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运维管理企业IT运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_第1页
IT运维管理企业IT运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_第2页
IT运维管理企业IT运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_第3页
IT运维管理企业IT运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_第4页
IT运维管理企业IT运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T运维管理企业IT运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TOC\o"1-2"\h\u32589第一章引言 264661.1项目背景 3149691.2项目目标 32541.3项目范围 32208第二章系统概述 348902.1系统架构 3140112.2功能模块 4197372.3技术选型 426348第三章运维管理策略 583433.1运维管理流程 5174993.1.1流程概述 5297453.1.2流程设计 5110023.1.3流程执行与监控 6114443.2运维团队建设 626833.2.1团队构成 622303.2.2团队培训与考核 6179253.2.3团队协作与沟通 6107603.3运维管理制度 677763.3.1制度制定 6173123.3.2制度执行与监督 6252693.3.3制度修订与优化 622508第四章系统监控与告警 7174254.1监控体系设计 747864.1.1设计原则 7190254.1.2监控体系架构 7253124.1.3监控体系组成部分 774574.2告警机制 8235524.2.1告警设置 8108004.2.2告警通知 8256434.2.3告警处理 8147934.3监控数据分析 868314.3.1数据挖掘 9198244.3.2数据分析 912184.3.3数据可视化 916442第五章故障处理与恢复 9145885.1故障分类与处理流程 979155.2故障预警与预案 10182835.3数据恢复与备份 107728第六章系统功能优化 11193276.1功能评估与测试 1118956.1.1功能评估指标 11159066.1.2功能测试方法 11309236.1.3功能测试工具 1145296.2功能瓶颈分析 12317576.2.1瓶颈分析方法 12119646.2.2常见功能瓶颈 12201236.3功能优化策略 12244936.3.1硬件优化 12207656.3.2软件优化 12273386.3.3系统架构优化 1232761第七章安全防护与管理 13218117.1安全策略制定 1394397.2安全防护措施 13242567.3安全事件处理 1312702第八章系统升级与维护 1415228.1系统升级流程 14304298.2系统维护策略 1472558.3软硬件更新与替换 1515726第九章项目实施与验收 15304719.1项目实施计划 15162079.1.1实施目标 15256479.1.2实施阶段 1596219.1.3实施时间表 1655699.2项目验收标准 1668719.2.1功能验收 16293699.2.2系统稳定性验收 16158299.2.3培训与支持验收 1629839.3项目成果评估 16241749.3.1项目成果评估指标 1652049.3.2项目成果评估方法 1632542第十章售后服务与支持 17505210.1售后服务承诺 171014210.2技术支持与培训 171759010.3长期合作与优化建议 17、第一章引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越来越依赖于IT系统。为了保证企业IT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提高运维管理效率,降低运维成本,企业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IT运维管理系统。本章将详细介绍本项目的背景、目标及范围。1.1项目背景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复杂度的增加,传统的运维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对IT系统管理的需求。在日常运维过程中,企业面临着以下问题:(1)运维工作繁杂,难以集中管理;(2)运维效率低下,影响企业业务发展;(3)运维成本逐年上升,对企业经营造成压力;(4)缺乏有效的运维监控和故障预警机制;(5)运维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形成专业化团队。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企业迫切需要构建一套IT运维管理系统,以提高运维管理效率,降低运维成本,保证业务稳定运行。1.2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构建一套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IT运维管理系统,实现以下目标:(1)实现运维工作的集中管理,提高运维效率;(2)降低运维成本,优化企业资源配置;(3)提高运维人员技能水平,打造专业化运维团队;(4)建立完善的运维监控和故障预警机制,保证业务稳定运行;(5)提升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为业务发展奠定基础。1.3项目范围本项目涉及以下范围:(1)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包括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划分、界面设计等;(2)运维管理系统的部署与实施:包括硬件设备采购、软件部署、网络配置等;(3)运维管理系统的培训与推广:包括运维人员培训、运维知识普及等;(4)运维管理系统的运维与维护:包括系统升级、故障处理、功能优化等;(5)运维管理系统的持续改进: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不断优化系统功能,提升运维管理水平。第二章系统概述2.1系统架构本节主要介绍企业IT运维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为后续功能模块和技术选型的详细阐述奠定基础。