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创新改变生活
课后培优练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可可做的洗手粉、智能防打鼾枕头、可监控体温的“望远镜”、应用5G技术的小家电…进博会上一个个
新技术、新产品,让我们窥探到未来生活的前景。这说明()
A.创新让我们获得成就感B.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
C.创新是公民的基本义务D.创新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创新的相关知识。
D:题文材料中所说的一个个新技术、新产品,这都是创新的成果,这让我们窥探到未来生活的美好模样,
表明创新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故D正确;
AB:材料未体现此内容,故排除AB;
C:创新不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故排除C;故本题选D。
2.最能体现以下时事素材中心的是()
①耐盐水稻亩产创下新纪录,粮食安全更有保障
②中国空间站两次太空授课,“天宫课堂”点燃科学梦想
..
③手机App纷纷推出老年人模式,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④街道创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更好提供便民利民服务
A.创新强国已经建成B.制度创新促进发展
C.科技赋能社会治理D.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D:从时事素材可以看出,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因创新
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D正确;
A:我国还不是创新强国,A错误;
BC:材料未体现制度的创新、科技赋能社会治理的内容,BC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D。
3.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全程都使用了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在虚拟的鸟巢先模拟呈现,最后才落地到现实世
第1页共20页
界中。并通过综合运用人工智能、5G、AR、裸眼3D和云等多种科技成果,实现了“人少而不空,空灵而浪
漫”的效果。由此可见,科技()
①让生活更美好,更便捷②是目前的中心工作③改变生活,创造生活④是民族进步、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的作用。
①③:题文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全程使用的数字表演和仿真技术,表明科技让生活更美好、更便捷;科技
改变生活,创造生活,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故②说法错误;
④:教育是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石,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4.第十四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转播工作在我国大型赛会转播中开创了多项先河:第一次在国内大型综合运
动会大规模提供4K公用信号;第一次使用8K技术进行现场直播;第一次使用云计算技术进行转播;第一
次深度使用5G技术进行转播……运动场上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说明()
①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②我国在世界科技创新领域占主导地位
..
③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④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创新的相关知识。
①③④:国家高度重视创新,题干中第十四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转播工作在我国大型赛会转播中开创了多
项先河,体现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中华民族具有非
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故①③④正确;
②:我国在世界科技创新领域没有占主导地位,故排除②;
故本题选D。
5.为了帮助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外婆认人,浙江杭州一名15岁的少年制作了一款名为“勿忘我”的智能项圈,
第2页共20页
这款项圈能帮助外婆认人,能判断外婆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如果在室外超过设定时间,就会提醒外婆回家,
并报告家庭住址。“勿忘我”智能项圈的设计成功表明()
①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无处不在②创新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
③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④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创新的相关知识。
①③④:“勿忘我”智能项圈的设计成功表明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无处不在,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创
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故①③④正确;
②:创新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故排除②;
故本题选B。
6.某校举行生物学科模型制作大赛,同学们利用饮料瓶、包装纸、吸管等废旧物品制作了很多栩栩如生的
人体器官、动植物组织等生物课模型。同学们以自己的行动向人们表明()
A.创新就是对废旧物品的重新利用B.创新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C.中学生创新就是灵光乍现的顿悟D.校园生活只有改造没有创新
【答案】B
..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创新的认识。
ACD:“就是”“只有”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故排除ACD;
B:依据题文描述,题文中同学们的制作表明创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故B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7.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智能机器人厨师凭借厨艺,征服了中外友人的味蕾。使得北京冬奥会、
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的智慧餐厅成“网红”。借助这个国际化传媒平台,烹饪机器人有望得到更多的推广应用。
其实,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在不断发生变化。这说明()
①现代社会,先进科技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②现代社会,只有通过网络人们才能进行交往
③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和先进科技密不可分
④网络时代已经到来,它否定了人们以往的现实交往方式
第3页共20页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①③:题文描述说明了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和先进科技密不可分,先进科技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我
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①③观点正确,符合题意;
②④:“只有、否定”说法太绝对,排除;
故本题选B。
8.“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建设数字中国。据2021年世界互
联网大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指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
GDP38.6%,保持9.7%高速增长。上述材料表明()
①发展数字经济是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
②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数字经济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④发展数字经济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答案】D
..
