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二讲地图学案_第1页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二讲地图学案_第2页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二讲地图学案_第3页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二讲地图学案_第4页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二讲地图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9-其次讲地图__驾驭和运用地图三要素__1.比例尺(1)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3)比例尺的表示形式有三种,图中比例尺应属于线段式;图上比例尺用文字式表达为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60km;用数字式表达应为1∶6_000_000。(4)比例尺特点:图幅相同的不同地图,比例尺越大的图,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但反映的内容越具体,精确度越高。2.方向(1)图上高雄位于台北的西南方向,是依据指向标判定的。(2)除上述方法外,常用的判读依据还有:①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所用符号和色调所表示特征的释义和说明,注记是地图上文字和数字的通称。图中“3952山峰及高程/m”属于图例,“玉山”和“3952”属于注记。(2024·北京高考)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读图,完成下题。甲乙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A.50千米 B.200千米C.500千米 D.2000千米解析:选B中国国土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约北纬53°),南至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纬4°旁边),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该地图图上距离约30厘米,则比例尺为30厘米/5500千米=1/183千米≈1/200千米。故答案为B。__相识等高线地形图__1.海拔与相对高度(1)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500m,乙点海拔为500m(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与乙的相对高度是1_000m2.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2)基本地形的判读(以下图为例):图中字母地形等高线特点A山峰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B山谷凸向高处,一般成为河谷C山脊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D悬崖等高线重合E鞍部两个山峰和两个山谷等高线之间的区域“四字口诀”记忆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同图等距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样密陡疏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越缓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重叠为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悬崖3.宏观地形地势的判读(1)推断地势凹凸主要依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若图中没有数值注记,可依据示坡线来推断,示坡线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2)宏观地形判读平原海拔在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丘陵海拔在500m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m,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山地海拔在500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m,等高线较密集高原海拔高度大(1000m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非常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盆地海拔没有确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海岸线0m等高线表示海平面,沿海地区一般表示海岸线大陆架海水深度不超过200m,且等深线稀疏大陆坡海水深度超过200m,且等深线密集海沟海水深度大,且两侧等深线密集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3题。1.图中M、N、P、Q四地,海拔相同的可能是()A.M、N B.N、PC.M、Q D.M、P2.图中没有呈现的地形是()A.盆地 B.山谷C.鞍部 D.悬崖3.图中河流的流向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是()A.西北→北降水 B.南→东南地形C.东北→东植被 D.西→西南海拔解析:1.D2.D3.B第1题,依据图中等高线改变规律可读出四地的海拔,M地海拔可能为600~700m或800~900m,可能为低地,也可能为高地;N地海拔为700~800m;P地海拔为600~700m;Q地海拔为900~1000m。第2题,悬崖地形的等高线出现重叠,图中没有悬崖。第3题,依据等高线数值,结合指向标,可推断河流先由北向南流,经大拐弯后转向东南,地形是导致河流流向转变的主要因素。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完成4~6题。4.图中两条400m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类型可能是()A.山脊 B.悬崖C.断块山地 D.峡谷5.图中310m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①倒塌的积累物②突出的小基岩③河中的沙洲④低矮的山丘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6.该地区海拔最高处应位于()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C.东北方向 D.正西方向解析:4.D5.A6.B第4题,图中两条400m等高线之间有两条长长的悬崖,说明两条等高线之间为两侧坡度很陡的峡谷。第5题,图中310m等高线位于悬崖下方,部分与图中代表悬崖的图例重合,图中灰色部分所代表的内容是导致310m等高线与悬崖图例断断续续分开的缘由,该灰色部分可能是悬崖倒塌后的积累物或突出的小基岩。第6题,依据等高线数值和指向标可判定。