企业IT运维管理系统采用分层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数据采集层:负责从各种IT设备、系统和应用程序中实时采集数据,包括硬件信息、功能指标、日志等。(2)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存储,为后续分析和处理提供数据支持。(3)业务逻辑层:实现系统核心功能,包括监控、报警、故障诊断、功能优化等。(4)展示层: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界面,展示系统运行状态、功能数据、报警信息等。(5)系统管理层:负责系统配置、权限管理、日志审计等功能,保障系统稳定运行。以下是企业IT运维管理系统架构图:(此处可插入系统架构图)2.2功能模块企业IT运维管理系统包含以下功能模块:(1)设备监控:实时监控IT设备运行状态,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2)功能分析:对采集到的功能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优化系统功能提供依据。(3)故障诊断:通过日志分析、功能数据对比等方法,快速定位故障原因。(4)报警通知:根据预设的报警规则,及时通知管理员处理异常情况。(5)系统管理:包括用户权限管理、系统配置、日志审计等功能。(6)报表统计:各类统计报表,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7)资源调度:根据业务需求,自动或手动调整资源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2.3技术选型本节主要介绍企业IT运维管理系统在技术选型方面的考虑。(1)数据采集:采用分布式采集技术,支持多种数据源接入,如SNMP、Agent、日志等。(2)数据存储: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存储采集到的数据,如MySQL、Oracle等。(3)数据处理:使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如Hadoop、Spark等,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存储。(4)业务逻辑:采用微服务架构,实现业务模块的解耦和分布式部署。(5)展示层:使用前端框架,如Vue、React等,实现可视化界面。(6)系统管理:基于SpringSecurity实现用户权限管理,基于SpringBoot实现系统配置和日志审计。(7)报表统计:采用报表工具,如JasperReport、ECharts等,统计报表。(8)资源调度:使用资源调度框架,如YARN、Mesos等,实现资源的自动或手动调度。第三章运维管理策略3.1运维管理流程3.1.1流程概述企业IT运维管理流程是保证IT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运维管理流程主要包括系统监控、故障处理、变更管理、功能优化、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流程,企业可以实现对IT系统的全面监控与维护,降低系统故障风险,提高运维效率。3.1.2流程设计(1)系统监控:实时监控IT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各方面。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保证系统稳定运行。(2)故障处理:对发生的故障进行分类、定位、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及时处理故障,降低影响。(3)变更管理:对IT系统的软硬件变更进行审批、实施、跟踪,保证变更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可控。(4)功能优化:定期分析系统功能,找出瓶颈,通过调整配置、优化代码等手段提高系统功能。(5)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证系统安全可靠。3.1.3流程执行与监控(1)制定明确的运维管理流程,保证流程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2)建立流程执行监控机制,对流程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和改进。3.2运维团队建设3.2.1团队构成运维团队应具备多元化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员:(1)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的日常维护、监控、故障处理等。(2)网络工程师:负责网络设备的配置、维护和优化。(3)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的维护、优化和安全。(4)应用运维工程师:负责应用系统的部署、维护和优化。(5)信息安全工程师:负责信息安全防护、检查和改进。3.2.2团队培训与考核(1)定期对团队成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运维水平。(2)建立运维团队考核机制,对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激励优秀员工。3.2.3团队协作与沟通(1)建立有效的团队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畅通。(2)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共同解决运维问题。3.3运维管理制度3.3.1制度制定(1)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运维管理制度,包括运维流程、团队职责、考核标准等。(2)制度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保证运维工作的顺利进行。3.3.2制度执行与监督(1)对运维管理制度进行宣传、培训和推广,保证全体员工了解并遵守。(2)建立运维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对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3.3.3制度修订与优化(1)根据运维管理实际情况,定期对制度进行修订和优化。(2)收集员工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运维管理制度。