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宁德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疑古与信古
张岱年①中国古代曾经有一个信古的传统。孔子自称“信而好古”。但是《论语》所载孔子的言论对于古代只讲尧舜禹,对于尧舜以前无所论述。孟子“言必称尧舜”,也不讲尧舜以前。《周易·系辞》讲到庖牺、神农、黄帝。《大戴札记》有《五帝德》篇,司马迁因之作《五帝本纪》,“自黄帝始”。后来,唐司马贞作《<史记>索隐》,撰写了《补三皇本纪》。宋胡宏作《皇王大纪》、罗泌作《路史》,所述上古史都详于《史记》。所以顾颉刚先生提出“古史是层累造成的”。这确是汉代以后的上古史籍的实际情况。层累造成的古史显然是不可信的。②但疑古之风不始于顾颉刚。清代史学家崔述著《考信录》,凡非儒家经典所载,一概不予置信,已开疑古之风。但崔氏仍信儒经。顾颉刚更进一步,对于儒家经典亦持怀疑态度,连尧舜禹的传说都推翻了。至于伏羲、神农、黄帝,更不在话下了。幸而清末发现了殷墟甲骨,使商代史得以肯定下来。但夏代史似乎若存若亡了。于是中国上古史缩短了。近年一些神话学者对古代神话很感兴趣,宁信《山海经》而不信《尚书》,认为尧舜都属于神话而非历史人物了。③但是,近年考古发掘,发现了前所未见的上古遗迹,证明中国上古时代确属年代久远。于是中国上古史又向前推移了。④我感到,疑古派对于尧舜禹的怀疑,也有可疑,这可谓对于疑之疑。今存先秦古籍中,不仅儒家讲尧舜,墨家、道家以及法家,也都讲尧舜。庄子讥议尧舜,但不否认尧舜的存在;韩非说:“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韩非对于儒墨所讲提出怀疑,但没有怀疑尧舜的历史存在,如果尧舜本无其人,何以诸子都信以为真呢?所以,我认为,至少尧舜禹的故事是春秋战国时代学者共信的传说,不是可以随意推翻的。⑤清代以来,有学者因为《左传》中没有提到孙武,因而怀疑孙武其人,不承认《孙子兵法》是孙武所著。近年银雀山发现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竹简,证明《孙子兵法》确在孙膑之前。近年湖北随县又发现曾侯墓编钟,更证明《左传》以及《国语》确实没有记录春秋时代的全部历史事实。我们不能因为《左传》没有孙武就否认孙武其人。⑥近几年来,很多人讲“炎黄文化”,在“周易热”中,伏羲更受到尊崇。应如何看待关于伏羲、神农、黄帝的传说呢?我认为,应该承认传说与神话的差异。神话出于想象或原始迷信,而传说是从远古以来口耳相传的“口述历史”,虽不尽真,亦不尽伪。关于尧舜禹的传说是先秦诸子所共信的,是不应随意否定的。而伏羲、神农、黄帝已成上古时代文明创造者的象征,虽然其详细史迹无从考定,但必有这类文明创造者确是灼然无疑的。⑦我们不能回到层累造成的唐宋时代所讲的古史中去,但也应该尊重古代传说的历史价值。(选自《修辞立其诚:张岱年文化随笔》)材料二:我曾说过,中国现在之史学界有三种趋势,即信古、疑古及释古。就中信古一派,与其说是一种趋势,毋宁说是一种抱残守缺的人的残余势力,大概不久即要消灭;即不消灭,对于中国将来的史学也是没有什么影响的。真正的史学家,对于史料,没有不加以审查而即直信其票面价值的。疑古一派的人,所作的工夫即是审查史料。释古一派的人所作的工作,即是将史料融会贯通。就整个的史学说,一个历史的完成,必须经过审查史料及融会贯通两阶段,而且必须到融会贯通的阶段,历史方能完成。但就一个历史家的工作说,他尽可只作此两阶段中之任何阶段,或任何阶段中之任何部分。任何一种的学问,对于一个人,都是太大了。一个人只能作任何事的一部分。分工合作在任何事都须如此。由此观点看,无论疑古释古,都是中国史学所需要的,这其间无所谓孰轻孰重。(节选自冯友兰《<古史辨>第六册序》)材料三:近年出土文献增多,学者的研究纠正了前人的不少错误,这是非常应该的,所以决不能轻视出土文献,这是谁都会有的认识。但是返回去说,或以为仅靠出土文献,就能改写传统的思想史、文化史,这类话语也不太客观。毕竟就古代文献的整体而言,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还是骨干,古代文献的出土总的来说还是偶然现象。我们不是说出土文献不重要,《孙膑兵法》的出土就是重大发现。近些年接二连三出土的古文献,有些可能不一定出于自然流传的原因,或者价值不高,自然淘汰,而有些价值很高的也偶然失传了。不过过分依赖出土文献,以为以后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积累,就能完全改变传统文献的格局,这在现时还很难设想,一般说来也不太可能。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2]是绝对正确的,也是应该提倡的,然而当时主要是利用地下出土的文字史料,对考古的实物资料也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地下出土的文字史料现在还有限,甲骨文是最大发现,可说是完全改变了商史研究的局面;将来如果还能大宗发现甲骨文之前的文字,并且也像甲骨文这样的规模,那将又会引起一场史料性上的“革命”,不过这样的发现基本上很难再碰上。说到底,古史研究是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各种手段都要用,重视考古学自然绝对应该,而文献史学也还要发展。照张光直先生所说,就是我们现在能够有幸再发掘出一个像“殷墟”那样的“夏墟”来,也不能完全解决古史上的问题,况且找到如此“夏墟”的希望实在渺茫。