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高联盟初中部七年级(上)期末 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十一高联盟初中部七年级(上)期末 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十一高联盟初中部七年级(上)期末 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十一高联盟初中部七年级(上)期末 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十一高联盟初中部七年级(上)期末 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一高联盟初中部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联盟初中部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本大题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乡下的四五月间,一到夜里,音乐会更隆重了。先是一只青蛙领唱、“呱——呱——呱”,清脆有力。青蛙各自把最美的音色献给你,一声比一声响亮,一声比一声抒情。它们有A(明确鲜明)的节奏感,有长短不同的曲调,有弦音,有乐音,有强音,有弱音,时而齐唱时而合唱,不需要指挥,更无需歌谱。他们分明是天生的歌者。那歌声行云流水,在这长夜里,让你忘记了忧虑,在这美妙的天lài之声里B(盘桓徜徉)……它们仿佛是在歌颂这美好的家园,在庆祝即将来临的生命盛季。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弦音

②天lài___________

(2)请为语段A、B两处选择正确的词语。

A:

B:

(3)语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和。

(4)文中划线句子中的蛙声,让我们联想到曾经学过的辛弃疾诗词:稻花香里说丰年,。

2.名篇名句默写。

情感出处诗句

大好河山,豪情壮志《观沧海》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1)_____,若出其里。

外出闯荡,思念友人《峨眉山月歌》李白夜发清溪向三峡,(2)_____。

寄语大雁,家书传情《次北固山下》王湾乡书何处达?(3)_____。

故人重逢,感慨良多《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4)_____。

盼望归期,相互思念《夜雨寄北》李商隐(5)_____,_____。

芦笛声声,乡愁绪结《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6)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本大题共6小题)

3.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刺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居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选自《聊斋志异》,“聊斋”指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述奇异的故事”之意。

B.“其一犬坐于前"的翻译为: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C.“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D.屠夫与狼的斗争过程,可概括为:屠夫遇狼——屠夫惧狼——屠夫御狼——屠夫杀狼。

(2)请结合具体内容,任选一处,说明狼之“黠”具体体现在哪里。

(3)“狼"在传统文化中有一定的寓意,并能和相对固定的词搭配组合成成语或歇后语,用以反映人们对其本性的认识。请你从备选组中选择一组,仿照示例,按要求答题。

备选组:①狼和鬼②狼和豕③狼和虎④狼和狈

【对“狼”的认识】

示例:②狼和豕成语:狼奔豕突,像狼那样奔跑,像猪那样冲撞。形容成群的坏入乱冲乱撞,到处骚扰。比喻敌人奔逃时的惊慌状态,也比喻敌人乱冲乱窜。

我选(填序号)成语:_

结论: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形象: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题。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①之。乡里成②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煖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③罘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注】①遗(wèi):给予,赠送。②或:全,都。③殆:大概,几乎。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B.母/卒三年

C.乡邻/给农物

D.屋舍/衣物殆尽

(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心有憾_

②母卒三年_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

(4)结合短文内容,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来突出刘氏的“善"?刘家儿子最后“悟”出了什么?

5.阅读王兆贵的《话说对联》,完成下面小题。

①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其格式早已定型,讲究很多,非常严谨,不仅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当,而且要结构相称,节律相谐。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创作的作品集《笠翁对韵》,就从简到繁地教授了对一、二、三、五、七乃至十一字对的方法。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等。

②说起来是简单的文字游戏,实际上却是古代语言教习的基本功。过去童子拜塾师或进学堂,要习声律、对对子,有课后作业,也有当堂属对。文思敏捷的学生,就像武功精进的练家子,见招拆招,应对裕如,妙语天成,珠联璧合,同时也为日后赋诗填词做文章淬炼了出口成章的修辞才华。据说,铁嘴铜牙的纪晓岚年轻时,有人给他出了个刁钻古怪的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略加思索,就对出了下联“_______”。

③而老百姓生活中最熟悉的对联,自是春联。写春联、贴春联,是年味的一个载体,也是人们祝福美好生活的一个方式。除夕这天,人们再忙也要趁天黑之前,将福字和对联贴到大门上。贴对联本身不是技术活,却也有讲究,首先必须分清哪是上联贴右边,哪是下联贴左边。这就涉及对句的平仄问题。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韵律格式,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也就是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一、二声字。不懂其中门道的人家,需向明白人问清楚了,做上标记,贴反了就会闹笑话。

