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5 语段综合训练(解析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专题训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A/34/wKhkGWePcSaAY6dEAAGS9jMC1d8396.jpg)
![考点5 语段综合训练(解析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专题训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A/34/wKhkGWePcSaAY6dEAAGS9jMC1d83962.jpg)
![考点5 语段综合训练(解析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专题训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A/34/wKhkGWePcSaAY6dEAAGS9jMC1d83963.jpg)
![考点5 语段综合训练(解析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专题训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A/34/wKhkGWePcSaAY6dEAAGS9jMC1d83964.jpg)
![考点5 语段综合训练(解析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专题训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A/34/wKhkGWePcSaAY6dEAAGS9jMC1d839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高频考点专题训练考点5语段综合训练(一)阅读下面两人的对话,完成题目。小华说: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的过程。品读隽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字里行间弥散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略历代硕儒的宏博哲思,为我们huì□暗的思想注入光亮;品读大师的文学作品,浸润其中,含英咀()华,我们能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阅读,为我们打开一扇大门,吸引我们探寻斑斓的世界。小文说:听了你讲的话,使我想起了我们一起学习那些经典课文的过程。在江南赵庄jiǎo□洁的月光下我们和迅哥儿同看一台好戏;在黄土高原上,我们感受了一场不容束缚、不容羁绊、不容闭塞()的震hàn□人心的安塞腰鼓……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都在我们眼前一一展现。1.根据拼音,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1)huì暗()(2)jiǎo洁()(3)震hàn()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含英咀()华(A.juéB.jǔ)(2)闭塞()(A.sāiB.sè)3.画横线的句子结构不完整,缺少了_____________成分,请作修改:_____________(写明改法)。【答案】1.①晦②皎③撼2.①B②B3.①主语②去掉“使”或者去掉“听了”。【解析】1.(1)阴晦(yīnhuì):阴沉;昏暗。(2)皎洁(jiǎojié):(月亮等)明亮而洁白。(3)震撼(zhènhàn):震动;摇撼。2.(1)含英咀华(hányīngjǔhuá):口中含着花细细咀嚼。比喻读书时细细琢磨领会文章精华;故选B。(2)闭塞(bìsè):堵塞;交通不便;偏僻;消息不灵通等;故选B。3.画线句缺少主语,删掉“听了”,这样“你讲的话”成了句子的主语;或删掉“使”,这样“我”就成了主语,都是正确的。(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让适当的人处在适当的位置上,适当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雁阵中也了有这个道理。燕群会挑选一只最强大的大雁担任头雁,方向,带领所有的大雁飞翔,然后挑选另外两只强壮的大雁断后,让他们照顾在中间飞行的年幼体弱的大雁,②爱护、关怀、鼓舞每一只大雁,禁止它们掉队。①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团队的飞行效率,又保护了新生力量的成长,大雁这种团队强的动物,()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担当包含掌握 B.承担蕴含掌控C.承担蕴含掌握 D.担当包含掌控2.选出下列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爱护”“强壮”都是形容词,“中间飞行”是偏正短语B.“雁群会挑选一支最强大的大雁”,一句中“挑选”作谓语C.句子①是递进关系复句D.②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爱护”和“鼓舞”互换位置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总是启示着人们 B.总是给人一定的启示C.总是能给人无限启发 D.总是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答案】1.B2.B3.C【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运用。担当:指承担、担负任务等。承担:指承受、担负责任等。与“责任”搭配,应用“承担”,故第一个空应填“承担”。包含:指里边含有。蕴含:包含在内。包含多指小的事物,具体的范围。而蕴含则多指大的、深远的、抽象的范围。结合语境“雁阵中有这个道理”,“道理”为抽象范围,应用“蕴含”。掌握:指力所能及或权力范围。一般用于了解事物,并充分加以运用。掌控:一般用于控制某个人、事、物。此处强调对“方向”的控制,应填“掌控”。故选B。2.本题考查语法知识的掌握。A.“爱护”是动词;C.①句中“团队的飞行效率”和“新生力量的成长”之间没有主次之分,不是更深一层的关系,应为并列关系,故①句为并列关系复句,而非递进关系复句;D.②句用词不当,应把“禁止”改为“防止”;故选B。3.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文段首先说明应该让适当的人在适当的位置上承当适当的责任,接下来说明这个道理在雁阵的体现,结尾句应当点明雁阵对人们的启迪作用。“遐想”意思是超越现实作高远的想象,此处应强调让人们受到教育,故“遐想”不合适,排除D项。“启示”着重点在“示”,指直接揭示事物中的道理。“启发”着重点在“发”,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阐明事例,促使对方思考、领悟。本文以雁阵为例子来引起人们自主思考,而非直接揭示道理,故“启发”更合适语境,“无限的启发”更能突出领悟道理的深远性。故选C。