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经选读》邵治国
《内经》,全称为《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医学典籍。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为什么学学中医为什么必学《内经》?《黄帝内经》是一部医书。1)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2)《黄帝内经》书名的含义。“黄帝”: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中医第一经典《内经》记载有《内经》之前的医著,如《素问·病能论》中提到的《上经》、《下经》、《金匮》、《揆度》、《奇恒》等;另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五十二病方》等,因不符合这样的标准,故不被称为经典;《伤寒》、《金匮》等产生于《内经》之后,故《内经》称为第一经典。
奠定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确立了“天地人三才”的医学模式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树立了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创建了经络学说和针灸疗法《内经》的学术精华及成就在世界医学发展史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医是保存中国传统文化最完整、且最具有实用价值的学科。中医发展最大的特点是经典传承;学习中医最大的特点是学习经典。临证之兵书烟建华《内经选读》称《内经》是“医家临证之兵书”。王洪图先生《黄帝内经临证切要》、《王洪图内经临证发挥》,王庆其先生《内经临证发微》。古代百科全书《内经》中包含有大量的天文、历法、地理、气象等方面的内容,堪称古代的百科全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问·气交变大论》、《素问·著至教论》)中医思维特点中医不同于西医,中医比较抽象,要求悟性较强的人学,要运用意象思维、取象比类的方法。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风胜则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素问·痹论》)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生成论》)中医思维特点中医第一经典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临证之兵书古代百科全书为什么
必学《内经选读》概论
《内经》的成书和沿革1《内经》理论体系形成及学术思想2如何学习《黄帝内经》?3(一)、《内经》成书年代(二)、《内经》书名的由来与作者(三)、《内经》的沿革一《内经》的成书和沿革《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的确定(一)、《内经》成书年代黄帝时代(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前770---前221)秦汉之际(前221---前206)西汉(前206---23)/东汉(25---220)黄帝时代(新石器时代)
正方:即成书于仰韶文化时期(约公元前2500年),黄帝是氏族社会人物。反方:不可能。内经十多万字,涉及多学科内容,不可能以甲骨文形式记录、保存并流传下来。春秋战国(前770---前221)《素问·上古天真论》“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老子·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春秋战国(前770---前221)“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人所为,而托于上古”。----清·魏荔彤《伤寒论本义·自序》秦汉之际(前221---220)1、文字“漆”秦以前没有造出,秦时出现《内经》“面如漆柴”2、黔首,秦时对百姓之称谓秦汉之际(前221---220)3、“豆”秦前指一种盛器,带高座的盘子,《内经》指大豆,属五谷之一。4、文体中对黄帝的称颂之辞与《史记》《大戴理》中相近,而后二者为汉代作品。汉代“(《内经》)广衍于秦越人、阳庆、淳于意诸长老,其人遂似汉人语”。————明·顾从德《重雕素问序》结论《内经》内容既有战国的,又有秦汉时期的,跨越的年代很长,非一时作品。最后成书在西汉末之前。《内经》成书上限《史记》(前104-前91成书)记述了《上下经》等曾被《内经》所引证的古古医籍。但未见《内经》。《内经》的成书当在《史记》成编之后。《内经》成书下限《七略》(前32年成书),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汉书·艺文志》,据《七略》摘编而成。《黄帝内经》书名首见于《汉书·艺文志》《内经》成书当不晚于公元前32年。结论:
《内经》主要内容形成于战国,并自秦汉以来代有补充,将其汇集编纂成书的时间,可能在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中后期。
黄帝介绍托名的缘起医学文集(二)、书名的由来与作者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
。黄帝族。春秋时代又称之谓“华族”,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也就是汉以后所谓“汉族”的祖先。黄帝:一个民族图腾。《内经》作者有不同的学术观点“脾主四时”/“脾不主时”“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耳”“泻必用方,补必用员”/“泻必用员,补必用方”《内经》作者不同时代的烙印“平旦”、“下晡”、“日昳”----先秦人习惯“寅月”为岁首----始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以后“内”:其含义与“外”相对而言。《中医学概论》认为《内经》论述医学基本知识,《外经》介绍医疗技术,因《黄帝外经》亡佚,无从查考。“经”:本义指织物的纵线,引申为常道,指常行的义理、准则、法制,也是古人对典范著作及宗教典籍的尊称。医书名“经”,说明该书是业医者必须尊崇的法则、规范。吴崑曰:“万世宗法谓之经。”“内经”是什么意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各9卷81篇,共计18卷162篇。其内容除医学之外,还论及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事等问题,内容极为丰富。就医学内容来看,《素问》《灵枢》在学术思想、医学内容上是浑然一体的,但各部分又略有侧重。长春中医药大学
