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秦始皇堪称“千古一帝”,他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A.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B.统一全国车辆两轮间的距离C.修建了雄伟的万里长城D.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2、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如图所示属于干栏式房屋的是()A.B.C.D.3、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4、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道:“汉代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A.锦衣卫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军机处5、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它们最早出现于()A.史前时期B.西周C.春秋晚期D.战国后期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成吉思汗在位期间,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______(判断对错)7、唐朝边疆各族中是藏族的祖先,回纥是族的祖先。8、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圣经》9、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______的率领下,开赴战场,同朝鲜军民一道抗击美国侵略军;“最可爱的人”中的一位--______10、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____。11、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代表作有______。同时,春秋战国盛行“______”,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2、清代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3、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完善科举,设置殿试制度。这个皇帝是唐太宗。。A.正确B.错误1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周朝开始的。______(判断对错)15、581年,北周外戚杨广夺取政权,建立隋朝,杨广就是隋文帝。______(判断对错)16、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17、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18、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太宗。()19、230年曹操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20、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3题,共12分)21、材料一: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一(汉)坐而论道图二(宋)站议时政图三(清)跪受笔录

材料二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那两个权力之间的斗争?

(2)材料二反映的是看什么政治制度?

(3)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元朝政府在地方开创了何种政治制度?

(4)从材料二到材料三,体现我国中央集权制度有何变化?与此变化有关的皇帝是谁?

(5)以上三则材料中,你发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吗?22、22.观察《元朝大运河图》;填出元朝新开凿的两段运河的英文字母代号。

​​A.通惠河B.会通河23、识图题(7分)

(1)、图中的器物是什么朝代的青铜器?分别叫什么?(4分)(2)、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3分)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3题,共6分)24、将下面成语与相关的历史人物连线。①管鲍之交A.齐桓公②退避三舍B.楚庄王③卧薪尝胆C.晋文公④一鸣惊人D.勾践25、元昊辽朝临安阿保机西夏上京。

赵构金朝兴庆阿骨打南宋会宁26、请将相对应的选项填在括号里。A甲骨文B司母戊鼎C四羊方尊D青铜立人像()是商代重要的青铜器之一。()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4题,共32分)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诗仙--______;

(2)诗圣--______;

(3)《送子天王图》作者--______;28、2007年9月,以“走进孔子.喜迎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谐”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拉开帷幕。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创立了什么学派?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孔子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中国古代教育作出了哪些贡献?请列举一句关于孔子的教育名言(3)你认为儒家思想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29、(1)如图为清朝前期疆域图;请将正确的字母代号填入地图。

A.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

B.伊犁将军辖区。

(2)据图指出;清朝前期疆域有何特点。

30、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方法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分析】“千古一帝”秦始皇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结束诸侯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故选D。A;B、C项均属于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朝定都咸阳。秦始皇创立“皇帝”称谓,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地方实行郡县制。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包括:车同轨、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筑长城,焚书坑儒等。2、B【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已经开始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这种房子这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地方的人.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始的农耕生活.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识别图片,注意准确识记干栏式房屋和半地穴式房屋的区别.【解析】B3、B【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可以采用观察法,可排除A、C、D选项,因为B是河南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后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故选B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甲骨文与青铜器。【解析】【答案】B4、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唐太宗时,沿袭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了宰相人数,既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5、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铁农具和牛耕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出现,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据此排除ABD,故选C。【解析】C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略

【分析】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是在成吉思汗死后,不是在他在位期间。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蒙古政权与并立政权的关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蒙古政权与并立政权的关系。【解析】×7、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唐朝民族关系相关问题,对教材知识准确记忆即可回答,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逐渐向南发展。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解析】【答案】吐蕃维吾尔8、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金刚经》的相关内容。唐朝咸通九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雕版印刷术【解析】【答案】错误“《圣经》”,应改为“《金刚经》”9、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的相关史实。1950年6月到195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志愿军入朝进行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被誉为“最可爱的人”,邱少云就是其中一位。故填写:彭德怀和邱少云。【解析】彭德怀;邱少云。10、略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建立的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故填公元前221年;咸阳。【解析】公元前221年;咸阳。11、《离骚》钟鼓之乐【分析】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抒情长诗《离骚》是屈原楚辞的代表作.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故答案为:《离骚》;钟鼓之乐.

本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屈原和春秋战国音乐.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先秦科技、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成就.【解析】《离骚》钟鼓之乐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2、×【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明代代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可见,宋应星是明代人,不是清代人。故本题错误。

【点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13、×【分析】本题考查殿试设置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设立了科举制度,到唐朝时进行了完善,武则天时期,设立殿试和武举考试。故本题题干叙述错误。故选B。【解析】B14、×【分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甲骨文的相关史实。【解析】×15、×【分析】依据所学;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人物是杨坚,不是杨广。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隋朝建立。隋朝建立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本题以隋朝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16、×【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北宋的史实。北宋没有统一全国。【解析】【答案】错1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判断历史史实的正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解析】【答案】对18、×【分析】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唐玄宗是唐朝的开朝皇帝,不是唐太宗。【点评】本题考察的是唐朝的建立。19、×【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点评】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20、√【分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大变革的出现,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于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四、识图题(共3题,共12分)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皇权与相权关系的相关知识点。图一坐而论道的意思是指王公大臣陪侍帝王议论政事,这里指的是可以坐着跟皇帝议论政事。图二指的是到了宋朝时期,大臣要站着跟皇帝议论朝政。这体现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2)本题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点。依据材料可知这是三省六部制。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3)本题考查的是行省制度的相关知识点。元朝疆域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4)本题考查的是明朝时期皇权加强的相关知识点。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