(三)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对酒的短歌中,感受慨当以慷;在王维的长河里,高唱大漠的豪壮;在苏轼的明月里,祝福永久的安康。()2020年,我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我们攻坚克难,扶贫帮困。()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奋力前行。这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的伟大今朝。就让我们在诗词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的舞台上,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某同学朗读了《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第一场的开场白。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加点的三个短语“抗击疫情”“扶贫帮困”“汲取力量”的结构都相同。B.文中括号里依次填入的词语是“回首”“展望”。C.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主干:这是“天翻地覆慨而慷”。D.小文同学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了一句话“在清晨的霜露里,采蒹葭吟诗词”。他的仿写无论是格式还是内容都很好。【答案】B【解析】A.“抗击疫情”“扶贫帮困”“汲取力量”分别是:动宾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并不完全相同;B.第一空,“2020年,我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已经成为过去,故可用“回首”;第二空,根据“2021年,我们将迎来……”可知,这是对2021年的展望与期盼,故可用“展望”。C.句子主干应为:这是今朝;D.本句仿写内容不错,但与例句格式结构不同,可仿写为:在清晨的霜露里,吟诵蒹葭苍苍;故选B。(四)阅读文段,回答下面问题。想不到你有这么些才华,想不到你的春天来得这么快,花开得这么美,开到世界的乐坛上放出你的异香。东方升起了一颗星,这么光明,这么纯净,这么深suì,替新中国创造了一个辉huáng的世界纪录……多少迂回的路,多少痛苦,多少失意,多少挫折,换来你今日的成功!可见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功,只有加倍努力,同时也得期待别的迂回,别的挫折。我时时刻刻要提醒你,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有勇气去刻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你的路程还长得很呢,这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日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深suì()辉huáng()挫折()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为“______”。3.上面的语段选自《_______》,作者以________的方式传达对儿子______和_______(人名)的谆谆教诲,他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____________的问题。4.上面的语段极富哲理,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如何理解划线句的深刻含义?【答案】1.邃煌cuò2.刻服克服3.《傅雷家书》书信傅聪傅敏如何做人4.运用比喻的修辞,将人生喻为一场马拉松赛跑,告诫儿子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断创造更大的辉煌。【解析】1.考查字音字形。深邃:意思是深远;深奥;深沉。“邃”不要误写成“遂”。辉煌:光辉灿烂。“煌”不要误写成“皇”。挫折:拼音为cuòzhé,压制,阻碍,使削弱或停顿;失败;失利。不要读成“坐”的拼音。2.考查对字形的辨析和书写。“刻服”的“刻”错误,应为“克服”:用坚强的意志和力量战胜(缺点、错误、坏现象、不利条件等)。克,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拼音kè,最早见于甲骨文。刻,本义雕刻,在木头上雕刻。3.本题主要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文段所写的内容和“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日”可知出自《傅雷家书》。《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一共摘编了傅雷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操。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在家信中,傅雷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4.本题主要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能力。划线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傅雷把人生比作马拉松,告知儿子傅聪夺得世界纪录只是他人生的开始,在荣誉面前,勉励他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从而创造更大的辉煌。(五)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tuí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对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的;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舞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复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shí。1.以上文段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__》。这部作品处处体现着舐犊深情。父亲很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用书信与儿子主要交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内容,平常的语言中蕴涵着深邃的道理和厚重的文化。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tuí()废侵shí()廓然无累()借鉴()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4.