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月考试卷72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加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①却与小姑别②适得府君书③可怜体无比④汝岂得自由
⑤五里一徘徊⑥举言谓新妇⑦哽咽不能语⑧昼夜勤作息
⑨便复在旦夕⑩既欲结大义⑪本自无教训A.①③⑩B.②⑦⑧C.⑤⑦⑨D.④⑥⑪2、对《蜀道难》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人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的特点,以展示蜀道之难。B.这首诗融贯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主要表现在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象让景色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赋予其诗人的情感气质。C.这首诗以七言为主,其余是散文化的杂言,句式参差错落,长短不一,形成了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D.殷璠编的《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是因为李白在这首诗中创制了新乐府的诗歌形式。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中,又名日正、中午,表时间,即中午12点,是一天的太阳正中之时。B.鸡鸣,古代记时以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时辰,鸡鸣是丑时,相当于现在夜里1点至3点。C.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古人以农历每月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聚会的日子。D.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4、下列加点词与“昼夜勤作息”中“作息”用法特点不同的一项是()A.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B.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C.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D.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列坐其次(排列)策扶老以流憩(拐杖)A.群贤毕至(全,都)少长咸集(全;都)
茂林修竹(修整)归去来兮(助词,无实义)B.畅叙幽情(深远高雅)人之相与(交往)
崇山峻岭(高)引壶觞以自酌(酒杯)C.感慨系之矣(连接)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至、及)或植杖而耘耔(培土)D.喻之于怀(比喻)景翳翳以将入(风景,景物)6、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背绳墨以追曲兮②回朕车以复路兮③固时俗之工巧兮④固前圣之所厚A.两个“以”相同,两个“固”也相同B.两个“以”相同,两个“固”不同C.两个“以”不同,两个“固”相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固”也不同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臣之辛苦(辛酸悲苦)形影相吊(安慰)B.躬亲抚养(亲自)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望)C.寻蒙国恩(不久)听臣微志(准许)D.夙婴疾病(早时)拜臣郎中(授官)8、下列对《望海潮》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主要写杭州山水的美丽,城市的繁荣,写法是层中有层,层层铺叙,每三句为一层。B.词的下片的后半段,主要是总结前文,归美郡守,即孙何,“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句话本意在奉承,却不露痕迹,十分巧妙。C.“天堑无涯”意思是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天堑”这里指的是钱塘江。D.“户盈罗绮,竞豪奢”,虽然突出杭州的富庶繁华,但也曲折地批判了小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9、下列各句中的“然”与“室始洞然”中的“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B.吴广以为然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D.偃仰啸歌,冥然兀坐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7题,共14分)10、翻译下列句子。
(1)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11、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语。
(1)而此独以钟名____________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____________
(3)大石侧立千尺____________
(4)事不目见耳闻____________
(5)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____________
(6)虽大风浪不能鸣也____________12、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名余曰正则兮____________
字余曰灵均____________
鸷鸟之不群兮____________
(2)形容词作名词。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___________
不抚壮而弃秽兮____________
(3)名词作状语。
朝搴之木兰兮____________
夕揽洲之宿莽____________
(4)形容词作动词。
固前圣之所厚____________
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
长余佩之陆离____________
(5)使动用法。
屈心而抑志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动用法。
哀民生之多艰____________
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______13、课外阅读《茶馆》全剧,观看电视剧《茶馆》,电视剧《茶馆》的结尾是王利发火烧茶馆并与之同归于尽。你觉得与原剧本相比,哪个结尾好?为什么?1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含义。
(1)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__(2)来吾道夫先路_____________
(3)偭规矩而改错_____________(4)何方圜之能周兮_____________
(5)进不入以离尤兮_____________(6)芳菲菲其弥章_____________
(7)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__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多谢后世人谢:__________________
②始适还家门适:__________________
③君既若见录见:__________________
④妾不堪驱使堪:__________________
⑤却与小姑别却:__________________
