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岳麓版高一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岳麓版高一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岳麓版高一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岳麓版高一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岳麓版高一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岳麓版高一历史下册月考试卷78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公元前206年,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赵佗曾任秦朝南海郡龙川县县令。关于他任职龙川县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B.其职位可以世袭C.其县令职位由南海郡郡守任命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2、【题文】2009年美国副总统乔·拜登为美国外交“新规”定调。“新规”否定了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拜登说:“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美国需要世界,正如我相信世界需要美国。”从拜登的话中我们可知美国A.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B.承认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C.放弃了领导世界的愿望D.承认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3、【题文】下图所示的“故障”是指。

A.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B.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关贸总协定在解决多边贸易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4、【题文】用概括的语言做历史笔记有助于深化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关贸总协定B.欧洲共同体C.北美自由贸易区D.亚太经合组织5、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这里所说的“全新的现代性”是指()A.英美等国家的全力支持B.抗日战争挽救了亡国灭种危机C.抗日统一战线的民族性D.西安事变的发生改变战争进程6、“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这一局面出现于()A.中唐以后B.南宋时期C.元代D.明朝时期7、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已“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包括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混合型国家。”该学者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B.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C.多种经济所有制的发展D.外国资本的大量进入8、有网友从网上找到了新一届部分国家领导人发表于上世纪90年代的著作,其部分目录如图,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应是()A.清算“文革”的“左”倾错误B.展现对外开放的辉煌成就C.反思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9、“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A.汉都长安B.唐都洛阳C.宋都卞京D.元都大都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共4题,共8分)10、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年份19151916191719181919盈利指数-4.387.6136.9321.4370.56A.辛亥革命的推动B.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C.“实业救国”新思潮的推动D.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1、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社会进步观念是()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12、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年份19151916191719181919盈利指数-4.387.6136.9321.4370.56A.辛亥革命的推动B.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C.“实业救国”新思潮的推动D.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3、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社会进步观念是()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题文】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______。16、下列表述正确的在答题卡上填涂A,错误的在答题卡上填涂B。《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17、【题文】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相对孤立状态,促进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8、【题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成为世界的重要力量中心,对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构成挑战,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19、【题文】(判断正误,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问题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八大的基础上又有新认识,表现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雅典的农业经济发达,这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______(判断对错)21、德意志帝国的立法机构是议会,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其中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16分)22、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23、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24、1949年,《共同纲领》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5、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保护了农业发展,确保了赋税的征收。伴随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消失。()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21分)26、【题文】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力(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本身的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府的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唐太宗认为:“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贞观政要务农》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经济思想是什么?这一思想在当时的实践情况及影响如何?(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贞观时期“务本”的具体表现,并指出我国封建社会“民本”和“农本”两者间的关系。(5分)27、阅读下列材料(19分):材料一材料二(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明史·职官志》材料三图三文渊阁图四军机处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是哪些朝代实行的?(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3)在材料三中图三开始设置内阁是在哪个皇帝的时候?图四的机构又是哪个朝代设置的?(4分)(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5分)28、【题文】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浏览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图片:

请回答:

(1)读图①;②;这两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两种制度?(4分)

(2)读图③;这是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作用?(6分)

(3)结合图①②③,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干可知赵佗是秦朝时期的南海郡龙川县县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郡县制实行中央垂直管理的方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所以本题选A,B、C、D说法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朝的郡县制。【解析】【答案】A2、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正如我相信世界需要美国”可知美国没有放弃霸权政策和领导世界的愿望,A;C表述有误;“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说明美国承认其他力量不可忽视,B的表述符合题意;材料讨论的是国际政治而非经济,D与题意无关,故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解析】【答案】B3、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图一中可知;“故障”就是阻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贸总协定在解决多边贸易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所以答案选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经济全球化【解析】【答案】D4、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的,各成员国之间享受减免关税待遇,但未形成关税同盟。所以答案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北美自由贸易区【解析】【答案】C5、C【分析】【分析】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参加的战争;中华民族在危机中诞生的民族意识以及对民众的全面动员,都是中国历史上闻所未闻的,因此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C项正确。

【点评】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6、D【分析】从材料“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可知,棉布盛行。根据所学可知,棉布盛行是在明朝时期。

故选:D。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今棉之为用”切入;结合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纺织业,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与该题相关的中国古代的冶金业,陶瓷业也要注意掌握。【解析】D7、A【分析】现代中国实行“一国两制”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故A项符合题意;

BC项都是经济的范畴;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并未改变我国的社会性质,故排除;

D项也未从社会制度性质上对我国的制度造成影响;故排除.

