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劝学(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专题13-劝学(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专题13-劝学(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专题13-劝学(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专题13-劝学(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题课题:《劝学》教案班级授课(完成)时间教师(学生)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4.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提纲式教学法;2.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难点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3.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教学过程【导语】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古乐府诗《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知识链接】1.题解《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发生了转移。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2.作者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安泽)人。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故又称“孙卿”。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主张“明礼义而化之”,即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善人性的恶,所以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的功能。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法学家韩非子、秦朝丞相李斯、汉朝丞相张苍均是其优秀弟子,可见荀子之学为实学也。《荀子》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为:人为努力)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依顺这种人性,所以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残杀陷害就产生而忠诚守信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耳朵、眼睛的贪欲,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淫荡混乱就产生而礼义法度就消失了。)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3.创作背景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而荀子却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的门人韩非、李斯成为战国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预习检测】1.读准下列字词的语音。中(zhòng)輮(róu)舆(yú)有(yòu)槁暴(gǎopù)砺(lì)参省(cānxǐng)知(zhì)明须臾(yú)跂(qì)舆(yú)楫(jÍ)生(xìng)蛟(jiāo)跬(kuǐ)骐骥(qíjì)驽(nú)锲(qiè)镂(lòu)跪(guì)蟮(shàn)螯(áo)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答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提出观点】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已:动词,停止。1.情有感情地、侧重地朗读观点句。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2.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答案】“君子”即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更具有说服力。【学习的意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及用法。青:靛青,一种染料。于:介词,从。蓝:蓼蓝。蓼(liǎ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而:连词,表转折。于:介词,表比较。(形容词+介词于+名词)为:动词,冻结成,凝成。而:连词,表转折。于:介词,表比较。中:动词,合乎,符合。(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輮: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动词的使动,使…弯曲。以:把。为:当作。曲:形作名,曲度、弧度。规:圆规,测圆的工具。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槁暴,枯干。挺:挺直。然:这样。者:者字结构。也:句末语气词。构成判断句的条件:1.单句。能找出主谓宾(不是复句,也不是其他成分)2.“者”前,“也”前均是名词或名词性的词语3.“者”前,“也”前的名词构成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4.“者”为句中语气词,起到提示或停顿的作用,“也”处在句末,表示判断的语气。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是)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是)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不是)(之…者:定语后置的标志,也不表示判断语气,也前不是名词性,前后也不是被包含包含的关系)如:良庖岁更刀,割也。(不是)(割不是名词性,前后也不是被包含包含的关系)(原因是)受绳:用墨线量过。金: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知识的渊博。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讲。知(zhì):通“智”,智慧。明:明达。【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把它烤弯制作成车轮,(那么)它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把它晒干,也不会再挺直,是火的熏烤使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行为也不会有过错了。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答案】①“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②“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③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为加工或自然变化,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学习可以提高自己。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同);“轮”“木”“金”的比喻(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为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学习可以改变自己。)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只有“博学”,并以所学知识省察自己,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学习对改造人的品行也起决定作用。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木要改造成为“中规”的轮,就要“輮”;刀剑要使它锋利,就要“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比喻论证:这种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去论证某种道理的方法就是比喻论证法。如:“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用逃跑五十步的人嘲笑逃跑一百步的人来婉转指责好战的梁惠王只不过给老百姓一点善意而已(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他与其他国君一样:好战。其本质都是一样的。此为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的区别:一、从属性上区别:类比论证是用两个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进行比较。甲事物(指客体)具有某种属性,从而论证乙事物(指主体)也具有某种属性。邹忌和齐王同为统治阶级,他们具有同样的阶级属性。邹忌通过自身的经历: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于臣,故美于徐公。推出同为统治者的齐王也具有相似的属性: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王之蔽甚矣。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悉的、易懂的具体事物证明人们较生疏的、难以理解的抽象道理的一种论证方法。喻体和主体两个事物属性不同(即不是同类),而只是有某些相似点。譬如:《谏太宗十思疏》中,治理国家需要积累德义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本身属于不同属性的事物,只是存在相似点。这一点是基于比喻的修辞手法。二、从论证的基础不同上区别:类比论证的基础是类比推理,应从事实出发,又要回到事实,并受事实的检验。