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室外合成材料面层活动场地》编制说明_第1页
《幼儿园室外合成材料面层活动场地》编制说明_第2页
《幼儿园室外合成材料面层活动场地》编制说明_第3页
《幼儿园室外合成材料面层活动场地》编制说明_第4页
《幼儿园室外合成材料面层活动场地》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行业标准《幼儿园室外合成材料面层活动场地》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

幼儿期是儿童成长和发展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儿童发展最基础的阶段,对于人的

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另外由于幼儿身体各器官、各系统发

育尚未成熟、完善,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抵抗有毒有害物质侵蚀能力较弱,需要特别加

以关注和呵护。要加强针对幼儿保护的相关标准和法规的建设力度。

为实现“十九大”提出的“幼有所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

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

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要达到80%”,同时,随着城镇化发展和二胎、三胎政策的全

面放开,为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建设迎来了一轮快速发展期,前所未有的政

策支持力度极大推进了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幼儿园的急速新建改建扩建,另

一方面,监控环节的薄弱、专业建设人员匮乏、建设方对教育现代化的盲目追求等这

些问题,都将导致部分幼儿园的建设出现问题,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隐患,而其中

也凸显了幼儿园户外合成材料面层活动场地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有关幼儿园建设标准主要有:教育部于2016年组织编制的《幼儿园建设标

准》(建标175-2016)、JGJ39-2016《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2019年版)、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会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2014年组织专家编写了《幼儿园安全友

好环境建设指南(试行)》。这些标准和规定均未对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的材料类型、

运动防护和健康环保提出具体要求。有关幼儿园合成材料面层场地标准基本处于标

准缺失的状态。

尽快出台幼儿园活动场地标准的呼声强烈。一是在《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

地》标准立项和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时,很多意见反映希望该标准能包含幼儿园的场

地,这个问题也经过专家多次研讨,反复论证,认为幼儿行为特点有别于中小学生,

而且生理上比中小学生更敏感,在有毒有害的暴露上,摄入行为、皮肤接触更不容忽

视,对于有毒有害的控制应该更严苛,为此该标准在范围界定上仅限制在中小学,同

1

时专家也提出鉴于“毒跑道”的危害和无标可依状况,应该尽快把幼儿园场地标准研

制提到日程,出台有关幼儿园场地标准,为幼儿健康安全保驾护航,否则由于标准的

缺失,“毒跑道”在幼儿园的蔓延会加剧。尽管目前很多幼儿园在招标采购合成材料面

层活动场地时将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作为采购验收的质

量依据,虽然能有效降低有毒有害物质,延长使用寿命,但毕竟不是长远之计,有些

指标并不完全适合幼儿。

二是幼儿园场地问题时有发生。在中小学“毒跑道”事件发生的同时,幼儿园也未

能逃过一劫。

2015年10月,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第一幼儿园翡翠分园的孩子们纷纷出现了

咳嗽、呕吐、流鼻血、皮疹等症状,据不完全统计,全校共有90多名小朋友出现不

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在孩子出现不良反应后,家长来到幼儿园,发现新建塑胶场地散

发出刺鼻的异味,在后续的检验中家长的怀疑得以证实

同年上海市松江区华亭第二幼儿园部分孩子出现流鼻血、皮疹、嗓子疼等症状,

后经证实,系华亭第二幼儿园的暑期大修工程中对塑胶场地的整改不合格所造成的

2016年6月,北京丰台区星空俊才实验艺术幼儿园,该园某班级约35人,有14

名孩子出现了流鼻血或咳嗽、眼屎多等症状。另外一个班级家长们自发统计显示,该

班有19名孩子出现流鼻血或咳嗽、食欲下降、皮肤起疹子等症状。后经307医院对

该园孩子进行血项检测,证明上述症状与该园塑胶跑道有关

健康安全是老百姓的基本诉求,也是最大的民意。

因此,为建设适合幼儿健康成长的室外活动环境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指导和规范

要求,进一步提升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质量,有效保护幼儿安全健康,《幼儿园室外

合成材料面层活动场地》标准的研制势在必行,2021该标准列入研制计划。

2.主要起草过程

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现状调研,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趋势,二是文

献调研,掌握现行国际相关标准概况。三是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四

是深入探讨,提出适应幼儿园场地建设的技术规范。

(1)现状调研,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趋势。起草组召开由行业相关原材料生产

企业、铺装施工企业以及有关检测机构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了解幼儿园室外合成材料

面层活动场地需求、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意见建议,并对幼儿园室外活动

2

场地常用原材料的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研,进一步探讨幼儿园合成材

料面层活动场地材料的类型、规格等方面的发展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2)文献调研,掌握国际国内相关标准概况。一是查询收集有关国际相关标准,

从已查询到的标准看,标准主要关注:跌落的防护以及是否存在锋利的边角和突出

物,同时不允许有压扎危险;未查询到有关有毒有害方面的要求。

如EN1176-1《游乐场设备和表面第1部分一般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对

于跌落的防护给出几种材料的颗粒规格、最小铺设深度和跌落高度的临界点(最大跌

落高度)(见表1)

表1几种材料的颗粒规格、最小铺设深度和跌落高度的临界点

跌落高度的临界点

材料规格/mm最小的深度/mm

/mm

草地/上层土——≤1000

200≤2000

树皮20-80颗粒大小

300≤3000

200≤2000

木屑5-30颗粒大小

300≤3000

200≤2000

沙子0.2-2颗粒大小

300≤3000

200≤2000

碎石2-8颗粒大小

300≤3000

如HIC所测试(按跌落高度的临界点作

其他的材料和深度

EN1177)为测试

由此也可看出,对于合成材料面层,可借鉴的国际标准内容非常有限。

二是查询我国现行的与婴幼儿用品相关的产品标准,如GB/T38880-2020儿童

口罩、GB28482-2012婴幼儿安抚奶嘴安全要求、GB/T23159-2008进出口婴幼儿学

步带安全要求及测试方法、GB6675.4-2014玩具安全第4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

GB/T39508-2020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等,以了解和掌握婴幼儿产品安全要求的一

