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某年1月29日美国遭遇暴风雪和低温冰冻天气影响。读美国该日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题。

美国极端寒冷天气能够直接袭击美国南方的温暖地带,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距海远近B.纬度高低C.地形分布D.洋流性质2、江南的黄梅天墙壁和地板“冒汗”;衣服既没法拿出去晒,放在室内却怎么也晾不干;打开衣柜是一股霉味,连盖在身上的被子都黏糊糊的。这种阴雨天气是由以下哪一天气系统造成的A.冷锋B.暖锋C.准静止峰D.台风3、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的横剖面图;根据河床形态判断该河流的流向应是()

A.自北向南流B.自南向北流C.自东向西流D.自西向东流4、下图是中纬度某区域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示意图,其中a、b为线速度数值,R、T在同一纬线上。若R地的海拔比T地低,则a、b的大小关系及该区域所属半球正确的是()

A.a>b北半球B.a<b南半球C.a<b北半球D.a>b南半球5、2020年初,“新冠肺炎”病毒陆续在世界各地蔓延。中国积极采取防控措施,迅速控制住疫情,并帮扶世界其他国家战胜疫情。北京时间3月12日11点31分,中国医疗队从北京出发,经过18个小时后抵达罗马(41°54'N,12°29'E)进行救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医疗队抵达罗马时,当地区时是()A.3月13日22:31B.3月12日22:31C.3月13日12:31D.3月14日12:316、下图为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昼夜长短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题。

地球上一年内昼夜变化最大的地区是()A.赤道地区B.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C.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D.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7、地球自转产生了()A.昼和夜B.昼夜长短变化C.昼夜交替D.极昼和极夜8、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箭头示意图示区域全年正午太阳方位(遮蔽区范围随季节有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河流右岸B.河流自东向西流C.遮蔽区最大在1月D.遮蔽区最大在7月9、下图为2022年8月12日某时亚洲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A.甲地吹偏南风,带来丰沛降水B.乙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C.丙地位于高压脊处,气流辐合D.丁地风力强劲,易诱发海啸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乙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表示三大岩石中的__________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内力或外力)作用。

(3)图中③箭头表示___________;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④作用_________(增强或减弱),其对过程①会产生__________(增强或削弱)影响。

(4)图中甲、乙两处地质构造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______________处。11、意义:海—气相互作用维持地球上________的平衡。12、影响——决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周期:一个____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1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和____;

(2)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

(3)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循环,我国的南水北调主要影响____(填数字)环节。14、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______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______,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______(填“上升”或“下沉”)。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______;此时长春刮______风。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______。锋线旁阴影为雨区,A雨区在锋______(填“前”或“后”),B雨区在锋______(填“前”或“后”)。15、锋与天气。

(1)冷锋与暖锋。

图甲为____,它的显著特点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强势气团____________气温状况____________气压状况____________天气状况____________

图乙为____,它的显著特点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强势气团____________气温状况____________气压状况____________天气状况____________

(2)准静止锋。代表性天气准静止锋名称梅雨____贵州冬无三日晴____天山北坡持续雨雪____华南冬季降水____16、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冬季亚欧大陆形成⑭________高压;夏季亚欧大陆形成⑮________低压。17、下图为某半球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为____半球气压带,填出气压带的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2)填出图中风带的风向:⑤____风,⑥____风,⑦____风。

(3)此时地球处于____附近(填近日点或远日点),盐城昼____(填长于或短于)夜。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8、不同的气候类型一定对应不同的自然带。(_____)A.正确B.错误19、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均与副热带高压有关。(_____)A.正确B.错误20、中南半岛夏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____)A.正确B.错误21、中南半岛夏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____)A.正确B.错误22、北半球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高压切断。(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4题,共40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洋浦千年古盐田(见下图)是至今保留最完好、最早采用日晒的古盐场,目前仍有1000多个形态各异保存完好的砚式石盐槽密布海滩。2008年这片古盐田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盐田人就地取材,将海岸边黑色的多气孔结构的玄武岩石块凿成一个底面平平如砚状的浅坑,平时在这些石槽中注入经海泥过滤后的海水(涨潮时海水也会自动漫入这些石槽),经暴晒制作出高品质的盐巴。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之下,一批批规模较大的工厂化盐场的诞生,严重冲击着盐田人固守的古盐田,传统制盐工艺越来越失去市场存在的价值,村里的新一代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