请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句,构成排比句。“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傅雷家书》做人生活2.颓蚀kuòjiàn3.将“重蹈复辙”改为“重蹈覆辙”4.例如,海浪太大会掀翻航船【解析】1.根据选段中的“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的”可知选段出自《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在信中主要交流了做人、生活、艺术等方面的内容。2.tuí——颓,颓废:意志消沉,精神萎靡。shí——蚀,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廓——kuò,廓然无累:空旷广阔,没有一点牵挂。鉴——jiàn,借鉴:跟别人的或另外的事相对照,以便从中学习或吸取经验教训。3.重蹈复辙——重蹈覆辙,意为:指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4.考查仿写。开放类试题,与前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即可。如:风力太大,会摧折树枝。(六)阅读这三段文字,回答问题。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①_____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②_____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泊着(bó)兽脊(jí)B.泊着(pō)兽脊(jí)C.泊着(bó)兽脊(jǐ)D.泊着(pō)兽脊(jǐ)2.在横线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曚昽②弥散B.①朦胧②弥散C.①曚昽②迷散D.①朦胧②迷散【答案】1.C2.B【解析】1.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泊”有两个读音,作停船靠岸或停留义时,读bó;作湖义时,读pō。这里应读bó。“脊”读jǐ。故选C。2.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能力。“曚昽”指日光不明;“朦胧”指月光不明,看不清。结合语境可知,应使用“朦胧”。“弥散”指烟雾、气味等向四周扩散,分散开。无“迷散”一词。故选B。(七)阅读下面文段,请完成问题。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甲】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乙】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1.结合语境,【甲】【乙】两处的标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甲】逗号【乙】逗号B.【甲】顿号【乙】顿号C.【甲】顿号【乙】逗号D.【甲】逗号【乙】顿号2.依据文段画线句,仿写句子。仿写:______一样,是______;______一样,是______。3.文学社依据《回延安》安排了一个朗诵比赛答辩环节,请依据语境,完成此环节设计的内容。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1)选出朗读时需要重读的词(两个即可)。(2)结合语境说明重读的原因。【答案】1.D2.示例:流水一样是汩动的音符夜莺一样是清脆的歌声。3.(1)呼唤、母亲。(2)这两个词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作者回延安时内心的激动和澎湃之情,因为作者想到马上要回延安了,内心情绪十分激烈,故要重读。【解析】1.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甲处,“忘情了”与“没命了”属于分句间的停顿,应使用逗号。乙处,“多么豪放”“多么火烈”属于并列短语间的停顿,应使用顿号。故选D。2.本题考查仿写语句的能力。仿照“……一样,是……”的句式,抓住所要描写的事物的特点,按照喻体在前,本体在后的特点进行仿写即可。如:闷雷一样,是解冻的大河;飘絮一样,是飞舞的雪花。3.本题考查学生对朗读节奏的理解。选朗读需要重读的词,是要挑选能深刻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选段里的对象是延安,并且将延安唤作母亲,所以“母亲”要重读,“千声万声呼唤你”中的“呼唤”能够体现作者马上就要回到延安的强烈激动之情,故要重读。(八)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一部诗词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心灵史。从《诗经》到《古诗十九首》,从陶渊明到“初唐四杰”,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名家辈出,精彩纷呈。诗人们放眼人间,国家兴亡,民生疾苦(甲)(A.缺点、毛病B.痛苦、忧惠),战争风云,气势磅bó①(),乡思离愁,山水田园,无不入诗入词,酣②()畅淋漓,震撼心灵。在众多诗作中,杜甫的诗尤(乙)(A.更、尤其B.突出的)为耀眼。他的诗,。,,。1.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写出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加点字写出正确的拼音。①处________②处________2.为文中甲乙两处加点字选择符合语境的解释,只填序号。甲处________乙处________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颠沛流离的生活轨迹②他的诗之所以伟大③既反映了唐代曲折发展的历史④还在于创造了一种新的审美风格⑤不仅在于道德的纯粹和技巧的完美A.②③①⑤④ B.③①②⑤④C.②①③④⑤ D.③①②④⑤【答案】1.礴hān2.BA3.B【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磅礴:读音是pángbó,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酣畅:读音是hānchàng,形容十分畅快。2.本题考查词语解释。“民生疾苦”就是指百姓生活艰辛痛苦、忧患。故选B。“尤”这里程度副词,表示“更加,尤其”。故选A。3.本题考查语句衔接。根据前文“他的诗”可知,首句是③,介绍杜甫诗歌对时代的反映。其次是①,“同时”进一步说明杜甫诗歌对个人的反映。接着是②,转入分析杜甫诗歌伟大的原因。接下来是⑤,“不仅”先说明杜甫诗歌道德和技巧的成就。最后是④,深入说明杜甫创造了新的审美风格。故选B。(九)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和谐校园需要美丽的校园环境,花草树木需要同学们一起呵护,但校园有些绿化区经常被部分同学随意踩踏,同学们觉得需要立一块牌子,以提醒同学们爱护花草。所以,学校决定开展一次征集宣传标语活动!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个字。2.请你把下面四个词语重新调整顺序,组成一个对偶句,作为牌子上的宣传标语。