④作为传统文化样式,对句不仅见诸诗词歌赋及章回小说的回目,而且呈现于亭台楼阁,不论是大雅之堂,还是寻常巷陌,到处都能瞥见它们成双入对的身影。过去的商号、酒馆、药店等铺面,都会挂带有自己营业特点的楹联。商号如“(甲)_____”,酒馆如“(乙)______”,药店如“(丙)_____”,就连理发店也有妙联,如“(丁)______"。

⑤对联喜庆,百姓乐见,适合于多种场合。老宅东厢房梁柱上,曾贴着“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楹联。从横批“上梁大吉"可以看出,那是建造厢房时请人拟写的。节庆期间的门楣或厅堂上,对联就更为常见了。即便我们进庙宇观瞻,迎面而来的门柱上,也多半会有楹联。在古装戏曲或影视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才子佳人应景作对的桥段。《红楼梦》中有一场彰显贾宝玉才华的重头戏,其中就有他为“沁芳亭”拟的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至于在掌故类笔记文中,有关巧对的逸闻就更多了。

(1)根据所列词语,写出第②段的下联。

词语:都雌雄叫有哥鹦

下联:_____

(2)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楹联序号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处。

A.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B.但愿世间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

C.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D.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3)根据第③段内容,下列哪一项是春联正确的张贴方式,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副春联的内涵。

①正确的张贴方式,选_

②春联的内涵: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生机

丰子恺

去年除夕夜买的一球水仙花,养了两个多月,直到今天方才开花。

今春天气酷寒,别的花木萌芽都迟,我的水仙尤迟。因为它到我家来,遭了好几次灾难,生机被阻抑了。

第一次遭的是旱灾,其情形是这样:它于去年除夕到我家,当时我要到石门湾去过阴历年,预期在缘缘堂住一个多月,希望把这水仙花带回去,看它开花才好。如何带法?颇费踌躇:叫工人阿毛拿了这盆水仙花乘火车,恐怕有人说阿毛提倡风雅;把它装进皮箱里,又不可能。于是阿毛提议:“盘儿不要它,水仙花拔起来装在饼干箱里,携了上车,到家不过三四个钟头,不会旱杀的。”我通过了。水仙就与盘暂别,坐在饼干箱里旅行。回到家里,大家纷忙得很,我也忘记了水仙花。三天之后,阿毛突然说起,我猛然觉悟,找寻它的下落,原来被人当作饼干,搁在石灰甏上。连忙取出一看,绿叶憔悴,根须焦黄。阿毛说:“勿碍。"立刻把它供养在家里旧有的水仙花盆中,又放些白糖在水里。幸而果然勿碍,过了几天它又欣欣向荣了。是为第一次遭的旱灾。

第二次遭的是水灾,其情形是这样:家里的水仙花盆中,原有许多色泽很美丽的雨花台石子。有一天早晨,被孩子们发见了,水仙花就遭殃:他们说石子里统是灰尘,埋怨阿毛不先将石子洗净,就代替他做这番工作。他们把水仙花拔起,暂时养在脸盆里,把石子倒在另一脸盆里,掇到墙角的太阳光中,给它们一一洗刷。雨花台石子浸着水,映着太阳光,光泽、色彩、花纹,都很美丽。有几颗可以使人想象起“通灵宝玉”来。看的人越聚越多,孩子们尤多,女孩子最热心。她们把石子照形状分类,照色彩分类,照花纹分类;然后品评其好坏,给每块石子打起分数来;最后又利用其形色,用许多石子拼起图案来。图案拼好,她们自去吃年糕了;年糕吃好,她们又去踢毽子了;毽子踢好,她们又去散步了。直到晚上,阿毛在墙角发现了石子的图案,叫道:“咦,水仙花哪里去了?"东寻西找,发现它横卧在花台边上的脸盘中,浑身浸在水里。自晨至晚,浸了十来个小时,绿叶已浸得发肿,发黑了!阿毛说:“勿碍。”再叫小石子给它扶持,坐在水仙花盆中。是为第二次遭的水灾。

