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热点11-土壤_第1页
地理热点11-土壤_第2页
地理热点11-土壤_第3页
地理热点11-土壤_第4页
地理热点11-土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频考点65土壤二、土壤1.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2.观察土壤(1)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有些土壤用颜色来命名。(2)土壤质地: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土壤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3)土壤剖面构造①森林土壤剖面构造最为复杂,由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组成。②耕作土壤剖面一般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和自然土层。3.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因素作用成土母质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它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生物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气候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地区快得多;湿热地区土壤黏粒比重高,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地貌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eq\a\vs4\al(厚),土层分化越明显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刻4.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eq\a\vs4\al(土壤的功能)eq\b\lc\{\rc\(\a\vs4\al\co1(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2)eq\a\vs4\al(改良和养护)eq\b\lc\{\rc\(\a\vs4\al\co1(对不能满足耕作需要的土壤进行改造,种养结合,方法有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拓展提升】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下图)。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等。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各成土要素中比较活跃的是()A.气候、地形 B.地形、风化基岩 C.气候、生物 D.生物、固体基岩2.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A.自然植被茂密 B.有机质积累多 C.生物残体分解快 D.矿物养分流失快【答案】1.C2.B【分析】1.生物选择性地吸收成土母质、大气、水体中的营养,经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土壤微生物分解的有机质,促进养分的释放,是形成土壤最活跃的固素;水分和热量条件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和徽生物的活动,C项正确。地形只引起了地表能量和物质的再分配,并没有形成新的物质,固体基岩深埋地下,不活跃,母质是在生物和气候因素的作用下オ发生变化,ABD错误。故选C。2.从题目中的图片和文字部分无法判断缓坡和陡坡的植被覆盖率差异,A排除;从图可知,陡坡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而缓坡地形较平坦,流速较缓,泥沙淤积,B正确;生物残体分解快、矿物质流失快都会使得缓坡的土壤肥力降低,C、D错误,故选B。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下左图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右图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A.生物 B.地形C.降水 D.成土母质4.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A.甲与Ⅰ B.甲与ⅡC.乙与Ⅱ D.丙与Ⅰ【答案】3.A4.D【分析】3.根据所学可知,土壤有机质主要有枯枝落叶分解形成,主要来源于生物要素。故选排除BCD项,答案为A。4.根据所学可知,草原地区水热条件与森林地区相比较差,地表枯枝落叶少,但是有机质主要存在于土壤表层且分解较慢,随深度的增加有机质含量下降速度较明显。而森林地区随深度增加,有机质含量迅速下降。因此代表草原的应为Ⅱ曲线。草原地区降水较少,淋溶层厚度较小,但是有一定的厚度,丙图符合。综上所述,故选D。草地总生物量包括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其中地下部分分为活根和死根生物量。活根生物量比例可作为草地退化与否的敏感性指标。下图示意三江源地区某草地生物量分配构成,Ⅰ、Ⅱ、Ⅲ代表退化程度不同的三种草地,其中极度退化的天然草地被称为黑土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5.导致三种草地地上生物量低于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原因是()A.强风 B.低温 C.干旱 D.过度放牧6.黑土滩、退化人工草地、未退化天然草地对应的序号分别是()A.Ⅰ、Ⅱ、Ⅲ B.Ⅱ、Ⅲ、I C.Ⅱ、I、Ⅲ D.Ⅲ、Ⅱ、I7.针对黑土滩的治理,下列措施合理的是()①设置围栏禁牧②禁捕食草动物③设置草方格沙障④补播草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5.B6.C7.D【分析】5.