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新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97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不属于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是()A.环境污染B.自然资源破坏C.大力植树种草D.人口的急剧增长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小木棍碰到浓硫酸后﹣﹣变黑B.硫在氧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大量白雾D.向石蕊试液通入SO2﹣﹣试液变蓝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每种溶液里只有两种物质B.硫酸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C.配置0.09%的生理盐水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和溶解D.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4、往200g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己知反应的先后顺序和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FeCl3+Fe=3FeCl2CuCl2+Fe=FeCl2+Cu.图为加入铁粉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后溶液的颜色为蓝色B.D点对应纵坐标为6.4C.该200g溶液中的CuCl2质量分数为6.75%D.取DE两点间的剩余固体加入盐酸,均有气泡产生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B.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能量来发电的C.手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D.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会发生能源危机6、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7、接种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病的原因是()A.直接杀死结核杆菌B.全面增强易感人群的体质C.使人在不生病的情况下产生抗结核病的抗体D.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8、下列关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中,错误的是()A.锻炼身体,增强体质B.搞好环境卫生C.足不出户,不与他人接触D.搞好个人卫生9、(2014·湖州)今年6月8日至14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根据如图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中;
错误的是()
A.②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B.在生物群落的食物链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的C.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①过程的发生D.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③过程的进行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锂是一种金属单质,化学式为Li,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易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则锂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化学反应A→B+C,D在反应中作催化剂,12gA与3gD混合后使反应完全生成了8gB,问同时生成____gC.(3)工业酒精中常含有少量甲醇.甲醇有毒,易挥发.请你根据甲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推断甲醇肯定含有____、____元素,还可能含有____元素.11、如图是用高枝剪修剪树枝的情景,仔细观察高枝剪头部的结构和使用情况,发现高枝剪头部有____和滑轮组两类简单机械.当园林工用30N的力向下拉绳时,因拉绳而使图中A处受到的作用力大约增加____N
12、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铁;氢气、氧化铜、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铜.他们进行击鼓传花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花束能从A传到G.其中A的固体俗称干冰.请回答:
(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____上.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反应类型为____反应.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A到G的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是____.
(3)当G换成另一个同类别物质时就能将花传回起点A,它是____(写名称).13、如图是自动回转的“魔罐”,橡皮筋两头分别固定在罐子的顶部和底部,中间系一个钩码,当你将“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后,它能自动滚回来的原因是____能转化为____能.
14、低碳生活正在广元兴起,据有关研究表明,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衣物,可节约2.6kg的标准煤(相当减排CO26.5kg),若2.6kg的标准煤完全燃烧则可生产____J的热量(煤的热值为3.0×107J/kg),煤是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15、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将质量为10kg的水从30℃加热到8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____J,如果将水倒去后,剩余水的比热容为____J/(kg•℃).16、如图所示是太阳能路灯,灯杆顶端是太阳能电池板,它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灯杆下方的蓄电池充电,供夜晚路灯照明.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____能.若在一定时间内,太阳光辐射到该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为2.1×107J,这些能量经转化后,可供功率为35W的路灯正常工作50h,则该太阳能路灯的能量转化效率是____.
17、世界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____产生了沉重的压力..18、电动轮椅为残障人士出行提供了方便.某型号的电动轮椅质量为20kg,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0cm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操纵杆可以同时控制S1和S2两个开关。向前推操纵杆时轮椅前进且能调速,向后拉操纵杆时轮椅以恒定速度后退.已知蓄电池电压为24V,定值电阻R2=20Ω,R1为滑动变阻器。分别将S1和S2同时接触对应点____(选填“1”或“2”)时,轮椅前进;当轮椅后退时,电流表示数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A。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9、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20、简述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分析】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十大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等.概括起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的环境问题.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要求考生了解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解答】解:A;环境污染是造成环境危机的重要原因;
B;自然资源被破坏是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之一;
C;大力植树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D;人口急剧增长是造成环境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故选:C.2、A【分析】【解答】A;用小木棍碰到浓硫酸;小木棍变黑,体现了脱水性,故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错误;
D、向石蕊试液通入SO2会生成亚硫酸;试液变红,故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脱水性解答;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解答;
C;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解答;
D、根据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性质解答.3、A【分析】【解答】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但溶质可以有多种,故错误;
B;只有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离子才能导电;故正确;
C;配置0.09%的生理盐水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和溶解;故正确;
D;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故正确.
