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教案(初中)_第1页
跨越式跳高-教案(初中)_第2页
跨越式跳高-教案(初中)_第3页
跨越式跳高-教案(初中)_第4页
跨越式跳高-教案(初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跨越式跳高——教案(初中)

文章来源:

点击数:39009

更新时间:3/2/20XX

年级初二女生36人第周第节本课教材1.跨越式跳高:学习过竿动作2.竹竿舞课的类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生能说出跨越式跳高过竿动作的要领,多数同学在过竿时能做出摆动腿移髋动作,部分同学能完成落地时身体侧对竿动作。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和身体的灵敏协调能力。2.通过竹竿舞练习,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3.学生能对多次重复练习具有兴趣,并通过与同学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合作能力。重点基础知识过竿动作要点:摆动腿内旋并下压,起跳腿积极向上抬。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摆动腿过竿后内旋下压教学难点:移髋顺序时间教学内容教法、学法、组织形式与要求

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

1’

7’

教学常规1.

队长集合整队2.

师生问好3.

报告出勤情况4.

宣布本课内容5.

检查服装6.

安排见习生

准备活动:跳皮筋

一.

跨越式跳高1.辅助性练习

a.

原地单、双足、交叉跳b.

模仿两腿依次过竿练习c.

原地左、右连续跨越竹竿d.跨过竹竿组织形式:二列横队●☆☆☆☆☆☆☆☆☆●☆☆☆☆☆☆☆☆☆★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及学习目标(1)学习过竿动作(2)随音乐跳竹竿舞

组织:学生6人自主结组教法:1.教师提示练习方法,启发学生自创自编练习。2.随音乐跳皮筋。3.观察学生练习效果适时帮助指导。4.语言鼓励。

组织:26人自主结组教法:1.

教师提出练习要求并介绍辅助性练习方法。2.

教师示范。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并巡视辅导,适时反馈。

要求:(1)二分钟预备铃响后,队长要组织学生站队。(2)学生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学法:1.

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练习。2.学生结组自创自编练习。3.随音乐练习。

要求:积极参与。

学法:1.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并仔细观察教师示范。2.学生进行辅助性练习。顺序时间教学内容教法、学法、组织形式与要求

主体部分

17’

12’

e.连续跨过三个竹竿

2.

学习过竿动作

二.竹竿舞

组织:46人自主结组教法:1.

教师示范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2.

提问:怎样过竿才能做到臀部不坐竿?3.

小组讨论,教师点评。4.

教师结合多媒体讲解竿上动作。5.

学生自主练习。6.教师巡回指导,语言提示,适时反馈。7.教师示范跨越式跳高过竿的完整动作。8.小组评价,学生完成竿上动作情况。9.学生按技能分组,自选高度练习。

组织:(1)4人一组结组练习(2)2—3组组合练习教法:1.

教师介绍竹竿舞的练习方法。2.

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练习。3.

教师巡视指导。4.教学反馈。

要求:1.练习时,学生之间相互指导、评价。2.根据同伴情况,高度做适当调整,注意安全。

学法:1.

学生做过竿练习。2.

学生讨论并积极回答问题。3.

学生结合多媒体听教师讲解竿上动作。4.

结合电脑做模仿练习,体会移髋动作。5.

同学之间相互指导,评价。6.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示范动作。7.进行35步助跑、起跳过竿练习。8.

结合电脑练习,实现人机互动。9.学生示范。10.小组评价。11.技能分组,自选高度练习,发挥学生潜能。要求:练习认真,勇于向高度挑战,练习中要随时整理垫子,注意安全。

学法:1.学生击棍和步法练习。2.

学生自主结组练习竹竿舞。3.2—3组组合练习。4.小组反馈。要求:1.

动作连贯,符合音乐节奏。

顺序时间教学内容教法、学法、组织形式与要求

结束部分

3’

1.

整理放松2.

小结布置收还器械下课

组织:散点形教法:1.

教师提示做放松的方法和要求。2.教师总结本课学习的情况。

2.

学生之间相互合作。3.

练习中注意安全。

学法:1.认真听教师所提示放松的方法要求。2.

学生随音乐做放松舞。要求:身心快乐,使生理负荷恢复相对安静状态。

教具准备竹竿18根皮筋6根录音机1台电脑4台垫子7块跳高架3个投影仪1台课后反思

天津市南开中学李忠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学校

班级:702

人数:40

课次:第1次教学内容1、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

2、游戏:斗牛重点起跳难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动作,懂得助跑起跳的动作方法。2、通过口令式徒手练习和过橡皮筋练习有80%以上的学生做出4~6步助跑起跳的动作。3、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的优良品质。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和要求运动负荷数量时间开始部分一、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的内容。4、安排见习生