根据材料该地区表示三江源地区生物量示意图,三江源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冻土广布,植物死亡后地上部分比地下部分被微生物分解速度快,所以地上生物量比地下生物量少,B正确;强风、干旱和过度放牧在青藏高原地区与生物量的多少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6.极度退化的天然草地被称为黑土滩,读图Ⅱ中活根生物量最少,所以Ⅱ应为黑土滩;因为人工草地退化前比天然草地植株密度大,所以退化后的人工草地死根生物量比天然草地的生物量大,活根生物量比未退化的天然草地少,即Ⅰ为退化的人工草地,Ⅲ为未退化的天然草地。故对应的序号分别是Ⅱ、I、Ⅲ。故选C。7.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治理黑土滩应从合理放牧,实行圈养,种植牧草;禁捕食草动物,可能会导致某些物种泛滥成灾,导致生态失衡;草方格沙障主要是治理风沙对交通设施的影响,该地区不存在。故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D。我国某地农民根据多年的经验,在裸露的土地上覆盖上一层秸秆,对农业生产有利,但果园覆草后必须在3~5年后对果园全面深翻1次。据此完成下题。8.覆盖秸秆、覆草可能对于土地的作用是()①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和地表径流,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②稳定地温,冬春防冻,夏季防晒③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④缩小根系分布范围⑤果园覆草可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果园除草用工⑥减少了病虫害,提高了果品质量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④⑤⑥9.下列关于果园覆草后必须在3~5年后对果园全面深翻一次的理由,错误的是()A.随着覆草层的加厚,易引起根系上浮,造成根系冻害B.土壤中形成的有机质,根系难以吸收C.覆草结合深翻进行,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D.覆草分解产生大量的氮等营养元素,经深翻后与土壤充分混合,增加土壤有机质【答案】8.C9.B【分析】8.覆盖秸秆、覆草能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①正确;在冬季有利于减少热量散失,夏季能增强削弱作用,利于稳定地温,冬春防冻,夏季防晒,②正确;③覆盖秸秆、覆草短期不能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养分,③错;不能缩小根系分布范围,④错;果园覆草可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果园除草用工,节省生产成本,⑤正确;覆盖秸秆、覆草与病虫害无关,⑥错误。综上,C正确,ABD错。9.随着覆草层的加厚,使养分主要集中在表层,易引起果树根系上浮,容易造成根系冻害,因此需要定期对果园进行全面深翻,A正确。土壤中形成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很容易被果树根系吸收,B错误。土壤深翻的过程中,会改变土壤颗粒间的间隙,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肥力,C正确。覆草分解产生大量的氮等营养元素,并集中分布在土壤表层,应通过深翻,使其与深层土壤充分混合,增加土壤有机质,D说法正确。本题选错误项,选B。在较理想的土壤中矿物质体积比占38%-45%,有机质占5%-.12%,孔隙约占50%(孔隙由水和空气此消彼长组成)。土壤组成受当地环境影响,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塔里木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地土壤结构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为黄土高原土壤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1.图中适合水稻种植的土壤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0.C11.B【分析】10.黄土高原所处的地区气候干旱,土壤中的空气占的比例较大,读①②图,空气比例较小,故与黄土高原气候条件不符,故A、B错误。④中空气所占比例超过了空隙所占的理想比例,故④不正确,D错误。③中空气所占比例较大,又符合土壤孔隙比例范围,故选C。11.水稻种植对水需求量大,土壤中的水分占比较大,③④空气比例大,水的比例较小,故不符合题意。①中有机质含量超过了理想值,水分占得比例与空气差不多,①也不符合题意。②图中水分占比例明显增多,空隙比例也适当,适合水稻的生长,故②符合题意,故选B。原始热带雨林地区植被茂密但土壤贫瘠。由于人类活动的开发,某热带雨林地区“刀耕火种”普遍盛行,土地退化严重。烧荒后的土地,有的开垦为耕地,有的因反复烧荒退化成荒草坡。栽种一两年后让土地休闲几年,恢复地力,形成次生林,再进行新一轮砍烧种植。(注:以原始自然土壤养分为10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衰退率(%)有机质%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次生林2.060.837.615.45耕地33.4439.830.37-53.92荒草坡48.9648.8793.4852.78造成原始热带雨林地区土壤贫瘠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成土母质 B.生物量 C.气候 D.地形13.“刀耕火种”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表现为()A.刚刚烧荒后的土壤,养分含量低 B.次生林土壤养分与自然土壤差别大C.荒草坡土地,土壤养分减幅最大 D.耕地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相对较低【答案】12.C13.C【分析】12.原始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导致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土壤比较贫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13.刚刚烧荒后的土壤,可以开垦为耕地,表明养分含量较高,故A错误;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次生林造成的养分衰退率比较低,这表明次生林土壤养分与自然土壤差别不大,故B错误;表中数据显示,荒草坡土壤养分衰退率最大,即土壤养分减幅最大,故C正确;据表可知,耕地速效磷衰退率较低,表明含量较高;速效钾衰退率为负值,表明含量增加,故D错误。