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77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图是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
A.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①②③B.甲地是背斜顶部被侵蚀而形成的谷地C.乙地貌是岩层受张力作用后被侵蚀形成D.丙地貌的地质构造与泰山相同2、经“岩浆侵入一冷却凝固一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一人类活动”过程塑造的旅游景观是()
云南石林②陕北窑洞③新疆魔鬼城④北京古崖居A.①B.②C.③D.④3、热带雨林地区降水类型主要是()A.对流雨B.锋面雨C.台风雨D.地形雨4、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温度高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5、下图中曲线示意自然带的分界线。2020年4月20日,某科考队从甲地出发,沿此线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自然科学考察活动。完成该线南缘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A.亚寒带针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读“太阳光照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斜线绘出夜半球__________。
(2)图中表示的节气是_________;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
(3)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最先看到日出的是_______。
(4)这天;四地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为________。
(5)图中地方时是12点的是________,B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点,C地此时正值日出还是日落?_____。7、读南美洲附近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四海区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_______。
(2)C海区较B海区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D海区较A海区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4)E海区盐度与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盐度相比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5)安第斯山脉是纵贯南美洲西部的高大山脉,南段山脉以东为草原和荒漠,南段山脉以西为森林,产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8、读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图甲)和黄赤交角示意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在图甲中b~a之间公转过程中,公转速度(_______)A.逐渐变慢B.逐渐变快C.先变慢后变快D.先变快后变慢(2)地球公转在图甲中什么位置时,长郡中学升旗旗杆影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______)A.aB.bC.cD.d(3)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乙上是(______)A.∠XOFB.∠TOFC.∠FOND.∠TON(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______)(多项选择)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C.各地太阳高度都无日变化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______(纬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乙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每年国庆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________点;此后,直射点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__(填“南”或“北”)。当太阳直射点从B移动到C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为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位置C时;节气名称为_______;当直射点由C向D运动过程中,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_______。
(3)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我国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中白昼最短的是______;下列诗句符合此时节气的是_______。A.春江水暖鸭先知B.秋阴不散霜飞晚C.雪花三尺如玉盘D.白雨跳珠乱入船(4)从图可知;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是______。
(5)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温带的范围会_____(填“变大”或“变小”)。10、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和____;
(2)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
(3)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循环,我国的南水北调主要影响____(填数字)环节。11、读北半球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题。
(1)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在该系统的控制下,甲处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
(2)图中①处的风向为________。①处与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处。
(3)过若干小时,②将受________(天气系统)影响,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常出现天气是(_____)。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C.出现较大的风,并出现雨雪天气D.气温降低,气压降低,出现晴朗天气(4)图中②③④处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________处。12、下图为亚洲季风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l月季风的是________图,表示亚洲7月季风的是________图。
(2)在甲图中,A气压名称为________,在其控制下,天气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3)B、C、D三字母附近的箭头,表示冬季风的是________,表示夏季风的是________。
(4)东亚季风的成因主要是________。13、读南美洲附近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四海区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_______。