般状况,并予以借鉴。

(3)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铺设合

成材料面层已非常普遍,一来外观亮丽,五颜六色的很吸引小朋友,二来比较好打理,

冲刷方便,三来软的地垫可以起到防止儿童跌倒后摔伤的缓冲作用。那么同时,新材

料的应用也必然存在安全隐患,在这些应用优点之外需要进行哪些限制和约束,以规

避合成材料应用中带来的相关安全健康方面的风险,是标准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为

此,我们在调研、座谈和实地走访中也把重点放在发现问题上,希冀以问题为导向,

3

梳理标准的切入口和脉络,理顺内容条款。经过认真细致地的调研和听取各方反馈意

见,总结梳理出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器械游戏场地的跌落防护、有毒有害、

小颗粒脱落、粗糙锋利的面层表面、脱色、耐久老化等实际问题。起草组从问题出发,

逐条开展研究,以从中提炼出标准的约束内容。

(4)深入探讨,提出适应幼儿园场地建设的技术规范。在上述现状调研、文献

调研、发现问题等研究过程基础上,组织专家和起草组成员开展了相关深入研讨,以

解决问题、规避风险、提升质量为标准的研制目标,以科学性、规范性、适应性、可

操作性等为基本原则,提出与幼儿健康成长相适应,与幼儿园发展建设相匹配,与家

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相契合,与现行国内国际标准相协调的技术指标参数作为

本标准的相关要求。

期间召开两次研讨会,重点围绕上述第(4)深入探讨环节中提出的标准技术指

标参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试验方法的适用性展开论证。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1.编制原则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应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幼儿

园合成材料面层活动场地是幼儿园开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积极

相互作用中学习经验和体验,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物质条件。

本标准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性、安全性、规范性、协调性、适用性、可操作性

的编制原则,提出了场地基础、设计铺装、外观、划线和彩绘、铺设区域、厚度及规

格、物理性能、耐人工气候老化性能、无机填料含量及高聚物总量、有害物质限量及

气味等反应幼儿园场地特点和实际质量需求的规范性指标参数,为有效提升幼儿园

合成材料面层活动场地质量,创造安全健康的幼儿成长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1)科学性原则

本标准以保障幼儿健康安全的相关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幼儿园建设的社会实践

经验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的先进标准,提出科学性技术要求,以规范幼儿园活动

场地的建设质量。

(2)安全性原则

本标准以幼儿为本,秉承安全性的原则,一切技术要求的考量和设置都以保障儿

童安全为首要前提,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4

(3)规范性、协调性原则

本标准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要求,并与相关标准相互

协调。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及

GB/T20001系列相关标准的规定编写。

(4)适用性原则

本标准研制从重点解决幼儿园合成材料面层活动场地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

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探寻幼儿的行为特点、风险隐患和安全需求以及幼儿园的发展

建设需要,以确保标准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5)可操作性原则

标准中提出的相关技术要求,要可检查、可验证,以便于验收和界定质量,实现

可复制、可操作。

2.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技术内容编制的主要参考依据有:

GB6675.2-2014玩具安全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

GB/T10654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测定

GB/T14833合成材料跑道面层

GB/T14837.1橡胶和橡胶制品热重分析法测定硫化胶和未硫化胶的成分

第1部分:丁二烯橡胶、乙烯-丙烯二元和三元共聚物、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异戊

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GB/T14837.2橡胶和橡胶制品热重分析法测定硫化胶和未硫化胶的成分

第2部分:丙烯腈-丁二烯橡胶和卤化丁基橡胶

GB/T16422.2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

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26713-2011鞋类化学试验方法富马酸二甲酯(DMF)的测定

GB/T30228运动场地地面冲击衰减的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31838.3固体绝缘材料介电和电阻特性第3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

表面电阻和表面电阻率

GB36246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

HG/T3054胶乳海绵线性尺寸测定

5

HJ644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

HJ1262臭气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ISO16000-30:2014室内空气第30部分室内空气的感官试验(Indoorair-

Part30:Sensorytestingofindoorair)

BSEN13725固定源排放用动态嗅觉测定法和气味排放率测定气味浓度

(Stationarysourceemissions-Determinationofodourconcentrationbydynamic

olfactometryandodouremissionrate)

在充分借鉴以上标准及相关文件技术内容的基础上,以科学性、规范性、协调性、

适用性、可操作性为原则,综合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进一步考虑幼儿园运动场地的

特点,从场地基础、设计铺装、外观、划线、厚度、物理性能、有害物质及气味等方

面提出具体要求和指导,分类规范幼儿园场地,从而有效保护幼儿安全健康。

本标准共分为9章,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

试验方法、取样要求、检验规则及铭牌标志。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场地基础、设计铺装、外观、划线和彩绘、铺设区域、厚度

及规格、物理性能、耐人工气候老化性能、无机填料含量及高聚物总量、有害物质限

量及气味等,试验方法、取样要求、检验规则及铭牌标志。同时规定了实验方法和检

验规则,为保障本标准的正确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1)范围

本标准主要针对幼儿园合成材料面层活动场地规定了其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

(包括场地基础、设计铺装、外观、划线和彩绘、铺设区域、厚度及规格、物理性能、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能、无机填料含量及高聚物总量、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等)、试验

方法、检验规则及铭牌标志。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是幼儿园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室外合

成材料面层活动场地的设计、铺装和验收。

(2)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共包括14个术语和定义,其中3.1、3.2和3.10、3.11的4个术语定义引自GB

36246—2018,以方便理解和使用本标准,并对其中的合成材料面层(3.1)、现浇型

面层(3.2)和人造草面层(3.10)三个术语在原GB36246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主

要增加了相关类型面层的分类。也基于类型面层的分类,为了对合成材料场地所使用

的面层材料进行更精准的划分和规定,统一对渗水型面层(3.3)、非渗水型面层(3.4)、

6

复合型面层(3.5)、全现浇复合型面层(3.6)、半预制复合型面层(3.7)、混合型

面层(3.8)、全塑型面层(3.9)进行了定义,同时针对目前市场上分类不是很明确

的“半预制型面层”材料,按照世界田径协会联合会的定义标准,将其归类到复合型面

层的分类。为了使用便利,对标准中涉及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3.12)、

气味强度(3.14)、气味浓度(3.14)等概念进行了定义。

(3)场地分类

根据建标175-2016《幼儿园建设标准》和教育部组织编制的《幼儿园标准设计

图样》,为了便于规范和分类要求,将幼儿园室外可铺装合成材料面层的场地按使

用功能分为游戏场地、跑道、游戏器具场地,并对场地有条件的幼儿园留出可设置

篮球场地、足球场地的要求。

其中游戏场地为幼儿园的共用游戏场地和分班游戏场地。跑道为供幼儿跑步练

习和比赛的场地。游戏器具场地为安装有滑梯、秋千、转椅等摆动式、摇动式、滑行

式、攀爬式等器材的场地。

篮球场地和足球场地为可供开展幼儿篮球和足球活动的场地。

(4)要求及实验方法

这一章共分为场地基础、设计铺装、外观、划线和彩绘、铺设区域、厚度及规格、

物理性能、耐人工气候老化性能、无机填料含量及高聚物总量、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

