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评卷单元测评卷(一)(第五章)(4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秦岭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挡住了南方暖湿气流的北上,也阻断了北方干燥气流的南下,使其山脉两侧气候有很大不同。秦岭南麓的汉水谷地,盛产水稻、柑橘等作物,而北麓则主产小麦、苹果、梨等作物。古人赞秦岭: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读图,完成1~2题。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两侧的地理差异是()A.北侧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侧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B.以北为北方地区,以南为南方地区C.北侧地域的传统民居多以竹木为原料,通风性好,南侧一些地区传统民居墙壁厚实,防寒保暖D.北侧种植水稻、柑橘,南侧种植玉米、苹果B2.关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的植被以常绿林为主
B.北方地区农田多为旱地,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C.南方地区1月的平均气温一般高于0℃
D.北方民居比南方民居的屋顶坡度大D【解析】本题组考查秦岭—淮河线两侧的地理差异。第1题,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以南是南方地区,以北是北方地区;以南是水稻、油菜、甘蔗、柑橘等亚热带、热带农作物种植区,以北是小麦、玉米、棉花、苹果等温带作物种植区;南侧地域的传统民居多以竹木为原料,通风性好;北侧一些地区传统民居墙壁厚实,防寒保暖。第2题,南方地区降水多于北方地区,南方民居比北方民居的屋顶坡度大。
(2023·南充学业考)我国传统民居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是各地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杰作。读四地代表性传统民居图,完成3~4题。3.四地与其传统民居对应正确的是()A.甲—窑洞乙—江南民居丙—吊脚楼丁—蒙古包B.甲—蒙古包乙—江南民居丙—吊脚楼丁—窑洞C.甲—江南民居乙—吊脚楼丙—窑洞丁—蒙古包
D.甲—窑洞乙—吊脚楼丙—江南民居丁—蒙古包A4.下列描述与传统民居所在地区环境特征相符的是()A.甲—地势低平,河渠纵横B.乙—地形崎岖,气候湿热C.丙—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丁—草原广布,牛羊遍地D【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民居与自然环境的联系。甲是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乙是位于南方地区的江南民居,江南水乡降水丰富,地势较低平;丙为吊脚楼,适宜湿热的气候;丁为蒙古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地区,内蒙古高原地区以畜牧业为主,草场广布,为适应游牧生活,传统民居是可移动的房子——蒙古包。读我国四地景观图,完成5~6题。5.有关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干旱,昼夜温差小
B.乙地冬寒夏凉,风沙大C.丙地四季常绿,季节变化不大
D.丁地林海雪原,有东北虎出没6.导致四幅图片所示景观差异的决定因素是()A.水文
B.气候
C.植被
D.地形DB【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自然景观的差异及成因。第5题,甲地地处西北内陆,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乙地位于海南,长夏无冬,气候湿润,风沙小;丙地井冈山处于亚热带,季节变化明显;丁地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地区,冬季寒冷,降雪较多,有东北虎出没。第6题,甲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丙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导致四幅照片所示景观差异的决定因素是气候因素。读我国某农场一年中工作历示意图,完成7~8题。7.该农场的位置及其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一年一熟B.华北平原—两年三熟C.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D.南部沿海—一年三熟8.该农场可能面临的农业灾害是()A.低温冻害B.春旱C.滑坡D.台风AA【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及作物的熟制。读图可得,从五月播种及八、九月收割情况可知,该农场应位于东北平原,主要位于中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该农场纬度较高,故农场可能面临的农业灾害是低温冻害。
“明前茶,贵如金”,又是一年春茶飘香时。读下面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完成9~10题。9.茶树喜温暖,好雨雾,怕积涝,耐酸怯碱,常有高山云雾出好茶之说。我国四大茶区种植茶树的共同优势条件有()①纬度较低,热量充足②降水丰沛,空气湿度大③黑土广布,土壤肥沃④地势低平,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A10.山东省成为我国纬度最高的产茶地,其原因分析合理的是()A.地处平原,土壤肥沃
B.地处高纬度,气温较高C.濒临海洋,降水较多
D.人口大省,劳动力丰富C【解析】本题组考查南方地区和山东省的自然环境。第9题,由图可知,我国的四大茶区主要位于纬度较低的地区,热量充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降水丰沛、气候湿润;肥沃的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四大茶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这里主要是红土地。茶树“怕积涝”,茶树生长地区不可能地势低平;“高山云雾出好茶”,说明茶树多分布在云雾天气多的低山丘陵地区,这样的地形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第10题,茶树“怕积涝”,所以茶树不可能生长在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高纬度地区位于60°~90°,且气温较低,山东省位于中纬度地区;山东省濒临渤海、黄海,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较多,其东南部适合茶树生长;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不影响茶树生长,只影响茶叶采摘。
2022年11月30日,陕西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路网主骨架全面落地。如图为“米”字形高铁路网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11.西安到成都的高铁施工难度大,主要原因是该铁路段()A.穿越众多的河流和山脉
B.经过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C.穿过的地区为高寒气候区
