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_第1页
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_第2页
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_第3页
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_第4页
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目标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能熟练运用该法则解决与之相关的一些数学问题.2.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猜想、推理和归纳的能力.3.通过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数学思想,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和理解应用.【教学难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乘方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是3×105千米/秒,太阳系以外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它发出的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4.22年.一年以3×107秒计算,比邻星与地球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计算下列各式:(1)102×103;(2)105×108;(3)10m×10n(m,n都是正整数).你发现了什么?2.2m×2n等于什么?(m,n都是正整数)猜想,交流,验证,口答.3.合作交流:am·an等于什么?(m,n都是正整数)4.引导学生剖析法则.(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4)你能总结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法则吗?【归纳结论】am·an=am+n(m,n都是正整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见教材P3例1、例2.2.计算:(1)-b3·b2(2)(-a)·a3(3)(-y)2·(-y)3(4)(-a)3·(-a)4(5)-34×32(6)(-5)7×(-5)6(7)(-q)2n·(-q)3(8)(-m)4·(-m)2(9)-23(10)(-2)4×(-2)5(11)-b9·(-b)6(12)(-a)3·(-a3)答案:(1)-b5(2)-a4(3)-y5(4)-a7(5)-729(6)-513(7)-q2n+3(8)m6(9)-8(10)-512(11)-b15(12)a63.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1)23×32=65;(2)a3+a3=a6;(3)yn·yn=2y2n;(4)m·m2=m2;(5)(-a)2·(-a2)=a4;(6)a3·a4=a12;(7)(-4)3=43;(8)7×72×73=76;(9)-22=-4;(10)n+n2=n3.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再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五、教学板书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1”中第1、2、3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教学反思本课我采用探究合作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同底数幂乘法公式推导过程中学生思维经历了猜测、质疑、推理论证的科学发现过程,也渗透了转化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辩论思想,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在巩固深化环节上精心设计开放式题目.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手段,让学生个个动手、人人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各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特别是学生的兴奋与激情完全出乎我的预料.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第1课时幂的乘方教学目标1.学习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2.经历探索幂的乘方运算性质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内在美.【教学重点】会进行幂的乘方的运算.【教学难点】幂的乘方法则的总结及运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复习已学过的幂的意义及幂的运算法则.1.幂的意义是什么?2.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法则是什么?根据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带领学生回忆并探讨以下实际问题:(1)乙正方体的棱长是2cm,则乙正方体的体积V乙=______cm3.甲正方体的棱长是乙正方体的5倍,则甲正方体的体积V=______cm3.(2)乙球的半径为3cm,则乙球的体积V乙=________cm3(球的体积公式是V=πr3,其中V是体积,r是球的半径)甲球的半径是乙球的10倍,则甲球的体积V甲=______cm3.如果甲球的半径是乙球的n倍,那么甲球体积是乙球体积的______倍.(3)地球、木星、太阳可以近似地看作球体.木星、太阳的半径分别约是地球的10倍和102倍,它们的体积分别约是地球的______倍和______倍.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通过问题情境继续研究:为什么(102)3=106?2.计算下列各式,并说明理由.(1)(62)4;(2)(a2)3;(3)(am)2;(4)(am)n.3.观察结果中幂的指数与原式中幂的指数及乘方的指数,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结果中的底数与原式的底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总结这个规律吗?【归纳结论】幂的乘方的法则:(am)n=amn(当m、n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见教材P6例12.计算:(1)(75)4=______;(2)75×74=______;(3)(x5)2=______;(4)x5·x2=______;(5)[(-7)4]5=______;(6)[(-7)5]4=______.答案:(1)720(2)79(3)x10(4)x7(5)720(6)7203.你能说明下面每一步计算的理由吗?将它们填在括号里.4.若xm·x2m=2,求x9m.解:x3m=2,x9m=(x3m)3=23=8.5.已知a=3555,b=4444,c=5333,试比较a,b,c的大小.解:∵a=3555=35×111=(35)111=243111,b=4444=44×111=(44)111=256111.c=5333=53×111=(53)111=125111,又∵256>243>125,∴256111>243111>125111.即b>a>c.6.化简-{-[(-a2)3]4}2解:-{-[(-a2)3]4}2=-{-[-a6]4}2=-{-a24}2=-a48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am)n=am·n(m、n是正整数),这里的底数a,可以是数、是字母,也可以是代数式;这里的指数是指幂指数及乘方的指数.2.对于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要理解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在利用法则解题时,要正确选用法则,防止相互之间发生混淆(如:am·an=am+n,(am)n=amn).并逐步培养自己“以理驭算”的良好运算习惯.五、教学板书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2”中第1、2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以“观察―归纳―概括”为主要线索,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与发展.从本节课的教学反馈来看,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时而轻松愉快,时而在观察.计算、思考、交流、总结,思维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在小结中找出两者的区别,从本质上理解幂的乘方,合作精神得以培养,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第2课时积的乘方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2.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在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4.在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和符号表达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内在美.【教学重点】会进行积的乘方的运算.【教学难点】正确区别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异同.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复习前几节课学习的有关幂的三个知识点:①幂的意义.②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am·an=am+n(m、n为正整数).