【解析】
本题考查创新的相关知识。
①:经济建设是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①错误;
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②错误;
③:依据教材知识,我国之所以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表明数字经济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
量发展的新引擎,③正确;
④:“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建设数字中国。据2021年世界
互联网大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指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
GDP38.6%,保持9.7%高速增长。上述材料表明发展数字经济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④正确;
故本题选D。
9.创新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对新闻事件与创新领域匹配正确的是()
序号新闻事件创新领域
第4页共20页
①我国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科技创新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举行制度创新
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公布文化创新
④党的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理论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创新的相关知识。
①④: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
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分析选项可知,
我国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属于科技创新,党的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属
于理论创新,故①④正确;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举行不属于制度创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②;
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公布不属于文化创新,故排除③;
故本题选B。..
10.下列新闻事件与新闻解读相匹配的是()
序
新闻事件新闻解读
号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旨在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
①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网络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自2022年1
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月1日起施行
杨倩、苏炳添等46名奥运健儿被授予全国五
③我国公民享有荣典权
一劳动奖章
④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人工智能是国家命运所系
第5页共20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该题考查政治常识。
①:正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旨在培育积极健康、向
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②: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错误,我国公民没有荣典权,材料体现的是公民的荣誉权;
④:错误,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故本题选A。
11.【关注家乡发展共建美好安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感知
料一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指出,这五年,我们坚定攻克贫困堡垒,人民
群众生活有得有感。48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解
决绝对贫困问题。
..
(1)坚定攻克贫困堡垒,人民群众生活有得有感,即有“获得”,有“感受”,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感想。
◆探究分析
材料二2021年是安徽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的奠基之年,一年来,我省坚持把科技自立自
强作为安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海内外广撒英雄帖,诚邀各路英才来皖领街挂帅,以解决制约当
前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支撑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2)安徽省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安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的依据有哪些?
◆拓展思考
材料三《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
教育生态进一步优化,“五育并举”的培养体系、管理体系和科学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
“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基本形成,为建成教育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3)我省全面展开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体现了我省顺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满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
(4)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能为“共建美好安徽”做些什么。
第6页共20页
【答案】(1)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等。
(2)我省实施科教兴皖、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我省仍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
(3)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4)关注贫困地区群众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
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关注家乡发展,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等。
【解析】
背景材料:2022年的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
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的通知》等
考点考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科技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1)
第一步:审设问。
本题考查材料一体现的感想,需要运用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分析材料内容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
..
有效信息①:坚定攻克贫困堡垒,人民群众生活有得有感,即有“获得”,有“感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
感进一步增强;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有效信息②:48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解决绝对
贫困问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等。
(2)
第一步:审设问。
本题考查安徽省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安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的依据,需要运用课本中的基础知识,
分析材料内容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
第7页共20页
有效信息:我省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安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海内外广撒英雄帖,诚邀各路
英才来皖领街挂帅,以解决制约当前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支撑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我省实施科教兴皖、人
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省仍面临创新能力不
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我省实施科教兴皖、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引领发展的第一
动力;我省仍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
(3)
本题考查社会主要矛盾的相关知识,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
(4)
本题考查青少年为“共建美好安徽”做些什么,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12.【创新驱动引领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
难以置信的奇迹。奇迹一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
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中国载人
航天一路走来,增强了中国人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自信。奇迹二2021年8日23日,2021中国国
..
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开幕。一系列最新技术成果令人目不暇接,主机只有名片大小的“云电脑”,随时
可装入口袋带走;AI学习机,可自动识别、批改孩子的作业和试卷……不只是创造新技术、新业态、新平
台,数字技术已融入传统产业的生产、消费、流通、分配等环节,推动其转型升级。
(1)“奇迹一”和“奇迹二”是我国实施什么战略的重要体现?