所以传统文献手段该用还得用,不用也不行,而出土文献也是越多越好,并且但愿出土文献能够多多填补思想史、文化史研究上的缺环。(节选自《对话:走出“疑古”还是将“疑古”进行到底(上)》)[注]二重证据法:指出土史料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马迁参考《五帝德》作《五帝本纪》;司马贞作《<史记>索隐》,撰《补三皇本纪》:这表明古史有层累造成的特点。B.《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竹简的出土,曾侯墓编钟的发现,为否定部分学者怀疑没有孙武其人的论断提供了有力证据。C.在冯友兰看来,信古无裨于中国史学发展,疑古释古则是中国史学所必需的,审查史料与融会贯通要双管齐下,相互结合。
D.古史研究不能依靠传统文献,而要高度重视出土文献,充分利用出土文献与考古实物填补思想史、文化史研究上的空白。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疑古之风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史学家崔述《考信录》,顾颉刚疑古力度比崔述更甚,他不仅怀疑儒家经典,还推翻了上古帝王的传说。B.传说有别于神话,它是自远古以来口耳相传的“口述历史”,既然先秦诸子都确信尧舜禹的传说,则其真实性与可靠性是不容置疑的。C.就史学家个体而言,想要在疑古、释古,即审查史料、融会贯通两个阶段取得出色成就,是比较困难的,毕竟时间、精力等都有限。D.随着出土古文献的增多与累积,传统文献的格局必将被彻底改变,古史研究领域再次取得类似“殷墟”那样的重大发现是指日可待的。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引用韩非的言论,证明尧舜的存在是可信的,又用“何以诸子都信以为真呢?”这个疑问句加以强调。B.材料一用“必有”“灼然无疑”等词语肯定上古时代存在过伏羲、神农、黄帝这类文明创造者,可见作者立场鲜明。C.材料二褒贬分明地点评了中国史学界信古、疑古、释古三种趋势的利弊,强调中国史学须疑古与释古二者并重。D.材料三援引张光直的观点,意在论证古史研究固然要重视考古学,也不可忽视文献史学,不可轻易弃置传统文献。4.下面这个自然段是从材料一抽出的,应该插入原文哪个位置,才可使行文衔接连贯?通读材料一全文,请简述理由。(4分)“信古,应该有所根据。疑古,也应该有一定限度。”
5.孔子曰:“信而好古。”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作为历史研究者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左传》《国语》《史记》这类史书。(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小题。回忆鲁迅郁达夫①和鲁迅第一次的见面,不知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去看鲁迅,也不知是为了什么事情。那时候,鲁迅还在教育部里当佥事,同时也在北京大学里教小说史略。我们谈的话,已经记不起来了,但只记得谈了些北大的教员中间的闲话,和学生的习气之类。②他的脸色很青,胡子是那时候已经有了;衣服穿得很单薄,而身材又矮小,所以看起来像是一个和他的年龄不大相称的样子。③他的绍兴口音,比一般绍兴人所发的来得柔和,笑声非常之清脆,而笑时眼角上的几条小皱纹,却很是可爱。④他送我出门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北风吹得很大;门口临别的时候,他不晓说了一句什么笑话,我记得一个人在走回寓舍来的路上,因回忆着他的那一句,满面还带着了笑容。⑤鲁迅和景宋女士(许广平)的认识,是当他在北京(那时北平还叫作北京)女师大教书的中间。但他和许女士的进一步的接近,是在“三一八”惨案之前,章士钊做教育部长,使刘百昭去用了老妈子军以暴力解散女师大的时候。⑥鲁迅是向来喜欢打抱不平的,看了章士钊的横行不法,又兼自己还是这学校的讲师,所以当教育部下令解散女师大的时候,他就和许季茀、沈兼士、马幼渔等一道起来反对。当时的鲁迅,还是教育部的佥事,故而部长的章士钊也就下令将他撤职。为此,他一面向平政院控告章士钊,提起行政诉讼,一面就在《语丝》上攻击《现代评论》的为虎作伥,尤以对陈源(通伯)教授为最烈。这一时候他的杂文,怕是他一生之中,最含热意的妙笔。在这一个压迫和反抗、正义和暴力的争斗之中,他与许女士便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机会。在这前后,我和他见面的次数并不多,因为我已经离开了北平,上武昌师范大学文科去教书了。可是这一年(民十三?)暑假回北京,看见他的时候,他正在做控告章士钊的状子,而女师大为校长杨荫榆的问题,也正是闹得最厉害的期间。当他告诉我完了这事情的经过之后,他仍旧不改他的幽默态度说:
