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2024选择性必修1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2024选择性必修1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2024选择性必修1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2024选择性必修1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2024选择性必修1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2024选择性必修1物理下册月考试卷62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立于平板车上,人与车的总质量为m0,人与车以速度v1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当此人相对于车以速度v2竖直跳起时,车的速度变为()

A.向右B.向右C.向右D.向右2、“引力弹弓效应”是指在太空运动的探测器,借助行星的引力来改变自己的速度。如图所示,以太阳为参考系,设行星运动的速度为探测器的初速度大小为在图示情况下,探测器在远离行星后速度大小为探测器和行星虽然没有发生直接的碰撞;但是在行星的运动方向上,其运动规律可以与两个质量不同的钢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发生的弹性碰撞规律作类比。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B.C.D.3、如图所示;两名穿着相同冰刀鞋的滑雪者静止在冰面上。质量小的滑雪者猛推了另一名滑雪者后,质量小的滑雪者()

A.获得的初动量小B.获得的初动能小C.滑行时间长D.滑行距离短4、消除噪声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如图所示的消声器可以用来削弱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波长为的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在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上下两束波,这两束声波在b处相遇时可削弱噪声。已知上下两束波从a处到b处的路程分别为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消声器是根据波的衍射原理设计的B.该消声器是根据波的多普勒效应原理设计的C.和关系满足时,消声效果最好D.和关系满足时,消声效果最好5、如图所示;ABCD是两面平行的足够大的透明玻璃砖,AB面和CD面是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分别设为界面Ⅰ和界面Ⅱ。光线从界面Ⅰ射入玻璃砖,再从界面Ⅱ射出,回到空气中,如果改变光到达界面Ⅰ时的入射角,则()

①只要入射角足够大;光线在界面Ⅰ上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②只要入射角足够大;光线在界面Ⅱ上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③不管入射角多大;光线在界面Ⅰ上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④不管入射角多大;光线在界面Ⅱ上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只有在折射时才会发生色散现象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C.全息照相主要利用了激光亮度高的特性D.激光手术刀主要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性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P、Q是波传播路径上平衡位置相距3m的两质点,甲图为波在t=1s时刻的波形图,乙图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t=1s时,质点P的速度为零,加速度达到最大值C.t=2s时,质点Q经过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运动D.t=3s时,两质点P、Q的振动方向相反8、波源S在t=0时刻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形成向左、右两侧传播的简谐横波。S、a、b、c、和a'、b'、c'是沿波传播方向上的间距为2m的6个质点,t=0时刻各质点均处于平衡位置,如图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4m/s,当t=0.25s时波源S第一次达最高点,则下列正确的是()

A.t=5.25s时质点b'处于波谷B.t=1.35s时质点a的速度正在增大C.波传到c点时,质点c开始向上振动E.若接收器向距它20m的波源S匀速远离,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将大于1HzE.若接收器向距它20m的波源S匀速远离,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将大于1Hz9、装有一定量液体的玻璃管竖直漂浮在水中,水面足够大,如图甲所示,把玻璃管向下缓慢按压4cm后放手,忽略运动阻力,玻璃管的运动可以视为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测得振动周期为0.5s。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某时刻开始计时,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振幅。对于玻璃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回复力等于重力和浮力的合力B.振动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玻璃管的机械能守恒C.位移满足函数式x=4sin(cm)D.在t1~t2时间内,位移减小,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10、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位移为负值,则加速度一定为正值B.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为零,位移最大C.振子每次经过平衡位置时,位移相同,速度也一定相同D.振子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位移一定相同11、如图所示,光滑桌面上木板C静止并被锁定,质量为在木板的中央处放置两个小滑块A和B,质量分别为和两滑块间有小型炸药,某时刻炸药爆炸释放能量为两滑块开始运动,当一个滑块速度减为零时,木板锁定被解除,两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0.2,最终一个滑块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取不计炸药的质量,则()

A.木板C的最终速度为B.整个过程中两滑块与木板间因摩擦产生的内能为C.木板C的最小长度为D.木板C受的冲量为12、如图所示,实线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t=0.2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是0.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波长是12cmB.这列波的周期是0.15sC.这列波可能是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D.t=0时,x=4cm处的质点速度沿y轴负方向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3、(1)在水平方向传播的波为横波。_______

(2)在机械波中各质点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_______

(3)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起振方向都相同。_______14、受迫振动。

(1)概念:系统在___________作用下的振动。

(2)振动特征:物体做受迫振动达到稳定后,物体振动的频率等于___________的频率,与物体的___________频率无关。15、某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如图,由此图像可得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公式是_______cm,从开始经过1.2s振子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cm。