《素问》侧重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阴阳、五行、藏象、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则、养生学说和运气学说等。
《灵枢》侧重论述了经络、俞穴、针灸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刺治禁忌等。长春中医药大学《素问》的含义
素:本;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平素问答全元起:“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张介宾:“平素所讲问,是谓《素问》。”宋·林亿:“太素者,质之始也。”素问: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素问,黄帝及其臣子平素的问答。《素问》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主体部分)成编汉以前。第二部分(运气七篇)乃唐王冰增补。第三部分(遗篇:刺法论和本病论)为宋刘温舒补入。
《灵枢》的含义
明代马莳:“……谓之曰《灵枢》者,正以枢为门户,阖辟所系,而灵乃至圣至元之称,此书之切,何以异是”。“灵枢”之名,医之门户张介宾:“神灵之枢要,是谓灵枢”。《灵枢》由王冰将《针经》所改,与其崇信道教有关,蕴涵着深刻的道家思想。结论
内经非一个医家所著,可看作是一部医家经验的论文汇集,即“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的各家学说”。(三)、《内经》的沿革1、最早提到《黄帝内经》书名的是《七略》。已亡佚。(刘向、刘歆父子整理。)2、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内经》的是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3、南朝齐梁年间全元起最早注释整理了《素问》。4、隋·杨上善注释整理,撰《太素》。长春中医药大学5、唐·王冰对《素问》进行了整理、注释。6、宋·林亿奉召整理《内经》以降医籍以王冰本为主要底本。7、明代翻刻古医书盛行。明·顾从德刻印的宋本《素问》,刻印错误少、精确。8、1956年人卫影印了顾本《素问》并出版。9、1963年人卫将顾本影印本铅字排印出版。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的注家与注本1.内经最早的注本:南朝齐梁全元起注素问2.杨上善分类撰述<黄帝内经太素>部分保留王冰改动前的内经原文,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3.唐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成为后人注释素问的基础4.明马莳通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和<黄帝内经灵枢>,其注的<灵枢>颇为人称道5.明吴崑注《素问》阐发医深入而不流于空泛。但擅改经文,是其不足处。6.明张介宾著《类经》,是现存全部类分《素问》和《灵枢》最完整的一部书7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和《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对前人取其精华,新意不少8清高世栻《黄帝素问直解》明白通畅,要言不繁9元滑寿《读素问钞》选注最早1分类注解2随文发挥3校勘训诂《内经》的注家特点分类全文分类1、李中梓《内经知要》摘选分类《内经》注家注本选介分类注解1、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2、张介宾《类经》1、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2、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全文注解1、王冰《黄帝内经素问》
2、吴昆《素问吴注》3、张琦《素问释义》单注《素问》1、丹波元胤《素问识》《灵枢识》全文选注《内经》注家注本选介随文发挥胡澍《黄帝内经素问校义》俞樾《读书余录·内经辨言》于鬯《香草续校书·内经素问》顾观光《素问校勘记》《灵枢校勘记》江有诰《素问灵枢韵读》训诂考据《内经》注家注本选介二、《内经》理论体系形成及学术思想(一)、《内经》成形的社会背景(二)、《内经》的学术思想(三)、《内经》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一)《内经》成形的社会背景社会的变革,巫术的衰落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发展的影响构建方法
司外揣内援物比类直觉领悟揆度奇恒.如:藏象学说援物比类,化之冥冥顿悟测度比较
(二)、《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学术思想1、唯物辩证法思想
(1)、唯物思想(精气说的运用)古代哲学中的精气说渗透于医学反映于《内经》。进一步认为气是物质的本源,气有运动的本领,形和气相互转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天体演化和宇宙构成及生命起源。长春中医药大学(2)、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
