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现在的中学生中患近视的人很多,之所以患近视,主要是因为用眼习惯不良造成眼球的结构变形造成的,这种结构是()A.晶状体B.角膜C.视网膜D.玻璃体2、蚯蚓必须保持体表湿润,其作用是()A.为了减少水分蒸发B.利于吸收营养物质C.利于在土壤中运动D.利于保持呼吸3、将核桃仁放在白纸上使劲按一下,白纸上会出现“油斑”.据此判断,核桃仁中含有()A.蛋白质B.淀粉C.脂肪4、校园内的一棵大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有()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5、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主要原因是()A.细胞长得太大影响生物体的整体美观B.细胞长得太大就不能进行分裂C.细胞长得太大,相互之间就会挤压,最终细胞会被挤破D.细胞体积增大,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变小,细胞表面的吸收能力不能满足细胞的需求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下列哪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没有破坏作用()A.生活中的污水不经过处理就排到湖泊、河流中B.有的人用自制的工具,捕捉野外的麻雀、野鸡等鸟C.退耕还林,保护濒危的生物资源D.在森林里,合理砍伐树木的同时种上一些幼小的树苗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结构互不相同B.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C.细胞壁只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D.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具有中央大液泡8、下列生物生活的例子中,属于捕食关系的是()A.鲈鱼吃自己的小鱼B.白蚁吃木质房梁C.蚜虫吸食月季植株的液汁D.棉铃虫吃棉花叶9、在家里,妈妈总是不停嘱咐我,要“好好学习”()A.我很烦B.可以理解C.耳边过,不听D.听妈妈的话,努力学习10、以下哪些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A.种子植物B.藻类植物C.蕨类植物D.苔藓植物11、下列关于血红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是一含铁的蛋白质B.血液呈红色是由于血浆中含有蛋白质C.血红蛋白会加速血液凝固,防止伤口大量出血D.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12、直到18世纪,人类才开始对人和动物的关系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如()A.瑞典分类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入哺乳纲灵长目B.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人类的进化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的方法,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D.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发现了人类的性染色体和动物的一样13、图中①-⑤分别表示五种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酵母菌,②是细菌,③是病毒,④是草履虫,⑤是衣藻B.由细胞壁的是①②⑤,有成型细胞核的是①④⑤C.有叶绿体是⑤,无细胞膜的是③D.⑤营自养生活,③营寄生生活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4、如图是一个正常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肾单位是由____构成的.

(2)图中①和②属于____血管.

(3)①与④两种液体相比较,④中不含有____.

(4)流过⑥以后的液体与④中的液体相比较,流过⑥以后不含有____.

(5)①与⑦两种液体相比较,⑦中____大大减少.

(6)①、④和流过⑥的液体含有的相同成分是____.15、如果受精之后继续观察子房的发育,其内部结构演变的结果应该是:受精极核发育为____,子房壁发育为____,整个胚珠发育为____,整个子房发育为____.16、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许多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____.17、一般来说,从形成____到第____(____)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就叫做____.对于母亲来说,分娩常常伴随着____.18、“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有关;某中学的同学分组,在不同的时段对马路边的空气进行了采样,数据记录如表:

(1)在该探究中,这些同学应该将____作为变量;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将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处理后,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____.

(3)马路边的桃树林吸引了同学们,可是走人树林的他们很快发现有虫子正在啃食桃树叶,就在同学们要对虫子进行观察时,又见有鸟飞来琢食虫子.“这不就是食物链嘛!”同学们兴奋极了.请写出这条食物链____.

(4)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二手烟”是室内颗粒物最主要的来源.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请你设计一条标语配合宣传:____.

。车流量时段。

PM2.5(微克/m3)

组别车流量最少-清晨车流量大-上班时段车流量小-中午车流量最大-下班时段第一组19894397第二组22833898第三组2086419919、请根据桃树的相关结构示意图(芽;枝条、花、叶片、果实)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③将发育成图二中的[____]____.

(2)在图五中我们食用的部分是由图三中的[____]____发育而来的.

(3)图二经过图四的生理过程可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有机物,另外生命活动所需的水和无机盐主要靠根尖的____(部位)从土壤中获取.

(4)图二中的b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水是通过导管按____途径向上运输获得.

(5)图中桃的各部分结构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通过植物呼吸作用提供,但归根结底能量都是来源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____.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2题,共12分)20、豆制品因含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是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构成生物体结构层次分析,A、D、E都属于____.

(2)A→B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其中最先突破[⑤]的结构是____.

(3)C中该植株的茎中无____结构;故不能长的很粗.

(4)E是由D中的____发育而来,在其发育成E之前必须经过重要的生理过程是____.

(5)由于豆科植物根瘤中的____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的含氮物质;所以在种植大豆的过程中往往不需施氮肥.

(6)种子萌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人提出在一定温度下“用低浓度盐水浸泡种子;会加快种子的萌发”,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100粒大豆种子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浸泡在2%的食盐水中,乙组浸泡在____中;在相同条件下浸泡一段时间.

②将浸泡后的两组种子分别放入甲;乙培养皿中;放置在同一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

③随时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培养皿中已萌发的种子数;并比较两组种子萌发的时间.

