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DI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实证研究目录TOC\o"1-3"\h\u270171.绪论 76709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7243751.1.1选题背景 7103221.1.2选题意义 7279221.2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综述 8177391.2.1国内研究概况 8299861.2.2国外研究概况 9307931.3基本思路及研究内容 9169601.3.1基本思路 919901.3.2研究内容 10132772.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利用FDI现状 12176142.1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12288772.1.1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12135802.1.2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征 1285882.2.3高新技术产业在江苏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5149802.2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利用FDI现状 17301132.2.1江苏省利用FDI的发展概况 1835692.2.2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利用FDI生产经营现状 1853742.2.3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利用FDI研发状况现状 20187052.2.4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利用FDI特点 21260073.FDI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23267373.1人力资本补充效应 2337243.2技术溢出效应 23103573.3竞争示范作用 23116524.FDI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24326774.1模型设定 2462114.2数据选取与说明 24185864.3实证过程与分析 2549824.3.1平稳性检验 25327524.3.2模型回归计量结果 25289974.3.3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25243635.结论与对策建议 26238655.1结论 2690825.2对策建议 2721565.2.1规范投资市场环境,提供优惠投资政策 2719625.2.2将引进的外资高新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27164165.2.3提高外资质量,推动经济、生态共发展 28294075.2.4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2826095.2.5推动外资投资区域均衡发展,投资行业协调发展 291.绪论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各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1]。为了抓住这一机遇,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高新技术起步晚,发展迟,为了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家高新技术863计划”、火炬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项指导性计划及优惠政策的扶植下,产业形成了新的集成能力和创新能力[2]。根据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数量每一年有所增加,2008年为25817个,2019年则达到了35833个,相较于2008年增长了38.8%,在全国工业企业数量占比达到9.5%。高新技术产业产业规模初具成型并呈现不断扩大趋势。2008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55728.9亿元,在全国工业企业中占比11.1%,2014年到2017之间,主营业务收入年增长率为8.4%,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个百分比,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8849亿元。与全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变化的趋势相同,增长率仍高于全国工业企业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吸收的外资规模一直位居世界前列。2019年,我国引进FDI创历史新高,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了1381.35亿美元,从我国外资利用的分布来看,我国引进的外资绝大部分都投资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吸引FDI的规模一直占这三个产业中的最大比重[3]。而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已经逐渐从第二产业中简单的加工制造业转变到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因此,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时期,中国必须抓住这个机遇,利用FDI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1.1.2选题意义“科教兴省”战略一直是江苏省的长期发展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在全部产业结构中占比相对较大,同时也推动了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是江苏省科技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的代表性省份,江苏地区经济实力较强,一直是吸引外资,使用外资最多的省份[4]。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额4.39亿美元,2014年为近几年最高水平达到281.74亿美元,到2019年有所下降到261.24亿美元。但总体引资规模在不断扩大,从1990年到2019年引进外资翻了60倍,并且连续数年位居全国前列。本文以江苏为例,根据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和外资利用情况,从发展概况、产业特征、作用意义等多方面分析其产业发展及利用外资现状,详细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同时针对其发展出现的问题。希望从更好的吸收和利用外资角度,提供对策建议。对其他省份和地区也有借鉴影响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2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综述1.2.1国内研究概况基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作用结果角度,相关文献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方向。一是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有正面影响,如王希元(2018)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技术发展、政府科技支撑实力和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越高,企业吸收能力越强,FDI越能促进经济增长[5]。李华敏、岳星星(2016)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西部地区的溢出效应显著[6]。陈海波和张悦(2014)研究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具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7]。邵海燕(2015)通过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行业结构层面数据的回归,发现FDI出口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8]。刘伟(2018)对1996-2007年16个高新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外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内外资企业的进入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有负面影响。从长期来看,外资企业积极的正面的技术溢出效应将逐渐显现出来,加速国内企业吸收学习速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9]。二是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有负面影响或不显著。如张爱华、贾登勋(2017)研究发现外资投入对本地企业类型有促进作用但并不显著[10]。庄新霞和汪小青(2016)通过经济部门模型的构建表明,FDI造成了福建省技术创新水平在短期内有所下降,具体表现为新产品销售额的下降,从而说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发展[11]。谢子远等(2017)以中国高技术产业科研创新水平为研究对象,探索外资企业研发投资偏低的原因,发现虽然FDI流入量较多,但研发投入方面却远不及本土企业,在经过进一步分析后得出内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差距越大,研发投入将会越低的结论。进一步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对FDI的依赖才可以从根本上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12]。