第三次遭的是冻灾,其情形是这样的:水仙花在缘缘堂里住了一个多月。其间春寒太甚,患难迭起。其生机被这些天灾人祸所阻抑,始终不能开花。直到我要离开缘缘堂的前一天,它还是含苞未放。我此去预定暮春回来,不见它开花又不甘心,以问阿毛。阿毛说:“用绳子穿好,提了去!这回不致忘记了。"我赞成。于是水仙花倒悬在阿毛的手里旅行了。它到了我的寓中,仍旧坐在原配的盆里。雨水过了,不开花。惊蛰过了,又不开花。阿毛说:“不晒太阳的缘故。”就掇到阳台上,请它晒太阳。今年春寒殊甚,阳台上虽有太阳光,同时也有料峭的东风,使人立脚不住。所以人都闭居在室内,从不走到阳台上去看水仙花。房间内少了一盆水仙花也没有人查问。直到次日清晨,阿毛叫了:“啊哟!昨晚水仙花没有拿进来,冻杀了!"一看,盆内的水连底冻,敲也敲不开;水仙花里面的水分也冻,其鳞茎冻得像一块白石头,其叶子冻得像许多翡翠条。赶快拿进来,放在火炉边。久而久之,盆里的水融了,花里的水也融了;但是叶子很软,一条一条弯下来,叶尖儿垂在水面。阿毛说:“乌者。”我觉得的确有些儿“乌”,但是看它的花蕊还是笔挺地立着,想来生机没有完全丧尽,还有希望。以问阿毛,阿毛摇头,随后说:“索性拿到灶间里去,暖些,我也可以常常顾到。”我赞成。垂死的水仙花就被从房中移到灶间。是为第三次遭的冻灾。

谁说水仙花清?它也像普通人一样,需要烟火气的。自从移入灶间之后,叶子渐渐抬起头来,花苞渐渐展开。今天花儿开得很好了!心中大快。此大快非仅为水仙花。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个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国家、民族的事也如此。

二十五【1936】年三月作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仙花遭受到了三次灾难,生机受到阻抑,迟迟也不开花,“我"为此感到难过和失望。

B.看到灾后的水仙花,阿毛之前说“勿碍”,冻灾后说“乌者”,可见这一次情况最糟糕。

C.水仙花养了两个多月才开花,既有天气酷寒的原因,也有屡次遭受“我们”忽视的缘故。

D.水仙花每次受灾以后,文中都通过细节描写,用叶子的不同状态展示它的生机受阻抑。

(2)文末写到,“我"看到送回来的水仙花感到“心中大快”,谈谈“我"为何感到大快。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它到了我的寓中,仍旧坐在原配的盆里。雨水过了,不开花。惊蛰过了,又不开花。”

(4)丰子恺认为自己一直是“一个天真的、热情的、好奇的、不通世故的孩子”,本文也反映出作者富有童真童趣的一面,请从文章所描绘的画面和语言表达中,各举一例进行简要分析。

7.“孙悟空”这个人物在《西游记》中前后出现过六个名号,按照故事先后顺序,名号正确的是()

A.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行者、斗战胜佛

B.美猴王、粥马温、孙悟空、行者、斗战胜佛、齐天大圣

C.美猴王、孙悟空,′齐天大圣、弼马温、行者、斗战胜佛

D.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斗战胜佛、行者、齐天大圣

8.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黏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作‘白骨夫人’。”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A在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捴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竼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话,屡次逐我。”

(有删改)

①文段选自《西游记》中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情节是_____。

②选文中情节发生的地点是

A.碗子山

B.火焰山

C.白虎岭

D.麒麟山

③这个情节中A人物是谁?结合选文和《西游记》中其他情节说一说,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综合性学习(10分)(本大题共1小题)

9.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阅读一点儿好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还可以培养良好的精神气质。因此,学校近期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活动和任务。

(1)【营造氛围】学校文学社要选取一副对联悬挂在其阅览室,最合适的一项是

A.宾至如归,稍安勿躁

B.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C.室雅何须大,书香不在多

D.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设计活动】活动的成功开展离不开合理的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一种活动形式,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举办“名著在我心中”演讲会

活动二:______

活动三:______

(3)【阅读倡议】如何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阅读风气?请你写出几点建议。

(4)【读书分享】班级内将组建文学兴趣小组,并不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请你向大家推荐一本自己最喜欢的文学作品并说明推荐理由。

