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PEP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关于摩擦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后;玻璃棒带正电。
B.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后;橡胶棒带正电。
C.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有电子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D.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有正电荷从橡胶棒转移到毛皮。
2、对于压强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B.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C.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D.受力面积不变时,产生的压强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3、材料相同,长度相等,横截面积S甲=2S乙的两段导体串联后接入电路(如图),则通过的电流和两端电压说法正确的是()A.I甲=2I乙U甲=2U乙B.I甲=I乙U甲=U乙C.I甲=I乙U甲=U乙D.I甲=I乙U甲=2U乙4、氢气球下面吊着一个重物升空,若氢气球突然爆炸,那么重物将()A.先竖直上升,后竖直下落B.匀速竖直下落C.加速竖直下落D.匀速竖直上升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也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
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
探究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C.
研究压力作用的效果D.
探究石块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6、如下表所示,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摆的等时性过程中,记录了以下数据.经过推理可知,若要使摆的周期恰好为1.5秒,还需要研究下列哪一种情况()。摆线长度l(厘米)604530连续摆动10次的时间(秒)18.613.411.8A.l>60厘米B.45厘米<l<60厘米C.30厘米<l<45厘米D.l<30厘米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
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推到桌子中央.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摩擦力不变B.M
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变大,摩擦力不变C.M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压力不变,摩擦力不变D.M
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变大,摩擦力变小8、如图中各项实验中,用来说明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的是(
)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音调变高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将绿色植物种植在盖有绿色玻璃的温室中,植物将()A.更加翠绿B.仍正常生长C.颜色变浅D.不能正常生长10、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测量的范围是35~42℃B.体温计分度值是0.1℃C.某人的体温是38℃,属于正常D.体温计上缩口的作用是可以使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11、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中,解释正确的是()A.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C.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1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后,温度不一定升高B.寒冷的早晨,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是属于凝华现象C.冰吸热后不一定立即熔化D.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这是升华现象13、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物距u=5cm时,成正立的像;u=8cm时,成倒立的像.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A.u=4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B.u=9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C.u=14cm时,可能成缩小的实像D.u=17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14、爸爸做饭时,宁萌同学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有(
)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了B.把鸡蛋向碗沿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D.刀刃很薄,是为了减小压强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如图甲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cm.图乙中秒表读数为______s.
16、(2012春•鄯善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M、N间接滑动变阻器,开关闭合后,若将P向右滑动时,灯逐渐变亮,正确接法有两种:将变阻器____两个接线柱接在M、N之间;或将变阻器的____两个接线柱接在M、N之间.17、有一架质量为1t的直升机,停在空中时,螺旋桨产生向上的举力,这个力是____N.当它匀速上升时举力则是____N.(g=10N/kg)18、对于两组凸透镜所组成的望远镜来说,由物镜所成的像是____像,由目镜所成的像是____像.(选填“实”或“虚”)19、【题文】2011年12月10日晚,近10年来我国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月全食现身天宇。这是一次最美的月全食,我们可以看到一轮红彤彤的红月亮(如图1所示)。月全食是由光的____形成的,我看到红月亮是由于只有____色光进入我们的眼睛。20、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实验时,调节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的实像,由于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会向____(
选填“上”或“下”)
移动,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另一个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镜片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则这个镜片是___________(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或“平面镜”)
21、(1)
如图所示,桌面上左、右两边各放置一音叉,敲响右边的音叉,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叉股接触的泡沫塑料球弹起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图乙实验在月球上做________看到小球被弹起。(
能或不能)
(2)
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图形可知__________图响度大,_______图音调高;(3)
如图所示,是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小熊沿刻度尺运动的照片。从图中可以分析出:小熊做的是_______运动,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照相机的频率(
即在1
秒钟内等间隔自动拍摄的次数)
是10
赫兹,那么小熊的速度为_________m/s
(4)
下图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若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的示数为95隆忙
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隆忙
若将温度计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其示数为32隆忙
这个温度计的分度值是____,教室的实际温度为________隆忙
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20分)22、力一定改变物体的状态____.(判断对错)23、实验时只要认真,误差是可以避免的.____(判断对错)24、50nm=50×10-9m=5.0×10-8m.____(判断对错)25、“海市蜃楼”是由光的反射产生的.(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作图题(共4题,共24分)26、图一束光斜射向水平地面;经平面镜反射后竖直射入井底,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
27、画出图中的BC的入射光线和AO的折射光线.
