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关于电阻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长导线的电阻比短导线的电阻大B.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大C.铁导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阻碍电流的性质2、小梦为济宁市2014年5月份的体育测试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如图的四个电路中,R0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滑片会随身高上下平移.能够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或电流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A.B.C.D.3、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5℃.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4、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热源供热稳定.下列获得信息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非晶体,其熔点是0°CB.第5min时与第10min时物体的内能相等;C.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该物体CD段比热容明显大于AB段5、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树叶的实像B.树叶的虚像C.太阳的实像D.太阳的虚像6、关于电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B.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正极→用电器→负极”C.一般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D.在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就是电流方向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7、某电烤箱的内部简化电路如图10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电烤箱说明书中的铭牌如下表所示;根据表格中的参数可知()[双选]
。XX牌电烤箱额定电压220V额定。
功率高温档1100W低温档440W440W电源频率50HzA.电路中R1的阻值为44ΩB.电烤箱在低温档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为44ΩC.电烤箱在高温档正常工作5min所消耗的电能为3.3×105JD.电烤箱在低温档正常工作时,R1消耗的电功率为264W8、如图是给海波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图象能得到的物理信息中,说法正确的是()A.海波熔化用了3分钟B.海波熔化时温度不变,是晶体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升高D.在第7分钟时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9、如图是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一种实用电路,闭合开关S,灯泡L1、L2都发光.过一会儿,由于灯泡L1的质量问题,灯丝被烧断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变阻器实际功率变小B.灯泡L2额定功率变大C.灯泡L2亮度不变D.灯泡L2亮度变亮10、如图所示,若甲、乙两表都是电压表,当开关S闭合后,R1消耗的电功率为P1,两表示数之比U甲:U乙=5:3;当开关S断开后,若甲、乙两表都是电流表,两表示数分别为I甲和I乙,R1、R2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
A.I甲:I乙=2:3
B.I甲:I乙=2:5
C.P1′:P2′=2:3
D.P1:P1′=4:25
11、下列有关电磁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B.指南针指南北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磁场C.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南极出发指向北极的D.静止的小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12、在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凸透镜成放大的像B.
山峦水中的倒影C.
墙上投出的手影D.
烛焰通过小孔成像13、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时,同学们得到了很多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和绳子间的摩擦有关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承重绳子的段数有关14、下面事例中,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B.用热水袋焐手,手会变暖和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D.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15、一个矩形线圈悬挂在磁场中,通电后不发生偏转,其原因可能是()A.线圈中电流方向不对B.线圈中电流太弱C.线圈平面刚好和磁感线垂直D.线圈平面刚好和磁感线平行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6、如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示意图。
(1)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为使左侧点燃的蜡烛能在透镜右铡光屏的中心位置得到火焰的像;实验前要调节蜡烛;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_。
(3)如图乙所示当蜡烛离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______就是这种成像规律的应用。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不在光屏中央,要使像仍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______调整或者凸透镜向______调整或者光屏向______(均选填“上”或“下”)调整。17、“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____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J,当“可燃冰”只燃烧0.5kg时,它的热值为____.(1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4.2×107J)18、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功率是1kW,这台电动机正常工作15min,电流做功____kW•h.19、升国旗时,人站在地面拉动绳子,能够让国旗升到旗杆的顶端,旗杆顶端用到的简单机械是____.20、某导体电阻为20Ω,通过它的电流为0.3A,其两端电压为____V.当该导体两端电压变为12V时,它的电阻为____Ω.21、(2012秋•宣威市校级月考)某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探究,得到如图的图象,根据这个图象,可说明水的温度从8℃降低到2℃的过程中,水的密度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9分)22、被举高的重锤具有弹性势能.____.23、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50____t,合____.24、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____)评卷人得分五、作图题(共2题,共12分)25、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数量钩码的重力;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测量数据在图中描点,把这些点连起来表示出物质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次数质量m/kg重力G/N10.1120.2230.3326、(1)画出如图的正方形物体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2)画出作用在杠杆A端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时的最小动力的示意图,并画出该力的力臂.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4题,共28分)27、2010年6月2日晚,我国“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发射升空.火箭点火后,高温火焰喷到发射架下面的大水池,迅速出现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体”,是由于水____形成的.如果以正在升空的火箭为参照物,发射架是____的(填“静止”或“运动”).28、小明滑滑板时,将一只脚踏在滑板上,另一只脚向后蹬地,滑板就能向前运动,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当小明站在滑板上向前滑行时,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为参照物;当小明站在滑板上时,滑板受到的重力与水平地面对它的支持力____(选填“是”或“不是”)相互平衡的.29、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____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30、(2012•邓州市一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制作了如右上图所示的简易棉花糖机.取少量蔗糖置于侧壁扎有几排小孔的易拉罐内,闭合开关电动机带动易拉罐转动,用酒精灯对易拉罐底部进行加热.