⑦“人家说我在打落水狗,但我却以为在打枪伤老虎,在扮演周处或武松。”⑧这句话真说得我高笑了起来。可是他和景宋女士的认识,以及有什么来往,我却还一点儿也不曾晓得。⑨直到两年之后,他从厦门大学回上海的那一年暑假,我上旅馆去看他,谈到了中午,就约他及景宋女士与在座的许钦文去吃饭。在吃完饭后,茶房端上咖啡来时,鲁迅却很热情地向正在搅咖啡杯的许女士看了一眼,又用诫告亲属似的热情的口气,对许女士说:⑩“密丝许,你胃不行,咖啡还是不吃的好,吃些生果罢!”⑪在这一个极微细的告诫里,我才第一次看出了他和许女士中间的爱情。⑫鲁迅的烟瘾,一向是很大的;他对于烟酒等刺激品,一向是不十分讲究的;对于酒,也是同烟一样。他的量虽则并不大,但却老爱喝一点。⑬爱护他、关心他的健康无微不至的景宋女士,有一次问我:“周先生平常喜欢喝一点酒,还是给他喝什么酒好?”我当然答以黄酒第一。但景宋女士却说,他喝黄酒时,老要量喝得很多,所以近来她在给他喝五加皮。我讲完了量与质的问题,讲完了酒精成分的比较问题之后,就劝她,以后,顶好是给周先生以好的陈黄酒喝,否则还是喝啤酒。⑭这一段谈话过后不久,忽而有一天,鲁迅送了我两瓶十多年陈的绍兴黄酒,说是一位绍兴同乡,带出来送他的。我这才放了心,相信以后他总不再喝五加皮等烈酒了。⑮鲁迅到上海的时日,照理应该在十八年的春夏之交;因为他于离开厦门大学之后,是曾上广州中山大学去住过一年的;他对于辞去中山大学教职之后,在广州闲住的半年那一节事情,也解释得非常有趣。他说:⑯“在这半年中,我譬如是一只雄鸡,在和对方呆斗。这呆斗的方式,并不是两边就咬起来,却是振冠击羽,保持着一段相当距离的对视。因为对方的假君子,背后是有政治力量的,你若一经示弱,对方就会用无论那一种卑鄙的手段,来加你以压迫。”⑰在广州闲住了半年之后,对方的注意力有点松懈了,就是对方的雄鸡,坚忍力有点不能支持了;他就迅速地整理行囊,乘其不备,而离开了广州。⑱人虽则离开了,但对于代表恶势力而和他反对的人,他却始终不会忘记。所以,他的文章里,无论在哪一篇,只教用得上去的话,他总不肯放松一着,老会把这代表恶势力的敌人押解出来示众。⑲此外还有些并不对他攻击,而亦受了他的笔伐的人,如张若谷、曾今可等;他对于他们,在酒兴浓溢的时候,老笑着对我说:⑳“我对他们也并没有什么仇。但因为他们是代表恶势力的缘故,所以我就做了堂。吉诃德,而他们却做了活的风车。”㉑他的做事务的精神,也可以从他的整理书斋,和校阅原稿等小事件上看得出来。一般和我们在同时做文字工作的人,在我所认识的中间,大抵十个有九个都是把书斋弄得乱杂无章的。而鲁迅的书斋,却在无论什么时候,都整理得必清必楚。他的校对的稿子,以及他自己的文章,涂改当然是不免,但总缮写得非常的清楚。㉒直到海婴长大了,有时候老要跑到他的书斋里去翻弄他的书本杂志之类;当这样的时候,我总看见他含着苦笑,对海婴说:“你这小捣乱看好了没有?”海婴含笑走了的时候,他总是一边谈着笑话,一边先把那些搅得零乱的书本子堆叠得好好,然后再来谈天。㉓记得有一次,海婴已经会说话的时候了,我到他的书斋去的前一刻,海婴正在那里捣乱,翻看书里的插图。我去的时候,书本子还没有理好。鲁迅一见着我,就大笑着说:“海婴这小捣乱,他问我几时死,他的意思是我死了之后,这些书本都应该归他的。”鲁迅的开怀大笑,我记得要以这一次为最兴高采烈。㉔关于鲁迅的回忆,枝枝节节,另外也正还多着;可是他给我的信件之类,有许多已在搬回杭州去之先烧了,有几封在上海北新书局里存着,现在又没有日记在手头,所以就在这里,先暂搁笔,以后若有机会,或许再写也说不定。(原载1940年宇宙风社出版《回忆鲁迅及其他》,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回忆第一次见面分别时“天色已经晚了,北风吹得很大”,这既是写实,也是时局的象征,更能显露出鲁迅“笑”的乐观精神。B.在“我”看来,鲁迅做事有条理且严谨,“无论什么时候”强调他自律甚严,与后文他将海婴翻乱的书本“堆叠得好好”遥相呼应。C.“我”印象中鲁迅“最兴高采烈”的开怀大笑是海婴问他“几时死”,鲁迅不因童言无忌而责备,由此可见他思想开明,舐犊情深。D.作者和鲁迅有多年交谊,因此该文从相识、情感、职业、家庭等多个角度叙事,生动再现了鲁迅先生平凡而伟大、真实而鲜活的形象。7.关于文中回忆鲁迅情感生活的段落,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认为这个时期鲁迅的杂文是“最含热意的妙笔”,因为这是一场“压迫和反抗、正义和暴力的争斗”,也因为此时他和许女士“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机会”。B.文中回忆鲁迅和许女士的认识是在北京女师大教书时,但后文又说不曾晓得“他和景宋女士的认识,以及有什么来往”,这种矛盾是由回忆的模糊性造成的。C.作者有敏感的细节捕捉能力,从鲁迅“很热情地”向许女士“看了一眼”,又从口气、称呼以及对许女士身体健康的了解中,“看出了他和许女士中间的爱情”。D.在饮酒上,“我”建议鲁迅“以好的陈黄酒喝,否则还是喝啤酒”,对景宋女士“给他喝五加皮”的行为,用“爱护他、关心他的健康无微不至”的表述暗含讽刺。
8.文中划线句子体现了鲁迅的语言风格和思想性格,请分别简要分析。(4分)
9.郁达夫在传记文学创作中强调“有情的写实”:一方面注重传记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注重作者情感的投入。