(2)C海区较B海区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D海区较A海区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4)E海区盐度与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盐度相比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5)安第斯山脉是纵贯南美洲西部的高大山脉,南段山脉以东为草原和荒漠,南段山脉以西为森林,产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14、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方便对外______联系和运输;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河网密布区,耕地破碎,乡村规模相对较______;河网稀疏区;耕地连片,乡村规模相对较大。
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成______带状分布;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2)AB两个聚落哪个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确B.错误16、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_____)A.正确B.错误17、寒潮属于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其对农业造成的危害在冬季最大。(_____)A.正确B.错误18、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均与副热带高压有关。(_____)A.正确B.错误19、中南半岛夏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____)A.正确B.错误20、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所形成的________。(判断对错)A.正确B.错误21、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均与副热带高压有关。(_____)A.正确B.错误22、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2题,共6分)23、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据法新社2013年6月20日报道,“史无前例”的雾霾19日晚袭击新加坡,严重干扰了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6、7月份新加坡都会有大规模的雾霾天气,但雾霾的罪魁祸首却是印度尼西亚。(1)根据材料一;分析苏门答腊岛种植油棕的有利自然条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加坡雾霾产生的原因。
(3)从水源补给角度分析苏门答腊岛东部沼泽的主要成因。2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伊比利亚半岛(见图)海岸线较平直,半岛中东部的高原山地发现了许多未受侵蚀的史前壁(岩)画,壁(岩)画一部分在露天的岩石上,更多在洞窟中。半岛西南部有沿海低地平原,人口分布较多,南面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海峡最窄处宽约13千米,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
(1)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分被海洋包围;却出现大面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分析其形成原因。
(2)分析伊比利亚半岛中东部地区大量史前壁(岩)画至今保存完好的自然原因。
(3)分析B地与A地相比降水特征差异及原因。
(4)很早有人建议在直布罗陀海峡建一座跨洲大桥,但该桥至今都没开工,试分析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详解】
②③为沉积岩,越向下岩层越老,因此②比③先形成,①为岩浆岩,形成最晚;甲地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其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乙地为向斜,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丙为背斜山,泰山为断块山。B正确。故选B。2、D【分析】【分析】
【详解】
北京古崖居是古代人在陡峭的花岗岩石壁上凿建的居所。其塑造过程首先是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再经过地壳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再经过外力风化侵蚀,形成陡峭的石壁;最好古人在石壁上凿建出居所,D正确。云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由沉积岩(石灰岩)经流水溶蚀作用形成,A错误;陕北窑洞是在黄土层开凿的居所,B错误;新疆魔鬼城属于雅丹地貌,由沉积岩受风力侵蚀而形成,C错误。故选D。
【点睛】3、A【分析】【分析】
【详解】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主要的降水类型是对流雨,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
根据空气上升运动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一般在气温较高,比较炎热的赤道地区,容易形成对流雨。4、A【分析】【分析】
该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详解】
纬度越高,自然带类型越少,A错。纬度低,相对高度大,海拔高,自然带类型就越多,自然带丰富,B对。坡度大,只表明地势陡峻,不能表示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如果高度小,自然带也类型少,C错。图中山峰的海拔高度是一定的,只是北坡的相对高度比南坡小,自然带类型少,差异形成与海拔无关,D错。所以选A。5、A【分析】【分析】
【详解】
读图可知;该线南缘在北极圈附近,地处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亚寒带针叶,A正确;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B错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C错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季风性湿润气候区,D错误。故选A。
【点睛】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
【详解】
(1)晨昏线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
(2)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为一年中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近的时间,即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3)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C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南北极圈以及以内的地区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图示D点在南极圈,有极昼极夜现象;图示A;B、C、D四点比较A点位于晨线以东,且距离晨线的经度差最大,即日出最早,最先看到日出。
(4)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规律:自北回归线上向南北两侧递减;各点和北回归线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即B>C>A>D。
(5)图示A点和D点所在的经线正好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地方时12时。根据图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C点,地方时为6点,计算B点位于C点以东30°,故地方时为8点。C点位于晨线上,此时处于日出。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属于晨昏线图综合分析的常规性试题,但考点较多,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二分二至日晨昏线的分布规律;②五带划分的基本规律;③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④正午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规律;⑤晨昏线图上分析时间问题的基本方法,即找出6点、18点或12点的位置等。【解析】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CDAB>C>A>DA、D8日出7、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南美洲附近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示意图为主要资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
