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案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概述一、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范围2、儿童发展心理学二、研究的内容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基础理论研究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应用性研究]三、课题来源发展心理学教案有关发展的基本理论涉及儿童的社会问题缪森:儿童心理学研究问题的来源,1990。1、对发展过程本身的探究和描述2、对基本理论假设的检验3、儿童的社会实际问题第二节基本理论问题一、遗传与环境的争论研究的问题有关基本过程的资料用于社会应用的资料发展心理学教案1、绝对决定论:高尔顿、华生2、共同决定论:斯腾、鲁克森伯格和格塞尔3、相互作用论:皮亚杰为代表
a、遗传与环境互相制约、互相依存;
b、遗传与环境互相渗透、互相转化;c、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二、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阶段的优势特质是本质特征,且与年龄相对应。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四、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五、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六、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发展心理学教案
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演变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W.T.Prayer,1842-1897)与《儿童心理》(1882):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儿童心理》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历史:(1)文艺复兴时代人本主义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卢梭(J.J.Rousseall,1717-1778)与《爱弥儿—论教育》(1876):儿童解放宣言(2)达尔文的进化论与婴儿研究成果《一个婴儿的传略》直接推动了儿童心理的科学研究。发展心理学教案
2.儿童心理学的演变(1)准备时期:19世纪后期前的儿童研究(采用思辩与经验探讨儿童发展的本质)(2)形成时期:1882-“一战”(采用观察与实验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3)分化时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学流派的分化与争论推动了儿童心理学的深入研究,逐步成熟)(4)演变时期:“二战”之后(理论流派之争演变为相互吸收;研究范围扩大与重点转移)发展心理学教案二、从儿童发展到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形成1.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1)霍尔与《青年期的心理与教育》(1904):年龄范围扩大到青年期(从出生到成熟);(2)荣格(C.G.Jung,1875-1961)与成人心理发展研究:中年心理的发展特点与老年心理(临终心理)的发展特点;2.发展心理学的诞生第一本发展心理学:何林屋斯的《发展心理学概论》(1930,MentalGrowthandDecline:ASurveyofDevelopmentpsychology)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Psychology)取代“儿童心理学”(ChildPsychology)。发展心理学教案3.毕生发展心理学(Life-spandevelopmentalpsychology)的形成形成的背景:(1)毕生跟踪研究成果为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形成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二战”后开始的跟踪研究的被试进入成年期。(2)西方老年社会的到来推动了老年心理的研究,从而加强了整个成年期心理发展过程的研究。(3)大学开设“毕生发展心理学”课程,培养了相关研究人员并且加快了研究成果的应用。毕生发展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关系:(1)毕生发展心理学不仅在年龄范围上超越儿童心理学,而且在研究视野上面向整个人类的发展;(2)毕生发展心理学在方法论上摆脱了单一的年龄维度,注重发展的生态化研究。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三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普莱尔的《儿童心理》[1882]是标志。二、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1、20世纪早期,始于霍尔的复演说,特点是:
a、发展是成熟的结果;
b、收集描述正常发展的材料;
c、弗洛依德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兴起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60年代中期a、阐明和检验解释儿童行为的理论[主要运用弗洛依德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预测、解释儿童的行为]
b、强调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c、偏爱实验室研究[认为自然实验无法控制]3、60年代中期到现在发展心理学教案
a、重新发现了皮亚杰理论[20年代开始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和道德认知的阶段;发展是经验和成熟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是发展的主体。];
b、重新研究遗传和成熟对行为的影响;
c、将认知发展和社会行为联系起来;d、将儿童心理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三、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发展心理学教案第四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结构: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原则;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发展联系研究结果的分析与研究报告的撰写概念:1.年龄:历法年龄(天文学意义上的个体存在时间,简称为实龄);生理年龄(生理学意义上个体身体发育成熟的时间);心理年龄(心理学意义上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时间);知觉年龄(日常生活中自我或他人知觉到的年龄)。2.研究设计:根据研究目的,采用研究方法制定出研究方案的过程。3.研究报告:按照科学研究过程及其规范陈述研究行为与结果的一种著作形式。4.科学研究方法:一般为实证研究方法,即采用能够重复验证其研究过程及其结果的方法,与经验总结方法和逻辑思辩方法相对应。发展心理学教案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一)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1.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问题-假设(研究思路),被试及其样本的抽取;2.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资料收集的方法(决策),设计的方式(选择);3.研究变量与观测指标:研究变量的分离与界定(下操作定义),测量指标的选择;4.研究工具与材料:根据变量及其测量指标选择或编制测量工具,准备相关测量材料(设备);5.研究程序与研究环境:确定研究材料的呈现方式\变量的操纵方法\指导语\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6.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方法:根据变量的性质与研究目的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发展心理学教案(二)研究设计的方式1.纵向研究设计纵向研究: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进行系统的定期研究,也称跟踪研究。它是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色之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普莱尔最早运用系统跟踪观察法、中国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陈鹤琴也运用了同样的方法研究自己儿子。基本模式:AOAO1AO2AO3时间发展心理学教案横向研究设计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一个或几个年龄(年级)个体心理发展水平进行系统观测并且加以比较。基本模式:ABCDE
