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解析)_第1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解析)_第2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解析)_第3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解析)_第4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解析)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5.1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A(2分)【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B.蜷伏juǎn改为quán房脊jí改为:jǐ

C.徜徉tǎng改为cháng狭隘yì改为ài

D.附和hé改为hè庇护pì改为bì女娲wō改为wā

2.B(2分)【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分岐—分歧C.眩耀—炫耀爱幕—爱慕D.篷勃—蓬勃

3.C(2分)【详解】本题考查成语使用。C.危言耸听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听

话的人吃惊。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C项“一场危言耸听的骗局”,使用错误。

4.B(2分)【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语法知识。B项中“家君”属于谦辞。

5.(1)(2分)第①句,修改意见:把顿号改为逗号。

(2)(2分)第⑦句,修改意见:删掉“通过"或“使”。

6.(3分)示例:夏天喧嚣的鸣蝉,激情豪迈地发表热烈的演讲;

秋天烂漫的菊花,泼泼洒洒地吐露高洁的芳华;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根据语境可知,仿写内容和夏天、秋天的自然风物有关;再由参照句可知,

句式为“夏天(秋天)……的……,……地……"的形式。仿写时要注意与例句的句式要一致,使用的修

辞要一致,所写内容与表达情感要一致,字数尽量一致。)

7.(1)①A②A③B(每空1分,共3分)

(2)灵吉菩萨。(1分)

第一次:灵吉菩萨曾经用飞龙宝杖收服了黄风怪。(1.5分)

第二次:三借芭蕉扇时,灵吉菩萨借给孙悟空定风丹,令罗刹女扇不动他。(1.5分)

(评分说明:能概括出两次事件,主要情节表述完整,即可得满分。)

【详解】本题考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考查点是名著人物和名著情节。

(1)①车迟国斗法:写的是车迟国兴道灭佛,三大仙向国王奏说孙悟空打死道士、冒充三清事,孙

悟空与三大仙斗法比武。三大仙符合“妖魔”身份。②尊者索要“人事":唐僧师徒费尽辛苦来到西天

如来处,传经之时,阿傩、伽叶两位尊者却问唐僧索要“人事”,唐僧拿不出来,于是两位尊者只传给唐

“无字之经"。后经燃灯古佛提醒,唐僧发现经书无字,只好再返回灵山,两位尊者二次传经,仍旧

向唐僧要“人事”,唐僧只好把唐王所赐紫金钵盂送给尊者,方才得授有字之经。阿傩、伽叶是神佛身

份。③灭法国救僧:写的是孙悟空纠正灭法国国王专嗜杀僧一事,灭法国国王符合凡人身份。

(2)根据“那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定性良久,仔细观看,却才认得是

小须弥山”可知,选段出自“一调芭蕉扇"一节。悟空初次借扇,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得无踪无影。

灵吉菩萨得知实情,给了孙悟空一粒定风丹。由此可知,小须弥山的菩萨是灵吉菩萨。结合整本书阅读积

累可知,灵吉菩萨是《西游记》八菩萨之一,住在小须弥山,法力广大。灵吉菩萨曾帮助过大圣两次。第

一次:灵吉菩萨曾经用飞龙宝杖收服了黄风怪。师徒四人来到黄风岭,唐僧被虎先锋捉走,后来猪八戒打

死了虎先锋,悟空去营救师父与黄风怪打斗,被黄风怪的三昧神风吹伤双眼,后被护教伽蓝治好眼疾。悟

空变为蚊子飞入洞中,探知黄风怪最怕灵吉菩萨,最后悟空从小须弥上搬来了灵吉菩萨,用飞龙宝杖才降

服黄风怪,使之现出黄毛貂鼠的本相,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救出了唐僧。第二次:三借芭蕉扇时,

借给孙悟空定风丹,令罗刹女扇不动他。唐僧被阻挡在八百里火焰山,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把孙悟空扇得如

败叶残花,是灵吉菩萨把定风珠借给悟空,孙悟空得到灵吉菩萨的“定风丹”,含在嘴里,任由铁扇公主

连着扇了几扇,仍在狂风中巍然不动,抵抗了罗刹女的芭蕉扇。

8.(1)一夜征人尽望乡(2)落花时节又逢君(3)河流大野犹嫌束

(4)尚思为国戍轮台(5)非宁静无以致远(6)取义成仁今日事(每空1分,共6分)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背诵。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

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错一字此空不得分。

二、阅读与鉴赏(42分)

9.B(2分)【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第二句中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并没有直接表达

出对春朝的厌恶,B选项无中生有。

10.(4分)示例:我会重读“排"字,“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鹤一飞冲

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1分)整首诗采用“2-2-3”的朗读节奏,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进行连

接,如:自古/逢秋/悲寂寥;(1分)用轻快的语气、激昂的语调朗诵,因为这首诗描写的是明丽的秋

景,表达了作者昂扬奋发的豪情,诗中描述秋天的高远与宏伟,并以“一鹤排云上"的意象来比喻诗情的

激昂。在诵读时,应以轻快而高亢的语调,体现诗人乐观豁达的心理和对秋景的欣赏。(2分)

