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身体的“总指挥”5身体的“联络员”经中枢做出相传出神经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A.萤火虫、彩虹B.镜子、打火机、夜光玩具C.点燃的火柴、太阳解析:C2.夜晚,小刚朝前走并经过一个路灯,他影子长度的变化将会是。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不变解析:A3.如图,小刚同学在研究“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他将玻璃换成()时,仍然可A.一张很薄的铝箔纸B.一块干净的木板C.一块干净的冰解析:C4.下列现象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的是。解析:C(1)同一时刻,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A.长短相同B.形状相同C.方向相同(2)小明在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时,他发现物体的影子逐渐变长,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A.早晨B.上午C.下午(3)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在不同时刻()。A.方向保持不变B.方向和长短都发生变化C.长短保持不变(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A.从东到西,长——短——长B.从西到东,长——短——长C.从西到东,短——长——短(5)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A.左边C.右边(6)下列关于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影子最长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B.物体的影子最短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无关【答案】(1)C【解析】【解答】(1)同一时刻,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2)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3)因为太阳是在无时无刻的转动。所以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在不同时刻方向和长短都(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从西到东,长——短——长。(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右边。(6)中午影子最短,太阳在正上空;傍晚和清晨早晨影子最长,太阳在地平线。【分析】了解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用手电筒在同一位置分别垂直照射距离墙面远近相同、大小不同的圆盘,所产生的影A.大小相同B.大小不同C.方向不同(2)在灯光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手势,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电灯靠近时,在墙上的手影将会()。A.变小B.变大C.不变(3)物体影子的方向与()有关。A.光源照射的方向B.光源和物体的距离C.物体的大小(4)物体的影子总在()的一面。C.无法判定(5)用手电筒分别从上面和侧面照射同一个文具盒,产生的影子()。A.形状完全相同B.形状可能不同C.方向相同(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有光源和屏就可以得到影子B.手术室里使用的无影灯也会产生影子C.有光就能产生影子【答案】(1)B【解析】【解答】(1)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所以用手电筒在同一位置分别垂直照射距离墙面远近相同、大小不同的圆盘,所产生的影子大小是不同的。(2)距离光源越近,影子的大小就越大。(3)物体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照射的方向有关。(4)物体的影子总在背光的一面。(5)用手电筒分别从上面和侧面照射同一个文具盒,产生的影子形状可能不同。因为文具盒的大小可能是不同的。(6)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所以手术室里使用的无影灯也会产生影【分析】了解影子长短变化和什么因素有关,是常考点。7.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长方形小木块,木块在墙上的影子。A.相同B.不同C.都不是【答案】B【解析】【解答】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长方形小木块,木块在墙上的影子大小、方向【分析】本题考查影子方向与光源照射方向的关系。【答案】A【解析】【解答】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能自己发光,属于光源【分析】本题考查光源的例子9.当我们从光线较弱的环境下走到强光下时,眼睛的瞳孔会。A.放大B.缩小C.不变【答案】B【解析】【解答】人在弱光下,瞳孔会变大,在强光下,瞳孔会缩小,当人从弱光走到强光环境中时,瞳孔会从大变小。【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环境下,瞳孔的变化。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A.折射B.反射C.直射【答案】B【解析】【解答】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分析】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的定义。A.平面镜B.白色的墙C.水泥地面【答案】B【解析】【解答】白色的物体反光性能最强。【分析】本题考查反光性能强的颜色。A.30千米B.30万千米C.300万千米【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光传播的速度。【答案】B【解析】【解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分析】本题考查光传播的路径。14.同一时间,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A.形状相同B.方向相同C.长短相同【答案】B【解析】【解答】同一时间,阳光照射的方向相同,物体的影子方向也相同。【分析】本题考查阳光下影子变化规律。15.阳光下一根10厘米的铅笔直立在地上,其影子长5厘米,同时测得旗杆影子长为2米。旗杆实际高度约为米。【答案】C【解析】【解答】同一时间,物体长度和影子长短成比例关系。铅笔长10厘米,影子长5厘米,所以物体高度是影子的2倍。旗杆影子长2米,那长旗杆高度应该为4米。【分析】本题考查阳光下影子变化规律。16.