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甲每日都用不锈钢锅炒菜,乙则用铁锅。甲比乙更易患的病是()。A.脚气病B.贫血病C.坏血病D.佝偻病2、【题文】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往深处长红藻。影响海洋植物这样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阳光B.含氧量C.海水温度D.含盐量3、在人体的消化器官中,胃能吸收的物质是()A.葡萄糖B.水C.氨基酸D.蛋白质4、下列生态系统中,具有提供并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5、四个同学讨论血液循环的问题,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他们说得正确的是()A.心脏有四个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

B.动脉中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静脉中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

C.血液循环有两条完全独立的途径;即体循环和肺循环。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场所在毛细血管6、下列各项中属于植物器官的是。

a.西瓜瓤b.西瓜瓤中的瓜子c.苹果d.核桃e.一个花瓣

A.bcdeB.bcdC.bdD.be7、在某一时刻测定一器官的动脉和静脉血液内三种物质的含量,其相对数值如图所示,该器官是()A.肺B.脑C.小肠D.肌肉8、贫血病人除了应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外;还应多补充()

A.铁。

B.钙。

C.碘。

D.维生素。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1953年;日本九州岛熊本县水俣镇的很多居民突然集体身患怪病,患者最初表现为手足麻痹;口齿不清、感觉迟钝等症状,继而发展为双目失明、意识模糊、全身瘫痪直至死亡.由于当时病因未明,因而这种怪病被命名为“水俣病”.后来才查明,附近有化工厂向水俣湾上游的海水中违法排放剧毒物质甲基汞,人因为食用了被甲基汞污染的海鲜而中毒患病.下表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受到甲基汞污染的四种海洋生物,它们可以按照某种顺序形成一条食物链,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生物甲乙丙丁甲基汞浓度(毫克/升)0.055.000.5150.00A.食物链应表示为:甲→丙→乙→丁B.甲和乙是生产者,丙和丁是消费者C.构成丙的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基本结构D.患有水俣病的人体内甲基汞的含量大于50.00毫克/升10、同学们已经学会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了,你知道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什么吗()A.目镜B.反光镜C.物镜D.光圈11、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勾起了很多人对青春的回忆,下列关于青春期说法错误的是()A.男生出现遗精,声调变低,女生骨盆宽大等现象B.男女生出现第一性征C.男生的青春期一般比女生早两年D.在和异性的交往过程中,要做到不卑不亢,自尊自爱12、如图是植物的几种结构;如果按照由大到小的层次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②→①→③D.④→③→①→②13、【题文】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肠很长,且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这大大地增加了小肠消化的时间和吸收的面积B.肺泡数量多,并且其壁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这便于肺泡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房与静脉之间、动脉血管中、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D.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很多人谈“艾”色变,这是因为他们不是十分清楚艾滋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必须同时具备____、____和____三个环节.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____、____和____.15、请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生物特征用线连接起来.。①老鼠见到猫就逃____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②鲸呼气时产生水柱____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③动物每日排尿和排便____c生物能进行呼吸④园丁常给花草施肥____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⑤鸽子长大能产蛋并孵出小鸽____e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16、红细胞为不规则形状.血小板为两面凹的圆饼状.____.17、与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直接有关的是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____.18、春季在移栽树苗要剪掉一部分叶,以减少水份的散失,底部要多带些土,目的是为了保护____,以保证植物正常吸收水份和无机盐.这样可以提高成活率.19、【题文】在距今300万年前的古人类骨骼化石“露西”出现在亚洲。()20、【题文】蛋白质的消化是在胃内完成的。()21、下列植物分别属于哪一类群?