③幂的乘方运算法则(am)n=amn(m、n都是正整数).2.计算:(1)-a2·a6;(2)(-x)·(-x)3;(3)(103)3;(4)(-p)·(-p)4;(5)(a2)3·(a3)2;(6)(a4)6-(a3)8.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地球可以近似的看做是球体,如果用V、r分别代表球的体积和半径,那么V=πr3.地球的半径约为6×103千米,它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千米?根据公式可知:V=r3=π(6×103)3那么(6×103)3=?2.仿照第(1)小题,计算(2)(3)题:(1)23×53;解:原式=(2×2×2)×(5×5×5)=(2×5)×(2×5)×(2×5)=(2×5)3(2)28×58;(3)212×512.从以上的计算中,我们发现了什么?3.做一做4.你能根据幂的意义和乘法的运算律推出公式吗?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该性质的特点吗?【归纳结论】an·bn=(a·b)n(n为正整数)积的乘方等于每一个因式乘方的积.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见教材P7例2.2.计算下列各式,结果是x8的是(D)3.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C)4.计算(-x2)3的结果是(C)A.-x5B.x5C.-x6D.x65.下列四个算式中:①(a3)3=a3+3=a6;②[(b2)2]2=b2×2×2=b8;③[(-x)3]4=(-x)12=x12;④(-y2)5=y10,正确的算式有(C)A.0个B.1个C.2个D.3个6.已知:2x+3y-4=0,求4x·8y的值.解:因为,2x+3y-4=0,所以2x+3y=4.所以4x·8y=22x×23y=22x+3y=24=16.7.已知:9n+1-32n=72,求n的值.解:由9n+1-32n=72得32n+2-32n=72,9×32n-32n=72,8×32n=72,32n=9,所以n=1.8.若a=255,b=344,c=433,比较a、b、c的大小.解:因为a=(25)11=3211,b=(34)11=8111,c=(43)11=6411,所以a<c<b.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五、教学板书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3”中第1、2、3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现学生分不清各种运算.对此,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只能多练,这是一个熟悉的过程.培养学生把解题思路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要求的作业是每节课后必须进行巩固练习,利用作业的巩固练习给老师提出问题,结合作业做一些合适的反思,对学生来说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活动.3同底数幂的除法第1课时同底数幂的除法教学目标1.会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解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能进行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乘除法运算.2.经历探索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经历观察、归纳、猜想、解释等教学活动,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以及有条理的表达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性.【教学重点】会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教学难点】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的总结及运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幂的运算?在探索法则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哪些方法?(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m·an=am+n(m,n是正整数).(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m)n=amn(m,n是正整数).(3)积的乘方等于积中各因数乘方的积.(ab)n=an·bn(n是正整数).2.一种液体每升含有1012个有害细菌,为了试验某种杀菌剂的效果,科学家们进行了实验,发现1滴杀虫剂可以杀死109个此种细菌.(1)要将1升液体中的有害细菌全部杀死,需要这种杀菌剂多少滴?(2)你是怎样计算的?(3)你能再举几个类似的算式吗?(4)这些算式应该叫做什么运算呢?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探究1:同底数幂的除法1.计算下列各式,并说明理由(m>n)(1)108÷105;(2)10m÷10n;(3)(-3)m÷(-3)n.2.探究:am÷an=?你能从中归纳出同底数幂除法的法则吗?【归纳结论】am÷an=am-n(a≠0,m,n是正整数,且m>n)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探究2:负整数指数幂1.做一做:104=10000,24=1610()=1000,2()=810()=100,2()=410()=10,2()=22.猜一猜:下面的括号内该填入什么数?你是怎么想的?与同伴交流3.你有什么发现?能用符号表示你的发现吗?4.你认为这个规定合理吗?为什么?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见教材P10例1、例22.2.若式子(2x-1)0有意义,求x的取值范围.分析:由零指数幂的意义可知,只要底数不等于零即可.解:由2x-1≠0,得x≠,即,当x≠时,(2x-1)0有意义.3.计算:(1)(a8)2÷a8;(2)(a-b)2(b-a)2n÷(a-b)2n-1.解:(1)(a8)2÷a8=a16÷a8=a16-8=a8;(2)(a-b)2(b-a)2n÷(a-b)2n-1=(a-b)2(a-b)2n÷(a-b)2n-1=(a-b)2+2n-(2n-1)=(a-b)34.计算下列各式,并把结果化为只含有正整数指数幂的形式.分析:(1)正整数指数幂的相关运算对负整数指数幂和零指数幂同样适用.对于第(2)题,在运算过程中要把(x+y).(x-y)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运算.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现在你一共学习了哪几种幂的运算?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谈谈你的理解.五、教学板书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4”中第1、2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教学反思在同底数幂的除法这节教学活动中,通过组织学生从具体到一般,从生活到课堂,从未知到已知,一步步的探索,学生的化归、符号演算等代数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加深了我对新教材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完善新的教学模式.第2课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教学目标1.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能进行它们的乘除运算,并将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2.借助自己熟悉的事物感受绝对值较小的数据,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3.了解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教学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米=1,000,000,000纳米,你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000,000,000吗?2.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据时,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1纳米=()米这个结果还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吗?2.你知道生物课中接触的洋葱表皮细胞的直径是多少吗?照相机的快门时间是多长呢?中彩票头奖的可能性是多大?头发的直径又是多少呢?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较小的数?请把你找到的资料和数据与同伴交流.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中,都会遇到一些较小的数,例如:细胞的直径只有1微米,即0.000001米.某种计算机完成一次运算的时间为1纳秒,即0.000000001s.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千克.那么为了书写方便,能不能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这些较小的数呢?【归纳结论】一般地,一个小于1的正数可以表示为a×10n,其中1≤a<10,n是负整数.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2.040×105表示的原数为(A)A.-204000B.-0.000204C.-204.000D.-20400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30920000(2)0.00003092(3)-309200(4)-0.000003092分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时,关键是确定a和n的值.