三是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在不同部门或区域内的影响不同。孙早和韩颖(2018)利用全国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发现FDI通过与人力资本的结合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积极作用[13]。谢建国和吴国锋(2014)研究发现,FDI的投入对中国高新企业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该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只有当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达到一定的水平时,FDI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14]。何兴强和欧燕(2016)等通过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包括贸易开放、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经济发展等因素对FDI经济发展的门槛效应。结果发现,FDI的作用在所有这些因素中都存在门槛效应。对于东部地区来说,经济发达程度已经实现了门槛值的跨越,未来更应看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当外贸依存度过高或过低时,FDI就没有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只有适度开放对外贸易才能促进经济发展[15]。1.2.2国外研究概况外商直接投资与所在国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在国外学者的研究文献中主要集中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方面。其主要从技术创新,技术壁垒,经济差距,不同行业等角度研究。关于外商直接提子能否影响到某一产业发展的问题,国外学者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研究结论也各不相同。
SyedHasanatShah等(2020)分析了外资与巴基斯坦国内投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FDI挤压了国内投资,而初级部门的FDI对其国内投资产生了微不足道的影响[16]。Garcia(2014)通过对西班牙的案例分析,发现FDI流入对东道国的技术创新产生了阻碍[17]。很多学者更为重视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积极作用。Crescenzi(2015)通过对英国企业的数据分析,发现并购方式下的FDI促进了企业的创新[18]。Ascani(2015)基于印度的数据研究,发现FDI对印度当地企业的创新产生了正向影响[19]。而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在不同部门或区域内的影响不同,AlessandraPerri等(2016)对FDI在国家、工业、部门等宏观层面和国内企业等微观层面的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研究对象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溢出效应[20]。AbdelhafidhDhrifi(2015)的研究结果表明,外资仅对中、高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有积极和显著影响,而对于低收入国家没有积极影响[21]。1.2.3文献评述国内外学者对于FDI对于产业发展影响的相关文献很多,有的学者从FDI引进的要素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劳动力效率等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去分析,有的学者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去分析,也有学者通过研究不同产业类型,不同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而说明FDI对产业的发展或某个行业的发展有无显著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一直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问题,目前很多研究聚焦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一个经济体整体的影响,而对于一个经济体内部的某些区域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基于江苏省,通过FDI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具有弥补不足和开辟创新的作用效果。1.3基本思路及研究内容1.3.1基本思路本文以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使用现状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FDI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首先,本文从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利用FDI现状等两大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得出FDI影响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其次本文将从《江苏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等选取2000-2018年间江苏省外资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数据,建立截面数据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分析FDI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最后,根据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具有指导性建议。图1.1基本思路图1.3.2研究内容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FDI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理论方面,梳理以往文献,整理当前有关FDI实现经济增长的研究,结合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特点,分析FDI实现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第一章:绪论。从选题背景、国内外文献综述中介绍全文研究意义,进而通过研究内容和方法介绍全文框架和思路。第二章: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利用FDI的现状。本章首先从江苏省高新技术业发展规模、发展特征以及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来分析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其次从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利用FDI的发展概况、发展规模、投资结构、特点等方面,分析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现状。第三章:FDI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本部分首先简要总结了以往研究的主要作用机制。其次分别介绍了本文研究得出的FDI作用于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机理即人力补缺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资本补缺效应,并分析FDI是如何通过这几个效应影响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第四章:FDI对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本章通过假定外商直接投资、国内资本和劳动力是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22]。基于Cobb-Douglas函数构建截面数据模型,选用2000-2018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利润总额作为被解释变量,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数,固定资产投资额,实际利用外资额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单位根检验,对数据运用截面数据模型回归分析,估计结果分析FDI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第五章:利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对比,提出具有指导性的对策建议。
