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今自然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1课时地球仪与地图三要素
【考试标准】
节次考试内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
地球仪与地图三要
义
素
2.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见图例和注记
考点一经纬网及其应用(必考)
[基础梳理]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必考)
由图可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是由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经线与纬线(必考)
徐经线纬线
北极
事
图示
南疆
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
半圆形;两条正杵对的经线组成经圆形;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
形状
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
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想笠约4万千米,两极收缩成一个点。南、
特点
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所有纬线都相互平任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
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望
最大,向两极递减
指示方向南北东西
3.经度与纬度(必考)
经度纬度
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至初王生统某地和地心的连线(即该地的地球
实质
平面之间的二面角半径)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
上极北极
图示
A赤山
纬度
起始位置本初子午线(0°经线)赤道(0。纬线)
第1页共130页
180°20°10°)010°20°180°北极90°扈W匕
-----------1~-------
杳(东经南E、_200度数愈
(西经度W)(北芳度N)-10。大
愈向西度数愈大旱愈向东度数愈大赤山
(南纬度S)噫一鹭肄急向愈南
判断南极
从0。经线向东、出各划分180°,向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维,以北
东为东经,越向东度数越大;向西为为北纬、越向北唐:数越大;以南为
西经,越向西度数越大南纬,越向南度类【越大
2(TW〜0。〜160°E为东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
半球划分
160°E〜180。〜20°W为西半球为南半球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两者东西经度相反,经度和是180%
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等于该地看北
其他已知••条经线的度数为X,那么与它
极星的仰角,直坐球看不到北极星
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度数丫=180。
-x(x>Y所属的东西经度不同)
[思维点拨1
球面上对称点的确定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
与B(4(TS,20°W)o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
20°W)与C(4(TN,160°E)o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南北相反,
数值相等0如A(4(TN,2CTW)与D(4(TS,160°E)o
[深度思考]经纬网的主要应用
1.定“方向”
在经纬网中,确定两点之间的方位按以下定位流程:依据经线定南北一依据纬线定东西一综合定方向
具体分析如下:
(1)方格状经纬网图
此类图中,经线和纬线一般表现为直线形式,两两相交构成方格状网图,对A、
B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可依据以下流程:
依据纬线的排列确定B点在A点南方
依据经线的排列确定B点在A点东方
综合分析B点在A点东南方向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此类图中,纬线表现为圆弧线,经线表现为放射状直线,准确判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是定位的关键。如图所示,对A、C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步骤如下:
【易错提醒】
断
在经纬网图上进行方向判断时,两点间的东西方向的判断是容易出错的地方,可抓住以下三点进行突破:
(1)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
二者之和小于180。,东经度地点在东方,西
(2)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经度地点在西方
(3)若分别在东西经,则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者之和大于1KO",未经度地点在西方,西
经度地点在东方
2.量“距离”
(1)在经线上,纬度1。的实际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下图中心。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
距离。
(2)在纬线上,经度1。的实际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lllXcostp千米((p
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左图中京。
3.定“范围”
在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组成的网格可大致判断区域面积的大小。在经纬线都是直线的经纬网图上,
经纬度间隔相同的网格,其纬度越高,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小;纬度越低,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大。在纬度大
致相同的情况下,区域所跨的经纬度越多,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区域所跨的经纬度越少,表示的范围就越小。
如上图中,四个阴影地域中实地面积最大的是④。
考点二地图三要素(必考)
[基础梳理]
1.比例尺(必考)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文字式:如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5km
(2)表示形式{数字式:1:500000
【线段式&
(3)特点: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就越小,但反映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2.方向(必考)
地图类型方向判定
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木”
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指示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直北方向,纬线指示细方向
3.图例和注记佬考)
▲珠穆朗玛峰8844.43m中“▲”属于图例,“珠穆朗玛峰”和“8844.43m”为注记。
【易错提醒】
1.不同形式的比例尺可以相互转化,转化时一定注意实地距离与图上距离的单位,要用统一的单位。数字式所
用单位一般为厘米,线,段式和文字式单位往往是千米或来.
