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海军建设的实践综述》_第1页
《近代海军建设的实践综述》_第2页
《近代海军建设的实践综述》_第3页
《近代海军建设的实践综述》_第4页
《近代海军建设的实践综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p1792,即肯定了要重视加强海防,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要以防守为主,“近海防御”在洋务运动时期的海军建设中处于战略定位,同时也表明了清王朝的海防立场,清政府同意筹建海军加强海防力量,但其重心在于防守,当时中国因海防力量薄弱而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因此清政府希望通过海军建设活动来加强防御力量。洋务派的海军建设方式是向西方国家购买先进武器装备,原因有三:一是急于筹建近代海军舰队,当时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在遭受了西方国家入侵后,急于提高海军力量来加强防御;二是向外国购买坚船利炮相比自己制造更加便宜,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生产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中国由于闭关锁国政策,使得本国技术停留在原地,若由本国自己制造舰船武器不仅成本更高,质量也不如西方国家;三是晚清时期缺乏相关的海军技术人才,由于中国的故步自封,使得中国没能跟上世界发展的脚步,也未能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因此造成了相关技术人才的缺失。比如福建海军,选择自己制造舰船,但因相缺乏技术人才,所以存在见效非常缓慢、制造出来的质量也相对较差等原因,自造远远没有购买现成的舰船迅速方便,北洋水师则一直是以购买外国先进武器为主,效果非常明显,经过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加持,使得其成为晚清政府筹建的近代化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海军。洋务运动时期的指导思想由传统的国防思想转变为更加积极的海防观念。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海军舰队实现了向现代海军的转变,同时也影响了后来的海军建设。洋务派筹建的近代海军是新时代的产物,因此存在一些缺陷。(三)洋务运动时期的海军建设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建立了福建、北洋、南洋三支海军,结束了清朝时期轻视海防的历史。福建水师以马尾港为据点,中法之战,法舰攻击福建海军,福建海军措手不及,匆忙出击,一些战舰尚未起锚,就被法军打沉,几乎全军覆没,福建海军也因此折损了不少精锐,战后虽有复原,但终究无法重现昔日辉煌。李鸿章筹建的北洋水师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1875年5月,晚清政府委派李鸿章担任北洋大臣,筹建北洋海军,甲午战争期间,李鸿章顺应西太后慈禧,避战求和。黄海之役,虽然北洋海军折损了一些,但其主力仍有余力,本来还能再战,但李鸿章为“保船避战”,下令让北洋水师躲入威海卫,不准出海应战,将海上的控制权拱手交给了日本,北洋海军在日本人的猛烈进攻中,被彻底歼灭。南洋海军虽然起步较早,但其发展速度却很慢,1875年,清政府委派沈葆桢建设南洋海军。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北洋海军孤立无援,全军覆没,南洋海军的一部分军舰被调到了北洋,1909年,晚清政府将两洋舰队改为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南洋海军从此消失。经过筹建海军舰队的相关实践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