《内经》将阴阳说和五行说引用于医学来分析研究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整个《内经》处处都运用阴阳五行理论,体现了《内经》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使医巫从此分开。长春中医药大学2、“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恒动观
(1)、整体观:
《内经》“四时五脏阴阳”的理论是以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系统外应五时五气的方法,把人与自然统一起来,形成了《内经》理论体系的结构系统,反映出《内经》“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长春中医药大学
(2)、恒动观:恒动观,也是《内经》理论体系重要学术思想之一。认为天地日月、自然万物都是在不断地发生发展运动变化着的,人体生理病理也是在阴阳二气的作用下不断地运动,发生发展变化着的,自然事物都是处在动态的变化当中的。长春中医药大学总结:《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点:1)天人相应的这个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同时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也是统一的整体。2)升降出入的恒动观。物质世界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中,《内经》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也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具体则表现为气的运动变化,既升降出入。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则是其恒动规律的表现。
3)阴阳五行的辩证观。《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阴阳矛盾的统一体,由于阴与阳之间彼此对立,相互制约,互根消长,相互转化,并受自然界影响,维持着人体相对平衡。4)形神和谐的生命观。中医认为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形神和谐是生命健康的最佳状态。
《内经》非常重视自然事物、人体疾病动态变化的规律性的研究。用动态变化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自然事物、研究人体疾病规律,进而总结防治规律。长春中医药大学(三)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1素问偏重于基本理论的阐述也有经络,腧穴和针法。灵枢偏重于经络和刺法2分类研究是一种较好的方法3一般将其理论分为九类: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论治,养生,运气1、哲学思想(精气阴阳五行)阴阳不同于具体的事物,是从众多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表示对立属性的名称引用了三阴三阳和太少阴阳两种模式表示阴阳双方量的关系五行的构成及相互关系阴阳五行与医学理论融合2、藏象是研究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藏象是中医独特的提法,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其他各学说的基础3、经络是经脉和络脉以及经筋,经别,皮部的总称。经络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在内经居重要地位。记载了十二经脉和督脉任冲脉的起止,循行路线,生理功能和有关病候,对阴阳桥,带脉,维脉及俞穴都有阐发。4、病因病机讨论了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刺激;饮食劳伤跌仆等多种致病因素的致病性和所致的疾病病机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正气对发病的重要性;气血逆乱,阴阳偏胜,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是重要的病机环节阐述了体质对发病的影响5、病证病证学说的内容丰富,如风病,热病,寒热病等等数十种采用了脏腑分证,经络分证,病因分证等方法来进行证候分类6、诊法诊法,即诊察疾病的手段和方法。后世的四诊方法在内经中大部分都已被述及,其中以望、切二诊内容较全面。望诊重在五色诊和颜面分部望诊以及身形动态,对眼和舌等官窍的察验也有记载切诊内容最为丰富,提出了切脉,诊尺肤和按局部强调多种诊法的结合运用。7、论治包括治疗原则,治法理论和各种疗法。确立了治病求本,标本先后,三因制宜,协调阴阳,因势利导,攻邪养正,早期治疗等基本原则记载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砭石、针刺、药物、熏洗、精神疗法8、养生养生:即保养生命,又称摄生养生学说是研究如何保养身心以却病延年的原则和方法的学说建立了医学养生体系,主张人要顺应天地阴阳四时的规律,以全面摄养形与神。养生术:四时养生方法;气功保健;房中术治未病:预防医学思想9、运气运气:即五运六气运气学说是探讨自然界天象,气象变化规律与人群疾病发生及流行的关系的一门学问。三、如何学习《黄帝内经》?《内经》学科的内容与中医其他课程的区别作为内经课应学什么及怎样学怎么样学《内经》学科的内容医学理论对生命的认识生命的产生生命的过程生命的特征对人体的认识脏腑(藏象)身形官窍经络精气神对疾病的认识疾病的基本认识传变与转归病证的命名与分类病因与发病病机对疾病诊断的认识诊法的原理诊病的原则与方法对疾病治疗的认识治疗思想治疗原则与方法具体治法对保健养生的认识养生法则养生方法《内经》学科的内容医学基础哲学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意象思维天文历法气象地理社会学……与中医其他课程的区别中基《内经》《内经》与中基的区别和联系:作为内经课应学什么及怎样学教师指导自学讨论重点内经中的各种不同学说后代医家的不同观点方法:《素问·举痛论》提出“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