第四章系统监控与告警4.1监控体系设计系统监控体系是保证企业IT运维管理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本节将详细介绍监控体系的设计原则、架构及其组成部分。4.1.1设计原则(1)全面性:监控体系需全面覆盖硬件、软件、网络、服务等各个方面,保证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掌控。(2)实时性:监控数据需实时收集、处理和展示,以便及时发觉并处理问题。(3)可扩展性:监控体系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快速接入新的监控对象。(4)易用性:监控体系应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便于运维人员快速定位问题并进行处理。4.1.2监控体系架构监控体系架构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展示层和应用层五个部分。(1)数据采集层:负责从各个监控对象获取实时数据,如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2)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数据清洗、数据格式转换等。(3)数据存储层: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便于后续查询和分析。(4)数据展示层:将监控数据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给用户,便于运维人员快速了解系统运行状态。(5)应用层:提供监控管理功能,如告警设置、任务调度等。4.1.3监控体系组成部分(1)硬件监控: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资源的监控。(2)软件监控: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软件资源的监控。(3)网络监控:包括网络流量、网络延迟、网络故障等网络状态的监控。(4)服务监控:包括业务系统、第三方服务等运行状态的监控。(5)安全监控:包括入侵检测、安全漏洞、病毒防护等安全事件的监控。4.2告警机制告警机制是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异常情况进行实时报警,以便运维人员及时处理。以下将从告警设置、告警通知和告警处理三个方面进行介绍。4.2.1告警设置告警设置包括告警阈值设置、告警级别设置和告警对象设置。(1)告警阈值设置:根据监控对象的正常波动范围,设置合理的告警阈值,如CPU使用率超过80%时触发告警。(2)告警级别设置:根据告警的严重程度,设置不同的告警级别,如紧急告警、重要告警和一般告警。(3)告警对象设置:针对不同的监控对象,设置相应的告警规则,如服务器、网络设备等。4.2.2告警通知告警通知是指将告警信息实时推送给运维人员,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邮件通知:将告警信息发送到运维人员的邮箱。(2)短信通知:将告警信息发送到运维人员的手机。(3)企业通知:将告警信息发送到企业。(4)声音告警:通过语音播报告警信息。4.2.3告警处理运维人员收到告警通知后,需及时对告警进行处理。以下为告警处理的一般流程:(1)确认告警:确认告警信息的真实性,排除误报。(2)定位问题:根据告警信息,分析可能的问题原因。(3)处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4)恢复正常:保证系统恢复正常运行。4.3监控数据分析监控数据分析是对监控数据的价值挖掘,有助于发觉系统潜在的问题和优化系统功能。以下将从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三个方面进行介绍。4.3.1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监控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关联规则挖掘:发觉监控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如CPU使用率与内存使用率之间的关系。(2)聚类分析:将相似的数据分为一类,以便发觉系统中的异常情况。(3)时序分析:分析监控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预测未来的系统状态。4.3.2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挖掘出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统计分析:对监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2)贡献度分析:分析不同监控对象对整体功能的影响程度。(3)异常检测:识别监控系统中的异常数据,并进行分析。4.3.3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监控数据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便于运维人员快速了解系统运行状态。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法:(1)折线图:展示监控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2)柱状图:展示监控数据在不同时间点的对比。(3)饼图:展示监控数据在整体中的占比。(4)散点图:展示监控数据之间的关系。第五章故障处理与恢复5.1故障分类与处理流程在IT运维管理系统中,故障的分类与处理流程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故障通常根据其影响范围、紧急程度和故障原因进行分类。(1)故障分类故障可分为以下几类:a.硬件故障: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的故障。b.软件故障: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等软件的故障。c.网络故障:包括网络连接、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故障。d.人为故障:由于操作失误、配置错误等原因导致的故障。e.其他故障:如电力故障、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因素导致的故障。