2.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利用FDI现状2.1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2.1.1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江苏省综合经济实力一直处于我国前列。上世纪90年代,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进入初步发展时期,整体规模发展较快,形成了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这四个新兴产业[23]。与2002相比,2018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了31倍,同时生产产值占据江苏省GDP的80%。因此,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江苏省长期以来一直倾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08年至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以16.06%的平均发展速度来促进工业产值的增长,推动江苏省经济发展。对比江苏省GDP在2008年2017年的增速12.07%,高新技术产业要快的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平均为71.2%。如表2-1。年份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亿元)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亿元)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GDP的比例(%)200830945.4518402.1959.47%200934471.6721987.2363.78%201041383.8730354.8473.35%201148839.2138377.7678.58%201253701.9245041.4883.87%201359349.4151899.1087.45%201464830.5157277.2888.35%201571255.9361373.6186.13%201677350.8567124.6586.78%201785869.7667863.7479.03%201893207.5575328.7580.81%表2-1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GDP比重由表可以看出,2008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为18402.19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59.47%,到2018年上升到75328.75亿元,比重为80.81%,虽然相对于2014年占比有所下降,但是平均每年增长5692.66亿元。2.1.2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征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一直以来给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自2002年以来,其发展水平已显示出一种快速发展的势态。发展规模扩大,销售收入快速增长,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显著,其发展特点如下:(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江苏省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111家,总产值为79848.48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4.4%。比去年增加0.7个百分点。与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刚纳入统计数据记录发展相比,其企业单位数增加2891家,产值净增77320.73亿元;2019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年平均就业人数为203.43万人,比2002年净增157.56万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呈现飞速增长趋势,如图2.1所示。图2.1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单位:亿元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持续高速增长,从2002年的2527.75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79848.48亿元。可见,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屡创新高,推动经济发展。另外,根据2008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江苏省所有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个数由2005年的2220个上升到4381个,同比增长了97.34%,而2019年进行数据统计时,这一数据增加到5111个,相比2008年末增长16.66%,平均每年增加约77个高新技术企业,呈小幅增长趋势。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个数在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达到11%。由以上数据可见,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个数也在逐年稳步增加,对于本省的经济发展,人才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2.2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个数单位:个(2)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逐年稳步增长2019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3964亿元,占江苏省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达37.54%,相比于2008年销售收入增加了12293.3亿元,2016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了近十年来的峰值30707.9亿元。2018年,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经贸摩擦加剧的叠加影响,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24]。但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状况良好,销售收入总体呈增长趋势。如下图3.2所示。图2.3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单位:亿元由图可以看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总体呈持续增长状态。(3)高新技术产业行业发展不平衡高新技术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开发,研究,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服务的产业[25]。这类产品往往具有开发难度大,但开发成功具有很高的经济效应的特点。2018年江苏省对高新技术产业行业的修改为: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6大类[26]。但是目前国内现有统计数据,对信息化学品制造业的情况描述不多,并且该行业规模相对较小。最新统计年鉴中也未对航空、航天器设备制造业生产经营情况的进行描述。因此在研究行业发展不均衡时剔除这两类行业,仅选择其他四类行业进行统计研究。表2-2以2019年为例,列出了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入统行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各个指标,通过各行业比较可以发现,各行业发展不平衡,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占有绝对优势。表2-2江苏省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分行业生产经营情况表医药制造业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个数/家65827942821294从业人员/个1990361274334315631228852营业收入/亿32381423940992145利润总额/亿461586115221江苏省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有2794家企业,占全省高新企业个数的55.6%,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拥有1294个企业,位列第二,占比25.7%。医药制造业占比13.1%,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占比5.6%。从平均从业人数上来看,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平均从业人员数量最多,达到1274334人,占全省的63.2%,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平均从业人数为315631人,占比15.6%,其余行业:医药制造业9.9%,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11.3%。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在2019年达到14239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的60%,从盈利能力上来看,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盈利能力最强,利润总额为586亿元,占总利润的42%。医药制造业盈利能力次之,为461亿元。占比33%。二者利润总额之和占四大行业的75%,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他行业。2.2.3高新技术产业在江苏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增长做出了显著贡献在江苏省行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产业创新,制造业结构升级衡量标准的行业,是江苏省经济的主要来源。2019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江苏省工业利润相比较上年同比减少了23.6%,总额达到6855.03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利润总额达到1405亿元,占比20.5%。极大的促进了江苏省经济快速发展,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利润总额也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如图2.4所示。