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如果邹忌不是以自身经历为事实基础,那么,类比推理就没有起点。又如齐威王没有和类比的事实有相同的属性,也不能推出“王之蔽甚矣”的正确结论。由此可见,客体事物(邹忌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的事实)在论证中起着印证主体事物(齐王“蔽甚矣”)的作用。比喻论证的基础是比喻辞格,不一定是实有其事的,可以合理地想象、虚构出某种情况或形象。如《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学习本身与“青”“冰”没有关系,这里靠修辞,借“青于蓝”“寒于水”说明学习的意义。三、从论证效果上区别:类比论证着重点在说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里是通过相同的属性“妻私”、“妾畏”、“客求”和“宫妇私”、“朝臣畏”、“庶民求”的两两相比,令人信服地推论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从而有力地说服了齐王纳谏。因此,类比论证是在严密的说理中使人信服地承认某个道理。比喻论证却侧重在说理的形象和具体化。譬如《谏太宗十思疏》中,文章开头的一段比喻论证的目的在于说明“积累德义对于国家安定的重要性”,由于德义本身比较模糊,可能导致说理较抽象。所以就运用比喻论证,使得说理显得生动、形象,让人易于理解。作业:请分析下面一段文字运用的是比喻论证还是类比论证,请说明理由。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也应明白,一枝独放不是春天,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即使自己是一颗傲然挺立的孤松,也应明白,一株独秀不算英雄,成行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即使自己是一支整装待发的帆船,也应明白,一船独行不算风景,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2005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暗夜的绝响》,)为了论证“有双赢才能共辉煌”运用了排比式比喻【学习的作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及用法。跂(qǐ):抬起脚后跟站着。高:形作名,高处。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而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而,表转折。疾:快,速。这里引申为“强”“洪亮”。彰:明显,清楚。这里指听得更清楚。假:古义,凭借,利用;今义,与“真“相对。舆:车厢,这里指车。利足:脚走得快。利:形容词的使动,使…走的快致:到达。水:名作动,游泳。能愿动词应与动词搭配,水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绝:横渡。生(xìng):通“性”,天赋,资质。于:向。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译文】我曾经整天地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臂并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并没有加强,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可以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天生资质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2.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用课文原句回答)强调了什么?【答案】①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②强调了学习的作用及效果(事半功倍)。3.第三段结句中“善假于物”在文中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案】“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舟揖”“假舆马”。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答案】①这就强调了“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手臂、声音、走路、游水)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②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第三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听学”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学习的方法、态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及用法。兴:起。焉:“于之”,兼词,在那里。蛟:一种似龙的生物。善:形作名,善行。而:表因果关系。神明:指人的智慧。圣心: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焉:句末语气词,了。跬(kuǐ):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骐骥:骏马,千里马。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驽马十驾”后漏说一句,可能是“则亦及之”。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锲(qiè):用刀雕刻。金石可镂(lòu):金:金属。石:石头。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走狗。之:定语后置的标志。上: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古义:脚或腿;今义:两膝着地。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螯:螃蟹的大钳子。寄托:古义,寄身,容身;今义:指托付或把情感、希望、理想等放在某人某事物上。【译文】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美德,那么就会达到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八条腿,两只钳子,(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2.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答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积)后反面(不积)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坚持(持之以恒),是反正(骐骥、驽马)、反正(锲而舍、锲而不舍)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蚓)后反面(蟹)设喻论述的。第四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风雨兴”、“蛟龙生”、“圣心备”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致千里”、“绝江海”,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说明“积”与“不积”结果完全不同。人们学习知识、修养品德也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一个人长期耕田(“积耨耕”),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削(“积削”),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积反货”),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习礼义(“积礼义”),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人安夏那样,习惯成自然而已。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骐骥本身条件虽好,如果止于一跃,还达不到十步,驽马本身条件虽差,如果能前进“不舍”,也可以跑得很远。这是从学习的主体的角度来论述)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人们学习,如果一暴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这是从学习的客体的角度论述)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用心一”和蟹“用心躁”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整体探究】1.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答案】①“劝”人们要学习做人。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知明而行无过”的结论。②“劝”人们要行善积德。“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解析】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劝学》中未选入本文的语句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这些语句也可以证明荀子劝勉人们学习就是让人们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美、求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规范的实施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当然,荀子所讲的学习要积累、坚持、专一的方法和态度,对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具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2.