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单元卷】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二)(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0/3A/wKhkGWeWwCiACAz0AAGtxrkapUk105.jpg)
![【核心素养单元卷】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二)(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0/3A/wKhkGWeWwCiACAz0AAGtxrkapUk1052.jpg)
![【核心素养单元卷】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二)(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0/3A/wKhkGWeWwCiACAz0AAGtxrkapUk1053.jpg)
![【核心素养单元卷】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二)(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0/3A/wKhkGWeWwCiACAz0AAGtxrkapUk1054.jpg)
![【核心素养单元卷】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二)(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0/3A/wKhkGWeWwCiACAz0AAGtxrkapUk10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心素养单元卷】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二)(含答案)/让教学更有效____________精品|语文学科
第三单元核心素养卷(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等级
得分
积累运用。(44分)
在语境中,看拼音写词语。(6分)
我xuǎnzé了一条小径向山上走去,参天古木zhànjù
了道路liǎngcè_________________。阳光shùn着树叶的kòngxì
洒在石阶上,落下斑驳的光影。眼前之景与名山大川相比也毫不xùnsè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出下面动物的家的名字。(3分)
例:鸟→鸟窝
狗→()猪→()鱼→()
虎→()马→()牛→()
3、选择题。(17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隐(wěn)蔽挖掘(jué)B.倾(qǐng)斜抛(pāo)出
C.骤(zhòu)雨搜(sōu)索D.布置(zì)毫(háo)米
(2)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①题西林壁()
A.书写,题写B.古指额头C.题目,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
②只缘身在此山中()
A.缘由,原因B.沿,顺着C.因为
③可怜九月初三夜()
A.可爱B.怜悯C.不值得一提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去掉之后意思变化最小的是哪一项()(2分)
A.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
B.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C.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D.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4)“蟋蟀的出名()由于它的唱歌,()由于它的住宅。"填入括号里
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因为……所以……B.不是……而是……
C.不光……还……D.虽然……但是……
(5)下列加点词或谚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蟋蟀的住宅隐蔽在青草丛中,非常隐藏。
B.我喜欢蒲公英,尤其喜欢她随遇而安的恬淡。
C.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历的八九月还很暖和,甚至持续到十月,所以有
谚语“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进入秋天,下了好几场雨,天气变冷。爸爸不禁感慨道:“真是‘立了
秋,把扇丢’啊!"
(6)判断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将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A.细致观察B.连续观察
①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②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7)蟋蟀的住宅外部的特点有()。(2分)(多选)
A.向阳B.倾斜C.便于排水D.顺着山势
E.大小适宜F.洞口隐蔽G.平台平坦H.大门宽敞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2分)
A.《雪梅》借雪与梅争春告诉人们事物各有所长。
B.写观察日记时,主要写观察对象的变化,其他内容可以忽略。
C.《蟋蟀的住宅》一文中,作者主要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
D.《爬山虎的脚》写了作者由连续、细致的观察了解到的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蟋蟀虽然感到疲劳,却会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燕子把窝筑好后,开始往窝里衔干草和绒毛。(改写句子,把燕子当作人来写)
(3)爬山虎用脚巴住墙。(把句子写具体,体现出观察的细致,至少扩写两处)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9分)
(1)《爬山虎的脚》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他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
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窝的变化。
(2)万事万物各有长处和短处,卢钺《雪梅》中的名句“___,
雪却输梅一段香”阐述的正是这个道理。《题西林壁》一诗中蕴含着人生哲理、深刻内涵、耐人寻味的诗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___"
(3)《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法布尔是国作家,他创作了著名的《》。《蟋蟀的住宅》一课,作者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他___之情。
4、生活中有许多谚语反映了气候的变化,如“_________”。
好评率科学性强(142人)经典必读(163人)引人入胜(122人)
99%配图精美(106人)孩子喜欢(177人)口碑好(124人)
二、综合性学习。(3分)
右侧是某购物网站上法布尔的《昆虫记》的
消费者评价。请根据评价内容,向同学们推荐这
本书。
三、阅读理解。(28分)
1、下面是东东写的昙花观察记录,请你阅读后完成练习。(9分)
(1)结合本单元所学的有关秋天的谚语,9月30日所记录的内容,横线上应填的是____________。(1分)
(2)读画“"的句子,完成练习。(4分)
①这句话中将一根花茎比作___,可以让我们很形象地感受到花茎的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这句话中的“约”字可以删除吗为什么(2分)
(3)下面的三幅图片分别对应的是哪一天的观察内容请把选项填在观察记录下面的括号里。(3分)
(4)从这三天的观察记录中可以看出,乐乐进行了(细致粗略)观察,又进行了(短期长期)观察。(1分)
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6分)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画线句表明作者进行了(打√:细致连续)观察,图()与句中描述相符。(2分)