故选A.

本题以香港澳门回归为切入口;考查对一国两制的理解.

一国两制是80年代提出来的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基本方针,最想是考虑用在台湾问题上,随着97的临近,在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会谈后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香港问题,一国两制的方针率先用在了香港问题上.一国两制使中国在一个国家里同时具有性质不同的两种社会制度.【解析】【答案】A8、D【分析】依据图片中该书的后记为“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可知;体现了该书的主题--改革,再结合图中一;五、七目录,分别为经济改革、国企改革、农村改革,由此可判断出本书探讨的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D。

本题以新一届部分国家领导人发表于上世纪90年代的著作的部分目录为内容考查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材料信息的能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经济体制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依据图中目录分析、归纳出主题。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掌握其原因、措施、成就以及影响等知识。【解析】D9、C【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故C项正确。

汉;唐时期市的经营仍受时间限制;故AB项错误。

元都大都也可以看到;但宋都卞京更一些,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商业的发展;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宋朝商业发展的准确把握。【解析】C二、双选题(共4题,共8分)10、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1915年-1919年这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所以选D。【解析】【答案】D11、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当时社会进步的观念是实业救国。所以选A。【解析】【答案】A12、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1915年-1919年这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所以选D。【解析】【答案】D13、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当时社会进步的观念是实业救国。所以选A。【解析】【答案】A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略

【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错误15、一个中国【分析】“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一国两制”政策以“一个中国”为原则;

故为:一个中国。

本题考查的是一国两制;侧重于考查的是其前提。

本题考查对一国两制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识记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一个中国16、略

【分析】这是对《十二铜表法》最主要意义的正确表述。【解析】【答案】A17、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它使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出现,不是最终形成,所以该题错误。【解析】【答案】错误18、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解析】【答案】B19、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获取信息并进行判断的能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中共十四大会议上提出的;不本题说法错误,选择B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共八大。【解析】【答案】B20、略

【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雅典的工商业经济发达,这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故本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本题考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需要掌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的识记.

本题考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解析】B21、略

【分析】德意志帝国的立法机构是议会;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其中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

故答案为A.

本题主要考查《德意志宪法》的主要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熟记该宪法的主要内容.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局限性:

①保留了很多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议会无实权,广大民众和资产阶级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

②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最终导致德国引起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③阻碍了民主政治改革的彻底完成.【解析】A四、判断题(共4题,共16分)22、×【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一五计划的完成是在1957年,而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是在1956年考点:中共八大【解析】【答案】错23、×【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一五计划的完成是在1957年,而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是在1956年考点:中共八大【解析】【答案】错24、×【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答案】错25、B【分析】【分析】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保护了农业发展,确保了赋税的征收。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统治者仍然奉行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近代的落伍。故题目的表述错误。五、综合题(共3题,共21分)26、略

【分析】【解析】本题是主要分析中国古代古代的经济思想及表现。回答时注意材料信息和课本知识的有机结合;要理解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及在各个朝代的表现。

【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纵向联系和专题概括。考查内容主要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解析】【答案】:31.(1)重农抑商。(2分)商鞅变法时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织,(2分)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2分)

(2)轻徭薄赋,劝课农桑。贞观时期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戒奢从简。不准修建台榭,禁止地方官进贡珍奇宝货。(4分)在封建社会“民本”就是“农本”。(1分)27、略

【分析】试题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图一反映了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图二反映了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根据材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回答,“(明太祖)罢丞相不设”反映了废除丞相制度;“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反映了裁撤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设置殿阁大学士”反映了设置殿阁大学士。(3)图三反映了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图四反映了清朝雍正年间,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空前加强。(4)从秦汉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过程中,隐含着两对基本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其发展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