故本题选C。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如图是某地成热自然土壤剖面示意困,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土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序号代表的土层对应正确的是()A.①成土母质层 B.②腐殖质层 C.③淀积层 D.④淋溶层15.④层主要为土壤提供()A.水分 B.有机质 C.矿物质 D.热量【答案】14.C15.C【分析】14.从图中看,①是腐殖质层;②是淋容层;③是淀积层;④是母质层;故选C。15.由上题知,④是母质层,为疏松的风化碎屑物,是土壤中矿物质的源地。故选C。富铝土是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体中的铝硅酸盐矿物受到强烈分解,盐基不断淋失,而氧化铁、铝在土壤中残留和聚集所形成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其中氧化铝的稳定性最强,故称为富铝土。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依材料推断,下列土壤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A.砖红壤 B.燥红土 C.红壤 D.黄壤17.我国富铝土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形区是()A.华北平原 B.东南丘陵 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答案】16.A17.B【解析】16.由材料“富铝土是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体中的铝硅酸盐矿物受到强烈分解,盐基不断淋失,而氧化铁、铝在土壤中残留和聚集所形成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可知,土壤所处地区气候越湿润、热量条件越高,越容易使得氧化铁、铝成分聚集,对应图示可知,砖红壤地区纬度低,更加湿润,说明气候湿热,土壤中的铁铝相对含量最高,故选A。17.读材料及上题分析可知,气候越湿热,越容易形成富铝土,选项中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最为湿热,富铝土分布最为广泛,故选B。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土壤与外界的热交换量称之为土壤热通量,正值表明土壤获得热量,负值表明土壤丧失热量。下图示意7月份某地不同深度土壤热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地表至地下40cm范围内,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的()A.吸热量增加 B.散热量增加 C.日均温减小 D.日温差减小19.影响地下lcm土壤热通量日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海陆位置 B.太阳辐射 C.地势高低 D.植被覆盖20.土壤温度日较差即一天中土壤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土温日较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地面热收支状况(如土壤热通量大小)和土壤热特性,下列关于土壤温度日较差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浅色土壤大于深色土壤 B.阳坡小于阴坡C.干土大于湿土 D.平地小于山地【答案】18.D19.B20.C【分析】18.根据图例,地表至地下40cm范围内,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的热通量数值变化幅度不断减小,表明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昼夜的热量收支趋于稳定,说明日温差减小,却不能很好地显示日均温减小(且注意图中信息,地下40cm处热通量几乎一直大于0,表明该深度土壤在接受上层土壤向下传导的热量,也反映了地表至地下40cm范围内,日均温不一定减小),D正确,C错;正值表明土壤获得热量,负值表明土壤丧失热量,根据横轴时间,白天表层土壤的土壤热通量远大于0,较深层土壤的土壤热通量数值较小,表明白天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的吸热量减小,A错;同理,夜晚表层土壤的土壤热通量远小于0,土壤散热量很大,而深层土壤的土壤热通量数值相对较大,散热量相对较小,所以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夜晚土壤的散热量减小,B错。故选D。19.结合时间分析,在白天,地下1cm处土壤热通量是正值(受太阳辐射强,获得的热量较多),夜晚是负值(无太阳辐射,表层热量急剧散失),且变化幅度大,说明影响地下lcm土壤热通量日变化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B正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植被覆盖没有昼夜差异,ACD错。故选B。20.白天,浅色土壤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相对较少,土壤温度不是很高,而深色土壤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强,土壤温度较高;夜晚,浅色土壤和深色土壤均大量散失热量。所以相比而言,浅色土壤温度日较差小于深色土壤,A错;阳坡白天热量收入多,夜晚,阳坡和阴坡均散热较快,所以土壤温度日较差阳坡大于阴坡,B错;干土受热更快,散热也快,土温日较差大于湿土,C正确;与山地相比,平地单位面积上的土壤与外界的热交换量更大,白天单位面积土地获得的热量多,夜晚散失热量快,热通量较大,所以平地土壤温度日较差大于山地,D错。故选C。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阿尔梅里亚省位于西班牙南部,东南部山地较多,土质瘠薄。自上世纪60年代末起,当地人民在山坡和沿海沙石滩上,将土壤改良成表层沙土、中间层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