等9部分。

1)5.1场地基础

场地基础共提出7条要求。场地基础对于合成材料面层的铺设质量起着决定性

和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都可作为基础层,而煤焦油沥青是

煤焦油加工的主要产品之一。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煤焦油沥青在1类致癌物清单中。因此本标准规

定不应使用煤焦油沥青作为基础层的材料(5.1.1)。

二是因场地基础各层的设计与施工非常专业,要求可参照JTGF40—2004、

JTG/TF30—2014和JTG/TF20—2015等相关沥青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或

细则,并进行经济、技术、耐久等综合比较后,进行优化设计和施工(5.1.2)。

三是为了防止对周围空气和水环境的污染,要求除对于场地施工中场地基础各

层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与施工等除满足相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JTG

B04—2010对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的要求,避免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对场地

7

水土的污染(5.1.3)。

四是为了减少雨后场地的积水,使场地在雨后可以很快投入使用,提出应根据

场地状况做好排水设计,避免雨后积水(5.1.4)。

五是为了增加场地使用的耐久性,避免场地出现下沉、塌陷等影响使用的问题,

要求基础表面层压实度应不低于95%(5.1.5)。

六是为了使基础层的强度趋于稳定,也为了使沥青中高沸点挥发物挥发完全,

使合成材料面层与基础有良好粘结,要求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基础层均宜养护

28d以上,并提出基础层外观要求,如表面不应有车辙、硬结、凸凹、龟裂、开

口、松散、泛砂或泛油等,水泥混凝土基础层应原浆压光、清洁干燥,不应撒水泥

粉找平(5.1.6)。

七是为了中和混凝土的碱性,并进一步打毛和净化基础,使混凝土面层呈现出

干净的多微孔基面,使合成材料渗透到毛细孔更好地粘合,避免起鼓起泡,要求水

泥混凝土基础层铺装前应进行酸洗(5.1.7)。

2)5.2设计铺装

设计铺装共提出5条要求。一是为了确保幼儿健康安全,要求在设计场地面层时

应按照GB36246-2018的5.1.1和确保幼儿健康安全的原则进行适用性风险评估,其

中主要强调应按照GB36246-2018的5.1.1综合评估场地及其周围的通风扩散条件,

有利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散发,并避免铺装时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对场地及

其周边环境的污染,评估应是系统性和综合性,全面衡量对幼儿及其周围环境的健康

安全风险。同时,基于活动场地的主要用途及其适宜性的考量,给出各类活动场地选

用的合成材料类型的建议,以便于幼儿园和企业在设计时选用。游戏场地推荐现浇型

面层、预制型面层、无填充式人造草面层;跑道和篮球场地都推荐了现浇型面层、预

制型面层;游戏器具场地推荐了现浇型面层a、预制型面层、无填充式人造草面层;

足球场地推荐了无填充式人造草面层。主要考虑无论是砂粒还是合成材料填充颗粒

都可能会带来各类风险,因而选择了无填充式人造草面层。同时考虑到现浇型面层中

的撒颗粒和喷颗粒存在的风险,提示应评估撒颗粒和喷颗粒对于幼儿的安全性,应谨

慎选用。鉴于合成材料面层的类型较多,材料及工艺等的不同可以呈现出多种类型的

场地模式,这里推荐的都是大类别,如现浇型面层,可分为渗水型面层、复合型面层、

混合型面层、全塑型面层,四种类型也会因工艺和材料的不同,有多种变化和选择。

8

因此幼儿园在进行场地设计时要在确保幼儿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场地用途、环境

状况、经费情况以及幼儿园的整体设计风格等进行研判,筛选出适合的类别、材料和

工艺(5.2.1);

二是为了使工程质量有保障,对施工方提出应编制施工方案,并建立工程质量管

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质量检验制度等相关要求(5.2.2);

三是为了减少原料带来的安全风险,鉴于GB36246对原材料的严格要求,要

求铺装选用的原料应符合GB36246的规定(5.2.3);

四是考虑到场地面层铺装后如不合格很难整改的因素,也为了避免施工中对人

员及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场地面层的安全质量,借鉴了GB36246的做

法,要求铺装材料应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的约定,现场见证取

样、检测合格后使用(5.2.4);

五是为了避免不顾环境影响、突击施工等造成场地的质量问题,也对施工企业

给予相应指导,并提供相关依据,对施工气候条件提出相关要求:应避免雨天施

工,以保证场地干燥;施工现场环境温度应不低于5℃(5.2.5)。

3)5.3外观、划线和彩绘

外观、划线和彩绘共提出7条要求。场地面层铺装后,尽管很多指标需要专业设

备和专业人员来检测,但也可以通过外观,对铺装质量有一个基本的感官判断,同时

外观也是判定场地质量的重要依据。一是针对颜色均匀性提出要求(5.3.1);二是针

对面层与基础层粘接情况,如是否存在移位、鼓包、起鼓、气泡、分层、脱层或断裂

等现象提出要求(5.3.2);三是针对现浇型面层的固化和预制型面层接缝提出要求

(5.3.3);四是针对锐利尖端的接触伤害问题提出要求(5.3.4),五是针对跑道场地

的划线提出要求(5.3.5);六是针对幼儿园应用较多的彩绘,针对其图形轮廓以及颜

料的安全性、耐光和抗褪色提出要求(5.3.6);七是考虑到各类场地的厚度的差异,

易存在落差,形成台阶,针对游戏场地、跑道和游戏器具场地等场地之间的衔接过渡

提出要求(5.3.7)。

4)5.4铺设区域、厚度及规格

铺设区域、厚度及规格共提出7条要求。一是提出总体要求,活动场地的铺设区

域及厚度应根据其功能、材质和安全要求进行设计和铺装(5.4.1);二是为了确保幼

9

儿安全,对于游戏场地、跑道和篮球场地的采用的现浇型和预制型面层提出基本的厚

度要求,为了对幼儿的摔倒和运动起到更好地防护作用,基于要达到后面物理指标的

相关规定,要求游戏场地、跑道的厚度应不小于15mm,篮球场地的厚度不小于10mm

(5.4.2);三是依据《幼儿园标准设计图样》对跑道的规格提出最小要求(5.4.3);