(2)分析“奇迹一”和“奇迹二”的内容,谈谈你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3)“奇迹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根据上述材料,谈谈我们中学生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答案】(1)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①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创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
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④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
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①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实践;②开放创新潜力,敢于质疑,敢为人先,培养好奇心;③
发扬实干精神,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等。
第8页共20页
【解析】
背景材料:创新发展成就;
考点考查:创新驱动发展,创新重要性,弘扬创新精神;
能力审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素养。
(1)
第一步:审设问。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奇迹,需要调用创新驱动发展有关知识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体现我国坚持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
第一步:审设问。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奇迹,需要调用创新重要性有关知识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我国在科举领域创造的奇迹→结合创新重要性分析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创新对生活作用+创新地位+世界主要国家对创新的态度等方面分
析作答即可。
(3)
本题考查中学生创造奇迹的做法,可围绕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发扬实干精神等方面作答即可。
..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2021年8月13日,文旅直播活动“好客山东说”正式上线!本次“好客山东说”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云”
游山东提供了新探索和新形式。公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文旅饕饕盛宴,既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也传递出
生机勃勃的正能量。材料中这一形式()
①体现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②证明了创新改变生活
③有利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④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②③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创新的重要性。
②③:文旅直播活动“好客山东说”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云”游山东提供了新探索和新形式,公众足不出
第9页共20页
户就能欣赏文旅饕饕盛宴,证明了创新改变生活,有利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②③说法正确;
①④:说法与题干内容无关,应排除;
故本题选D。
2.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天宫课堂”正式开讲,中国空间站“太空教师”翟志刚
等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天宫课堂”将持续开展太空授课活动,传播载人航天知识和文化。
开展太空授课活动()
①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和自信心
②表明科技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能展示我国正以科技强国的姿态引领世界科技发展
④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以及探索未知、报效祖国的远大梦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④:开展太空授课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以及探索未知、报效祖国的远大梦想,提
高学生的创新热情,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和自信心,①④说法正确;
②:错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③:错误,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总体比较落后,我国不是科技强国;
故本题选B。
3.2021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某省投入一大批疫情防控科研成果:“便携超快深紫外LED杀毒仪”“一站
式新型冠状病毒‘急’时诊断系统”设备、“冷藏车消杀系统”……这些科研成果为该省疫情预测分析、服务保
障、战胜疫情等提供智能支撑。这表明()
①创新改变世界发展趋势
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③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④创新定会带来惊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创新改变生活的理解。
第10页共20页
①:材料没有体现出创新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影响,故①说法错误;
④:这一说法过于绝对,故④说法错误;
②③:材料通过我国新时代的创新内容,向我们说明了时代发展呼唤创新,体现了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故
②③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C。
4.小宁收集了以下时事素材。
>耐盐水稻亩产创下新纪录,粮食安全更有保障;
>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天宫课堂”点燃科学梦想;
>手机App纷纷推出老年人模式,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街道创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更好提供便民利民服务。
下列选项最能概括以上内容的是()
A.创新是个人或团队的创造活动B.生活处处有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C.科技为社会治理提供技术支持D.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创新的正确认识。..