花草文明爱护彰显________,________。【答案】1.学校开展征集(爱护花草)宣传标语活动。2.爱护花草彰显文明【解析】1.本题考查材料的主要内容的概括。解答此类问题,要对语段的内容充分的理解和把握。根据语句“花草树木需要同学们一起呵护,但校园有些绿化区经常被人随意踩踏”和“所以,学校决定开展一次征集宣传标语活动。”等重点语句概括即可。如:学校开展征集(爱护花草)宣传标语活动。2.本题考查词语的筛选和组合。本题在词语的选择上要围绕着“提醒大家爱护花草”这一主题来进行筛选即可。动词“爱护”对“彰显”,名词“花草”对“文明”。如可组成:“爱护花草,彰显文明”。(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躺了千年,盼望与你相见;看了千遍,守望古蜀桑田。”连日来,随着三星堆遗址再次qǐ()动发掘,6个新坑、3000多年前的丝绸、500多件重要文物,掀起了全网的三星堆文化热,神秘的古蜀文化“__________,一醒天下惊”。②近几年来,历史、考古、文化成为了“自带流量”的热门词汇。故宫上元夜,流光yì()彩的灯会惊艳全国;《国家宝藏》里,前世今生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我在故宫修文物》,从《如果国宝会说话》到《典籍里的中国》,文化节目只要一开播,就如“预订了热搜”一般,瞬间火遍全网。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中国已完全可以平视世界”的现在,当我们带着平等的目光重新欣赏世界文化之美时,才蓦()然发现,原来我们就身处在富饶的文化之乡,原来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是如此的灿烂辉煌。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1)qǐ()动(2)流光yì()彩(3)蓦()然2.在第一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3.依次填入第三段横线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中国的传统节日越过越红火,年轻人酷爱着古风音乐和汉服,文化和旅游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我们似乎正在迎来一个属于文化的潮流时代,而且大家喜爱的这些文化大多来自于中华传统,取材于华夏文明。②或许,在物质条件不是那么丰盈的过去,出于对经济发达的向往,我们曾忽略过本国文化的美好和魅力。③跳出综艺的视野,我们发现文化的火热早已走进生活。④这股“文化热潮”和突飞猛进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答案】1.(1)启(2)溢(3)mò2.沉睡三千年3.C【解析】1.(1)启动:(机器、仪表、电气设备等)开始工作。读音qǐdòng。(2)流光溢彩:形容光彩流动闪烁。读音liúguāngyìcǎi。(3)蓦然:猛然;不经心地。读音mòrán。2.本题考查补写句子。根据语境确定填写的内容,内容与“一醒天下惊”连贯,句式要与“一醒天下惊”对称。根据空前句子“连日来,随着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发掘,6个新坑、3000多年前的丝绸、500多件重要文物,掀起了全网的三星堆文化热,神秘的古蜀文化”可知,这些古文物在地下沉睡了三千年,现在被挖掘出来,让大家了解。故填入的句子为“沉睡三千年”,与“一醒天下惊”语义连贯,句式对称。3.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读这几句话可知,本段话叙述“文化的火热早已走进生活”,句③既承接上文的综艺文化热潮,又转入“文化的火热早已走进生活”的话题,故句③排在第一位;句①进一步叙述生活中哪些地方显示了“文化的火热”,紧承句③,放到第二位;句④阐述这股文化热潮突飞猛进的原因,故与句①联系紧密,放到第三位;句②回顾过去,反思对文化的忽视,放到最后。故正确排序为:③①④②。故选C。(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黄昏下的小镇坐落在河的两岸,错落有致的房子,粉墙dài瓦,里面的梁柱已被岁月熏得发黑,让人觉得周庄犹如一位饱经苍桑的老人,袖着手悠然地守在这流淌千年不息的水边,淡定地、慈xiáng地等着四面八方的来客。水乡小镇游人如织,丝毫没有“牢落暮霭初收”之景象。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dài()瓦慈xiáng()暮霭()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3.文中“游人如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和抒情的表达方式。【答案】1.黛祥ǎi2.苍桑沧桑3.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4.描写【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与字形。黛瓦:读音dàiwǎ。黛,青黑色的。慈祥:读音cíxiáng。指老年人或父母温和的态度和神色。暮霭:读音mùǎi,指黄昏时的云雾。2.苍桑——沧桑。意为:“沧海桑田”的略语。3.本小题考查词语解释,注意题干问的是在文中的意思。游人如织:根据“四面八方的来客”可知,其意思是: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4.本小题考查表达方式的运用,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根据“错落有致的房子”、“粉墙黛瓦,里面的梁柱已被岁月熏得发黑,让人觉得周庄犹如一位饱经苍桑的老人”、“淡定地、慈祥地等着四面八方的来客”等语句可知,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将周庄的外形描写得形象具体,将周庄拟人化,写出了周庄的历史悠久。(十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信仰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当然,一个人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独立思考,而且需要相当的()和比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改变信仰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怪。在我看来,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所谓真诚,第一就是要认真,既不是无所谓,可有可无,也不是随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诚实,决不自欺欺人。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所以你至少是在信仰着一种有真诚追求的人生境界。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随波逐流随声附和经历阅历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答案】1.