四是针对游戏场地如采用人造草面层,要求采用无填充式直草和曲草簇绒混编人造

草,并为了确保免填充人造草的防护性能(能达到物理性能指标要求),对其规格指

标(编织密度、草丝克重和草丝高度)提出要求(5.4.4);五是为了切实保证幼儿在

使用滑梯、秋千、转椅等摆动式、摇动式、滑行式、攀爬式等器材时的跌落安全,对

游戏器具场地的铺设区域提出严格界定,不仅要包括器具下方的垂直投影面,还要包

括从器具下方垂直投影面的边缘水平向外延长的扩展区域,当600mm≤跌落高度

≤1500mm时,水平向外延长距离应为1500mm,游戏器具四周都应向外延长(5.4.5);

六是考虑到游戏器具场地对跌落高度的防护的局限性,要求最大跌落高度应不超过

1.5m(除非采取特殊防护措施),并对最大跌落高度的确认提出要求(5.4.6);七

是考虑到现浇型、预制型面层以及人造草等各类型铺装材料会因材料、工艺等的不同

对于跌落的防护性能而有所不同,尽管针对不同类型材质等开展了跌落高度及铺装

厚度的相关跌落试验测试,试图给出相应类型对于跌落高度防护的厚度要求,最终却

没给出定值,主要还是很难穷尽各类材料和不同工艺及配比等对其防护的影响。最终

还是在确定铺装类型(基本材料及配比、工艺确定后)及最大跌落高度后,要求由有

资质的检测机构按照GB30228对拟铺设面层进行测试后来获取并确定厚度,以有效

防护跌落损伤(5.4.7)。

5)5.5物理性能

物理性能是衡量合成材料面层整体运动和防护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场地

总体质量的主要参数。本标准主要针对塑胶(现浇型、预制型面层)和人造草两大面

层类型提出了2方面要求,针对现浇型、预制型面层,其物理性能基本引用GB36246-

2018的指标要求,主要包括:冲击吸收、垂直变形、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抗滑

值、阻燃性能。在此基础上,为了约束颜色的褪色问题,提出色牢度的要求。

其中游戏场地和跑道,考虑到对于幼儿的活动主要以防护性为主,运动性能为

辅,相较于GB36246-2018,冲击吸收要求≥35%,未作上线要求,垂直变形为1.0mm~

5.0mm,适当提升下线,并将上线放宽,抗滑值干测未变,湿测35~110(BPN),

10

拉伸强度以渗水型的为基本要求,考虑到软木材料的适用性和特殊性,为了将软木材

料纳入使用范畴,拉断伸长率分为两档,非软木材料要求不变,软木材料放宽到不小

于10%,阻燃性要求未变。色牢度要求干湿条件下均无脱水,并给出实验方法。

游戏器具场地的物理性能主要以跌落防护为主,兼顾防滑、阻燃,同时要求了色

牢度。铺装的游戏器具场地的临界跌落高度要大于游戏器具场地的最大跌落高度,并

要求游戏器具场地的最大跌落高度应根据5.4.6的要求确定(5.5.1)。

对于人造草面层的物理性能,主要依据GB36246-2018提出冲击吸收、垂直变

形、草丝拉断力、单簇草丝拔出力,并根据幼儿园的使用特点和人造草提出防静电性

能、临界跌落高度的要求。其中冲击吸收和垂直变形主要以活动防护为主,适当考虑

运动性能,因此冲击吸收仅提出下线要求,未设上线,垂直变形也放宽了参数范围,

草丝拉断力、单簇草丝拔出力与GB36246-2018相同,并在草丝拉断力中增加了对

于免填充草中的有关曲丝的要求。

人造草的防静电性能主要考虑到人在接触摩擦人造草坪的一刹那,都会受到静

电的冲击。特别是暴晒过后的人造草运动地坪场地,干燥的草坪更容易摩擦起电。幼

儿在成长阶段格外的好动,因此人造草运动地坪的防静电性能尤为重要。依据GB/T

31838.3-2019《固体绝缘材料介电和电阻特性第3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表

面电阻和表面电阻率》中电极装置C的有关方法,指标设置为与SJ/T11294-2018《防

静电地坪涂料通用规范》中对防爆区域满足不发火前提下的要求相同。

临界跌落高度仅针对游戏器具场地提出的要求,考虑到免填充草对于运动防护

的局限性,而且相关应用都是含有缓冲垫,指标设定上包含了缓冲垫的缓冲作用,测

试时应同缓冲垫一块测试。铺设在游戏器具场地的人造草其临界跌落高度要大于游

戏器具场地的最大跌落高度,并要求游戏器具场地的最大跌落高度应根据5.4.6的要

求确定(5.5.2)。

6)5.6耐人工气候老化性能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能是考核合成材料面层材料耐气候老化的一种模拟测试方法。

要求现浇型和预制型面层耐人工气候老化1500h后,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仍应保持

应有的强度,符合相关规定。

人造草草丝耐人工气候老化1500h后,草丝拉断力中直丝应不低于老化前测定

值的80%,曲丝应不低于老化前测定值的70%。

11

该部分内容沿用了GB36246-2018标准的耐老化方法,同时为了加强对幼儿园

合成材料面层材料耐老化性能的要求,根据市场调研以及大量的实验室数据,70%以

上的运动面层材料供应商所提供的面层材料均能满足在1500h甚至更长时间的老化

后的拉伸性能指标,因此本标准提升了更长的老化时间的要求。

7)5.7无机填料含量及高聚物总量

无机填料是橡胶制品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合理添加无机填料对于提高橡胶制品

的耐磨、导热、阻燃等性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如果无机填料添加过度,会造成橡胶

制品的物理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大大下降,耐低温性能也下降,因此,将橡胶制品中无

机填料的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对其品质的有效保障。由于无机填料相对于橡胶

胶料的成本较低,一些生产者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过度添加无机填料,结果会使其

物理性能下降。即便物理性能短时间能够达到要求,其耐久性能也无法得到保障。

为了提升幼儿园活动场地的性能,确保面层质量,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材料面层中

无机填料的含量,并对现浇型面层内部填充颗粒和防滑颗粒的高聚物含量提出要求。

一是借鉴了GB/T22517.6-2020中5.5.2的规定,要求现浇型、预制型面层中无

机填料含量应不高于60%。试验方法按GB36246—2018中6.9规定方法进行。

二是借鉴GB36246-2018的相关规定,要求现浇型面层填充颗粒高聚物总量应不

低于15%,防滑颗粒高聚物总量应不低于20%。

本标准要求:合成材料面层防滑胶粒直接暴露于大气环境,也是直接与人体皮

肤接触的固体原材料,它的物理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对于合成材料面层物理性能和抗