图2.4工业利润总额,高新技术产业利润总额单位:亿元从上图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业利润总额不断上升,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利润总额为687.2亿元,占工业利润总额的17.3%,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利润为1405亿元,占工业利润总额的20.5%。从2008年到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利润总额从687.2亿元上升到1405亿元,占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从17.3%上升到20.5%。由此看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利润总额呈稳步上升趋势。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为大量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2019年江苏省人口数量达到8070万人,人口数量众多,劳动力就业问题成为影响全省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关键。近年来,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高新技术企业大量涌现出来,用人单位为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解决了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保持了江苏省社会大局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08-2019年之间高新技术产业平均从业人员占全部工业平均从业人员比重的21%以上,其中2019年达24%.具体情况看图2.5图2.5江苏省高新企业与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情况单位:万人由表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业吸收劳动力的总额呈稳步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197.26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203.43万人,增幅3%。2012年,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248.61万人,为历史最高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从业平均人数与全省工业从业行业人员的占比保持在21%左右。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创新能力持续发展R&D企业数量和R&D人员数量不断增多近年来,科技主导产业发展,企业参与研发数量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以2019年为例,江苏省有R&D活动的高新企业数量达到了3607个,比去年增加了664个,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70.6%;R&D人员数量比去年增长了11达到175291人,占全省高新企业从业人员的8.6%。表2-3江苏省高新企业R&D企业数及R&D人员情况年份2015201620182019高新技术企业总数4903500748705111有R&D活动企业数2501302429433607占总体比重51%60.4%60.4%70.6%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总数2473976234165022196282034327R&D人员数量134748147558157976175291占总体比重5.4%6.3%7.1%8.6%(2)R&D经费内部支出迅速增长,R&D程度受到企业高度重视科研经费是高新技术企业参与研发活动的基本投入,它关系到科研能力能否提升,科研成果能否实施落地,是企业进行科研活动的物质基础。2019年,江苏省高新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为570.63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82倍。R&D经费内部支出总体呈增长趋势。如图2.6图2.6江苏高新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走势单位:万元(3)发明专利增长迅速企业技术创新要以获取知识产权为目标,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创新性产业的主体,其知识产权意识直接影响到其企业的发展。产业中知识成果和创新能力的大小一般由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反应。从图2.7来看,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数和有效发明专利数都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在2019年达到了47535件,比2014年增加了2.5倍;而专利申请数量为40794件,较2018年增长16.5%,是2014年专利申请数量的1.5倍。这表明江苏省高新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图2.7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专利单位:件2.2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利用FDI现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经济全球化的深推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越来越迅速。同时中国作为地大物博,人员密集,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吸引着越来越多国家来华投资。江苏省等沿海城市抓住机会,大量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又是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乘势吸引外资高速发展。制造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又是制造业中智能化水平高、信息化程度高的新兴产业,是制造业结构优化改革的必然结果。智能制造逐渐成为制造业中吸引外资的领头羊。利用FDI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为制造业的改革提供有力支撑。2.2.1江苏省利用FDI的发展概况上世纪70年代,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充分利用沿海的优越地理位置,积极主动引进外资发展本省经济。随着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大,江苏省引进外资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到本世纪初,受国际经济波动影响,江苏省吸引外资的脚步逐渐缓慢下来,利用外资进入稳步发展时期。但引进外资规模总体还是呈现持续增长趋势。2012年,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到近几年最高点为357.6亿美元。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部分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逐渐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等国家。我国吸引外资的规模有所下降,到2019年,江苏省引进外资达到261.24亿美元。图2.8江苏省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单位:亿美元2.2.2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利用FDI生产经营现状外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逐年减少图2.92008-2019年外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单位:个2008年,江苏省有1402个外资高新企业,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32%,到2019年仅有1058个外资高新技术企业,仅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21%。外资高新企业数量也在逐年减少,所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比重也由32%降到了21%,不断降低。可见本土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逐年递增。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员近三成由外资企业提供从业人员年平均数是反映一个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规模的一个重要数值,外资高新企业的从业人员数也反映了外资企业的规模大小。2008年,江苏省外资高新企业从业人员平均数为1069261人,占全省高新企业从业人员数的一半以上。随着外资高新企业不断发展,扩大引资,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从业人数数量不断增加。到2010年外资高新企业从业人数达到1199740人,占全省高新企业的52.9%是近几年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一次,创历史新高。2019年,外资高新企业从业人数有所下降,为759484人,相比于2010年减少了16.9%。但其占据全省高新产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仍保持在37%左右。可见,仍由三成的高新技术就业岗位由外资企业提供,外资企业对解决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就业压力有明显作用。外资高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加,盈利能力增强外资高新企业已经成为全省高新企业主要创收的关键力量。