16、如图所示是单摆做阻尼振动的振动图线。

则摆球A时刻的动能________B时刻的动能,摆球A时刻的势能________B时刻的势能。17、如图是在发波水槽中观察两波源S1、S2在水槽中形成的水面波形,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从图中可以判断,波源______形成的水面波波长较大;为观察到稳定的干涉图样,可将图中波源______的频率调小。(均选填“S1”或“S2”)

18、消除噪声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如图所示的消声器可以用来削弱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波长分别为0.6m和1.0m的两种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在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波,这两束波在B处相遇时,消声器对这两束波都达到了良好的消声效果。消声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波的______________来消除噪声的;A、B两点间弯管与直管中声波的路程差至少为______________m。

19、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特征,继续传播,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______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______.20、自从1865年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存在,人们的生活已经与电磁波密不可分,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被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我国自主建立的北斗导航系统所使用的电磁波频率约为1561MHz,家用Wi-Fi所使用的电磁波频率约为5725MHz。则WiFi信号与北斗导航信号叠加时,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干涉现象:当Wi-Fi信号穿越墙壁进入另一个房间后,其波长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3题,共30分)21、O点是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在图上标出振子在B点的振动位移和在A点的加速度。

22、如图所示为一弹簧振子在A、C间振动;图中黑点为振子球心的位置。

(1)画出振子位于C点时离开平衡位置O的位移;

(2)标出振子位于A点时加速度的方向。

23、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两面平行。正确操作后,四枚大头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已画出,补全光路图及标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

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28分)24、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斜轨末端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安装好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某处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1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放在斜槽末端边缘处,让小球1从斜槽上相同位置处由静止滚下,使小球1与小球2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的长度。

在上述实验中:

(1)本实验中小球1的质量与小球2的质量大小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

A.B.C.

(2)在不放小球2时,小球1从斜槽上某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小球1的落点在图中的_____点,把小球2放在斜槽末端边缘处,小球1从斜槽上相同位置处由静止开始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碰后小球1的落点在图中的_____点。

(3)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_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时距斜槽底端的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x

(4)若实验中小球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则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的左端固定一个圆弧槽滑道,滑道的末端与水平桌面相切。桌面的右端附近固定一个光电门。直径为质量为的小球1从圆弧槽上某处由静止释放。下滑到水平桌面向右运动通过光电门后与静止在桌面右边缘的质量为的小球2发生正碰,碰后小球1向左弹回,小球2离开桌面做平抛运动。测出小球1连续两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光电门与球心等高),桌面离水平地面高度为小球2碰后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为(忽略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

(1)若两球发生弹性碰撞,则两球的质量大小关系m1_____m2(填“<”“>”或“=”)。

(2)小球1与小球2碰撞前速度大小v0=______,碰撞后小球1速度大小v1=______。

(3)碰撞后小球2速度大小v2=______。(用题给物理量符号表示)

(4)若两小球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需要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若是弹性碰撞,则还需要满足关系式______(用m1、m2、v0、v1、v2表示)。26、某同学学了《单摆》这一节后,回家去研究了摆钟。他把摆钟简化为单摆,先测得摆线长为再用游标卡尺测了摆钟下面圆铁饼的直径d;如图所示。然后用秒表记录了摆钟完整摆动60次所用的时间。除读数外,本题的计算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面两位。则:

(1)如图甲,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_cm。

(2)如图乙,秒表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秒,测出摆钟的周期为___________秒。

(3)按单摆模型算出摆钟的周期为___________秒(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0m/s2)。实验测出的摆钟周期与按单摆模型算出摆钟的周期差别有点大;通过查资料该同学明白摆钟可以处理成单摆模型,但等效摆长与他的处理的结果不同。

(4)该同学某次把在重庆走时准确的摆钟带到北京,发现钟走___________(填“快”或“慢”)了,要让该钟在北京也走时准确,他应该___________(填“调长”或“调短”)摆长。

27、某探究小组探究单摆的装置如图甲所示;细线端拴一个球,另一端连接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天花板上,将球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静止释放,传感器可绘制出球在摆动过程中细线拉力周期性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直径d如图丙所示,读数为______mm;

(2)现求得该单摆的摆长为L,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包括图乙中);