老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合成材料面层防滑胶粒,还是内部填充颗粒,其弹

性和耐老化性能除了与其中的无机填料含量相关外,还与其中的高聚物总量相关,

在一定范围内,无机填料含量固定时,高聚物总量越高,其弹性越好,抗老化性能

也越好。

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合成材料面层防滑胶粒,品质差异很大。以EPDM颗粒

为例,目前市售的颗粒中的高聚物总量从不足10%到30%以上,价格差异很大,选

用不同高聚物含量的颗粒对于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的造价影响很大,这就造成施

工方为降低成本大量使用劣质颗粒,极大地影响了场地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为保证颗粒的品质,发达国家对其中的高聚物含量都有一定要求,对于保证运动

场地的性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合成材料面层面胶层防滑胶粒,参考德国DIN

12

18035-6:2021《运动场地-第6部分:合成材料地面》和GB36246-2018标准要求,规

定高聚物总量不应低于20%;对于合成材料面层底胶层填充胶粒,目前国内外标准

中还没有明确要求,本文件考虑到防滑颗粒在表层,使用条件更为苛刻,填充颗粒在

底层,可以适度降低高聚物总量要求,最终确定高聚物总量应不低于15%。

合成材料面层防滑胶粒及内部填充颗粒均属于橡胶类材料,因此其中的高聚物

总量按照GB/T14837.1-2014《橡胶和橡胶制品热重分析法测定硫化胶和未硫化胶

的成分第1部分丁二烯橡胶乙烯-丙烯二元和三元共聚物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异

戊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和GB/T14837.2《橡胶和橡胶制品热重分析法测

定硫化胶和未硫化胶的成分第2部分丙烯腈-丁二烯橡胶和卤化丁基橡胶》两个标

准的规定进行测试,根据不同材料材质选择适合的标准。

8)5.8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

本部分主要针对现浇型、预制型面层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和人造草面层有害物

质限量作出规定。

对于幼儿园场地,健康安全至关重要,关乎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对于有害物

质的限制也将从严要求。

一是关于有害物质含量。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

干扰内分泌系统,可能使男子精液量和精子数量减少,精子运动能力低下,精子形态

异常,严重的会导致睾丸癌,尤其对正在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此类物质的危害更

大,因此各国都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对这类物质进行限定。现有标准GB36246-2018对

合成材料面层成品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进行了限量值的规定,

DEHP+DBP+BBP≤1g/kg,DINP+DIDP+DNOP≤1g/kg。该限制已经是参照欧盟REACH

法规相关要求进行了从严要求,对于幼儿园活动场地,本标准考虑到其使用对象及其

危害性,实验方法采用GB36246-2018的方法。

——富马酸二甲酯具有毒性,根据临床试验,富马酸二甲酯可经食道吸入,对人

体肠道、内脏产生腐蚀性损害和引起过敏;当皮肤接触该物质后,会引发接触性皮炎,

会出现发痒、刺激、发红和灼伤等,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尤其对儿童的成长

发育会造成很大危害。2009年1月29日欧盟成员国通过了“保证含有富马酸二甲酯的

消费品不会投放欧洲市场”的决议草案,该决议于2009年5月1日正式生效。草案明确

13

规定,如果消费品或其部件中富马酸二甲酯的含量超过了0.1毫克/千克,或者产品本

身已声明了其富马酸二甲酯的含量,就将被认定为“含有富马酸二甲酯”的产品,将禁

止进入欧盟市场流通和销售。因此规定富马酸二甲酯≤0.1mg/kg。实验方法采用GB/T

26713-2011《鞋类化学试验方法富马酸二甲酯(DMF)的测定》的方法。

——多环芳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包括萘、蒽、

菲、芘等150余种化合物,有些多环芳烃还含有氮、硫和环戊烷。此类化合物对生物

及人体的毒害主要是参与机体的代谢作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和生物降解的特

性。国际癌研究中心(IARC)(1976年)列出的94种对实验动物致癌的化合物,其

中15种属于多环芳烃。由于苯并[a]芘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环境化学致癌物,且致癌

性很强,故常以苯并[a]芘作为多环芳烃的代表,它占全部致癌性多环芳烃1%~20%。

其他多环芳烃的毒性以苯并[a]芘的毒性当量表示。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存在虽然是

微量的,但其不断地生成、迁移、转化和降解,并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人

体,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橡胶或弹性体的生产过程中添加增塑剂油(填充油)或炭黑,使材料具有不同的

力学和工艺性能,多环芳烃是填充油和炭黑的固有成分。消费者直接接触的橡胶或弹

性橡胶物品(包括儿童玩具)中可以检出100多种多环芳烃。GB19272-2011《室外健

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中5.2.6指出,表面易接触材料中16种多环芳烃总量应小于

10mg/kg。2013年欧盟REACH法规附录17第50条修正案考虑到儿童的易感性特别规

定,8种多环芳烃在玩具中任何一种的含量均不得超过0.5mg/kg。欧盟指令2009/48/EC

和德国GS认证根据玩具与皮肤的接触时间以及接触方式规定了更加严格的限值:类

别1:有意放入口的材料,有意与皮肤长时间接触的玩具材料(>30s),18种多环芳烃

总和<1mg/kg;类别2:不在类别1中,预期与皮肤长期接触时间(>30s)或短期反复皮

肤接触的材料,18种多环芳烃总和<5mg/kg。鉴于此,为确保幼儿安全健康,经起

草组多次研讨,规定18种多环芳烃总和限值参照GB36246-2018要求并加严为≤10

mg/kg,苯并[a]芘限值参照欧盟指令2009/48/E和GB36246的规定并加严为≤0.5mg/kg。

18种多环芳烃总和及苯并[a]芘的检测按照GB36246的方法进行。

——氯化石蜡是石蜡烃的氯化衍生物,是通用分子式为CnH2n+2-zClz的氯化烷

烃化合物的统称,具有低挥发性、阻燃性、电绝缘性良好、价廉等优点,广泛用于生

产电缆料、地板料、软管、人造革、橡胶等制品并可作为涂料、塑胶跑道、润滑油等

的添加剂。当前聚氨酯类合成材料面层(除人造草坪)中的增塑剂和阻燃剂,通常添

14

加的是中长链氯化石蜡,毒性较小,但其中可能含有少量毒性大的短链氯化石蜡

(ShortChainChlorinatedParaffins,SCCPs,C10-C13的氯代烷烃)或者被人为掺入价

格较低的短链氯化石蜡。根据欧盟化学物质信息系统(ESIS),短链氯化石蜡属于可

能致癌的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皮肤干裂,可增加鼠类肝、甲状腺、肾的腺瘤和癌

症发病率,并对水生生物有剧毒,可能对水生态环境造成长期有害影响,是具有持久

性、生物积累性、生物毒性的一类化合物。德国从1995年就开始停止生产SCCPs。

200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SCCPs归类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并将其列入斯德