解:(1)原式=3.092×107(2)原式=3.092×10-5(3)原式=-3.092×105(4)原式=-3.092×10-63.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1)-6.23×10-5;(2)(-2)3×10-8.分析:本题对科学记数法进行了逆向考查,同样,关键是弄清楚n的值与小数点之间的变化关系.解:(1)原式=-0.0000623;(2)原式=-8×10-8=-0.00000008.4.(1)原子弹的原料——铀,每克含有2.56×1021个原子核,一个原子核裂变时能放出3.2×10-11J的热量,那么每克铀全部裂变时能放出多少热量?(2)1块900mm2的芯片上能集成10亿个元件,每一个这样的元件约占多少平方毫米?约多少平方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分析:第(1)题直接列式计算;第(2)题要弄清m2和mm2之间的换算关系,即1m=1000mm=103mm,1m2=106mm2,再根据题意计算.解:(1)由题意得2.56×1021×3.2×10-11=2.56×3.2×1021×10-11=8.192×1010J答:每克铀全部裂变时能放出的热量为8.192×1010J的热量.(2)=900×10-9=9×102×10-9=9×10-7(mm2);9×10-7÷106=9×10-7-6=9×10-13(m2)答:每一个这样的元件约占9×10-7mm2;约9×10-13m2.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与表示大于10的数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容易出现哪些错误?你有哪些经验?与同伴交流.五、教学板书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5中第1、2、3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课前先布置了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查找绝对值较小的数据,在记录的时候学生会充分感受到这些数据书写的复杂性,从而自己产生寻求简便表示方法的强烈愿望,这时课上再引入科学记数法就顺理成章了.这样的设计巧妙地把科学记数法这一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自己的需求紧密的结合起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了数学的价值,体会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4整式的乘法第1课时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计算.2.通过探究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以及运算能力.3.通过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教学难点】分清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中,幂的运算法则.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京京用同样大小的纸精心制作的两幅画,如图所示,第一幅画的画面大小与纸的大小相同,第二幅画的画面在纸的上、下方各留有18x米的空白,你能表示出两幅画的面积吗?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对两个代数式进行分析:问题1:以上求矩形的面积时,会遇到x·mx,(mx)·x,这是什么运算呢?问题2:什么是单项式?我们知道,整式包括单项式和多项式,从这节课起我们就来研究整式的乘法,先学习单项式乘以单项式.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继续引导学生分析实例中出现的算式,教师提出以下三个问题:问题1:对于实际问题的结果x·mx,(mx)·mx可以表达得更简单些吗?说说你的理由?问题2:类似地,3a2b·2ab3和(xyz)·y2z可以表达的更简单一些吗?问题3:如何进行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归纳结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问题4:在你探索单项式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运算律和运算法则?学生回答: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见教材P14例1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教学板书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6”中第1、2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教学反思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数学思维迅速丰富、过程大步跳跃的地方,所以在本节课难点教学中既注意了化难为易的效果,又注意了化难为易的过程,在探究法则的过程中设置循序渐进的问题,不断启迪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又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这些将促使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同时提高.第2课时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的意义,会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2.经历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算理,体会乘法分配律的重要作用及转化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3.在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会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如何进行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你能举例说明吗?2.计算:3.写一个多项式,并说明它的次数和项数.问题3的设置为今天的新课学习奠定基础.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探究:宁宁作了一幅画,所用纸的大小如图所示,她在纸的左、右两边各留了xm的空白,这幅画的画面面积是多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全班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呈现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同学之中主要有两种做法:法一:先表示出画面的长和宽,由此得到画面的面积为x(mx-x);法二:先求出纸的面积,再减去两块空白处的面积,由此得到画面的面积为mx2-x2.教师启发学生:两种方法得到的答案不一样,到底哪种方法对?短暂的思考之后,学生回答都对,由此引出x(mx-x)=mx2-x2这个等式.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算式,并思考两个问题:式子的左边是什么运算?能不能用学过的法则说明这个等式成立的原因?学生不难总结出:式子的左边是一个单项式与一个多项式相乘,利用乘法分配律可得x(mx-x)=x·mx-x·x,再根据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或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得到x·mx-x·x=mx2-x2,即x(mx-x)=mx2-x2.想一想:问题1:ab·(abc+2x)及c2(m+n-p)等于什么?你是怎样计算的?问题2:如何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归纳结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见教材P16例2.2.一条防洪堤坝,其横断面是梯形,上底宽a米,下底宽(a+2b)米,坝高a米.(1)求防洪堤坝的横断面积;(2)如果防洪堤坝长100米,那么这段防洪堤坝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解:(1)防洪堤坝的横断面积S=[a+(a+2b)]×a=a2+ab.故防洪堤坝的横断面积为a2+ab平方米;(2)堤坝的体积V=Sh=(a2+ab)×100=50a2+50ab.故这段防洪堤坝的体积是(50a2+50ab)立方米.3.某同学在计算一个多项式乘以-3x2时,因抄错运算符号,算成了加上-3x2,得到的结果是x2-4x+1,那么正确的计算结果是多少?解:这个多项式是(x2-4x+1)-(-3x2)=4x2-4x+1正确的计算结果是:(4x2-4x+1)·(-3x2)=-12x4+12x3-3x2.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步骤:乘法分配律把乘积写成单项式与单项式乘积的代数和的形式;化为单项式的乘法运算;所得的积相加.解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项式乘多项式的积仍是多项式,其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相同;②单项式分别与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时,要注意积的各项符号的确定,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前面的符号是性质符号,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最后写成省略加号的代数和的形式;项式要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不要出现漏乘现象;④混合运算中,要注意运算顺序,结果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五、教学板书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积相加。