本文是如何体现“有情的写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问说[清]刘开①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②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③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④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⑤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⑥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⑦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有删改)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是故贵可以问A贱B贤可以问C不肖D而老可以问E幼F唯道之G所成而已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连词,表目的,与《老子》“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以”用法相同。B.匹夫,平民百姓,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匹夫”意思相同。C.终身,一辈子,与《论语》“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终身”意思相同。D.耻,以⋯⋯为耻辱,与《兼爱》“故攻异国以利国”的“利”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开篇即亮明“君子之学必好问”这一中心论点,接着简析“问”与“学”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并转而强调好学一定要好问。B.本文主体部分从正反两面阐述为什么要好问,其中②段正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③段正面阐明“问”不择事和“问”不择人的原则。C.本文语言风格很有特点,整句与散句交错运用,奇偶互现,错落有致,起到了增强气势、调节音律的效果。D.文章认为“问”不可少,因为真理不可能只在某人处,而学无止境,但由于世人往往不能虚心好问,所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
(2)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14.④⑤两段,作者批评了“后之君子”在“问”的方面有哪些错误表现?请分点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5~16题。送鱼门舍人①入都袁枚中年容易动深情,况唱骊歌与客听。折柳路从江上尽,断肠人对暮天青。霜鸿②羽健秋千里,桐树心孤③月一庭。妻子④不知缘底事⑤,脸边来问泪星星。[注]①鱼门舍人:作者的好友程晋芳,字鱼门,乾隆进士,曾官中书舍人。②霜鸿:秋天的大雁。③桐树心孤:桐树树干常空心。唐诗人曹邺《碧寻宴上有怀知己》:“桐树心孤易感秋。”④妻子:此处指袁枚之妻。⑤缘底事:因何事。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开头写人到中年本就容易动深情,何况好友远行,自然此情更深更浓。B.“断肠人对暮天青”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两句情感的内涵不同。C.诗人因惜别而潸然泪下,引起妻子的好奇,这个结尾构思别致,富有情趣。D.中间两联笔力沉雄,雄浑豪放,言简意丰,直抒胸臆,颇得杜甫七律神韵。16.本诗主要运用比喻、侧面衬托、以哀景衬哀情三种手法,表现作者的惜别之情,请结合相关内容分别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小王考取大学生村官,将要到一个贫困村任职,就职前,他拜访了高中时的语文老师,老师从《<论语>十二章》中摘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勉励他勇于担当,坚韧意志,迎难而上。(2)正如《大学之道》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儒者言人生问题之最高智慧,即知一切事在本上、始上下功夫则易,在末上、终上谋补救则难。(3)刘希夷在《代悲白头翁》一诗中写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两句表达的哲理与之类似。(4)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写了梦境中所见的爱妻日常生活景象,洋溢着温馨的气息。三、积累与运用(18分)(一)语文基础知识(本题共4小题,8分)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不屈不饶(náo)千均雷霆(jūn)不知凡几(fán)衣衫褴褛(lán)B.冉冉升起(rǎn)巍然屹立(yì)相濡以沫(rú)长歌当哭(dàng)C.契妇将雏(qiè)沉疴积弊(kē)孑然一身(jié)呱呱坠地(guā)