故选A.
【分析】A;根据溶液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酸钠导电的原因考虑;
C;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考虑;
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步骤考虑.4、A【分析】【解答】A;A点以前是铁与氯化铁反应;说明与氯化铁反应的铁为5.6g;A﹣B段是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B点后溶液中无氯化铜,故A错误;
B;B点处与氯化铜反应铁的质量为11.2g﹣5.6g=5.6g;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氯化铜的质量为y
Fe+CuCl2═FeCl2+Cu
5613564
5.6gyx
x=6.4g,故此时生成铜为6.4g,也就是D点的坐标为6.4g,故B正确;
C;由D点的坐标为6.4g;则DE间的固体质量为5.6g,而BC间的质量也为5.6g,则说明B点后铁粉再未参加反应,氯化铜已恰好反应完全;
y=13.5g,由此可知反应的氯化铜的质量为13.5g,其溶质的质量分数×100%=6.75%;故C正确;
D;由于由于DE两点间存在铁粉;所以加盐酸后一定能产生气泡,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分析图象可知:0﹣A段是铁与氯化铁反应,A﹣B段是铁与氯化铜反应,B﹣C段的质量=D﹣E段的质量,说明B﹣C段是铁粉剩余.5、B【分析】【解答】解:A;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的;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故A错误;
B;核电站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故B正确;
C;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
D;能量转移具有方向性、不可逆性;比如燃料的燃烧需要产生的能量才能利用,而燃料一旦消耗完,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因此能源存在危机,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
(2)核电站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
(3)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4)能量的确是守恒的,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数量上并没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从便于利用的变成不便于利用的了,所以说能量虽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6、A【分析】【解答】内能是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状态等因素有关,所以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故此题选A。
【分析】该题考查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内能是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的高低影响分子运动平均快慢,对分子动能有影响。内能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状态等因素有关,所以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周围吸热,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它反映了物体能量的变化量,所以经常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热量,不能用“含有”或“具有”等词来描述。7、C【分析】【解答】接种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病能够使人在不生病的情况下产生抗结核病的抗体;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免疫与计划免疫,学生要掌握预防接种和非特异性免疫这两个基本概念,属于常考题。8、C【分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它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故答案选:C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措施。9、B【分析】【分析】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图中:①过程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②过程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③过程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由生产者完成。
【解答】
A;②过程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A正确。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形式传递;B错误。
C;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C正确。
D;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进行,D正确。
故选:B。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Li2O4CHO【分析】【解答】(1)根据Li的化合价为+1价,氧的为-2价,可以推知氧化锂的化学式为Li2O(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C的质量=12g-8g=4g.(3)甲醇+O2CO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改变,该反应生成物中有C;H、O三种元素,故反应物甲醇中一定有C、H元素,可能有O元素.
故答案为:(1)Li2O(2)4(3)C;H、O.
【分析】该题要求学生能掌握好质量守恒定律,并能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会写出物质的化学式.11、杠杆90【分析】【解答】解:由图剪刀剪树枝符合杠杆的定义;
拉动A处动滑轮,下端有定滑轮,拉绳子自由端时有三段绳子通过动滑轮,所以A处受到的作用力FA=3F=3×30N.
故答案为:杠杆;90.