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7”中第1、2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教学反思这一章的教学是以习题训练为主的,知识前后联系紧密,层层递进,教学时注意选择了有层次的例题和练习,更主要的是渗透了类比、转化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课堂上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教师通过对小组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课堂学习更高效.第3课时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多项式乘法的意义,会利用法则进行简单的多项式乘法运算.2.经历探索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算理,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及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应用,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熟悉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教学难点】理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算理.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如何进行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你能举例说明吗?2.计算:(1)(3mn)2·(m2+mn-n2);(2)2a2-a(2a-5b)-b(2a-b).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下图1-1是一个长和宽分别为m,n的长方形纸片,如果它的长和宽分别增加a,b,所得长方形(图1-2)的面积可以怎样表示?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主要产生了四种解法:方法一:长方形的长为(m+a),宽为(n+b),所以面积可以表示为(m+a)(n+b);方法二:长方形可以看做是由四个小长方形拼成的,四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分别为mn,mb,an,ab,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mn+mb+an+ab;方法三:长方形可以看做是由上下两个长方形组成的,上面的长方形面积为b(m+a),下面的长方形面积为n(m+a),这样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表示为n(m+a)+b(m+a),根据上节课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结果等于nm+na+bm+ba;方法四:长方形可以看做是由左右两个长方形组成的,左边的长方形面积为m(b+n),右边的长方形面积为a(b+n),这样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表示为m(b+n)+a(b+n),根据上节课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结果等于mb+mn+ab+an.将四种方法的过程板书到黑板上,由于求的是同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于是我们得到:(m+a)(n+b)=n(m+a)+b(m+a)=m(b+n)+a(b+n)=mn+mb+an+ab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等式,并启发性的将等式板书为以下形式:(m+a)(n+b)=n(m+a)+b(m+a)或(m+a)(n+b)=m(b+n)+a(b+n)或(m+a)(n+b)=mn+mb+an+ab观察上面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你能说出(m+a)(n+b)=n(m+a)+b(m+a)这一步运算的道理吗?2.结合这个算式(m+a)(n+b)=mn+mb+an+ab,你能说说如何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3.归纳总结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归纳结论】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见教材P18例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两个单项式的积仍是单项式;B.两个单项式的积的次数等于它们的次数之和;C.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积的项数与多项式项数相同;D.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合并同类项前,积的项数等于两个多项式的项数之和.3.下列多项式相乘的结果是a2-a-6的是(B)A.(a-2)(a+3);B.(a+2)(a-3);C.(a-6)(a+1);D.(a+6)(a-1).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C)A.a3·(-a2)=a5;B.(-ax2)3=-ax6;C.3x3-x(3x2-x+1)=x2-x;D.(x+1)(x-3)=x2+x-3.5.若(x+m)(x+n)=x2-6x+5,则(A)A.m,n同时为负;B.m,n同时为正;C.m,n异号;D.m,n异号且绝对值小的为正.6.要使(x-3)·M=x2+x+N成立,且M是一个多项式,N是一个整数,则(C)A.M=x-4,N=12;B.M=x-5,N=15;C.M=x+4,N=-12;D.M=x+5,N=-15.7.计算:(1)(3x+1)(x-2);(2)(a2+3)(a-2)-a(a2-2a-2);(3)(x-5)(x+2);(4)(x+5)(x-2);(5)(x-5)(x-2);(6)(x+5)(x+2).答案:(1)3x2-5x-2;(2)5a-6;(3)x2-3x-10;(4)x2+3x-10;(5)x2-7x+10;(6)x2+7x+10.8.若(mx+y)(x-y)=2x2+nxy-y2,求m,n的值.解:左边=mx2-mxy+xy-y2=mx2+(1-m)xy-y2∴m=2,n=1-m∴n=-19.对于任意自然数,试说明代数式n(n+7)-(n-3)(n-2)的值都能被6整除.解:n(n+7)-(n-3)(n-2)=n2+7n-n2+5n-6=12n-6=6(2n-1).因为n为自然数,所以6(2n-1)一定是6的倍数.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2.领悟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感触最深的是什么?3.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困惑?五、教学板书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8”中第1、2、3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教学反思整式的乘法共由三课时组成,这一板块的知识前后衔接紧密、环环相扣,因此在这三课时中都采用了先回顾,再呈现问题情境的引入方法实现“温故知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仅仅让学生感受知识需要“温故知新”,更应该让他们体会到解决这些“新”都是用了同样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这三课时法则的探索在难度上是逐渐深入的,在方法和思路上却又是统一的,通过这三课时的学习,应让学生体会:当他们遇到新问题时,可以效仿之前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从而真正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提高数学学习能力.5.平方差公式第1课时平方差公式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2.会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能够掌握平方差公式的一些应用.3.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增强了数和符号的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4.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协作的习惯、质疑的精神.【教学重点】弄清平方差公式的来源及其结构特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公式及其特点.【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和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回顾整式乘法中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1.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符号表示:(m+b)(n+a)=mn+ma+bn+ba;2.两项式乘以两项式,结果可能是两项吗?请你举例说明.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计算下列各式:(1)(x+2)(x-2);(2)(1+3a)(1-3a);(3)(x+5y)(x-5y);(4)(2y+z)(2y-z).2.观察以上算式及其运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归纳结论】平方差公式:(a+b)(a-b)=a2-b2两数和与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应用平方差公式的注意应注意些什么呢?