2008年,外资高新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7560.5亿元,占全省高新企业的64.8%,这一比重是近十年来占比最高的一年。2008年之后外资高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不断增加,但其占全省的比重有所下降。在2019年,外资高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337亿元,较去年减少了2.3%,占全省的比重也下降到了43%。从利润角度看,2008年,外资高新企业利润总额为380.2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利润的55.3%。2013年利润总额达到651.2亿元,同比增长71.3%,为近十年来最好水平,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42.8%。图2.10江苏省外资高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额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外资高新企业产品出口交货额稳步上升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00年江苏省外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交货额为359.9亿元,到2012年出口交货额则增长到了9227.9亿元,十年内出口交货额增加了30倍,同时也达到了近几年出口交货额的峰值。2012年之后,外贸市场低迷,经济不景气。外资高新企业的出口交货额有所降低。但总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16年,外资高新产品出口交货额较上年增加0.3%,为8698.1亿元。2008年-2016年之间,外资高新产品的出口交货额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平均在74.5%左右,可以看出外资高新企业的主要业务收入依赖于出口。2.2.3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利用FDI研发状况现状(一)外资高新企业R&D人员数量持续增长,占全省比重不断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其知识能力在掌握高端制造和先进技术的人才手中。根据数据统计,2009年全省高新企业R&D人员为75653人,外资企业R&D人员数占全省高新企业的40%,为30287人。随着江苏省外资高新企业数量不断增加,R&D人员数量也随之增多。到2014外资高新企业R&D人员增至35020人,占全省高新企业的26%。由此可以看出,外资高新企业R&D人员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但是外资高新企业R&D人员占全省的比重却有所降低。到2019年更是印证了这个趋势,外资R&D人员增加到43328人,但其占全省的比重却降低到24%。(二)外资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逐年增加,占全省的比重逐年降低R&D经费内部支出一定程度反映了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外资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越多,说明外资企业科研能力越强,通过技术外溢更能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根据有关数据统计计算得:2009年外资高新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省高新企业的42.1%,为53.74亿元。而到2014年该占比下降到了34.1%。外资高新企业R&D经费支出随着外资高新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而在持续增加,但其占据全省高新企业的比重又在不断降低,2019年外资高新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上升到了124.86亿元,但其占全省的比重却下降到21.9%。这也从侧面说明本土高新企业近些年来在发展规模扩大,R&D经费内部支出逐年增长。(三)外资高新企业新产品开发支出和销售收入总体上升高新技术领域科技发展速度较快,产品更新迭代速度也快。因此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创造出更适应市场的,更先进的新产品,才可以不被市场淘汰,企业才可以继续生存下来。因此新产品的开发创造就显得尤为重要。外资高新企业相对于本土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差距在于创新性上,这也得益于外资高新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上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2009年外资高新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为73.23亿元,占全省高新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的44.3%,5年后直接增长了2倍,在2014年该值达到了156.02亿元,占全省的36.5%。外资高新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另外,外资高新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在2009年为1298.28亿元,在2019年增至2139.8亿元,10年内翻了一倍,年均增长收入为84.2亿元;根据数据显示,外资高新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一半以上都来自于出口收入。2019年,全省近七成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来源于外资高新企业的新产品出口收入。同时高科技新产品的出口有利于提高江苏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也有利于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2.2.4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利用FDI特点自2002年以来,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结构不断变化。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的来源、以及利用外资的方式、投资区域都呈现自身的特点。(1)江苏省利用FDI来源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图2.112019年江苏省利用外资来源分布亚洲国家和地区的FDI流入江苏省的比重较大,2019年位于江苏省外资投资榜的前四为香港,韩国,新加坡,台湾,分别占据江苏省直接利用外资额的57.4%,5.22%,5.2%,3.87%。通过上图也发现吸引欧洲和北美洲等发达国家的外资数额较小,但是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欧美等发达国家产业技术更先进,工艺水平更高,对于本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但是目前引进外资来源集中,分布区域不均。(2)江苏省利用FDI主要投资方式是独资经营企业图2.12江苏省外资投资方式由上图可以看出,外商投资方式中独资经营企业实际使用外资额一骑绝尘,远超于其他三种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独资化趋势明显。2000年到2010年之间,独资经营企业实际使用外资额增长迅速,在2010年达到了峰值228.38亿美元,但在2010年之后实际使用外资额有所下降;合资经营企业实际使用外资额位居第二,且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和合作经营企业在这20年间实际使用外资额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因为占比较小,所以在图中表现不是很明显,但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合作经营企业在2016年实际使用外资额达到峰值22.88亿美元,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在2015年达到峰值9.65亿美元。江苏省利用FDI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表2-4江苏省三大区域实际利用外资额及其占比单位: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额/亿美元三大区域2017年占比2018年占比2019年占比苏南区域153.961.23%153.5959.90%156.2359.44%苏中区域50.7720.20%53.0920.70%55.3921.07%苏北区域46.6918.57%49.7419.40%51.2219.49%从表中可以看出江苏省三大区域2017-2019年实际使用外资的大小以及占比,苏南地区一直是江苏省使用外资数额最多且占比最高的区域,实际使用外资额占全省60%左右,2019年实际使用外资额156.23亿美元,苏中五个市个苏北三个市实际使用外资额相差不多,均占全省的20%左右。但可以看出,近三年来,苏中和苏北区域实际使用外资额占比在慢慢增长,说明江苏省也在慢慢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外资的高度集中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江苏省还需集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产业集群,避免区域间产业同质化。3.FDI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3.1人力资本补充效应伴随着我国对外程度的不断加深,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兴起更迭发展,各类FDI慢慢从传统的低端制造业、服务业涌入到了高精密的高新技术产业。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吸引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也不断优化。源源不断的FDI流入,使得高新技术产业行业发展获取到了新鲜的人力资本补充,同时还得到了先进的知识技术以及充沛的管理经验。在持续发展和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同时,也在不断优化制造业结构改革。