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促进民族团结(原卷版)_第1页
7.1促进民族团结(原卷版)_第2页
7.1促进民族团结(原卷版)_第3页
7.1促进民族团结(原卷版)_第4页
7.1促进民族团结(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1促进民族团结

课后培优练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习近平总书记说:“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这句话

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石榴籽密心里红,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②公民应担负起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③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就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021年11月22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通知》,其中讲到:省、直辖市代表

中,少数民族党员应有一定数量。这体现了()

A.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坚持民族平等基本原则

C.坚持民族团结基本原则D.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3.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2020年,西藏地区全年生产总值达到190274亿元,全新的西藏正呈

现在世人面前。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因为()

①维护祖国统一,实行“一国两制”

②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大力发展民族经济

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

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这表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B.贯彻“一国两制”,保障少数民族行使高度自治权

C.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是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第1页共9页

5.近年来,如皋市深入开展“红石榴家园”创建活动,助推民族团结进步。通过创建,促进全市各族人民像

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如皋凝聚起强大的民族合力。

开展“红石榴家园”创建活动()

A.有助于消除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异

B.能有效保障少数民族地区享有教育自治权

C.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地区同时同步共同富裕

D.促进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6.2021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汪洋在出席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发表讲话时指出,70

年来,西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发生历史性变化,民族团结呈

现历史性进步,创造了改天换地的人间奇迹。西藏70年的巨变得益于()

A.坚持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B.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

C.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完善

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筑牢了民族共同体意识

7.因为热爱,在离家万里之外的新疆热土扎根一年又一年,支教一届又一届。有一群来自广东9座城市的

170名教师,从“60后”到“90后”,来到广东对口援疆喀什地区伽师县,驻扎在5所中小学,用成百上千个

日夜浇灌出一颗颗饱满的“石榴籽”。这启示我们()

①要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与国家联系在一起

②中华民族一家亲,要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③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

④我国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地区高度自治的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要求,要紧紧抓住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样要求是为了()

①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②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③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④确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的基本

第2页共9页

原则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10.川藏铁路是“十四五”铁路建设的“头号工程”。该铁路从四川成都出发,“穿七江过八山”,攀上世界屋脊,

最终到达西藏拉萨,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超级工程;建成后,坐火车从成都去拉萨的时间将从

40多小时减少到13小时左右。川藏铁路是()

①推动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团结路”②拉动沿线经济,走向同步富裕的“发展路”

③加强国防建设,巩固边疆稳定的“安全路”④加快民主建设,促进文化交流的“繁荣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2022年3月,举世瞩目的全国两会如期而至。这份“如期而至”的背后,彰显着中国之治的制度

优势和制度魅力。让我们一起关注国家发展,助力新征程。

[制度优势]全国两会每5年为一届,2022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3月5日召开)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3月4日

召开)。其中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1)材料中两会的召开体现了我国的哪些政治制度?

[成就溯源]两会报告中指出,在党的领导下,新疆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万亿元、规模以

上工业增加值4560亿元、进出口总额1669.1亿元,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如今,新疆地区农村人

口全部脱贫,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睦和顺,发展成就有目共睹。

(2)新疆取得上述发展成就,得益于什么?

[民主民生]人大会议期间,国务院认真研究了代表们的审议和意见,对政府工作报告拟作92处修改,

规划纲要草案拟作57处修改。截至3月8日12时,大会秘书处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487件,议案主要

聚焦人们群众所思所盼,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全国两会上,民主与民生紧密相连,做到了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3)材料体现了道德与法治的哪些知识点。

[传递心声]“我们把您的声音,传递给代表委员”-----2022年两会前夕,人民网开展了“我给两会捎

句话”活动,邀请你参与其中。

第3页共9页

(4)你最关注的问题是:_________。

你对此问题的建议是:_________。

12.奋楫扬帆,终有成

材料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向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

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的解决了

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

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引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发展成就?