预测实验结果:

在甲、乙两组种子萌发数目相同的情况下,若所用时间____(填甲>乙或甲=乙或甲<乙),则说明2%的食盐水可以加快大豆种子的萌发,反之亦反.21、如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

(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将图1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③在同一组的动物有____

(用代码表示),若根据生殖方式(卵生∕胎生)将图1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③同在一组的是____(用代码表示).

(2)图1中动物适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区别,如图1中适于水生生活的②能用____

呼吸,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③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需要借助____辅助呼吸,适于空中生活的④有与肺相连通的____辅助呼吸.

(3)写出鸟类适合于飞行的形态特点____.(任写两点)

(4)如图2表示蚯蚓的____端,判断的依据是靠近____,靠肌肉与____配合完成运动.呼吸要靠湿润的____来完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视眼的成因,解答时可以从近视眼的成因、成像特点方面来切入.【解析】【解答】解: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眼镜进行矫正.

故选:A2、D【分析】【分析】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解析】【解答】解: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实验过程中,随时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

故选:D.3、C【分析】【分析】种子的成分实验过程如下:

1.水分:取数十粒干燥的小麦放在干燥的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离试管口1/3的地方,置于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观察试管内壁出现许多小水珠.

2.无机盐:用解剖针把一粒小麦种子串起来;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燃烧,种子先变成黑色的碳,碳继续燃烧尽后剩余少量灰烬.

3.淀粉:取面粉一匙;加水和成面团,用纱布包好后置于玻璃杯内的清水中揉洗,观察清水变成乳白色液体;取洗液5毫升放入试管中加热煮成糊状,冷却后加几滴碘酒,观察颜色变蓝色.

4.蛋白质:继续揉挤面团;直到面团基本上消失,纱布内有淡黄色的具有粘性和延展性的物质.向黄白色的面筋滴加双缩脲试剂,发现面筋变成红褐色,说明种子里含有蛋白质.

5.油脂:取小麦籽粒用火烘烤干后,切下胚,放在纸上挤压,纸上出现透明的油迹.【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将一块核桃仁,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白纸上留下油迹.此实验说明核桃仁中含有脂肪.

故选:C4、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的因素,其中只有光合作用受光照的影响,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不受光的影响,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1)光合作用的公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

(2)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3)植物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叫植物的蒸腾作用.

在白天有光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夜晚因为无光故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

故选:D5、D【分析】【分析】细胞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的,代谢产生的废物也要排放到周围环境中.【解析】【解答】解: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取决于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体积)越大,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越大.因此,细胞不能无限长大.A;B、C三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

故选: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CD【分析】【分析】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解析】【解答】解:A;生活中的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磷等;不经过处理就排到湖泊、河流中,会污染水环境,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水华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A错误;

B;有人用自制的工具;捕捉野外的麻雀、野鸡等鸟,会导致生物的多样性减少,破坏食物链,如草→昆虫→食虫鸟(麻雀),麻雀大量减少,昆虫就会大量繁殖,从而破坏生态平衡.B错误;

C;退耕还林;保护濒危的生物资源对生态环境没有破坏作用,C正确;

D;砍伐高大树木的同时种上一些幼小的树苗;有利于数目的及时更新,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循环利用,D正确.

故选:CD.7、ACD【分析】【分析】植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但结构却是相同的,都具备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具有中央大液泡,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A;植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如果肉细胞呈球体,表皮细胞呈正方体或多面体等,但结构却是相同的,都具备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A正确;

B;洋葱鳞片叶属于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的活细胞中,而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即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B错误;

C;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C正确;

D;液泡是植物细胞质中的泡状结构.幼小的植物细胞(分生组织细胞);具有许多小而分散的液泡,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以后随着细胞的生长,液泡也长大,互相并合,液泡数目越来越少,最后在成熟的细胞中央形成一个大的中央液泡,它可占据细胞体积的90%以上.因此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具有中央大液泡,D正确.

故选:A、C、D.8、ACD【分析】【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解析】【解答】解:鲈鱼吃自己的小鱼;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白蚁喜欢吃各种木头,生活在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产生分解木质纤维的酶,将木质纤维分解,供白蚁当作养料吸收,同时鞭毛虫也从中得到养料.二者生活在一起对彼此双方都有利,一旦分开都不能很好的生活,属于共生关系;蚜虫吸食月季植株的液汁,以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食.属于捕食关系;棉铃虫吃棉花叶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

故选:ACD.9、B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青春期遇到的心理变化,及正确的处理方法.【解析】【解答】解:进入青春期;正值身体发育时期,要注意合理膳食,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应当注意的是,这个时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当精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同学间互相帮助,跟师长密切交流,理解家长对自己的关心,听家长的话,健康地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

故选:B、D10、AC【分析】【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解析】【解答】解:A;种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A符合题意;

B;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B不符合题意;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运输营养物质,一般长的比较高达,C符合题意.

