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1页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2页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3页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4页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的()A.珠江三角洲地区 B.辽中南地区C.长江三角洲地区 D.京津唐地区2.该地区城市分布密集,其中最大的核心城市是()A.杭州 B.上海 C.苏州 D.南京3.下列能反映该地区特色景观的()A. B.C. D.4.著名的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所在省区分别是()A.江苏和浙江 B.上海和浙江C.江苏和上海 D.浙江和江苏【答案】1.C;2.B;3.A;4.A【分析】1.图示地区位于长江出海口及周围地区,包含.上海、江苏东南部与浙江北部地区,可判断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故选C。2.该地区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密集。它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故选B。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该区域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水乡古镇是其特色景观。大漠风光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高山羊驼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山地,黄土高坡位于华北黄土高原上,故选A。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州园林位于江苏省,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故选A。5.(2021·贵州八年级期末)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借助的条件是()A.便利的服务 B.发达的农业 C.便捷的交通 D.丰富的资源【答案】C【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借助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C项正确。故选C。6.“同城效应”说明了()A.城市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業 B.城市之间相互合并C.扩大了城市规模 D.团结一致共同发展【答案】A【分析】“同城效应”是指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的行政分割,促进区域间市场、产业、基础设施一体化,以达到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发展状态;“同城效应”是城市经济圈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趋势,说明城市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密切,A项正确。故选A。7.(2020·吉林长春市·八年级期末)下列描述中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A.分布着“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 B.积雪期长,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C.河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D.有亚洲面积最大的淡水湿地【答案】C【分析】长江三角洲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有“鱼米之乡”之称。C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是我国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AB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选C。8.(2021·江苏建新中学八年级月考)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水的灌溉 B.雨热同期且地势平坦 C.纬度位置好 D.地势平坦【答案】B【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类型及平坦的地势,有利于“鱼米之乡”的形成,故选B。9.(2020·河北唐山市·八年级期末)关于长江对下游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为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 B.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C.提供充足的原料 D.洪灾危及三角洲地区发展【答案】C【分析】河流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方面包括提供灌溉水源、便利的航运,形成冲积平原,带来肥沃土壤等,不利影响主要是容易带来洪涝灾害,危及三角洲地区发展。不能为长三角地区提供充足的原料,故选C。10.长江三角洲河海航运发达,为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河海不包括()A.黄海 B.海河 C.东海 D.长江【答案】B【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指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东部濒临黄海与东海,海河流经天津,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故选B。11.(2020·灌云县四队中学八年级月考)读下图,能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的有()①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沟通沿海与内陆地区的联系;②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地。④历史上京杭运河沟通了长江三角洲与北方的经济联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分析】图中可知,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这里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沟通沿海与内陆地区,①符合题意;图中显示,濒临海洋,长江三角洲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③符合题意;图中显示,长江三角洲处于沿海,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地,③符合题意;历史上京杭运河沟通了长江三角洲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但在图中不能说明这一优势,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12.(2020·重庆石柱·八年级学业考试)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甲城市是____,在甲城市交汇的铁路干线是____铁路和____铁路;甲城市的气候特点是____。(2)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____(上、中、下)游地区,____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3)借助本区域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这种现象叫“____”。(4)欣赏下列旅游景观图,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____。(5)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____(至少答两点)。【答案】(1)上海京沪沪杭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2)下上海(3)同城效应(4)②(5)地形平坦、雨热同期、河湖密布,水源充足等【分析】本大题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图为材料,涉及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气候、交通、城市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1)读图可知,图中甲是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连接上海的铁路线有京沪线和沪杭线,上海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读甲的气温和降水图可知,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2)读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长江入海口处,上海也是我国最大的海港,位于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地理位置非常优越。