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故事融入方法探讨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故事融入方法探讨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故事融入方法探讨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故事融入方法探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故事融入方法探讨TOC\o"1-2"\h\u5197第一章小学数学教学中故事融入的背景与重要性 124037第二章故事融入教学法的主要呈现形式与特点 119758第三章故事融入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深化 29297第四章我的亲身体验:故事融入教学的魅力 221597第五章从学生角度看故事融入教学的效果:实例引用 230348第六章故事融入教学存在的问题剖析 316636第七章优化故事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探讨 314054第八章故事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未来展望 4第一章小学数学教学中故事融入的背景与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故事可不是凭空出现的想法。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接触各种丰富多彩的信息,传统的枯燥教学方式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故事呢,天生就有一种魔力,能让孩子们迅速集中精力。比如说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地讲12=3,孩子可能觉得很无聊。但要是讲小猴子摘桃子的故事,小猴子先摘了1个桃子,又摘了2个桃子,那它一共摘了几个桃子呢?孩子就会很容易理解这个加法运算。从教育发展的大背景来看,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故事融入数学教学,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等多种能力。而且数学这门学科本身是比较抽象的,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难度,故事就像一座桥梁,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第二章故事融入教学法的主要呈现形式与特点故事融入教学法有多种呈现形式。一种是直接改编数学知识成为故事。像《李毓佩数学童话集》里,就把数学知识巧妙地编织进故事里。比如其中有一个故事是关于小动物们分果子的,这里面就涉及到了除法运算。小动物们一共有20个果子,要平均分给5只小动物,每只小动物能分到几个果子呢?这个故事就把除法的概念很直观地呈现出来了。这种形式的特点就是紧密围绕数学知识,故事为知识服务。还有一种形式是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巧妙地插入数学问题。例如在讲小红帽去外婆家的故事时,可以说小红帽要走三条路才能到外婆家,第一条路长200米,第二条路比第一条路长50米,那第二条路长多少米呢?这种故事的特点是故事性更强,数学问题像是故事发展过程中的小插曲,不会让孩子感觉突兀,还能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兴趣。另外,以数学历史故事为背景也是一种呈现形式,像讲述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故事,既能让孩子了解数学文化,又能在故事中学习到圆周率相关的知识。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富有文化底蕴,可以拓宽孩子的数学视野。第三章故事融入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深化当我们把故事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时,会对教学内容有很大的深化作用。以几何图形的教学为例,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孩子可能只是机械地记忆。但要是讲一个三角形建造房子的故事呢。在故事里,三角形的三条边就像房子的三根支柱,如果有一条边太短或者太长,房子就会不稳定。这样一来,孩子就能深刻理解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以及稳定性这个特性。再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可以讲一个妈妈分蛋糕的故事。妈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弟弟吃了其中的1份,那弟弟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一呢?通过这个故事,孩子能更加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包括分数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故事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大门,让他们不仅仅是表面地知道数学知识,而是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原理。第四章我的亲身体验:故事融入教学的魅力我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故事融入教学的魅力。有一次我在教乘法的时候,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蚂蚁搬家的故事。我说蚂蚁们要搬很多米粒回巢穴,一只蚂蚁一次能搬3粒米,那2只蚂蚁一次能搬多少粒米呢?3只蚂蚁呢?孩子们听了这个故事,眼睛都亮了。他们特别积极地参与计算,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仅算出了答案,还能主动地去思考乘法的意义。原本比较枯燥的乘法运算,在故事的带动下变得生动有趣。还有一次在教长度单位的时候,我讲了一个小兔子量尾巴的故事。小兔子想知道自己的尾巴有多长,它先用小树枝量,一根小树枝是10厘米,它的尾巴量了3根小树枝还多一点,那它的尾巴大概多长呢?这个故事让孩子们对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了更具体的感受,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通过这些亲身经历,我发觉故事能够让孩子们更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教学效果也大大提升。第五章从学生角度看故事融入教学的效果:实例引用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故事融入教学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我曾经教过一个叫小明的学生,他之前对数学一直不太感兴趣,觉得数学很枯燥。有一次我们在学习面积的时候,我讲了一个农民伯伯种地的故事。农民伯伯有一块长方形的地,长是10米,宽是5米,他想知道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小明听了这个故事后,突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他开始认真思考,还主动向我提问。在这个故事的引导下,他很快就理解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小红的。在学习时间的计算时,我讲了一个小闹钟的故事。小闹钟每走一大格代表5分钟,那从3点走到3点20分,小闹钟走了几个大格呢?小红平时对数学总是很头疼,但这个故事让她很轻松地就参与到了问题的解答中,她还自己在课后做了很多关于时间计算的练习。这些实例都表明,故事融入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积极地去摸索数学知识。第六章故事融入教学存在的问题剖析虽然故事融入教学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故事的选择问题。有些老师可能会选择一些过于复杂或者与教学内容关联不大的故事。比如说在教简单的加法运算时,选择了一个包含很多复杂情节和人物关系的历史故事,孩子们可能会被故事中的其他因素所干扰,而忽略了其中的数学知识。还有就是故事的讲述方式。如果老师讲述故事的时候缺乏生动性,只是机械地把故事念出来,那孩子也很难被吸引。我曾经观察过一个课堂,老师在讲一个数学故事的时候,声音平淡,没有任何表情和动作,孩子们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另外,在故事融入教学中,有些老师可能会过于注重故事本身,而忘记了教学的重点是数学知识。比如讲一个关于动物聚会的故事,故事里有很多有趣的情节,但数学问题却很简单或者不突出,这样就达不到深化数学知识的目的。第七章优化故事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探讨为了更好地将故事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第一,精心选择故事。故事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难易程度也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例如在教一年级的小朋友认识数字时,可以选择像《数字小精灵的冒险》这样简单有趣、直接与数字相关的故事。第二,提升故事讲述技巧。老师要学会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来讲述故事。比如在讲大灰狼和小红帽的故事时,可以模仿大灰狼的粗嗓门和小红帽的甜嗓音,让孩子们更有代入感。第三,合理设置数学问题。故事中的数学问题要明确、有层次,既能让基础较弱的学生有思考的起点,又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拓展的空间。就像在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时,设置关于速度、距离和时间的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第四,鼓励学生参与故事创作。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自己编写故事,这样他们会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创造力。第八章故事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未来展望在未来,故事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让故事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制作动画版的数学故事,让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动起来,孩子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数学知识在故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