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说明:1.满分120分。2.有答案卷,考生直接把答案书写在答案卷上。3.建议使用黑色签字笔(最好是0.5mm的笔芯)答卷。

题号一二三总分

成绩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7分)

★文化遗传精神*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民间技艺和民俗文化,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年级某班开展了“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选段做题。

蛋雕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明清达到鼎盛。薄薄的蛋壳经过精雕细琢,成为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备受推(chóng)。①蛋雕从雕刻的手法区分主要为两类,其一是在颜色较深的蛋壳表面上以中国的各类传统艺术加以表现,如国画、版画、雕塑等。其二是以浅浮雕和镂空的手法进行雕刻。蛋雕艺人自出心裁。雕镂出的作品风格多样,有的古朴自然,以拙见秀;有的新颖时尚,别具一格。②他们在蛋壳上创造出一方艺术天地。他们的坚守使非遗逐步摆脱(bīn)临失传。非遗在创新中发展,在生活中流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1.(1)给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①推chóng_____②bīn临_______③自出心裁______④潜移默化_______

(2)文段中划线句子①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2分)

(3)判断文中划线句子②是否有语病?如有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__________(2分)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美丽的颜色》体裁是传记。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状态,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B.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阴,以山北水南为阳。《愚公移山》“冀之南,汉之阴”中的“汉之阴"指汉水的北面。

C.《周亚夫军细柳》主要记叙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军士的事,节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D.《梦回繁华》主要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文中运用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B.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有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闪闪发光。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D.叶嘉莹先生走了,但她的睿智、坚韧、乐观……还有她的诗词,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4.以下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因为阅读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

②从而免于迷失和彷徨,知道何去何从。

③阅读为什么能提升我们的气质?

④有了知识和智慧,我们才能独立思考,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

⑤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丰盈充实的灵魂,气象万千的精神。

A.③①⑤④②B.③①④②⑤C.④②③①⑤D.④②③⑤①

【中国经典名著】

5.同学在制作《昆虫记》阅读资料卡时,把记录的昆虫图片弄乱了,请你根据表格内容帮他从下面三幅图中选出对应的昆虫图片。(只填序号)(3分)

《昆虫记》阅读资料卡

昆虫名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内容摘录它把长鼻尖端伸到井底深处,看看里面的食物情况,然后再留下给自己的孩子。自从它下到洞中,它什么都没有吃过,绝对没有去碰那个大面包……宁可自己挨饿也绝不让子女缺少吃喝。我看见它用大颚尖小心翼翼地挑起卵的薄膜,把薄膜撕破,扯下……犹如温柔慈爱地舔食胎衣的母羊和母猫。

阅读感悟:在昆虫的生命里,也有让人动容的母爱。

A.朗格多克蝎B.西班牙蝶螂C.象态檬栗象

6.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中部分人物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他是我所遇到的红军领袖中,有最强阶级感的人——在姿态上、外表上、谈话上。”这是斯诺对徐海东的印象。

B.书中的“红小鬼"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认为自己跟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对红军的忠诚是少年人的无可置疑的忠诚。

C.毛泽东重视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人是贫穷的、饥饿的、被剥削的、不识字的,然而又是善良的、忠实的、勇敢的——的迫切要求。

D.彭德怀曾经先后加入过同盟会、国民党,最后完全自动地找寻中国共产党,他成为三次革命的领袖。

【中国传统文化】

周一下午两点,班级将召开“寻找身边最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班会。

7.班主任李老师对你说:“我想邀请刘老师做10分钟的讲座,你去邀请她,告诉她活动的时间与主题,看她是否能参加。"请你向刘老师转述李老师的话。(2分)

______________

【中国诗词精神】

8.漫步诗词追寻精神风貌,感悟音韵美景。(8分)

(1)跟着书本去旅行,追随欧阳修的脚步去西湖感受“①__________,不觉船移;与杜牧一起在赤鼻矶畔体会“②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历史足音;陪伴王维在西北的广大荒漠中共赏“大漠孤烟直,③__________"。读书之乐意无穷。

(2)大千世界,气韵勃发,处处都有韵的回响,时时都有韵的节拍。“④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这是白居易笔下莺和燕的蓬勃声韵;“⑤__________,⑥”,这是陶渊明归隐田园、采菊自乐的悠然神韵;“⑦,⑧,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是孟子治国的铿锵气韵。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43分)