(3)若科学探险队员在珠穆朗玛峰山脚与山顶利用该装置分别作了实验。在山脚处,他作出了单摆图像为如图丁中直线c,当他成功攀登到山顶后,他又重复了在山脚做的实验,则利用山顶实验数据作出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直线______。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1题,共4分)28、如图,半径R=m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一个端点A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θ=30°,另一端点B为轨道的最低点,其切线水平。一质量M=2kg、板长L=2.0m的滑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右端紧靠B点,滑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B点和左侧固定平台C等高。光滑水平面EF上静止一质量为m=1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P,另一物体Q以v0=m/s向右运动,与P发生弹性正碰,P随后水平抛出,恰好从A端无碰撞进入圆弧轨道,且在A处对轨道无压力,此后沿圆弧轨道滑下,经B点滑上滑板。滑板运动到平台C时立刻被粘住。已知物块P与滑板间动摩擦因数μ=0.5,滑板左端到平台C右侧的距离为s。取g=10m/s2;求:

(1)物体P经过A点时的速度;

(2)物体Q的质量mQ;

(3)物体P刚滑上平台C时的动能EkC与s的函数表达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人和车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当人竖直跳起时,人和车之间在竖直方向上有相互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为零,动量仍然守恒,水平方向的速度不发生变化,所以车的速度仍为v1;方向向右。

故选D。2、B【分析】【详解】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解得

又因为

解得

故选B。3、C【分析】【详解】

A.由于两人互推的过程;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系统动量守恒,互推前两运动员组成的系统总动量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互推后,两人的动量大小相等,A错误;

B.设推出后任一运动员的动量大小为p,运动员的质量为m,则动能为

可知;质量小的获得的动能大,B错误;

C.设推出后任一运动员的动量大小为p,运动员的质量为m,取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得

解得滑行时间为

由于相等;则质量小的运动员滑行时间长,C正确;

D.互推后,对运动员,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互推后运动员滑行的距离为

由于相等;则质量大的运动员滑行距离短,D错误。

故选C。4、D【分析】【详解】

AB.该消声器是根据波的干涉原理;故AB错误;

CD.根据干涉特点知,两相干波源的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此点为振动减弱点,要减弱声音,应满足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5、D【分析】【详解】

①③.在界面Ⅰ上光由空气进入玻璃砖;是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不管入射角多大,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故①错误,③正确;

②④.在界面Ⅱ上光由玻璃进入空气;是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但是,由于界面Ⅰ和界面Ⅱ平行,光由界面Ⅰ进入玻璃后再到达界面Ⅱ,在界面Ⅱ上的入射角等于在界面Ⅰ上的折射角,则界面Ⅱ上的入射角总是小于临界角,因此也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故②错误,④正确;

故③④正确,故选D。6、B【分析】【分析】

【详解】

A.光在干涉;衍射及折射时都可以发生色散;选项A错误;

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选项B正确;

C.全息照相主要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性;选项C错误;

D.激光手术刀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亮度高;能量大的特点的特性;选项D错误。

故选B。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C:D【分析】【详解】

由图甲可知,波长λ=2m,由图乙可知,周期T=2s;

A.分析图乙中质点P在t=1s时刻的振动情况,处于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振动,对照图甲,根据波动规律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A错误;

B.t=1s时,质点P位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B错误;

C.t=2s时,质点Q由图甲所示状态振动了半个周期,此时经过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运动;C正确;

D.两质点相隔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振动情况始终相反,故t=3s时,两质点P、Q的振动方向相反;D正确。

故选CD。8、B:C:D【分析】【详解】

A.波的周期为T=4×0.25s=1s

波传到b'点的时间为

则t=5.25s时,b'点已经振动了4.25s;正在波峰位置,选项A错误;

B.波传到a点的时间是0.5s,则t=1.35s时,a点已经振动了0.85s;正在从波谷向平衡位置振动,速度正在增大,选项B正确;

C.因波源S起振方向向上,则当波传到c点时,质点c的振动方向向上;选项C正确;

D.因质点a与质点a'到波源的距离相等,分居在波源的两侧,则任意时刻质点a与质点a'振动状态完全相同;选项D正确;

E.波的频率为1Hz,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若接收器向距它20m的波源S匀速远离;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将小于1Hz,选项E错误。

故选BCD。9、A:C:D【分析】【分析】

【详解】

A.玻璃管振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水的浮力,这两个力的合力充当回复力,故A正确;

B.玻璃管在振动过程中;水的浮力对玻璃管做功,故振动过程中,玻璃管的机械能不守恒,故B错误;

C.由于振动周期为0.5s,故ω==4πrad/s

由图乙可知振动位移的函数表达式为x=4sin(cm)

故C正确;

D.由图乙可知,t1~t2时间内玻璃管在靠近平衡位置;故位移减小,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故D正确。

故选ACD。10、A:D【分析】【分析】

【详解】

A.振子受的力指向平衡位置;振子的位移为负值时,受到的力为正值,振子的加速度为正值,故A正确;

B.当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位移为零,速度最大,故B错误;