D.肆意妄为(shì)无稽之谈(jī)错综纷繁(zōng)拳拳服赝(yīng)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是以圣人欲不欲(活用为名词,不想要的)②譬如平地(平坦)③人而不仁(如果)④若火之始然(同“燃”,燃烧)B.①先齐其家(使动用法,使……有序)②其脆易泮(同“判”,分离)③大学之道(结构助词,的)④天下归仁焉(归向)C.①知者不惑(同“智”,智慧)②泉之始达(主谓之间,取独)③见贤思齐焉(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者)④企者不立(踮起脚)D.①虑而后能得(获得,得到)②剖之以为瓢(代词,指代大③故亏父而自利(使动用法,使……受损失)④故盗贼有亡(有逃亡)20.下列对文言文有关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篇》)译:季文子每次做事情之前都要斟酌再三、反复考虑后才去行动。孔子听到了,说:“想两次就可以了。”B.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译:有这四种萌芽却自己认为不行的人,这是伤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王不行的人,就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C.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四章》)译: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做剩饭、赘瘤,这些事物往往是恶的,所以有道的人是绝不会这样做的。D.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兼爱》)译:这就像医生治疗人的疾病一样,一定要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于是才能进行医治;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医治。2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别了,“不列颠尼亚”》视角独特,将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融为一体;《县委书记的榜样》注意选取典型材料,重视“以言见人”,焦裕禄的许多话语感人肺腑。B.《大卫·科波菲尔(节选)》仅用儿童视角,表达对善良等美德的赞美和对社会的批判;《复活(节选)》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展示主人公内心的激烈震荡。C.《修辞立其诚》强调为文为人要“真”,《怜悯是人的天性》认为人的天性为“善”,《人应当坚持正义》阐释唯正义是从的信念,三篇文章都涉及立身处世的原则问题。D.《荷花淀》笔触清新充满诗意,《小二黑结婚(节选)》“土味”语言极具乡土气息,《党费》故事扣人心弦,三篇小说各具特点,但都注意通过细节塑造人物。(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短波波长为10~100米。它比中波更活跃,它如果沿地面传播,地面对它征收的苛捐杂税可厉害了,因此传不远,基本上难以通行,曾经有一段时间短波被打入冷宫,①。后来发现短波若斜向天空发射时,遇到上空的电离层却能被反射到地面的远处,并能再从地面反射到天空,如此反复进行,就能够在地面上传播得很远很远,譬如从中国传播到地球背面的美国也是毫无问题的。这一发现一下子让短波红得发了紫,于是,短波在远距离通信和远距离广播中,大大出了风头!再说,短波波长短,它装备简单,被很多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都看上了它,它的声誉更高了。在无线电通信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超短波波长为1~10米,它更活跃了,它遇到电离层能被反射一部分,_甲_,可是进入电离层后却被折磨得厉害,无能为力,起不了什么作用。它最得意的本领是在一般的空间传播。短波沿地面传播,由于地面对它的苛待,行不通,而超短波由于它的波长比短波短,在短波看来是“沿地面”的途径,在超短波看来却是“在空间”,_乙_。今天你们每天少不了的手机通话靠的就是它。超短波在气象台预测天气时也常被用到。
微波波长不到1米。顾名思义,它是我的大家族中最小的小字辈。可是,②,它的能耐远超前辈。它生性活泼,而且胆大,在我的家庭中几乎是独占鳌头的。它向天空发射时,遇到电离层,能够毫不犹豫地穿过去,一往无前,直上蓝天。因为它有这样大的本领,你们就想到在高空建立转发站,利用它来传播信息,覆盖地球的广大表面。今天你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卫星通信和卫星广播就是靠的它。(节选自《电波一家人》)22.请在文中标序号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23.请在文中画横线的甲、乙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24.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一天,齐桓公骑马出游,一只老虎远远望见他,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动弹。桓公很是疑虑,就问管仲说:“今天我骑马外出,老虎看见我吓得不敢动弹了,这是为什么?”管仲回答说:“我想您一定骑的是杂色骏马,迎着太阳奔跑的吧?”桓公说:“是的。”管仲说:“这种马的形状很像驳,驳吃老虎、豹子,所以老虎见了才会害怕的。”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3分)【参考答案】D2.