(1)当地传统民居多以石头为建筑材料;说明其原因。

(2)分析洋浦古盐田的形成条件。

(3)请你对古盐田的传承与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羚羊峡谷位于美国西部高原,为狭缝型峡谷。当地年降水量较少,但有季节性山洪。羚羊谷两侧岩壁为光滑坚硬的岩石曲面(下图)。

根据所学知识,从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羚羊峡谷地貌的形成过程。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独山子区隶属“西北油城”克拉玛依市,位于天山与准噶尔盆地的背斜过渡带,其南部一座孤山上有多个泥火山口。从2019年底开始,泥火山口有石油涌出地表,形成独特的石油涌泉景观。光秃秃的孤山寸草不生,唯独油泉口的堰体周围生长着一圈绿色植物,成为戈壁环境中一道亮丽风景。下图示意独山子区位置及石油涌泉地质成因。

说明泥火山口形成石油涌泉景观的地质过程。26、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是____。

(2)受图中气压中心的影响,C点盛行____风,D点盛行____风。

(3)图示季节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

(4)甲地沿岸洋流的性质为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有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地形、洋流等。

【详解】

结合美国的地形进行分析,美国地形明显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部为广阔的大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地。西侧高大山地阻挡了来自太平洋水汽的深入,使得山地西侧降水较多,向内陆急剧减少;东侧低缓的高原和山地对来自大西洋的水汽的阻挡作用相对较小,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中央大平原横贯南北,使得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可以长驱之下影响南方地区,故美国极端寒冷天气能够直接袭击美国南方主要是地形,故选C。2、C【分析】【详解】

初夏长江中下游流域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亦称“梅雨”或“黄梅雨”,即江南的黄梅天。造成“梅雨”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为江淮准静止锋,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A【分析】【分析】

【详解】

河岸为东西岸;因此河流为南北流向,C;D错误。河流侵蚀岸陡、堆积岸缓,图中东岸缓、西岸陡,因此东岸为堆积岸,西岸为侵蚀岸;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自北向南流动的河流流水偏向西岸,则西岸为侵蚀岸、东岸为堆积岸,A正确、B错误。故选A。

【点睛】

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以采用左右手定向的方法来确定运动物体的偏向:.即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使掌心朝上,四指大拇指自然平展,使四指指向与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一致,则大拇指的指向即为运动物体的偏向。如图:

4、D【分析】【详解】

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R、T在同一纬线上,若R地海拔比T地低,则R地的线速度比T地小,则a>b,即B、C项错误。若a>b,可知越往北线速度越大,即越往北纬度越低,则该地位于南半球,A错误,D正确,选择D项。5、B【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北京时间3月12日11时31分,中国医疗队从北京出发,经过18个小时后抵达罗马进行救援,则中国医疗队到达罗马时北京时间为3月13日5时31分(3月12日11时31分+18小时)。罗马的经度为12°29'E,处于东一区,比东八区晚7个小时,因此中国医疗队抵达罗马时,当地区时是(3月13日5时31分-7小时),即3月12日22:31,B正确,A、C、D错误。故选B。6、D【分析】【详解】

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四个选项中,南极圈与北极圈以内地区纬度最高,有极昼极夜现象,昼夜长短变化最大,故选D。7、C【分析】【详解】

昼和夜之分的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的结果;昼夜交替时地球自转的结果;极昼、极夜现象是地球公转的结果;产生的根源是黄赤交角的存在。C正确。

【点睛】

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是不同的。地球本身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这使得任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从而产生昼夜之分现象;随着地球自转,昼半球和夜半球的范围出现交替,称为昼夜交替现象。8、B【分析】【详解】