葫芦藓____a藻类植物。

紫菜____b苔藓植物。

五针松____c蕨类植物。

肾厥____d裸子植物。

月季____e被子植物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6分)22、只有先发展经济才能有钱保护生态环境.23、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茎都有形成层,能够逐年加粗.______.(判断对错)2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表达的是生物能适应环境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2题,共16分)25、【题文】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酸雨对生物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宇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1)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的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2)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

(3)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宇同学提出的问题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出的假设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宇同学制定的计划主要不足之处是什么?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小宇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只要用1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说呢?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26、【题文】观察下面“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操作环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你在此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将图中操作环节正确排序____。

(2)图②操作的目的是____。

(3)图⑦操作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其中,遮光部分是____组(填“对照”或“实验”)。

(4)图④中滴加的液体为____,一段时间后,叶片中见光部分呈现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合成了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6分)27、我们可通过下列实验证明血红蛋白的特性。(1)取一支试管,加入有抗凝剂的血液,待血细胞沉淀后,倒掉上层的血浆和部分血细胞,此刻留在试管内的红细胞呈色。(2)然后将试管斜置10分钟后,斜面的红细胞呈色;试管底部的红细胞呈_______色。(3)上述现象说明:血红蛋白和氧结合或分离的条件与周围环境中有关。其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在最初几天内,血液中的数量会明显增多,这样可以有更多的与结合,满足人体的需要。28、【题文】如图中X;Y、W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变化情况;读图并填空:

(1)图中曲线W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消化。

(2)图中曲线Y表示的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

(3)淀粉被消化的最初部位在________________,彻底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的消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试题分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六类物质,其中糖、蛋白质、脂肪既参与构成组织细胞又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它们有各自的主要生理功能;其中糖主要为细胞提供能量,蛋白质主要构成组织细胞,脂肪是主要的能量储备物质,过度劳累说明能量消耗过多,故B符合题意。考点:此题主要考查营养物质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解析】【答案】B2、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不同波长的光;在海水中的透过性不同,故不同水层的水生植物对光的吸收利用不同,故本题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A3、B【分析】解:营养物质的吸收只在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道内进行。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他的消化道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即选项中能被胃吸收的营养物质是水。

故选:B。

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各段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解析】B4、C【分析】解:A;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A错误;

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B错误;

C;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C正确;

D;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D错误.

故选:C.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解析】C5、D【分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血液循环的综合知识.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记住心脏的结构图和血液循环的途径示意图以及血液的变化情况.

血液循环模式图:

图中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A;心脏有四个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上下相通、左右不通,不符合题意.

B;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动的血液不一定是静脉血,如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不符合题意.

C;血液循环有两条;即体循环和肺循环,二者同时进行,不符合题意.

D;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符合题意.

故选:D【解析】D6、B【分析】略【解析】B7、C【分析】解: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血液流经该器官后,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葡萄糖增加,即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A;血液进入肺的应是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经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后,离开时是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不符合题意。

B;大脑的活动需要能量;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以说葡萄糖的含量离开时应减少而不是增加,不符合题意。

C;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饭后食物经过消化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由于小肠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是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因而流经小肠的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因而由小肠流出的血液养料丰富,氧气少的静脉血,符合题意。

D;肌肉活动需要能量;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以说葡萄糖的含量离开时应减少而不是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考查的是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和血液流经小肠时,血液性质发生的变化。

此题是一道综合题,在读懂图的基础上,根据营养物质和气体变化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解析】C8、A【分析】

在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气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所以贫血的病人还应注意吃含铁多的食物.

故选:A

【解析】【答案】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如果缺少一些元素就会造成相关疾病的发生,如人体缺铁会造成贫血,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叫贫血.据此解答.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BC【分析】解:A;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有毒物质越多,所以表中甲、乙、丙、丁按照体内积累的毒素形成一条食物链是:甲→丙→乙→丁,A正确;

B;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甲→丙→乙→丁中,甲是生产者,乙、丙、丁为消费者,B错误;

C;由B可知乙、丙、丁为消费者;所以丙为动物,其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基本结构,没有细胞壁,C错误;

D;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人处在食物链的最终端,所以体内积累的毒素最多,患有水俣病的人体内甲基汞的含量大于50.00毫克/升,D正确.