时间发展心理学教案3.两种设计模式的比较纵向研究的优势在于能够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及其量变与质变的规律;其局限性是:样本减少,反复测量,时间较长。横向研究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研究大样本,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数据资料;其局限性是:缺乏系统研究的连续性,难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相互补充:聚合交叉设计模式(在同一时间内选择几个年龄的个体同步跟踪研究)A(3岁)B(6岁)C(9岁)时间(3年)发展心理学教案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1.观察法的内涵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含义有三:(1)情境的自然性:观察对象的生态化描述(2)过程的监控性:观察程序的科学化设计(3)结果的反思性:观察材料的多元化处理2.观察设计的步骤(1)确定观察内容:观察指标及其操作定义;(2)选择观察策略:参与式与旁观式/实录式与抽样式(时间抽样与事件抽样)(3)制定观察记录表:封闭式与开放式发展心理学教案例一、时间抽样观察时间抽样指观察在规定时间内(时间样本)发生的所有行为。时间是行为样本的抽取依据。因此,观察过程中时间控制以及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行为的分类系统是时间抽样法的关键。其应用程序:(1)
时间单位分解:根据观察人数和行为特点确定时间单位的长短及其循环周期。假如同时观察5个幼儿,每个幼儿的行为观察(记录)1分钟,那么,时间单位为5分钟。如果一次活动持续20分钟,那么可以分解为4个时间单位,每个幼儿观察4次,获得4个行为样本。(2)
行为分类系统: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行为进行分类,并且对每类行为下操作定义(标明每种行为的外部特征及其表现)。一般情况下,采用符号作为行为的标记,以便于记录。(3)
记录表格的设计:时间抽样法一般采用封闭式表格记录。表格的设计按照时间单位与行为类别来制定线条表。发展心理学教案以“儿童活动的坚持性”为例,“坚持性”可定义为:围绕活动目的采取有效行为。它的反面就是“不利于活动目的实现的无效行为”。由于“有效行为”的范围难以把握,而“无效行为”便于操作,可以选择“无效行为”作为坚持性的指标。由于从“无效行为”观察坚持性,意味着二者成反比关系。根据“无效行为”的外部表现制定行为分类系统:旁观(停止有效行动,注意指向他人)、下位(离开自己的活动地点,注意分散)、无关行为(行为偏离活动目标)。于是,记录表格可以设计为4
3表格。发展心理学教案行为/时间单位第一时段第二时段第三时段第四时段旁观(G)下位(X)无关行为(W)
幼儿活动坚持性记录表活动:时间与编号:姓名:记录人:发展心理学教案例二、事件抽样观察法根据研究目的,有选择地抽取某类现象(事件)进行跟踪观察,并且全面、完整地记录现象发生的过程及其前因后果。其基本程序为:(1)
给事件下操作定义:教育活动中发生的事件种类繁杂,必须分类研究:每次观察一类现象并且深入分析。为此,首先要从教育过程中分离出有价值的现象(事件)并且下操作定义(外部表现与区别)。(2)
确定观察范围:同一类事件可能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或场合,难以穷尽。必须把观察限定在一定的范围。(3)
记录表格的设计:由于事件观察强调过程跟踪和生态分析,观察记录的表格也要符合其要求。一般采用半封闭式表格记录。发展心理学教案事件参与者发生背景发生过程结果与影响事件性质参与者的数量及其关系场合(地点)、诱因或发起缘由以及特定情景,事件发生时的基本状态以及参与者的主要反应展开与持续的基本环节以及参与者的主要行为和语言持续的时间,结束时的状态,对参与者产生影响:直接与间接/有益与无益/范围的大小/程度的深浅根据教育目标与要求判断其性质:有效与无效/积极与消极/正常与反常/可控与失控/偶然与必然
教育活动事件观察记录表事件名称:编号:活动名称:记录人:发展心理学教案(二)实验法1.实验法的内涵创造一定的情景或采用一定的技术,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保持个体变量的恒定,观测因变量,进而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其逻辑是:排除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确保因变量的变化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2.儿童心理发展实验的特点(1)实验室的实验情景必须接近儿童生活环境,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特点,并且与教育原则相适应;(2)现场实验(现实生活环境中进行实验)具有明显的优势—生态效度高;(3)发展性实验(揭示心理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与干预性实验(检验心理发展的训练效果)并重。发展心理学教案三、发展研究结果的解释与报告的撰写(一)研究结果的解释1.解释方法:根据逻辑规则和推理程序说明统计数据及其关系,揭示内在的意义,常用方法是运用数理统计原理进行归纳与演绎。2.描述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3.推断分析:假设检验与理论模型相印证。4、考虑回答一系列问题[7个方面]课后要求:选择一份研究报告,着重阅读其结果与分析、讨论与结论部分,概括其研究结果的解释方法。发展心理学教案(二)发展研究报告的撰写1.研究报告的格式标题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5个正文:前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以注释的方式,在正文中列明)附录:发展心理学教案2.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1)标题必须准确概括研究内容,指明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儿童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2)正文必须要素齐全,结构严谨,表达规范,语言简洁,思维清晰.(3)参考文献必须注释清晰,陈列规范,重点突出.(4)摘要必须语言精练,内容完整.课后要求:选择一份研究报告,先阅读其摘要部分,再阅读正文部分,(1)分析:摘要是怎样概括正文的?(2)根据正文独立写一份摘要,并且与原文比较,总结写作经验.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第一节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基因型:从上代获得的遗传物质,即细胞核内的染色体[DNA],人体有23对染色体。基因:染色体上一个个有遗传功能的节段,是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遗传疾病:一般由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所致。第二节胎儿的发育与先天素质一、发育过程:胚种期,胚胎期和胎儿期。1.胚种期(0-2周):合子形成-----胚种形成-------胚种移植-------胚种层化(第4天移入子宫)(经过1周着壁)(合子形成后13天左右)发展心理学教案胎盘与胚胎:胎盘为胚胎提供氧和营养物质,胚胎通过胎盘排泄废物。