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LB.□XXXXX-XXXX汽车碰撞试验设备可变形壁障技术规范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汽车碰撞可变形壁障的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规则和管理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汽车侧面碰撞及偏置碰撞中可变形壁障的制造。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190—202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20071—2006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T20913—20913汽车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GB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可变形壁障deformablebarrier用于模拟车身前端结构,在汽车碰撞试验中可溃缩变形的试验设备。
蜂窝铝块honeycombaluminumblock通过铝箔胶接加工的六边形芯格组成的轻质块状芯材。
偏置碰撞可变形壁障overlapdeformablebarrier;ODB安装于刚性块前端,用于正面偏置碰撞试验的可变形壁障(3.1)。注:偏置碰撞可变形壁障通常用于GB/T20913—2007中所规定的正面偏置碰撞试验。
侧面碰撞移动变形壁障movingdeformablebarrier;MDB安装于移动车前端,用于侧面碰撞试验或客车碰撞试验的可变形壁障(3.1)。注:侧面碰撞移动变形壁障通常用于GB20071—2006中的侧面碰撞试验或GB38032—2020中的客车碰撞试验。
移动车trolley可对着撞击点沿纵轴自由行驶,其前端用于安装侧面碰撞移动变形壁障(3.4),带有车轮的框架结构。[来源:GB20071—2006,3.13,有修改]
批次batch用同一批的原料,在同一班次和同一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同一品种和同一规格的产品。技术要求侧面碰撞移动变形壁障(MDB)要求侧面碰撞移动变形壁障结构MDB由前面板、蜂窝铝块和背板组成,结构见REF_Ref123638650\r\h图1。可变形壁障的组成可变形壁障固定时使用6个M8螺栓,移动车前轮之前的部分不应大于可变形壁障的整体尺寸。在背板法兰和移动车面之间加适当的垫片,应避免装螺栓紧固时背板发生弯曲。背板法兰的顶部的结构和尺寸见REF_Ref123639018\r\h图2,底部的结构和尺寸见REF_Ref123639024\r\h图3。单位为毫米背板法兰顶部单位为毫米背板法兰底部尺寸和材料要求蜂窝铝块几何特性可变形壁障由连接在一起的6个部分组成,见图4。6个部分的宽、高和厚的尺寸及相对位置见REF_Ref123638650\r\h图1、REF_Ref123638709\r\h图4和REF_Ref123638716\r\h图5。单位为毫米注:图中①~⑥表示可变形壁障的6个部分。可变形壁障的正面尺寸单位为毫米可变形壁障的尺寸(侧面)可变形壁障应分上下两组,每个蜂窝铝块的尺寸应为宽(500±5)mm,高(250±3)mm,下组厚(500±2) mm,下组厚应比上组厚多(60±2) mm,见REF_Ref123638709\r\h图4和REF_Ref123638716\r\h图5。蜂窝铝块应分别按REF_Ref123638709\r\h图4规定的6个区域布置,且每块(包括不完整蜂窝芯格)应完全充满每个区域。组装后的可变形壁障(见REF_Ref123638709\r\h图4)的整体尺寸应为宽(1500±2.5) mm,高(500±2.5) mm。蜂窝铝块的蜂窝芯格尺寸应为(19±1.9) mm,见REF_Ref123638821\r\h图6。蜂窝芯格的排列材料特性单位为毫米蜂窝铝块上组的蜂窝单元应采用牌号3003的铝合金。蜂窝铝块下组的蜂窝单元应采用牌号5052的铝合金。每批蜂窝铝块的质量变化不应超过该批蜂窝铝块平均质量的5%。预压处理带前面板的蜂窝铝块的前表面应进行预压处理。1、2、3号块的前表面应预压缩(10±2) mm,使其厚度达到(500±2) mm。(见REF_Ref123638716\r\h图5)4、5、6号块的前表面应预压缩(10±2) mm,使其厚度达到(440±2) mm。