D;苔藓植物有了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11、AD【分析】【分析】红细胞之所以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是因为在红细胞里具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解析】【解答】解:A;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A正确;

B;血液呈红色是由于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B错误;

C;血小板会加速血液凝固;防止伤口大量出血,C错误;

D;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D正确;

故选:A、D12、BC【分析】【分析】关于人类的起源问题,存在着很多学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人类起源的见解仍不统一.【解析】【解答】解: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随后,达尔文在《性选择和人类的由来》以及《人和动物的表情》等著作中,比较明确地指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是进化来的,并推测人类的祖先与大猩猩和黑猩猩有亲缘关系;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赫胥黎是达尔文学说的积极支持者,他竭力宣扬进化学说,与当时的宗教势力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并进一步发展了达尔文的思想,是最早提出人猿同祖问题的学者之一.

故选:B、C13、ABCD【分析】【分析】(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细胞类型相同点不同点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有:细胞壁;叶绿体;

液泡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叶绿体;

液泡无:细胞壁;叶绿体;

液泡(3)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比较内容细菌真菌个体大小单细胞单细胞类型,也有多细胞的类型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营养方式异养异养繁殖方式分裂生殖孢子生殖【解析】【解答】解:A;①是酵母菌;②是细菌,③是病毒,④是草履虫,⑤是衣藻,正确;

B;有细胞壁的是①②⑤;有成型细胞核的是①④⑤,正确;

C;有叶绿体是⑤衣藻;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无细胞膜的是③,正确;

D;⑤衣藻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⑤营自养生活,③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因此③营寄生生活,正确.

故选:ABC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4、略

【分析】【分析】观图可知:①是出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囊、⑤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⑥是肾小管、⑦是肾静脉、A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B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1)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⑥肾小管和肾小体组成,肾小体由③肾小球和④肾小囊组成;

(2)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二者都属于动脉血管;

(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④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⑥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①内的液体是动脉血与④内的液体是原尿,两种液体相比较,④中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4)由(3)可知;原尿和尿液的区别在于尿液中不含葡萄糖.④内的液体是原尿,流过⑥以后的液体(尿液)与④中的液体(原尿)相比较,流过⑥以后(尿液)不含有葡萄糖;

(5))①是入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⑦是肾静脉,内流静脉血,①与⑦内两种液体相比,⑦内液体中含量减少的物质主要氧气和尿素;

(6)由(3)可知;①内的血液;④内的原尿和流过⑥的尿液,三者含有的相同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

故答案为:(1)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2)动脉;

(3)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4)葡萄糖;

(5)氧气和尿素;

(6)水分、无机盐和尿素.15、略

【分析】【分析】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结构,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只有子房才继续发育,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故答案为:胚乳;果皮;种子;果实16、略

【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生物富集作用.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解析】【解答】解: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DDT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已加入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当中,可见,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故答案为:全球性的17、略

【分析】【分析】胚胎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婴儿.【解析】【解答】解: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此时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卵黄;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即280天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就叫做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对于母亲来说,分娩常常伴随着阵痛.

故答案为:受精卵;38周;280天;阵痛.18、略

【分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本实验中,研究的是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在探究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解析】【解答】解:(1)科学探究要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本实验中,研究的是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而在不同时段车流量不同,因此,本实验的变量是车流量(或采样时段),其他条件都相同.

(2)清晨时段;车流量最少,PM2.5的平均值为20.33微克/立方米;上班时段,车流量最大,PM2.5的平均值为86微克/立方米;中午时段,车流量少,PM2.5的平均值为40.67微克/立方米;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PM2.5的平均值为98微克/立方米;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大.

(3)食物链是指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植物被昆虫吃,而昆虫又被鸟吃了,所以食物链为桃树→虫子→鸟.

(4)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二手烟”是室内颗粒物最主要的来源.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所以吸烟有害健康.

故答案为:(1)车流量(采样时段)(2)大(3)桃树→虫子→鸟(4)吸烟有害健康.19、略

【分析】

(1)③芽原基将来发育成图二中c侧芽;②芽轴发育成a茎;①叶原基发育成b幼叶.

(2)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的发育可知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在图五中我们食用的部分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

(3)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4)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水,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肉细胞→一小部分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光合作用所需的水是通过导管按根→茎→叶途径向上运输获得.

(5)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时放出能量的过程.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完成了两个转化,一个转化是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另一个转化是能量转化,在这一过程中,绿色植物把太阳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一部分辐射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所贮存的能量几乎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初源泉.由此可见图中桃的各部分结构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通过植物呼吸作用提供,但归根结底能量都是来源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故答案为:

(1)c;侧芽。

(2)2;子房壁。

(3)成熟区。

(4)根→茎→叶。

(5)太阳能。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叶芽的发育;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根尖的结构,水分的运输,绿色植物为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据此答题.

四、综合题(共2题,共12分)20、器官胚根形成层子房传粉和受精根瘤菌清水甲<乙【分析】【分析】图中A中,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解析】【解答】(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的器官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因此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A、D、E都属于器官.

(2)种A→B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萌发时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于[④]子叶.子萌发时,首先吸水膨胀,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因此,A→B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其中最先突破[⑤]的结构是[③]胚根.

(3)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由下向上运输,供植株利用.筛管是运输有机物,方向是由上向下.因此C中把土壤中的水分运输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