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60-以“碳中和”为例探讨可持续发展之路_第1页
微专题60-以“碳中和”为例探讨可持续发展之路_第2页
微专题60-以“碳中和”为例探讨可持续发展之路_第3页
微专题60-以“碳中和”为例探讨可持续发展之路_第4页
微专题60-以“碳中和”为例探讨可持续发展之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专题60以“碳中和”为例探讨可持续发展之路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主题探究式课件对人类社会而言,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一方面维系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人类合理和适度的索取,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但是,当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1.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环境人类社会环境物质和能量废弃物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衰竭产生产生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2.人类对环境的索取与排放2021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走进公众视野。我国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需要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推动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改变,需要我们每个人在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行动起来,挖掘减排潜力。主题探究

“碳达峰”与“碳中和”

(1)说出“碳达峰”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并举例说明该环境问题对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功能可能造成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导致蒸发加剧,使得一些地区干旱加重,影响自然环境的调解服务功能;全球变暖导致气温降水分布变化,使得作物种植区和产量变化,影响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环境问题的表现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如下:自然资源枯竭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污染大气、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日趋全球化超越国界和地域界限,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趋势,如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污染。环境问题的表现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水、大气等污染。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短缺等。(2)联系: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环境环境人类空间物质能量废弃物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环境问题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等等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化减少等等生态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海洋污染产生产生表现表现乡村城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差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表现的地域差异环境问题的整治环境问题的整治

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存储、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2019年6月25日,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将入法,2019年9月大连在每个垃圾分类投放点设督导员,上海成为第一个中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垃圾分类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一般可分为政策、法规性的措施,工程、技术类的措施,宣传、教育类的措施等,应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问题具体措施环境污染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短缺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环境问题的整治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生产废弃物环境资源物质产品、资金等劳力、科技等生活废弃物环境资源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2.内涵1.概念社会经济生态人的管理调控2021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走进公众视野。我国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需要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推动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改变,需要我们每个人在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行动起来,挖掘减排潜力。主题探究

“碳达峰”与“碳中和”

(2)据图说明提出该原则的依据。以全球变暖为突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1960-2015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变化图

1960-2015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图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碳排放,共同承担责任;发达国家碳排放累计量大、人均排放量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总量增加快;发达国家应率先减排,同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三大原则侧重点不同,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为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人类已经做了很多的尝试其中,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可持续消费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践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2)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

(1)面临的挑战:①人口众多:庞大的人口数量,尤其是低素质人口过多。②资源相对短缺:人均占有量较少,利用率较低。③极大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仍在发展,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2)行动: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主题探究2】常熟大豆产业循环链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链是江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这条大豆循环产业链上游的甲公司,通过低温榨油获取豆油和低温豆粕,下游的丙公司将残余豆渣加工成饼干、生物有机肥和饲料。居核心的乙公司从豆粕中提取蛋白制成“第八大人造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并从废水中提取淀粉酶,将其加工成啤酒催化剂和食品添加剂。这样原来被遗弃的豆渣、废水、豆粕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从而使大豆在从生产、加工到肥料回田过程中形成了一条以大豆深加工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1)丙公司生产的有机肥与普通的工业化肥相比,其显著的特点有哪些?(土壤肥力和成本等角度)普通的工业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使土壤肥力下降,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工业化肥生产消耗的原料、能源多,生产成本高,而有机肥可就地取材,成本低廉。【主题探究2】常熟大豆产业循环链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链是江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这条大豆循环产业链上游的甲公司,通过低温榨油获取豆油和低温豆粕,下游的丙公司将残余豆渣加工成饼干、生物有机肥和饲料。居核心的乙公司从豆粕中提取蛋白制成“第八大人造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并从废水中提取淀粉酶,将其加工成啤酒催化剂和食品添加剂。这样原来被遗弃的豆渣、废水、豆粕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从而使大豆在从生产、加工到肥料回田过程中形成了一条以大豆深加工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2)乙公司的产品很容易地打破了欧美贸易的“绿色壁垒”,畅销欧美市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其原料为天然植物蛋白纤维,产品属于绿色产品。【主题探究2】常熟大豆产业循环链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链是江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这条大豆循环产业链上游的甲公司,通过低温榨油获取豆油和低温豆粕,下游的丙公司将残余豆渣加工成饼干、生物有机肥和饲料。居核心的乙公司从豆粕中提取蛋白制成“第八大人造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并从废水中提取淀粉酶,将其加工成啤酒催化剂和食品添加剂。这样原来被遗弃的豆渣、废水、豆粕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从而使大豆在从生产、加工到肥料回田过程中形成了一条以大豆深加工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3)该循环生产模式与普通生产模式相比,突出的好处有哪些?(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利于保护环境、延长产业链、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节约资源;实现了“变废为宝”,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了农、工、商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深度,丰富了产品种类,拓宽了产品市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收入。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核心提高生态效益方式环境友好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实践工业农业公众注意:清洁生产并非不产生任何废弃物清洁生产是相对的,是与传统生产技术相比较而言的,清洁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废弃物,只是相对而言废弃物产生较少。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循环经济发展清洁生产推行生态农业适度消费(可持续性消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2021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走进公众视野。我国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需要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推动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改变,需要我们每个人在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行动起来,挖掘减排潜力。主题探究

“碳达峰”与“碳中和”

(3)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承诺,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列举作为中学生,你可以采取的行动。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减少污染产生;呵护自然生态等。每个人都需要从日常生活出发,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可持续消费倡导“减量、重复使用、回收、再生”的原则可持续消费旨在通过每个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典题精练2019年3月5日全国两会工作报告中重申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强调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保障环境质量的发展模式)。据此完成1、2题。1.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能够(

)A.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B.延长农作物生长期C.扩大农作物种植范围

D.保障农作物上市时间2.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大力开发山区荒地

B.禁止开发沿海滩涂C.舟山近海海域实施伏季休渔

D.浙北平原大力发展放牧业ACDC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3.“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4.“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典题精练高考链接(2019·课标全国Ⅲ)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肥料

B.原料C.能源

D.产品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