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狂人日记读后感_第1页
鲁迅小说狂人日记读后感_第2页
鲁迅小说狂人日记读后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迅小说狂人日记读后感TOC\o"1-2"\h\u21979第一章《狂人日记》的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 18125第二章《狂人日记》的主要内容剖析 121046第三章我对《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理解 223389第四章从《狂人日记》看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11108第五章感受《狂人日记》独特的叙事视角与语言风格 220811第六章《狂人日记》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引用原文为证 321581第七章鲁迅创作《狂人日记》的意图与价值思考 32325第八章读《狂人日记》后的收获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3第一章《狂人日记》的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狂人日记》创作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的中国,封建帝制虽然已经被推翻,但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地束缚着人们的头脑。社会处于一种新旧交替的动荡之中,传统的礼教、道德观念压抑着人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鲁迅以笔为剑,试图划破封建黑暗的天幕。《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这一地位就如同在一潭死水中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它开启了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新纪元。例如,在当时很多人还沉浸在文言文的世界里,鲁迅大胆地采用白话来创作小说,这使得文学更贴近大众,更能反映大众的心声。就像小说中描写的“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这种直白的描写,在文言文盛行的时代是非常罕见的。第二章《狂人日记》的主要内容剖析《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视角展开叙述。狂人总觉得周围的人都要吃他,从家人到邻居,甚至是街上的陌生人。他看到人们的眼神中都充满着一种异样的凶狠。比如文中写“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狂人在这种极度的恐惧中开始对周围的人和事进行审视和思考。他发觉封建礼教下的社会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那些看似正常的礼仪、规矩背后隐藏着残酷的真相。像传统的孝道,在某些情况下被扭曲为对人性的压抑。狂人的大哥,在表面上是遵循着封建礼教的兄长,但在狂人的眼中,他也可能是参与“吃人”的一员。狂人不断地翻看着历史,发觉满本都写着“吃人”二字,这揭示了封建历史的黑暗本质。第三章我对《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理解“狂人”这个形象是非常独特的。他看似疯癫,实则是最清醒的人。他的疯癫是对封建礼教压迫下人们麻木状态的一种反抗。在那个大家都习以为常地遵循封建礼教的社会里,狂人却能看到其中的不合理和残酷。他就像安徒生童话里那个说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一样。比如,狂人的恐惧其实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极端反映。他害怕被吃,是因为他看到了周围人被封建礼教吞噬灵魂后的麻木。他的多疑也是有根源的,他不能理解为什么大家都要遵循那些压抑人性的规矩。他对周围人的审视,就像一束光照进黑暗的角落,虽然微弱,但却足以刺痛那些习惯了黑暗的眼睛。他是一个孤独的觉醒者,周围没有人和他站在同一战线,他只能独自面对那个“吃人”的世界。第四章从《狂人日记》看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在《狂人日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家庭关系来看,狂人的家庭本应是温暖的港湾,但在封建礼教的影响下,却成了可能“吃人”的地方。像狂人的大哥,他按照封建礼教的要求来对待狂人,却没有真正的兄弟情谊。在社会层面,那些传统的等级制度、礼仪规范,压抑着人们的自由和个性。比如封建的婚姻制度,很多女性就像被捆绑在礼教柱子上的牺牲品。文中“易子而食”“割股疗亲”等事例虽然看似极端,但却反映了封建礼教下人性被扭曲的事实。在这种礼教下,人们失去了基本的人性,只知道遵循所谓的规矩,而不顾及他人的生命和尊严。第五章感受《狂人日记》独特的叙事视角与语言风格《狂人日记》的叙事视角十分独特,它采用了第一人称“我”,也就是狂人的视角来叙述。这种视角让读者能够深入到狂人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地体验他的恐惧、疑惑和觉醒。例如当狂人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读者仿佛就跟狂人一起在探究历史的真相。在语言风格上,鲁迅运用了简洁、犀利的白话。他的语言没有过多的修饰,却直击要害。像“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短短几个字,就烘托出一种紧张的氛围。第六章《狂人日记》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引用原文为证《狂人日记》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令人触目惊心。原文中“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这一段就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下人们的盲目跟风和对异己的迫害。哪怕是毫无瓜葛的小孩子,也在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下,对狂人表现出敌意。再如“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这一句把封建礼教下人们相互猜忌、相互提防的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第七章鲁迅创作《狂人日记》的意图与价值思考鲁迅创作《狂人日记》的意图是多方面的。,他想要唤醒沉睡在封建礼教噩梦中的民众。当时的人们大多对封建礼教的危害浑然不觉,鲁迅希望通过狂人这个形象,让大家看到封建礼教是如何吞噬人性的。另,他也是在对封建传统文化进行批判。他用“吃人”二字概括封建历史,就是想让人们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从价值上看,《狂人日记》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在于它推动了社会的思想变革。它让更多的人开始思考封建礼教的合理性,鼓励人们去追求自由、平等的人性。就像它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一样,成为了思想解放的号角。第八章读《狂人日记》后的收获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读了《狂人日记》后,我收获颇丰。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礼教的危害,也对人性在压抑环境下的扭曲有了更深的理解。在现代社会,虽然封建礼教已经不复存在,但仍然有一些类似于封建礼教的东西在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