(1)根据图中海水等盐度线可判断B>A>C>34‰,而D<34‰;所以四海区盐度由高到低排序为BACD。
(2)C海区和B海区位于同一纬度;且附近都无河流注入,可排除纬度和河流因素。C地有秘鲁寒流经过,海区温度低于B地,蒸发弱,盐度低。
(3)D海区和A海区位于同一纬度;同样可排除纬度因素的影响。但D海区位于近岸处,有陆地河流注入,盐度被稀释,所以D海区盐度低于A海区。
(4)E海区盐度较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盐度高。因为E地纬度接近南纬60°;北半球同纬度地区陆地广阔,有较多河川径流入海,稀释海水。
(5)安第斯山脉南段受到盛行西风影响;南段山脉以西地区为迎风坡,降水多;南段山脉以东地区为背风坡,降水少。
【点睛】【解析】BACDC点附近有寒流经过,C处水温更低,蒸发弱,盐度低D位于近岸处,有陆地河流注入,稀释盐度高北半球60°附近陆地广阔,有较多河川径流入海,对海水有稀释作用山脉西侧为迎风坡降水多,东侧是背风坡降水少8、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公转的地理意义。
【详解】
(1)由甲图中地球的自转方向和直射点位置可知,abcd分别为冬至、秋分、夏至、春分时地球的公转位置,b~a即为秋分到冬至;离近日点(1月初)越来越近,故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2)长郡中学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日影最短。
(3)由图知MN为赤道面;EF为黄道面,故选C。
(4)黄赤交角为0°;则直射点不会南北移动而是直射赤道,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各地都无四季变化,故选ABD。各地太阳高度都无年变化,C错误。
(5)黄赤交角变为35°;则夏至日直射点位于35°N,热带寒带范围扩大。
(6)图中MN为赤道,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即为春分——夏至——秋分的过程,此时南极圈内极夜范围先变大,夏至日南极圈以内全部为极夜,而后极夜范围缩小。【解析】BCCABD35゜N热带寒带(或南寒带与北寒带)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扩大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全部为极夜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缩小9、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的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详解】
(1)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轨迹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为春分,3月21日左右;B为夏至,6月22日左右;C为秋分,9月23日左右;D为冬至,12月22日左右。我国国庆为10月1日,太阳直射点最接近C。此后直射点向南继续移动。地球公转速度规律为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所以直射点从B移动到C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为先变慢后变快。
(2)读图可知当直射点位置位于C时;直射赤道,为秋分;当直射点由C向D运动过程中,直射点在向南运动,北半球昼长变短,夜长变长。
(3)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为冬至,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短,我国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中,北京纬度最高,白昼最短。“春江水暖鸭先知”描述春季景色,A错误。“秋阴不散霜飞晚”描写秋季,B错误。“雪花三尺如玉盘”描写冬景,C正确。“白雨跳珠乱入船”描写夏景,D错误。故选C。
(4)从图可知;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是回归线之间(23°26ꞌN--23°26ꞌS)。
(5)α的度数为回归线度数。回归线度数等于黄赤交角,所以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变大。此外,回归线度数与几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变大,回归线度数变大,热带范围扩大,极圈度数变小,寒带范围扩大,所以温带的范围会变小。【解析】C南先变慢后变快秋分日昼变短,夜变长北京C23°26ꞌN--23°26ꞌS(南北回归线之间)变大变小10、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地质剖面图和景观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质构造;外力作用和水循环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素养。
(1)
乙地岩层发生明显断裂错位为断层;丁地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
(2)
根据丙地位于河流出山口和扇状结构可知其地貌为冲积扇;其形成原因为河流自上游携带的泥沙在河流出山口因地形变缓;河流流速减慢,沉积作用加强而形成,为典型的流水搬运沉积作用形成。
(3)
图中水循环①表示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陆地降水,④表示地表径流,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海陆间循环;南水北调主要是将长江水调到北方地区,直接影响地表径流环节,即环节④。
【点睛】【解析】(1)断层背斜。
(2)冲积扇外力作用(流水搬运堆积)
(3)海陆间④11、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北半球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为背景;考查天气系统的判读;过境前后的天气特点、风向判读等大气知识。
(1)
根据等压线数值趋势可知;甲处为高压中心,对应反气旋,反气旋由于中心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故控制下的天气特点晴朗少雨。
(2)
根据①附近的等压线数值分布;风从北侧高压吹向南侧的低压,故为偏北风。⑤处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故风力更大。
(3)
根据冷锋符号判读;②处目前处于冷锋前,因此过若干小时,②将受冷锋影响,冷锋过境后,常出现天气是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4)
连续性降水天气主要出现在暖锋前;根据暖锋符号可知是④。
【点睛】【解析】(1)反气旋晴朗少雨。
(2)偏北风⑤
(3)B
(4)④12、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亚洲季风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季风的风向;气压中心名称、天气特点等基础知识。
(1)
l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形成冷高压,因此风从陆地高压吹向海洋,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东亚形成西北风,在南亚形成东北风,与甲图风向吻合。l月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切断的副热带高压带残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东亚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东南风;在南亚由于东南信风带北移,跨越赤道右偏为西南风,与乙图吻合。
(2)
l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形成冷高压,称为亚洲高压;由于高压中心空气受冷,气流下沉,因此在其控制下,天气的主要特点是寒冷干燥。
(3)
冬季风为偏北风;与D箭头相符,夏季风为偏南风,与B;C箭头相符。
(4)