(2)故障处理流程故障处理流程如下:a.故障发觉:通过监控系统、用户反馈等途径发觉故障。b.故障评估:对故障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故障级别和影响范围。c.故障定位:通过日志分析、系统检查等方法定位故障原因。d.故障处理:根据故障类型和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e.故障恢复:在故障处理后,对系统进行恢复,保证正常运行。f.故障总结:对故障处理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5.2故障预警与预案故障预警与预案是预防故障发生和降低故障影响的重要手段。(1)故障预警故障预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发觉异常情况及时报警。b.日志分析:分析系统日志,发觉潜在故障隐患。c.预警阈值设置:根据系统功能和业务需求,设置合理的预警阈值。d.预警信息推送:将预警信息及时推送给运维人员,以便快速响应。(2)预案制定预案制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故障分类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制定相应的处理预案。b.处理流程预案:明确故障处理流程,保证故障处理的有序进行。c.资源调度预案:在故障发生时,合理调配系统资源,降低故障影响。d.人员培训预案:加强运维人员培训,提高故障处理能力。5.3数据恢复与备份数据恢复与备份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1)数据备份数据备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a.定期备份: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对数据进行备份。b.实时备份:对关键数据进行实时备份,保证数据安全。c.异地备份: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异地,防止因地域原因导致的数据丢失。d.多层次备份:对数据进行多层次的备份,提高数据恢复成功率。(2)数据恢复数据恢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a.系统故障恢复:在系统发生故障后,对数据进行恢复。b.数据丢失恢复:在数据丢失后,通过备份进行恢复。c.数据损坏恢复:对损坏的数据进行修复,恢复数据完整性。d.数据迁移恢复:在数据迁移过程中,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第六章系统功能优化6.1功能评估与测试为保证企业IT运维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功能评估与测试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6.1.1功能评估指标功能评估指标是衡量系统功能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响应时间:系统处理请求所需的时间。(2)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请求数量。(3)资源利用率:系统资源的占用情况,如CPU、内存、磁盘等。(4)并发能力:系统同时处理多个请求的能力。6.1.2功能测试方法功能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压力测试:模拟高负载情况下系统的运行状况,以检验系统在高压力下的功能。(2)负载测试:模拟实际运行环境中系统的负载情况,以检验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3)长时间运行测试:检验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下的稳定性和功能。6.1.3功能测试工具功能测试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1)LoadRunner:一款功能强大的功能测试工具,可以模拟多种客户端请求,支持多种协议。(2)JMeter:一款开源的功能测试工具,适用于Web应用和接口测试。(3)Locust:一款基于Python的开源功能测试工具,适用于分布式系统测试。6.2功能瓶颈分析功能瓶颈分析是找出系统功能瓶颈的关键步骤,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6.2.1瓶颈分析方法(1)分析日志:通过分析系统日志,找出可能导致功能瓶颈的原因。(2)监控系统资源:实时监控CPU、内存、磁盘等资源的使用情况,找出资源瓶颈。(3)代码审查:检查代码中可能导致功能瓶颈的部分,如循环、递归、数据库访问等。6.2.2常见功能瓶颈(1)数据库:数据库访问慢、索引不合理等可能导致功能瓶颈。(2)网络延迟:网络延迟可能导致系统响应时间变长。(3)硬件资源不足:CPU、内存、磁盘等硬件资源不足可能导致系统功能下降。6.3功能优化策略针对功能瓶颈分析的结果,以下提出几种功能优化策略:6.3.1硬件优化(1)增加服务器硬件资源:提高CPU、内存、磁盘等硬件资源的配置。(2)网络优化:提升网络带宽,降低网络延迟。6.3.2软件优化(1)数据库优化:合理设计索引,优化SQL语句,提高数据库访问速度。(2)代码优化:优化循环、递归等可能导致功能瓶颈的代码。(3)资源池管理:合理配置资源池,提高系统并发处理能力。6.3.3系统架构优化(1)分布式架构:采用分布式架构,提高系统并发处理能力。(2)负载均衡:通过负载均衡技术,合理分配请求,提高系统功能。(3)缓存策略:合理使用缓存,降低数据库访问压力,提高系统响应速度。第七章安全防护与管理7.1安全策略制定在构建企业IT运维管理系统时,安全策略的制定。安全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安全目标:企业应首先明确安全策略的目标,保证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2)制定安全方针:安全方针是企业安全策略的核心,包括对安全管理的总体要求、安全责任的划分、安全措施的实施等内容。(3)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账户管理、权限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日志审计等。