(3分)【参考答案】C3.(3分)【参考答案】C4.(4分)【参考答案】(1)应插入第⑤与第⑥自然段之间。(1分)(2)理由:“信古,应该有所根据。疑古,也应该有一定限度。”这个自然段在文中承上启下,对上文所述的信古传统与疑古流风进行扼要的辩证的总结,呼应标题,申明主旨;同时引出下文如何正确看待关于上古帝王的传说这个问题的论析,强调层累造成的古史固然不可信,但也要尊重古代传说的历史价值。(3分)5.(6分)【参考答案】示例:①《左传》《史记》《国语》这类史书是传统史学文献,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值得尊重,不应一律怀疑。②这类史书未必非常完整、周详地记载当时的全部历史事实,不可一概信古。③要弘扬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将《左传》《史记》《国语》这类传统史学文献与新近考古发现的出土文献及实物等相结合,将疑古与释古并用(审查史料与融会贯通并重)。(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3分)【参考答案】A7.(3分)【参考答案】C8.(4分)【参考答案】①语言风格:善用比喻,幽默风趣,形象生动。他将自己比作“雄鸡”,在广州时的“闲住”就是一场“呆斗”,“振冠击羽”时刻保持警惕,防止对方加害,语言形象生动,幽默风趣。(2分)②思想性格:深刻、理性,有韧的斗争精神(或“临危不惧、英勇不屈”)。他已洞察到对方是伪君子,背后有政治力量支持,而仍毫不示弱地与之呆斗。(2分)(评分标准:共2点,每点2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概括和分析不要求全面,意到即可)9.(6分)【参考答案】写实:①时间背景真实,如女师大事件等,时间记忆模糊也直言不讳,如初次见面;②事例、细节真实,如真实描写人物的矮小外貌,幽默的言行等;③立体多面呈现人物形象,如对论敌、妻儿、朋友等的态度,真实再现人物。有情:①作品从第一人称视角切入,带有自身感受,如对皱纹可爱的描述;②叙述中带有自己的爱憎,如对鲁迅先生的肯定,对他论敌的否定;③事件取舍上,有主观评判的介入,选取的事例平凡中显现鲁迅的伟大。(“写实”和“有情”各3分,其中每点2分,观点和分析各1分,能够达到“写实”的两点即可得3分,“有情”也同样评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10.(3分)【参考答案】BDF11.(3分)【参考答案】D12.(3分)【参考答案】D13.(8分)【参考答案】(1)(才德)超过自己的,嫉妒人家而不愿意向人家请教;赶不上自己的,轻视人家而认为不值得向人家请教。(4分)(2)唉!人们的学业(学问、学习)不能接近(赶不上)古人,难道不是因为这些原因吗?(或:唉!人们的学业(学问、学习)之所以赶不上(不能接近)古人,不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吗?)(4分)【评分标准】(1)“贤”“忌”“轻”各1分,大意1分。(2)“所以”“几”“非此之由”句式各1分,大意1分。14.(3分)【参考答案】①认为自己对,自以为是,导致无事可问;对他人不愿问、不屑问、不甘问,导致无人可问(是己而非人,师心自用)②请教的问题不是为了增进道德学问,别有用心。(所问非所学,别有用心)③事关“身心性命”的大事,也不愿放下身段去问。(每点1分)
【评分标准】意思正确即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或摘取原文的关键词句来概括均可。【参考译文】①君子学习必定喜爱问(勤于向人请教)。“问”与“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会发现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但或许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呢?②(才德)超过自己的,请教他们以便破除那疑难,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他们以便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请教,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请教。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请教以便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考察,明确分辨。③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④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硬要以为自己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几乎终生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才德)超过自己的,就嫉妒人家而不愿意向人家请教;赶不上自己的,就轻视人家而认为不值得向人家请教;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就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人家请教。