__绘制简洁的地形剖面图__1.基础图示:是在等高线地形图基础上绘制的。2.关键要素: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3.重要作用:直观显示剖面线上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状况。4.作图步骤步骤具体内容确定剖面线依据要求在需绘制剖面图的两点之间作出一条直线(AB)确定比例尺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多采纳原图的比例尺(有特别要求时除外);为了使剖面图所表达的地势起伏更加明显,垂直比例尺大多都要适当放大建坐标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线长度相等。纵轴的高程应依据须要确定,剖面图上的高程间距要与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等描点将剖面线(AB)与等高线的全部交点及特别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剖面图中连线用平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留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要与实际海拔改变保持一样(2024·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沿30°纬线从106.5°至107°的地形剖面的是()2.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纳的做法是()A.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解析:1.C2.B第1题,图中剖面线左侧海拔应低于500m,B、D错。依据剖面线在30°N上穿越经度0.5°,水平距离等于eq\f(1,2)×111km×cos30°,水平距离在40km左右,C对、A错。故选C。第2题,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势起伏不明显,说明垂直比例尺太小,为突出起伏特征,应保持水平比例尺不变,增加垂直比例尺。故选B。分点突破一如何依据等高线判读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一)判读地形地势1.依据等高线的数值和形态,推断区域内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势凹凸。2.在相识地形地势基础上,推断地形坡度和坡向。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为缓坡,等高线密集的地方为陡坡,等高线匀称的地方为匀称坡判读坡向一般来说,坡向朝向低纬——阳坡;坡向朝向高纬——阴坡;气流沿坡面上升的坡——迎风坡,气流沿坡面下沉的坡——背风坡(二)结合地形特征推断气候特征及差异1.推断依据: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地势凹凸、坡向等因素,等高线特征主要反映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2.气候特征及差异的判读: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盆地、谷地易出现逆温;易出现冷空气集聚,发生霜冻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光照差异阳坡气温、光照条件好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三)依据等高线形态和疏密推断水系、水文特征1.推断水系特征(1)河流位置及流向: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也叫集水线,山谷线的位置往往就是河流的位置,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2)流域形态及面积:山脊为河流的分水岭,画出山脊线就可以明确河流的汇水范围,即确定河流的流域形态,进而计算流域面积。(3)水系形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2.推断水文特征(1)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快,悬崖处有时形成瀑布。(2)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3)河流的流量与流域面积和降水量等有关。(四)结合地形和气候特征,推断区域植被状况1.宏观的植被分布和差异,要依据区域气候类型、垂直地带性来进行推断。2.区域内植被差异可能有以下几种状况:(1)阳坡的气温、光照条件要好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分布上界高于阴坡。(2)迎风坡降水条件好,植被状况好于背风坡。(3)特别状况下要考虑,阴坡气温较低,蒸发弱,土壤水分条件好于阳坡,植被生长状况可能好于阳坡。(4)靠近河流的地段,地下水较为足够,植被生长良好。(2024·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地形 B.水源C.植被 D.坡向(2)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解析]考查通视问题以及等高线的应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学问分析和理解问题的实力。难度一般。第(1)题,甲、乙两地分别布局在河流沟谷两侧的山坡上,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坐落在甲处,考虑的有可能是坡向问题。甲面朝太阳方向,处于阳坡,采光较好,而乙地处于背向太阳方向的阴坡,采光较差,正确答案选择D。二者地形相差不大,都位于山脊有确定坡度,并且都靠近水源和植被,因此A、B、C错误。第(2)题,改造之后的等高线和原先的等高线相比,要看三处改变:靠近N一侧,也就是建筑物海拔相对高的一侧,改造后的等高线相对原来的等高线变得更加密集,而在建筑物海拔相对低处变得稀疏,高密低疏则先陡坡再缓陂。靠近M一侧,等高线又变得密集,因此改变后的地形剖面图应当是先陡坡再缓坡再陡坡,地势整体下降,正确答案选择B。M与N之间无法通视,既有坡度阻挡,也有房屋阻挡。选项C错误。[答案](1)D(2)B[点睛]等高线改变为高密低疏则先陡坡再缓陂,此时两点之间能够通视。但是先缓陂再陡坡,则无法进行通视。如图所示地区为便于登亭观景,修建了从城镇通往观景亭的盘山马路,在某些路边设有凸面镜(右图),用于视线受阻的状况下视察对向车辆。据此完成1~3题。1.图中观景亭和最高山峰的高差可能为()A.150m B.300mC.450m D.600m2.从城镇开车前往观景亭,沿线坡度最大的路段是()A.甲—乙 B.乙—丙C.丙—丁 D.丁—观景亭3.图中马路沿线最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1.B2.D3.D第1题,图示等高距线是200m,观景亭海拔800~1000m;与最高峰(海拔1221m)高差是221~421m。第2题,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即单位距离跨越等高线条数越多的路段坡度越大;从城镇开车前往观景亭,沿线坡度最大的路段是丁—观景亭。第3题,弯道处视线易受阻,故凸面镜一般设置在弯道处,图中丁处弯道最大。