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9)“无讼”+(10)“无为政治”(原卷版)_第1页
《乡土中国》(9)“无讼”+(10)“无为政治”(原卷版)_第2页
《乡土中国》(9)“无讼”+(10)“无为政治”(原卷版)_第3页
《乡土中国》(9)“无讼”+(10)“无为政治”(原卷版)_第4页
《乡土中国》(9)“无讼”+(10)“无为政治”(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讼”——《乡土中国》复习全计划一、“无讼”思维导图二、填空题1.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就会联想到“”之类的恶行。2.可是在都市里律师之上还要加个字,报纸的封面可能全幅是律师的题名录。3.在都市社会中一个人不明白法律,要去请教别人,并不是件之事。4.但是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问题,不是个。5.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而不是。6.理想的礼治是,不必。打官司也成了一种之事,表示。7.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是不能侵犯的。8.现代的社会中并不把看成一种固定的规则,一定得随着时间而改变其内容。9.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的行为,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的机构了。10.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三、判断题1.在乡土社会里,讼师是没有地位的。()2.在都市里,律师并不受人尊重,只是人们不得不需要他。()3.在都市社会中,一个人不懂法是不正常的。()4.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和折狱。()5.乡土社会中,折狱的程序非常讲究证据。()6.作者用足球比赛中裁判官吹哨子、发球等说明法治社会的性质。()7.维持法治秩序比维持礼治秩序更需要修身。()8.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就是一种惩罚而非教育的过程。()9.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表达了对礼治社会的一种看法。()10.现代都市社会中,刑罚的用意主要是“以儆效尤”。()11.现代社会中,法律是一成不变的。()12.现代的司法不能在乡土社会中彻底推行主要是因为宣传不到位,加大宣传即可。()13.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进行一番改革,法律和法庭才可能有效推行下乡。()四、阅读题1.这一篇的题目是《无讼》,乡土社会真的没有诉讼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2.本篇所谈的“诉讼”和上一篇所谈的“礼治秩序”有什么关系?请梳理两篇的内容,找出其相关联的地方。

“无为政治”——《乡土中国》复习全计划一、“无为政治”思维导图二、填空题1.论权力的人多少可以分成两派,两种看法:一派是偏重在的一方面,另一派是偏重在的一方面。2.从一方面着眼的,权力表现在的形态里。3.有人觉得权力本身是具有引诱力的,人有“”。这种看法忽略了。4.人们喜欢的是从权力得到的。5.甲团体想用权力来统治乙团体以谋得经济利益,必须有一前提:就是;说得更明白一些,,去引诱甲团体来征服他。6.同意权力却有着一套的限制。依我在上面所说的,同意权力是的产物。三、判断题1.权力只分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2.横暴权力只存在于冲突过程。()3.横暴权力是为了维持支配与被支配关系的手段,它是压迫性质的,是上下之别。()4.横暴权力的表现就是政府、国家组织的建立。()5.阶级消失了,横暴权力才会消失。()6.同意权力是经济分工的表现。()7.小国寡民是同意权力的一种反应。()8.在事实层面,政府要么代表横暴权力,要么代表同意权力。()9.美国只有同意权力。()10.人们喜欢权力是因为权力本身。()11.一个只生产他生存必需的消费品的人有可能做别人的奴隶。()12.乡土社会不能建立横暴权力。()13.乡土社会没有能够支撑强大的横暴权力的基础。()14.中国历史是“有为”与“无为”的循环。()15.乡土社会中,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都不强大。()四、名词解释1.横暴权力2.同意权力五、阅读题中国的历史可助证这个看法:一个雄图大略的皇权,为了,筑城修河,这些原不能说是什么虐政,正可视作一笔投资,和罗斯福造田纳西工程性质可以有相类之处。但是,缺乏储蓄的农业经济受不住这种工程的费用,于是百姓,与汝偕亡地和皇权为难了。()。尽管如此,陈胜吴广之流仍,天下于是大乱。人民死亡遍地,人口减少,乱久必治,又形成一个没有比休息更能引诱人的局面,皇权力求无为,所谓养民。养到一定程度,皇权逐渐笼络了一些力量,雄图大略又刺激了皇帝,循环又因而复始。横暴权力有着经济的拘束,于是在的背景下,乡土社会把人民切身的公事让给了同意权力去经营。可是同意权力却有着一套经济条件的限制,分工体系发达,这种权力才能跟着扩大。乡土社会是小农经济。在经济上,每个农家,除了盐铁之外,必要时很可能关门自给。于是我们很可以想象同意权力的范围也可以小到“关门”的程度。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开疆辟土怨声载道揭竿而起天高皇帝远B.利欲熏心怨声载道铤而走险民少相公多C.开疆辟土民怨沸腾铤而走险天高皇帝远D.利欲熏心民怨沸腾揭竿而起民少相公多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种有为的皇权加强对内的压力,以维护皇权的统治B.这种有为的皇权不能不同时加强对内的压力,以维护皇权的统治C.这种有为的皇权把对内的压力加强,用来维护皇权的统治D.对内的压力被这种有为的皇权加强,从而维护皇权的统治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养到一定程度,皇权逐渐累积了一些力量,雄图大略又刺激了皇帝,又因而循环复始。B.养到一定程度,一些力量逐渐被皇权累积,刺激皇帝的雄图大略,又因而循环复始。C.养到一定程度,皇权逐渐笼络了一些力量,这力量又刺激皇帝的雄图大略,循环又因而复始。D.养到一定程度,皇权逐渐累积了一些力量,这力量又刺激皇帝的雄图大略,循环又因而复始。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社会分工的结果,每个人都不能“不求人”而生活。A.分工对于每个人都有利的,因为这是经济的基础,人可以花费较少劳力得到较多收获;劳力是成本,是痛苦的,人靠了分工,减轻了生活担子,増加了享受。享受()是人所乐从的,但贪了这种便宜,每个人都不能自足了,不能(),不能不管“闲事”,因为如果别人不好好的安于其位的做他所分的工作,就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这时,为了自己,不能不干涉人家了。B.同样的,自己如果不尽其分,也会影响人家,受着人家的干涉。这样发生了权利和义务,从干涉别人一方面说是权利,从自己接受人家的干涉一方面说是义务。各人有维持各人的工作、维持各人可以互相监督的责任。C.没有人可以“任意”依自己高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得遵守着大家同意分配的工作。可是这有什么保障呢?如果有人不遵守怎么办呢?这里发生共同授予的权力了。这种权力的基础是社会契约,是“同意”。D.这权力愈扩大,社会分工也愈复杂。如果不愿意受这种权力的限制,只有回到“不求人”的境界里去做鲁滨生,那时才真的顶天立地。不然,也得“小国寡民”以减少权力。再说得清楚些,得抛弃经济利益,不讲享受,象人猿泰山一般回到原始生活()上去。不然的话,这种权力也总解脱不了。——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同意权力。(1)填在原文()里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固然独善其身水准B.当然独善其身状态C.自然坐视不管水准D.虽然坐视不管状态(2)与文中的“同意权力”的发生比较一致的说法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