A:创新不仅是个人或团队的创造活动,A说法错误;
B:从小宁收集的时事素材中可以看出生活处处有创新,让生活更美好,B说法正确;
C:题文中没有体现出社会治理方面的内容,C说法与题不符;
D:题文中没有体现出制度的创新,D说法与题不符;
故本题选B。
5.2021年9月11日,以“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将打造
多级联动、广泛参与、“永不落幕”的系列科普活动。开展这一活动是基于()
A.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较高B.我国在科技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C.我国在创新方面已打下坚实基础D.创新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创新的认识。
第11页共20页
A: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故A说法错误;
BC:观点虽然正确,但不是开展这一活动的原因,故排除BC;
D:依据教材知识,我国之所以开展系列科普活动,是基于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
力量,故D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引领智慧农业
材料一“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国内生产总值744127亿元820754亿元919281亿元990865亿元1015986亿元
及增长率增长6.7%增长6.8%增长6.6%增长6.1%增长2.3%
全国居民人均
23821元25974元28228元30733元32189元
可支配收入
全球创新指数
第25位第22位第17位第14位第14位
中国排名
注:中国经济比1978年增长约40倍,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978年的1.7%上升至2020年的17%左右。
材料二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科技对传统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
人们总是简单地把农业等同于“种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和加快乡村振兴战略驱动,
传统农业全面转型为现代农业势在必行,而现代农业急需高科技支撑。北斗导航5G、云计算……越来越多
的“黑科技”被应用于农业生产,智慧农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1)材料一中的图表(含注)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中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状况,分析为什么我国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急需科技创新支撑。
【答案】(1)①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③我国创新能力不断提高;④我国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
世界。
(2)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②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
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③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④我国改革开
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⑤创新是民族进
第12页共20页
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⑥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
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解析】
背景素材:“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概况;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支撑
考点考查:改革开放、创新的重要性
能力考查:提炼观点的能力和识记描述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1)
第一步:审设问。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材料一中的图表,需要调用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
有效信息①:2016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的提高→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有效信息②:2016至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有效信息③:2016至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排名→我国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有效信息④:中国经济比1978年增长约40倍,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978年的1.7%上升至2020年的17%左
右→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深
刻影响着世界。
..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认真分析图表的标题、表格中的数据以及标注,并对数据进行比较,找到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言之有理即可。
(2)
第一步:审设问。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我国传统农业转型,需要调用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回答。
第二步:审材料。
有效信息:我国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急需科技创新支撑→体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首先在读懂材料和问题的基础上对设问进行题型转化;其次,根据教材知识,从创新重要性的角度组织答
案。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13页共20页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国内生产总值744127亿元增820754亿元增919281亿元增990865亿元增1015986亿元增
及增长率长6.7%长6.8%长6.6%长6.1%长2.3%
全国居民人均
23821元25974元28228元30733元32189元
可支配收入
全球创新指数
第25位第22位第17位第14位第14位
中国排名
注:中国经济比1978年增长约40倍,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978年的1.7%上升至2020年的17%左右。
从上面的图表(含备注)中分析中国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取得成就的原因。
【答案】成就:十三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增长率显著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中国
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总体向前;较1978年,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幅度、占世界经济比重大幅提升。
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③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④我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解析】
背景素材:“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考点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国家意识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调用我国取得的成就和原因的有关知识。
第二步:审材料。
有效信息①: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增长率显著提高。
有效信息②: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有效信息③:全球创新指数中国排名→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总体向前。
有效信息④:中国经济比1978年增长约40倍,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978年的1.7%上升至2020年的17%左
右→2020年中国中国经济增长幅度、占世界经济比重大幅提升。
取得成就的原因,依据教材知识,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实行改革开放的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第14页共20页
中心;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方面作答即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成就: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增长率显著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持续增长、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总体向前;中国经济增长幅度、占世界经济比重大幅提升。原因: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实行改革开放的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
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
1.“创新永无止境”。2022年3月23日15时59分,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
霍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再次以天地交互的方式,开启了“天宫课堂”第二课,旨在向全社会传播普及空间科
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这表明()
①我国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
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④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重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创新驱动发展。