(2)从文中找出恰当的动词,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补充完整。(2分)
(3)准确生动的表达源于连续细致的观察,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注意"仔细看”这些词语暗示要看到爬山虎的脚并不容易,需要细致观察。
B.脚的动作和细丝的变化都有连续性,可见作者是通过连续观察才探究出“脚"的秘密。
C.“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细丝非常结实。
D.爬山虎并不能像人或动物那样迈步,而是长出新的脚才能巴住墙往上爬,因此用“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比“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更准确、形象。
3、现代文阅读理解。(16分)
语段一:《昆虫》(节选)
蟋蟀体形微扁,头部圆形,触角长,呈线状。有翅时,超平叠于躯体上。多数体色呈褐色或黑色,深浅不一。雄虫利用位于前翅基部的脊产生求偶鸣声。多数雌性的产卵器很显著,呈简状或针状。
语段二:《蟋蟀的住宅》(节选)
在朝着阳光的斜坡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把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蜡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语段三:《唱歌不用嘴》(节选)
蟋蟀有嘴,嘴是咀嚼式的,但却没有声带,这就注定它不能用嘴“唱歌"了。它们之所以会发出声音,是由于它们那对神奇的翅膀。
蟋蟀的左翅上长着较硬的翅膜,看起来好像一把小刷子,那是它们的“弦器”;右翅上则长着许多小锯齿,好像一把小锉刀,那是它们的“弹器"。当蟋蟀用左翅摩擦右翅的时候,就会发出清亮的声音。
不过,只有雄蟋蟀会发出声音,而雌蟋蟀的翅膀由于非常平滑,所以无论怎样相互摩擦都发不出声音。它们和我们一样,只有当听众的份儿了。
你们猜猜:这位黑夜里的“歌唱家”歌唱了多少年十年一千年五千年告诉你们吧,它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至少1.4亿年,那它自然也歌唱了至少1.4亿年。
(1)上面三个语段虽然都是写蟋蟀的,但侧重点不同。语段一主要写蟋蟀的_____________,语段二主要写蟋蟀的_____________,语段三主要写蟋蟀的_________________。但三个语段的共同特点是都写到了蟋蟀的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读语段二,完成练习。(11分)
①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有哪些呢将下图补充完整。(5分)
通过蟋蟀住宅的特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_____________,蟋蟀修建住宅的技术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再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2分)
③画“”句子中的“最多"是不能去掉的,因为
_________________。(2分)
④语段一和语段二虽然都在写蟋蟀,但二者有不同的表达效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多选)(2分)
A.语段一语言简洁明了,表达准确清楚,不具感彩。
B.语段二内容翔实,字数较多,显得有些重复啰唆。
C.语段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D.语段二更能激起读者的想象,让人体会到作者对蟋蟀的喜爱。
3、下面几个问题是从什么角度提出来的(填选项)(3分)
A.联系生活经验B.针对文章写法C.针对文章内容
①本文以“唱歌不用嘴”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②蟋蟀为什么不能用嘴唱歌呢()
③生活中除了蟋蟀,还有哪些动物唱歌不用嘴()
四、习作天地。(25分)
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相信你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观察日记。注意把观察对象的变化写清楚,也可以写写自己观察时的想法和心情。3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选择占据两侧顺空隙逊色
2、窝圈塘穴厩棚
3、(1)C
(2)ACA
(3)B
(4)C
(5)B
(6)BA
(7)ABCDEFG
(8)B
4、(1)把“虽然”改为“如果”,把“却”改为“就"。
(2)燕子建好房子后,开始用干草和绒毛给房子做内部装修。
(3)爬山虎用细细的脚紧紧地巴住墙。
5、(1)叶圣陶比安基
(2)梅须逊雪三分白只缘身在此山中
(3)法昆虫记拟人对蟋蟀的赞赏、敬佩
(4)立了秋,把扇丢
二、我要向同学们推荐一本好评率达到99%的经典必读图书——法布尔的《昆虫记》。从购物网站上的消费者评价中可知,这本书深受孩子喜欢,不仅配图精美,而且故事科学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口碑非常好。
三、1、(1)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2)一条翘起来的牛尾巴形态
不可以。“约”表示不十分精确的估计,原句的意思是花茎长2厘米左右。去掉“约"后,就变成花茎长2厘米,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由此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3)CBA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6 家乡新变化(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三角形2.1 三角形第1课时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三边关系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
- Unit 2 Face Lesson 3(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一年级上册
- Unit1 Lesson1 Nice to meet you.(说课稿)-2024-2025学年闽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年春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8章 第一节 日本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
- 2025临时租车合同模板
- 全勤奖协议合同范例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2章 第2节 课时2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 3《植物长在哪里》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 公司劳务外包合同范本
- 护理人文知识培训课件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课件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7.2.3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
- 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初三中考二模英语试卷+答案
- 高中英语原版小说整书阅读指导《奇迹男孩》(wonder)-Part one 讲义
- GB/T 4745-2012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管理规定
- 2023年全国各地高考英语试卷:完形填空汇编(9篇-含解析)
- 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 简便计算专项整理 苏教版 共21张
- 疼痛科的建立和建设
- 运动技能学习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