2.利用比例尺计算两点距离时,线段比例尺的地图,要用图中的线段比例尺长度来度量图中的距离,不能直接
用直尺来度量图中距离,因为图幅大小随时会变化,则图中的线段比例尺长度也会随着变化。
[深度思考]
L比较比例尺大小的几种方法
(1)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
(2)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大;
(3)同一个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等)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
(4)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数值大的比例尺大。
2.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方法
常用方法辨别方向的技巧
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向
时针法表示自转或公转时,北半球逆时针方向为东,南半球顺时针方向为东
拇指指向北极,弯曲四指指示方向为东:拇指指向南极,弯曲四指指示方向为
右手法
西
第3页共130页
海陆轮廓法极地为大陆表示南极,极地为海洋表示北极
经纬经度法东经度增值方向为东,减值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值方向为西,减值方向为东
度法纬度法北纬度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南纬度增值方向为南,减值方向为北
第2课时等离岗地形图及其他等值为图判读
【考试标准】
甲
节次考试内容
等高线地形图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必考)
[基础梳理]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必考)
(1)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如右图中甲点海拔为1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甲与乙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
2.等高线地形图(必考)
(1)等高线:如右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2)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见的地形部位
图中字母地形部位等高线特点
A山峰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
B山谷凸向高处,•般成为河谷
C山脊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
D陡崖等高线重合
E鞍部两个山峰等高线之间的区域
【特别提示】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口诀含义
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同图等距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
密陡疏缓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就越陡,反之就越缓
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山脊
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为山谷
重叠为崖等高线重叠交会处为陡崖、峭壁、落水洞等地貌
第4页共130页
[深度思考]
1.喜慕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
(1)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现为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如图中甲处,假设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d为等高距,H火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则图中n=4,d=100米,H大
=400米,H小=100米,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以下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AH):计算公式为(n—l)d《AH
<(n+l)do因此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300米WAHV500米。
(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①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
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l)d米VHV(n+l)d米。
②例证: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
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VH<400米。
(3)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高度的判断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低于其等
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比其等高线值高。具体
如下图所示:已知:a>b①如果c=a,则d>a,即“大于大的"。②如果c=b,则dvb,即“小于小的”。
2.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⑴选点
点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
a
第5页共130页
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
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
水库坝址
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
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
港口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
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气象站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
疗养院坡、背山面水(河、湖、海)、气候宜人、空气清
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通过,交通便利
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边,以预防暴雨造成的山
洪暴发;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
宿营地
伤害;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
营1
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
航空港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
注意盛行风向并保持与城市有适当的距离等
(2)选线
线的类型区位要求
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在等高线之间穿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HI,
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等。
(下图中公路选线为EHF)1\I
八
公路、铁路
在选择引水路线时,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这一要求,再结合距离
引水路线
的远近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
输油、输气管道
本
(3)选面
面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
农业生产布局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
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丘陵平原滩涂
画Bi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
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处
63T*«
应选择在坡度平缓的坡面上,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避免水土流
开辟梯田一
失
【读图技巧】等值线图的判读
第6页共130页
(1)读图名: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反映的地理事物。
(2)看疏密:等值线稀疏,说明单位距离内的差值较小;等值线密集,说明单位距离内的差值较大。如等高距一
定时,等高线愈密则坡愈陡,水流愈急;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的地方,风力越大。
(3)看走向:如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右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为A-B,河流流向为一
B-Aok"
(4)看弯曲:确定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一般采用垂线法和切线法.9,阡/妥
①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M啡1
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I
侧相比为高值区(如右下图)。
②切线法: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
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山谷处(集水线)山9处(分汨
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高值区(如下///B
图)。」L卜,、
弯曲部分气温较四侧低弯曲部分气温较两侧高
(5)看闭合: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其数
值。如右图中有两条等值线,数值a大于b,则M地的值大于a,N地的值小于b。~7
(6)看递变:等值线上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反映了该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递增或递减)。尸"
考点二地形剖面图(必考)
[基础梳理]
1.地形剖面图的概念(必考)
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该线上的地嫡伏和坡度陡缓,它是在等高线地
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深度思考1400[
判读地形剖面图的基本方法350
(1)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如右图)300
①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2501
2(X)1
A在200〜250m,B在250〜300m。
15。]
②看极值点是否准确:a在250〜300m;A
b在150〜200m;c在350〜400m。
③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
从A到B经过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缓慢降低的过程。上h=^
⑵确定是否通视
通视问题可通过做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
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访六丈丁不
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A,国少
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右图)画坡凸形坡
有时仅看两地的高差不能确定视野情况。因为两地之间可能有山脊存在,一般情况下,凸坡也不能通视,
如下图中,A点不能看到B点。*
第7页共130页
第3课时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结构