(见REF_Ref123638716\r\h图5)前面板几何特性可变形壁障的上组和下组前表面各有一个前面板,如REF_Ref123638650\r\h图1所示。前面板尺寸应为宽(1500±1) mm,高(250±1) mm,厚(0.5±0.06) mm。下组前面板的上边缘和上组前面板的下边缘在高度方向上的间距应在4 mm之内。材料特性前面板应采用牌号5251、5052或5754的铝合金,延展率应不小于12%,极限拉伸强度应不小于175 N/mm2。背板几何特性背板尺寸应为宽(1500±1) mm,高(520±1) mm,厚3 mm,背板中央应布置有通风孔,穿孔区的高度应为500 mm,如REF_Ref123638854\r\h图7所示,通风孔的排列与间距如REF_Ref123638876\r\h图8所示。背板侧面尺寸如REF_Ref138600877\r\h图9所示,其中背板与移动车连接部分的厚度为53 mm。可变形壁障应位于背板穿孔区的中心。材料特性背板应采用牌号为5251、5052或5754的铝合金,硬度应在50 HB和65 HB之间。单位为毫米背板尺寸(正面)单位为毫米背板通风孔的排列与间距单位为毫米背板尺寸(侧面)蜂窝铝块性能要求静态性能要求每块蜂窝铝块的力-变形曲线应在REF_Ref138601157\r\h图10中规定的曲线范围内。每个蜂窝铝块定义有各自的力-变形曲线区域。单位为毫米a)1、3号蜂窝铝块的力-变形曲线静态试验的力-变形曲线b)2号蜂窝铝块的力-变形曲线c)4号蜂窝铝块的力-变形曲线d)5、6号蜂窝铝块的力-变形曲线REF_Ref138601157\r\h图10静态试验的力-变形曲线(续)动态性能要求可变形壁障的力-变形曲线应处于REF_Ref138601259\r\h图11规定的范围内,每个蜂窝铝块及可变形壁障整体都定义有各自的力-变形曲线区域。在同时满足下述条件的情况下,允许其变形特性偏离出REF_Ref138601259\r\h图11规定的界限,包括:在碰撞块变形150 mm内发生偏离;偏离不超过该时刻对应的界限限值的50%;每次偏离对应的变形,其位移不得超过35 mm,位移的总和不得超过70 mm;偏离出界限限值的总能量不超过该块能量的5%。蜂窝铝块的耗散能量应符合REF_Ref123638952\r\h表1的规定。a)1、3号块b)2号块c)4号块动态试验的力-变形曲线d)5、6号块e)全部蜂窝铝块REF_Ref138601259\r\h图11动态试验的力-变形曲线(续)各蜂窝铝块的耗散能量要求蜂窝铝块编号1、35、642整体耗散能量/kJ9.5±23.5±14±115±245±3可变形壁障从开始接触算起的最大变形量应为(330±20) mm。动态试验后,可变形壁障最终的变形量在高度B平面(如REF_Ref123638716\r\h图5所示)应为(310±20) mm。黏合强度要求背板的黏合强度应大于等于0.6 MPa。前面板和背板使用的黏合剂应该是聚氨酯或同等物,黏合剂应以不超过0.5 kg/m2的方式均匀地施于粘接面,薄膜厚度应不大于0.5 mm。偏置碰撞可变形壁障要求偏置碰撞可变形壁障结构主体蜂窝铝块应在厚度方向垂直背板的情况下粘到背板上,覆板应粘到主体蜂窝铝块的前表面。覆板的顶部及底部表面应靠近但不粘到蜂窝铝块上。覆板应粘到背板的安装法兰上,如REF_Ref135123029\r\h图12所示。保险杠元件应粘到覆板上,厚度方向垂直于覆板。保险杠元件底面应与覆板下表面平齐。保险杠面板应该粘到保险杠元件的前表面。保险杠元件由两条水平槽分成等同的三个部分。这两个槽深应贯穿整个保险杠元件深度,宽应贯穿整个宽度。槽应用锯切开;宽度应为锯片的厚度,不超过4.0 mm。安装孔应该钻在可变形壁障安装边上,如REF_Ref123650219\r\h图13、REF_Ref135123267\r\h图14所示,孔的直径为9.5 mm。在上安装法兰上钻5个孔,圆孔中心距离上边缘40 mm,在下安装法兰上钻5个孔,圆孔中心距离下边缘40 mm。从安装法兰的左右任意边测量,孔的位置应为100 mm,300 mm,500 mm,700 mm,900 mm。所有孔的位置都应在设计位置±l mm内。可变形壁障的组成单位为毫米正面偏置碰撞用可变形壁障单位为毫米壁障安装孔位置尺寸和材料要求主体蜂窝铝块几何特性主体蜂窝铝块的整体尺寸应为:高650 mm,宽1000 mm,厚450 mm。以上尺寸偏差范围±2.5 mm。蜂窝芯格的尺寸应为(19.1±1.9) mm。蜂窝芯格的铝箔厚度应为(0.076±0.011) mm。材料特性主体蜂窝铝块的蜂窝芯格应采用牌号3003的铝合金。主体蜂窝铝块的密度应为(28.6±5.7) kg/m3。保险杠元件几何特性保险杠元件整体尺寸应为:高330 mm,宽1000 mm,厚90 mm。