东亚处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典型季风。
【点睛】【解析】(1)甲乙。
(2)亚洲高压冷干。
(3)DB;C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13、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南美洲附近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示意图为主要资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
(1)根据图中海水等盐度线可判断B>A>C>34‰,而D<34‰;所以四海区盐度由高到低排序为BACD。
(2)C海区和B海区位于同一纬度;且附近都无河流注入,可排除纬度和河流因素。C地有秘鲁寒流经过,海区温度低于B地,蒸发弱,盐度低。
(3)D海区和A海区位于同一纬度;同样可排除纬度因素的影响。但D海区位于近岸处,有陆地河流注入,盐度被稀释,所以D海区盐度低于A海区。
(4)E海区盐度较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盐度高。因为E地纬度接近南纬60°;北半球同纬度地区陆地广阔,有较多河川径流入海,稀释海水。
(5)安第斯山脉南段受到盛行西风影响;南段山脉以西地区为迎风坡,降水多;南段山脉以东地区为背风坡,降水少。
【点睛】【解析】BACDC点附近有寒流经过,C处水温更低,蒸发弱,盐度低D位于近岸处,有陆地河流注入,稀释盐度高北半球60°附近陆地广阔,有较多河川径流入海,对海水有稀释作用山脉西侧为迎风坡降水多,东侧是背风坡降水少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联系和运输小带状。
(2)B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分析】【分析】
【详解】
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所以错误。
【点睛】16、√【分析】【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而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故正确。
【点睛】17、×【分析】【分析】
【详解】
寒潮由快行冷锋所致,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可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特别是在秋春季节农作物成熟期及生长期产生的冻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所以该题表述错误。18、√【分析】【分析】
【详解】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控制,形成“伏”旱。本题描述正确。19、×【分析】【分析】
【详解】
中南半岛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故中南半岛的夏季风主要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此说法错误。
【点睛】
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节变化。南亚季风其形成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同时也有海陆热力差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即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即为南亚的夏季风。20、×【分析】【分析】
【详解】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昼夜现象则是因为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导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而形成的。因此题目中的表述是错误的。
【点睛】21、√【分析】【分析】
【详解】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控制,形成“伏”旱。本题描述正确。22、×【分析】【分析】
【详解】
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所以错误。
【点睛】四、综合题(共2题,共6分)23、略
【分析】【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东南亚的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农业等方面的知识。主要通过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1)
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判断出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和光照资源优越;分布着面积较大的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从等高线可以判断出地形有一定的坡度,排水通畅;图中有众多河流的分布,灌溉水源充足。
(2)
雾霾主要是大气中的污染物较多加上大气的作用形成的。由于气候异常形成的干旱引起了苏门答腊岛的森林火灾导致大气中的粉尘颗粒增多;迁移农业和燃烧秸秆产生了大量的烟雾;材料中提到每年6;7月份新加坡都会有大规模的雾霾天气;是由于该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进而把苏门答腊岛的烟雾吹向新加坡,形成雾霾天气。
(3)
沼泽是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来水量大而形成的。从图中信息可知此处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充沛;并且此处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地下水补给充足,水位高;该地区处于沿海地区,还会有海水入侵,因此来水量大;东部地区山地森林广布,涵养水源能力强。
【点睛】
苏门答腊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热带种植园农业。雾霾的产生一半分析污染物的来源和气象因素。【解析】(1)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光照充足;冲积平原面积大,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形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水;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
(2)原因:苏门答腊岛干旱引发的森林大火;烧荒;燃烧秸秆产生的大量烟雾;每年6、7月份;气压带风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圳股权转让合同(2025年版)4篇
- 商场LED显示屏租赁合同(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法学与留学项目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一手房买卖合同环保标准范本4篇
- 2025版户外休闲场所草皮采购与租赁合同3篇
- 2025年智能家居系统产品销售激励协议书2篇
- 2025版团购楼房指标转让与房地产咨询代理合同3篇
- 2025版智能防蚊纱窗研发与销售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投资分红收据模板制作服务协议4篇
- 2025年度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合作协议范本4篇
- 骨髓穿刺课件
- 乡村治理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解析
- 2024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 智能护理:人工智能助力的医疗创新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培训专题讲座
- 5G+教育5G技术在智慧校园教育专网系统的应用
- VI设计辅助图形设计
- 浅谈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与探究 论文
- 2023年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00054试题及答案新编
- 河北省大学生调研河北社会调查活动项目申请书
- JJG 921-2021环境振动分析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