(3)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度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借助本区域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这种现象叫“同城效应”。(4)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降水丰富,所以水乡风光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景观。读图可知,①是我国北方地区景观,②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景观,③是黄土高原的景观,④是西亚地区的景观。故根据题意选②。(5)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地势平坦,气候湿热,适合水稻生长,这里河湖密布,适合淡水渔业发展,所以被称为“鱼米之乡”。【提高篇】13.(2021·河南八年级期末)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CIE或进博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上海承办进口博览会的优势条件,不包括()A.水陆交通便利 B.广阔的消费市场生 C.矿产资源丰富 D.优越的地理位置【答案】C【分析】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ABD不符合题意。上海矿产资源贫乏,C符合题意。故选C。(2021·四川)刺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幅刺绣作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作品显示,该地()①房屋临水而建②屋顶坡度陡③船行速度快④河流水位季节差异很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该地可能分布在()A.三江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16.该地代表性的“美食”()A. B.C. D.【答案】14.A;15.B;16.C【分析】14.由图可知,图中刺绣的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了我国江南水乡的景观。该地区河湖纵横交错,人们喜欢临水而居;夏季降水丰富,冬季降水较少,河流水位季节变化较大,但差异不是很大;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河流蜿蜒曲折,行船速度不快;①②项最符合题意;A对,BCD错;故选A。15.由上题可知,该区域是南方地区。三江平原位于东北地区,A错;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南方地区,B对;华北平原位于北方地区,C错;松嫩平原位于东北地区,D错;故选B。16.由第1小题可知,该区域是南方地区。由图可知A是花馍,B是烤馕,C是粽子,D是酥油茶。我国南方地区美食主要以米类制品为主,花馍是北方地区的美食,A错;烤馕是西北地区的美食,B错;粽子是南方地区的美食,C对;酥油茶是青藏地区的美食,D错;故选C。(2021·山东八年级期末)陈老师将南宋诗人范成大的词编成一组地理题。依据诗词及其注释,完成下列各题。17.词中景象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可能是()A.3月,江淮地区 B.4月,长江三角洲地区C.5月,华北平原 D.6月,珠江三角洲地区18.诗人坐的小船轻缓前行,横塘塔近在眼前却又离得很远。可信的原因是()A.河渠纵横,弯道众多 B.春水陡涨,河流流速较快C.来往船只多,交通拥堵 D.河流水位低,船只划行困难【答案】17.B;18.A【分析】17.诗中有“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于每年4月19日-21日交节,所以诗人所看到的田园风光,出现的时间应为4月;根据诗中描绘的“画舫、江国”,可推断地点可能是南方水乡,即长江三角洲地区。B对,ACD错。故选B。18.当地以平原为主,河流以侧蚀为主,形成非常弯曲的河道,看似很近的地方,画舫还行很长距离才能到达,因此可信的原因是这里河渠纵横,弯道也多,A对。当地为江南地区,春季雨水量并不大,因此出现春水陡涨且河流流速较快的可能性不大,B错。此时农事忙,其它往来活动较少,因此来往的船只不多,C错。诗中第一句“春涨一篙添水面”,说明水比较深,船只航行不会困难,D错。故选A。根据城市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9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关于2019年城市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港口城市 B.均位于长江沿岸 C.集聚长江入海口 D.行政等级较高20.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A.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发展提供便利的航运和充足的水能B.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C.2019年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空间位置邻近D.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有利于该地区实现经济一体化21.近年来,上海郊区瓜果飘香,鲜花争艳,影响该变化的原因是()A.交通运输的变化 B.国家政策的变化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科学技术的变化【答案】19.D;20.A;21.C【分析】19.读图,2019年城市发展水平Ⅰ型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常州、扬州、嘉兴、泰州、南通、湖州、金华、台州,这些城市中,并不全市港口;城市有的位于长江沿岸,有的离长江较远;除了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外,其他的都不位于长江入海口;这些城市的行政级别较高,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0.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发展提供便利的航运,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落差小,水能不丰富,故A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故B正确。读图,2019年城市发展水平Ⅰ型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常州、扬州、嘉兴、泰州、南通、湖州、金华、台州,这些城市多数与上海空间位置邻近,故C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水陆交通便利;高等院校多、科研机构多,科技发达有利于该地区实现经济一体化,故D正确。故选A。21.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大,因而对上海郊区的蔬菜、花卉和瓜果需求量大,因此郊区的农民近些年来多改种蔬菜、花卉和瓜果类,故出现瓜果飘香,鲜花争艳景观。故选C。(2021·广东七年级期末)下图是“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与长三角相比,川渝地区的突出优势是()A.水陆交通便利 B.科技力量发达 C.资金优势明显 D.矿产资源丰富23.关于两个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区联系的主要通道是长江B.连接重庆和成都的铁路线是成昆线C.成渝地区对长三角具有辐射带动作用D.长三角地区水能资源更加充足24.川渝地区人口大量流向长三角,对长三角的有利影响主要有()A.改善城市环境 B.增加就业岗位 C.提高农业比重 D.缓解劳动力短缺【答案】22.D;23.A;24.D【分析】22.川渝地区是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据图中所示的图例分布位置可得,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的突出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而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力量发达,资金优势明显是长三角地区的优势,但是长三角地区矿产资源比较缺乏。故选D。2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三角和川渝地区联系的主要通道是长江,该河流有“黄金水道”之称,A正确。连接重庆和成都的铁路线是成渝线,B错误。长三角对川渝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C错误。川渝地区水能资源比长三角地区丰富,D错误。故选A。2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川渝地区人口大量流向长三角,对长三角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有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及缓解劳动力短缺状况,但会对当地劳动就业造成冲击,造成社会秩序不稳定。由于大量的人口涌入,对城市环境造成破坏。迁入的人口主要从事的是第二、三产业,因此不可能是提高农业比重。故选D。(诗意江南)“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戴望舒的《雨巷》是对江南最有诗意的描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