【分析】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根据F=FA计算A处受到的作用力大小12、BFe+CuCl2=FeCl2+Cu置换硫酸和氢氧化钠碳【分析】【解答】A的固体俗称干冰;因此A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则B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够和硫酸和氯化铜反应,假设C是氯化铜,氯化铜能够和铁反应,因此D就是铁;铁能够和硫酸反应,因此E就是硫酸;硫酸能够和氧化铜反应,氧化铜能够和氢气反应,因此F是氧化铜,G是氢气,带入验证符合要求,因此:
(1)氢氧化钠能够和二氧化碳反应;因此氢氧化钠在B位置上;故填:B;
(2)C是氯化铜,D是铁,铁和氯化铜反应产生氯化亚铁和铜;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置换反应;常温下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故答案为:Fe+CuCl2=FeCl2+Cu;置换;硫酸和氢氧化钠;
(3)G是氢气;氢气和碳都能够还原氧化铜,因此可以把氢气换成碳;故填:碳.
【分析】根据铁、氢气、氧化铜、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铜之间的两两反应关系及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的条件进行大胆的假设,最后能够符合传递的要求即可.13、弹性势动【分析】【解答】解:魔罐在开始滚动的时候;具有动能,滚动的过程中,罐子动能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当动能为0时,弹性势能最大,魔罐开始向回滚动,在魔罐滚回来的过程中橡皮筋弹性势能减小,罐子动能增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答案为:弹性势;动.
【分析】动能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物体的形变程度.14、7.8×107不可再生【分析】【解答】解:(1)煤的质量m=2.6kg;
这些标准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qm=3.0×107J/kg×2.6kg=7.8×107J;
(2)煤属于化石能源;一旦消耗很难再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7.8×107;不可再生.
【分析】(1)利用燃料完全燃烧的放热公式Q放=mq计算;
(2)煤是动植物体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是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是不可再生能源.15、2.1×1064.2×103【分析】【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
Q=cm(t﹣t0)=4.2×103J/(kg•℃)×10kg×(80℃﹣30℃)=2.1×106J;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将水倒去后,剩余水的比热容仍为4.2×103J/(kg•℃).
故答案为:2.1×106;4.2×103.
【分析】(1)根据Q=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体的质量、温度、吸收热量的改变而改变.16、化学30%【分析】【解答】解:(1)蓄电池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2)使用太阳能路灯的有用能量:
W电=Pt=35W×50×3600s=6.3×106J;
太阳光辐射到该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总能量)
W总=2.1×107J;
该太阳能路灯的能量转化效率:
η=×100%
=×100%
=30%.
故答案为:化学;30%.
【分析】(1)蓄电池的充电过程;消耗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内;用电过程是把蓄电池内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知道路灯的电功率和用电时间,利用P=求路灯消耗的电能,这是有用能量;太阳光辐射到该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为总能量,利用效率公式求该太阳能路灯的能量转化效率.17、环境【分析】【分析】环境与资源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保障.它制约着人类的行为活动;而人为因素也影响;改变着自然环境.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太差,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等所带来的严重破坏.保护资源和环境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日益被人们所关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圳股权转让合同(2025年版)4篇
- 商场LED显示屏租赁合同(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法学与留学项目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一手房买卖合同环保标准范本4篇
- 2025版户外休闲场所草皮采购与租赁合同3篇
- 2025年智能家居系统产品销售激励协议书2篇
- 2025版团购楼房指标转让与房地产咨询代理合同3篇
- 2025版智能防蚊纱窗研发与销售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投资分红收据模板制作服务协议4篇
- 2025年度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合作协议范本4篇
- 骨髓穿刺课件
- 乡村治理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解析
- 2024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 智能护理:人工智能助力的医疗创新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培训专题讲座
- 5G+教育5G技术在智慧校园教育专网系统的应用
- VI设计辅助图形设计
- 浅谈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与探究 论文
- 2023年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00054试题及答案新编
- 河北省大学生调研河北社会调查活动项目申请书
- JJG 921-2021环境振动分析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