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制造业的发展势头极大得受高新技术产业FDI的促进和推动。人力资本又是在生产力资本中占据重要作用。随着掌握科技技术能力的工人在全体劳动力中的比重逐渐上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也有会有很大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资为高新技术产业引进了跨国公司优质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他们自身的所掌握的先进技术,生产理念作用于本省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扩展本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整体规模。另一类型的跨国公司则选择本省内价格低廉,数量庞大的人力资本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使其成为适用性的人力资本。本省中吸收到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的人才将来流出到其他行业其他企业,将自身所学的先进知识等信息传授出去,提高制造业中其他行业的全员劳动率。也为本省节约了培训费用。同时带动其他行业迅速发展。人力资本补充效应的产生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更会促进制造业的整体发展。3.2技术溢出效应技术溢出效应指的是在经济或者贸易活动中,拥有先进技术的主体主动或被动的将先进技术进行传播或者转让。让当地其他落后的企业或者后来的企业进行学习和模仿,根据自身的条件以及生产目标,将技术进行改造加工然后运用到生产产品中去,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实现后来者居上。流入本省的FDI大多数来源于比我国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投资企业来华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必将带来先进的产品研发能力,精湛的工艺制造水平以及高端有内涵的产品定位以及营销手段。因此本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利用FDI吸收到现金资本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规范化的生产车间,复制外国成功的管理经验,加快对本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扩大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规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效率。拉动产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3.3竞争示范作用前文提到FDI作用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两大机制:人力资本补充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他们为高新技术产业带来了先进技术,优秀人才,高效管理以及成功经验。这也将给本土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来冲击,形成竞争。本土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了守住已有的市场份额,也必将作出改革。不得不提高自己的产品研发能力,从而提升劳动生产率,节能减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为了生存,也促使本土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实现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促使全行业高新技术企业升级发展。在示范作用方面,目前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生产经营理念,管理模式还很落后。服务意识还很薄弱,甚至还有一些领域处于跛脚发展状态。市场经济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外商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本省,在利益的驱动下,必将涉足本省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不足的领域,迅速抢占市场,在该领域形成绝对优势。而本省在该领域的其他企业接触到了外国先进的技术,高效的管理以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方法,慢慢的模仿创新,不断发展,提高自身企业的实力。寻找自身企业的出路。外商高新技术企业为本省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填补了本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空白与不足。使得本省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各行业能全面均衡发展,推动本省高新技术产业行业结构优化。4.FDI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4.1模型设定本文基于FDI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将外资、资本和劳动作为解释变量。选用2000年—2018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及外商直接投资相关数据,建立截面数据模型,通过计量回归,分析FDI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模型设定为:LnY=β1Ln(FDI)+β2LnL+β3Ln(Kd)+μY代表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出,FDI(X1)代表江苏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L(X2)代表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力,Kd(X3)代表高新技术产业资本额。则得计量模型为:LnY=β1LnX1+β2LnX2+β3LnX3+μ4.2数据选取与说明(1)高新技术产业产出(Y)。被解释变量,本章选用2000年-2018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表示产出。(2)外商直接投资(X1)。解释变量,本章选用2000年-2018年江苏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表示外商直接投资。(3)劳动力(X2)。解释变量,本章选用2000年-2018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平均数表示劳动力。(4)资本额(X3)。解释变量,本章选用2000年-2018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来表示资本。数据源自《江苏省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4.3实证过程与分析4.3.1平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是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前的必要程序,保证数据有效性,防止虚假回归或伪回归,从而保证估计结果的准确性[27]。本章采用Eviews7.0软件对时间序列LnY、LnX1、LnX2、LnX3进行平稳性检验。表4-1FDI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研究的单位根检验变量ADF检验统计量1%5%10%(临界值)结果LnY(-1)-2.748491-3.857386-3.040391-2.660551平稳LnX1(-1)-2.886606-3.857386-3.040191-2.660551平稳LnX2(-1)-2.661359-3.857386-3.040391-2.660551平稳LnX3(-1)-4.201038-3.857386-3.040391-2.660551平稳结果表示,在零界差分情况下,时间序列数据LnY、LnX1、LnX2、LnX3的ADF绝对值通过了10%临界值下的平稳性检验,现在可以保证数据有效性进行下一步回归。4.3.2模型回归计量结果根据模型中的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得:LnY=β1LnX1+β2LnX2+β3LnX3+μ表4-2回归结果分析表解释变量系数估计值t检验P(t)检验LnX10.263545-3.2693750.0052LnX20.2491282.3644460.0320LnX30.0947008.4999140.0000C3.6016834.84589250.0002R20.985871DW0.641432F统计量348.8912P(F检验)0.0000004.3.3模型回归结果分析方程回归结果中,解释变量的t检验收尾概率均小于特定显著水平,模型中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力较强。其中,X1对应的收尾概率P=0.52%<1%,表明模型对β1的估计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t检验,即拒绝原假设:β1=0。由X3的P值小于1%,表明模型对β3的估计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t检验。同时由X2对应的P值可以看出,模型对β2的估计结果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t检验。F统计量反映了模型对各变量回归结果的联合显著性。此处F检验相应地伴随概率P值极小为0.000000,应拒绝原假设:β1=β2=β3=0,表示模型回归结果对Y的解释力度较强。拟合优度R2=0.98,表示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具有高度线性关系,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根据计量实证结果可知,回归方程中的解释变量系数的估计值为正数,说明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对于高新技术生产总值起到了积极影响作用,即FDI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正面促进作用。