下面试从十个方面讨论学习《黄帝内经》的方法。(一)读通原文
读通《内经》原文,然后才能进一步理解其精义,这是学习《内经》的笫一步。但《内经》不仅文字古奥,而且同音假借的字颇多。为此,除了要有一定的古汉语基础外,还必须借助于工具书,才能避免穿凿字形,妄说字义,错解经旨。
例:“能”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俛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耐)冬不能(耐)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慄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耐)夏不能(耐)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态)也。”工具书,包括的种类很多,例如解决疑难字、词的字典、辞典,查找陌生书名的目录书,了解学术动态的论文索引之类的书籍等。此外还有研究文字产生、演变和字形结构与字义之间的关系等的《说文解字》以及训诂学方面的书等。(二)参阅历代的注释及有关资料由于《内经》文字古奥,旨义深精,初学者很不易理解《内经》原文的蕴义,特别是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要掌握原文中的理论原则及其学术观点,除了自己在读通原文的基础上,运用中医理论的思想方法,进行思考、探索外,还必须参阅历代各注家对《内经》的理解和心得体会,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折。
通过文理知识来通读原文,关键是要掌握《内经》的理论体系及其学术思想,理论观点。在学习时,就不应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或受到某些译文的影响你对《内经》本意理解。必须善于发挥独立思考和分折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去探求其本质。如果只局限在文字表面上的理解,或只是为了某些场合的寻章摘句,这就失去了学习《内经》的意义。(三)学习《内经》不在于文理,而重在于医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如果只是在文字表面上来读,水和火,是阴阳的象征,只是从分类和属性而言。
从医理去解读,水(寒)、火(热)反映出,阴阳的主要现象和特征,阴阳病变特征。故凡是阴盛或阳虚都可现水(寒)之象;阳盛或阴虚都可见火(热)之象。“阴胜则寒,阳胜则热”。(四)着眼某句经文而学习,掌握其精义。
以句为单位学习简单易懂,易于熟记,但对经文之义的理解会有其局限性、偏面性,难以掌握本篇中的学术思想。
《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篇强调当人体正气不足,邪气侵入而发病(虚人感邪而产生的外感病)。(五)以分门别类综合相关内容,系统性学习阅读经文。
把有关联的经文归类通读,有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比较全面了解其内容和理论观点。
(六)通读完整全篇的经文,领会其本文独特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以全篇经文通读学习)
由于各家的学术观点不同,因而对同一段经文往往会出现不同的注释,不能准确合理解释本文的精义和学术思想。对此,我们就须结合本篇的主题思想,上下文义,进行分折,掌握本文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
(七)结合临床实践应用,深入地理解《内经》的理论观点。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TX-PEG-Cy3-生命科学试剂-MCE-2911
- ABBV-706-生命科学试剂-MCE-4729
- 5-Fluoro-PB-22-N-4-fluoropentyl-isomer-生命科学试剂-MCE-3095
- 3-2-3-Dimethylphenyl-2-methylquinazolin-4-one-生命科学试剂-MCE-9046
- 二零二五年度租车平台与车主合作服务协议
- 2025年度财务审核合同中的税务合规审查标准
- 二零二五年度亲子餐饮品牌区域加盟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发电站电工维护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建设聘用协议及劳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苗木移栽与病虫害防治合同
- Unit 7 第3课时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4c)(导学案)-【上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新目标Go For It!)
- 2025年上半年长沙市公安局招考警务辅助人员(500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解读讲座
- 2025河北邯郸世纪建设投资集团招聘专业技术人才3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慈溪高一期末数学试卷
-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与相关事故案例培训课件
- 2024年度节后复工建筑施工安全培训交底
- 2023年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胸外科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
- 电网基本知识
- 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