胎盘由来自两个循环系统的千个毛细血管组成,如同一台水泵推动着血液循环,把营养物质通过脐带传递给胚胎。2.胚胎期(3-8周)胚胎阶段的发展模式:从头到脚;由内及外胚胎期是一个关键阶段:有害物质进入胚胎会导致永久性的、不可扭转的伤害。在第8周末,胚胎开始骨化过程,意味着胎儿期的开始----胚胎有了“人样”。发展心理学教案3.胎儿期(9-39周)年龄(周)身高(cm)体重(g)主要发展变化器官异常127.528头部发展CNS1615110反射频繁外生殖器2130450皮肤形成耳2636900完全成型脑30401400宫外存活脑37503200频繁活动38523500独立生命发展心理学教案二、胎儿的产出----分娩1.第一阶段:温和的、不规则的宫缩。持续8-24小时。2.第二阶段:胎头开始出现至胎儿产出。持续1-1.5小时。3.第三阶段:娩后取出胎盘与脐带。约几分钟。三、正常发育的条件:(一)孕妇的基本条件1.母亲的体重:肥胖则血压高;过瘦则营养不良2.母亲的身高:过矮则出产困难3.母亲的孕史:怀孕四次以上则危险性高4.母亲的营养:营养不良则伤害母子,尤其可能导致死胎、早产、弱智、体重底、流产发展心理学教案5.母亲的年龄:适宜生育年龄约在23、24岁—27、28岁。35岁以上为超龄(双重危险:弱智与死胎);小于15岁为低龄(死胎与分娩苦难)6.母亲的疾病:病毒通过胎盘使胎儿畸型(二)有害物质对胎儿的影响1.药物:避孕药物的后遗症;药物的影响视情况而定2.酒精:母亲喝酒,胎儿患酒精综合症(生理异常与心理障碍);流产3.吸烟:可能造成胎儿某些生理缺陷(三)母亲所处的环境对胎儿的影响1.化学物质:“遗传”病与“环境”病同源;铅中毒与多动症发展心理学教案2.辐射:基因变异与与唐氏综合症3.高空飞行:慢性缺氧症;“高原婴儿”为什么出生2周后慢性缺氧症漫漫消失?(“高原母亲”的胎盘较大,并且毛细血管长;“高原儿”的肺大)(四)母亲的情绪状态与胎儿成长1.精神压力对胎儿的影响:母亲焦虑与儿童神经质2.极端情绪对胎儿的影响:遗腹子与精神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母亲的激素作用3.母亲情绪影响胎儿的途径:母亲分泌神经激素----改变胎儿的正常生物节律----性生儿先天情绪障碍4.母亲情绪对胎儿情绪影响的效应:累积效应胎儿情绪与后天成长:跟踪研究表明,“低反应”(对外界反应不明显)胎儿10多年后,对事物反应迟钝,无精打采,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三节儿童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一、身体1、生长有四个显著的时期[p53];2、身高和体重:呈s型[出生后头两年及青春期]3、身体各系统的发展:不平衡二、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1、脑重:新生儿——390g,25%
一岁末——50%2.5——3岁——900到1011g,75%6、7岁——1280g,90%20岁——停止增长2、结构复杂化:神经细胞体积增大,神经纤维伸长并髓鞘化[6岁末完成]。发展心理学教案3、脑电图变化:α波的形成与θ波的基本消失是儿童脑成熟的指标,成熟的顺序为O—T—P—F,有两个加速期,5、6岁和13、14岁。4、脑的反射活动A、先天的无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C、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D、脑的可塑性:早期经验剥夺导致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构成永久性的伤害。E、脑的修复性:婴儿学习与替代性功能的产生(5岁前)发展心理学教案第四节儿童动作的发展一、意义1.预先成熟论:动作是生理“预先成熟”的结果,后天(运动)经验在动作发展中只扮演最普通的支持者的角色。运动经验是心理发展的必要前提,动作发展“诱导”心理发展,故称“诱导论”;2.可能成熟论:生理机能的发展可以诱发或转换出新的动作结构。运动经验只是加速或提前心理发展,动作发展促进心理发展,故称“助长论”;3.动作发展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助长与诱导之争认知发展研究:运动经验在婴儿空间认知发展中具有功能性影响;在婴儿概念形成中具有积极作用;社会性发展研究:运动经验在婴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可能起“诱导作用”。发展心理学教案二、规律: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三、阶段:特别要注重儿童动作技能的发展1.动作的发生:新生儿动作研究动作发生于胎儿期:胎动和反射活动是“最早产生”的两种动作。新生儿的动作:40种(常见20种)2.婴儿动作发展的进程:行走动作与手用技能行走动作:抬头(3)-翻身(5)-坐(7)-爬(9)-站(12)-走(15)-跑(20)-跳(23))手用技能:拳抓握(4)-拇子/食指抓握(10)-拼搭(24)
发展心理学教案3、身体各部分动作的发展格塞尔发展量表[1940]丹佛发展筛选量表[DDST,1967]
贝利婴儿发展量表[1933]中国儿童发展量表[CCDC,1990]3岁前儿童动作发展常模[李惠桐]四、动作发展的训练:生理成熟是重要因素,环境也起一定作用,动作学习不能脱离成熟,训练在成熟早期效果最好,中期次之,晚期较差。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二篇认知和语言的发展第三章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第一节感觉一、评定新生儿感觉的方法1、反射行为2、定向反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P75,E]3、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4、视觉偏爱二、视觉的发展1、视觉集中:调节机能和追随视刺激。2、光的察觉:新生儿即具有,敏感性低于成人。3、视敏度:6个月—一岁达到成人的范围。4、颜色视觉:从3、4个月开始辨色,色的名称。发展心理学教案三、听觉的发展发展较早,连续不断的声音有镇静作用,对人的声音反应敏感,2个月的婴儿能辨别语音语调,12、13岁以前一直增长,成年后逐渐降低。四、嗅觉:发生早,6~94岁间稳定一致。第二节知觉的发展一、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埃尔金德和凯格勒的研究。二、对色形两维的感知1、柳布林斯卡娅:取决于实验条件和对象性质2、古纳夫、陈立等:有年龄变化。三、空间知觉1、形状知觉:范茨的研究。2、大小知觉:鲍厄的研究3、深度知觉:吉布森的“视崖”实验。发展心理学教案4、方位知觉:皮亚杰、朱智贤的研究。四、时间知觉沙巴林、皮亚杰和黄希庭的研究五、观察力1、婴儿缺乏观察力;2、幼儿是初步形成的时期姚平子、丁祖荫的研究3、发展趋势。发展心理学教案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认知的定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研究认知的目的;两种认知理论皮亚杰:儿童的推理和问题解决,重普遍性信息加工理论:认知活动的各个方面,重个别差异。发展心理学教案第四章记忆的发展第一节记忆的发生和发展一、记忆的发生胎儿末期[8个月左右]就有了听觉记忆,出生后有再认表现(刘泽伦,1991)二、早期发展1、Rovee—Collier的系列研究表明:[1]新生儿末期已具备特定的长时记忆能力[2]3个月的儿童对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记忆能保持达4周之久2、1岁后语言的出现使儿童获得了符号表征能力和延迟模仿能力,促进了儿童语词逻辑记忆、表象记忆及再现能力的发展。发展心理学教案三、记忆的发展(一)量的发展1、记忆广度不断扩大
各年龄阶段短时数字记忆广度的成绩