28、在图a和图b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在图c和图d中恰当的位置添上凸透镜或凹透镜,并完成光路。(8分)29、如图为重15N
的足球被踢出去后在空中运动的情景,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2题,共4分)30、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滑动摩擦.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A带钩的长方体木块,B带钩的正方体木块,C表面平整的长木板,D几条毛巾,E直尺,F弹簧测力计,G几支圆钢笔.如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三次实验,并得到下表的数据,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接触面压力情况弹簧测力计的读数1木板面一个木块0.5N2木板面一个木块和一个砝码1.2N3毛巾面一个木块1.5N(1)实验中;我们要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是因为这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比较第甲;乙次实验得出结论:相同接触面时;______,摩擦力越大.
(3)比较图______和图______两次实验得出结论:相同压力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填甲;乙、丙)
(4)因为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大小;那么如果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应选用上面的实验器材______(填字母)来进行研究.
31、滚烫的油锅不小心滴入了水珠,你会发现油花四溅,这是因为____的结果.在医院里病人发热时,高烧不退,可以用酒精擦拭病人的身体,这是因为酒精在____过程中____而带走病人身体的热量,起到暂时降低温度的效果.而我国古代铁匠师傅锻造兵器时,常将烧得发红的铁器放入冷水中“淬火”时,会听到“嗤嗤”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汽”,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____和____物态变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
A;说法正确;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后,玻璃棒带正电;
B;说法错误;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后,橡胶棒带负电;
C;说法错误;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有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上,故玻璃棒带正电;
D;说法错误;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有负电荷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故橡胶棒带负电.
故选A.
【解析】【答案】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2、D【分析】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强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解析】【答案】D3、C【分析】【分析】甲和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即当材料和长度一定时,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据此求出电阻的关系,再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和U=IR可知求出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解析】【解答】解:已知甲和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且长度相同,当材料和长度一定时,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由于S甲=2S乙,所以2R甲=R乙;
由于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则由U=IR可知,2U甲=U乙,即U甲=U乙.
故选C.4、A【分析】【分析】解决本题首先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然后分析运动情况.【解析】【解答】解:重物原来随气球匀速上升;受到拉力和重力作用,当细绳断裂后,由于惯性物体速度向上,但物体此时只受重力作用,因为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因此重物在重力作用下先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再落回来.
故选A.5、A【分析】【分析】首先要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然后回忆各个实验当时的过程情景,并与牛顿第一定律实验相对比,从而找到最佳答案.【解析】【解答】解:(1)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是等效法;压力作用的效果是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探究石块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是转换法的应用.其研究方法与牛顿第一定律不同;所以B;C、D都不能选.
(2)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是建立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向外抽气体,只是越来越少,不可能抽成真空)形成结论,该实验是运用了实验推理法,其形成原理同牛顿第一定律相同,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A.6、B【分析】【解答】解:
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
摆长为60cm时,摆的周期T1==1.86s;
摆长为45cm时,摆的周期T2==1.34s;
摆长为30cm时,摆的周期T3==1.18s;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若要使摆的周期恰好为1.5秒,摆长约应在45厘米和60厘米中间.
故选B.
【分析】分析表中实验数据,计算出摆在三种长度下,摆动一次的时间,然后分析答题.7、A【分析】【分析】垄脵
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而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由题可知压力和接触面积(
受力面积)
的变化情况,利用压强公式p=FS
可求得压强的变化;垄脷
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受力面积无关。本题考查压强公式的应用和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此题中要先分析压力的变化,明确压力是不变的,再根据压力不变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判断出压强是减小的。【解答】
垄脵
木板被推到桌面中央的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木板重力,大小不变,但在这一过程中,受力面积逐渐增大,由p=FS
可得;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减小;
垄脷
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故摩擦力不变;
分析各个选项;A正确。
故选A。【解析】A
8、C【分析】解:A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不能说明说明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故不合题意;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不能说明说明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故不合题意;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音调变高,能说明说明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故符合题意;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不合题意.
故选C.
要明确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
要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及相关实验,属基础知识与实验的结合.【解析】C
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CD【分析】【分析】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物体颜色一致的光线,而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物体颜色一致的光线.【解析】【解答】解:叶子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反射了绿色的光;射入人的眼中,所以植物是不吸收绿光的.而在有绿色玻璃的温室中,照射进来是绿色的光,植物无法吸收,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生产有机物来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所以植物的颜色会变浅,且不能正常生长.
