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的亲子共读故事会_第1页
学前教育中的亲子共读故事会_第2页
学前教育中的亲子共读故事会_第3页
学前教育中的亲子共读故事会_第4页
学前教育中的亲子共读故事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教育中的亲子共读故事会TOC\o"1-2"\h\u4970第一章:开启亲子共读之旅 27581.1亲子共读的重要性 2191621.2选择合适的共读时间与地点 310371第二章:温馨的睡前故事 3175962.1温馨的睡前故事推荐 343232.2睡前故事的朗读技巧 3186052.3如何引导孩子参与互动 44221第三章:经典童话故事 4244963.1童话故事的选择与分享 4249933.2亲子共读童话故事的方法 589313.3童话故事的启示与教育意义 52259第四章:寓言故事的智慧 574364.1寓言故事的特点与价值 512034.1.1寓言故事的特点 5157434.1.2寓言故事的价值 6281014.2亲子共读寓言故事的心得 638744.2.1拉近亲子关系 635644.2.2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6155154.2.3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6297864.3引导孩子理解寓言故事寓意 629421第五章:科普知识故事 7292355.1科普知识故事的选择 7322765.2亲子共读科普知识故事的方法 733985.3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与摸索精神 75980第六章:民间故事传承 885806.1民间故事的魅力 8234286.2亲子共读民间故事的方式 8284336.3民间故事的传承与教育意义 920206第七章:历史故事启蒙 95677.1历史故事的选择与讲解 9185447.1.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故事 929347.1.2注重故事的教育价值 980637.1.3适度简化与生动化 10126777.1.4引导孩子思考与讨论 1083877.2亲子共读历史故事的方法 10297067.2.1互动式阅读 1093147.2.2角色扮演 10115927.2.3制作历史手抄报 10152277.2.4观看历史纪录片 10292147.3培养孩子的历史素养 10221917.3.1增强孩子的历史知识储备 10192027.3.2培养孩子的历史思维能力 1055397.3.3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 11219897.3.4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 1112254第八章:诗歌共读的美好时光 1182258.1诗歌的魅力与选择 11106258.2亲子共读诗歌的方法 11166028.3诗歌的情感体验与教育意义 1123189第九章:亲子共读的互动游戏 12162579.1互动游戏的选择与设计 12179369.1.1选择原则 12285089.1.2设计方法 12260479.2亲子共读中的互动游戏实例 12287239.2.1故事角色扮演 12314099.2.2故事续编 13178199.2.3故事问答 13117429.2.4故事绘画 13167659.3互动游戏的教育价值 13274219.3.1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1391449.3.2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 13288349.3.3增强儿童的团队合作能力 1380949.3.4提高儿童的情感素养 13177049.3.5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1316058第十章: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策略 132070610.1建立阅读计划与规则 13959910.2鼓励孩子自主阅读 141212210.3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与维护 14第一章:开启亲子共读之旅1.1亲子共读的重要性在学前教育领域,亲子共读作为一种新型的亲子互动方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亲子共读是指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分享故事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更能促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研究表明,亲子共读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认知能力、情感交流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影响。亲子共读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共读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关注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句子结构,培养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共读可以拓展孩子的认知视野。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故事,孩子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激发好奇心和摸索欲望。亲子共读还能增进亲子间的情感联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1.2选择合适的共读时间与地点为了充分发挥亲子共读的教育效果,家长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共读。在时间方面,家长应尽量选择在孩子精力充沛、情绪稳定的时段进行共读。一般来说,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是较好的共读时间。早晨共读可以让孩子一天的心情更加愉悦,晚上共读则有助于孩子安静地入睡。同时家长还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灵活调整共读时间。在地点方面,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家庭书房、客厅的角落或阳台等地方都是不错的选择。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布置一个充满童趣的阅读空间,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在开展亲子共读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需求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为开启一段美好的亲子共读之旅奠定基础。第二章:温馨的睡前故事2.1温馨的睡前故事推荐在学前教育中,选择合适的睡前故事。以下是一些温馨的睡前故事推荐,它们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情感和道德观念:《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是一本关于亲子之间爱的表达的故事,简单而深刻,适合年幼的孩子。《月亮忘记了》:这个故事以月亮和一个小男孩的对话为主线,引导孩子思考友谊和孤独。《小王子》:这是一本适合稍大一些孩子的经典故事,通过小王子的冒险,传达了关于爱、责任和成长的深刻主题。《爱心树》:这是一个关于无私和慷慨的故事,讲述了一棵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深厚情感。2.2睡前故事的朗读技巧朗读睡前故事时,以下技巧可以帮助提高故事的效果:语气与节奏:根据故事内容调整语气和节奏,对于紧张的情节可以加快语速,而对于温馨的部分则可以放慢语速,增加情感的表达。