图中箭头示意该区域全年正午太阳方位,表明当地正午太阳在一年中总是在正北方,因此当地位于南半球的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南半球地转偏向力指向运动物体的左侧,该处河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河水向左偏转,左岸侵蚀明显,河床较深,图中甲处河床较深,应为左岸,A错误;甲岸为左岸,则图中河流自外向里流动,结合图中方位判断,应为自东向西流,B正确;读图可知,正午太阳高度越低,遮蔽区范围越大,当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低,遮蔽区最大,1月正午太阳高度较高,因此遮蔽区较小,C、D错误。故选B。9、B【分析】【详解】

读图并结合等压线的数值可知;甲地附近吹偏南风,甲地靠近高压中心,降水较少,A错误;乙地地处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因此降水较少,天气晴朗,B正确;丙地位于高压脊,高压脊处气流不会辐合,C错误;丁地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但是大风天气与海啸的形成无关,D错误;故选B。

【点睛】

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处岩层下凹;其地质构造应是向斜。

(2)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都能转化为岩浆,而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经冷却凝固作用而生成,故排除掉岩浆岩;该地位于地壳内部,经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下变质而成,c表示变质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3)图中①表示太阳辐射;②表示地面辐射,③箭头表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强,其对太阳辐射会产生削弱影响。

(4)修建隧道适合在背斜,图中甲是背斜,乙是向斜,故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甲处。【解析】向斜变质内力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强削弱甲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水分和热量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回归年13、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地质剖面图和景观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质构造;外力作用和水循环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素养。

(1)

乙地岩层发生明显断裂错位为断层;丁地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

(2)

根据丙地位于河流出山口和扇状结构可知其地貌为冲积扇;其形成原因为河流自上游携带的泥沙在河流出山口因地形变缓;河流流速减慢,沉积作用加强而形成,为典型的流水搬运沉积作用形成。

(3)

图中水循环①表示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陆地降水,④表示地表径流,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海陆间循环;南水北调主要是将长江水调到北方地区,直接影响地表径流环节,即环节④。

【点睛】【解析】(1)断层背斜。

(2)冲积扇外力作用(流水搬运堆积)

(3)海陆间④14、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等压线图为材料背景;考查天气系统及其影响,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详解】

(1)由图示等压线的分布规律可知;图中甲;乙两处,甲处气压从四周向中间逐渐增大,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反气旋;图中乙处为低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气旋,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上升。

(2)晴天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受甲高压系统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较大。图示两城市为长春和哈尔滨,长春的纬度低,此时受暖气团控制,而哈尔滨纬度高,受冷气团影响,温度低,所以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长春;根据等压线的递减规律以及风的形成可知,此时长春刮偏南风。

(3)本题考查锋面气旋。近地面的锋面往往和气旋结合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气旋的左侧为冷锋系统,右侧为暖锋系统。所以图中①为冷锋,②为暖锋。A位于冷锋的锋后,B位于暖锋的锋前。【解析】甲反气旋上升甲长春偏南风①后前15、略

【分析】(1)

根据图示;图甲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冷锋过境前当地受暖气团控制,此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由于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出现降温;气压升高、阴天大风等天气,可能有短时强降雨;过境后当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转晴。根据图示,图乙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暖锋。暖锋过境前当地受冷气团控制,此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暖锋过境时由于受到暖空气的影响,出现升温、气压降低、多出现连续性降水但强度不大等天气;过境后当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转晴。

(2)

我国准静止锋主要有4个:6月份,我国江淮地区受势力相当的冷暖气团影响形成江淮准静止锋,受准静止锋影响该地形成梅雨天气;冬季冷空气遇到云贵高原阻挡形成的昆明准静止锋;冷空气南下遇到天山阻挡形成的天山准静止锋;以及华南地区冬季南下冷空气偏弱形成的华南准静止锋。【解析】(1)冷锋暖气团冷锋冷气团较高降温较低较低升高较高天气晴朗阴天大风;可能有短时强降雨天气晴朗暖锋冷气团暖锋暖气团较低升温较高较高降低较低天气晴朗多出现连续性降水强度不大天气晴朗。