以上尺寸偏差范围±2.5 mm。蜂窝单元的尺寸应为(6.4±1.3) mm。蜂窝单元的铝箔厚度应为(0.076±0.011) mm。材料特性保险杠元件蜂窝芯格应采用牌号3003的铝合金。保险杠元件的密度应为(82.6±16.5) kg/m3。背板几何特性背板尺寸应为:高(800±2.5) mm,宽(1000±2.5) mm,厚(2.0±0.1) mm。材料特性背板材料应为牌号5251/5052的铝合金。覆板几何特性覆板尺寸应为高(1700±2.5) mm,宽(1000±2.5) mm,厚(0.81±0.07) mm。材料特性覆板材料应为牌号5251/5052的铝合金。保险杠面板几何特性保险杠面板尺寸应为高(330±2.5) mm,宽(1000±2.5) mm,厚(0.81±0.07) mm。材料特性保险杠面板材料应为牌号5251/5052的铝合金。偏置碰撞可变形壁障性能要求静态性能要求对符合标定的可变形壁障样品,其压溃强度应符合以下条件:对主体蜂窝铝块:0.308 MPa≤S(n)≤0.342 MPa,n=1,2,3;对保险杠元件:1.540 MPa≤S(n)≤1.711 MPa,n=1,2,3。从蜂窝铝块上均匀分布的4个位置上取得的8个样品需要测试,其余八个样品应保留3年。若8个样品中的7个应符合上述规定,则蜂窝铝块符合要求,取样方法见REF_Ref144803365\r\h5.1。黏合强度要求背板的黏合强度应大于等于0.6 MPa。背板、覆板和保险杠面板所使用的黏合剂应是聚氨酯或同等物,黏合剂应以不超过0.5 kg/m2的方式均匀地施于前面的面板上,薄膜厚度应不大于0.5 mm。试验方法静态试验试验条件MDB试验特殊条件如下:压缩方向与蜂窝铝块的厚度方向平行,压缩速度为(100±5) mm/min;试验终止条件为4、5和6号蜂窝铝块压缩300 mm,1、2和3号蜂窝铝块压缩350 mm。ODB特殊条件如下:压缩速率不应小于5.1 mm/min,不应大于7.6 mm/min;最小压缩距离应为16.5 mm。试验设备压缩试验机压缩试验机的最大压力值、尺寸空间和运行距离应满足静态试验需求,载荷精度应小于0.1kN。加载平板压缩试验时,样品固定在两个平行的加载板之间,加载平板至少超过蜂窝铝块边缘20 mm。样品准备MDB样品准备测量并记录预压后蜂窝铝块的尺寸,其尺寸应是可变形壁障的正常尺寸,上组尺寸为高(250±3) mm、宽(500±5) mm和厚(440±2) mm,下组尺寸为高(250±3) mm、宽(500±5) mm和厚(500±2) mm,如REF_Ref123638709\r\h图4和REF_Ref123638716\r\h图5所示。ODB样品准备采样方法所需样品为基于蜂窝铝原材四个位置上切取的8个(150±6) mm×(150±6) mm×(50±6) mm的样品。采样位置取决于蜂窝铝块的尺寸。首先,取4块样品,每个尺寸为(300±6) mm×(300±6) mm×(50±6) mm,具体的采样位置如REF_Ref144797261\r\h图15所示。每个较大的样品应分成小块(150±6) mm×(150±6) mm×(50±6) mm用来测试。样品采样位置样品裁剪样品周围的残存单元侧壁应按照如下要求剪裁:W方向边缘不应大于1.8 mm;L方向上样品的任一端应保留(蜂窝铝层方向)单元长的一半,如REF_Ref144797333\r\h图16所示。蜂窝铝的方向及测量尺寸压溃面积测量与计算在三个位置测量样品的长度,从每端量12.7 mm的位置和中间位置记录L1、L2和L3。使用同样方法测量宽度W1、W2和W3并记录。这些测量应在厚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进行。压溃区面积应按公式(1)计算,单位为平方毫米; A=[(L1+L2+式中:A ——压溃区域面积;Ln ——每个测量块的长度,n=1,2,3;Wn ——每个测量块的宽度,n=1,2,3。试验程序样品准备MDB样品准备按REF_Ref144801825\r\h5.1.3.1进行。ODB样品准备按REF_Ref144801805\r\h5.1.3.2进行。样品安装将静态试验样品放置于加载平板的几何中心,样品边缘与加载板平行。缓慢向下移动加载板,直至与样品接触为止。试验实施将力和位移数据置零,并按REF_Ref145508597\r\h5.1.1中规定的加载速度和终止条件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符合REF_Ref145510347\r\h4.1.3和REF_Ref145510375\r\h4.2.3的要求。数据记录试验过程中应完整的记录每个样品的力-位移数据,数据采样频率最小为5 Hz。