(2024·天津一模)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示意图,回答4~5题。4.图中c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A.山峰 B.山谷C.悬崖 D.鞍部5.符合图中信息的是()A.图中最高山峰南坡比北坡陡B.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200mC.ab段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D.两座山峰的实际距离是150m解析:4.D5.A第4题,图中c位于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应当是鞍部。第5题,图示最高山峰海拔为720m,该山峰南坡等高线较北坡密集,则南坡坡度大于北坡,故A正确;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210m,故B错误;图中河流ab段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故C错误;两座山峰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则实际距离要大于图上比例尺反映的距离(150m),故D错误。如图示意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读图,完成6~8题。6.图中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A.a B.bC.c D.d7.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A.①—②河段 B.②—③河段C.③—④河段 D.④—⑤河段8.图中悬崖()A.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mB.底部海拔可能为11mC.易形成落差较大的瀑布D.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解析:6.A7.A8.B第6题,结合图中等高线和指向标可推断出,a村落位于山丘的阳(南)坡,冬季采光较好;a村落位于山脊的东侧,受冬季风的影响最小,气温较高。b村落位于西侧山坡上,光照条件较差,采光条件差,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较低。c村落位于山丘顶部,海拔较高,气温低。d村落位于北侧山脊上,受冬季风影响大,海拔较高,气温低。因此A项正确。第7题,①—②河段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流最缓慢,最利于泥沙沉积。因此A项正确。第8题,依据图中悬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30m可知,悬崖底部海拔为0~30m,悬崖的最大相对高度小于120m;悬崖位于山脊旁边,没有河流发育,因此不易形成瀑布;悬崖处多滑坡、倒塌等地质灾难,下方不宜布局交通线。因此B项正确。分点突破二如何借助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区位选择1.选点点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水库坝址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凹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港口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气象站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疗养院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坡、背山面水(河、湖、海)、气候宜人、空气清爽的地方,且有交通线通过,交通便利宿营地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预防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避开悬崖、陡坡,以防倒塌、落石造成损害;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如图中q点)航空港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留意盛行风向并保持与城市有适当的距离等2.选线线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马路、铁路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在等高线之间穿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悬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等,如右图中马路选线为EHF。现代高速马路、高速铁路要求速度快、线路短,一般要遇山修隧道,会选择图中EGF线路引水路途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右图中①线更合理)输油、输气管道路途尽可能短,尽量避开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3.选面面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农业生产布局依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工业区、居民区选址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2024·全国卷Ⅰ·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觉,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如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想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学霸解题秘籍]第一步:分析题目设问,明确科考队员选择地点与行动的关系:选择甲地为了“近距离拍摄熊”,甲地应满意三个条件:①有熊出没;②隐藏条件好,保证近距离拍摄的平安;③光线条件好,满意拍摄须要。其次步:阅读图文材料,获得甲地相关信息:①“善捕鱼的熊”“鲑鱼溯河流而上”→甲地靠近河流,有熊出没;②“南部生长森林”→森林条件便于隐藏;③依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走向可知,岛上山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甲地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多晴天,光线条件好,利于拍摄。第三步:组织语言,完成答案。[答案]河流旁边,熊出没的几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藏;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2024·江西八校联考)读大别山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1.明初时期该地“水草丰旷,遍布茅滩”,是闻名的养马基地,当时马厩最有可能位于()A.