(1)加热过程中,蔗糖颗粒变成液态糖浆,糖浆从易拉罐侧壁的小孔中被甩出后,由于糖浆具有____继续前进;遇冷变成丝状糖絮,用筷子收集到棉花糖.
(2)小明发现在操作过程中因无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导致不能调节易拉罐的转速,从而影响糖浆变成糖絮的效果.请你针对电路装置提出一条可行的改进措施: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分析】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及材料有关.比较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时,就得在另外两个因素相同的条件下来进行.同样比较电阻大小与粗细或材料关系时,也要求另外两个因素相同.【解析】【解答】解:
A;没有说明导线的材料与横截面积;所以长导线的电阻不一定比短导线的电阻大,故A错误;
B;没有说明导线的材料与长度;所以粗导线的电阻不一定比细导线的电阻大,故B错误;
C;没有说明导线的横截面积与长度;所以铁导线的电阻不一定比铜导线的电阻大,故C错误;
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阻碍电流的性质;它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及材料有关,故D正确.
故选D.2、B【分析】【分析】先识别电路,然后根据身高的变化,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的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以及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判断电压表或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解析】【解答】解:A;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身高越高R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
B;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身高越高R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B符合题意;
C;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身高越高R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D;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定值电阻所在支路电流,由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因此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不变,与身高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3、A【分析】【分析】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由熔点来确定凝固点.【解析】【解答】解: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由此可知酒精;煤油、水银的凝固点分别为-117℃、-30℃、-38.5℃.
-89.2℃低于煤油;水银的凝固点-30℃、-38.5℃;此时煤油和水银都变为固态,无法完成温度的测量,而-89.2℃高于-117℃,此时酒精还是液体,能完成温度的测量.
故选A.4、D【分析】解:A;从图象上看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0℃.而非晶体没有熔点,故A错误.
B;该物质为晶体;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加,即第10min时物体的内能大于第5min时的内能,故B错误.
C、在ab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中;此时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
D、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在AB段升高的温度为△t1;
在CD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2,由图象可知,△T1<△T2;
由Q=cm△t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t越大比热容c就越小.所以这种物质AB段的比热容小于CD段的比热容,故D正确;
故选D.
(1)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
(2)晶体在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此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熔化完毕处于液态;
(3)根据Q吸=cm(t-t0)可知:在吸收的热量和时间一定时;物体的温度变化值越大,比热容就越小.
本题考查的是对熔化和凝固图象的理解,根据图象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中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解析】【答案】D5、C【分析】解: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C.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解析】C
6、D【分析】【分析】(1)不能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
(2)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经用电器流回电源的负极;
(3)电路有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四部分组成.
(4)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解析】【解答】解:A;把电池的两端用导线直接连在一起;电路就会发生短路,就会损坏电源,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经用电器流回电源的负极,故电流的方向是“正极→用电器→负极”,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一般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所以在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7、AC【分析】【分析】(1)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路中只有电阻R1,根据P=可知电烤箱在高温挡,然后结合表中的数据求出R1的阻值;
(2)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根据P=可知电烤箱在低温档;进一步求出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3)根据W=Pt求出电烤箱在高温档正常工作5min所消耗的电能;
(4)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烤箱在低温档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P=I2R求出R1消耗的电功率.【解析】【解答】解:A.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烤箱在高温档;
根据P=可得,电路中R1的阻值:
R1===44Ω;故A正确;
B.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烤箱在低温档,电路中的总电阻:
R===110Ω;故B不正确;
C.电烤箱在高温档正常工作5min所消耗的电能:
W高温=P高温t=1100W×5×60s=3.3×105J;故C正确;
D.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烤箱在低温档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
I===2A;
R1消耗的电功率:
P1=I2R1=(2A)2×44Ω=176W;故D不正确.