(评分说明:能分别答出重读、停连、语气、语调,意思相近,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主旨及朗读技巧。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常调,另辟蹊径,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

歌了秋天的美好。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

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明丽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这里,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昂扬奋发的豪迈情怀。故读起来的语调是:轻快、昂扬

的语调,充满动感和喜悦。

11.(1)同“无”,没有(2)告知,开导(3)又,再(每空1分,共3分)

12.D【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D.均是语气词,均译为:罢了。

13.吾鼍也/故惧诛而哭/汝虾蟆无尾/何哭

(评分说明:限断三处,一处1分,共3分。少断、多断,一分不得。)

【详解】本题考查断句,要根据句意来断句。“我是鼍,因为害怕所以才哭,你是虾蟆没有尾巴,为什么

也要哭呢?"限断三处,一处1分。少断、多断,均不得分。

14.日月星辰,也是聚积的气体中能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也不能够伤害到谁。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意近即可,重点词语“积气”“只使"重伤”必须要翻译正确。

15.(1)示例:他担心天会塌陷,说明他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对此进行积极探究,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能居安思危,提前做好准备。(2分,意近即可)

(2)示例一:蛤蟆有忧患意识,考虑长远周到。

示例二:龙王代表了强权者,蛤蟆等代表了弱小者,在龙王的淫威下,弱小者瑟瑟发抖,这讽刺了强权

者想找一个人的差错,总能找到理由/毫无根据地/随心所欲地诬陷好人的现象。

(2分,任选一个角度,意近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和个性化解读。做此类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选文,理

解文章内容,抓住文中重点句子进行理解。根据重点句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和“若躇步眦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明确杞人怕天会塌下来而忧天,嘲讽对一些不必要的

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而担心的人。换个角度就是要求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那么我们要尽力地

找出他的优点。如:他担心天会塌陷,说明他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对此进行积极的探究,有一定的忧患意

识,能居安思危,及早做好准备。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要读懂全文,知人论世,把握主旨。文章写的是龙王下令有尾巴统

统都得杀头,虾蟆现在没有尾巴,小时候曾有过尾巴的,可能也要斩首。这个寓言揭示了封建专制政治的

一个重要侧面:横加罪名,株连无辜。所以弱小者在强权面前是不堪一击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

情况,面对强权者的任意妄为,弱小者为保性命只能如蝼蚁般苟延残喘,惶惶不可终日,这些弱小的受害

者是值得同情的,并不是庸人自扰。

【乙】【参考译文】

艾子在海上航行,晚上停泊在一个岛屿的边上。半夜时分,他听到水底下传来人哭泣的声音,又像有人在

说话,于是认真地倾听着。只听得说道:“昨天龙王下了命令:‘水中的动物,只要有尾巴的都必须斩

首’。我是鼍,有尾巴,因为害怕所以才哭。你是虾蟆没有尾巴,为什么也要哭呢?"接着又听到另一个

声音说:“我现在幸而没有尾巴,但我担心会追究我蝌蚪时候的事。”

16.(2分)B

【详解】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在文中找到与选项内容相关的语句,仔细甄别判定说法是否正确。材料一提

到“青年人要读书,要紧的是先养成好读书、好买书的习惯”,并没有说这两个习惯的重要性依次递增,

选项无中生有。故选:B。

17.(3分)(1)由读书兴趣及占比可知,绝大多数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兴趣;(1分)(2)由圈点批注

摘录习惯及占比可知,圈点批注摘录习惯比较欠缺;(1分)(3)由联系实际评价质疑及占比可知,大

部分学生阅读后不会去联系实际评价质疑。(1分)(评分说明:3分,从三个方面分析,意近即可)

18.董宇辉属于钻石型读者(1分)。董宇辉将读书所获内化为自己的涵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信手

拈来,侃侃而谈。他不仅使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时也用自己的学识和经历激励着网友们。(分析

“自己读书受益"和“使别人也受益”两个方面,得2分)

(评分说明:如果选择其他三种类型,则此题不能得分。)

19.(1)去书店偷书(2)被母亲发现偷书(3)赎回书并反思(每空1分,意近即可)

20.(3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我"比作哈萨尔的神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跑

出教室的速度之快(1分),突出了“我"急于得到《西游记》的迫切心情,表达了我对《西游记》

的喜欢和痴迷(1分)。(意近即可)

21.示例:加在第⑩段之后。月亮躲藏在厚厚的云层后,不肯露面,街道两旁的灯光昏黄而微弱,勉强

照亮着前方的一小段距离。夜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着什么秘密。漆黑的夜晚,四周弥

漫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感。(3分)

(评分说明:无论加在哪一个位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环境描写要具体生动;字数不少于50字。)