ODB数据处理忽略压溃6.4 mm以前和16.5 mm以后的变形。将余下的数据分成3个部分或3个距离间隔(如REF_Ref144798242\r\h图17所示),并对每个部分按公式(2)求平均值。 Fn=[Fn1+F式中:F(n)m——载荷;m ——每个间隔的数据点个数。采用公式(3)计算压溃强度。 S(n)=F(n)/A (AUTONUM)式中:S(n)——压溃强度。压缩试验的力-位移曲线动态试验试验条件碰撞速度为(35±2) km/h。移动车不应靠自身动力驱动。在碰撞瞬间,台车应不再承受任何附加转向或驱动装置的作用。试验场地与壁障试验场地应足够大,以容纳移动变形壁障的跑道、固定壁障和试验必需的设备,在跑道的最后部分,刚性壁障前至少有5m水平、光滑的路面;刚性壁障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前面宽度不得小于3m,高度不得低于1.5m,厚度应保证其重量不低于70t;壁障前平面应垂直、正交于跑道中轴线,表面装有载荷传感器,用以测量碰撞瞬间移动变形壁障上每个铝块的载荷。碰撞平板中心应同所选择的移动变形壁障中心重合,平板边缘应超过可变形壁障边缘20 mm。传感器的安装和平板表面应满足ISO6487的附件的规定;刚性壁障的表面保护装置应由厚度为(12±1) mm的胶合板组成,此装置加在每个载荷传感器板上,以免降低传感器的灵敏度;刚性壁障应固定或放置在地面上,但要用附加固定装置固定。当刚性壁障上的载荷传感器的特性不同时,如果能得到同样的结果,也可以使用。移动变形壁障的特性如下:总质量为950kg±20kg重心在纵向中垂面10 mm内,距前轴(1000±30) mm,距地面(500±30) mm。可变形壁障前表面与壁障重心的距离为(2000±30) mm。碰撞前静止状态下,可变形壁障前表面下边缘离地间隙为(300±5) mm。移动车的前后轮距为(1500±10) mm。移动车的轴距为(3000±10) mm。在碰撞瞬间,移动变形壁障不应受到转向和驱动装置的作用。它应与壁障垂直碰撞,碰撞位置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偏移量在10 mm内。样品准备试验样品为完整的MDB。试验高速摄像试验过程中应使用高速摄像机记录MDB左侧、右侧和顶部的高速录像(不低于1000FPS)。试验程序移动车及MDB按照GB20071的相关规定准备,并按REF_Ref145509671\r\h5.2.1的试验条件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符合REF_Ref145510642\r\h4.1.3的要求。测量内容及装置动态试验中的测量内容及测量装置要求如下:速度:碰撞速度测量装置精度为1%,测速位置应在壁障前10 m的范围内;载荷:载荷测量装置应满足ISO6487的要求:各块CFC:60 Hz;块1、3的CAC:200 kN;块4、5、6部分的CAC:100 kN;;块2的CAC:200 kN;加速度:纵向加速度应在移动车纵向上3个不同的位置进行测量,中间部分一个,左右两侧各一个,测量点应处于不发生变形的部位;中心加速度传感器位于移动变形壁障重心500 mm范围之内,且处于距移动变形壁障重心±10 mm内的纵向垂直平面内;两侧加速度传感器安装高度相差应在±10 mm范围内,距离移动变形壁障前面的距离相差不超过±20 mm,两侧加速度传感器与中心加速度传感器的横向距离应大于500 mm,且横向距离相差不超过±20 mm;加速度测量装置CFC为1000 Hz(积分前)、CAC为50 g。数据处理滤波原始数据在处理/计算之前需进行滤波,具体要求如下:加速度传感器用于积分的数据的滤波等级为CFC180;加速度传感器用于脉冲计算的数据的滤波等级为CFC60;载荷传感器数据的滤波等级为CFC60。表面变形量壁障表面变形量计算方法如下:来自所有3个加速度传感器(左、右和中间)的加速度数据(在经CFC180滤波后),经过两次积分以获得碰撞块的变形量(积分的初值条件:速度为冲击瞬间的速度、变形量为0);绘出移动变形壁障的左、中、右的变形-时间曲线。3个加速度传感器计算的变形量的最大偏差应在10 mm之内。否则应去除超出范围者,以确保剩余两个加速度传感器计算的变形的差值在10 mm之内。如果左、右、中部加速度传感器所测量的变形均在10 mm之内,则用3个加速器传感器的平均加速度值计算壁障表面的变形量;如果只有2个加速度传感器的变形在10 mm内,那么就用这2个加速度传感器的平均加速度值计算壁障表面的变形量;如果从所有3个加速器传感器计算的变形量均不在10 mm范围内,则需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查,以确定导致偏差的原因。