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夏商西周_第1页
专题01-夏商西周_第2页
专题01-夏商西周_第3页
专题01-夏商西周_第4页
专题01-夏商西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先秦①●夏商西周阶段特征总体特征→分层特征01考点突破试题分析→规律技巧02课堂小结考点集锦→规律技巧03目录基本史实特征政治经济文化█阶段特征▌早期文明的奠基分封制宗法制青铜时代井田制礼乐制度甲骨文血缘浓厚家国一体权力分散尚未集权神权逐步走向人文刀耕火种土地国有人文主义兴起分封制点击此处添加正文井田制点击此处添加正文宗法制点击此处添加正文█高频考点突破▌早期文明的奠基(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答案】A█高考真题▌考点●分封制│背景(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答案】B(2019•四川绵阳三模•24)商人尚鬼,认为鬼神主宰万事万物,唯有商王能受其感应;周人则认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一解释意在说明A.新政权统治的合法性B.商人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祀C.商人从未实行过德治D.宗教迷信是商灭亡的根源【答案】A█追踪模拟▌考点●分封制│背景(2019·湖北武汉五月调研·24)《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

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

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答案】B█规律技巧▌分封制│背景基础知识考察方式解题技巧主观目的巩固统治常规知识点熟悉基础客观背景武王伐纣刀耕火种创新情景方式打破惯性思维方根据情境中材料结合备选中答案进行逻辑分析判断人文主义兴起(2019•安徽马鞍山三模•24)西周的诸侯不仅要保持自身群体内部的团结,还要深入土著居民之中,更须与周王室保持密切的关系,以为藩屏.这说明分封制A.有利于周朝统治的巩固B.实现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C.避免了宗族内部的冲突D.弥合族群之间的巨大差异█模拟真题▌考点●分封制│措施【答案】A(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A█高考真题▌考点●分封制│措施(2019·福建厦门二模·24)西周时,周王授予诸侯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力,包括组织城防、分派劳役、划定田亩、贡献土产等具体内容;各邦族多依旧保有其宗族组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A.儒家礼乐文明推动文化认同

B.中央政府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管理C.分封制的推行促进族群融合

D.土著邦族作为新兴政治力量崛起█追踪模拟▌考点●分封制│措施【答案】C█规律技巧▌分封制│过程措施基础知识考察方式解题技巧过程西周鼎盛东周解体措施与目的或者影响结合提供新情景熟悉基础结合背景影响进行推理判断措施主体周天之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区域平原(核心王族)权利土地人口义务勤王朝觐贡赋(2019·江苏盐城三模·1)《史记·晋世家》载:“(晋)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曲沃邑大于翼。翼,晋君都邑也。”之后,桓叔之孙晋武公伐翼,灭晋缗侯,“尽并晋地而有之”。这说明当时A.诸侯争霸推动社会转型

B.分封制受到较大冲击C.兼并战争促进国家统一

D.王室与地方矛盾尖锐█模拟真题▌考点●分封制│影响【答案】B█规律技巧▌分封制│影响基础知识考察方式解题技巧影响巩固统治扩大疆域发展经济传播文明常规考察打破惯性思维方根据情境中材料结合备选中答案进行逻辑分析判断结合措施创新情景血缘浓厚地方独立倾向常规考察分封制点击此处添加正文井田制点击此处添加正文宗法制点击此处添加正文█高频考点突破▌早期文明的奠基(2019·无锡一模)据《荀子·儒效》载:“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由此可见周朝A.神权与王权相互结合B.以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C.王权受到诸侯国限制 D.周天子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模拟真题▌考点●宗法制│背景目的【答案】B█规律技巧▌宗法制│背景目的基础知识考察方式解题技巧目的直接目的继承问题常规考察熟悉基础根本目的巩固统治创新情景方式打破惯性思维方根据情境中材料结合备选中答案进行逻辑分析判断(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高考真题▌考点●宗法制│措施【答案】B█规律技巧▌宗法制│措施基础知识考察方式解题技巧内容父系血缘常规考察熟悉基础嫡长子继承优先创新情景方式打破惯性思维方根据情境中材料结合备选中答案进行逻辑分析判断大宗小宗分享国家不同政治权利(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高考真题▌考点●宗法制│影响【答案】A易混分封制宗法制瓦解是一个量变的过程,秦以后其影响仍然存在,如汉初郡国并行、八王之乱等;宗法制瓦解指的是国家政治权力分配不再以宗族血缘为主而是以德才█规律技巧▌宗法制│影响基础知识考察方式解题技巧影响缓解内部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家族文化(家谱)常规考察打破惯性思维方根据情境中材料结合备选中答案进行逻辑分析判断创新情景方式家族观念本位主义(2019·山东青岛二模·24)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封于卫,周公作《康诰》《酒诰》等告诫他“元恶大憝(奸恶),矧惟不孝不友。”《周礼》中又强调“父子不得相诉,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这反映了西周时期A.家族政治与道德观念结合

B.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C.初步确立起儒家伦理道德

D.社会秩序保持长期稳定【解析】“元恶大憝(奸恶),矧惟不孝不友”属于道德范畴,“父子不得相诉,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是强烈的家族观念,故选A项;“父子不得相诉,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与分封制无关,不属于宗法制的内容,排除B项;“西周初年”没有儒家的概念,排除C项;“武王之弟康叔封于卫,周公作《康诰》《酒诰》等告诫他”无法反应当时社会秩序的情况,排除D项。【答案】A█追踪难点▌考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区别和联系│判断(2018.4·浙江高考·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答案】D█追踪难点▌考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区别和联系│判断血缘中央和地方关系家国一体█追踪难点▌考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区别和联系│判断█规律技巧▌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特点│基础知识考察方式解题技巧影响家国一体血缘浓厚权力分散尚未集权神权淡化人文兴起创设新情景打破惯性思维方根据情境中材料结合备选中答案逻辑分析判断分封制点击此处添加正文井田制点击此处添加正文宗法制点击此处添加正文█高频考点突破▌早期文明的奠基(2019·江苏高考·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A█模拟真题▌考点●井田制│基础知识考察方式规律技巧背景刀耕火种金石并用与分封制联系考与后世土地制度对比联系熟悉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