随波逐流阅历2.因为你至少是在信仰着一种有真诚追求的人生境界【解析】1.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时,首先理解词语意思,再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辨析。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没有主见,盲目地随着别人行动;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结合前文“不辨方向,没有目标”可知,第一个空应填“随波逐流”。经历:指自身或他人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阅历:由经历得来的知识或经验;结合上文“一个人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独立思考”的具体语境,可知第二个空应填“阅历”。2.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画线句关联词误用,由上文“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的内容可知此句是“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的原因,应将“所以”改为“因为”。(十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书中所谓的“小说”,是指一些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与现代小说意义黑白分明。直到汉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认为小说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他也认为小说是小知、小道,但从另一角度触及了小说讲求虚构、植根于生活。追溯中国小说的起源,首先是神话传说,其次是寓言和史传。A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这两种小说形态,在中国都源远流长。B1.文段中加点的两个成语,哪一个使用不当,请修改。2.文段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指出错误并修改。3.“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这句话是从文段A或B处抽取出来的,若将它还原到文段中,恰当的位置是A处还是B处?【答案】1.使用不当的成语是“黑白分明”,应改成“截然不同”或“大相径庭”或“天壤之别”。2.缺少成分,在“植根于生活”后加“的特点”。3.A【解析】1.黑白分明:黑色与白色对比鲜明。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明显不合语境,应改为“截然不同”或“大相径庭”或“天壤之别”。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符合语境,使用正确。2.画线句成分残缺,缺少“触及”的宾语,可在句末加“的特点”。3.“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上承前文“追溯中国小说的起源”,由起源写到成熟。下启“在中国都源远流长”,这是一个总结性结论。所以应放在A处。(十四)阅读小嫣的作文,完成相应题目。二月一过,①【huì】暗的天空便不再吝啬,让暖暖的日光披在人的身上。②【jiān】默了一季冬日的鸟儿也不再沉闷,纷纷跳上枝头彼此应和着。冬的脚步越来越③,(A.渺远B.邈远),春日的气息亦一日胜似一日了。好春光总能推动人积极读书的热情,鼓舞着我们④(A.追溯B.追求)新的生活。1.根据拼音和语意填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2.读完作文,你发现文中有一处病句,请用得体的语言告诉小嫣她犯的错误,并帮她改正。【答案】1.①晦②缄③A④B2.小嫣,你的作文写得真美,但其中有一处小错误。在“好春光总能推动人积极读书的热情”一句中,“推动”和“热情”不能搭配,应改为“激发”,这样会更完美。【解析】1.第①②空:考查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晦暗(huìàn):意思是昏暗、暗淡;“晦”应该是日字旁。缄默(jiānmò):意思是闭口不说话;注意“缄”右半部分的字形。第③④空考查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渺远:意思是遥远,多指空间;邈远:是指年代久远,历史悠长,多指时间;此处用来形容脚步越来越远,应该用“渺远”;③处故选A;追溯:意思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追求:意思是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的;联系“新的生活”这一语境可知,此处应用“追求”;④处故选B。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首先要有称呼,并对小嫣的作文写得好表示认可,然后委婉指出“好春光总能推动人积极读书的热情”存在语病,搭配不当,建议把“推动”改为“激发”,效果会更好。如:小嫣,你这篇作文写得真好,我太羡慕你了。我在读的时候发现了一点儿小问题,就是“好春光总能推动人积极读书的热情”表达不够准确,如果把“推动”改为“激发”,会不会更好一些?你觉得呢?(十五)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美与时代从来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可以从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来理解这个问题。艺术与科学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者以不同的方式追求真善美。随着科技的发展,往往导致艺术发展,使艺术具有更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将艺术引入科技,会使科技获得令人赏心悦目的形式,增强科技的人文意蕴。G20峰会开幕式当天,一面整合了科技与艺术、传统与现代的中国扇于西湖之上打开,扇面与湖面产生的镜像(),形成一个圆,体现出中国崇尚圆满、完美的传统精神,令世界()。刹那间,来自世界各地的掌声()。1.语段括号中所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相辅相成 互为一体 惊艳 经久不衰B.相得益彰 融为一体 惊悚 经久不息C.相辅相成 融为一体 惊艳 经久不息D.相得益彰 互为一体 惊悚 经久不衰2.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科技的发展,往往促进艺术发展,使艺术具有更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内容。B.随着科技的发展,往往导致艺术发展,使艺术培育更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内容。