②③: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以天地交互的方式开启了“天宫课堂”第二课说明创新人才的重要,一个民族创
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所以②③正确;
①:我国尚未成为创新型国家,所以①排除;
④: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的重心,所以④排除;
故本题选C。
2.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
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这告诉我们()
A.生活中处处有创新
B.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C.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D.创新就是创造发明
第15页共20页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创新。
B: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这说明了时代发展呼唤创新。所以B正
确;
AC:生活中处处有创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所以AC排除;
D:创新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所以D错误;
故本题选B。
3.2021年11月5日-10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科技感满满的鞋子、低碳环保的汽车、
先进的医疗器械……第四届进博会上,涵盖衣食住行等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种新产品、新服务纷纷亮相,
进博会为全球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搭建了桥梁,更好地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美好生活需要,这说明()
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②生活因创新而更加便捷、舒适
③促进发展,要把对外开放放在首位
④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
【解析】
本题考查创新的相关知识。
②④: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题干中第四届进博会上,涵盖衣食住行等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各
种新产品、新服务纷纷亮相生活,这说明我们因创新而更加便捷、舒适;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故②④正确;
①:材料未涉及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故排除①;
③:促进发展,不是要把对外开放放在首位,故排除③;
故本题选C。
4.疫情期间,“宅经济”快速崛起,线上下单、线下配生鲜蔬菜,生鲜电商成为了“宅经济”时代的最典型代
表。材料反映了()
①时代呼唤创新,社会需要创新
②创新让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③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第16页共20页
④只有科技创新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对创新的正确认识。
①②③:疫情期间“宅经济”快速崛起,体现了时代呼唤创新,社会需要创新;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
也都可以创新;创新让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只有……才能说法太绝对,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5.2022年1月17日10时35分,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点火起飞,随后将试验
十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是因为()
A.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重心
B.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全面跨越的方针
C.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D.技术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答案】C
【解析】
..
本题考查创新的相关知识。
C:我国重视科技创新,是因为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
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故C正确;
A: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故排除A;
B: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故排除B;
D:制度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故排除D;
故本题选C。
6.【穿越星河走入浩瀚】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主席称之为“国之重器”“牛鼻子”,要求我们要勇闯
创新“无人区”,锻造“杀手铜”技术,瞄准“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做出重大突破。
4月,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5月,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7月,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
组完成中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9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10
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出征,12月,神舟十三号乘组完成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
第17页共20页
在12月31日晚上江苏卫视的跨年演唱会上,歌手周深和他的偶像邓丽君的虚拟形象来了一次同台演
唱,虚拟邓丽君其动作神态光影效果栩栩如生,疫情期间,隔离,点的送餐机器人、小米旗下的“小爱同
学”、全屋红外家电一机遥控等,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
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朝着无垠一往无前,好奇不已,浪漫不渝,征途不止。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
识进行分析。
【答案】从创新与生活的关系来看:
①生活处处有创新;②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③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④生活的各个领
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⑤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从创新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
的重心。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
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
革创新的时代精神。⑤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
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解析】
背景材料:中国的创新成就、创新在生活上的运用
考点考查:中华文化特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
能力考查:分析说明能力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第一步:审设问。
本小问设问的主体是“材料”,需要调动“创新改变生活”的相关知识。
第二步:审材料。
有效信息①:我国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体现创新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有效信息②: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上创新成果的体现→体现创新与生活的关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从创新与生活的关系来看: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
们获得成就感;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得分点②:从创新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
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
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视域下的档案学术语革命研究
- 2025版委托担保合同样本:医疗器械注册融资担保协议6篇
- 2025版小学学生安全责任追究与保障协议15篇
- 二零二五版煤炭行业运输成本控制协议4篇
- 2025年货运从业资格证网上考核app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合同4篇
- 个人住宅租赁合同模板(2024年修订版)版B版
- 2025版个人小产权房屋买卖合同范本及操作指南4篇
- 2024物业公司提供住宅小区互联网接入服务合同
- 2025版学校浴池热水供应系统优化承包合同3篇
- 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 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2025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重症患者家属沟通管理制度
- 法规解读丨2024新版《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应用案例
- IF钢物理冶金原理与关键工艺技术1
-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1000道
- 化学-福建省龙岩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试题和答案
- 凸优化在经济学与金融学中的应用
- 家谱、宗谱颁谱庆典讲话
- 高速公路收费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