声音的变化:使用不同的声音来区分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增强故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表情的运用:在朗读时配合表情,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情感。互动的引导:在朗读过程中,适时地停下来与孩子互动,询问他们的想法或感受,增加参与感。2.3如何引导孩子参与互动引导孩子参与互动是学前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以下是一些方法:提问:在故事的特定部分停下来,向孩子提问,鼓励他们预测会发生什么,或者询问他们对某个情节的看法。角色扮演:让孩子参与进来,扮演故事中的某个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理解力。情感共鸣:引导孩子思考故事中的情感元素,询问他们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帮助他们建立情感共鸣。创意延伸:鼓励孩子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创意延伸,比如画出故事中的场景,或者编写自己的故事结局。第三章:经典童话故事3.1童话故事的选择与分享在学前教育中,童话故事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选择适合亲子共读的童话故事,应遵循以下原则:(1)经典性:选择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经典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等,这些故事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2)教育性: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如《狼与七只小羊》、《木偶奇遇记》等,这些故事能够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3)互动性:选择适合亲子互动的童话故事,如《三只小猪》、《乌鸦和狐狸》等,这些故事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在分享童话故事时,家长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讲述与演示:家长在讲述故事的同时通过表情、动作、语气等演示故事情节,使故事更具吸引力。(2)提问与讨论: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家长可以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儿童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3.2亲子共读童话故事的方法亲子共读童话故事,旨在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亲子共读方法:(1)情境创设:为儿童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如设置专门的阅读角落,准备柔软的靠垫、温暖的灯光等。(2)分角色朗读:家长与儿童分角色朗读童话故事,提高儿童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3)互动式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儿童关注故事细节,提问并讨论故事情节,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4)创意改编:家长可以鼓励儿童对故事进行创意改编,如改变故事结局、增加新角色等,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3童话故事的启示与教育意义童话故事是儿童成长的良师益友,具有以下启示与教育意义:(1)培养道德观念:童话故事中往往包含着正义与邪恶、善与恶的斗争,有助于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观念。(2)激发想象力:童话故事中的奇幻情节和丰富想象,能够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童话故事的讲述和讨论,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4)培养情感共鸣: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往往能引起儿童的共鸣,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情感和同理心。(5)增进亲子关系:亲子共读童话故事,有助于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和谐。第四章:寓言故事的智慧4.1寓言故事的特点与价值4.1.1寓言故事的特点寓言故事,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它以简短、生动的叙述,寓意深刻的道理。寓言故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简洁明了:寓言故事通常篇幅较短,语言简洁,易于理解和记忆。(2)寓意深刻:寓言故事通过虚构的情节,传达了丰富的道德、哲理和教育意义。(3)寓教于乐:寓言故事在讲述过程中,既能让读者感受到故事的趣味性,又能引导读者思考人生哲理。4.1.2寓言故事的价值(1)教育价值:寓言故事传达的道德、哲理和教育意义,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2)文化价值:寓言故事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3)心理价值: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能引导孩子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4.2亲子共读寓言故事的心得4.2.1拉近亲子关系亲子共读寓言故事,能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拉近亲子关系。在共读过程中,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品味故事,引导孩子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4.2.2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通过亲子共读,孩子可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4.2.3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德、哲理和教育意义,有助于孩子全面发展。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4.3引导孩子理解寓言故事寓意引导孩子理解寓言故事寓意,需要家长采取以下策略:(1)以故事为主线:在讲述寓言故事时,注重情节的连贯性,使孩子能够跟随故事发展,逐步理解寓意。(2)适时提问:在故事进行过程中,适时向孩子提问,引导他们思考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和道德观念。(3)联系生活实际:将寓言故事中的道德观念与孩子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孩子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应用于生活。(4)适度引导:在讲述寓言故事时,家长可以适度引导孩子关注故事中的道德观念,但不强迫孩子接受某种观点。(5)互动交流: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家长与孩子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故事中的道德、哲理和教育意义。