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讲课资料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05/2C/wKhkGWeRj4eAFZ4kAACgjZWggkM328.jpg)
![山东高考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讲课资料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05/2C/wKhkGWeRj4eAFZ4kAACgjZWggkM3282.jpg)
![山东高考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讲课资料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05/2C/wKhkGWeRj4eAFZ4kAACgjZWggkM3283.jpg)
![山东高考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讲课资料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05/2C/wKhkGWeRj4eAFZ4kAACgjZWggkM3284.jpg)
![山东高考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讲课资料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05/2C/wKhkGWeRj4eAFZ4kAACgjZWggkM32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山东高考)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解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备环节,因此A选项错误;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因而B选项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所以C选项错误。[答案]
D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达尔文认为环境条件对生物变异不是诱导而是选择,生物产生了大量不定向变异后,由环境决定其生存与否;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则认为无论是环境的选择还是种群内部发生突变、迁移等,一切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必将引起生物的进化。2.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可以认为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就意味着生物进化了。而物种的形成是基因频率改变到一定的程度,直到新类群与原种群不能实现基因交流为止(产生了生殖隔离)。可见,二者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2)联系: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
的形成要经过生物进化,即生物进化是物种形成的基础。2.(2009·广东高考)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
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部分遗传多样性B.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C.落粒性突变对普通野生稻有利,对普通栽培稻不利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解析]
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野生稻中对人有利的性状得到了保留,对人不利的性状被淘汰,因此丧失了部分遗传多样性。决定普通栽培稻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只是提供原材料。落粒性突变对野生稻和普通栽培稻都有利,只是对人类不利。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体现了普通野生稻的直接使用价值。[答案]
AD1.共同进化(1)概念:不同
之间、
之间在相互影响中
不断进化和发展。(2)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
之间的相互影响。物种生物与环境基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考向一进化与基因频率的关系热点指数★★★★★命题点(1)基因频率的计算(2)基因频率与进化、物种形成的关系命题角度此类问题在高考中常从以下角度考查:一是通过进化与基因频率的关系考查进化的实质;二是结合遗传规律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例1]
(2010·天津高考)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1)R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的结果。(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
。(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新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2)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是4%和1%,则RR的基因型频率为95%,则R的基因频率为95%+4%÷2=97%。(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1967年中期停用杀虫剂后,RR基因型频率下降,SS基因型频率上升,说明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低。(4)由(3)分析可知,不再使用杀虫剂,SS基因型幼虫更能适应环境,RR基因型幼虫不适应环境,从而使S基因频率上升,R基因频率下降,这样的持续选择作用导致SS基因型频率最高。[答案]
(1)基因突变(2)97%(3)不再使用杀虫剂低(4)SS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条件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1)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A%=AA%+1/2×Aa%a%=aa%+1/2×Aa%(2)已知基因频率求基因型频率若A%=p,a%=q,则:AA%=p2,aa%=q2,Aa%=2pq1.(2010·上海高考)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55%和32.5%
B.55%和42.5%C.45%和42.5%D.45%和32.5%解析:分析题中信息可知,Aa基因型个体占50%,则A基因频率为30%+1/2×50%=55%。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30%+50%×1/4=42.5%。答案:
B考向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热点指数★★★★★命题点(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命题角度此类问题常从以下角度进行考查:一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二是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生物适应性和新物种形成的分析[例2]
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过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
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
是不同物种[解析]
判断是不是一个物种的标准是:两个种群间能否随机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基因频率不同只能说明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