故选CD.10、ABD【分析】【分析】本题要从体温计的读数、分度值、读数时能否离开被测物体以及温度计原理来解答.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根据分度值和液面位置可以读出温度值,由于体温计液泡上方有缩口,所以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解析】【解答】解:A;体温计测量的范围是35~42℃;故A正确;
B;体温计分度值是0.1℃;故B正确;
C;人的正常体温大约37℃左右;故C错误;
D;体温计上缩口的作用是可以使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故D正确.
故选ABD.11、ABD【分析】解:A;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A正确;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故B正确;
C;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错误;
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D正确.
故选ABD.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2)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反而越小.
此题考查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还考查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能列举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海拔--气压--沸点的关系.【解析】【答案】ABD12、ABCD【分析】【分析】A;掌握晶体的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的温度特点;
B;霜的形成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为凝华现象;
C;冰是晶体;根据晶体的熔化条件(到达熔点,不断吸热)进行分析;
D、升华是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解析】【解答】解:A;晶体的熔化过程和液体的沸腾过程;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A正确;
B;霜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为凝华现象,B正确;
C;冰吸热后首先达到其熔点0℃;再吸热,才能开始熔化,C正确;
D;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是从固态冰变为气态水蒸气,这是升华现象,D正确.
故选ABCD.13、BCD【分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当物距u=5cm时,成正立的像,即是虚像;当物距u=8cm时,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的像,即是实像,后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可得出此透镜的焦距范围,然后再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析】【解答】解:由“当物距u=5cm时;成正立的虚像”,可知此透镜的焦距大于5cm;
“当物距u=8cm时;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的像”,可知物体放在了透镜的焦距以外;
则u可能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也可能大于f小于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u=8cm>2f时;那么f<4cm,这样与“当物距u=5cm时,光屏上不能得到像”不符合,所以“当物距u=8cm时,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即2f>u=8cm>f,则此透镜的焦距小于8cm;
由以上两种成像性质可得:8cm>f>5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
A;u=4cm时;则u<2f,所以一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本选项错误;
B;u=9cm时;其一定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即一定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本选项正确;
C;u=14cm时;可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缩小的实像,也可能成等大的实像,故本选项正确;
D;u=17cm时;则其一定在2倍焦距以外,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BCD.14、ABC【分析】解:
A;泼水前;盆和水一起向前运动,泼水的瞬间,外力作用使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飞出去了,故A正确;
B;把鸡蛋向碗边用力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碗也会给鸡蛋一个同样大小的作用力,所以鸡蛋破了,故B正确;
C;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饺子上的花边是由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形成的,故C正确;
D;刀刃很薄;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达到增大压强的目的,故D错误。
故选:ABC
分析四个选择项中提到的物理情景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然后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并验证其说法的对与错。
本题综合考查惯性、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增大压强的方法等知识,牢记和掌握各知识点是正确解答的关键所在。【解析】ABC
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略
【分析】解:由图知:
①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4cm对齐,估读为3.40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L=3.40cm;
②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略偏过中线,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337.5s.
故答案为:3.40;337.5.
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②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在日常生活、物理实验和体育活动中经常使用刻度尺、秒表等,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解析】3.40;337.516、略
【分析】【分析】将P向右滑动时,灯逐渐变亮,电流变大,电阻变小,连入电路的部分应该是右半段,B接线柱一定接入,上面的接线柱任意选择.【解析】【解答】解:将P向右滑动时;灯逐渐变亮,电流变大,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得,电阻变小,连入电路的部分应该是右半段,B接线柱一定接入,上面的接线柱选择C或D.所以把B;D或B、C接在M、N之间.
故答案为:BC;BD.17、略
【分析】【分析】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解析】【解答】解:飞机停在空中,所以飞机受到的举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F=G=mg=1×103kg×10N/kg=1×104N;
当直升飞机匀速上升;此时直升飞机在竖直方向上都受到向上的举力与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平衡条件可知,举力与重力相等为,举力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104;104.18、略
【分析】【分析】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析】【解答】解: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故答案为:实;虚.19、略
【分析】【解析】分析:月食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发出或反射或透过的色光决定的;进入我们眼睛里的光是什么颜色,我们看到的物体就是什么颜色.