第五章:科普知识故事5.1科普知识故事的选择在学前教育中,科普知识故事是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选择适合幼儿认知水平的科普知识故事,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故事内容要真实可信,符合科学原理;二是故事情节要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三是故事中涉及的科学概念要清晰易懂,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四是故事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幼儿能够在生活中发觉科学的影子。5.2亲子共读科普知识故事的方法亲子共读科普知识故事,能够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以下是一些建议:(1)提前准备:家长在选择科普知识故事时,要充分了解故事内容,对其中涉及的科学知识有所了解,以便在共读过程中给予幼儿适当的引导和解答。(2)创设氛围:在共读前,为幼儿创设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让幼儿能够专注于故事。(3)引导阅读:家长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科学元素,引导幼儿思考、提问,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4)互动交流:在阅读结束后,家长要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5)实践操作:根据故事内容,家长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5.3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与摸索精神在亲子共读科普知识故事的过程中,家长要关注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摸索精神。好奇心是孩子认识世界、摸索未知的动力,而摸索精神则是孩子面对未知挑战时勇往直前的信念。以下是一些建议:(1)鼓励提问:家长要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于孩子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引导孩子自己寻找答案。(2)创设情境:家长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摸索其中的科学奥秘。(3)培养观察力:家长要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让孩子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觉科学。(4)尊重孩子兴趣: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支持孩子摸索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领域,让孩子在摸索中成长。(5)树立榜样:家长要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孩子的科学摸索活动,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发孩子的摸索精神。第六章:民间故事传承6.1民间故事的魅力民间故事,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道德和审美价值。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源于民间故事的生动形象、寓意深刻以及贴近生活的内容。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充满了想象力和创意,对幼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学前教育中,亲子共读民间故事,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道德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6.2亲子共读民间故事的方式(1)选择适合的民间故事在选择民间故事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可以选择一些情节简单、寓意明确、易于理解的民间故事,如《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等。(2)引导幼儿参与讲述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参与讲述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讲述过程中,家长可以适时提问,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3)结合故事进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的有效方式。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模拟故事情节,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同理心。6.3民间故事的传承与教育意义(1)传承民间文化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亲子共读民间故事有助于传承民间文化,让幼儿从小接触、了解和热爱我国传统文化。(2)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民间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如诚实、勤奋、勇敢等。通过亲子共读民间故事,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民间故事的语言富有韵律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的语言特点,学习优美的词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民间故事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亲子共读民间故事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让幼儿在感受故事美的同时提高审美鉴赏能力。(5)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民间故事中的情节曲折、寓意深刻,亲子共读民间故事可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学会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亲子共读民间故事,既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民间故事的魅力,又能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第七章:历史故事启蒙7.1历史故事的选择与讲解历史故事作为学前教育中亲子共读的重要内容,其选择与讲解。以下为几点建议:7.1.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故事在选择历史故事时,应优先考虑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这些故事能让孩子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民族英雄的奋斗精神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7.1.2注重故事的教育价值历史故事不仅要有趣味性,更要具有教育价值。