(1)注意平方差公式的适用范围;(2)字母a、b可以是数,也可以是整式;(3)注意计算过程中的符号和括号.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见教材P20例1、例2.2.填空题3.下列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有(D)①(x-y)(x+y),②(3a-bc)(-bc-3a),③(3-x+y)(3+x+y),④(100+1)(100-1)A.1个B.2个C.3个D.4个4.下列式中,运算正确的是(C)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乘法等式中的字母a、b表示(D)A.只能是数B.只能是单项式C.只能是多项式D.单项式、多项式都可以6.计算:(1)(2a-3b)(2a+3b);解:原式=(2a)2-(3b)2=4a2-9b2(2)(-p2+q)(-p2-q);解:原式=(-p2)2-(q)2=p4-q2(3)(4a-7b)(4a+7b);解:原式=(4a)2-(7b)2=16a2-49b2(4)(-2m-n)(2m-n);解:原式=(-n)2-(2m)2=n2-4m27.计算(a+1)(a-1)(a2+1)(a4+1)(a8+1).解:原式=(a2-1)(a2+1)(a4+1)(a8+1)=(a4-1)(a4+1)(a8+1)=(a8-1)(a8+1)=a16-1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平方差公式:(a+b)(a-b)=a2-b2公式的结构特点: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的乘积,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右边是两数的平方差.2.应用平方差公式的注意事项:(1)注意平方差公式的适用范围;(2)字母a、b可以是数,也可以是整式;(3)注意计算过程中的符号和括号.五、教学板书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9”中第1、2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教学反思本课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采用自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再通过讨论、交流、发现平方差公式的特点,接着,教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理解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练习巩固,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分层次地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第2课时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平方差公式的意义,会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能够掌握平方差公式的一些应用.2.通过拼图游戏,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3.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什么是平方差公式?2.判断正误:(1)(a+5)(a-5)=a2-5;(2)(3x+2)(3x-2)=3x2-22;(3)(a-2b)(-a-2b)=a2-4b2;(4)(100+2)(100-2)=1002-22=9996;(5)(2a+b)(2a-b)=4a2-b2.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如图,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1.请表示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小颖将阴影部分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如图2),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你能表示出它的面积吗?3.比较1,2的结果,你能验证平方差公式吗?4.(1)叙述平方差公式的数学表达式及文字表达式;(2)试比较公式的两种表达式在应用上的差异.【归纳结论】(a+b)(a-b)=a2-b2想一想:1.计算下列各组算式,并观察它们的共同特点.2.从以上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请用字母表示这一规律,你能说明它的正确性吗?【归纳结论】(a-1)(a+1)=a2-1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见教材P22例3、例4.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C)A.(a+3)(a-3)=a2-3B.(3b+2)(3b-2)=3b2-4C.(3m-2n)(-2n-3m)=4n2-9m2D.(x+2)(x-3)=x2-63.下列多项式的乘法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B)A.(x+1)(1+x)B.(a+b)(b-a)C.(-a+b)(a-b)D.(x2-y)(x+y2)4.(1)(2a-b)(2a+b)(4a2+b2);解:原式=(4a2-b2)(4a2+b2)=(4a2)2-(b2)2=16a4-b4(2)(x+y-z)(x-y+z)-(x+y+z)(x-y-z);解:原式=[x+(y-z)][x-(y-z)]-[x+(y+z)][x-(y+z)]=x2-(y-z)2-[x2-(y+z)2]=x2-(y-z)2-x2+(y+z)2=(y+z)2-(y-z)2=(y+z+y-z)[y+z-(y-z)]=2y·2z=4yz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五、教学板书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10”中第1、2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教学反思本节课经过对两个图形的面积的计算,使学生明白可以通过几何图形对平方差公式进行验证.同时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便运算.通过练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简单的题目,能够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便运算,但需要变形之后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学生掌握的不够好,所以还需要加强练习.6完全平方公式第1课时完全平方公式的认识教学目标1.理解公式的本质,从不同的层次上理解完全平方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2.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并从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猜想等探究创新能力,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3.在学习中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内在美.【教学重点】1.弄清完全平方公式的来源及其结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公式及其特点;2.会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教学难点】会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你会计算下列各题吗?(x+3)2=_________________,(x-3)2=_________________,这些式子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规律?再做几个试一试:(2m+3n)2=__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__.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观察下列算式及其运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m+3)2=(m+3)(m+3)=m2+3m+3m+9=m2+6m+9(2+3x)2=(2+3x)(2+3x)=4+2×3x+2×3x+9x2=4+12x+9x22.观察上面的计算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原式的特点?两数和的平方.(2)结果的项数特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3.再举两例验证你的发现.4.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一公式吗?【归纳结论】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即:(a+b)2=a2+2ab+b25.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图形的总面积,并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6.议一议:(a-b)2=?你是怎样做的?7.你能自己设计一个图形解释这一公式吗?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一公式.【归纳结论】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即:(a-b)2=a2-2ab+b2上面的两个公式称为完全平方公式.8.分析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并用语言来描述完全平方公式.结构特点:左边是二项式(两数和(差))的平方;右边是两数的平方和加上(减去)这两数乘积的两倍.