⑥徒留无所施徒:__________________施:__________________16、《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成功的一首长篇抒情诗,作品写了焦仲卿与刘兰芝这对恩爱夫妻被家长活活拆散,接着又被双双逼死的过程,从而向罪恶的封建礼教提出了血的控诉。这首诗写出了青年人对自由爱情的渴望。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5题,共10分)17、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B.诗人登上快阁,在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倚晚晴”三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情态,也为下句的描写做了铺垫。C.第五句中“朱弦”指琴,“佳人”即美人,引申为知音;这句话是说友人远离,自己早已没有弹琴的兴致。D.诗人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一个“横”字传神地勾勒出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神情。18、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选出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A.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至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但见”,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B.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C.颈联由颔联虚写客至转入实写待客。诗中的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D.全诗风格看似安闲恬静,其实充满悲意。诗人通过描写客至,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寂寞。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和答元明黔南赠别①黄庭坚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朝云②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朝云②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急雪脊令③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急雪脊令③
【注】①元明:黄大临;黄庭坚长兄,字元明。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长兄黄大临万里相送,二人分别后黄庭坚作此赠别诗。②朝云:化用楚襄王梦见神女的故事,隐寓自己往日的抱负只如登天之梦,已经破灭。③脊令:鸟名,即鹡鸰。
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2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宾至杜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至》首联写诗人住所周围绿水环绕,日日鸥鸟聚集,透露出春景的惬意和无人相依的寂寞心情,为下文表达客至的喜悦营造氛围,景中含情。B.《客至》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C.《宾至》“老病人扶再拜难”写自己老病,需人搀扶,不能尽礼,在致歉中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D.《宾至》一写客,一写己,在表现客人身份尊贵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清高。(2)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2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问题。咏怀古迹(其五)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①,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②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注]①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②祚:帝位。
(1)下列对这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时空共说,笔力雄放,凸显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形象。B.颔联概括了诸葛亮的才能、功绩,赞扬他如鸾凤高翔,独步云霄。C.颈联用典,通过与伊尹、吕尚、萧何、曹参等功臣比较,来盛赞诸葛亮的才能。D.全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外,余句皆以抒情为主,情感跌宕起伏。(2)从主题、表达方式等角度比较分析本诗与《蜀相》的异同。评卷人得分四、写作题(共1题,共5分)22、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文学作品会通过对立和冲突,将美好的事物毁灭,展现动人心魄、撼人心灵的美感。请以《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中的某一个人物为例,谈谈你对悲剧美的理解。要求:结合作品内容分析。15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理解文言文实词中古今异义词含义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①却:古义:回头,退出去。今义,表转折连词;②适:古义:刚。今义:切合,适合,正好;③可怜: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④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⑤徘徊古义今义都是: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⑥举言:古义:发言,开口讲话。今义:现在已经不用该词;⑦哽咽:古义今义都是:不能痛快的出声哭;⑧作息:古义:指新奇劳作。今义:起居、劳作与歇息;⑨旦夕:古义今义都是:早晨和晚上,比喻很短的时间;⑩大义:古义:指婚姻。今义:代表正义的道理;⑪教训:古义:指教养。今义:指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水灾的教训。故选C。2、D【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技巧、情感的鉴赏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D项,诗歌体裁错误。错在“李白在这首诗中创制了新乐府的诗歌形式”。这首诗的体裁不是新乐府的诗歌形式。故选D。3、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即中午12点;是一天的太阳正中之时”错误,“日中”指中午太阳仰角最大时,不是中午12点。
故选A。4、B【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现象,A、C、D三项加点词语均为偏义复词。A项,公姥:本义指公公婆婆,此处指婆婆。C项,弟兄:本义是弟弟和兄长,此处偏指兄长。D项,父兄:本义是父亲和兄长,此处偏指兄长。5、B【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修:长;高;“茂林修竹”含义为:茂密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C.化:指自然;“修短随化”含义为:寿命长短随自然而定。
D.喻:明白;一说是消解;释怀的意思,“喻之于怀”含义为:在心里明白。景:日光,“景翳翳以将入”含义为,日光暗淡将要落山。
故选B6、A【分析】试题分析:“以”均为连词,表目的;“固”均为“本来”。7、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B.期;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故选B。8、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等的综合鉴赏能力。
D.“曲折地批判了小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错。诗句突出杭州的富庶繁华是正确的;但没有批判市民的穷奢极侈。