C.振子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一定相同,但位移相同,故C错误;

D.振子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位移相同,速度大小一样,但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D正确。

故选AD。11、A:C【分析】【分析】

【详解】

A.爆炸过程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转化为两滑块的动能,有

滑块A速度减为零所用时间

此时B的速度

此过程B与C间的相对位移

木板锁定被解除后,滑块A与木板C相对静止,整体与滑块B发生相对运动,设最终三者达到共同速度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A正确;

B.整个过程中两滑块与木板间因摩擦产生的内能

B错误;

C.设A、C整体与B相对运动过程B与C间的相对位移为由功能关系可得

木板最小长度

C正确;

D.根据动量定理,木板C受的冲量

D错误;

故选AC。12、A:B:D【分析】【详解】

A.从图中可以看出波长等于12cm;故A正确;

B.由已知得波速等于0.8m/s,周期:

故B正确;

C.经过0.2s即经过周期,经过一个周期质点回到原位置,即只看经过周期的振动情况即可,若向右传播,x=4cm处质点经过周期应该向下振动;故该波向左传播,故C错误;

D.由于该波向左传播,所以根据振动和波动关系可知t=0时刻,x=4cm处的质点的质点速度沿沿y轴负方向,故D正确.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1]物理学中把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称作横波;故错误。

(2)[2]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各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前一质点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但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故正确。

(3)[3]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起振方向相同,故正确。【解析】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1]受迫振动是系统在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

(2)[2][3]振动特征:物体做受迫振动达到稳定后,物体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解析】①.驱动力②.驱动力③.固有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由振动图像可知A=2cm,T=0.8s,则有

则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公式为

[2]时间是t=1.2s,因为周期为T=0.8s,所以【解析】①.2sin(2.5πt)②.12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2]在单摆振动过程中,因不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使机械能逐渐转化为内能;虽然单摆总的机械能在逐渐减小,但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仍不断地相互转化。由于A,B两时刻,单摆的位移相等,所以势能相等,但动能不相等,摆球A时刻的动能大于B时刻的动能。【解析】大于等于17、略

【分析】【详解】

[1]由图可知,波源S2形成的水面波波长较大;

[2]在同一介质中不同的机械波的波速相等,根据

由图知,波源S1的波长小,故波源S1的频率较大,所以为观察到稳定的干涉图样,可将图中波源S1的频率调小。【解析】S2S1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这两束波在B处相遇时叠加;消声器对这两束波都达到了良好的消声效果,这是利用了波的干涉;

[2]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时,如果波程差满足半波长的奇数倍,就可以在B处出现振动减弱,从而达到消声的效果,要使两列波都达到消声效果,需满足

可求得当n=2,m=1时,A、B两点间弯管与直管中声波的路程差为

是消声的最小路程差。【解析】①.干涉②.1.5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①.同时②.矢量和20、略

【分析】【详解】

[1]WiFi信号的频率与北斗导航信号的频率不同;不能产生干涉现象。

[2][3]当Wi-Fi信号穿越墙壁进入另一个房间后,其频率和波速都不变,所以波长不变。【解析】不能不变见解析四、作图题(共3题,共30分)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弹簧振子的位移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子的方向;加速度指向平衡位置,如图。

【解析】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位移总是偏离平衡位置,振子位于C点时离开平衡位置O的位移s如图所示。

(2)加速度总是指向平衡位置,振子位于A点时加速度aA的方向如图所示【解析】(1)(2)2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实验原理,则大头针P4挡住P3本身及P2、P1的像;光路图如下。

【解析】五、实验题(共4题,共28分)2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1]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分别可得

联立解得

为避免碰撞后m1发生反弹,实验中应满足A正确。

故选A。

(2)[2][3]小球1从斜槽上某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小球1的落点在图中的P点,小球1和小球2相撞后,小球1的速度变小,小球2的速度大于小球1的速度,两小球都做平抛运动,故小球2的水平位移较大,所以碰撞后小球1的落地点是M点,小球2的落地点是N点。

(3)[4]根据平抛运动规律

联立可得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因抛出点到地面的高度相同,故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可以通过测量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x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C正确。

故选C。

(4)[5]由(3)的结论可得,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为

代入(1)中的表达式,可得要验证的表达式为【解析】APMC2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1]设m1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0、m2碰撞后的速度为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弹性碰撞满足

联立解得

由于碰后m1向左弹回,则有

(2)[2][3]由题意可知,小球1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3)[4]小球2碰后做平抛运动,则有

联立解得

(4)[5]若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需要满足的关系式为

[6]若碰撞过程是弹性碰撞,则机械能守恒,还需满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