巩固国家的统治,汉初分封了许多封国。到汉武帝时,汉初分封的诸侯国,有相当的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势力越弱,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逐渐消除,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推恩令,不是削藩政策,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故答案为:

削藩政策;推恩令。

本题以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为依托;考查推恩令。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的相关历史史实。【解析】削藩政策推恩令24、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分析】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故答案为:

错误:龙门石窟;改正:云冈石窟。

本题考查南北朝石窟艺术。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解析】龙门石窟云冈石窟25、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结合教材可知,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他们常常指责中央,批评皇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的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实行“焚书坑儒”的是秦始皇。故题目的表述是错误的;理由: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的措施。【解析】(1)错误:汉武帝实行焚书坑儒。

(2)理由: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的措施。

六、综合题(共4题,共36分)26、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课本所学,列举出学过的重要的历史人物,符合题意即可。(2)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根据材料的内容,可知知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内容。(4)北魏孝文帝原姓是拓跋,改为汉姓为元。(5)北魏原来的首都在平城(今山西大同),这个地方在北魏早期是合适的。随着北魏力量的增强,其统治范围逐渐由内蒙河套一带扩展到整个中国北方,大同作为首都不仅太偏远,而且容易受到北方游牧者攻击,同时大同周围并不富裕,发展空间不大。再说,北魏当时已经开始转型,要由一个半游牧民族政权开始转变为中国的正统政权,而且计划开始统一全国,大同就更加不适合作为全国性的首都。洛阳不仅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的首都,影响力无以伦比,适合做一个全国性首都,而且地处中原腹地,处于当时的粮食主产区、人口密集区,所以无论从北魏的转型,还是从北魏未来发展来说,都是大同所不能比拟的。考点:古代重要人物北魏孝文帝改革【解析】【答案】(1)如孔子、孙膑、孙子等在逆境中发奋有为的故事。举1例又能说明如何奋发有为的可得4分。其余可酌情给分。(2)学习他们刻苦钻研、不畏强暴、为官清廉的优秀品格;不羡高官富贵、安于贫困的思想境界;身处逆境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精神等。(6分)(3)北魏孝文帝(2分)。(4)改姓前叫拓跋宏,改姓后叫元宏(2分)。(5)前因:北魏建立以后,定都平城。那里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后果:迁都洛阳后,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有巍峨的宫殿、华丽的屋宇,数以千计的佛教寺院,人口达五十万左右,城中有很大的市场,汇集了四方的商人(6分)。27、略

【分析】试题分析:(1)图一中“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话是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时,董仲舒的对策,结果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长达2000多年。董仲舒指出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政策,很受武帝赏识。汉武帝接受他的建议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这样做不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但在当时却有益于专制制度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其目的是加强思想统治,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或加强中央集权)。(3)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接受后,针对董仲舒的三项建议,汉武帝先后采取了三项措施:.立五经博士;开设太学,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确立察举制。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解析】【答案】(1)董仲舒(1分)(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其目的是加强思想统治,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或加强中央集权)。(2分)(3)推行儒学教育,举办太学,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2分)28、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及成语的识记能力,依据所学历史成语可知(1)老马识途是指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2)退避三舍是指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收纳了他,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3)问鼎中原是指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4)卧薪尝胆是指卧薪尝胆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5)纸上谈兵是指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6)破釜沉舟是指秦末农民大起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