(2)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华南准静止锋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亚洲亚洲17、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季节移动;结合图示作答,难度较小。

(1)

由图可知图中的风向向右偏;所以为北半球,根据纬线可知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④为极地高气压带。

(2)

北半球0-30°为东北风;30°-60°为西南风,60°-90°为东北风。

(3)

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盐城昼长夜短。

【点睛】【解析】(1)北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2)东北西南东北。

(3)远日点长于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8、×【分析】【分析】

【详解】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以错误。

【点睛】19、√【分析】【分析】

【详解】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控制,形成“伏”旱。本题描述正确。20、×【分析】【分析】

【详解】

中南半岛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故中南半岛的夏季风主要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此说法错误。

【点睛】

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节变化。南亚季风其形成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同时也有海陆热力差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即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即为南亚的夏季风。21、×【分析】【分析】

【详解】

中南半岛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故中南半岛的夏季风主要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此说法错误。

【点睛】

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节变化。南亚季风其形成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同时也有海陆热力差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即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即为南亚的夏季风。22、×【分析】【分析】

【详解】

北半球冬季;陆地降温较快,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冷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故错误。

【点睛】四、综合题(共4题,共40分)23、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洋浦千年古盐田为背景材料;涉及洋浦古盐田的形成条件和对古盐田的传承与保护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

材料中提到“盐田人就地取材;将海岸边黑色的多气孔结构的玄武岩石块凿成一个底面平平如砚状的浅坑”,说明当地多玄武岩,就地取材修建传统民居,利于减少建设成本;根据所学可知,玄武岩是由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在地表冷却后凝固而成的一种致密状或泡沫状结构的岩石,石材坚硬,耐腐蚀能力强,经久耐用,用其修建的房屋也坚固耐用;因为玄武岩气孔多,有隔音;隔热、隔湿等特点,海南岛夏季炎热潮湿,以玄武岩为建筑材料利于隔热,从而降低室内温度,使屋内更凉爽,同时利于防潮,调节空气湿度,改善室内环境。

(2)

洋浦千年古盐田位于海南岛西海岸;北纬20°以南的地区,纬度低,气温高,该地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光照充足,海南的烈日暴晒,利于晒盐;古盐田位于沿海地区,风速大,海水蒸发旺盛,利于晒盐;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利于潮汐自然淹没盐田,方便纳潮,多石质海滩利于晒盐;这里被称为千年古盐田,发展历史悠久,制盐经验丰富,品质优良;靠近洋浦港码头,利于盐的运输;销售。

(3)

千年古盐田至今保留最完好、是最早采用日晒的古盐场,目前仍有1000多个形态各异保存完好的砚式石盐槽密布海滩,可以大力发展文化观光旅游;加强宣传千年盐田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知名度,把古盐田打造成一个具有观赏及考古价值的旅游景点。盐田村人依然在古老的盐田里沿袭着古老的制盐技艺,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建立海盐晒制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传统制盐工艺,晒制作出高品质的盐巴,利于打造特色盐制品产业;赋予古盐田天然生产、原始工艺的绿色生态含义和文化价值,扩大盐产品市场销售,以增加盐工收入,使古老的海盐晒制技艺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解析】(1)①当地多玄武岩;就地取材利于减少建设成本;②玄武岩石材坚硬,耐腐蚀能力强,经久耐用;③当地夏季炎热潮湿,玄武岩多孔,利于隔热(降低室内温度),同时利于防潮(调节空气湿度),改善室内环境。

(2)①纬度低;气温高,光照充足;②位于沿海地区,风速大,且降水少,蒸发旺盛,利于晒盐;③地形平坦,多石质海滩,方便纳潮;晒盐;④发展历史悠久,制盐经验丰富;⑤靠近码头,利于盐的运输、销售。

(3)①大力发展文化观光旅游;②建立海盐晒制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③打造特色盐制品产业;④扩大市场销售,以增加盐工收入,使古老的海盐晒制技艺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⑤加强宣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