哥尔摩公约的候选物质清单。日本、加拿大等均将SCCPs列入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单。

2022年11月29日,由我国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海关

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公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该

清单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要求“对列入本清单的新污染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

定采取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短链氯化石蜡则在管控清单之列。

因此,本文件将短链氯化石蜡(C10-C13)的限值由1.5g/kg加严为0.1g/kg(未检出)。

试验方法依然采用GB36246—2018的方法。

——MOCA主要用作现浇型聚氨酯材料的扩链剂,被列入我国《危险化学品目

录(2015版)》。哺乳动物试验表明MOCA能增加大鼠肺腺癌、肝腺瘤和肝癌、乳

腺癌和乳腺纤维肿瘤等癌症效应水平,在我国致癌性分类中为1A类(欧盟为1B类)。

美国毒物和疾病登记署(USATSDR)把MOCA列入其2015危险物质优先名单,并

给出MOCA的最小风险限值为3μg/kg/d。美国环保署(USEPA)给出MOCA对人

体健康的慢性毒性RfD为0.7μg/kg/d。职业暴露方面,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

(ACGIH)提出8小时/天(40小时/周)的工作场所的MOCA的最大水平为0.11

mg/m3;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院(NIOSH)提出10小时/天MOCA的暴露

限值为3μg/m3。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REACH)把2017

年11月22日确定为MOCA的最终交易日(也就是退市期限),今年在征集禁用的

证据,目标是禁用(除非生产商举证没有替代化学品可用)。REACHSVHC清单中

要求,对于MOCA限量大于0.1%(质量)时,企业必须进行通报和信息传递。而我

国环境质量和相关产品标准中没有MOCA的标准限值。聚氨酯产品中会残留未参与

反应的MOCA。聚氨酯运动场地成品中未参与反应的MOCA残留量在0~4%之间,

具体含量主要取决于聚合反应的过程。有研究表明,MOCA残留单体浓度大约在100

ppm~4%。鉴于4,4’-二氨基-3,3’-二氯二苯甲烷(MOCA)的危害性,以及上述国际

15

信息,条件成熟或可能的情况下应逐步取代MOCA的使用,本标准将合成材料面层

成品中4,4’-二氨基-3,3’-二氯二苯甲烷(MOCA)的含量在强标GB36246-2018基础

上做了加严规定,要求成品中MOCA限量≤0.5g/kg。试验方法依然采用GB36246—

2018的方法。

——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是聚氨酯类塑胶场地施工中的重要原料,施工时异氰酸

酯组份与多元醇组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大分子固体材料。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是常用的两种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其为原料制

备的聚氨酯材料力学性能良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反应活性较低,以其为

原料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力学性能劣于芳香族异氰酸酯类聚氨酯,但耐黄变性能优良,

因此在聚氨酯跑道中一般用于面层材料的罩光涂层,因价格昂贵,使用量较小。MDI、

TDI和HDI都被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属于1类皮肤和呼吸道致敏

物。游离异氰酸酯类化合物的主要危害:一是挥发在空气中的蒸气对人体呼吸道的刺

激危害,二是异氰酸酯液体接触到身体皮肤和黏膜所产生的刺激损害。

MDI、TDI和HDI都被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属于1类皮肤和呼

吸道致敏物。游离异氰酸酯类化合物的主要危害一是挥发在空气中的蒸气对人体呼

吸道的刺激危害,二是异氰酸酯液体接触到身体皮肤和黏膜所产生的刺激损害。TDI

的饱和蒸气压为2.8Pa(20℃)和3.3Pa(25℃),HDI的饱和蒸气压为1.5Pa(20℃),

这两种异氰酸酯化合物常温下饱和蒸气压较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两

种异构体4,4’-MDI和2,4-MDI25℃时的饱和蒸气压均约为0.001Pa。

由于异氰酸酯组份与水快速反应的特性,检测数据显示,运动地坪中极少检出游

离异氰酸酯。但出于对学生健康的保障,GB36246-2018仍然从严规定了异氰酸酯的

限值,并参照欧盟法案对规定增加了MDI的限值要求并从严。鉴于这些限值已经是参

照现有国内外相关标准及法案的要求进行了从严规定,故本文件参照GB36246-2018

的要求对现浇型和预制型面层中的游离异氰酸酯含量进行了如下限定:游离甲苯二

异氰酸酯(TDI)、游离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游离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

氰酸酯(HMDI)总和含量限值≤0.2g/kg,MDI含量限值≤1.0g/kg。

——可溶性重金属。由于室外运动场地受阳光照射和气流的影响,合成材料面层

材料有可能形成可吸入颗粒物,因此除通过皮肤接触暴露外,还有可能通过吸入暴露

途径危害幼儿健康。因此,有必要规定可溶性重金属的含量限值。

(a)铅(Pb)

16

铅可作为聚氨酯材料的催化剂或者塑胶跑道面层的颜料存在于合成材料面层中。

生物体不需要铅,铅暴露对绝大多数的生物都有毒。儿童是铅中毒的易感人群,铅暴

露严重损害儿童健康,包括大脑和神经系统损伤、生长发育缓慢、学习和行为问题、

听力和语言障碍等,导致儿童智商降低、注意力不集中、在校表现不佳。因此,应积

极预防儿童铅中毒。

铅的毒性作用没有阈值,即铅进入体内就有毒性伤害,因此,“零血铅”已成为临

床控制儿童铅中毒的目标。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CS)消费者产品安全条例CFR

1303要求:儿童产品、玩具类、儿童护理品油漆和表面涂层中铅含量限值为90mg/kg。

欧盟玩具安全指令Directive2009/48/EC规定玩具油漆和表面涂层的限值,干燥、易

碎、粉状或弯曲的玩具材料中,不超过13.5mg/kg;其他玩具中不超过90mg/kg。

随着技术进步,已经出现铅催化剂的替代产品,运动场地表面颗粒颜料也有低铅

和无铅产品。鉴于GB36246-2018已是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如表30)并从严制定的

铅的限值,同时考虑技术经济可行性,可溶性铅含量限值参考GB36246-2018中的要

求,设定为50mg/kg。

(b)镉(Cd)