D.穿过的地区人烟稀少A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郑州到兰州的高铁跨越了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B.长江在重庆附近的流向由东北向西南C.大同到西安的高铁经过亚热带地区D.银川到西安的高铁经过少数民族自治区D【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西安附近地区的自然环境。第11题,从西安到成都路段穿越秦岭、大巴山、汉江等众多的河流和山脉,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沙漠戈壁主要在西北地区;高寒气候区主要在青藏高原;西安到成都所经地区人口较密。第12题,读图,郑州到兰州的高铁跨越了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长江在重庆附近的流向是由西南向东北;大同到西安的高铁经过暖温带地区;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省会,所以从银川到西安的高铁经过少数民族自治区。
焦溪古镇伴水成街、依水成市、因水成镇,历史上的焦溪古镇凭借发达的水系,成为商贸重镇。“黄石半墙”是焦溪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上半部分用青砖,下半部分用采自附近的黄石。目前焦溪古镇出现破落和衰退的景象,2019年被当地政府规划为重点开发旅游项目。读焦溪古镇景观图,完成13~14题。13.焦溪古镇位于我国()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D14.焦溪古镇“黄石半墙”民居建筑特色的形成是因为当地()①盛产黄石,取材方便
②多风沙天气,可防风③降水多,地势低平,利于防洪
④冬季严寒,可保暖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第13题,读图可知,图中房顶的坡度比较大,河网密布,交通工具为船,由此可知该地区降水较多,可判定最有可能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沛,河湖纵横。第14题,“黄石半墙”民居建筑特色的形成是因为当地盛产黄石,且地势低洼,降水丰富,“黄石半墙”利于防洪。该地风沙天气不频繁,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15.【对比分析题】如图示意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下列对两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畜种有牦牛B.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为灌溉农业,主要种植青稞、小麦C.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区D.两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都为灌溉水源C【解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业特点。西北地区典型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等;牦牛分布于青藏地区;青藏地区典型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农业主要为河谷农业,主要种植青稞、小麦、豌豆等;西北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为水资源不足,青藏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为热量不足。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是45°N~50°N的优质奶源带,被誉为“乳都核心区”。如图示意内蒙古植被分布。读图,完成16~17题。
16.“乳都核心区”地处()A.甲区域
B.乙区域C.丙区域
D.丁区域17.导致甲—乙—丙植被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
B.海拔高低C.纬度位置
D.地形地势B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内蒙古自治区的概况和读图能力。第16题,读图可知,乙区域草场广布,牧草品质好,是“乳都核心区”。第17题,读图可知,内蒙古自治区属于西北地区。西北地区从东到西,距海越来越远,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降水越来越少。
我国枸杞的产地主要分布在宁夏、青海、新疆、甘肃等地,其中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的枸杞最为优质,获得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如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简图。读图,完成18~20题。18.从主要产地的自然地理特征看,枸杞的生长习性是()A.适应全年高温多雨
B.适应昼夜温差小C.耐寒耐旱,适应性强
D.需要少日照C19.下列关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行政中心是中宁
B.东邻甘肃省C.地势北低南高
D.平原面积广大20.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农业发展中,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发展滴灌、喷灌等节水型农业 B.大水漫灌,保障农作物需水量C.开垦荒地,大量种植粮食作物 D.大量开渠,引黄河水灌溉农田CA【解析】本题组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地理特征。第18题,枸杞生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主要产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第19题,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简图可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银川;东邻陕西和内蒙古,西邻甘肃;地势北低南高;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第20题,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短缺,发展滴灌、喷灌等节水型农业;大水漫灌是对水源的浪费;开垦荒地,大量种植粮食作物,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大量开渠,引黄河水灌溉农田,会导致黄河中下游径流量减小,不利于中下游地区发展。
(2023·深圳期中)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媒体戏称其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如图是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21~22题。21.川藏铁路(从四川成都至西藏拉萨)经过的地形区有()①四川盆地②横断山区③青藏高原④黄土高原
⑤山东丘陵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④⑤ D.③④⑤A22.关于川藏铁路所在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跨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B.成都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C.不会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D.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A【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的地形。第21题,由图可知,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四川盆地、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未经过④黄土高原和⑤山东丘陵。第22题,川藏铁路所在区域跨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该区域位于板块交界处,会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川藏铁路所在区域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为主。