1、集合整队2、向学生问好3、宣布本课的内容4、安排见习生

1、向教师问好

2、明确本课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图一要求:快、静、齐

1次

1’准备部分一、队列队形:反口令练习二、跟随跑三、徒手操1、扩胸运动2、体转运动3、腹背运动4、弓步压腿5、踝腕关节运动1、讲解练习方法,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2、讲解跟随跑方法,巡视指挥学生。

3、讲解徒手操动作方法,并作示范1、认真听讲,积极练习。

2、各排排头带领组员在操场自由慢跑积

3、认真观察,跟随老师积极练习。组织:同图一

组织:成四路纵队组织:图二×××××

×××××

×××××

×××××

☆要求:精神饱满,动作到位

1~2次

1次

各4×8拍

2’

3’

4’

一、跨越式跳高

1、任选姿势跳过低皮筋

2、讲解示范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几个环节组成

1、启发学生,怎样越过橡皮筋,同时要求不要碰到橡皮筋2、巡回指导,给胆小的学生一些鼓励。启发学生那种形式更好,引导出跨越式跳高。1、示范跨越式跳高完整动作,让学生观察是怎样助跑和起跳的?2、讲解配以图片。1、想象跳跃的形式,跃跃欲试。

2、学生自主练习,用多种方法越过橡皮筋,高度自己调节。

1、带着问题观察示范动作。

2、听讲解和观察图片,对跨越式跳高有个概念。组织:图三

要求:练习有序,注意安全

组织:成四列横队,前两排蹲下

要求: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

2~3次

1次

3’

2’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和要求运动负荷数量时间基

分3、初步学习跨越式跳高技术(1)、1步助跑摆腿起跳徒手练习(2)2步助跑起跳徒手练习(3)、2~6步助跑起跳过橡皮筋练习

4、逐步升级跨越式跳高

二、游戏:斗牛两人面对面,两脚前后站立,伸出一手相握,另一手放背后,利用拉、敲等动作使对方的脚移动就算赢。1、讲解示范,并口令指挥学生进行集体练习

2、巡回指导,个别纠错,鼓励学生

1、引导学生用助跑起跳评价标准进行自评,指导升级分组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方法

2、巡回、参与、指导、及时评价1、听口令做徒手练习

2、跳过橡皮筋练习:体会踏跳、摆腿、摆臂的动作协调,使助跑起跳过竿结合起来

1、从最低高度开始跳,依次进行。2、根据自己完成动作的情况进行自评,每个高度跳3次1、明确游戏的规则和要求,男女分组。2、学生积极参与练习。组织:分四组进行徒手练习要求:全脚掌着地,起跳有力组织:

要求:互相观察、互相指正

组织:按完成动作的情况升级要求:助跑积极,不赶步,起跳腿快速蹬直组织:两人一组

要求:遵守游戏规则5~6次

5~6次

6~8次

6~8次

3~5次

10’

5’

6’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

2、整队小结

3、收拾器材

4、师生再见1、教师示范,语言提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2、课堂小结3、指挥学生收拾器材4、向学生再见1、跟老师一起做放松活动2、认真听讲,接受点评,反思不足3、收拾器材4、向老师再见组织:

×××××

×××××

×××××

×××××

☆要求:放松身心

3~5次

4’场地器材空地一块,跳高架5个,橡皮筋4根预计负荷练习密度45%左右平均心率110130次/分课后反思1、对课的重、难点确定不够具体,对于难点的确定更应该在具体一点。2、在原地摆臂起跳徒手练习中,专家老师提出缺少动力,建议采用1步助跑摆臂起跳徒手练习。在看谁跳得高比赛中,到后来就好的几个学生在跳了,很多同学都是站着看。练习中本课安排了斗牛的游戏,从上下肢的搭配来看没问他,但是斗牛的运动量太小了,后来学生没有几个在练习了,可能组织上做的不够好。3、在动作讲解方面,语言不够简炼,是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的,不清楚老师哪些讲的是重点,哪些是今天要记住的。对于一些评价的话,不够具体,不够准确,只是一味说“好”“很好”。问题: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是什么?\t"://zhidao.baidu/question/_blank"tony罗腾

学生

福建农林大学学生2015100521:19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动作这四个技术环节组成,说明如下:第一是助跑,斜线助跑(与横杆约成30度),跳高的助跑要求有节奏,有弹性,最后几步稍降重心(利于起跳),步点要准(便于发挥助跑速度)。起跳点距离横杆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有两脚左右的距离即可)第二是踏跳,踏跳时要注意踏跳腿以后脚掌先着地,过渡到前脚掌,完成快速支撑踏跳,同时...

全部问题: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是什么?\t"://zhidao.baidu/question/_blank"tony罗腾

学生

福建农林大学学生2015100521:19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动作这四个技术环节组成,说明如下:

第一是助跑,斜线助跑(与横杆约成30度),跳高的助跑要求有节奏,有弹性,最后几步稍降重心(利于起跳),步点要准(便于发挥助跑速度)。起跳点距离横杆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