李丹[1987]从工作记忆(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联系起来的记忆)的角度看,随年龄增长,工作记忆中持有信息的能力(M空间)也在增长。被试幼儿初小高小初中高中均数±标准误6.38±0.327.17±0.198.91±0.1211.04±0.49.4±0.36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一节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一、皮亚杰简介二、思维[认识]的起源1、儿童的思维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相互作用的结果。2、人的经验有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三、思维的结构思维的结构即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其最基本的单元是格式,与图式有点区别,最初的格式来自无条件反射,之后,随着成熟,儿童不断获得新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的变化有次序性,它决定了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算结构是认知发展的核心[运算是可逆转的观念上的操作,具有守恒性和系统性]发展心理学教案四、思维的机制1、适应和组织:思维的本质是适应,适应有层次、水平的差异;认知结构的生长和变化是适应和组织的结果;思维和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2、同化和顺应;相辅相成,总可靠“自我调节”达到平衡。3、思维的机制就是同化和顺应机能不断从低级的平衡达到高级的平衡的过程。第二节思维发展的阶段各阶段总的特征如下:发展心理学教案1、感觉运动阶段:0---2岁,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寻找刺激物和延长对有趣景象的注意时间,客体永久性的获得,对因果关系、时间和空间的简单推理,手段----目的关系形成。2、前运算阶段:2---7岁,符号功能的发展,语言的符号作用,直观解决,以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为特征的思维,开始获得数守恒概念并开始获得类别思维和找出关系的能力。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质量、长度、重量和体积守恒,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化和获取他人角色的能力分类和序列进行具体运算的逻辑思维。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灵活性、抽象性、验证假设、对复杂推理和问题解决中可能性选择的考虑。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三节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一、直觉行动思维[0——3岁]动作是思维的工具和方式,儿童的思维始于婴儿期,约在出生后的第二年,能对类似的刺激发出同样的动作,能根据事物的外表[往往是非本质特征]进行一定的概括,由于缺乏词的中介,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只是运动性的、直觉性的。二、具体形象思维[3——6岁]被压缩、被省略的动作逐渐为表象所代替,具有经验性、表面性和拟人性的特点,皮亚杰认为幼儿思维的特点是具体性,自我中心,不可逆,数量守恒及类包涵开始形成,言语活动在幼儿的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发展心理学教案三、抽象逻辑思维[从小学开始逐渐占主导地位]学龄初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具有以下特点:1、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2、还不能自觉地调节、检查或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因其内部语言尚未发育成熟]3、在不同的学科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第四节儿童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一、概念概念的历史形成和儿童的掌握概念的区别,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直接受其概括水平的制约。1、幼儿期[1]实物概念: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或在生活中直接感知到的发展心理学教案外部特征来概括——非本质特征[往往是物体的用途]——几种特点的总和——本质特征。[2]数概念对数量的动作感知[3岁左右]——数词与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4~5岁]——数的运算的初期阶段[5~7岁]2、学龄期儿童掌握字词概念的年龄特征与其思维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越来越能掌握抽象的概念;学龄儿童已形成了初步的数群概念,掌握了三、四位数的概念系统,掌握概念的能力已明显依赖于教育条件。二、判断发展心理学教案1、学前期:依据外部的、表面的联系进行判断。2、学龄初期:实然判断——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单一联系。盖然判断——反映事物与其属性间的多种联系。三、推理学前及学龄初期儿童的推理抽象概括性,逻辑性和自觉性均表现较差,具体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来看[见下表]发展心理学教案不同年龄各演绎推理类型答案
次数分配表答案类型年龄分组一年级[7—8岁]三年级[9—10岁]五年级[11—12岁]自由联想型17[8.5%]1[0.4%]4[1.4%]重复前提型63[31.2%]49[22.6%]24[8.3%]实际理由型43[21.2%]40[19%]27[9.4%]命题演绎型79[39.1%125[58%]23[80.9%]发展心理学教案三山实验123321发展心理学教案第八章情绪的发展第一节早期情绪的发展一、情绪的组成成分情境——身体状态——情绪表现——情绪体验二、婴幼儿的情绪1、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华生:先天的清晰的分化情绪谢尔曼、布里奇斯:笼统、弥散——逐渐分化2、情绪识别能力——具有社会适应意义社会性参照三、积极的情绪反应——笑的发展(一)发展过程(二)不同刺激引起笑的研究发展心理学教案视觉s,社会性s,触觉s,听觉s。第二节情绪获得的理论一、学习理论——华生通过建立经典性条件反射获得和克服情绪模仿、观察和体验是其具体体现二、知觉再认理论情绪产生的潜伏期,知觉模式的突变——情绪三、社会认知理论体现在移情能力和行为的归因能力对情绪产生的影响第三节害怕和焦虑的发展及克服一、害怕的发展发展心理学教案(一)怯生1、产生对陌生人:4个月——笑;4~5个月——注意时间长;5~7个月——表情严肃;7~9个月——怯生2、影响怯生的因素a、父母是否在场;b、环境的熟悉性;c、陌生人的特点(成人、脸部特征);d、抚养者的多少;e、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f、接受的刺激(母亲提供刺激的多少与8~9.5个月时的怯生程度成反比)(二)害怕的年龄特征1、Jersild,A&Holmes,F,B.(1935)的研究被试为2——5岁的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噪声、陌生人(物)、失去平衡等——害怕降低想象中的生物、黑暗、伤害性威胁、嘲笑等——害怕增加2、Barnett,J.T(1969)的研究被试为228个7~12岁的女孩,结果如下:发展心理学教案(三)害怕的成因二、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1、对抗性条件作用——行为疗法2、系统脱敏法——行为疗法3、模特塑造法——社会学习理论4、认知疗法三、焦虑的克服1、提供爱和支持,帮助其处理好愿望和规则的关系。2、满足儿童安全感的需要、爱和自尊的需要3、鼓励独立性和创造性,避免引起怀疑、羞耻、内疚的反应。发展心理学教案第四节高级情感的发展一、道德感1、1岁——同情感(情感共鸣)2、2~3岁——简单的道德感(萌芽),取决于成人的表情、动作、声调等。3、幼儿:小班——教师的直接评价中班——与榜样比较大班——比较的同时产生情绪体验4、小学——具有了各种道德感,但较初浅、绝对,有很大的直接性、经验性、具体形象性。5、少年——有很大的自觉性6、青年——内容丰富,形成情操,两极性,内隐性,单纯。发展心理学教案二、理智感1、婴儿——好奇感2、幼儿:有初步的成就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但独立性不强,易受暗示。3、小学生:对事物的表面兴趣——认知兴趣,且兴趣有所分化(取决于教师)。4、青少年——兴趣分化稳定,探求论点的论证。三、美感1、婴儿——不能分辨艺术形象与真实2、幼儿——能区分二者,追求色彩鲜艳3、小学生:受外部特征吸引,追求真实感。4、青少年:不但能产生艺术作品所描述的情感体验,还能对其艺术手段、表现力产生体验。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五节依恋一、含义及发展过程(一)定义(二)发展过程1、对人无差别反应(0~3个月)2、对人有选择反应(3~6个月)3、积极寻求与照顾者接近(6个月~3岁)二、依恋的类型和成因(一)类型:艾斯沃丝的母婴分离实验提出了依恋分为回避型、安全型和反抗型。(二)成因:艾斯沃丝认为母亲对婴儿的喂养模式影响依恋,母亲应是敏感、合作、易接近的。