① B.②C.③ D.④2.“远处的地平线上,一轮太阳将要落下,西边的晚霞挥动着绚丽的纱巾,模糊间,山坡的茅草都镀上了一片金黄色。”如该文书于北半球冬日某同学家中,则该同学家的住址是()A.① B.②C.③ D.④解析:1.B2.A第1题,马厩应当修建在地势平坦开阔,且不易出现地质、水文灾难的地方。图示②地等高线较稀疏,且处于山前坡地,不易出现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灾难。第2题,北半球冬日太阳日落于西南方位,该处能看到地平线上的日落景观,说明其西南方没有山地阻挡视线。图示四个地点唯有①地符合条件。如图为甲、乙两地旁边等高线简图,设计在甲、乙间修建一条马路。读图,完成3~5题。3.在图中最初选定的四条线路中,既要架桥又要修隧道的是()A.① B.②C.③ D.④4.有许多学者建议施工前对图示河段进行治理,其合理的措施应是()A.建蓄洪区 B.加固堤防C.修建水库 D.裁弯取直5.河流经治理后再修建马路,最终的合理线路方案应为()A.① B.②C.③ D.④解析:3.C4.D5.B第3题,线路③穿山要修隧道,越河需架桥。第4题,图示河段河道弯曲,地势低平,流速较慢,洪涝多发,裁弯取直是治理的合理措施。第5题,裁弯取直后,②线路短,沿线地势平坦,桥隧工程量最小。(2024·江苏高考)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如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6~7题。6.最相宜作为露营地的是()A.① B.②C.③ D.④7.最相宜观日出的地点是()A.③ B.④C.⑤ D.⑥解析:6.B7.D第6题,读图可知,①地过于靠近河流,易受水患的影响,不适合宿营;②地地形平坦开阔,与河流的距离适中,取水便利,适合宿营;③地位于悬崖下,易受到落石等的威逼,不适合宿营;④地接近山顶,海拔高,气温较低,地形不平坦,且离水源地较远,不适合宿营。故选B项。第7题,观日出须要选择海拔较高、视野开阔且不受阻挡的地方。该地位于我国东南部,5月初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③地海拔较低,且日出时东北方向视线受阻;④⑤两地海拔较高,但东北方向视线受阻;⑥地海拔高,视野开阔且东北方向视线不受阻挡,适合观日出。故选D项。分点突破三怎么判定地形剖面图中的剖面线及分析通视问题读某地区地形图,完成(1)~(3)题。(1)图中a、b两条河流()A.均向东流 B.a向西流,b向东流C.均向西流 D.a向东流,b向西流(2)图示c、d、e、f四地中,站在山峰上可以看到()A.c地 B.d地C.e地 D.f地(3)该地区政府欲在a、b两河之间修建一条运输河把两河连接起来,图中四条线路可行的是()A.① B.②C.③ D.④[解析]第(1)题,水往低处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故a向西流,b向东流。B正确。第(2)题,站在山峰能看到某地,说明没有视线阻挡。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山峰到f处是上部陡,下部缓,是凹形坡,故能从山顶看到f处,答案选D。山峰到c和e都是凸形坡,故从山峰处看不见c和e,A、C解除。从山峰到d处又经过了一个山峰,该山峰遮拦住了视线,故不能看到,解除B。第(3)题,修建引水线路距离要尽可能的短,地势起伏要小。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②正确,其余地势起伏都较大,可解除。故选B。[答案](1)B(2)D(3)B地形剖面图中剖面线及通视问题的处理方法1.剖面线的判定方法2.通视问题的分析方法对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状况,可先作简洁判定,然后再画剖面图证明。常见有三种状况:(1)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如图1。(2)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陡,为一个凸坡,不能通视,如图2。(3)假如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上升,即使地势再降低,也可能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如图3。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图及相应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75mB.⑤点位于④点的正东方向C.图乙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L1线绘制的D.图乙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L2线绘制的解析:选D剖面图中最高点海拔超过1200m,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为25m,L1穿过区域最高处低于1200m、L2穿过区域最高处高于1200m,则该剖面图是依据L2绘制的,故D正确。①②两点相对高度大于25m、小于75m,则A错误;依据图中指向标可推断⑤点位于④点的东北方,则B错误。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回答2~3题。2.图中“P—Q”一线()A.经过两个鞍部 B.最低处海拔为30mC.c地处谷地之中 D.高差最大可达300m3.在a、b、c、d四地视察()A.a地能看到b地 B.b地能看到c地C.d地能看到c地 D.a地能看到d地解析:2.C3.B第2题,结合图示等高线分布数据知,沿“P—Q”一线有一个鞍部;最低处低于30m;c位于山谷之中;高差最大低于300m。第3题,依据通视条件要求并结合图示信息知,bc之间为凹坡,从b地能看到c地。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如图所示)。读图,完成4~6题。4.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A.80m B.110mC.170m D.220m5.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A.道路①为直线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点间的最高点C.道路③最长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6.若运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输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A.道路③ B.道路①C.道路①和② D.道路②和③解析:4.B5.D6.B第4题,由材料可知,甲、乙两地有三条道路相连,故三条道路的起止点应当是甲、乙两地。读图可知三条道路的起止点海拔分别为260m和150m,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110m。第5题,在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看出,道路①路程最长,且山区道路多为“之”字形,不行能是直线,A项错;依据剖面线海拔可知,道路②没有经过甲、乙两点间的最高点,B项错;道路③最短,C项错;道路①和②剖面线右侧形态相同,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D项对。