★诗词有情怀★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9~10题。(5分)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乙】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释】①楼兰:汉代西域国名,此指楼兰国王。西汉昭帝时,楼兰国王屡次截杀出使西域的汉使,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刺杀了楼兰国王。

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乙诗“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乙诗一二句写五月的天山有“雪"无“花”,寒气逼人,突出环境的艰苦。

C.甲诗中“卷"字写出乘夜奔袭之状;乙诗中“抱”字描绘将士们夜间休息悠闲之态。

D.两首诗最后两句运用典故、表达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和为国立功的慷慨豪情,

10.王安石曾对本诗提出疑问:“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请你解答他的疑惑。(3分)

____________

(二)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11~15题。(13分)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乙】韩愈,字退之,昌黎人。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①。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②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愈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有改动)

注释:①从父兄:堂兄。②洎:到,及。

1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①上自劳军__________②寻登进士第__________

③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__________④天子为动,改容式车__________

1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谏官论之不听居天下之广居(《富贵不能淫》)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残年余力(《愚公移山》)

C.称荐于公卿间征于色,发于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虽晨痍不给,怡然不介意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13.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前任宰相郑余庆颇为他宣扬美名,由此韩愈在当时名声大振。

B.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韩愈说话真率,没有顾忌,品行坚定、为人正直,不擅长应付世俗人情。

C.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皇帝(非但)不听从,大怒之下将韩愈贬为连州阳山令。

D.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韩愈招募了十六七个后进贤才,即使早饭都吃不上,他们仍处之怡然不在意。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15.《富贵不能淫》中孟子指出心目中“大丈夫"的本质:“富员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请结合文章【甲】的内容,筒要说说周亚夫能否称得上大丈夫。(3分)

★走进古典园林★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0分)

【材料一】①游廊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富特色的建筑之一。最初游廊是屋檐下一个狭长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有遮阳、避雨和小憩的功能。后来它成为连缀园林主体建筑的纽带,起到划分景区、增加景深、引导观赏线路、连接景物与环境等重要作用。

②除了这些实用价值,游廊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或蜿蜒山坡、凌空水上,或穿越花丛、隐现竹林,为园林增添了许多艺术情趣。游廊自身形态也极美。直廊走势较平直,曲廊形体曲折逶迤,水廊如卧虹临水,都展现出不同韵味的形态美。例如,__________。

③游廊还可以发挥“借景"和“点景”的妙用。绝大多数的游廊都为两面通透的空廊,这种结构十分利于“借景"。当人们站在空廊一侧望向对面,或站在空廊之内望向四方,空廊的柱林、楣子和栏杆,自然形成了眼前美景的精美画柜,或柜定几树桃花,或框住一带远山,或收入流云飞鸟……一幅幅或动或静的风景画,让园林之美产生了流动延续的最佳观赏效果。而“点景"的妙用要基于游廊位置和自身形态。四周高木蓊郁,鸟语花香,流水淙淙。一座廊桥,架于溪上,蜿蜒曲折,点缀其间,丰富了建筑的整体审美表现力,让整个画面生动雅致起来。

④“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这一思想也体现在廊的建造中。依山而建时,设计顺应地形变化的波折廊;临水而建时,建造凌驾于水面的折形廊……设计者和匠师们秉承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理念,表达了对自然之趣的追求。

【材料二】①古典园林多是一家一户的私人宅第,占地面积很小,就需要靠大量的墙体来分隔景区,以开拓景深。因墙上的花窗也因此具有了沟通空间、通风透光之实用功能,被形象地称为“园林之眼”。

②同时,花窗还具有审美价值。它造型多变,纹饰精美,既可使平直的墙面一扫呆板之感,又因不同光线的照射,使花窗的投影犹如一幅幅斑驳陆离、变幻不定的水墨画,美不胜收,颇有艺术之趣。

③花窗有空窗、漏窗、盲窗等多种样式。空窗是仅有窗洞没有窗棂的窗,有增加空间视觉的作用。窗棂上、窗洞中被装饰上了各色各样纹饰图案的漏窗,营造的羡“既通又隔,似通还隔"之美,这是古代文人墨客最喜爱的。“盲窗”是在墙体上起装饰作用的窗子,与漏窗不同的是,盲窗是封闭的,无法起到通透的效果。李渔曾有“尺幅窗,无心画"之言,是啊,当天地被花窗如此美妙地框成一幅画,与人力所作的“有心画"相较,“天然去雕饰”的妙处,难以言说。