Clarke-Stewart,A.K1973年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发展心理学教案发展心理学教案三、依恋的理论[依恋是怎样获得的?]1、习性学——Bowlby:是本能反应的结果,可由环境中合适的刺激引发,印刻即是例证,强调依恋是母子间的双向过程。2、心理分析理论——是成熟激起的自然现象,以需要为中介,强调喂养方式、大小便训练的方式和时间对依恋的影响。3、社会学习理论——喂食的强化,主体的学习促成了依恋。哈洛的罗猴实验说明身体的接触舒适比食物更重要。4、认知理论——强调认知图式形成、改变的作用,要具有认知永久客体的能力。发展心理学教案四、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一)有关研究1、萨克特[1967]缺乏依恋的猴子“社交”能力发展研究,说明条件适宜,行为模式可恢复。2、Bowlby:母婴分离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3、Scrowfe[1983]:依恋对儿童同伴关系影响的追踪研究,B型的攻击性低,有同情心,易接触,情感积极。4、Main[1973]:依恋对认知的影响,B型2岁时有更多复杂的探索行为,好奇、愉快、持久。5、Lewis[1984]:1岁时的不安全依恋与6岁时的适应不良行为问题相联系。6、Mussen[1984,1990]:早期依恋剥夺后环境改善,儿童的发展得到恢复的研究。发展心理学教案(二)结论1、依恋是儿童情绪安全的基地,是家庭教育的基础。2、依恋的强烈程度不能决定儿童发展的方向。3、依恋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会随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而变化。4、儿童的可塑性大,重视早期依恋的同时,要注意现实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影响。总之,儿童情绪发展趋势是:情绪表现形式:外显——内隐情绪控制能力:冲动——自制情绪的动因:直接——间接;具体——抽象情绪表达的内容:生理需要——社会需要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九章个性[人格]的发展影响因素有生物学因素、社会化因素和自我意识。第一节人格发展的理论一、弗洛依德的心理性欲理论(一)人格结构1、本我[id]:生物成分——快乐原则2、自我:心理成分——现实原则3、超我:社会成分——至善原则(二)意识结构[见图](三)人格发展的阶段[以力必多投放部位为依据]1、性与力必多[存在固着和倒退的危机]性——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快感的一切活动。力必多——贮存于id的性力。发展心理学教案超我
知觉和意识前意识自我潜意识id被压抑人格结构示意图Id完全是潜意识的,想上升为意识;自我为局部的潜意识,扩展为意识和现实;超我在自我之上,批评自我,也是局部的潜意识。摘自《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威廉·C·格莱因p210发展心理学教案2、弗洛依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阶段年龄人格特点口唇期0~18个月满足程度——乐观、开放、慷慨;依赖、不信任、退缩肛门期8个月~4岁邋遢、无条理、放肆;固执、重小节性器期OedipusRex3~7岁道德规范内化,性别同一,力必多易停滞潜伏期5~12岁对性缺乏兴趣,男女界限清晰生殖期OedipusRex12~20岁摆脱父母,幻想独立,以体育和智力活动来分散对性的关注。发展心理学教案(四)简评1、对推动儿童早期经验、早期教育和儿童心理卫生的研究有极大的影响。2、人格结构的描述反映了本能、现实与道德的矛盾,使人们开始看到了动机、情绪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改变了重意识轻无意识的倾向。3、性本能决定论是不正确的,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不应只归于此。4、其理论主要来源于弗洛依德个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缺乏科学实验依据,难以重复。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一)与弗洛依德的区别1、更强调自我的控制作用,超我的监督作用。发展心理学教案2、弗洛依德重亲子关系,埃里克森重更重广阔的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对发展的影响。3、研究对象的范围包括人的一生,共8个阶段。4、弗洛依德为性恶论,埃里克森认为人均有向善、恶发展的可能性。(二)阶段1、信任感——不信任感[0~1.5岁]对社会环境[抚养者为第一]的基本态度,生活要有规律,满足儿童的期望。2、自主感——羞耻感、怀疑感[1.5~3岁]给予适当的自由,培养独立性,也应注意对其行为有一定的控制,让其懂得服从规则。3、主动感——内疚感[3~6岁]
鼓励儿童积极从事游戏和智力活动,帮助他们发展良心,获得性别角色。发展心理学教案4、勤奋感[包涵了胜任感]——自卑感[6~11岁]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的任务,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人格的主要因素由父母转向同伴、学校和其它社会结构,勤奋感的形成对成人期的工作学习的态度和习惯有很大的影响。5、同一感——同一感混乱[12~20岁]发展自我同一感[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有怎样的地位,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的一系列感觉]是主要的任务,它是形成健康人格和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亲身的体验[自己的独立独特,自我是统一的,设想的我与我觉察他人对自我的看法是一致的]是形成的关键。前4个阶段的发展是基础。存在同一性拒斥[过早将自我意向固定化]和同一性混乱[无法发现自己]
发展心理学教案(三)简评1、从情绪的、道德的和人与人关系的整体发展过程来研究人格发展值得借鉴。2、发展观有辩证法的思想。3、比较重视教育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4、总体上仍未摆脱弗洛依德的本能说。5、社会要求与自我的冲突未指明是在何社会背景下发生,其结论有待进一步进行跨文化研究去验证。第二节个性形成的生物学因素一、最初的气质:个性发展的基础,影响亲子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效果。二、体貌与体格:取决于他人[尤指有权威的人]对此的看法。三、成熟熟率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三节个性社会化的动因(一)——家庭社会化——个体学习他所属的社会中人们必须掌握的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体系的过程。一、出生次序二、家庭的物质环境和情绪气氛三、父母的教养模式[见pp40~43]第四节个性社会化的动因(二)——同伴一、同伴关系及其作用1、定义: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间特别是同龄人间的人际关系。2、作用: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A、满足儿童归属、爱、尊重的需要;发展心理学教案B、为儿童提供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模仿、同化];C、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D、是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3、同伴关系不良的影响A、社会适应困难,Gronland1959的研究;B、消极情感的出现。二、同伴关系的发展1、6个月互相接触、注视,10个月不喜欢攻击人或不作出友好反应的婴儿。2、1~2岁:体现在玩具、物品上;对同伴行为作出反应,企图控制别的儿童;有了社会交往、模仿行为和情绪反应,出现互补互惠。3、幼儿期:社会性日益加强,游戏是主要原因。发展心理学教案社会性游戏的发展[图1]
[EckermanC.O,1975]发展心理学教案社会性游戏的发展[图2]发展心理学教案自主
控制