镉是一种生物蓄积性强、毒性持久、具有“三致”作用的重金属,生物体摄入过量

的镉,导致肾脏、肝脏、肺部、骨骼、生殖器官的损伤,对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等

具有毒性效应,进而引发多种疾病。因此,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各种消费产品标准

和环境标准中均制订了镉元素的含量或浓度限值。鉴于GB36246-2018已是参考国内

外相关标准(如表31)并从严制定的镉的限值,并且从幼儿园运动场地的使用特性上,

秉持安全和科学的原则,本文件采纳GB36246-2018的要求,规定镉元素的限值10

mg/kg。

(c)铬(Cr)

环境中的铬主要以Cr3+和Cr6+两种价态存在。铬暴露可能来自天然源和工业源。

铬的天然来源主要是岩石风化产生的Cr3+,它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金属铬元素和

Cr3+的毒性很小,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自然环境中Cr3+可以氧化为六价铬。六价铬

为强氧化剂,对皮肤、黏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已确认为致癌物,其毒性是Cr3+的100

倍。人体可以将一定量的六价铬解毒转化为Cr3+。对于急性(短期)和慢性(长期)

吸入暴露,六价铬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为呼吸道。急性暴露于六价铬的情况下,出

现呼吸短促、咳嗽和气喘;慢性暴露出现隔膜穿孔和溃疡、支气管炎、肺功能降低、

17

肺炎等其它呼吸道效应。人类研究明确表明,六价铬是一种人类致癌物,导致肺癌的

风险增加。动物研究已经表明六价铬通过吸入暴露引起肺部肿瘤。因此,各个国家政

府或国际组织均在消费产品和环境标准中限制铬或六价铬的含量。鉴于GB36246-

2018已是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如表32)并从严制定的铬的限值,因此本文件采纳GB

36246-2018的要求≤10mg/kg。

(d)汞(Hg)

汞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但是浓度不高,主要以元素汞、一价和二价无机盐和有机

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元素汞在室温下是液态的,其毒性比无机或有机汞的毒性小。汞

蒸汽压高,如果加热,汞蒸气剧毒。汞的无机离子在水中溶解度不同。一般来说,二

价汞盐可溶于水。汞离子可以解构酶从而产生高毒性。有机汞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

汞具有神经、肾脏和免疫毒性。对子宫内胎儿和子代早期的发育期特别危险。发育期

内的任何急性或慢性汞暴露都可能产生不良健康影响。汞是一种全球性的污染物,主

要通过水生食物链进行生物累积,对儿童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理想情况下,儿童和

成年人身体中都不应该存在汞,因为它在生理上没有益处。预防是减少汞中毒的关

键。因此,各个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均在消费产品和环境标准中限制汞的含量。

鉴于GB36246-2018已是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从严制定的汞的限值,并从幼儿

园运动场地的使用特性上,秉持安全和科学的原则,采纳GB36246-2018中汞元素的

限值2mg/kg。

(e)锑(Sb)

锑是全球性污染物,是国际上最为关注的有毒金属元素之一。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锑(Sb)属于第一类污染物,其最高允许排

放浓度为0.1mg/L。

欧盟将锑列为高危害有毒物质和可致癌物质并予以规管。美国环境保护署限制

排入湖、河、弃置场和农田的镉量并禁止杀虫剂中含有锑。美国环境保护署允许饮用

水含有10ppb的锑,并打算把限制减到5ppb。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规定食用色素

的含锑量为不得多于15ppm。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卫生研究所希望让工人尽量少呼

吸到锑以防止膀胱癌。

因此参照GB6675.1-2014,将可溶性锑的限值设为60mg/kg。

(f)砷(As)

砷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非金属元素。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

18

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砷和无机砷化合物在一类致癌物清

单中。2019年7月23日,砷及砷化合物被列入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

因此参照GB6675.1-2014,将可溶性砷的限值设为25mg/kg。

(g)钡(Ba)

钡是一种化学元素。为碱土金属的成员。钡对人类来说不是必需元素是有毒元

素,食入可溶性钡化合物会引起钡中毒。中毒症状有呕吐、绞痛、腹泻、心跳变缓且

不规律、短暂的血压升高、痉挛性的震颤和肌肉麻痹。

因此参照GB6675.1-2014,将可溶性砷的限值设为1000mg/kg。

(h)硒(Se)

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国营养学会也将硒列为人体

必需的15种营养素之一,国内外大量临床实验明,人体缺硒可引起某些重要器官的

功能失调,导致许多严重疾病发生,但过量的硒可引起中毒。表现为头发变干变脆、

已易脱落,指甲变脆、有白斑及纵纹、易脱落,皮肤损伤及神经系统异常,严重者死

亡。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

理参考,硒和硒化合物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因此参照GB6675.1-2014,将可溶性硒的限值设为500mg/kg。

可溶性铅、镉、铬、汞的测试参考GB36246中固体原料的测试方法,可溶性锑、

砷、钡、硒的测试按照可溶性铅、镉、铬、汞相同的实验条件进行。

二是关于有害物质释放量。

有害物质释放量的指标主要参照GB36246-2018,包括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TVOC)、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总和、二硫化碳。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某一类有害物质的释放总量,相比于单个目标物释

放量的控制,采用该项指标可以有效避免目标物的遗漏。本文件参照GB36246-2018

将现浇型和预制型运动地坪和人造草运动地坪的TVOC限值定为≤5.0(mg/m2·h)。

——甲醛被列入我国2015年危险化学品目录,其致癌性分类为1A。一方面甲醛

强烈的刺激性容易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长期接触甲醛会

显著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本文件参照了GB50325和长期曝露参考水平的指标以及

行业技术水平现状,在有害物质限量方面向较为严格的指标靠拢,设定现浇型和预制

型运动地坪和人造草运动地坪中甲醛的释放量限值为≤0.3mg/(m2•h)。

19

——苯和苯系物是运动地坪原料中可能含有的对人体危害较大的一类有害物质,

苯、甲苯和乙苯都被列入我国《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苯的生殖细胞致突

变性为类别1B、致癌性为类别1A,反复接触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为类别1,吸入危害分

类为1类,是典型的中枢神经危害物和致白血病物质。甲苯和乙苯的吸入危害都是类

别1。甲苯、二甲苯的毒性及化学性质相似,在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施工中的作用

相同,主要作为溶剂使用。

抽样检测结果显示这些物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参照GB36246-2018,并考虑