第6题,运用大型运输车运输重型机械设备,应尽量选择坡度小的道路,以保证运输平安。读图可知,道路①在三条道路中是起伏最小的。图表专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来描述某地区地形起伏的地图,作为一种基础的、重要的地图类型,在高考考查的等值线图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判读内容,主要包括高度计算、地形类型辨识、坡度大小分析以及地形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图1典型等高线地形图图2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3等高线变式图(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m,M1与M2的海拔均为500m)对于全部等高线地形图来讲,其推断方法具有很大的一样性,一是依据等高线数值特征推断海拔凹凸、计算相对高度大小等;二是依据等高线的形态和数值特征推断地形类型,如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悬崖、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三是结合地形类型综合分析其应用。对于图1来说,等高线比较简洁直观,比较简洁推断;对于图2来说,一般以区域图为主,其中绘制简洁的两三条等高线,表示该区域的海拔高度和大致的地势起伏状况,判读时留意其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和等高线大小的排列即可;对于图3来说,要先依据注记“山脊线与等高线的交点”提示信息,在图上简要勾画出等高线来,再依据等高线的特征与图示信息来解答问题。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一般包括五个方面:读图五方面读图内容分析、解决问题读数值范围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②海拔最大值、最小值判读区域地形特征,推断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阳坡、阴坡)读延长方向区域等高线整体大致凸出方向读疏密程度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②坡面凸凹:高疏低密——凸坡,高密低疏——凹坡①农业:陡坡种水土保持林,缓坡修梯田;②工程建设:为了使道路平坦,马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之”字形道路也是为了降低坡度读弯曲状况①山脊:凸向低处;②山谷:凸向高处;③鞍部:正对的两山峰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①推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②判读等温线改变:地势凹凸确定气温凹凸。山谷地势低,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凸向温度低的方向;山脊相反读局部闭合①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②盆地、凹地;四周中学间低;③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判读规律:“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判读局部海拔高度大小、高度范围或高差等(2024·江苏高考·节选)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m的水库。如图为拟建水库旁边地形示意图。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A.甲 B.乙C.丙 D.丁[学霸解题秘籍][答案]A(2024·湖北襄阳质检)如图示意我国台湾省某学校(图中X地)及其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依据所学学问完成1~2题。1.图示范围内,最大高差可能是()A.999m B.1199mC.1200m D.1299m2.关于该学校所处地形部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陡坡边缘 B.位于沙洲上C.位于山脊末端 D.位于河口三角洲解析:1.B2.A第1题,图中等高距为100m,河流干流流经地区海拔最低,范围为600~700m;图示区域西南部海拔最高,范围为1700~1800m,故图示区域的高差范围为1000~1200m,最大高差接近1200m,故选B。第2题,读图可知,X地位于河漫滩平原(凸岸),两侧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A项正确。沙洲一般位于河道中,B项错误;山脊部位等高线凸向海拔较低处,不符合X地等高线分布特征,C项错误;河口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和入湖口处,而X地靠近河流干支流交汇处,D项错误。(2024·江苏高考模拟)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读图,回答3~4题。3.图示区域内M山与甲村之间的高差可能为()A.290m B.300mC.490m D.500m4.有关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②从P点能看到甲村③R河段的流向是从西北到东南④甲村所在地形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3.C4.D第3题,由图可知甲村的海拔是大于200米小于300米,M山的海拔是大于600米小于700米,两者的高差要交叉相减,因此应当在300米到500米之间,正确答案选C。第4题,由图可知该地区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从P点到甲村经过山脊,海拔改变状况是先上升后降低,因此从P点看不到甲村,①②错误;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留意指向标的位置,甲村所在的地形是四周高、中间低,③④正确。故选D。点睛:从某一点视察另一点时,可以将这两个地方的位置连成直线,视察海拔改变状况,海拔上升时看不见,若降低则能看得见。大题增分——地形特征类题目答题规范(2024·海南高考·节选)读图,完成问题。归纳巴拉圭的地形特征。[解析]读图可知,巴拉圭的地形等高线基本在500m以下,等高线较为稀疏,以平原为主,巴拉圭河的海拔较低,向两侧海拔渐渐上升。[答案]地势较低,海拔在500m以下;以平原为主;地势自巴拉圭河(中部)向两侧渐渐上升。考法(一)地形的推断及地形特征的描述思维流程失误防范基础学问驾驭不牢,未能精确把握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从而导致推断错误;语言组织实力差,出现地形特征描述要点不全面,或者语言欠规范考法(二)地形地势形成的主要因素思维流程失误防范基本概念驾驭不精确,对内、外力形成因素及其对地形的影响理解不透彻;审题不到位,出现偏差,对“影响地形的主要因素”和“地形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区分不清考法(三)比较不同两地的地形差异思维流程失误防范基本学问驾驭不牢,对地形的判读和特征归纳出现失误;语言组织实力不强,对地形差异的比较要素归纳不全面考法(四)地形地势的推断及对气候、河流的影响思维流程失误防范学问整合和迁移运用实力差,一方面对地形特征的把握不全面,另一方面对气候、交通等影响的分析思路缺少条理性和系统性思索方向答题术语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①地形以××××为主;②主要分布在××地形区地势高、低①地势××高××低、地势自××向××倾斜;②地形坎坷(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海岸线平直、曲折①海岸线平直;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等特别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1.