拒绝接纳整洁,有礼貌,听话,顺从,温顺,依赖,无创造性,较少攻击性,严格执行规则。有能力扮演成人角色,少量自我攻击,积极主动,社会外向,友好,富创造性,有社会决断不严格执行规则神经症问题[即内部冲突],与同伴争吵,害羞,社会性退缩,不容易扮演成人角色,大量自我攻击违法行为,不服从,缺乏自我控制的攻击。合作民主自由疏远冷漠忽视敌对苛求独裁专断占有性过度保护保护性溺爱过度溺爱父母的教养行为,[取自E.S.Schaefer,1959]爱*控制维度对儿童的影响取决于控制方式,控制方式有:强制,引导和爱的回收发展心理学教案父母的维度[D.Baumrind,1967]发展心理学教案控制父母为影响儿童行为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包括奖励和强化。对成熟的要求要求儿童按照其智力水平、社会性水平和情绪水平来行动。和孩子的交往如通过说理使儿童服从,征求孩子的意见等。父母的教养不只是爱儿童、同情儿童,还对他们的成就感到高兴赞扬。发展心理学教案儿童类型儿童的人格特点父母的教养特点成熟能力强,独立、自信、知足,爱探索,自控、爱交往,自我肯定。十分温和,诚心诚意,亲子交往良好,要求严格,既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又坚持自己合理的要求,可谓权威父母。中等成熟能力、自信、自控中等,不太知足,忧虑、退缩、怀疑,不爱交往。对孩子强制性较多,慈爱、温暖较少,有点滥用职权,不鼓励孩子与父母有不同看法,可谓专制的父母。不成熟高度依赖,自控差,遇新奇事及紧张事会退缩。放任,对孩子没有要求,奖惩不明,不训练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家庭管理得也不好,可谓不负责任的父母。发展心理学教案4、学龄期:与同伴的交往渐渐超过了与父母的交往,儿童最大的焦虑是怕被同伴排斥,集体小集团对儿童的行为发展影响日益增长,但遇到升学、职业、人生观等重大问题时,父母仍有较大的影响。[参见刘金花书p328,Wright,1967的研究,陈枚等1990的研究]A、小学——团伙时代,友谊形成,同性为伴。B、中学——进入青春期后,少年产生“成人感”,强烈要求自主、自治、自尊,对成人的教育过于敏感,易产生逆反心理,反抗成人,疏远成人,喜欢结伙,易发生“反社会”行为,形成犯罪团伙;随年龄增长,交友范围缩小[1~2人],志趣相投、有共同烦恼、性格相近,能互相理解的易成为友,友谊逐渐稳定持久,交友一般为同性,对异性产生兴趣,但表达相反。发展心理学教案儿童与同伴、父母和教师相互接触的数量
[Wright,1967]发展心理学教案
四至十年级学生的联系趋向[%][C.E.Bowerman&J.W.Kinch,1969]联系趋向
年级四六八十家庭75.262.120.915.2中立15.825.039.129.7伙伴8.912.940.055.7*四~六年纪为小学时期,八~十年级为少年期发展心理学教案三、幼儿期体现同伴关系的主导活动——游戏(一)什么是游戏或者说为什么要进行游戏1、能量剩余说基本理论假设:动物和人类保护自己生存的能量除了维持正常的生活外还有剩余,游戏是释放剩余能量的最佳方式之一。代表人物:席勒、斯宾塞。2、松弛说基本观点:游戏是一种松弛的娱乐活动,源于放松的需要,使消耗的能量得到补充。代表人物:扎鲁斯、帕特克里发展心理学教案3、生活预备说游戏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为将来生活做准备。代表人物:格罗斯4、补偿说:天生的欲望是一切有机体生存的基础,游戏为儿童提供一条满足愿望和应付挫折的途径,它源于情感张力的自我疏导,是通过减缓情感张力,降低焦虑和欲望的一种补偿性满足。代表人物:弗洛伊德5、同化说:人类智慧或认识是生命适应的一种形式。游戏是认识新的复杂的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代表人物:皮亚杰发展心理学教案总之,各观点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游戏是儿童对社会生活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特殊结合;游戏是情感与认知共同作用的产物,美国学者迈.凯梅.普林格尔在《儿童需要》一书中考察了儿童四种基本的情感需要: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对新体验的需要,对赞扬和认可的需要,对责任感的需要。我国学者刘焱把幼儿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九种需要,其中有游戏的需要、身体活动的需要、与环境保持平衡的需要、社会性交往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游戏动机是个体内部需要激起,具有内源性;游戏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主体性活动;游戏动机是由内驱力和“诱因”联合作用的结果。游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是双向互动过程,具有动态开放性。游戏是儿童发展的需要,在一定意义上是儿童生活的必然选择。发展心理学教案(二)种类1、按游戏的目的性分为[1]创造性游戏[2]建筑性游戏[3]教学游戏[4]活动性游戏2、按智力发展水平分为[1]感官接受新奇的愉快的刺激的游戏[2]简单动作模仿游戏[3]象征性游戏[4]创造性游戏3、按游戏社会化的程度分为6种[见pp50]
不管是哪种游戏,其发展规律是反映的内容逐步丰富深刻;组织形式日益复杂化、社会化;计划性、独立性、创造性逐渐增强。发展心理学教案2岁儿童与4岁儿童游戏内容的差异
[Parten,M.1932]*1、无所用心的行为,2、袖手旁观的行为,3、单独游戏,4、平行游戏,5、联合游戏,9、合作游戏。发展心理学教案(三)游戏的作用1、增强体质,使运动系统、组织系统得到良好的发展。2、能促进认知能力的提高。丰富了感性认识,使感官的感受性得到提高,感觉统合;是满足探索内驱力[指一个人对新经验、新信息以及对新奇的客体和事件的需要]的一种途径——(Berlyne.D.E.1966);促使想象力得到提高[想象性游戏的高峰在6岁]。3、推动社会能力的发展,游戏中,儿童要体验各种角色的思想和情感,发挥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使自己的行为与所扮演的角色及别的儿童相协调。4、发展情绪和个性,可提高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改造问题行为[如情绪失调],培养耐心和持久性。发展心理学教案四、儿童友谊的发展(一)意义1、提供了相互学习社会技能、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的机会;2、是儿童体验情绪和进行认识活动的重要源泉之一,为今后的人际关系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儿童交往中心目标的变化[Gottman,1985]年龄目标表现特点3——7岁游戏为游戏而互动8——12岁为同性朋友所接受关心群体规范消极闲聊13——17岁对自我的理解自我开放,强调坦城正直发展心理学教案(三)儿童对友谊的认识
6——13岁儿童成为朋友的条件
Smollar&Youniss.1982年级成为朋友不能成为朋友成为最好的朋友交友基础低年级一个人能为另一个做点特别的事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态度消极不公平[放学后]经常在一起具体互惠高年级互相了解在认识差异中成为朋友发现共同点心理互惠发展心理学教案可见,儿童对友谊的认识是逐渐发展的,6、7岁认为朋友是一起玩的同伴,9~11岁认为朋友应是相互同情、帮助、忠诚、较稳定的伙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更为关注善良、忠诚、勇敢等积极人格和志趣相投[4岁后的儿童能准确说出朋友间的相似性,而相异之处要9岁后才能准确说出](四)儿童友谊发展的阶段[见pp55](五)小学儿童的同伴团体同伴团体的出现是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小学生开始追求稳定长久的同伴关系,低年级的同伴团体是非正式的、自发形成的,无团体规则,成员常常更换,中、高年级则有完善的组织结构,成员稳定,有较大的影响力。发展心理学教案