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额每增加1%,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将增加0.263545个百分点。而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平均数每提升1%,产业生产总值将增加0.24%。同时,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每增加1%,可以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提升0.095%。由此也可发现实际利用外资额比劳动力和资本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的推动力更大,更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势发展。5.结论与对策建议5.1结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首先是通过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数据分析其发展的现状以及江苏省利用FDI发展的现状;其次是通过分析FDI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最后是通过实证分析FDI对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否产生影响,产生怎样的影响。通过以上三个部分的研究,现在此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如下:一是对发展现状的总结,从产业生产总值来看,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平均每年增长5495.73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平均保持在71.2%;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稳步增加,生产经营情况良好,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从业人员年平均数都处于上升状态,为江苏省经济增长,制造业升级改造以及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分行业角度,各行业发展不均衡,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势头最好,其企业个数,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均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一半以上。其他几个行业加起来的规模都没有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大;从研发与创新能力来看,高新技术产业R&D人员占全省高新技术从业人员的比重在不断增加,说明企业重视研发人员的投入。R&D内部经费支出较2000年翻了近82倍,增速较快。表明企业重视研发经费的投入。另外,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也在逐渐增强,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和专利申请数量都在稳步上升。从区域来说,苏南沿江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势头较猛。苏南五市的高新技术产值在2018年占据全省的64.09%,相较去年增长了10.8%。苏中地区占全省的24.15%。苏北五市仅占全省的11.76%。区域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差距仍然存在。二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利用FDI发展现状分析,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从2012年之后呈下降趋势,但仍是全国吸收外资的大省之一,2002年-2012年实际利用外资呈现迅速增长状态,说明高新技术产业是外商投资行业的首选,深受外国投资者的喜欢。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增加,但是外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却逐年减少,这说明本省高新技术企业吸收外资,学习先进技术,套用管理理念来提高自身综合实力效果显著,本省企业拥有了自主研发的能力。本省的内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就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员来看,仍有四成的就业岗位由外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外资高新技术企业的营业收入在2019年占全省高新企业营业收入的43%,利润总额占据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利润总额的25.8%,相对于2013年外资高新企业利润总额占据的42.8%有所下降。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省的内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其规模较小,就业人数也少,生产效益以及占市场的份额也比较少。外资高新企业仍是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江苏省内资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仍需一定的时间。从研发投资现状来看,外资高新企业R&D人员投入持续增长,但是占全省比重有所下降,外资高新企业R&D内部经费持续增长,占全省比重也有所下降。新产品开发经费以及销售收入有所增加。从投资区域,区域发展以及投资方式上来看,本省外资主要来源集中在亚洲国家及地区,投资方式主要是独资经营企业的形式。区域发展不均衡,苏南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额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其他两个区域均占20%左右。最后是关于江苏省高新技术发展与FDI之间实证分析的总结。利用截面数据模型对江苏省2000年—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得到结果FDI与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正向促进作用,江苏省利用FDI每增加1单位,则带动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增加0.2635个单位。综合来看,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5.2对策建议5.2.1规范投资市场环境,提供优惠投资政策随着我国吸引外资的规模越来越大,利用外资环境越来越成熟。不少外商会选择来中国投资。但是对于外商来说,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发展年限较短,市场投资环境还未得到完善,且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个资金密度高,但是研发充满不确定,相比于其他传统行业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特点的产业。投资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因此江苏省应该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多的服务便利,规范市场投资环境,提高外商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率。首先要为外商提供与本省企业相同的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其次要完善法律法规,简化外商投资手续,减轻外商企业对于不确定性的顾虑,使其信任这个市场投资环境。同时江苏省还应该为外商企业发展优化基础设施,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吸引更多外资进入市场。江苏省还应该通过在土地、费用、税收等方面为外商投资提供优惠的政策来不断吸引外资,扩大外资规模。[26]在土地方面,外资高新企业可以免费或者以便宜价格使用土地;在费用方面,对于外资高新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口收取一定优惠的费用,保障外资高新企业生产资料供应充沛;在税收方面,对外资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减征或者免征地方所得税;给予外商从事高新技术研发的企业一定的技术转让费,鼓励其将先进技术让渡给本土企业。通过以上措施在政策方面给予外资优惠的福利政策,以此吸引外资扩大外资规模。5.2.2将引进的外资高新企业形成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反映着一个国家尖端和高端技术化生产化进程,也是制造业优化改革的牵引力。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江苏,可以带来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通过技术外溢推动内资高新企业升级发展。促进江苏省高新技术行业的整体发展。同时还可以起到模范作用,鼓励内资企业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生产能力,降低能耗损失,提高高新企业综合实力,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因此,江苏省在扩大引资规模的同时要注意关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商,有选择的引资,避免无用引资。江苏省引进外资高新企业,还应该将与其相关联的产业聚集在一起,然后通过使用固定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物联网从而降低经济成本,实现产业集群效应。当前,江苏省所形成的的产业集群大多是低端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还未形成规模。