四、写作(50分)(本大题共2小题)

10.作文题目:那一次,我真感动

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一次挫折,摧残不了整个人生。我们应该全力以赴地面对生活给我们的每一次考验,正如同一颗星星的陨落并不会黯淡整片星空,一朵花儿的凋零并不能荒芜整个春天,我们也不要因为遇到一个困难就轻易放弃了远方的理想。请相信,黑暗之后,会有阳光照耀大地;残冬过后,春天终将来临。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⑤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1)xián籁

(2)鲜明徜徉

(3)比喻拟人

(4)听取蛙声一片(重点字:蛙)

【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字音字形。“弦音"的“弦”应读作“xián";“天lài”应写作“天籁"。

(2)本题考查词义辨析。“明确”指清晰明白。“鲜明"指色彩明亮,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态度、立场等鲜明。和“节奏感”搭配,使用“鲜明"恰当。“盘桓”意思是徘徊;逗留。“徜徉"指安闲自在的徘徊。和“天籁之声”搭配,使用“徜徉"恰当。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他们分明是天生的歌者”句中把“青蛙"比喻成“歌者”,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献给你"抒情”等词语是人的动作行为,语段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4)本题考查古诗词默写。解答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关键点拨】解答综合性学习问题,关键在于平时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养成从生活中随时随地学习语文的习惯,在语言的运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答案】(1)星汉灿烂

(2)思君不见下渝州

(3)归雁洛阳边(注意“洛"的书写)

(4)落花时节又逢君

(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方法总结】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3.【答案】(1)B

(2)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中,两只狼紧跟着屠户,而且跟了很远,这体现了狼的贪婪和狡黠;屠户把骨头都扔给它们了,但它们吃完骨头后仍然一起追赶屠户,显示了狼的狡猾和贪婪;一只狼假装离开,另一只狼假装睡觉来迷惑屠户,其目的是让屠户放松警惕,以便寻找机会攻击屠户,这充分体现了狼的狡诈;原来离开的那只狼是想从柴草堆中打洞从后面攻击屠户,这一行为再次证明了狼的狡猾,它们懂得采用战术来达到捕食的目的。

(3)选:③狼和虎

成语:狼吞虎咽。狼和虎都是凶猛的食肉动物,在获取食物时往往是迫不及待、大口吞食的形象。

结论: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形象:凶狠、贪婪、残忍。在成语狼吞虎咽中,狼和虎都代表着对食物有着强烈欲望、进食时十分凶猛的形象,反映出狼在人们心中是一种具有很强攻击性和贪食本性的动物。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的推断。

ACD.正确。

B.不正确。“其一犬坐于前”应翻译为: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这里的“犬"是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而非指狗。

故选B。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狼之“黠”的体现首先,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中,两只狼紧跟着屠户,而且跟了很远,这体现了狼的贪婪和狡黠,它们盯上了屠户担中的骨头,不轻易放弃目标。接着,“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户把骨头都扔给它们了,但它们吃完骨头后仍然一起追赶屠户,说明它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得到骨头,还可能有伤害屠户的意图,这显示了狼的狡猾和贪婪。然后,“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这里一只狼假装离开,另一只狼假装睡觉来迷惑屠户,其目的是让屠户放松警惕,以便寻找机会攻击屠户,这充分体现了狼的狡诈。最后,“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原来离开的那只狼是想从柴草堆中打洞从后面攻击屠户,这一行为再次证明了狼的狡猾,它们懂得采用战术来达到捕食的目的。

(3)本题考查开放性阅读。

我选:③狼和虎成语:狼吞虎咽。文中虽未直接体现狼吞虎咽,但从狼紧紧跟随屠户想要得到骨头,表现出对食物的急切渴望可以联想到该成语。狼和虎都是凶猛的食肉动物,在获取食物时往往是迫不及待、大口吞食的形象。结论: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形象:凶狠、贪婪、残忍。在成语狼吞虎咽中,狼和虎都代表着对食物有着强烈欲望、进食时十分凶猛的形象,反映出狼在人们心中是一种具有很强攻击性和贪食本性的动物。