故选D。9、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然”解释为“然而”。
B.“然”解释为“正确”。
C.“然”解释为“这样”。
D.“然”和例句一样;均为形容词词尾,解释为“的样子”。
故选D。二、其他(共7题,共14分)1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中;“扣”,敲击;“聆”,聆听;“函胡”,重浊而模糊;“桴”,鼓槌;“余韵”,余音;“歇”,消失。
(2)中,“目见耳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臆断”,主观想象去猜测。【解析】(1)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山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山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而悠扬,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2)任何事情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只凭主观想象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
(1)句中介词结构“以钟”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名”名词作动词,译为“命名”。
(2)(3)(4)(5)句中名词“舟”“侧”“目”“耳”“夜”依次放在“行”“立”“见”“闻”“泊”等动词前作状语;表示方式;方位、时间等,译为“乘着船”、“在侧面”、“用眼睛”“用耳朵”、“在夜里”。
(6)语境中大风浪使(石钟山)发出声音,“鸣”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解析】①.名:名词作动词,命名。②.舟:名词作状语,乘着船。③.侧:名词作状语,在侧面。④.目、耳: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⑤.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⑥.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1)整句可译为:父亲给我起名为正则。“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可译作“给起名”。
整句可译为:给我取字为灵均。“字”;名词活用作动词,可译作“给表字”。
整句可译为: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合群。“群”;名词活用作动词,可译作“合群”。
(2)整句可译为:上天赋予我很多美德。“美”;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可译作“美德”。
整句可译为: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秽”;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可译作“污秽的东西”。
(3)整句可译为: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朝”;名词作状语,可译作“在早晨”。
整句可译为:黄昏我在小洲中摘取宿莽。“夕”;名词作状语,可译作“在黄昏”。
(4)整句可译为:这本为古代圣贤所推崇。“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可译作“推崇”。
整句可译为:加高我的帽子。“高”;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可译作“加高”。
整句可译为:增长我的佩带。“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可译作“加长”。
(5)整句可译为:使心志委屈;使情感压抑。“屈”,使动用法,可译作“使委屈”;“抑”,使动用法,可译作“使压抑”。
(6)整句可译为:我为人民艰难的生活而悲伤。“哀”;为动用法,可译作“为悲伤”。
整句可译为:为正直的信仰而死。“死”,为动用法,可译作“为而死”。【解析】①.给起名②.给表字③.合群
④.美德
⑤.污秽的东西⑥.在早晨⑦.在黄昏⑧.推崇⑨.加高⑩.加长⑪.使委屈⑫.使压抑⑬.为悲伤⑭.为而死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探究《茶馆》的结局应结合人物形象塑造;环境、情节发展等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认为电视剧的结尾好。刘麻子始终对茶馆虎视眈眈;王利发那么失望,他把茶馆一起带走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确实也感到了画面的冲击力。如果是话剧,也没有办法点火,点了火也不好看。老舍原著中,王利发上吊自杀,表现的是他最后被社会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他连抗争的力气也没有。现在电视剧的结局王利发放了一把火,是更诗意的表达,最后他豁出去了,他有自己的抗争方式。光是一个上吊力度不够,王利发一把火烧掉茶馆,带着遗憾;依恋离开,也是跟旧制度、旧社会决裂。这样既有喻意,人物情绪也走到了这一步。
原剧本的结尾好。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比如对李三的苦处、康顺子的遭遇等,他虽然也有同情,但是很有限度,决不会为了他们而损害自己的利益。对巡警、特务则不同,他明知是敲诈,却巧于应付,不敢表示一点不满。对刘麻子之流,他虽然从心眼里厌恶,但仍然笑脸相迎,不愿得罪他们。但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比如当唐铁嘴说“感谢这个年月时”,他说:“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蕴含着他的不满、愁苦和愤恨。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在恶势力的压榨下,走投无路的他最终选择自杀更符合其性格,也更为合理。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解析】[示例一]电视剧的结尾好。王利发从逆来顺受到一把火烧掉茶馆,突出了其性格的变化,表现出了他的抗争性,更有震撼力;王利发带着遗憾、依恋与茶馆一同走向灭亡,是跟旧制度、旧社会的决裂,有利于更好地表现主题。
[示例二]原剧本的结尾好。王利发作为裕泰茶馆的掌柜,是个本分的买卖人,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但是他不敢跟社会较劲儿,只能俯首当“顺民”,逆来顺受。在恶势力的压榨下,走投无路的他最终选择自杀更符合其性格,也更为合理。14、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1)句意为: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辟;同“僻”,僻静;幽静。
(2)句意为:来呀;我在前引导开路。道,同“导”,引导。
(3)句意为: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错;同“措”,举措。
(4)句意为: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圜;同“圆”,圆形。
(5)句意为:进取不成反而获罪。离;同“罹”,遭受。
(6)句意为:菲菲的芳香更加显著。章;同“彰”,显著。
(7)句意为: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伏,同“服”,保持。【解析】①.辟,同“僻”,僻静、幽静。②.道,同“导”,引导。③.错,同“措”,举措。④.圜,同“圆”,圆形。⑤.离,同“罹”,遭受。⑥.章,同“彰”,显著。⑦.伏,同“服”,保持。15、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①本句意为:多多告诫后世的人。谢:告诉;告知。
②本句意为:刚出嫁就被遣送回家。适:出嫁。
③本句意为:您既然记挂着我。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④本句意为:我不能胜任婆婆的驱使。堪:胜任。
⑤本句意为:退下来与小姑告别。却:退下。