如果没有可使用的传感器数据,则试验必须重做,并在试验报告中给出完整的解释;将平均变形量-时间数据和载荷壁的力-时间数据联立,得出每块铝块的力-变形量数据结果。能量每块铝块和整个移动变形壁障表面吸收的能量见公式(4)。 En=t0t1式中:En ——移动变形壁障表面吸收的能量;t0 ——开始接触的时刻;t1 ——停止的时刻;smean ——按照REF_Ref144801059\r\h5.2.7.2计算的变形量。数据确认将接触期间全部力的积分计算出的总冲量I与动量变化量进行比较。将总能量的变化和移动变形壁障的动能Ek公式(5)进行比较。 Ek=12MV式中:Ek——移动壁障的动能;Vi——冲击速度;M——移动变形壁障的质量。如果动量变化超过总冲量的±5%,或吸收的总能量超过动能Ek的±5%,则必须检查实验数据,确定误差产生的原因。黏合强度试验试验条件常温试验的标准环境条件为(23±2) ℃,相对湿度(50±5)%,试样在进行试验前应在标准环境条件下放置6小时以上。试验速度应使样件在3-6分钟内破坏。如果不能合理地估算材料的极限强度,则最初的试验应以标准速度进行,直到获得材料的极限强度和系统的柔度,从而可以调节试验速度。建议的标准加载速度为0.50 mm/min;试验终止条件为样件破坏。试验设备黏合强度试验所用的拉伸试验机的最大载荷应能使样品发生破坏。样品准备蜂窝铝块尺寸为宽100 mm、高100 mm、厚15 mm,试验中使用的蜂窝铝块应代表可变形壁障的特性。平拉试验样品为矩形铝板、蜂窝铝块和黏合剂组成的夹层结构,如REF_Ref144801282\r\h图18所示。黏合强度试验样件数据采集试验过程中完整的采集力-位移数据。记录最大拉力、破坏瞬间的拉力以及破坏瞬间或尽可能接近破坏瞬间的位移;采样频率不低于5 Hz。试验程序样品准备按REF_Ref145509900\r\h5.3.3进行样品准备样品安装通过合适的工装夹具将黏合强度试验样品安装在拉伸试验机上。缓慢向上移动拉伸试验机,以消除样品与拉伸试验机的间隙。试验实施按将力和位移数据置零,按REF_Ref145511557\r\h5.3.1的加载速度和试验终止条件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符合REF_Ref145918913\r\h4.1.3.3的要求,破坏模式符合REF_Ref145918958\r\h5.3.7的要求。黏合强度计算试验样件的黏合强度按公式(6)计算: SZftu=Fmax/A式中:SZftuFmax ——破坏前的极限载荷;A ——横截面积。破坏模式在加载块处发生的破坏是不可接受的破坏模式,其数据是无效的。有效的破坏模式为下述四种模式,如REF_Ref144801462\r\h图19所示。夹芯破坏-夹层结构的夹芯的拉伸破坏(即蜂窝铝块的拉伸破坏)。破坏时,部分夹芯可能保留在用于夹芯与加载块或面板胶接的胶粘剂上;夹芯-面板的胶层破坏-用于夹芯与加载块或面板胶接的胶层破坏,破坏时,胶层只保留在面板或夹芯表面;夹芯-面板的胶层破坏-用于夹芯与加载块或面板胶接的胶层破坏,破坏时,胶层同时保留在面板和夹芯表面;面板拉伸破坏-面板的拉伸破坏,通常是由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面板内复合材料单层之间的分层引起的。有效破坏模式检验规则检验分类OBD静态试验、MDB静态试验和黏合强度试验为自检,MDB动态实验为送检。对于自检项目,在工厂检查中监管部门现场抽取试验项目,目击试验过程,判定生产质量控制的符合性情况。抽样规则对于每个ODB生产批次,随机抽取该批次中的一套样品进行ODB静态试验。对于每个MDB生产批次,随机抽取该批次中的一套样品进行MDB静态试验。每生产100个MDB,随机抽取其中的一个MDB样品进行MDB动态试验。对于每一生产批次的黏合剂,随机抽取该批次中的一套样品进行黏合强度试验。检验项目本文件共包含四个检验项目,分别为ODB静态试验、MDB静态试验、MDB动态试验和黏合强度试验。判定规则对于ODB,其静态性能应符合REF_Ref146185341\r\h4.2.3.1的要求,其黏合强度应符合REF_Ref146185349\r\h4.2.3.2的要求。对于MDB,其静态性能应符合REF_Ref146185493\r\h4.1.3.1的要求,其动态性能应符合REF_Ref146185494\r\h4.1.3.2的要求,其黏合强度应符合REF_Ref145918913\r\h4.1.3.3的要求。管理要求可追溯性碰撞块应刻印有连续的序列号,用蚀刻或其他永久保存方法刻上,该序列号应能追溯每个可变形壁障的批次和生产日期。每块出厂的可变形壁障应附有相应的检验报告,应包含但不限于:生产厂家信息;可变形壁障序列号;蜂窝铝块批次信息;该批蜂窝铝块对应的试验结果。出厂检验报告的内容应符合REF_Ref138602078\r\h附录C的规定。以上相应信息应至少保存10年。工厂检查工厂应制定关键零部件和关键原材料、关键生产过程和成品的质量控制要求及实施计划,执行并保留相应的记录检验机构每年应对汽车可变性壁障生产厂的质量控制记录进行检查。