因此,江苏省可以大力推广,引导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在特点区域内形成规模,通过使用同一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降低经济成本,实现产业关联。再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提升其他行业劳动生产率,转变其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其他产业结构升级改造。5.2.3提高外资质量,推动经济、生态共发展从近十年江苏省吸引的外资对江苏省GDP的贡献度来看,FDI对江苏省经济的增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从实证分析了解到FDI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因此江苏省要继续实施吸引外商投资,扩大引资规模。但是2008年之前外商投资江苏省均是大量污染型以及低端制造业企业,不利于江苏省地区生态和产业改革发展。因此要积极引导外资向高技术产业流入。另外,对于江苏省外资投资的来源研究发现,对江苏省的投资额最大,投资项目最多的主要是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及地区。但是对于高端的、智能化程度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来说,这些国家和地区相对于欧洲等发达国家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江苏省可以扩大对西欧等发达国家的外资引进,吸引其高新技术外资投资江苏,帮助本省高新技术产业与国际接壤,跟上国际步伐,提高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同时还可以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提高外资质量。5.2.4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为本产业带了先进的技术,首先内资企业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是实现自身企业技术进步和不断创新的依据。外商投资者在江苏省进行投资时,必将带来成功的经验,高效的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以及充足的资本,来帮助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盈利。所以,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自主创新前,应该主动利用外资带来的技术资源和管理经验,通过不断地交流合作,加强吸收转化能力,从而为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奠定基础。然而,在不断吸收和学习的过程中,企业发现当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引进的外资水平差距很大时,本土企业的吸收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毕竟提高技术能力需要一定的基础,同时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江苏省还应该从当地企业自身入手,提高当地企业人力资本素质。可以通过教育投入,促使其就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得到提高,对于企业的在职员工,还应该着重关注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的培育,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大培训力度,以此来提升人力资本素质,从而提高当地企业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再进行自主创新的能力。对于外商带来的高效的管理模式,也不能一味地接受,模仿,套用。当地企业还应该因地制宜,根据自身企业生产的特点以及企业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其基础上制订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对于国外带来的先进技术也是一样的。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体现,我们的先进技术不能依赖于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还应该提高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因此主要方法就是产学研结合起来,江苏省的高校以及科研机构数量较多,具有相对优势。众所周知,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较强的基础创新能力,还有一批先进的科技成果。可以搭建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落实为市场产品。也可以精准对接企业研发需求,修改科技成果功能参数,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另外企业还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联合研发,企业提供市场风向和生产方向,科研机构提供研究方向和技术研发,高校则可以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本。实现各要素资源协同,在积极吸收外资技术外溢的基础上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在共同的目标下,扩大企业发展规模,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从而当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5.2.5推动外资投资区域均衡发展,投资行业协调发展在推动外资投资区域均衡发展时,必须要注重调节江苏省各个区域的发展,逐渐形成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调控为辅的经济调控措施,同时针对高新技术发展落后的苏北地区给予大量鼓励优惠政策,吸引外资高新企业来此投资。对于高新技术发展势头较好的苏南苏中地区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度,引导本土企业发现与外资高新企业的差距与自身的短板之处,更加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逐渐的缩小差距,同时与国际市场相接壤,增加本土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占据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再者还可以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带动苏北地区的发展。最终达到各区域均衡发展,合力共赢的目的。在各区域均衡发展合力共赢的前提下,投资行业的协调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各地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充分调研,清晰明知自身发展的优劣势以及独具特色的地区文化[28]。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产业和具有竞争力的行业品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协调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减少产业发展同质化,避免区域间恶性竞争。另一方面还可以不断地优胜劣汰,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优化产业结构,在各区域内逐渐形成产业集群,提高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自身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在高新技术产业内部,既要重视对经济影响较大,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高新技术行业,又要协调其他行业共同进步。例如电子通信设备业是典型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相比较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投资大,收入高的特点。符合知识经济的特征。这一行业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消防查验报告
- 家具、建筑用金属及架座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中国板栗罐头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低压阍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蒙昧中的觉醒即学即练随堂巩固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第4节第1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1.2第1课时离子键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核第3节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练习含解析教科版选修3-5
- 2025届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数学试卷含解析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电脑的组成》课件
- 《债权法教学》课件
- 太傻天书(完整版)
- 活在课堂里 课件
- SZSD01 0012-2024智能交通大数据底座数据采集规范
- 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培训
- 经典广告歌曲大全(109首)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丰台某中学九年级(上)开学数学试卷(含答案)
- 环保仪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