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李凭箜篌引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2024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李凭箜篌引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2024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李凭箜篌引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第三单元李凭箜篌引1.下列各句中“国”字含义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D)A.李凭中国弹箜篌B.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C.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D.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解析】D项的“国”是地区的意思,其他的都是国都的意思。2.下列各句中所用修辞方法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D)A.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B.古来万事东流水。C.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D.二十三丝动紫皇。【解析】D为借代,其他的是比方。3.下列六句诗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的一组是(B)①李凭中国弹箜篌②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③梦入神山教神妪④老鱼跳波瘦蛟舞⑤吴质不眠倚桂树⑥昆山玉碎凤凰叫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C.①②⑤⑥ D.②③④⑥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A.刘禹锡,唐代闻名文学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其诗通俗清爽。《竹枝词》《柳枝词》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B.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宏大诗人。在文学上,主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古文运动的提倡者。其诗语言通俗。C.元稹,唐代杰出诗人。与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世称“元白”。所作传《莺莺传》为后来《西厢记》故事所取材。D.李贺,唐代诗人。所作诗歌擅长熔铸词采,驰骋想象,好运用神话、传闻创建出新颖 奇丽的诗句,富有浪漫气息。他与李白、李商隐被合称为“三李”。【解析】“是古文运动的提倡者”不对。5.用原诗语句填空。①侧面写乐声的诗句是:_空山凝云颓不流__,_江娥啼竹素女愁__。②正面写乐声的诗句是:_昆山玉碎凤凰叫__,_芙蓉泣露香兰笑__。③承上启下的过渡诗句是:_二十三丝动紫皇__。阅读这首诗,回答问题。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6.对诗句中词语理解不精确的一项是(B)A.“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味。B.用“芙蓉泣露”和“香兰笑”描写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C.“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颖 ,而且是一种奇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D.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好像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7.下列对诗的前六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诗的起句开宗明义,“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超群,写物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B.二、三句写乐声,诗人有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C.第四句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姓名,而且交代了演奏地点。D.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都是以形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和美丽好听。8.对后八句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A.“十二门前融冷光”一句,作者写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光被箜篌声所消融,这怎么可能呢?B.“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遗忘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C.诗人从天庭描写到神山,那奇妙绝伦的乐声传到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D.结尾两句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里,竟忘了睡觉;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把毛浸湿也不愿离去。9.对这首诗理解和叙述有误的一项是(D)A.本诗想象丰富,色调奇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同日而语,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B.前四句,诗人有意突破根据依次交代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细心支配,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气。C.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其中前六句以形写声,摄取的多是运动着的物象;最终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D.本诗不但胜利地描写了李凭弹的箜篌声之奇妙奇妙,而且直抒胸臆,赞美了他的超群技艺。【解析】“直抒胸臆”不对。10.对本诗艺术手法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B)A.本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妙,形象显明,充溢浪漫主义色调。B.诗人借助联想、想象、象征等手法,把抽象的箜篌声转化为详细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