到婴幼儿为特殊群体,将苯的有害物质释放量指标加严定为≤0.05mg/(m2•h),拟通过

指标设定引导企业不使用苯和含苯的原料,并在生产工艺中严格控制苯的残余量;将

甲苯、二甲苯、乙苯三种类似物质以总和的形式作为释放量指标,并充分考虑此类物

质的危害性,将总和有害物质释放量指标定为≤0.50mg/(m2•h),引导企业减少使用含

有苯系物的原料,开发替代型工艺,由此有效保障婴幼儿远离此类苯系物的伤害,保

证婴幼儿身体健康。

——二硫化碳是损害神经和血管的毒物,急性中毒表现为头晕、头痛、眼及鼻粘

膜刺激症状,重度中毒可呈短时间的兴奋状态,继之出现谵妄、昏迷、意识丧失,并

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严重中毒后可遗留神衰综合征,中枢和周围神经永久性损

害。橡胶需要通过硫化把塑性的胶料转变成具有高弹性的橡胶,二硫化碳是该过程中

的重要反应溶剂。尽管硫化温度较高,但是二硫化碳可能以单体形式被包裹在橡胶的

网状结构中,没有挥发完全。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紫外线、温湿度和表层材料的破

损等自然或人为情况会导致游离二硫化碳重新被释放出来,造成人体健康损害。因

此,需要严格控制弹性颗粒中二硫化碳的释放量。依据验证实验数据的结果(见表

35),编制组协商讨论决定,本文件参照GB36246-2018并从严,设定现浇型和预制

型运动地坪和人造草运动地坪二硫化碳的释放量限值为≤4mg/(m2•h)。

有害物质释放量的测试方法参照GB36246进行。测定二硫化碳释放量时,采样

管的选择按HJ644的规定进行。

三是气味

评价材料的安全性一方面是其化学物质含量或释放量是否达到了危害健康的水

平,另一方面其气味也是评价是否会对人的嗅觉造成刺激的主要手段。尽管“有害的

20

化学物质不一定有气味,有气味的化学物质也不一定有害”,但是合成材料面层的气

味是人可直接感受到的,刺激性气味会引起场地使用者的担忧。

关于气味等级的限值,本文件参照GB36246-2018的限值要求,将现浇型、预制

型活动场地和人造草活动场地的气味等级定为≤3级(有气味,但无强烈的不适性)。

标准编制组考虑到气味强度难以准确量化,分级比较粗糙,区分度不高,因此,本文

件增加了气味浓度的测试项目。根据征集到的51个样品的测试结果(表2)和运动地

坪气味浓度测试结果分布情况(表3),将气味浓度的限值定为≤200ou/m3。

目前国外在材料气味强度评价方法方面已经形成了系统科学的评价方法体系,

可操作性强。我国对于材料气味评价这方面发展较为缓慢,气味强度评价主要采用密

封瓶法,结合五阶段法对材料气味强度进行评定,如GB36246-2018《中小学合成材

料面层运动场地》(附录J气味评定)、HG/T4065-2008《胶粘剂气味评价方法》等,

此方法操作简便,对仪器设备要求不高,但是开盖嗅辨造成的空气交换使测试结果失

真,且不利于多人嗅辨。本文件拟采用环境舱法对固体原料气味强度进行评价,该方

法可以模拟材料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气味释放情况,测试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通过

原始气体嗅辨仪进行气味强度的测试避免了开盖导致的测试结果失真,采用7阶段

法能更好的区别产品的气味等级。因此,气味强度的测试按有害物质释放量的测试方

法进行试样制备、环境测试舱准备和试样平衡,平衡时间为24h,按ISO16000-30:2014

中7.7.2的规定进行气体采集和气味强度的测定。

同时,标准编制组考虑到气味强度难以准确量化,分级比较粗糙,区分度不高,

因此,本文件增加了气味浓度的测试项目,并将气味浓度的限值定为≤200ou/m3。

气味浓度测试时,按GB36246中附录I的规定进行试样制备、环境测试舱准备和试样

平衡,平衡时间为24h。按HJ1262或BSEN13725的规定进行气体采集和气味浓度的

测定。。

(5)取样

取样是检验的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取样要求主要包括4个方面要求:见证取样、

原材料取样、合成材料面层取样和运输、保存与检测时间。

为了使建设方(或代建方、使用方)、监理方及施工方代表对合成材料运动场地

面层建设中所用原料或面层有害物质的取样有一个明确的依据,避免所取样品不符

合检测要求以及对样品真实性的质疑,标准提出各方都参与的见证取样要求,并对各

种类型的合成材料面层用原料及成品的取样的规格给出较详细的规定。原材料取样

21

按照GB36246-2018中7.2的规定进行,成品检测样品应在铺装现场裁取、挖取或平

行制备,根据不同检测项目规定了不同的样品规格、数量和只做要求,同时对样品的

包装、运输、保存与检测时间等做出规定,确保样品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6)检验规则

为解决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建设所用原料合格与否的判定、建成后面层质量

合格与否的判定等,规定了检验规则。主要包括入场检验、验收检验、型式检验以及

检验结果的判定、复验规则和场地符合性判定原则。

现场取样检测适用于抽样检验,而型式检验是在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建设前

期选择原料供应商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本标准还对检验结果的判定、复验规

则、场地符合性判定原则进行了规定,保障本标准的正确实施。

(7)标志牌

为了让使用方可以比较简单直接地了解合成材料面层活动场地的相关信息,也

为了起到约束、激励作用,本标准提出设置永久标志牌要求,标志牌上内容主要包括:

场地名称(厚度)、项目负责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主要原材料生产单位:主

要固体原材料(如有)和非固体原材料的生产单位、验收依据和竣工、通过验收时间。

标志牌的设置也将有利于企业对场地的维护和保养。

三、实验验证

1.指标分析

(1)本文件中锐利尖端、厚度、规格尺寸的测试方法和限值基本引用GB6675.2、

GB/T14833、GB/T20394,或仅有微小调整,无需进行试验验证;(2)对于现浇型、

预制型面层的物理性能中除色牢度和临界跌落高度为新增项目,单独给出方法外,基

本引用GB36246-2018的方法和要求,或考虑到幼儿的活动要求,仅做微小调整;考

虑到软木材料的特殊性,增加了软木材料的拉断伸长率,因此,除色牢度、临界跌落

高度和软木材料的拉断伸长率外,无需进行试验验证;(3)对于人造草面层场地物

理性能主要依据GB36246-2018提出,其中冲击吸收取消了上限要求、垂直变形放

宽了参数范围,草丝拉断力、单簇草丝拔出力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