(资料性)
本标准与GB20071-2006技术性差异及原因REF_Ref123806748\r\h表A.1给出了本标准与GB20071-2006的技术性差异及原因。本标准与GB20071-2006的技术性差异及原因本标准的章条编号技术性差异原因REF_Ref139016659\r\h3.1增加了对可变形壁障的定义便于理解REF_Ref139016665\r\h3.4增加了对MDB的定义为了与后续其他类型侧面移动变形壁障区分REF_Ref139016719\r\h3.5增加了对批次的定义增加定义,便于对试验频次定义REF_Ref146188027\r\h4.1.1增加了MDB结构示意图便于理解和描述REF_Ref139016748\r\h4.1.2.1.3删除了GB20071—2006C.2.1.2.2、C2.1.2.3中的“试验前”避免产生歧义,本标准的试验包括静态、动态和黏合强度试验REF_Ref139016764\r\h4.1.2.2.1.2将GB20071—2006C.2.2.1.3中“排列对齐”改为“在高度方向上的间距”准确的描述了两组前面板边缘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误差要求REF_Ref139016786\r\h4.1.2将GB20071—2006附录C中铝合金牌号要求改为“牌号5251、5052或5754的铝合金”使用中国国家标准所规定的铝合金牌号REF_Ref139016803\r\h4.1.2.3.1增加了对于背板几何特性的描述更加具体的描述了背板的几何特性REF_Ref146188481\r\h4.1.3.2.1简化了对于动态试验力-变形曲线要求的描述与静态试验对应要求的表述一致,便于理解REF_Ref139440910\r\h4.1.3.3.2将GB20071—2006C.2.5.1中所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工程项目承包保证人担保承诺书范本6篇
- LED广告车2024年租赁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邻里社区共筑住宅项目绿化养护协议3篇
- 2025年度生态农业地产合作开发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座套定制与品牌推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电力设备质检员招聘与职责协议书3篇
- 个性化仓储解决方案服务外包协议范本版A版
- 2025年度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培训服务合同范本8篇
- 中美洲2024年原材料供应协议
- 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治服务合同(2025年度)3篇
- AQ-T 1009-2021矿山救护队标准化考核规范
- 盐酸埃克替尼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药代动力学的相关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 消防设施安全检查表
- 组合结构设计原理 第2版 课件 第6、7章 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 建筑公司资质常识培训课件
- 旅居管家策划方案
- GB/T 26316-2023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包括洞察与数据分析)术语和服务要求
- 春节值班安全教育培训
-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 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
-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期末家长会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