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校馆协同育人是“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要求。当前,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中的校馆协同育人仍存在顶层设计有待完善、场馆思政资源挖掘及融入程度不高、校馆协同育人形式单一等问题。高校应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为校馆协同育人谋篇布局;挖掘整合场馆思政元素,建设思政课“大资源”;强化教师、工作人员双向培训,建好思政课“大师资”;拓展课堂空间,构建思政课“大课堂”;借助数字技术,搭建思政课“大平台”,高质量构建校馆协同育人新格局。关键词:“大思政课”;协同育人;高校;场馆;校馆协同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发布《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其中指出“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为高校运用社会资源进行“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在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对2024年教育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重点强调要着力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生态新格局。因此,高校应依托不同主体、丰富资源、多元实践形式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场馆育人是重要的内容。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博物馆总数升至6833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旧址开放率达到94%[1]。由此可见,加强校馆合作,构建校馆协同育人新格局,必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能切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构建校馆协同育人新格局是“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要求“大思政课”是高校思政课改革过程中为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形成的思政课新形态。“大思政课”建设突出实践导向,通过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和资源,从理念、手段等维度实现思政课的外向性发展,突破传统思政课存在的时空局限、“孤岛化”等困境,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场馆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将其运用于校馆协同育人实践之中,形成校馆共建共享、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是高校进行“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要求。(一)场馆为构建思政课“大课堂”提供丰富文化资源与实践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2]社会中广泛分布着各类场馆,这些场馆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色文化、革命传统等思政元素,围绕这些元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良好的熏陶作用。可以说,将场馆资源转化为思政课“大课堂”建设的重要资源,能够为高校思政课提供文化资源与实践空间,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教育同频共振。一方面,教师深入挖掘场馆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教案、课件、课堂互动中,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场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文化发展、科技发展等过程,能够加深学生对思政课内容的理解。马克思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思政“大课堂”的教学多为实践性教学,通过参观学习、调查研究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的社会环境中体验、验证和运用理论,由此增强理论的生命力和说服力。面向大中小学生开放的各类场馆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有利于学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通。如广西高校组织开展百色起义纪念馆参观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深刻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些场馆拓展了传统的思政课堂,使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交互作用,提升了思政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更好地实现思政课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目标。(二)场馆为搭建思政课“大平台”发挥强大的资源聚合功效“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打破时空局限及思维限制,凝聚多方力量、融汇各种资源,建成一个内涵深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平台”,实现思政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场馆作为一个开放性平台枢纽,具备显著的资源聚合功效,这种功效能够推动思政课在融通多种资源和平台中建成‘大平台’”[4]。首先,社会上的场馆属于公共资源,具有共享性。为了充分发挥场馆的教育作用,可以联合大中小学建设校馆育人资源,搭建思政课“大平台”。其次,场馆作为全媒体传播阵地,具有较强的传播功能,可以此为媒介,开展“红色家书我来读”“红歌嘹亮”“今天我是志愿者”等活动,构建“互联网+思政课堂”的传播矩阵,建成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思政课平台。(三)场馆为建好思政课“大师资”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办好“大思政课”所需要的“大师资”,不能仅限于学校里的思政课教师,还要包括社会上的具备高尚道德情操、扎实理论学识和宽广视野的人才,高校应将这些人才吸纳到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来。各个场馆都有一支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可以为高校思政课“大师资”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其一,通过聘请场馆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思政课教师,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使之成为“大思政课”建设的主体力量。