观察下图,甲、乙、丙三个摆,测得甲每分钟摆动20下,乙每分钟摆动25下,丙每【答案】B【解析】【解答】甲的线较长,摆动一周的时间较长,每分钟摆动20下;乙的线最短,摆动一周的时间较短,每分钟摆动25下;丙的线长度在中等长,所以每分钟摆动的次数在【分析】钟摆每摆动一周的时间长短和线的长度有关。17.如果漏出前10mL的水花了10秒,则漏出50mL水可能花去()秒。A.50答案:C18.一天中,太阳光下的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A.长-短-长B.短-长-短C.长-短【答案】A【解析】【解答】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逐渐向西行,影子变短,正午时太阳在头顶,影子最短,下午影子逐渐变长。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19.太阳快到头顶上了,估计时间接近()。【答案】C【解析】【解答】A、早上八点太阳在东方,刚离开水平线没多久。不符合题意。B、上午十点太阳在东边离地平线很远,但还未到头顶上,不符合题意。C、正午12点,太阳快到头顶上了,符合题意。【分析】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位置才会相对改变。A.早晨B.正午C.傍晚【答案】B【解析】【解答】在太阳底下,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的影子的长度会慢慢发生变化。由【分析】在太阳底下,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的影子的方向会慢慢发生变化。自西向东移A.选好饮料瓶B.瓶盖上钻小孔C.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答案】C【解析】【解答】水钟是一种计时工具,因而需要一个稳定的滴水速度装置,C符合题【分析】掌握水钟的作用及其制作原理。22.我们所制作的水钟最好以()为计时单位。【答案】B【分析】水钟是一种计时工具。23.观察摆在摆动的过程中,下列()现象不可能观察到。A.摆动的方向可能会慢慢偏转B.摆动的速度越来越慢C.摆锤每次晃到左边和右边的高度不同【答案】C【解析】【解答】A、受地球自转等其他因素影响,摆的摆动的方向可能会慢慢偏转,不B、受空气阻力影响,摆动的速度越来越慢,不符合题意。C、根据能量守恒,摆锤每次晃到左边和右边的高度相同,符合题意。【分析】摆是一种计时工具,掌握摆的制作过程和原理。24.人类计时器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从简单到精细的一组是()。A.日晷-水钟-摆钟B.摆钟-日晷-水钟C.水钟-摆钟-日晷【答案】A【解析】【解答】根据历史发展史实以及各种计时工具的规律可知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掌握常见计时工具以及他们的准确性。25.在摆幅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各摆中摆动速度最慢的是()。i【答案】C【解析】【解答】钟摆转动的的速度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钟摆转动的速度越慢。而真正的摆长指的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也就是如果摆锤上悬挂重物,重物的位置越靠下,摆锤的重心就越靠下,摆长就越长,钟摆的速度也就越慢。【分析】本题中,C选项中摆锤上悬挂重物的位置最靠下,也就是C选项的钟摆转速最26.摆锤每摆动(),操纵器就可以控制一个齿。【答案】D【解析】【解答】摆锤的每次摆动,带动操纵器控制一个齿,每个齿又带动摆锤的下次摆【分析】摆锤每摆动一次,操纵器就可以控制一个齿。27.在自制水钟时,为了更好地控制滴漏速度,应该。A.保证上下两个矿泉水瓶大小、粗细要一样,还要透明B.将滴漏上瓶盖的滴水孔戳得不大不小C.使滴水容器的水位保持一定答案:C28.许多动植物都会精确记录它们的成长过程,树木以()来记录它的成长过程。【答案】A【解析】【解答】每增加一年,树木的年轮都会增长一圈,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年轮来记录【分析】我们可以用过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来大致计算时间。29.如右图,学校里有三个秋千,小明想要荡得快一点,应该选择。答案:C30.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带有刻度的输液瓶、输液器的装置,制作一个。A.机械摆钟B.泄水型水钟C.受水型水钟【答案】B【解析】【解答】我们可以利用带有刻度的输液瓶以及输液器的装置设置一个泄水型水钟【分析】水钟是中国古代用来计算时间的仪器。31.有摆的挂钟产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它是以()发现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这个原理为A.惠更斯B.伽利略C.苏颂【答案】B【解析】【解答】A、惠更斯在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这个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复摆,所以AC、苏颂领导制造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开启近代钟表擒纵器的先河,所以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摆的等时性的发现者。【答案】B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时间和现代时间的对应关系。33.下面()图所示的摆在一分钟时间里摆的次数最多。B.【答案】C【解析】【解答】摆在一分钟时间里摆的次数的多少受摆长的影响,摆长越长,摆动的次数越少;摆长越短,摆动的次数越多。而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A选项摆长是整个绳长,摆长最长,摆动的次数最少;B选项摆长比A中的摆长稍短,摆动次数比A多;C选项摆长最短,摆动次数最多。【分析】本题考查摆长的定义,根据摆长的长度进行判断。34.小丽同学观察学校操场上的旗杆,发现早上升旗时和下午放学时,旗杆的影子()。A.长短和方向都相同B.长短一定相同C.方向一定相反【答案】C【解析】【解答】早上升旗的时间大概是早上八点左右,太阳在东边,所以旗杆的影子在西边,影子较长;下午放学的时间大概是下午五点左右,太阳在西边,所以旗杆的影子在东边,影子较八点的短。所以旗杆的方向一定相反,长短不同。【分析】根据太阳的位置去判断影子的方向和长度。35.下面三个摆,摆动速度最慢的是()。【答案】C【解析】【解答】摆速与摆长有关,摆绳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摆绳越短,摆的速度就越快。C的摆绳是最长的,摆速就是最慢的。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摆速的因素。36.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的速度比较,()。【答案】A【解析】【解答】水的滴速与水的多少有关,在水量较多时,水受到的压力较大,滴速就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滴漏实验中水滴速度的因素。37.