儿童友谊发展的阶段[Selman]阶段特点未形成友谊3——7岁儿童相互间是短暂的同伴关系,不稳定,交往往往具有实利性、邻近性。单向帮助4——9岁自我中心,要求朋友顺从自己,顺从即朋友,否则不是。双向帮助6——12岁对友谊的交互性有所了解,但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不能共患难。亲密的共享9——15岁逐渐懂得朋友间要信任、忠诚,甘苦与共,兴趣相投是基础,友谊开始稳定,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友谊发展的顶峰12岁开始社会认知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使儿童更善于交朋友,择友严密,友谊的保持日益稳定。发展心理学教案同伴团体的分类有组织的集体[有共同目标、共同行为统一领导,有共同的纪律和舆论]自发的团体亲社会团体:如公益服务小组非社会团体:如娱乐、兴趣小组反社会团体:如违法犯罪团伙所有的团体均是通过舆论来发挥作用的,它是集体形成的标志。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五节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概念问题1、定义: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是人类所特有的由多种成分所构成的动力系统,是整合和统一个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2、特点[1]分离感:感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在身体和认知、情感等方面具有独特性。[2]同一感: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自己有何新特点,自己仍然为同一个人。3、结构:韩进之[1989]知——自我感觉[概念]、自我评价情——自我感受、自尊自爱意——自我控制发展心理学教案二、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一)婴儿期1、Lewis[1979]根据“点红测验”的镜象研究及录象、摄影等手段提出婴儿自我认识的线索为相倚性和特征性。2、刘金花[1993]的研究[1]戏物[镜子]——9、10个月;[2][镜像]“伙伴”游戏——1岁及以后几个月;[3]相倚性探究——18个月;[4]自我认识出现——18~24个月。(二)幼儿期1、自我概念:指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发展心理学教案幼儿的自我描述仅限于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及喜爱的活动,不会描述内部的心理特征。2、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主要成分、标志。
学前儿童有无自我评价的发展
[韩进之,1986]每组调查被试120人,x²=188.4**发展心理学教案可见,3岁儿童的自我评价不明显,转折年龄在3.5~4岁,5岁以后均可进行自我评价。特点为:[1]轻信成人评价——独立评价;[2]外部行为评价——内心品质评价;[3]评价较笼统——评价细致;[4]评价带主观色彩——初步客观。3、自我情绪体验:3岁儿童不明显,转折年龄在4岁,5、6岁后均有,内容上从与生理需要联系的体验(如愉快、愤怒)向社会性情感体验(如委屈、自尊)过渡。自尊感的发展很重要,是心理健康的指标之一,有则自信,有自我价值,形成自我肯定;否则压抑、焦虑、社会适应困难。3岁开始萌芽[羞愧感],3~3.5岁达到10%,4~4.5岁为63.3%,5~5.5岁为83.33%,6~6.5岁为93.33%,自尊感稳定于学龄初期。发展心理学教案学前儿童有无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每组调查被试120人,x²=109.25**发展心理学教案4、自我控制:3岁不明显,转折在4~5岁,5~6岁儿童均有自我控制,但发展普遍较弱。
学期儿童有无自我控制的发展
参加调查被试120人,x²=184.54**发展心理学教案Maccoby[1980]将自我控制分为四种:[1]运动抑制:比发出运动难;[2]情绪抑制:幼儿期已开始发展;[3]认知活动抑制:即反应时间长短,Kagan的图形匹配研究[林崇德书p246]发现6岁前的儿童多为冲动型,熟虑型逐渐发展;[4]延缓满足:为更大利益而学习等待,放弃眼前的报酬。幼儿往往为及时报酬[Mischel,1968]。(三)小学生的自我意识1、一般特点: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个性的初步形成,小学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因为在这时小学生建立了角色意识。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为[韩进之,1990]:小一到小三上升,小一到小二上升幅度最大,是主要发展期,小三到小五平稳,年级间无显著差异,小五到小六为第二次上升。发展心理学教案2、自我概念:自我描述从具体的外部特征向抽象的心理术语[即对品质、人际关系、行为动机等]描述发展,但仍带有较大的具体性、绝对性。3、自我评价[1]独立性随年级增高而增高,最重要的支持因素为父母和同学,而非教师。[2]从评价笼统向多方面优缺点评价发展,常见的评价方面有: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接纳性、身体外表[最重要]、行为表现[最不重要]。[3]出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但直到高年级抽象性评价、内心世界评价仍不多。[4]稳定性逐渐加强小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处在逐步发展之中,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有较高的一致性。发展心理学教案(四)初中阶段——自我意识的高涨处在第二飞跃期[1~3岁为第一飞跃期],转向内省,内心的丰富和过于关心“我”使其个性易出现偏执性[即暂时的不平衡]表现为:1、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听不进意见;2、过于敏感,易形成反抗心理。(五)高中阶段——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自我成为核心,个体关切未来的人生道路,独立性进一步增强,但自我中心减少,能与成人和睦相处,反抗心理、偏执渐渐消失;自我分为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易产生自我矛盾;自我评价达到主客观统一且较为稳定,自尊心较强,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的能力增强,为自我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发展心理学教案第十章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第一节概述一、概念道德——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品质[品德]——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定的特性。是个体社会化的核心。二、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是由道德认识[基础]、道德情感[影响力]和道德行为[体现]三者所组成的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二节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是第一位系统研究儿童道德认识[道德判断]发展的心理学家,其思想集中体现在其《儿童道德的判断》[1932]一书中,他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是指儿童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和道德信念的形成。皮亚杰采用其独特的临床谈话法,与儿童玩游戏、讲故事[对偶故事],主要研究了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以及公正观念的形成,从而揭示了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规律。(一)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1、前道德判断[1.5~7岁]:考虑问题自我中心,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发展心理学教案2、他律道德阶段[5~10岁]:认为规则是永恒不变的,评价是非持极端态度,对行为好坏的评价主要看后果,而非动机,认为惩罚是一种报应,而不是改变儿童行为的手段。3、自律道德阶段[9~11岁开始进入]:认识到规则是可以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开始按照动机评价事件,认为惩罚是给儿童的一种教训。皮亚杰认为11、12岁为儿童从他律向自律过渡的转折期,我国心理学家李伯黍主持的儿童道德发展研究协作组[1982]认为我国8、9岁的儿童对行为的主观原因特别重视,他律向自律的过渡要早于皮亚杰1——3年。(二)道德判断转化的因素:从他律到自律,即从依据外在的道德法则[非动机的,如成人的命令、规定]产生的道德判断向依据自身已具有的主观的价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断[真正的道德]发展。为什么是这样一种趋势呢?发展心理学教案