其二,遴选部分青年思政课教师到场馆挂职,加强校馆联合培养,为思政课“大师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二、当前校馆协同育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高校遵循“大思政课”理念开展校馆协同育人,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顶层设计有待完善、场馆思政资源挖掘及融入程度不高、协同育人的方式有待创新等方面。(一)顶层设计有待完善,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当前,尽管高校与场馆在协同育人方面意向强烈,但一方面由于校馆在合作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权利义务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双方的目标和期望不尽一致;另一方面校馆的合作往往侧重于特定项目或活动,从而导致共建目标模糊、合作机制不够健全等顶层设计问题。杨彦立[5]指出“虽然很多学校也与博物馆签订结对共建协议,但很多内容只停留在了纸上,很少开展实质性的活动,要么就是在签完协议后匆匆开展一两次参观”,二者缺乏充分的沟通,也未达成的清晰共识和长效合作机制,导致校馆共建工作难以持续有效开展。例如,沟通机制的不完善可能导致沟通不畅,使校馆双方对共建工作的理解出现偏差;评估机制的缺失可能导致校馆双方均难以了解项目的实际效果,未能对后期合作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从而影响校馆协同育人效果。(二)场馆思政资源挖掘及融入程度不高,共享效果不佳尽管高校和场馆各自拥有丰富的思政资源,但校馆双方在思政资源挖掘及整合上存在一定的壁垒,思政资源整合程度有待提高。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类资源,而场馆则拥有历史文物、实物展品、互动场地等实物类资源。双方在资源类型、管理模式、运营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容易导致资源融合不畅、资源难以有效整合,从而使得校馆双方在共建中的互动和合作不够深入。一是缺乏实质性的课程融合,场馆的思政资源与思政课教学内容往往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未能进行较好融合;二是缺乏对场馆思政资源的前沿研究以及与时俱进的更新,导致用于校馆协同育人的资源不能反映社会热点和时代变迁。(三)校馆协同育人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在当前的校馆协同育人的实践中,尽管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探索,但总体来看,育人形式仍然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大多数校馆合作还停留在传统的参观、讲解等层面,高校未能充分利用场馆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组织开展更多元化、更具吸引力的育人活动。同时,校馆双方在育人过程中往往缺乏足够的互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育人效果受限。三、“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质量构建校馆协同育人新格局的路径(一)加强顶层设计,为校馆协同育人谋篇布局“大思政课”是对传统思政课的优化、升华和超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它仍然属于思政课的范畴,具备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和目标指向。将场馆资源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需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为“大思政课”建设的具体实施和行动提供决策依据。首先,校馆双方通过沟通达成共识。高校、场馆分别分析各自的实际情况和优势,及时了解对方的想法和需求,协商解决问题,签订合作协议,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凝聚最大育人力量,形成协同效应。其次,建立健全清晰的校馆合作机制。校馆合作并非在某一次或者几次合作项目结束后便告终止,而是作为一种常态,贯穿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因此,高校与场馆应在共同协议指导下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协同育人工作顺利进行。例如,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平时双方安排固定人员负责校馆合作,进行不定期的沟通交流,或者定期召开沟通联席会议,针对某一阶段合作中出现的较大分歧、重要调整等情况进行及时的沟通。(二)挖掘整合场馆思政资源,建设思政课“大资源”1.校馆携手挖掘思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校馆协同育人中,如果仅是一校一馆的合作,往往会因人员有限出现思政资源不足、场馆主题单一的问题。因此,在校馆合作中,建议与同一场馆共建的多所院校携起手来,与场馆一起进行思政课“大资源”建设,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如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展合作育人,根据各校优势和特色,分别从树立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民族精神等方面进行思政资源的挖掘,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及各类新媒体技术,共建教学平台。此外,要针对教学资源平台的运用建立动态的机制,使教学活动突出社会热点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总体而言,通过挖掘收集、分类整理、数字转化、动态调整场馆育人资源,可以为校馆深度协同育人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内容支撑。2.推动场馆思政资源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现深度融合场馆资源要发挥育人作用,需要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形成有效衔接。因此,在深入挖掘场馆思政资源的基础上,高校要坚持开放和系统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出发,建设具有广泛性、开放性的,符合大学生特点和认知的教学内容。首先,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是思政课的基本特征。思政课教材容量的有限性和教材出版的完成性意味着教材既难以包揽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也难以跟随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而及时更新[6]。这就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教材的基础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为理论支撑,有机融入场馆思政元素,推进其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其次,“大思政课”本质上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理念,其目的是要解决新时代思政课建设与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7]。因此,思政课教师在设计校馆协同育人教学内容时,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学生的既有知识视为新知识学习的出发点,通过引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扩容,形成新知识体系。