像这样,天下几乎就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危害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问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妨碍自己内心修养的危害就大了,但陷入这种大危害的人常常占十之八九。⑤如果不这样,就是所问的问题不是所学的内容。比如问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着好玩;甚至自己心里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探别人的才能;或者拿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那就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人们的学业(学问、学习)不能接近(赶不上)古人,难道不是因为这些原因吗?⑥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因此,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⑦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地位高的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年老的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要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可以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这样,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去了。可悲啊!
附:删掉的内容和翻译1.在②段结尾处删掉下面的文字:《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译文】《尚书》不是说了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认为要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并称“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2.在③段结尾处删掉下面的文字: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译文】夏商周三代之后,有“学”而无“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道德学问等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并不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15.(3分)【参考答案】D16.(6分)【参考答案】①比喻。将友人比作秋天的大雁飞向千里天空,前程万里;将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临床试验合同中临床试验费用预算与支付方式分析3篇
- 基因编辑药物考核试卷
- 随机抽样与用样本估计总体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 第二章 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 说课稿-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 2025年苏科版选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健康生活方式的生活哲学考核试卷
- 2025年沪教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赎楼借款合同财务报告要求3篇
- 2025年人教A新版第二册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场地设施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
- GB/T 24474.1-2020乘运质量测量第1部分:电梯
- GB/T 12684-2006工业硼化物分析方法
- 定岗定编定员实施方案(一)
- 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讲义课件
- 特种作业安全监护人员培训课件
- (完整)第15章-合成生物学ppt
- 太平洋战争课件
- 封条模板A4打印版
- T∕CGCC 7-2017 焙烤食品用糖浆
- 货代操作流程及规范
- 常暗之厢(7规则-简体修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