解答:解:(1)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地球完全挡住,光线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全食,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月亮反射的红色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的月亮是红色的.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红.【解析】【答案】____;____20、同一高度缩小上凹透镜【分析】【分析】垄脵
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垄脷
当物体放在2
倍焦距之外时,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垄脹
理解倒立实像的特点,像和物体的移动方向恰好相反;垄脺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此题型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与应用,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解答】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如图所示时蜡烛放在2
倍焦距之外时,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如果蜡烛燃烧时间较长,蜡烛变短,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原理可知,若成的像靠近光屏的上方,可以相对于凸透镜向上移动蜡烛,即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使成的像向下移动.
或者直接向上移动光屏,这样都可以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成像于光屏前,为了使光屏上可成像,由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答案为:同一高度;缩小;上;凹透镜。【解析】同一高度缩小上凹透镜21、1.空气可以传声不能。
2.甲乙。
3.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是不变的且通过路线是直的0.2
4.-14℃1.1℃30。【分析】1.
【分析】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由于声音经过空气传递到耳朵里的。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不会达到相同的结果.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以及声音的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解答】由题干知道: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会弹起这是因为声音由空气传播到左边的音叉,使左边的音叉振动;
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的音叉不会响,小球不会弹起,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
故答案为:空气可以传声;不能。
2.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由发声体的频率决定,频率是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就是物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幅度。
本题考查了影响音调;响度大小的因素;相对比较简单。
【解答】甲图的振幅大;响度大;频率小,音调低;
乙图的振幅小;响度小;频率大,音调高。
故答案为:甲;乙。3.
【分析】(1)
刻度尺的读数: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的读数.
在读出准确数字之后;还要读出估计数字,当物体的末端正对刻度尺的刻度时,也要读出估计数字0
(2)
物体沿直线运动且运动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用v=st
计算速度。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及速度的计算;在进行读数时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小熊从第一幅图片到第五幅图片的距离:s=18.00cm鈭�10.00cm=8.00cm
小熊的运动快慢是不变的且通过路线是直的;所以小熊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知照相机每1s
拍摄10
次;每两张照片时间间隔为0.1s
图中5
张照片有4
个时间间隔,用时为0.4s
小熊的速度:v=st=8.00cm0.4s=20cm/s=0.2m/s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是不变的且通过路线是直的;0.2
4.
【分析】定义1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隆忙
冰的熔点为0隆忙100隆忙
和0隆忙
之间有100
等份,每一份代表1隆忙
而题文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5隆忙
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5隆忙
中间是90
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温度计悬挂在教室显示温度是32隆忙
距离5隆忙
有27
个小格,求出27
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5隆忙
时的实际温度0隆忙
就是教室的实际温度。
对于温度计不准的读数问题;我们要先求出温度计一小格表示的温度,然后乘以温度计的水银柱相对于0隆忙
上升了多少格,求出物体的实际温度。
【解答】温度计液柱表面在0隆忙
以下,故温度为负值,分度值为1隆忙
则温度为鈭�14隆忙
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100隆忙95鈭�5=109隆忙隆脰1.1隆忙
温度计显示温度为32隆忙
时,教室的实际温度109隆忙隆脕(32鈭�5)+0隆忙=30隆忙
故答案为:鈭�14隆忙1.1隆忙30
【解析】1.
空气可以传声不能。
2.
甲乙。
3.
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是不变的且通过路线是直的0.2
4.
鈭�14隆忙1.1隆忙30
四、判断题(共4题,共20分)22、×【分析】【分析】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析】【解答】解:根据平衡状态的定义可知;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它的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3、×【分析】【分析】要正确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误差的定义,还要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解析】【解答】解: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可以减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和选用精密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是绝对不能消除的.
故答案为:×.24、√【分析】【分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解析】【解答】解:
∵1nm=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为员工加班管理办法
- 健身行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 突发事件应对指南
- 类公共领域生成及其社会动员能力研究
- 心理辅导方案
- 喷涂车间管理制度
- 4月15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心得体会
- 数字拜物教在拜物教批判理论视野下的研究
- 安全生产责任险条款人保
- 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公司
- 水利水电工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血小板减少症护理查房
- 浙江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 煤磨安全试题及答案
- 渐冻人麻醉处理要点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2030中国全麦粉市场销售状况与竞争前景分析报告
- 主语从句超全课件
- 跟骨骨折经皮复位与置钉知识2025
- 《Unit 6 Changing for the seasons》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
- 天津医院节能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