下面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描述时间所用的语言,其中比较准确的是()。A.一支烟的工夫iB.一顿饭的时间iC.一小会儿iD.一刻钟【答案】D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时间的描述形式。38.在图中所有的摆中,从左数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最多的是()。A.第一个rB.第二个rC.第三个D.第四个【答案】A【解析】【解答】影响摆速的因素是摆长,摆长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所以摆的速度最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摆速的因素。39.下列各种计时器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是()。【答案】A【解析】【解答】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晷的原理。40.下午2时,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1米,1小时后再去测量,小树的影【答案】A【解析】【解答】中午时太阳处于头顶,影子的长度较小,随着太阳的转动,影子会随着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而变长。【分析】中午时影子最短;下午傍晚影子最长。41.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鹅卵石的河床,那么就可以判断这里可能是河的()。【答案】B【解析】【解答】A、上游主要是大石头,不符合题意。C、下游主要是细沙,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随水流冲击,两岸的石头滚入河里,河道变宽,石块滚动,相互碰撞,被带入中游变成鹅卵石,并继续带入下游,变成细沙,并沉淀下来。42.下面受到雨水侵蚀最严重的是。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热带雨林【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受到雨水侵蚀最严重的地方。43.河边的卵石又光又圆,是由于形成的。A.热胀冷缩B.水的冲刷C.植物的作用【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卵石光滑的原因。44.暴雨时,小河里水很浑浊,这是因为雨水中有大量的。A.石块B.泥沙C.小鱼【答案】B【解析】【解答】暴雨时,河流旁边的泥沙会被雨水冲走,所有河水很浑浊。【分析】本题考查小河里水很浑浊的原因。45.古人修栈道时,常用火烧岩石,待岩石温度升得很高时,再浇以冷水,这样岩石便爆裂了,这是人们利用了()可使岩石爆裂的特征。A.冷热作用B.流水作用C.植物作用【答案】A【解析】【解答】用火烧岩石,待岩石温度升的很高时,再浇以冷水,这样岩石便爆裂了,这是人们利用了冷热作用使岩石爆裂。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岩石在经过火烧后再遇到冷水就会爆裂。46.古人修栈道时,常用火烧岩石,待岩石温度升得很高时,再浇以冷水,这样岩石便爆()A.冷热作用aB.流水作用aC.植物作用eD.动物作用【答案】A【解析】【解答】用火烧岩石,待岩石温度升得很高时,再浇以冷水,这样岩石便爆裂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岩石在经过火烧后再遇到冷水就会爆裂。【答案】C故答案为:C。【分析】丘陵,为世界五大陆地基本地形之一,是指地球岩石圈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48.取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入相同体积和形状的铁块和干燥土壤,用量筒沿烧杯壁缓缓向烧杯内注水,发现两者完全浸没时,放土壤的烧杯中加入水的体积大于放铁块的烧杯中加入水的体积。这个实验说明。A.土壤中含有水分B.土壤中含有空气C.土壤的密度小于铁块D.土壤易溶于水【答案】B【解析】【解答】放土壤的烧杯加入水的体积大于放铁块的烧杯加入水的体积,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以及水分、空气,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49.土壤中的微粒按颗粒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沙砾—粉沙—黏土—沙B.沙砾—沙—粉沙—黏土C.黏土—粉沙—沙—沙砾【答案】B【解析】【解答】土壤中的微粒按颗粒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沙砾—沙—粉沙—黏土。B选项故答案为:B。【分析】土壤中的微粒最小的是黏土,然后是粉沙,沙子比粉沙稍大,最大的是砂砾。50.下列岩右变化的过程中,正确的是()。A.岩石→小石子和沙→岩石碎裂B.岩石→岩石碎裂→小石子和沙C.岩石碎裂→岩石→小百子和沙【答案】B【解析】【解答】岩石变化过程是由大的逐渐变成小的:岩石→岩石碎裂→小石子和沙,B故答案为:B。【分析】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A.混合物B.纯净物C.矿物【答案】A【解析】【解答】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分析】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52.在“雨水如何影响土地”的模拟实验中,()容易被雨水冲走。A.小石子B.细沙C.黏土解析:C53.下列选项中,()被侵蚀的程度最严重。A.茂密的树林B.绿绿的草地C.荒凉的山坡【答案】C故答案为:C。【分析】有植被的不容易被侵蚀,水土流失不严重。54.中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解析:A55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它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A.沙砾B.腐殖质C.盐分【答案】C【解析】【解答】水中的矿物质有很多,但是盐分是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盐分也是植物生长的必要营养元素。【分析】盐分是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是人体和植物生长必须的元素。A.重的颗粒先沉积B.轻的颗粒先沉积C.大小颗粒同时往下沉【答案】A【解析】【解答】沉积实验中,质量较大即重力较大的颗粒物最先沉底。【分析】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答案】B【解析】【解答】地球由外到内部温度依次升高,地核的温【分析】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58.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细沙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答案】C【解析】【解答】堆满了细沙的河流。