家长在讲解时,要注重引导孩子认识到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家国情怀等价值元素。7.1.3适度简化与生动化在讲解历史故事时,要适度简化复杂的背景和情节,使其易于孩子理解。同时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提高故事的吸引力。7.1.4引导孩子思考与讨论讲解历史故事时,家长应引导孩子思考故事背后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等,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7.2亲子共读历史故事的方法以下为几种亲子共读历史故事的方法:7.2.1互动式阅读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历史故事,引导孩子关注故事细节,提问并解答孩子的疑问,增加互动性。7.2.2角色扮演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7.2.3制作历史手抄报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制作历史手抄报,让孩子在收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加深对历史故事的理解。7.2.4观看历史纪录片家长可以陪孩子观看历史纪录片,让孩子通过视听方式,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故事。7.3培养孩子的历史素养培养孩子的历史素养,有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国家认同感。以下为几点建议:7.3.1增强孩子的历史知识储备通过阅读历史故事、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方式,让孩子了解我国的历史发展脉络,增强历史知识储备。7.3.2培养孩子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孩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实和未来。7.3.3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通过历史故事,让孩子认识到国家的繁荣昌盛与自己的责任担当,培养其家国情怀。7.3.4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历史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家长要引导孩子从中汲取营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八章:诗歌共读的美好时光8.1诗歌的魅力与选择诗歌,作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无数读者。诗歌的魅力在于其语言的凝练、意境的深远和情感的真挚。在学前教育中,诗歌共读成为亲子互动的重要方式,既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又能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选择诗歌时,应注重诗歌的内容、形式和语言特点。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形式上应简洁明了,便于亲子共读;语言上要优美流畅,富有音乐性,激发幼儿的朗读兴趣。8.2亲子共读诗歌的方法亲子共读诗歌,首先要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诗歌的美好。以下是一些建议的亲子共读诗歌方法:(1)引导幼儿观察诗歌的题目、插图,激发其好奇心和兴趣。(2)家长先朗读诗歌,让幼儿聆听,感受诗歌的音韵美。(3)家长与幼儿一起朗读诗歌,引导幼儿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4)针对诗歌内容进行互动,让幼儿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5)鼓励幼儿自己创作诗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8.3诗歌的情感体验与教育意义诗歌共读不仅能让幼儿体验到诗歌的情感,还能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教育作用:(1)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诗歌的美在于其语言的凝练、意境的深远,通过共读诗歌,幼儿能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诗歌的语言富有音乐性,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感,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诗歌的意境广阔,幼儿在共读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4)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诗歌共读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5)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诗歌中蕴含的丰富道德内涵,如诚实、勤奋、团结等,对幼儿的道德品质培养具有积极作用。第九章:亲子共读的互动游戏9.1互动游戏的选择与设计9.1.1选择原则在亲子共读过程中,互动游戏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互动游戏应与儿童的认知、情感、动作发展水平相适应,避免过于复杂或简单的游戏。(2)激发兴趣:游戏应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其阅读兴趣。(3)促进亲子关系:游戏应有助于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强化亲子关系。(4)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游戏应兼顾教育性和趣味性,使儿童在游戏中自然地学到知识。9.1.2设计方法(1)结合故事内容:根据故事的主题、情节和角色,设计相关的互动游戏。(2)利用多种形式:互动游戏可以采用口头、书面、动作等多种形式。(3)创设情境:在游戏过程中,创设与故事相关的情境,使儿童更好地融入故事。(4)鼓励参与:引导儿童积极参与游戏,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9.2亲子共读中的互动游戏实例以下为几个亲子共读中的互动游戏实例:9.2.1故事角色扮演家长与儿童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模仿角色的语言、动作和情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9.2.2故事续编在故事结束时,家长与儿童共同发挥想象,为故事编写一个续集。9.2.3故事问答家长针对故事内容提出问题,儿童回答,以此检验儿童对故事的理解程度。9.2.4故事绘画家长与儿童一起根据故事内容绘制插图,增强儿童对故事情节的印象。9.3互动游戏的教育价值9.3.1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互动游戏,儿童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时,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9.3.2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互动游戏中的问题解答、故事续编等环节,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9.3.3增强儿童的团队合作能力在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