故选:B;C.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理解掌握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富集现象.【解析】【答案】BC10、AC【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解答】如图所示为显微镜的构造示意图: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物镜和目镜,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故AC符合题意。​故选AC。

【解析】AC11、BC【分析】【分析】本题是考查青春期发育特征,熟练掌握了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及心理变化,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解答】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女孩子会来月经,声调较高,骨盆宽大,男孩子会出现遗精,声音变粗,声调较低,性意识开始萌动,但女生的青春期一般比男生早两年。对异性会产生依恋在和异性的交往过程中,要做到不卑不亢,自尊自爱,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BC符合题意。

故选BC。

【解析】BC12、BC【分析】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图中①叶是营养器官;②是组织,③是一株植物体,④是细胞.可见C正确.

故选:C

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熟练掌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关键.【解析】BC13、A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A;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故符合题意;

B;肺的功能定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故不符合题意.

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主动脉之间、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动脉血管中没有瓣膜.故不符合题意;

D;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故符合题意.

故选AD

考点:胃和肠的结构特点;心脏的结构;肺的结构;尿液的形成.【解析】【答案】A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分析】【解答】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艾滋病是一种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宫颈分泌物、唾液、泪液、乳汁、尿液中.通过与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性接触、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制品、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而未经消毒的注射器、移植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器官或组织等都有可能传播HIV,已感染HIV的妇女可通过胎盘、分娩、哺乳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所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除此以外,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进行一般的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故答案为: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和传播途径,结合艾滋病的内容来分析.15、bcdea【分析】【解答】解:①老鼠见到猫就逃;体现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②鲸呼气时产生水柱,体现生物能进行呼吸;③动物每日排尿和排便,体现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园丁常给花草施肥,体现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⑤鸽子长大能产蛋并孵出小鸽,体现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故答案为: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6、略

【分析】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

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思考作答.

17、略

【分析】

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女孩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以及声音变高变细等.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促性腺激素由垂体分泌;作用于性腺,促进性腺合成并分泌相应的性激素,从而激发和维持相应的第二性征出现.

18、略

【分析】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空气的流通状况、大气湿度和温度等,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并剪去大量枝叶,都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移栽的成活率.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根毛区),移栽植物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根毛.

故答案为:根毛。

【解析】【答案】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等知识点.据此解答.

19、略

【分析】【解析】在距今300万年前的古人类骨骼化石“露西”出现在非洲。【解析】【答案】×20、略

【分析】【解析】蛋白质的初步消化在胃,最终消化在小肠内。【解析】【答案】×21、badce【分析】【解答】葫芦藓不结种子;也用孢子繁殖,无根,只有假根,有茎;叶的分化,属于苔藓植物,紫菜是藻类植物,无种子,用孢子繁殖,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五针松属于种子植物,但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是裸子植物,肾蕨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月季都结种子,属于种子植物,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是被子植物。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四、判断题(共3题,共6分)22、×【分析】【解答】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关系:①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②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③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人类与大自然应该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人类应该保护大自然.理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并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只有先发展经济才能有钱保护生态环境的做法错误.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23、×【分析】解:如图

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草本植物茎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没有形成层.

故答案为:×.

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关键点:双子叶木本植物的茎有形成层能逐年加粗.【解析】×24、×【分析】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反映了生物靠种子来繁衍后代的.

故答案为:×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解析】times五、其他(共2题,共16分)25、略

【分析】【解析】

考点: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

分析:本题以探究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为出发点;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此题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实验数据的处理等方面入手.

解答:解:(1)提出问题: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吗?(一定是问句“?”)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2)作出假设: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3)设计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该实验计划没有设置对照试验,应另取一同样规格的花盆,播种10株大豆幼苗,每天浇一次等量的清水.

(4)得出结论:验证作出假设的成立.

(5)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

故答案为:(1)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吗?(2)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3)没有设置对照试验;另取一同样规格的花盆,播种10株大豆幼苗,每天浇一次等量的清水;(4)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5)不行,只用一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具有偶然性,实验结果不可靠.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解析】【答案】(1)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

(2)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或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任答—种都得分)

(3)没有对照实验;应该再准备一个花盆,里面播种10颗大豆种子,向这个花盆中喷洒清水。(4)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不良影响。

(6)不行,只用一粒种子做实验存在偶然性,影响实验的可信度。26、略

【分析】【解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是初中生物教材中的重点实验,实验的步骤、现象、结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根据该实验的步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