(5)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对上述材料的探究不难发现,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中,皇帝的权力不断增强,丞相的权力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君主专制集权进一步加强。

【解析】(1)皇权与相权。(2)三省六部制。(3)行省制度。(4)废除了中书省(或“丞相”);明太祖(或“朱元璋”)。(5)君主专制集权进一步加强(或“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等)。22、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朝大运河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大运河在隋朝大运河的基础上截弯取直,新增了两段运河。通惠河是大都到通州,会通河在山东境内。所以此题应该填充的位置是北框A,南框B。【解析】北框A,南框B。23、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史实的识记。(1)此题考查商代青铜器代表作。仔细读图,结合教材中插图,可知图中青铜器分别是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它们是商朝的青铜器。(2)此题考查青铜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青铜器种类已渐增多,商周是我国青铜铸造业的繁荣鼎盛时期。夏、商、西周是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解析】(1)商朝(2分)、四羊方尊(1分)、司母戊鼎(1分)(2)夏,商、西周(3分)五、连线题(共3题,共6分)24、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史实的识记。题目考查这些成语的来历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第一子目齐桓公称霸中的内容:“齐桓公当政以后,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可知,管鲍之交与齐桓公有关,故①——A。依据第二子目问鼎中原中的内容:“晋文公得到楚成王的帮助,离开时,他做出承诺,一旦晋楚开战,晋军定要退避三舍,以报答恩情。”可知,退避三舍与晋文公有关,故②——C。依据第二子目问鼎中原中的内容:“吴王夫差战胜越国。当吴三夫差耗尽国力争霸之时,以屈辱条件求和才得以保存下国家的越王勾践,乘虚攻克吴国都城姑苏。”可知,卧薪尝胆与勾践有关,故③——D。依据第二子目问鼎中原中的内容:“后来楚军再一次北上,在邲打败晋国,楚庄王跃升为霸主。”可知,一鸣惊人与楚庄王有关,故④——B。考点: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解析】【答案】①A②C③D④B25、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两宋时期,中原王朝实力较弱,无力完成对全国的统一,北方民族政权并立。辽由耶律阿保机于916年建立,都城在上京;西夏是党项族首领元昊于1138年建立,都城在兴庆;出现辽、西夏与北宋有和有战的局面;受辽压迫的女真族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骑兵抗辽,并于1115年在会宁称帝,国号金,金于1125年和北宋一起灭了辽国,1127年金灭掉北宋,同年赵构在临安重建宋朝,史称南宋,出现西夏、金与南宋和战的局面。【解析】26、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一子目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中的内容:“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可知,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故选A。依据第二子目闻名于世的青铜器中的内容:“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可知,司母戊鼎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故选B。依据“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立人像,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可知,青铜立人像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故选D。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商代重要的青铜器之一,故选C。考点:闻名于世的青铜器【解析】【答案】CADB六、简答题(共4题,共32分)27、略

【分析】(1)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富有浪漫主义情怀,人们称他为“诗仙”,他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

(2)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精练凝重,被后人尊为“诗圣”。

(3)唐朝画家吴道子画技高超;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后世称他为“画圣”。吴道子笔下的人物,神情生动逼真,衣带飘飘若飞,人们称赞说“吴带当风”,他的代表作品有《送子天王图》等。

故答案为:

(1)李白。

(2)杜甫。

(3)吴道子。

本题以写出相对应的人物为依托;考查李白;杜甫和吴道子。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隋唐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解析】李白;杜甫;吴道子28、略

【分析】(1)本题考查孔子思想。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学说,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2)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贡献。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教育方面兴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广收门徒,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他编写教材如《诗》《书》《礼》《易》《春秋》。他在教学中,注意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学习的态度要老实,温故而知新。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3)本题考查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儒家思想提出的“仁”的思想既要求个人注重人格,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同时也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他还要求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为政以德”,这些都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解答本题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儒家学派核心:仁或仁爱(2)创办私学,广收门徒;编写教材如《诗》《书》《礼》《易》《春秋》;总结教育教学方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只要是教育名言即可)(3)儒家思想提出的“仁”的思想既要求个人注重人格(思想道德修养),也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同时还要求统治者要施行仁政,这些都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言之有理即可)29、(1)如图为清朝前期疆域图;清朝前期的疆域东到东海,东北到库页岛,北到贝加尔湖;西到葱岭、西南到喜马拉雅山脉和越南北部的广大区域.面积达到1500万平方公里.A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在正北方;B伊犁将军辖区在左上方.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疆域特点体现在,采取灵活措施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清朝前期的国力强盛,社会安定,是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召唤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重要前提.清朝前期的疆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奋斗中逐渐形成的,它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

故答案为:

(1)

(2)采取灵活措施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分析】

本题以清朝前期疆域图为依托;考查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伊犁将军辖区以及清朝前期疆域有何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解析】(1)如图为清朝前期疆域图;清朝前期的疆域东到东海,东北到库页岛,北到贝加尔湖;西到葱岭、西南到喜马拉雅山脉和越南北部的广大区域.面积达到1500万平方公里.A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在正北方;B伊犁将军辖区在左上方.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疆域特点体现在,采取灵活措施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清朝前期的国力强盛,社会安定,是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召唤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重要前提.清朝前期的疆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奋斗中逐渐形成的,它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

故答案为:

(1)

(2)采取灵活措施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30、(1)据所学知识可知;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