例如:我选:④狼和狈成语:狼狈为奸。文中两只狼相互配合,一只假装睡觉迷惑屠户,一只从柴草堆后打洞准备攻击屠户,体现了狼的狡诈,与狼狈为奸中狼和狈相互勾结做坏事的形象相契合。结论: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形象:狡诈、阴险。狼狈为奸表示狼和狈一起做坏事,说明狼在人们眼中是善于与同类或其他动物勾结,用阴险手段达到目的的动物。

【方法总结】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参考译文】

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在半路上遇到两只狼,(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看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4.【答案】(1)D

(2)①怨言②死

(3)晚上就在烛火下纺织,终年都像这样。

(4)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直接描写刘氏的动作“以斗升相济”,“以己之衣遗之”,以及儿子不理解时的语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表现刘母的“善”;写乡里的对刘氏的评价以及刘母去世三年后刘家遭受火灾后乡里对刘家的帮助,和刘儿由开始的“憾"到最后的“悟”两个侧面突出刘氏的“善"。②帮助别人也是帮自己。多给别人做好事的人,当自己有困难时,别人也会来帮助的。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助人为乐是一件善事,善有善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解析】(1)本题考查句子停顿。

ABC.正确。

D.有误,句意:宿舍衣物全部被烧光。正确停顿应为:屋舍衣物/殆尽。

故选D。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

①句意:心里很有怨言。憾:怨言。

②句意:刘氏死后三年。卒:死。

(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重点词语有:则,就;于,在;竟,终;如是,像这样。句意:晚上就在烛火下纺织,终年都像这样。

(4)第一问:本题考查写作方法的把握,正面直接描写刘氏的动作“以斗升相济”,“以己之衣遗之”,以及儿子不理解时的语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表现刘母的“善";写乡里的对刘氏的评价以及刘母去世三年后刘家遭受火灾后乡里对刘家的帮助,和刘儿由开始的“憾”到最后的“悟"两个侧面突出刘氏的“善”。第二问:考查的是文章主旨,作者的观点一般出现在段首或段末,多为议论性语句。刘儿悟出的道理是其母亲的话: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归纳为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或:与人为善则与己为善)。

【方法总结】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参考译文】

刘氏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抚养有一个孩子。她白天在田间努力耕作,晚上点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终年都像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人,她往往用一升一斗的粮食救济他们。偶尔没有衣服穿的人,她就把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称赞她的善良。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刘氏就告诫他,说:“为别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根本,谁没有紧急的事情呢?”刘氏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宿舍衣物全部被烧光。大家不仅给他衣服,还为他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怀念刘寡妇的情意呀。这时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母亲做好事的原因。

5.【答案】(1)鹦有雌雄都叫哥

(2)CDBA

(3)A或D春联上、下联从动物和植物的角度写出了生气勃勃的春景,表达了主人家对节日的喜庆,横批“万象更新"则饱含着主人对家庭各个方面新年新气象的祈愿

【分析】本文介绍了对联的要求、格式,对对联,贴春联,以及对联适合于多种场合。

【解析】(1)本题考查对对联。对联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一致;结构相同;平仄相对。对联的上联,必须是仄声结尾,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一二声字。上联是“鼠无大小皆称老”,鼠是动物,下联对应的位置也应是动物,可用“鹦"来对;“无”对应下联的“有";“大小”是两个方面,“雌雄"也是两个方面,故“雌雄”对应上联的“大小";“皆”与“都"意思相同,相互对应;“称”是动词,下联对应的动词是“叫";“八哥”是鹦鹉的别称,对应上联的“老”,故下联组合为:鹦有雌雄都叫哥。

(2)本题考查对对联内容的理解。根据第④段“过去的商号、酒馆、药店等铺面,都会挂带有自己营业特点的楹联”可知,楹联上带有自己营业的特点,由此可知,商号是商店,其楹联应该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填入序号C;酒馆卖酒,其楹联应该是“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填入序号D;药店卖药,其楹联应该是“但愿世间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填入序号B;理发店是在人的头上施展技术,其楹联应该是“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填入序号A。