语言描述: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积的两倍.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见教材P24例1.2.填空题3.下列各式中哪些可以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C)A.(a+b)(a+c)B.(x+y)(-y+x)C.(ab-3x)(-3x+ab)D.(-m-n)(m+n)4.计算:(1)(4x+0.5)2;解:原式=(4x)2+2×4x×0.5+(0.5)2=16x2+4x+0.25()(2x2-3y2)2.解:原式=(2x2)2-2(2x2)(3y2)+(3y2)2=4x4-12x2y2+9y45.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1)(-1-2x)2;解:原式=(-1)2-2×(-1)×(2x)+(2x)2=1+4x+4x2(2)(-2x+1)2.解:原式=(-2x)2+2(-2x)×1+12=4x2-4x+1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上有哪些收获,哪些能力得到了提高?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收获与体会,成功与失败.明确以下几点:1.完全平方公式是两数和与两数差的平方公式的统称.2.公式中的a、b可以是任意数或代数式.3.公式的条件是:两数和的平方或两数差的平方.五、教学板书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11”中第1、2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教学反思本节课虽然算不上课本中的难点,但在整式一章中是个重点.它是多项式乘法特殊形式下的一种简便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公式两种形式的使用方法,以提高运算速度.授课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总结公式的等号两边的特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公式的内容,让学生说明运用公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然后再通过逐层深入的练习,巩固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形式的应用.为完全平方公式第二节课的实际应用和提高应用做好充分的准备.第2课时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教学目标1.熟记完全平方公式,能说出公式的结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2.能够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便运算,体会符号运算对解决问题的作用.3.能够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活动当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意识及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会在多项式、单项式的混合运算中,正确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感悟换元变换的思想方法,提高灵活应用乘法公式的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一些数的简便运算及综合运用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整式的简便运算.【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整式的简便运算.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复习已学过的完全平方公式.1.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2.公式口诀:首平方,尾平方,两倍乘积放中央,加减看前方,同加异减.3.想一想:(1)两个公式中的字母都能表示什么?数或代数式.(2)根据两数和或差的完全平方公式,能够计算多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吗?完全平方公式在计算化简中有些什么作用?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怎样计算1022、1972更简单呢?(1)把1022改写成(a+b)2还是(a-b)2?a、b怎样确定?1022=(100+2)2=1002+2×100×2+22=10000+400+4=10404(2)把1972改写成(a+b)2还是(a-b)2?a、b怎样确定?1972=(200-3)2=2002-2×200×3+32=4000-1200+9=388092.想一想:有一位老人非常喜欢孩子,每当有孩子到他家做客时,老人都要拿出糖果招待他们.来一个孩子,老人就给这个孩子一块糖,来两个孩子,老人就给每个孩子两块糖,来三个,就给每人三块糖,……(1)第一天有a个男孩一起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2)第二天有b个女孩一起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3)第三天这(a+b)个孩子一起去看老人,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4)这些孩子第三天得到的糖果数与前两天他们得到的糖果总数哪个多?多多少?为什么?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见教材P26例2.2.若(x-5)2=x2+kx+25,则k=(D)A.5B.-5C.10D.-103.如果x2+4x+k2恰好是另一个整式的平方,那么常数k的值为(D)A.4B.2C.-2D.±24.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计算.(1)9.8×10.2;解:原式=(10-0.2)×(10+0.2)=102-0.22=100-0.04=99.96(2)89.82;解:原式=(90-0.2)2=902-2×0.2×90+0.22=8064.04(3)472-94×27+272;解:原式=472-2×47×27+272=(47-27)2=202=400(4)(a+b+c)2;解:原式=[(a+b)+c]2(a+b)2+2(a+b)·c+c2=a2+2ab+b2+2ac+2bc+c2(5)(3x+2y-5z+1)(-3x+2y-5z-1).解:原式=[(2y-5z)+(3x+1)][(2y-5z)-(3x+1)]=(2y-5z)2-(3x+1)2=4y2-9x2+25z2-20yz-6x-15.(1)已知a+b=3,ab=2,求a2+b2.解:a2+b2=(a+b)2-2ab.∵a+b=3,ab=2,∴a2+b2=32-2×2=5.(2)若已知a+b=10,a2+b2=52,ab的值呢?解:∵a+b=10,∴(a+b)2=102,a2+2ab+b2=100,∴2ab=100-(a2+b2).又∵a2+b2=52,∴2ab=100-52,ab=24.6.观察下列各式的规律.12+(1×2)2+22=(1×2+1)2;22+(2×3)2+32=(2×3+1)2;32+(3×4)2+42=(3×4+1)2;…(1)写出第2014行的式子;(2)写出第n行的式子,并说明你的结论是正确的.解:(1)(2014)2+(2014×2015)2+(2015)2=(2014×2015+1)2;(2)n2+[n(n+1)]2+(n+1)2=[n(n+1)+1]2.理由:∵n2+[n(n+1)]2+(n+1)2=n2+n2(n+1)2+n2+2n+1=n2+n2(n2+2n+1)+n2+2n+1=n2+n4+2n3+n2+n2+2n+1=n4+2n3+3n2+2n+1.而[n(n+1)+1]2=[n(n+1)]2+2n(n+1)+1=n2(n2+2n+1)+2n2+2n+1=n4+2n3+n2+2n2+2n+1=n4+2n3+3n2+2n+1,所以n2+[n(n+1)]2+(n+1)2=[n(n+1)+1]2.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完全平方公式的使用: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符号问题和正确认识a、b表示的意义,它们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单项式,还可以是多项式,所以要记得添括号.2.解题技巧:在解题之前应注意观察思考,选择不同的方法会有不同的效果,要学会优化选择.五、教学板书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12”中第1.3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教学反思在整个新课的教学中,主要是教给学生“动脑想,动手写,会观察,齐讨论,得结论”的学习方法.这样做,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这样做,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这样做,体现了素质教育下塑造“创新”型人才的优势.最后,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选择具有典型性、由浅入深的例题,让学生认知内化,形成能力并通过发展提高,培养学生迁移创新精神,有助于智力的发展.7.整式的除法第1课时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教学目标1.理解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学生经历探索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3.培养独立思考和良好的合作意识,发展数学思维,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教学重点】掌握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并学会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教学难点】理解和体会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两数相除,____号得正,____号得负,并把____相除。