故选AC.8、AB【分析】【分析】(1)由图象可以看出;熔化过程中甲图出现一段温度恒定的时间段,这是晶体的典型特征,根据常识可判断海波是晶体.
(2)知道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属于海波的熔化过程.根据图象进行判断熔化时间.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解析】【解答】解:(1)由图知;海波从第3到第6分钟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其熔点为48℃,熔化过程持续了6min-3min=3min.
(2)由图知;第7分钟时海波已经熔化完毕,处于液体状态,综上分析选项AB正确,CD错误.
故选AB.9、AD【分析】【分析】根据电路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可知这是一个混联电路,根据并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灯泡L1的灯丝被烧断后电路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判断滑动变阻器和灯泡L2功率的变化.【解析】【解答】解:两灯泡并联在电路中,又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各分电阻,灯泡L1的灯丝被烧断后该部分电阻相当于变大,灯泡L2和滑动变阻器串联于电路中,电路总电阻变大.电压不变.通过的电流变小,根据电功率公式的变形P=I2R可知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会变小,灯泡的电阻大于原来并联部分的总电阻,根据串联分压,灯泡L2两端的电压增大,由公式P=得,灯泡L2的实际功率会变大;灯泡的亮度变亮.所以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10、AD【分析】
当S闭合,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甲测量的是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乙测量的是电阻R2两端的电压;
则U甲:U乙=5:3;
∵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用电器分担的电压之比等于阻值之比;
∴===
P1=
当S断开,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甲测量的是通过电阻R2的电流;电流表乙测量的是干路中的总电流;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即U1:U2=1:1;
用电器分担的电流之比与阻值之比成反比;
∴==
故===
P1′=
P2′=
则P1:P1′==(5-3)2:52=4:25;
P1′:P2′===3:2.
故选AD.
【解析】【答案】当S闭合,甲、乙同为电压表时,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计算其电阻之比,当S断开,甲、乙同为电流表时,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计算电流之比,再利用公式P=计算电功率之比.
11、ACD【分析】【分析】(1)磁感线不是实际存在的;是假想的一些曲线;
(2)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利用地磁场的知识分析即可判断;
(3)在磁体的外部;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北极出发指向南极的;
(4)根据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解析】【解答】解:A;磁感线不是实际存在的;是假想的一些曲线,故A错误;
B;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指南针指南北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磁场,故B正确;
C;在磁体的外部;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北极出发指向南极的,故C错误;
D;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故D错误.
故选ACD.12、CD【分析】解:A
倒映在湖中的桥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山峦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墙上投出的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D;烛焰通过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CD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1)
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
(3)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
本题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要求判断哪个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解析】CD
13、ABC【分析】【分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动滑轮重、摩擦等因素有关.【解析】【解答】解:由η====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动滑轮重、摩擦等因素有关,与承重绳子的段数无关,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ABC.14、ACD【分析】【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解析】【解答】解:A;双手互搓使手暖和是克服摩擦做功让手暖和的;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B;用热水袋焐手;使手暖和是通过热传递让手暖和的,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D;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符合题意.
故选ACD.15、BC【分析】【分析】电动机的原理是利用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当电动机不转动时,一般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①启动时;线圈正好处于平衡位置;
②电路接触不良或电路中的电流过小;
③磁铁磁性较弱或没有了磁性.
④摩擦较大.【解析】【解答】解:A;线圈中两个边的电流方向是相反的;正是由于电流方向相反,使得两个边的受力方向相反,所以线圈才会转动,所以选项A不是线圈不转动的原因;
B;如果线圈中电流太弱;则线圈受的力就会很小,线圈可能就不会发生转动,所以选项B可能是线圈不转动的原因;
C;如果线圈平面和磁感线垂直;则此时线圈两个边的受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彼此平衡,这个位置是线圈的平衡位置,所以选项C是线圈不转动的原因;
D;如果线圈平面和磁感线平行;则此时线圈就会在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所以选项D不是线圈不转动的原因.