(2)选做题:请你从以下两观点中任选一个观点阐释理由。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

我选___________

材料二70年来,中央政府向西藏累计投资1.63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21.5倍。下表是近三年

西藏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项目地区GDP人均可支人均可支配收

地区GDP

年份增速配收入入增速

20191697.82

8.1%19501元12.8%

年亿元

20201902.74

7.8%21744元11.5%

年亿元

20212080.17

6.7%24950元14.7%

年亿元

(3)图表信息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相比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8.1%的增长速度,2022年经济发展5.5%的预期目标显得有点“低

调”。相比于经济目标,政府工作报告在民生领域却非常“高调”:政府要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强

化就业优先政策,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政府投资更多向民生项

目倾斜,加大社会民生领城补短板力度;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第4页共9页

(4)运用所学知识,分别解读材料中“低调”与“高调”背后的智慧。(各写出两点)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小敏在黔东南州博物馆内欣赏到经典美术作品时,由衷感慨()

A.民族平等无差异,国家统一已实现B.民族政策有保障,高度自治求发展

C.中华民族大团结,共同繁荣盼复兴D.当家作主站起来,民族差异不复在

2.2021年7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疆各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新疆经济

社会快速发展,民生建设和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建立了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康保障水平显著提

升……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这得益于()

①党和国家对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

②党和国家带领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实现同步富裕的目标

③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2021年8月19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实

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若要报道这一新闻,最适合的标题是()

A.保障人民权利,发展人民民主B.坚持民族平等,实现高度自治

C.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D.尊重民族差异,维护国家统一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陈双村是一个有着壮族,汉族、毛南族、苗族等11个民族杂居的移民大村,从

最初的语言不通,到如今不同民族间真正实现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其乐融融。完成下面小题。

4.当初,易地扶贫搬迁过来的苗族同胞不会种稻谷、甘蔗,其他民族踊跃相助,手把手地教。后来,苗族

同胞将砂糖桔产业发展起来后,也回过头来帮助其他民族脱贫致富。我们从中体会到陈双村的各民族

()

①生活上同步富裕②经济上互帮互助③情感上相互亲近④风情上基本相同

第5页共9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每逢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村里都举行民族民俗展演活动,苗族的“芦笙踩堂舞“、毛南族的“傩戏舞”、壮

族的“罗嗨山歌”在这里竞相表演。举办民族民俗展演()

①解决了民族间语言不通的问题②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③确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④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汾水浇灌雪莲花

十年来,山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口援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帮助当地解决近十万

人饮水、取暖等诸多民生问题,两地之间结下深厚情谊,被当地媒体盛赞为“汾水浇灌雪莲花,同心掬得

满庭芳”。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山西有关做法的积极意义。

7.【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一家亲,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材料一2021年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西藏,祝

贺西藏和平解放______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

(1)请将材料中空白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

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

(3)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

1.2021年8月19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

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贺匾上题词“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

题词体现了()

①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

③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6页共9页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0年来,在党中央的特殊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西藏人民从身无分文到“收入过万”,从

无房可住到“宜居优居”,从“没学上”到“上好学”,从“缺医少药”到“健康西藏”……这些成就的取得()

①展示了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巨大优越性

②彰显了党的民族团结政策的无比正确性和强大生命力

③保证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

④实现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③④

3.70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西藏传统文化,投入巨大人力、财力、物力,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

等多种手段,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得到了弘扬和发展。其具体表现在()

①藏语言文字得到广泛使用

②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

③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实施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

4.2021年9月27日,世界上首条沙漠环线铁路——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即和若铁路)全线铺轨贯

通,这是南疆地区沟通西北、西南地区的便捷运输通道。和若铁路结束了南疆五地不通火车的历史,使得

和田人民出疆路程缩短了1000多公里。和若铁路全面铺通的意义在于()

①加快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

②扩大发展差距,提升少数民族的竞争优势

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④贯彻“一国两制”,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作为我省民族工作重点县,泰顺广泛组织各族群众,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其中,司前畲族镇成为“全

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体现泰顺()

①实践了“一国两制”方针②巩固了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