④花窗纹饰的构图巧妙,具布丰富的文化内涵。云纹是古人用以刻画天上之云的纹饰,寓意吉祥、高升;龟背纹又称龟背锦,足一种龟纹形式的图案,寓意长寿安康;冰裂纹图案以坚冰出现裂纹表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寓示不如意已过去,美好即将到来;方胜纹是由两个菱形压角相叠而成的图案,有心心相连而制胜之意,既可象征团结一心而事业成功,也可象征男女之间坚贞的爱精。

⑤花窗的纹饰在今天也随处可见。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脚下地板的图案就是不断变换的“中国窗"。这些取材于中国传统门窗图案的纹样,携着千古的风,出现在运动员的脚下,精彩纷呈,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姿,更表达了“打开窗口看中国”的美好寓意。

【材料三】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材料二:第③段主要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花窗的形式多样。

B.材料一:设计者和匠师们秉承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理念,依山而建设计顺应地形变化的波折廊,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华文化精髓。

C.材料三中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照应了材料二中的盲窗“既通又隔,似通还隔”的修饰效果

D.“绝大多数的游廊都为两面通透的空廊"一句中“绝大多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在材料一横线处需要填写一个例子,你认为【甲】【乙】那个恰当?说明理由。(3分)

【甲】北京北海公园的爬山廊,就有效地借助曲尺形的廊道,把山坡上下的建筑与景致有机连接,形成完整有序的景观。

【乙】北京颐和园排云殿北侧通往佛香阁的半壁爬山廊,依山而建,蜿蜒向上,宛若游龙腾跃飞走,使得古典雅致的风格又添飞扬灵动之韵。

18.从下面两幅图片中任选一幅,依据材料二的相关信息,简要说明冬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入场时脚下地板图案的名称和寓意。(3分)

19.游廊和花窗都是中国园林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样式,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从上述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它们都具有①_____________、审美价值和②___________。(每空限4个字)(2分)

★散文会传情★

(四)阅读丁祖荣《闻到白兰花香》,回答20~23题。(15分)

闻到白兰花香

丁祖荣

①闻到白兰花香,我就想起了老母亲。母亲,大字不识,极明理,极坚韧。

②母亲八十岁了,仍然去水边洗衣,一捶棒一捶棒,声音大,有节奏。我一回去,母亲立即抓个菜篮子去大塘边上,一会儿工夫,时令蔬菜就上了桌。春天的时候,老人家花白的头上还斜插一朵桅子花。搬入安置区,母亲选了一楼,进出方便,南面就是幼儿园,小童的声音如天籁。那年春节,母亲说,田征了,垛子上的房子拆了。我们住在小区里,现在房子好是好,楼上楼下,电视电话,就是像个鸽子笼。你帮我买一盆白兰花吧。我见见青,闻闻香。

③我买了一盆盛花期的白兰花,母亲开心得像个孩子。仲春时节,发苞了。母亲专门打个电话,与我说白兰花事。

④母亲一生,早年极苦,对物质享受很淡,喜欢农事,有事没事到田地里,莳草,浇水,与青菜、茄子、南瓜讲讲话。老屋垛子四周都栽了树,最多的是香椿树。早春,第一茬香椿头,紫红、赤红的叶子,在晨光中抖动。不说吃,光是想象,就让人沉浸。搬离后,母亲常回到垛子上看老屋基,看到曾经热气腾腾的灶膛里,长出一棵大青蒿,眼泪流了出来。

⑤老屋的后院也被母亲用起来,栽过西洋参,种过花生。我都尝过。有一年,不知怎的,栽了两株罂粟,花开得奇异,电话跟我一描述,我说这是鸦片。母亲听了,半天没说话。放下电话,赶紧铲了,连根都挖起来甩了。还栽了桅子花、金银花、桂花,这些寻常花,香味浓郁。母亲肯定不知道“花是人的精神支柱"的高深哲理。她说,闻到了香,日子就好过,生活就美满。