故选B、C.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6、11.0同一高度照相机上下上【分析】解:(1)因焦距是指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由图知;最小最亮的光斑处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焦距f=41.0cm-30.0cm=11.0cm;
(2)根据实验的要求;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如图乙所示;当蜡烛离凸透镜35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4)蜡烛变短了;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应将蜡烛向上调或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
故答案为:(1)11.0;(2)同一高度;(3)照相机;(4)上;下;上。
(1)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的点到其光心的距离为焦距;
(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
(3)烛焰移至距凸透镜50cm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根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判断蜡烛;透镜或光屏的移动方向;
此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焦距的确定及成像规律和实际应用,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和基本规律的应用,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前提。【解析】11.0同一高度照相机上下上17、略
【分析】【分析】(1)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2)利用Q放=mq求出1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10倍,据此求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解析】【解答】解:(1)在同等条件下;包含质量相同,“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热值很大;
(2)1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1kg×4.2×107J/kg=4.2×107J;
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Q放×10=4.2×107J×10=4.2×108J;
其热值为:q===4.2×108J/kg;由于热值是燃料的一种性质与燃料的质量无关,故当“可燃冰”只燃烧0.5kg时;
它的热值仍为4.2×108J/kg.
故答案为:热值;4.2×108;4.2×108J/kg.18、略
【分析】【分析】知道功率和时间,根据P=求出电流做的功.【解析】【解答】解:功率P=1kW;时间t=15min=0.25h;
由P=得:
电流做的功:
W=Pt=1kW×0.25h=0.25kW•h.
故答案为:0.25.19、略
【分析】【分析】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据此回答.【解析】【解答】解:旗杆顶端小轮的轴固定不动;所以是定滑轮,目的是用来改变用力方向.
故答案为:定滑轮.20、略
【分析】【分析】(1)知道导体的电阻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其两端的电压;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解析】【解答】解: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导体两端的电压:
U=IR=0.3A×20Ω=6V;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当该导体两端电压变为12V时;导体电阻的阻值仍为20Ω不变.
故答案为:6;20.21、略
【分析】【分析】从图象上观察,当温度变化时,水的体积如何变化,根据密度公式进行判断密度的变化.【解析】【解答】解:(1)如图;当水温从0℃升高到4℃时,水的体积不断减小,当水温从4℃升高到8℃时,水的体积不断增大.所以水的温度从8℃降低至2℃的过程中,水的体积先变小后变大.
(2)水在升高温度时,质量不变,体积先变小后变大,根据ρ=得;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故答案为:先变大后变小.四、判断题(共3题,共9分)22、×【分析】【分析】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物体具有能量;判断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要看物体是否发生弹性形变;判断物体是否具有重力势能,要看物体是否被举高.【解析】【解答】解:拉弯的弓和压缩的弹簧都发生了弹性形变;虽然没有做功,但却具有弹性势能;重锤因为在高处,所以具有重力势能;
故答案为:×.23、×【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同时根据质量单位的进率进行必要的换算.【解析】【解答】解:
物理课本的质量在0.5斤左右;而1斤=500g,所以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250g;
∵1g=10-6t,∴250g=250×10-6t.
故答案为:×10-6;250g.24、√【分析】【分析】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进行判断.【解析】【解答】解: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只要有力的作用,必然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所以此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五、作图题(共2题,共12分)25、略
【分析】【分析】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点,根据描出的点作出图象,根据图象求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解析】【解答】解: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的点,然后作出图象如图甲所示;由图象可知,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g=====10N/kg;则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为G=mg,其中g=10N/kg.如图所示.
26、略
【分析】【分析】(1)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解析】【解答】解:(1)过物体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如图所示:
(2)连接OA就是最长的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新世纪版选修6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民版必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A新版九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外研版必修三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教科新版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新科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课题申报书:GenAI赋能新质人才培养的生成式学习设计研究
- 2024年江苏省中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骆驼祥子-(一)-剧本
- 全国医院数量统计
- 《中国香文化》课件
- 2024年医美行业社媒平台人群趋势洞察报告-医美行业观察星秀传媒
- 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 天津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3版)
- 盘锦市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英语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 背景调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