C.科技的发展,往往导致艺术发展,使艺术培育更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内容。D.科技的发展,往往促进艺术发展,使艺术具有更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答案】1.C2.D【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分析判断。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结合语境可知第一空选“相辅相成”恰当,据此排除BD选项;经久不衰: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经久不息:经过长时间停不下来。根据语境,第四空选“经久不息”,据此排除A项。故选:C。2.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画线句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将“随着”去掉,将“导致”改为“促进”。修改好句子是:科技的发展,往往促进艺术发展,使艺术具有更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故选:D。(十六)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近20万英雄献出了宝贵生命,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在松骨峰战斗中,
,
,
,
。激战后,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的抱着敌人的头,有的掐着敌人脖子,有的咬着敌人耳朵……他们一个连打死了300多个敌人,坚持等到了部队主力的到来,最终保住了阵地。1.下列对语段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词语的性质看,语段中“战斗”“掐”“最终”分别是动词、动词和副词。B.从修辞的运用看,语段中“有的……有的……有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C.从句子的结构看,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单句,主干是:遗体保留姿势。D.从标点的用法看,语段中的省略号用于列举的省略,表示遗体姿势还有很多。2.将下列句子填入语段中的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王金传等勇士子弹打光了②让身上被汽油弹点燃的火③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④就和敌人抱在一起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④②③D.①③④②【答案】1.A2.C【解析】1.本题考查语文知识积累。A.有误,“战斗”是名词。BCD.正确。故选:A。2.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联系上下文内容,结合语境及句子间内在逻辑关系判断。根据“点燃的火”“烧死”等词语可知,②在③前面;据此排除BD选项;“子弹打光了”才会选择“和敌人抱在一起”,所以①在④前面;只有“抱在一起”,才能让“身上被汽油弹点燃的火”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因此,④在②前面,据此排除A。故选:C。(十七)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A迷路时,最好的方式不是抓阄求神、原地纠结,而是走好正在走的路。B走着走着,就会遇到新的风景,然后根据新环境再作判断。时间久了,方向就有了。方向不是选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C方向不仅来自于选择,而是可以来自于创造:方向甚至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时在变的。因此,什么是方向?D把当下的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做成自己喜欢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1.ABCD四句里有语病的一项(
)A.迷路时,最好的方式不是抓阄求神、原地纠结,而是走好正在走的路。B.走着走着,就会遇到新的风景,然后根据新环境再作判断。C.方向不仅来自于选择,而是可以来自于创造D.把当下的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做成自己喜欢的事。2.在上文的横线处接续句子,最合适的一项(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秋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Food and Restaurants Lesson 23 The Corner Store说课稿 (新版)冀教版
- 《6的乘法口诀》(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 I'm in Class One Grade Three Lesson 7说课稿 人教精通版(三起)
- 《2 我们的课余生活》(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吉美版001
- Unit 2 Different Families 第1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60米短跑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5关于质押反担保合同
- Unit 2 Healthy Lifestyle Using languag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长沙打包箱房施工方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2课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教学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4
- 心电监护考核标准
- 特种行业许可证申请表
- 古典芭蕾:基本技巧和术语
-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 内地居民前往香港或者澳门定居申请表
- DB43-T 2612-2023林下竹荪栽培技术规程
- 三下《动物的一生》教材解读
- 神木市孙家岔镇神能乾安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非煤矿山安全应急预案
- 浙江省公安民警心理测验考试题目
- 一图看懂《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学习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