(2024·北京高考·节选)读图,回答下题。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解析:依据图示区域北部、西部多山地、丘陵,东南部为平原地形,可以概括出匈牙利地势总体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答案:以平原、丘陵为主;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2.(2024·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想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解析:读图(留意图中县界线),宾川县总体地势较高,东北部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2000米以上,河谷地带地势较低平且面积狭小,再结合材料“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可推想宾川县的地形特征为(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耕地应分布在地势低平地区,因此宾川县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山间盆地等地势低平处;由于高山面积广、河谷面积狭小,宾川县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小、数量少。答案:地形特点:山高谷深。耕地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五度”计算问题读图,完成(1)~(3)题。(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m B.55mC.60m D.65m(2)图中①②③④旁边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① B.②C.③ D.④(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相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15m B.40mC.65m D.90m[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m,图中最右下角的等高线为25m,最右下角海拔最低,海拔介于20~25m;图中最右上角的等高线为80m,最右上角海拔最高,海拔高于介于80~85m,故图示区域内海拔高差介于55~65m,可能为60m。第(2)题,据图可知,③处的等高线最密集,表示该处的坡度最大,河水的流速最快。第(3)题,水库应建在开口较小的山谷处,即图中①②之间的峡谷处;该处目前的河流水位约为45m,因此该坝的坝顶海拔约为58m,可据此在图中画出大坝的位置和长度,然后结合比例尺可算出,该坝的坝顶长度约为40m。[答案](1)C(2)C(3)B1.长度的计算包括两点间的直线距离和线状地理事物(交通线、河流、山脊线等)的长度,一般要依据比例尺进行计算。如上图,欲求甲、乙之间的直线距离,或山脊线AB段的实际长度,先用刻度尺量出甲、乙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山脊线AB段的大致图上距离,然后除以图示比例尺,即可求出两点间的长度。2.高度的计算包括海拔(确定高度)的判读和相对高度的计算。(1)海拔的判读:一般状况下,某点的海拔高度(或范围)可以干脆读出。特别状况下,假如两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来判定其数值。如图中有两条等高线,数值a大于b,则M地的值大于a,N地的值小于b。(2)相对高度的计算:读出任何两点的高度(海拔)或范围,依据高海拔数值(范围)减去低海拔数值(范围),就可以计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或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3)悬崖高度的计算①悬崖顶部的高度(海拔)H顶,其公式为:a≤H顶<a+d(其中a为与悬崖相交的等高线的最大值,d为等高距),如图中悬崖D处顶部的高度(海拔)为500m≤H顶<600m。②悬崖底部的高度(海拔)H底,其公式为:b-d<H底≤b(其中b为与悬崖相交的等高线的最小值,d为等高距),如图中悬崖D处底部的高度(海拔)为200m<H底≤300m。③悬崖的相对高度为ΔH,其公式为:(n-1)d≤ΔH<(n+1)d(n为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如图中悬崖D的相对高度为200m≤ΔH<400m。3.坡度的计算(1)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2)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①假如比例尺和等高距都相同,则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单位:m)中的坡度:C>A>D>B。②假如等高距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样,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例如,下图中的坡度:A>C>D>B。③假如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稀疏都一样,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例如,下图(单位:m)中的坡度:B>D>A>C。④比例尺和等高距都不相同,则可用tanα=H/L的值进行比较。H表示坡高(相对高度),与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有关系。L表示坡宽(坡宽=图上距离/比例尺)。4.温度的计算依据两点间的相对高度,结合对流层气温平均垂直递减率(0.6℃/100m)可求出两点间的温度差,进一步依据其中一点的温度,可求出另一点的温度。5.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打井深度)的计算通过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计算至少打多深的井才能出水。计算公式为:h=a-b,其中h为井深,a为地面等高线值,b为等潜水位线值。(关于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见后面章节)(2024·长春三校联考)禽流感发生时,距疫情发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