(3)①本题考查贴对联。根据第③段“贴对联本身不是技术活,却也有讲究,首先必须分清哪是上联贴右边,哪是下联贴左边。这就涉及对句的平仄问题。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韵律格式,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也就是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一、二声字"可知,“池边柳丝系东风”的末字“风"是第一声,为平声,所以应为下联,贴在左边;“梁上燕子衔春色”的末字“色"是第四声,为仄声,所以应为上联,贴在右边。上联右边,下联左边,横批也应该从右向左写和读,但是受现代读写习惯的影响,有人会把横批按照现代的方式书写即“从左向右”。所以对联正确的张贴方式是A或D。

②本题考查对春联的赏析。春联“梁上燕子衔春色,池边柳丝系东风"意思是:房梁上的燕子嘴里衔着春天的色彩,池塘边的柳树稍悄悄发芽,仿佛系上了春日的东风。通过柳树和燕子两个春天的意象,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春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横批“万象更新”意思是宇宙间的一切景象都改变得焕然一新,饱含着主人对家庭各个方面新年新气象的祈愿。

【关键点拨】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①、②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6.【答案】(1)A

(2)看到水仙花经历重重困难后终于开花,象征着无论遭遇多少困难,只要生机不灭,总有希望和转机。这不仅是对水仙花的欣喜,也是对人生、家庭、国家和民族的乐观态度的体现。

(3)反复,强调了水仙花长时间未开花的状态,加深了读者对水仙花生命力的期待和关注。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而水仙花的迟迟未开,更增添了一种对生命力顽强不屈的赞美。

(4)示例:画面:孩子们清洗雨花台石子并拼成图案的场景,展现了孩子们的天真和好奇心。

语言:阿毛的口语化表达“勿碍"和“乌者”,体现了作者的童真和对生活的热爱。

【分析】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通过记叙水仙花在经历了三次灾难后又重新恢复了生机的故事,赞美了水仙花耐旱、耐湿、抗冻的顽强精神,表达了作者“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的人生观。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有误,文章中并没有明确提到“我”感到难过和失望,而是通过水仙花的遭遇和最终的开花,表达了对生机不灭的乐观态度。

B.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分析。本文记叙水仙花在经历了三次灾难后又重新恢复了生机的故事,及“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个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国家、民族的事也如此"可知答案,看到水仙花经历重重困难后终于开花,象征着无论遭遇多少困难,只要生机不灭,总有希望和转机。这不仅是对水仙花的欣喜,也是对人生、家庭、国家和民族的乐观态度的体现。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赏析能力。

该句通过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水仙花长时间未开花的状态,加深了读者对水仙花生命力的期待和关注。这种反复也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而水仙花的迟迟未开,更增添了一种对生命力顽强不屈的赞美。

(4)本题考查对作者风格的理解和分析。由“他们说石子里统是灰尘,埋怨阿毛不先将石子洗净,就代替他做这番工作。他们把水仙花拔起,暂时养在脸盆里,把石子倒在另一脸盆里,掇到墙角的太阳光中,给它们一一洗刷”“她们把石子照形状分类,照色彩分类,照花纹分类;然后品评其好坏,给每块石子打起分数来;最后又利用其形色,用许多石子拼起图案来"可知,画面:孩子们清洗雨花台石子并拼成图案的场景,展现了孩子们的天真和好奇心。

由“勿碍”“乌者"可知,语言:阿毛的口语化表达“勿碍”和“乌者”,体现了作者的童真和对生活的热爱。

【关键点拨】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原话,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及情节的理解辨析能力。结合自己的积累解答即可。

根据《西游记》里的情节,石猴在花果山自称“美猴王”,后跟随菩提老祖学艺,被赐名“孙悟空”,后被玉皇大帝封为“弼马温”,孙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却没有成功,后大闹天宫,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被唐僧所救,收为徒弟,给孙悟空起个混名“孙行者”,最后取得真经,功德圆满,被如来佛祖封为“斗战胜佛”。

故选A。

【关键点拨】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8.【答案】①三打白骨精

②C

③猪八戒。五庄观怂恿悟空偷人参果,大战黄袍怪时扔下沙僧,钻进草丛睡觉,在陈家庄因吃得多,被仆人取笑。他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

【分析】《西游记》的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这部小说告诉我们,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我们要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斗志战胜一切的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解析】①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根据“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作‘白骨夫人’”,可以判断出:这是三打白骨精。