【考试标准】
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
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主要的天体类型和特点
a
(2)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
地球的宇宙环a
(3)太阳系示意图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
境c
置
2.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b
3.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
b
点
地球的结构a
(2)岩石圈的范围
4.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b
考点一地球的宇宙环境(必考)
[基础梳理1
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a+c)
(1)天体系统:互有曳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
太阳,(四蜀月f地球球
银河系《
总星系<、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特别提示】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人类发射的在太空中运行的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称为
人造天体。人造天体与自然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也可构成天体系统。
(3)太阳系
①组成:太恒、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矮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等太阳系小天
体。
②中心天体是人阳,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A.水星、B.金星、C.地球、
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
(4)地月系:五强与箕暹月球组成的天底嬴月球自身不发可见光,只反射太阳光。
2.普通而特殊的行星一地球(b)
(1)普通性:在太阳系行星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特殊性——目前所知道的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上存左生命的条件:
❶外部条件:
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处于中年,状态稳定)②宇宙环境安全(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❷地球自身条件:
①有适宜的温度(原因:I.日地距离适中2,自转、公转周期适中3.大气热力和大气层的保护4.海水的调节作
第8页共130页
用)
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原因: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③有液态水的存在(原因: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和重力收缩导致内部温度逐渐升高,从而不断产生水汽,
并随内部的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原理理解]图示法理解太阳系特征
高表面温度
短低
快公转周期K
平均公转速度慢
近
-------远
•・
火.€::
青天王海王
星星星
,
小
类施行星国行星
行
星
带
考点二地球的结构(必考)
[基础梳理I
1.地球的内部圈层(b)
(I)地震波
纵波: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波速较快
①分类②特点
横波:只在固住中传播,波速较慢
速度(T・米做)
03691215'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100C
【特别提示】由于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故当地震发生时,陆
2000
地上的人们感觉到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摇晃。在船上或在水中游泳
深3000
的人只感觉到上下颠簸。
$4000
千(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米
5000①不连续面:A为横波、B为纵波,两者在经过C莫霍面时明显加
6000速;在经过D古登堡面时,A完全消失,B波速明显下降。
②地壳:位于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平均厚度约12_千米。其厚度变化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
海拔越高,厚度越大;海拔越低,厚度越小。
③地幔:介于地壳与地核之间的圈层,其下界面在距地表2900千米深处。其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
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且自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
④地核:位于直登堡面以下,可能是由极高温、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魂组成。其中E为外核,横波不能传播,表
明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F为内核,呈固态。
2.岩石圈的范围(a):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做岩石圈。
3.地球的外部圈层(b)
(1)大气圈
①含义:包裹地球的气体层,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②特点:随高度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③上界:高度为2000〜3000千米。
(2)水圈
①状态: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②分类:按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
物水。
(3)生物圈
①分布: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
②作用:由地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
地球的内部圈层
第9页共130页
生物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原理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下
图所示:
地震波的速
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特征
度变化
①固体外壳;②厚度最小,其中大
地壳
纵波和横波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莫霍面平均速度明显加①摩*依她幔上部存在一软流
17快i6(平均
上地幔岫£17km)
地幔前郎£、压力、密度懒型耐
纵波速度突km)|
下地幔然下降,横t
古登堡面2900:
波消失软,肛I_LfJi—_Jffi
外核否-匚一尸门EJ「1八)UP梭
地核屋r
内核陷人
【易错提醒】岩石圈W地壳
(I)岩石图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的总称。
(2)岩石圈包括地壳,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
第4课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试标准】
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
1.太阳辐射与地球舟粉能「加焦/(厘米2•分)]
(1)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分配a12
太阳对Bk
(2)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b10
地球的
2.太阳活动与地球8
影响
(1)太阳活动的类型和特点a6
(2)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b4
考点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必考)
=波长
0020.40.60.81.0132.0
[基础梳理]3.0破米)
1.太阳辐射概述(a)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陶
(1)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2)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之间,分为A紫外光、B可见光、C红外光三部分。
(3)能量分布: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巫见光波段。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b)
(1)动植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提供的光、热资源。一般太阳辐射纬度越低.正午太
⑵太阳辐射察域雌搠二砌礴砰物化学能。严一
|因索|强度从低纬向—►阳高度越大.获得
⑶太阳辐射富加嬲源埠力'漉一能源。
奇纬递减太阳辐射越多
(4)太阳辐射程i部羸也为人类提供了
源源不断的忸撇舸够九丁对太甬而翦丽敏:一般展长越长白昼越长,日照时
影向索
[原理理脚一liri'ii太阳辐射越多数越氏
1.影响太阳辐的因素(
因地势越高.大气层
2.我国年一般地势越高
素―►越薄•透明度越高.
我国年末田辐弟总量的比总体上看,大致从东部沿海向|因素|太阳辐射越强
H照时数越长
西部内能逐渐增弓等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
地。|晴天,太阳辐大气削弱作用弱,
第10页共1305
■皿因索射强日照时数长
・02"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
【误区警示】太阳插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如青藏高
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太阳辐
射强,光照充足: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
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读图技巧】等太阳辐射量线图的判读
⑴读图名
明确本图为中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单位是(亿
焦耳/米也
⑵看整体趋势
①读图名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变化趋势由东南向西北先递增后递减。
(3)看等值线的走向
不同等值线走向略有不同。
(4)看极值
Q地是极小值地区,P地是极大值地区。
(5)析成因
①等值线的数值大小多与纬度、天气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知识产权反担保承诺书示例2篇
- 2025版美容院美容课程设计与教学合同4篇
- 医疗资源分配伦理-第3篇-深度研究
- 二零二五版新能源电池租赁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模特个人品牌合作开发合同4篇
- 人体工程学在室内-深度研究
- 公共文化服务中弱势群体的需求调查与分析-深度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零售业态合作经营合同文本4篇
- 2025年度个人二手车买卖价格谈判与调整合同
- 二零二五版内墙涂料产品责任险投保合同4篇
- 室上性心动过速-医学课件
-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试题附答案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 四年级上册脱式计算400题及答案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
- 人教精通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 人口分布 高一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必修第二册
- 教案:第三章 公共管理职能(《公共管理学》课程)
- 诺和关怀俱乐部对外介绍
- 玩转数和形课件
- 保定市县级地图PPT可编辑矢量行政区划(河北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