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_第1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_第2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近年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无痛持续的静脉导管通路,但PICC为侵入性操作,导管作为异物在血管内留置时间过长,容易并发静脉炎,文献报道,静脉炎发生率为17%-323%。静脉炎是由物理、化学、感染等因素对静脉血管壁刺激导致的血管壁炎性反应[1],患者主诉为穿刺部位发红、灼热、紧绷及胀痛感,沿穿刺部位血管可产生条索红线或肿胀形成瘀斑,触诊有发热,发硬,触痛的感觉。静脉炎的分级。按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协会标准分为以下5级:0级:无临床症状;1级:局部发红伴有/无疼痛;2级:局部发红伴有/无疼痛,有/无水肿;3级:局部发红伴有/无疼痛,有/无水肿,静脉条索形成;4级:局部发红伴有/无疼痛,有/无水肿,静脉条索形成,长度大于2.5CM[2]。PICC致静脉炎的预防1提高穿刺技巧提高护士的穿刺技术是预防静脉炎的前提。护士在置管前应充分评估患者血管条件,穿刺时动作要轻柔,准确,送管时应缓慢,用力均匀,如前进中有阻力时,可适当调整手臂方向及高度,或稍拉回导管,轻微调整穿刺针,解决静脉瓣引起的穿刺困难。也可抽取适量生理盐水,插管时边推边送管,既保护血管又有利于使导管头部漂浮到位[3,4],此外,不应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以减轻对血管内膜的机械损伤,避免引起血管损伤导致静脉炎。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预防静脉炎的关键。置管前、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特别是穿刺过程要采取最有效的防护措施,以防止微生物侵入。应选择粗直弹性好,充盈的静脉进行穿刺,穿刺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无菌手套,以去除附着于手套上的滑石粉或生物粉,避免滑石粉进入血管刺激血管发生静脉炎。消毒时,消毒剂不宜太多,要等到干后再行穿刺,避免消毒剂沿穿刺隧道侵入血管造成化学性刺激而引起静脉炎。3选择适宜的血管部位目前公布picc应首选贵要静脉,次选肘正中静脉,最后选头静脉。贵要静脉在肘窝处斜行,位置较深,不利于穿刺,但其管腔由下至上逐渐变粗,静脉瓣较少。头静脉位置较浅,在肘窝外侧可见其管腔粗直,易于穿刺及固定,但其管腔由下至上逐渐变细,分支多,不利于导管顺利通过。李新萍认为,最佳穿刺点在肘窝下2横指处,穿刺点过低则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血液回流障碍或因导管与血管壁摩擦而引起血管损伤;过高则可能损伤神经及淋巴回流系统。因此,建议插管最好选择右侧路径,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5]。4做好导管维护,减少静脉炎发生定时更换穿刺处敷料,穿刺后24小时内更换穿刺处敷料,以后隔天更换穿刺点敷料1次。保持肝素帽和正压接头处无菌:因为细菌容易定植在导管接头缝隙间,故每次输液,给药前可用碘伏或安尔碘严格消毒肝素帽和正压接头,消毒范围包括肝素帽和正压接头的顶端及周边,待干后再连接输液器,肝素帽每周更换一次,正压接头每2周更换一次。5正确的冲管和封管技术输液前用20ml生理盐水冲管,液体输完后用10ml肝素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使冲洗液在管腔内产生涡流,以清洁和漂净导管壁。推注速度宜慢,以降低液体对血管壁的冲击力,避免造成导管破裂。但输注完胃肠外营养液及其他高分子液体如白蛋白后,应先用生理盐水100ml彻底冲管,再用10ML肝素生理盐水封管。6做好健康教育,提高自护能力PICC穿刺成功后一周内,指导患者避免术肢剧烈活动,置管上肢时,肩关节活动度不可过大,以免穿刺局部血管受导管摩擦而导致静脉炎发生。一周后,嘱患者可每天湿热敷穿刺侧肢体2次,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肢体肿胀。指导患者正确洗澡,不可按摩置管上肢,以免导管脱出,切不可将脱出的导管部分再送入血管内,以免局部皮肤表面细菌通过皮肤与血管之间的开放隧道逆行侵入,造成细菌感染。PICC致静脉炎的治疗机械性静脉炎的处理:穿刺部位无血肿,渗血时,适当增加上肢活动,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要防止活动过度,避免导管对血管的机械性损伤。如穿刺部位或上方出现红肿热痛,首先抬高患肢并制动,用25%硫酸镁湿热敷4-6次/天,每次20-30分钟。化学性静脉炎的处理:将硫酸镁和甘油配成甘油硫酸镁乳剂,1次/天,持续外敷;1%普鲁卡因加地塞米松5mg1次/天,涂抹在红肿皮肤边缘。细菌性静脉炎的处理:当穿刺处出现分泌物增多或脓性分泌物时。应对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同时给予红外线局部照射2-3次/天,每次20-30分钟,庆大霉素8万单位加地塞米松5mg局部换药,每日2次。若治疗2-3天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应考虑为全身感染,立即拔除导管,将近端各剪1-2cm进行细菌培养,同时抽对侧静脉血进行细菌培养,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血栓性静脉炎的处理:如置管侧上肢出现疼痛肿胀,肩周不适,臂围增加2cm以上,以及皮温升高,皮肤颜色发绀,应高度怀疑静脉血栓,立即停止静脉输液,若彩超显示静脉血栓形成,则应立即拔除导管,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避免压迫患肢,嘱患者做握拳、松拳动作,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上臂肿胀。不要按摩患肢或做剧烈运动,以避免栓子脱落引起严重并发症,严格遵医嘱进行抗凝溶栓治疗,密切观察患肢疼痛肿胀好转情况以及有无出血先兆,监测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等。综上所述,PICC致静脉炎与导管材料、型号4Fr、穿刺技术、无菌技术、封管技术、患者血管条件及自护能力有关。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picc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在置管前正确评估患者血管,履行告知义务,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管径细的硅胶导管,并选择最适宜的血管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穿刺置管。置管成功后,应在输液前后、输液间隙期、规范进行冲管和封管,同时加强患者健康教育,避免因知识缺乏造成静脉损伤,以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参考文献[1]王秀荣,蒋朱明,马恩陵.640例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回顾[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2,10(2):133134.[2]陈玉平,袁方,赵养玲,等.拔出静脉导管注意事项[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9.19(10):488.[3]朱石杰,尹向莉,崔春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