(2023·成都学业考)青稞是青藏地区居民的主要粮食,具有高抗氧化性、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如图为西藏青稞主要分布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23~25题。23.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特征为()A.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从西北向东南递减C.从西南向东北递增
D.从东北向西南递增24.青稞主要分布在()A.藏西北湖泊区
B.藏东南湖泊区C.藏东南河谷区
D.藏西北河谷区AC25.以青稞为原料制作的当地特色美食是()A
A.糌粑B.米线C.馕饼D.凉皮【解析】本题组考查青藏地区降水量、青稞的分布和美食。第23题,读图可知,青藏地区的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第24题,读图可知,青稞主要分布在藏东南河谷地带,这里纬度较低,地势较低,热量丰富,降水较多,适合青稞的生长。第25题,糌粑是以青稞为原料的青藏地区的一种特色小吃,也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米线是南方地区的特色美食;馕饼是新疆的地方美食;凉皮是我国北方地区的美食。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家家清明日,高桥蒿蒿茧!清明前后,居住在江苏省南部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的人们都会做一种特殊的点心,叫“蒿蒿茧”。这是用蒿蒿(艾类植物)叶子、糯米等制作而成的一种糕点,绿莹莹的一小块,色香味俱全。据悉,在当地制作“蒿蒿茧”的习俗已经传承了数百年。
材料二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图1)和江苏民居邮票(图2)。(1)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除干旱和高寒地区,几乎遍及全国。根据艾草的生长习性,判断能够广泛生长艾草的区域。(写出序号和名称)(4分)答:②北方地区,④南方地区。(2)读材料一,烹饪“蒿蒿茧”所用的植物油最可能来自哪种植物?高桥镇主要的粮食作物及耕地类型又分别是什么?(3分)答:油菜。水稻。水田。(3)在我国,类似于“蒿蒿茧”独具地方特色的饮食习惯有很多,如③地区为增加热量和营养,所以糌粑成为传统食物。而四川人的饭食以麻辣为主要特色,说明这一特色与四川当地气候条件的关系。(3分)答:四川气候比较湿热,吃麻辣可以祛湿。(4)分析江苏民居(图2)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3分)答:民居建筑高,门窗大,墙体单薄,目的是通风散热;屋顶坡度大便于雨水下泄。【解析】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和自然特征及其对饮食与民居的影响。第(1)题,根据艾草的生长习性,在我国除了干旱的①西北地区和高寒的③青藏地区,能够广泛生长艾草的区域有②北方地区和④南方地区。第(2)题,高桥镇在江苏省南部,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油料作物为油菜。该镇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第(3)题,四川地区,尤其是四川盆地,由于周边高、中间低的地形特点,气候比较湿热,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体内湿气较重,吃麻辣可以祛湿。第(4)题,江苏南部属于南方地区,气候湿热。民居建筑高、门窗大、墙体单薄,目的是通风散热,屋顶坡度大便于雨水下泄。27.(2024·英德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习近平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习近平在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中提到: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中方将会同各方搭建以铁路、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材料二2021年6月30日,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公路(G7)正式开通,搭建起了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可以连接北京和欧洲国家,成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核心路段。暑假期间,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从北京出发,沿京新高速公路到乌鲁木齐开展研学活动。在旅途中看到景观由“绿”变“青”又变“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大粒花生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复底胀形美式高锅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涡轮涡杆油复合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中国古鼎花坛雕塑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防涂改油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雅斯贝尔斯古典教化思想研究
- 二零二四年度新型屋面防火隔离技术劳务分包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房屋租赁抵押反担保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度存量房屋买卖中介合同(绿色出行倡导升级版)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爬架租赁与施工质量保证合同3篇
- 《医院财务分析报告》课件
- 2025老年公寓合同管理制度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卷(含答案)
- 2024中国汽车后市场年度发展报告
- 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查房
-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含解析
- 《人工智能基础》全套英语教学课件(共7章)
- GB/T 35613-2024绿色产品评价纸和纸制品
- 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春季开学摸底考(四)苏教版
- 【蚂蚁保】2024中国商业医疗险发展研究蓝皮书
- 军事理论-综合版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国防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