②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三打白骨精发生在白虎岭。

故选C。

③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根据“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捴你的眼目哩”,可以判断出:这是猪八戒。猪八戒是集人、神、猪为一体的人物形象。猪八戒虽形象不佳,但反倒让人感到可爱。他有着正常人所有的一切欲望,自然也包括常人容易犯的那些小毛病和小缺点。是一个代表大多数人的一个形象,在《西游记》中主要塑造的这四个形象中,猪八戒是唯一具有人七情六欲。在第二十四回中,他不但要娶老夫人的三个女儿,情急之下连丈母娘也想要,他在高老庄中,对高老的女儿一直以柔情相待,想用柔情感化“女菩萨“。另外,猪八戒知道节俭,善于理财。在第七十七回中,孙悟空诈唬猪八戒,从他的耳朵里掏出了四钱五六分银子。

【关键点拨】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9.【答案】(1)C

(2)示例:举办“我爱读书"征文比赛举办“读书经验”交流会

(3)示例: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安排同学专门管理图书借阅;鼓励大家交换闲置的好书阅读;定期举行阅读分享会;举行全班同读一本书活动。

(4)示例:我推荐《简爱》。《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书中描写的一些人物对我们的成长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简爱乐观、坚强、善良,在逆境中始终对生活充满希望并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生活,也值得我们学习,所以这本书很值得大家一读。

【解析】(1)本题考查对联。

A.不合适,此对联适用于饭店之类;

B.不合适,这是山东济南大明湖铁公祠的楹联,这类对联适用于景点;

C.合适,“室雅"书香”适合阅览室的氛围,可悬挂在其阅览室;

D.不合适,此对联虽然适用于书店、图书馆,但是适用于较大的藏书场地。

故选C。

(2)本题考查活动设计。仿照示例,合理设计即可。

示例:举办“走进名著"读书报告会;举办“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活动;举办“我爱读书"黑板报比赛;举行“名著知多少”读书知识竞赛。

(3)本题考查意见建议。根据题意,写出不少于两点有利于营造良好阅读风气的班级作法即可。

示例:开创图书角、开展读书交流会。

(4)本题考查推荐介绍。要求写出书目+理由,理由从语言、情节内容、人物形象、作品主旨思想等角度说明均可。

示例:我推荐《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关键点拨】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0.【答案】例文:

那一次,我真感动

在我的脑海中,很多事已渐渐模糊,但有一件事却十分令我感动,我久久不能忘怀。

那一天,刮着大风,下着大雨,我接到妈妈的命令——去买菜。我打着伞,极不情愿地走出家门,因为我正在看书,而且恰好看到最精彩的地方!

卖菜的是一个穿着朴素,四十多岁的大妈。她满脸慈祥,眼角已经有了细细的鱼尾纹,黑发中也夹杂着星星点点的白发。我拿起一棵成色不错的白菜,问:“这些多少钱啊?”“我先称一下,请稍等。"大妈爽快地接过白菜,转过身去拿秤。这时,我看到菜摊上有我最喜欢吃的水果——香蕉。我想买几个回去吃,这时才发现我的钱是买不起香蕉的!我的脑海里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我可以偷偷拿一个啊!我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不过,偷偷拿一个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反正周围又没有人,我以后就不这样干了,这是唯一的一次!

我做出了决定后,偷偷瞄了一眼背对着我专心称菜的大妈,飞快地拿起一个香蕉藏到了衣服里面。“好了,3块5毛。”大妈转过身,笑眯眯地递给我装了白菜的塑料袋。

我脸红了,急忙把钱递过去,转身就跑。“哎——小姑娘!"身后传来大妈的喊声。完了,被发现了!我加快速度奔跑着。尽管我使出全力,但还是被大妈追上了!我低下头,等待责骂。“小姑娘,我还没有找你钱呢!”大妈喘着气,递给我一张5角纸币。我抬起头,发现大妈连伞都没打,淋着雨就跑来了。她脸上淌着雨水,慈爱地说:“以后可不能这么粗心哦!"说完就跑回菜摊了。

我愣住了,大妈不顾大雨倾盆给我送钱,而我却……此时,我的心里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既感动又羞愧,我鼻子一酸流下泪来。

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大妈,但她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久久不肯散去……那令我感动的一刻我永远也忘不了。

【解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要求以“那一次,我真感动”为题,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