有人说,《劝学》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文章,从开篇到结尾始终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论述,“人”实质上是本文反复咏唱的主旋律,透过文字,我们可以发现文中写了哪些人呢?【答案】①“君子”与“吾”。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善假于物”;吾“尝终日而思”“跂而望”,知道“不如须臾之所学”“登高之博见”,知道“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的效果,是“知假物”的人。但“吾”比“君子”低一个境界。③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主张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这样才能抑“恶”扬“善”,避“恶”就“善”,所以文中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境界的人,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3.请把“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两句分别插到最适合的段落中去,并简要说明理由。冥冥:精诚专一,埋头苦干。昭昭:明显的样子。惛惛:同“冥冥”。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答案】①第一句放在第3段末尾。应从词语的照应关系来着手解答问题。“蓬生麻中”点出外部环境,与“善假于物”的“物”是合拍的,而且《劝学》第3段论述“善假于物”的作用,故应放在第3段末尾。②第二句应放在第4段段尾。第4段中的“积”“锲而不舍”“用心一也”同“惛惛”相呼应,故第2句应放在第4段段尾。【小结】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理解性默写】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答案】学不可以已。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答案】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劝学》中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外还有冰,,。也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答案】水为之,而寒于水4、一块木头即使直到“”程度,用一种火烤的方法也会使其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答案】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5、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答案】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6、“,,”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答案】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7.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答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8.《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答案】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9、即使极力眺望远方,也不如借助地势的改变来拓宽视野“,。”荀子用这两句话说明要善于借助外力提升自己。【答案】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10、《劝学》中说想要别人快速找到自己就“,”即使原本的肢体没发生任何改变,也会有好的效果“,。”【答案】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1、《劝学》中说声音借助风力会增强传播效果,听的人自然也听得清晰“,,。”【答案】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12、《劝学》中说虽然脚力不佳,但只要借助车马,一样可以轻松到达远方“,,。”【答案】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13、《劝学》中以“借船渡水”为喻说明善于凭借外物来达到目标的句子是“,,。”【答案】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14、“”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答案】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答案】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6、《赤壁赋》中写到“舞幽壑之潜蛟”蛟龙非深渊不潜,因此《劝学》以蛟龙生渊为喻,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答案】积水成渊,蛟龙生焉;17、《劝学》中点明人要实现自己境界的提升就要不断积累的句子是“,,。”【答案】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8、《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答案】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19.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好马与劣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答案】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0、如果不持之以恒,即使容易做到的事情也不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反之则会取得成功,。”【答案】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1、“,,”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答案】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答案】学不可以已2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答案】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5.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6.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答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7..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答案】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三省乎己【课内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舟楫(jí)蛇鳝(shàn)骐骥(jì)参省(xǐng)乎己B.须臾(yú)驽(nú)马槁暴(bào)金石可镂(lòu)C.埃(āi)土跬(kuǐ)步靛(diàn)青锲(qì)而不舍D.舆(yú)马蛟(jiāo)龙跂(qì)而望其曲中(zhòng)规【答案】A【解析】B项“暴”应读“pù”,C项“锲”应读“qiè”,D项跂(qǐ)2.下列句中加点的“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答案】D【解析】A、B、C三项中的“焉”均为兼词,是“于之,在这(那)里”的意思;D项中的“焉”是语气助词。3.从下列四句中,找出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求人可使报秦者D.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答案】B【解析】四句都是变式句,A、C、D都是定语后置句,B为介词结构后置句。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吾尝跂而望矣③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④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⑤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⑥水为之,而寒于水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⑧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⑨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⑩蟹六跪而二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⑨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答案】B【解析】①②连词,表修饰;③④⑤⑥连词,表转折;⑦连词,表递进;⑧⑩连词,表并列;⑨连词,表因果(承接)。5.下列句子中“为”的词性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以为轮③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④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⑤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⑥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⑦为君翻作《琵琶行》A.①⑤⑥B.②④⑥C.④⑥⑦ D.③④⑦【答案】C【解析】C都是介词,④表被动,译为“被”,⑥⑦都是“给”“替”的意思。其它都是动词,①可译为“凝结”,②可译为“制成”,③可译为“制作”,⑤可译为“是”。6.下列语句中分别能表明学习需要“广泛积累”和“持之以恒”的一项是()A.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B.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C.