22.示例:体现作者对《西游记》这本书的喜爱与珍视(1分);这本书蕴藏着“我”成长历程的珍贵回

忆,提醒“我"坦诚面对错误的重要性(1分);代表着“我”对母亲与售货员的感激(1分);这本书

将会成为“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道德教材,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诚信和道德,深化了文章主旨(1

分)。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和作用的分析理解。从位置上讲,“我将一辈子珍藏它”这句话在文章的结

尾,交代故事结局,丰富文章内容;结合第⑧段“我实在太喜欢这本书了,我脑海里忽然闪现出一个可

怕的念头——我要把那本《西游记》偷回来”,第段“额吉抹干眼泪,带着我和那本《西游记》来

到了新华书店”,第段“额吉将兜里拉拉杂杂的零钱全部掏出来,摆放在柜台上,买下了那本我心

爱的

《西游记》"我知道,那些钱的数额远远超出了书的定价”,可知:在“我"成长路上,“它”不单单

是指一本书,更是“我"过去某段时光的见证。“我”痴迷《西游记》,这本书是“我"从新华书店偷

来的,后来额吉知道“我”的不良行为,带着“我"和书去书店,并当着“我”的面把书买下来。额吉

用行为告诉“我”,做人要品行端正。“一辈子珍藏”是说“我"会永远珍藏这本书,表现出“我”对

这本插图版的《西游记》的重视和珍惜;也反映出“我"对诚信道德的重视;表现“我”会时刻提醒自

己以此为鉴,不再做出偷盗的事情,时刻保持诚信,遵守社会道德,深化了文章主旨。

三、写作表达(50分)

23.从内容、语言、结构、书写四个方面分五类,按以下标准评分:

一类卷:45-50分(含卷面分)。中心突出,切合题意,内容充实;语言准确,行文流畅;结构完

整,层次分明;书写正确,工整清晰。以4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二类卷:38-44分(含卷面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字体端

正,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均在3个以下。以41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三类卷:30-37分(含卷面分)。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比较具体;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结构基

本完整,层次较清楚;字体清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均在10个以下。以34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四类卷:21-29分(含卷面分)。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语病较多;层次不够清楚;字迹潦草,

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以2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五类卷:20分以下(含卷面分)。严重偏离题意;文理不通;结构混乱;字体难看,不易辨认,错

字多,不会使用标点。

说明:在按以上评分标准给出考生作文总分后,凡一、二类作文,达到下列要求之一者:

①深刻透彻②内容丰富③有文采④有创新,在所给分数的基础上加2-5分,但合计作文总分最多

50分。作文总体评分以41分为基准分,控制不及格分数(30分及以下)。2024一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七年级语文试题

2025.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考生必须将答案全部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

试题上的一律无效。

2.试题4页,答题卡2页,一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答题前请正确填涂答题卡前端的考生信息并仔细阅读注意事项。

4.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为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校园,学校七年级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系列活动。你和小

蒙、小山在一个组,一起参加下面的活动。

【活动一:书海拾贝】

回顾本学期的语文学习,小蒙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感。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①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了一役学习之旅。②不必说春天欢快的鸟儿,呼朋

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也不必说

;更不必说

;单是冬天

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就让人们心里有了着落。③迁徙的大雁,蜷伏的小猫,

狡特的狼,还有那失修的房脊上A亭亭玉立的白鸽,都给予我们丰富的生命体验。④史铁生在秋风落

叶中与母亲(诀别),感慨一生要“好好儿活”;莫怀戚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用爱与责任化解(分

岐),背负起继往开来的希望;于清在国文老师的课堂中徜样,感受着古人的智慧和母语的力量。⑤

以身(殉职)的白求恩,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同志满腔热忧,对工作B精益求精:锥太夫人一生

劳动(不辍),朴素的人格对朱德产生了重要影响。⑥(眩耀)新装的皇帝,随声附和的众人,一场

C危言耸听的骗局却被小孩褐开了真相;庇护商人的赫尔墨斯,化作凡几人问价却落得个(爱暮)虚荣的

名声:D神通广大的女娲,用黄泥创造出(篷勃)的生命,让人类得以(绵延)…⑦通过语文学习,

使我们拥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⑧让我们奔赴诗意的语文之旅,尽情畅游语文世界吧!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贮蓄(zhù)

着落(zhu6)迁徙(x)

B.蜷伏(judn)

狡黠(xiá)

房脊0

C.徜徉(tdng)

狭隘(y)

热忱(chen)D.附和(h)

庇护(pi)

女娲(wo)

七年级语文试题

2.文中括号里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诀别分岐B.殉职不辍

C.眩耀爱幕

D.篷勃绵延

3.文中双横线上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亭亭玉立

B.精益求精

C,危言耸听

D.神通广大

4.同学们围绕语文学习继续展开了交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东汉列为“七经"

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敬辞和谦辞在古汉语中很常见。“令堂"家君”属于敬辞,“小女"寒舍”属于谦辞。

C。《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共十篇文章,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