⑥我还买了两株一米多高的玉兰树,栽在我住房的南面阳台上。一黄玉兰一白玉兰,树叶深绿,长得精神旺盛。四五月就开,持续好几个月。一黄一白,不仅香,还有几分雅致。一吹东北风,幽香入室。当夏日街头响起叫卖白兰花的吆喝声时,我家的白兰花也在传递阵阵清香。我接母亲来住的由头,也是白兰花要开,场面很吸引人。母亲听了,笑笑,但并不行动。催急了就说,我这一盆正开着哩。

⑦后来,我的房子南面阳台改造,把这一黄一白两株玉兰树,移栽到靠东面的北阳台。开花时节,依旧清香醒人。平时我工作繁忙,只能一月回家一次。突然,有一天,母亲电话,要把她的玉兰树搬到我家来,声音弱弱的。母亲平时达观,声音洪亮,笑声不断,常嘱不用回,安心工作。这次我听声音虚弱,感觉不对,立即回去陪她到医院检查。情况不好,住院。母亲说,我只是不舒服,哪里要住院?

⑧这医院,是住不得的。一住就没有出来。住院期间,白兰花正开。我摘了几朵,放在她床头,她喃喃说,好香。然后,闭上眼,甜甜地笑了,她是那样的慈祥和安宁。那一年,母亲八十四岁。

⑨母亲走后,那盆玉兰花凋零了。玉兰花喜温不耐寒。我家北阳台的一黄一白两棵玉兰冻伤了,第二年春天没发枝,也枯了。我有些伤感。

⑩偶然看到东北角的广玉兰,绿意莹莹。含苞时,野红野红的,有几分矜持。盛开叶,风吹花摇、颇自得。晨曦打在花的端口,流莹阵阵,微香漾开。

“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和气自心知。”心和世界就好,入世就美,花香遍地。

春天来了,又一季白兰花要盛开。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03月31日,略有改动)

20.小语针对文中“母亲的辛劳"梳理成思维导图,请你将空白的地方补充完整。(2分)

21.根据提示,赏析文中画线句子。(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1)母亲常回到垛子上看老屋基,看到曾经热气腾腾的灶膛里,长出一棵大青蒿,眼泪流了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母亲肯定不知道‘花是人的精神支柱’的高深哲理”,请你结合文本说说你的探究发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22.“白兰花香"在文中多次出现,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张和小王在探究文章结尾时产生了争议,小张认为第段就可以作为文章的结尾,段多余,可以删掉;小王认为第段耐人寻味,不可以删掉。你同意谁的看法,请简析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字会生长★

三、作文(50分)

文帝劳军,周亚夫以军礼见,群臣大惊,文帝换个甬度却看到了亚夫是个“真将军”;愚公移山,智叟“笑而止之”,但愚公换个角度看到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未来;“出则无故国外患”,孟子换个角度却看到了安乐处境背后存在的隐患。生活中,我们换个角度,看人看事看世界,定会有独特的感悟和思考。

请以“换个角度”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选文体;②内容充实,思路清晰;③书写认真,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泄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信息。

2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说明:

1.本试题题目满分为120分。作文中设卷面分5分,阅卷时可视书写情况酌情赋分。

2.本试题中,凡是需要灵活回答的主观性试题,大意正确即可得分。“大意正确"须由本题阅卷小组集体认可。

本答案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老师们酌情处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7分)

1.(1)(2分)①崇②濒③cái④qián

(2)(2分)作比较举例子

(3)(2分)他们在蛋壳上创造出一方艺术天地,他们的坚守使非遗逐步摆脱临失传的命运(其他符合语境的词语亦可)。

2.(2分)B

3.(2分)C

4.(2分)B

5.(3分)①C②B③A

6.(2分)D

7.(2分)示例:刘老师,您好!周一下午两点,我们班将举办寻找身边“最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班会活动,我们班主任李老师想邀请您去做10分钟的讲座,请问您是否有时间

8.(8分)①无风水面琉璃滑②东风不与周郎便③长河落日圆④几处早莺争暖树⑤采菊东篱下⑥悠然见南山⑦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⑧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43分)

9.(2分)C

10.(3分)“黑云压城"是通过比喻的手法来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而“甲光向日则是描写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11.(4分)(1)慰劳。(2)不久。(3)等待。(4)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12.(2分)A

13.(2分)D

14.(2分)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行礼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