(4)安全培训与宣传: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护能力。(5)安全策略评估与更新:定期评估安全策略的有效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完善。7.2安全防护措施为保证企业IT运维管理系统的安全,以下安全防护措施应得到有效实施:(1)防火墙:部署防火墙,对进出系统的数据进行过滤,阻止非法访问和攻击。(2)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发觉并阻止恶意攻击行为。(3)安全审计:对系统操作进行实时审计,发觉异常行为,及时采取措施。(4)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保证数据安全。(5)病毒防护:定期更新病毒库,对系统进行病毒查杀,防止病毒感染。(6)备份与恢复:定期备份关键数据,保证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快速恢复。7.3安全事件处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事件处理机制,以下为安全事件处理的一般流程:(1)事件发觉:通过安全审计、入侵检测等手段发觉安全事件。(2)事件报告:及时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发觉的安全事件。(3)事件评估:对安全事件的影响范围、严重程度进行评估。(4)应急响应: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降低安全事件影响。(5)事件调查:对安全事件进行调查,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6)整改落实:根据调查结果,对系统进行整改,保证类似事件不再发生。(7)事件总结:对安全事件进行总结,提高安全防护能力。第八章系统升级与维护8.1系统升级流程系统升级是保证企业IT运维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以下是系统升级的流程:(1)需求分析:需对当前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明确系统升级的目标和需求。(2)方案制定:根据需求分析,制定详细的系统升级方案,包括升级范围、升级内容、升级时间等。(3)风险评估:对升级方案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应对措施。(4)升级准备:在升级前,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保证他们了解升级过程和操作方法。同时备份原有系统数据,以防升级失败。(5)升级实施:按照升级方案,分步骤进行系统升级。在升级过程中,监控升级进度,保证升级顺利进行。(6)升级验证:升级完成后,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功能测试,保证系统正常运行。(7)备份恢复:如升级失败,及时恢复备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8.2系统维护策略为了保证系统稳定运行,需制定以下系统维护策略:(1)定期检查: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发觉并解决潜在问题。(2)故障处理:建立故障处理机制,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3)功能优化: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对系统进行功能优化,提高系统运行效率。(4)安全防护:加强系统安全防护,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5)培训与指导: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运维能力。8.3软硬件更新与替换软硬件更新与替换是系统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软硬件更新与替换的注意事项:(1)硬件更新:根据业务需求和发展趋势,定期更新服务器、存储、网络等硬件设备。(2)软件更新:关注软件供应商的版本更新,及时升级系统软件和应用程序。(3)兼容性测试:在更新软硬件前,进行兼容性测试,保证新设备或软件与现有系统兼容。(4)数据迁移:在替换硬件或软件时,保证数据迁移顺利进行,避免数据丢失。(5)备份恢复:在更新软硬件前,备份原有数据,以便在升级失败时恢复。第九章项目实施与验收9.1项目实施计划9.1.1实施目标本项目实施的主要目标在于保证企业IT运维管理系统的顺利上线和稳定运行,提升企业IT运维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具体目标如下:(1)完成系统的设计、开发和部署工作。(2)保证系统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具备良好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3)实现系统与现有业务系统的无缝集成。(4)提高企业IT运维团队的操作熟练度。9.1.2实施阶段项目实施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需求分析与设计阶段:深入调研企业现有业务需求,明确系统功能模块,制定系统设计方案。(2)系统开发阶段: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编码、测试和调试,保证系统功能完善、功能稳定。(3)系统部署与培训阶段:完成系统部署,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保证系统顺利上线运行。(4)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对系统进行持续优化,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满足企业业务发展需求。9.1.3实施时间表根据项目实施阶段,制定以下时间表:(1)需求分析与设计阶段:预计3个月完成。(2)系统开发阶段:预计6个月完成。(3)系统部署与培训阶段:预计1个月完成。(4)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持续进行。9.2项目验收标准9.2.1功能验收(1)系统功能完整,符合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