(三)强化教师、工作人员双向培训,建好思政课“大师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因此,高校在深入挖掘场馆资源的同时,应该组建专业的教学团队,增强教师运用场馆资源的能力,不断探索协同育人方式,让博物馆里的文物、纪念馆里的遗物等思政资源活起来、动起来,并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中,以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按照“专职+兼职”组合的思路,强化双向培训,组建一支“高校思政课教师+场馆讲解员”的优质教学队伍。鉴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场馆讲解员的工作及研究领域不同,在场馆思政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容易出现“合作而不合拍”的问题。场馆工作人员一般具有传播学、中文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背景,对场馆内资料较为熟悉,但缺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尤其是在将场馆资源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能力有待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比较擅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但对场馆内展示的文物知识背景、历史渊源等缺乏了解。因此,要对承担校馆协同育人任务的双方核心人员进行双向培训,赋能思政课“大师资”建设。例如,馆方对思政课教师进行系统、专业的场馆教育培训,包括对文物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等内容进行讲解,以便于思政课教师更好地协同馆方开展教育活动;校方为场馆讲解员提供思政课教学方面的学习机会,使场馆讲解员对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及学生特点有清晰的认识。通过校馆双向培训,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及场馆讲解员的专业程度,同时使他们增进相互了解,这便于校馆之间合作对接,提升校馆协同育人效果。(四)拓展课堂空间,构建思政课“大课堂”1.将思政课堂搬到场馆,打造场馆里的思政课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8]场馆里的文化空间,既有历史元素,也有现代化的数智技术,将高校思政课堂搬到场馆中,能够增强思政课的场景感、真实感和历史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投入度和专注度,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认知—认同—践行”的思想进阶。例如,在讲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内容时,把课堂搬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利用馆内的虚拟现实技术创设生动的湘江战役场景,加大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沉浸在教学过程中,深刻认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领悟革命先辈坚守理想、对党忠诚、不惧牺牲的革命精神,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2.云上互动,搭建“学校+场馆”双联动的思政课堂“学校+场馆”双联动的思政课堂,是指在常规思政课堂中,通过视频连线场馆讲解员兼职教师,把场馆思政资源有机融入思政课堂。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场馆讲解员兼职思政课教师相互沟通,依据思政课教学内容制订各个场馆的教学工作实施方案、教学路线及解说词,为思政课云教学顺利开展提供师资保障。在此模式下,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语音等方式实时连线场馆兼职教师,融入场馆里的思政元素。这种教学方式既解决了某些高校与场馆距离比较远的问题,又避免了学生较多难以集中到场馆上课的尴尬。此外,这种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的课堂局限,让思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立体和真实,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实事求是”这一知识点时,连线与学校合作的百色起义纪念馆兼职思政课教师。兼职思政课教师通过云空间带领学生参观馆内邓小平、雷经天雕塑,并讲解其背后关于“实事求是”的故事。将高校常规思政课堂与场馆云课堂进行联动,能够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还能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场馆资源进校园,丰富第二课堂在校馆协同育人实践中,革命纪念馆、民族博物馆等场馆不仅要吸引大学生走进来,而且要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文化资源,与高校一起策划文物进校园的巡展巡演、专题讲座等活动,积极将党的创新理论、建党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教育内容融入学校第二课堂活动,有效补充和延伸思政课教学内容。例如,在2024年新年伊始,广西民族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队奔赴各共建学校,充分利用馆内“龙行中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昆明市高三语文1月三诊一模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 智能手机市场调查报告
- 韶关2024年广东韶关乐昌市公安局第四次招聘警务辅助人员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二零二五版KTV消防系统安全评估与应急预案编制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网络游戏角色交易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餐饮业员工劳动合同标准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药品流通企业药品采购合同6篇
- 二零二五年股权期权登记与管理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枸杞采摘与农业物联网技术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货运车辆挂靠与绿色物流创新合作协议3篇
- 国铁桥梁人行道支架制作及安装施工要点课件
- 领导科学全套精讲课件
-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公积金提取单身声明
-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全册精华知识点(2022新版)
- 萎缩性胃炎共识解读
-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备案登记表
- 《中外资产评估准则》课件第8章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资产评估准则
-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含新增和修订部分)
- 精品金属线管布线施工工程施工方法
- 授课课件国家卫健委发布《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全文内容PPT通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