⑥本句意为:白白地留下来而没有用处。徒:徒然,白白地。施:用。【解析】①.告诉,告知②.出嫁③.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④.胜任⑤.退下⑥.徒然,白白地⑦.用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成功的一首长篇抒情诗”错误;《孔雀东南飞》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不是抒情诗。
故本题错误。【解析】×三、古代诗歌阅读(共5题,共10分)17、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D.“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错误,颈联写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句中“青眼”运用阮籍的典故,表示喜爱,诗人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故选D。18、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
D.“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寂寞”赏析错误;不是苦闷,是老朋友来访的愉悦。
故选D。
《客至》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19、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
赏析诗句;首先要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仔细阅读颈联“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这是写景,出句写大雪纷飞中,但见鹡鸰鸟相互依傍,同时也是喻兄弟患难与共,这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对句则写惊风中,大雁离散失群,飞不成行。“雁行”也是切兄弟之意,就写景而言,这一联是赋笔,但赋中有比,同时从睹物兴怀而言,则又是象中有兴。诗人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他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所以将雪称作“急”,风称作“惊”,正反映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运用的手法是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所写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墙”,正为黄庭坚所借鉴。这一联用典贴切,形象生动。对比鲜明,“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本题作答时,围绕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比喻和对比三种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组织答案即可。【解析】①颈联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急雪”与“惊风”凸显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诗人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正反应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②运用比喻,大雪纷飞中,借相互依傍的鹡鸰鸟,恓惶的鸿雁来比喻兄弟患难与共。③运用对比,“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20、略
【分析】【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错误。“再拜”可见客人有一定的身份;但一个“难”字明显表现出诗人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的不悦。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客至》中;“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意思是:若肯与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从中可以看出,对于朋友的到来,作者极为热情,非常高兴。
《宾至》中,“不嫌野外无借给,乘兴还来看药栏”意思是:你要是真的不嫌这野外没有好酒好菜,以后高兴时还可以来看看我的小园里芍药花开。诗人特致歉意,兼邀贵客重来。诗人说:如果不嫌“野外”“供给”菲薄,还望“乘兴”再“来看”花。这是客套话,也有送客之意。嘲讽之意,隐约可见了。再结合前文“老病人扶再拜难”“漫劳车马驻江千”可知,诗人品性高洁,对前来的贵宾敬而远之。【解析】(1)C
(2)《客至》尾联写主客对饮兴致渐浓,并招呼邻翁助兴,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突出场景的欢快热烈,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
《宾至》尾联写希望贵宾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再来看花,既表达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的意味,言辞客气,流露出诗人的清高性格,表现了主人对贵宾的敬而远之。21、略
【分析】【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等的能力。
D.“余句皆以抒情为主”错误;全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外,余句皆以议论为主,而非“抒情”。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的能力。
主题:本诗“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凸显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形象;“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评价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胆略;“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并对诸葛亮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由此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蜀相》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办公模式革新
- 小米公司的文化与创新驱动的商业模式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空间瓷砖装饰工程合同8篇
- 2025年苏人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鲁科五四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北师大新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外研衔接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教版第二册生物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人教A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
- 二零二五版木制托盘环保检测采购合同4篇
- CJT 511-2017 铸铁检查井盖
- 配电工作组配电网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职业分类表格
- 2024高考物理全国乙卷押题含解析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介入科围手术期护理
- 青光眼术后护理课件
- 设立工程公司组建方案
- 设立项目管理公司组建方案
-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退款协议书范本(通用版)docx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