2.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是什么?3.零指数幂的意义是什么?4.计算:(1)x5·x2÷(x3)2=________;(2)(a-b)6÷(a-b)3=________.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计算:(1)8m3n2÷2m2n;(2)-36x4y3z2÷4x3z.解:(1)8m3n2÷2m2n=(8÷2)·(m3÷m2)·(n2÷n)=4mn(2)-36x4y3z2÷4x3z=(-36÷4)x4-3·y3·z2-1=-9xy3z2.请同学们认真探讨,在进行单项式的除法时,要怎么做?(1)如何来计算单项式的除法,首先看第1(1)题的系数,系数怎么办?(2)同底数幂怎么办?(3)仅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怎么办,如第1(2)题中的y3?(4)单项式的除法法则是什么?(5)我们要理解记忆运算法则,用自己的话说.系数怎么办?系数相除.(6)同底数幂怎么办?同底数幂相除.(7)其余的怎么办?其余都不变.【归纳结论】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见教材P28例12.8x6y4z÷()=4x2y2,括号内应填的代数式为(C).A.2x3y2B.2x3y2zC.2x4y2zD.12x4y2z3.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D).A.8x9÷4x3=2x3B.4a2b3÷4a2b3=0C.a2m÷am=a2D.2ab2c÷ab2=-4c4.若xmyn÷x3y=4x2则(B).A.m=6,n=1B.m=5,n=1C.m=5,n=0D.m=6,n=05.在等式6a2·(-b3)2÷()2=中的括号内,应填入(D).6.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约为1.5×108km,光的速度约为3×108m/s,求光从太阳到地球的时间.解:∵1.5×108km=1.5×1011m∴(1.5×1011)÷(3×108)=(1.5÷3)×(1011÷108)=0.5×103=500(s)答:光从太阳到地球的时间为500秒.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五、教学板书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13”中第1、2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教学反思在引导学生体会单项式乘法与单项式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时,先让学生说出在两种运算中各单项式的身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叙述.知识的总结尽可能的全部由学生完成,教师所起的作用是点拨,评价和指导,这样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独立完成习题,学生板书,学生互批互改,找出重点关注的地方,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热情.第2课时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教学目标1.理解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算理,会进行简单的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运算.2.经历探索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的过程,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转化以及化归的思想方法.3.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能力,发展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教学重点】会进行简单的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教学难点】1.商的符号的确定.2.准确运用法则将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复习准备:1.同底数幂的除法.am÷an=am-n(a≠0,m,n都是正整数,且m>n)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2.单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法则: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因式.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计算下列各题,说说你的理由.(1)(ad+bd)÷d;(2)(a2b+3ab)÷a;(3)(xy3-2xy)÷(xy).2.总结探究方法.方法1:利用乘除法的互逆(1)∵(a+b)·d=ad+bd∴(ad+bd)÷d=a+b(2)∵(ab+3b)·a=a2b+3ab∴(a2b+3ab)÷a=ab+3b(3)∵(y2-2)·xy=xy3-2xy∴(xy3-2xy)÷(xy)=y2-2方法2:类比有理数的除法3.根据上面的探究,你能总结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吗?【归纳结论】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见教材P30例2.2.下列各选项中,计算正确的是(D)3.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B)5.化简[(2x+y)2-y(y+4x)-8x]÷2x.解:[(2x+y)2-y(y+4x)-8x]÷2x=(4x2+4xy+y2-y2-4xy-8x)÷2x=(4x2-8x)÷2x=2x-47.先化简,再求值:(a2b-2ab2-b3)÷b-(a+b)(a-b),其中a=,b=-1.分析:根据多项式除单项式的法则,平方差公式化简,整理成最简形式,然后把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五、教学板书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14”中第1、2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仍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1.给学生练习的时间比较合适,但让学生纠错的时间不够多,中下等学生对解题方法与技巧没有得到及时的掌握与巩固.2.在由乘法运算直接得出除法运算的结果时没有指明或让学生说明这一过程的根据是除法还是乘法的逆运算,这一环节不该少.3.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如果能让他们进行板演可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在时间的把握上做得不够好,从而在总结时没能让学生小结,使学生少了一次锻炼的机会.章末复习教学目标1.梳理本章内容,构建知识网络;重点加强对整式的概念,整式的乘除运算,幂的运算性质的复习,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2.通过梳理本章内容,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以及合情说理的能力,渗透转化、类比的思想.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整式的乘除、幂的运算.【教学难点】整式的乘除、幂的运算.教学过程一、知识结构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1.幂的运算性质:(1)同底数幂的乘法:am·an=am+n(m,n都是正整数)逆用:am+n=am·an(2)同底数幂的除法:am÷an=am-n(a≠0,m,n都是正整数)逆用:am-n=am÷an(a≠0)(3)幂的乘方:(am)n=amn(m,n都是正整数)逆用:amn=(am)n(4)积的乘方:(ab)n=anbn(m,n都是正整数)逆用,anbn=(ab)n(5)零指数幂:a0=1(注意底数范围a≠0).(6)负指数幂:(a≠0,p是正整数)2.整式的乘除法:(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m(a+b+c)=ma+mb+mc.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m+n)(a+b)=ma+mb+na+nb.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4)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5)多项式除以单项式:(a+b+c)÷m=a÷m+b÷m+c÷m.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3.整式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a+b)(a-b)=a2-b2(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逆用:a2+2ab+b2=(a+b)2,a2-2ab+b2=(a-b)2.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例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x3+x3=x6B.2x·3x2=6x3C.(2x)3=6x3D.(2x2+x)÷x=2x解析:A.应为x3+x3=2x3,故本选项错误;B.2x·3x2=6x3,正确;C.应为(2x)3=23x3=8x3,故本选项错误;D.应为(2x2+x)÷x=2x+1,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例2已知a=8131,b=2741,c=961,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a>b>cB.a>c>bC.a<b<cD.b>c>a解析:∵a=8131=(34)31=3124b=2741=(33)41=3123;c=961=(32)61=3122.