M.L.Hoffman认为主要是因为年龄小的儿童有自我中心[把别人看成和自己一样]和实在论[主客观混淆]、服从权威的原因。皮亚杰认为要促使儿童尽快由他律向自律发展,就要重视儿童社会交往的作用,让儿童与同伴发生相互作用,使他们摆脱权威,互相尊重、协作,发展公正感。成人要注意与儿童平等相处,不要专制。皮亚杰还强调儿童的道德推理的发展与其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一致的,如守恒程度低的儿童在道德判断上也是低水平的。[刘金花书p350]总之,皮亚杰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可描述为:效果论——动机论;客观责任——主观责任;受外部权威的控制——受内部道德原则支配;他律——自律;道德实在论——道德主观主义。发展心理学教案二、科尔伯格[L.Kohlberg]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1927——1987]是皮亚杰研究的后继者,50年代末提出了自己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1968年后任职于哈佛大学,其代表作为:《阶段与继续:对社会化的认知发展》[1969],《儿童对道德准则的定向的发展》[1973](一)与皮亚杰的相同之处1、道德判断要以认知发展为基础,道德发展有阶段性。2、在所有的文化条件下,儿童都按同样的顺序通过其发展阶段,即从自我中心、关心直接的事物到基于一般原则去关心他人的利益。3、强调社会交互作用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发展心理学教案(二)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主要注意判断背后的推理。(三)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1、前习俗水平儿童以人物的具体行为结果及与自身的利害关系来进行是非判断,道德的价值由外在的要求而确定。[1]服从与惩罚的定向规则由权威制定,必须服从,而服从是为了避免受罚;行为的好坏由行为结果来确定。[2]相对的快乐主义道德定向规则的相对性开始出现,能从不同的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有较强的自我中心[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9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罪犯属此阶段。发展心理学教案2、习俗水平个体遵循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认为道德的价值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以维持社会的传统秩序,道德规范已内化。[3]好孩子动向注重他人和社会对个体的希望和要求,好的行为就是受到赞扬,使人高兴。[4]遵从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道德认识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应尽个人之责去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大多数青少年、成人为此水平。3、后习俗水平自觉地遵守某些行为公则,灵活的看待法律,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可变性[可按民主程序更改][5]民主地承认法律发展心理学教案较灵活地看待法律,认为法律可以依据人的需要通过协商改变。[6]普遍原则不仅认识到社会秩序的重要,也领悟到不是所有的社会都能实现完美,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及权利才是最重要的。(四)简评1、强调其思想在教育上的应用是有益的、值得借鉴的。他抨击了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把社会公认的美德用来教育],反对用灌输、说教等强加形式进行道德教育,认为道德认识是以认知结构为基础的自然的发展,因此先要了解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水平,通过儿童自身引起的内心冲突,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从内心接受教育。发展心理学教案在应用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美国心理学家J.R.Rest据其理论编制了“DIT测验”,全部由道德两难故事组成,以此来了解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并开设了相应的训练课程。2、继皮亚杰之后进一步开辟了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新领域,更为详细地揭示了个体道德认识或道德判断发展的过程或阶段,其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特别是他认为道德发展的顺序是固定的,但并非所有人在同样的年龄达到同样的发展阶段,同一年龄阶段可同时存在几种道德判断。[见pp75]3、由于以下一些原因,其理论存在不足:[1]任何道德都与社会文化有关,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代表了各种文化背景下的道德发展。其结论尚需更多的跨文化研究去验证。发展心理学教案四个年龄阶段儿童使用六种道德判断类型[L.Kohlberg,1963]A服从与惩罚,B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C好孩子定向,D维护社会秩序与权威,E民主地承认法律,F普遍原则发展心理学教案[2]其道德发展的阶段次序都建立在假设的情境反应上[编写的道德两难故事],而非儿童的现实情境。[3]实验依据不足,只有横向研究,缺乏纵向研究支持,难保证每个儿童的确是按预计的阶段顺序发展,有待进一步验证发展。第三节道德情感的发展E.E.Maccoby将道德认知理论斥之为“冰凉理论”苏霍姆林斯基: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一、移情1、定义: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替代性情感反应和体验。包含了认知能力与情绪反应的成分,是绝大多数亲社会行为的情绪基础。发展心理学教案2、发展过程[1]普遍性移情:0~1岁,被动适应,将他人看成物理客体,对他人的情绪状态反应不精确。[2]自我中心移情:1~2岁,以自己为参照,可由别人某种具体情境下的情绪状态唤起自己过去类似的体验,但不知以何种方式去表达。[3]对他人情感的移情:2~3岁,意识到他人独立于自己而存在,能理解他人的情感表现,从而表现出更有效的移情。[4]对他人生活情境的移情:4岁以后,移情不再限于具体、直接的情境,可扩展到更抽象、概括的情境。3意义:移情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是人与人内心沟通的桥梁,是人际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教部编版九上道德与法治-2.2创新永无止境(30张幻灯片)
- 2024年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版M100燃料油电商平台运营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政府机关安保与环境卫生管理服务全面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保护建筑工程分包合同2篇
- 绵阳四川绵阳平武县乡镇事业单位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项目人员中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诊断课件诊断学咯血
- 高速公路项目施工安全标准化图集(多图)
-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 芜湖市教育高层次人才分层培养实施方案
- 电梯安全防护知识培训PPT课件:正确使用电梯
- 设计风速、覆冰的基准和应用
- (完整版)金融市场学考试大纲
- 水果深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范文参考
-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检测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 爱丽丝梦游仙境话剧中英文剧本
- 优秀团队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