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驽马十驾,功在不舍D.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答案】C【解析】A项都表明“广泛积累”;B、D两项的①谈的学习需要借助外物。只有C项符合题干要求。7.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在文中用来说明学生必能胜过老师,以及学习的重要性。B.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在后天不断学习改造中获得的。C.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些比喻都用来论证学习能够弥补不足。D.作者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时,从正面和反面设喻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答案】A【解析】“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8.下列各项,都属于课文用来论证学习的意义的一项是()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④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⑤以为轮,其曲中规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⑤【答案】C【解析】③是态度方法(积累),④⑥是作用。9.选出与“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句式相同的一项()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答案】D【解析】例句与D项均为判断句。A项定语后置句;B项状语后置句;C项省略句。【拓展训练】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3题。甲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牍。②乙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滫(xiǔ,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降邪而近中正也。丙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注:①端而言,蠕而动。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②禽牍,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作为礼物。1.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其渐之滫渐渐B.形乎动静体现C.教使之然也这样D.不临深谷靠近【答案】A【解析】浸泡,浸染2.乙文画线句含义正确的一项是:()A.喻人本性无善无恶,惟在教育与学习,论证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性。B.喻人善恶无常,惟在学习,论证教育的重要性。C.喻人是可塑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D.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同义,强调学习环境与内容的重要。【答案】D3.给甲文画线的句子加标点,并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1)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断句:(2)译文:【答案】(1)小人之学也,不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2)小人的学习,从耳朵里听进去,又立刻从嘴说出来。嘴与耳朵之间的距离只有四寸远,怎么能使自己的身躯都得到完美呢?【参考译文】君子的学习,听在耳朵里,记在心中,表露在身体的仪态上,显现在行动举止上。轻声的说话,小心的行动,一言一行都可以作为准则。小人的学习,从耳朵里听进去,又立刻从嘴说出来。嘴与耳朵之间的距离只有四寸远,怎么能使自己的身躯都得到完美呢?古代的人求学是为了自己,现在的人求学是为了他人。君子学习,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完美。小人学习,是为了拿学来的东西去讨好别人。蓬草生长在麻丛当中,不需要扶植就长得挺直;洁白的沙子如果和入黑泥里,也会变得跟黑泥一样黑。香草兰槐的根叫做芷,芷虽香,如果将它浸泡在臭水当中,君子就不愿接近它,百姓也不愿意佩戴它。这并不是芷的本质不好,而是由于被浸泡在臭水里的缘故,因此,君子定居时一定要选择好地方,外出交游一定要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结伴,这样就能够防止自己受邪恶乖僻之人的影响,而逐渐接近“礼”“仁”之道。所以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不俯视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没有听到前代圣明帝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吴国,越国,夷族,貊族的孩子,生下来啼哭的声音都相同,长大了习俗却不同,这是教化使他们这样的啊!【关于设喻】设喻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即通常所说的“比喻论证”。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设喻的方式: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设喻论证的好处有二: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枯燥的理论生动化。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关于勤学】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东坡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陆游咬成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培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郑板桥古代勤学名人故事(1)刘绮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2)苏廷吹火读书。“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3)常林带经耕锄。汉末常林,“性好学,带经耕锄。其妻常自馈饷之,林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4)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5)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6)管宁割席分坐。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7)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8)车胤囊萤夜读。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9)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本文的论证艺术】(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素材挖掘】【适用话题】可用于“学习要善于借助外物”“要有恒心”“要专一”“要学以致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有不唯书、不唯师的治学精神”“质疑与创新”“积累”“专心”“舍与不舍”“知与行”“学与思”“求知”“知识”“主观与客观”“规律”“捷径”“省察与反思”“学无止境”“勤奋”“坚持就是胜利”“永不放弃”等写作话题或题目中。有如下运用角度:角度一: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能够提高道德修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往往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即自我反省能起到纠正和扼制过失的作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的君子是通过不断地反省,批判自我而最终成为道德的楷模。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缺陷谁都不可避免,不断地自我批评,拷问灵魂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角度二:善于借助外物是成功的捷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善于借物是一种智慧,恰当地借助外力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物”的含义颇为广泛,可以指必要的器具、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文化、精警的名言、甚至可以指人——卓越的人才、良师益友等。善借助外物者能够开辟一条捷径,借助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文化精髓,同时也借给他人一双看世界的慧眼。角度三:积累是学习的重要途径集腋成裘,积沙成塔,积累丰富的素材,能写成美妙的华章;积累人生的阅历,能洞悉世间百态。人生,就是在不断积累中成熟,在不断积累中丰满。积累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需要恒心与毅力,才能达到积累的最高境界。【运用范例】1、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对终身教育思想就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劝学》开篇就提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现代终身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都应该不间断地接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