则a>b>c.故选A.例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3a-4,2a,a,它的体积等于()A.3a3-4a2B.a2C.6a3-8a2D.6a3-8a解析:由题意知,V长方体=(3a-4)·2a·a=6a3-8a2.故选C.例4已知:2x=4y+1,27y=3x-1,则x-y=3.解析:∵2x=4y+1∴2x=2(2y+2)∴x=2y+2①又∵27y=3x-1∴33y=3x-1∴3y=x-1②解①②组成的方程组得例5计算:(1)82×42011×(-0.25)2015;解:82×42011×(-0.25)2015=43×42011×(-0.25)2015=42014×(-0.25)2014×(-0.25)=-0.25×(-4×0.25)2014=-1/4(2)20152-2014×2016.解:20152-2014×2016=20152-(2015-1)(2015+1)=20152-(20152-12)=20152-20152+1=1例6若(x+y)2=36,(x-y)2=16,求xy和x2+y2的值.解:∵(x+y)2=36,(x-y)2=16,∴x2+2xy+y2=36,①x2-2xy+y2=16,②①-②得4xy=20,∴xy=5,①+②得2(x2+y2)=52,∴x2+y2=26.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1.已知:a+b=m,ab=-4,化简:(a-2)(b-2)的结果是()A.6B.2m-8C.2mD.-2m解析:∵a+b=m,ab=-4,∴(a-2)(b-2)=ab+4-2(a+b)=-4+4-2m=-2m故选D.2.某商场四月份售出某品牌衬衣b件,每件c元,营业额a元.五月份采取促销活动,售出该品牌衬衣3b件,每件打八折,则五月份该品牌衬衣的营业额比四月份增加()A.1.4a元B.2.4a元C.3.4a元D.4.4a元解析:5月份营业额为3b×=bc=,4月份营业额为bc=a,∴125a-a=1.4a.故选A.3.已知(x+a)(x+b)=x2-13x+36,则a+b的值是()A.13B.-13C.36D.-36解析:(x+a)(x+b)=x2+(a+b)x+ab,又∵(x+a)(x+b)=x2-13x+36,所以a+b=-13.故选B.4.若(a+2)2+|b+1|=0,则5ab2-{2a2b-[3ab2-(4ab2-2a2b)]}=______.解析:由(a+2)2+|b+1|=0得a=-2,b=-1,当a=-2,b=-1时,5ab2-{2a2b-[3ab2-(4ab2-2a2b)]}=4ab2=-8.5.计算:.解:根据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可知,6.先化简:(2x-1)2-(3x+1)(3x-1)+5x(x-1),再选取一个你喜欢的数代替x求值.解:(2x-1)2-(3x+1)(3x-1)+5x(x-1)=4x2-4x+1-(9x2-1)+5x2-5x=4x2-4x+1-9x2+1+5x2-5x=-9x+27.已知a-b=4,ab+m2-6m+13=0,求证(a+m)b的值为.证明:ab+m2-6m+13=0可化为ab+m2-6m+9+4=0,即ab+(m-3)2+4=0①;将a-b=4转化为b=a-4②;②代入①得:a(a-4)+(m-3)2+4=0,即(a-2)2+(m-3)2=0;解得a=2;m=3.∴b=a-4=2-4=-2;因此(a+m)b=(2+3)-2=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上有哪些收获?哪些能力得到了提高?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教材“复习题”中第2、3、5、8、9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教学反思复习课是对所学内容进行一个系统地复现,巩固与消化的教学活动,同时,它又是一个有针对性地诊断教学.通过一定的复习,老师应解决一些学生混淆不清的知识,弥补一定的知识漏洞,并帮助他们建构起自身的知识体系.所以,我觉得在复习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重组是必要的.我们需要总结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提炼出知识点的重中之重以及罗列出学生容易犯错的知识点,然后重组教学内容,经过这样的筛选之后,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课堂教学也更为有效.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对顶角、余角和补角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相交线、平行线、补角、余角、对顶角的定义,知道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经历操作、观察、猜想、交流、推理等获取信息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量和图形的有关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方法予以解决.【教学重点】1.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概念.2.理解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教学难点】对“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含义的理解.理解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向同学们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探究1:相交线、平行线1.从上面的图片中,你能找出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吗?2.请各组同学每人拿出两支笔,用它们代表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随意移动笔,观察笔与笔有几种位置关系?各种位置关系,分别叫做什么?.【归纳结论】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两种;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探究2: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请先画一画:两条直线直线AB和CD,交于点O,再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1和∠2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大小有何关系?为什么?小组合作交流,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顶角的定义.2.剪刀可以看成两直线相交,那么剪刀在剪东西的过程中,∠1和∠2还保持相等吗?∠3和∠4呢?你有何结论?【归纳结论】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则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对顶角相等.探究3:余角、补角的概念和性质1.用量角器,量出∠1、∠2、∠3、∠4的度数,观察∠1与∠3有什么关系?2.图中还有哪些角,具有这种关系?【归纳结论】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类似的,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3.打台球时,选择适当的方向,用白球击打红球,反弹后的红球会直接入袋,此时∠1=∠2,将图抽象成几何图形,ON与DC交于点O,∠DON=∠CON=900,∠1=∠2.小组合作交流,解决下列问题:问题1:哪些角互为补角?哪些角互为余角?问题2:∠3与∠4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问题3:∠AOC与∠BOD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你还能得到哪些结论?【归纳结论】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在下列4个判断中: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一定平行;②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③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射线一定相交;④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其中正确的个数是(D)A.4B.3C.2D.12.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60°3.已知∠α=24°,且∠α与∠β互余,∠β与∠γ互余,则∠γ的余角和补角的度数分别为66°,156°.4.判断.(1)一个角有余角也一定有补角.()(2)一个角有补角也一定有余角.()(3)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答案:(1)√(2)×(3)×5.填表:从中,你发现一个锐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答案:表格第一行:58°,148°;第二行:27°37′,117°37′;第三行:90°-x,180°-x;空格:90°.6.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余角的4倍,求这个角的度数.分析:可以利用方程思想解决这道题.解:设这个角为x°,则180-x=4(90-x),∴x=60.答:这个角是60°.7.如图,E、F是直线DG上两点,∠1=∠2,∠3=∠4=90°,找出图中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解:∠5=∠6,理由是:等角的余角相等.8.如图,已知AOB是一直线,OC是∠AOB的平分线,∠DOE是直角,图中哪些角互余?哪些角互补?哪些角相等?解:互余:∠1与∠2,∠1与∠4,∠2与∠3,∠4与∠3;互补:∠1与∠EOB,∠3与∠EOB,∠4与∠AOD,∠2与∠AOD,∠AOC与∠BOC,∠AOC与∠DO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