可以断定这是河流的下游。上游和中游的河床中会有大量的粗大微粒没有被过滤,所以细沙的河床实在河流的下游。【分析】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A.两个板块碰撞B.两大板块受拉张C.火山和地震【答案】B【解析】【解答】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是两个板块相互挤压而【分析】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如喜马拉雅山,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如东非大裂谷。A.直径小于毫米B.直径小于2毫米C.直径小于毫米【答案】C【解析】【解答】粉砂的直径小于十六分之一毫米,体积极其微小。【分析】牢记粉砂的规模大小。61.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核的半径有()多千米。【答案】A【解析】【分析】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径约有3470km,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高密度,地核物质的平均密度大约为每立方厘米10.7克。62.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当发生地震时,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我们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家具下面B.如果我们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C.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迅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答案】C【解析】【解答】地震来临时,应该迅速逃离到空旷的地方,如果来不及逃跑,应该躲在故答案为:C。【分析】地震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掌握地震中自救的措施。63.下列岩石变化的过程中,正确的是。A.岩石→小石子和沙→岩石碎裂B.岩石→岩石碎裂→小石子和沙C.岩石碎裂→岩石→小石子和沙【答案】B【解析】【解答】岩石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会逐渐碎裂,进一步风化变为小石子和沙。B故答案为:B。【分析】岩石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会不断受到侵蚀,体积逐渐减小。64.某小组研究土地的坡度对侵蚀的影响,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A.有无覆盖物和雨量大小B.土地坡度和雨量大C.有无覆盖物和土地坡度【答案】A【解析】【解答】某小组研究土地的坡度对侵蚀的影响,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有无覆盖物故答案为:A。【分析】在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时,出来要探究的条件外,其余无关条件都要保持一65.土壤的成分中,()和盐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答案】B【解析】【解答】A、空气分布比较广,不仅仅存在土壤中,不符合题意。B、腐殖质是动植物尸体腐烂后形成的,可以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符合题意。C、水不属于营养元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66.我们使劲举哑铃时,前臂上的肌肉。A.变软了B.变硬了C.变没了答案:B()A.循环系统B.运动系统C.神经系统答案:C68.小刚是五年级一班的男生,他的身高是150厘米,体重是50千克,那么他的体重属A.正常B.超重C.肥胖答案:B69.心平气和时,人体心脏一分钟跳动次。A.30~50B.60~100C.120~150答案:B70.使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的力量来自于(如)。答案:C()答案:B()A.适当地活动身体B.抽支烟C.打电子游戏73.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需要经过的步骤是。A.感受刺激→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B.感受刺激→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人神经→做出反应C.感受刺激→传出神经→传人神经→神经中枢→做出反应答案:A74.小明在测肺活量时,需要深吸一口气,再用力吹出气体。吸入的气体从肺进入血液,答案:CA.吸烟会危害吸烟者的健康,但不会危害周围人的健康B.乘车时,系好安全带有利于保护我们的神经系统C.经常参加运动,身体可以变得更加强壮,柔韧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也会增强76.我们在灯光下玩手影游戏,运用的科学原理主要是。A.光沿直线传播B.光遇到镜面会发生反射C.光强温度高,光弱温度低77.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中有一条鱼,小雅却说她看到了两条鱼,她可能是从鱼缸的()观看。A.正面B.侧面C.一条棱上答案:C78.制造一个黑暗的场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管理公司合并合同(2篇)
- 2025年度农业灌溉打井工程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外墙仿石漆施工进度管理与成本控制合同3篇
- 2025年度高端美容师职业发展服务劳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广告牌租赁与户外LED广告内容制作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存量房买卖合同4篇
- 2024私车公用合同
- 2025年度油气田打井设备租赁合同8篇
- 2025年度南京市个人旅游线路开发合同3篇
- 2025年度参展合同模板:5G通信技术应用展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中考数学二诊试卷(含答案)
- 护理饮食指导整改措施及方案
- 项目工地春节放假安排及安全措施
- 印染厂安全培训课件
- 红色主题研学课程设计
- 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 装置自动控制的先进性说明
- 《企业管理课件:团队管理知识点详解PPT》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二 软文的写作
- 英语词汇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 《插画设计》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