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三年级上下数学期末考试家长辅导指南_第1页
科教版三年级上下数学期末考试家长辅导指南_第2页
科教版三年级上下数学期末考试家长辅导指南_第3页
科教版三年级上下数学期末考试家长辅导指南_第4页
科教版三年级上下数学期末考试家长辅导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1:三年级数学测试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用心思考,我会选。1.一卷电线长500米,第一次用了235米,第二次用了128米。现在这卷电线比原来少了()米。A.500-(235-128) B.500-235-128 C.235+1282.比的周长().A.长 B.短 C.一样长3.下面的图形都是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周长最长的是()。A. B. C.4.三一班有32人参加了午餐配餐、课后延时服务,其中参加午餐配餐的有25人,参加课后延时的有29人。三一班既参加午餐配餐又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有()人。A.22 B.25 C.325.下图中阴影部分不能用分数表示的是()。A. B. C. D.二、认真辨析,我会判。6.3.46米表示3米46分米。(____)7.把8个苹果分成4份,1份是总数的.(_____)8.1米比9分米多1分米。(______)9.50米游泳赛,王丽用43秒,赵柳用56秒,陈泽用49秒。赵柳获得第一名。(________)10.爸爸的体重为90克。(_______)三、仔细观察,我会填。11.一个长方形长3厘米,宽1厘米,周长是(____)厘米。12.填上合适的单位。电脑键盘的周长约是12(________)。教室地面的面积约是54(________)。黑板的长大约是30(________),面积大约是4(________)。13.一个排球69元,王老师买了8个,大约花了(____)元。14.40毫米=________厘米

2分=________秒2千米=________米

5000千克=________吨15.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并比较分数的大小。16.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_____;长方形短边的长叫作_____.17.某电器城第一季度卖出液晶电视496台,第二季度卖出508台,两个季度大约共卖出____台,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多卖出____台.18.(________)+460=650;(________)-298=102。四、认真细致,我会算。19.直接写出得数。22×4=800×5=450-290=81-19=59+81=299×3≈397-203≈701×7≈703+296≈605×7≈20.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806×5=801-564=*258+389=21.一个数比75的5倍少260,这个数是多少?五、动手操作,我能行。22.下面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23.连一连.24.看图连线从前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六、生活问题,我会解。25.子杰的体重是24千克,哥哥的体重比子杰的2倍多4千克,哥哥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6.某农场养了365只公鸡和461只母鸡,养鸭的只数比鸡的总只数多74只。农场养了多少只鸭?27.“旺年跳骚场”要在体育馆内举行,每班划分了一块长20米,宽8米的长方形场地.要在场地四周围上安全护栏,6个班共需要多少米的安全护栏?28.同学们参加兴趣小组,参加数学小组的有5人,参加体育小组的有6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2人。(1)填写下面的图。(2)参加这两个小组的一共有()人。29.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每小时行97千米,行驶15小时可以到达.北京到上海的铁路全长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一、用心思考,我会选。1、C【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第一次使用电线的长度加上第二次使用电线的长度,即为两次一共使用电线的长度,也是现在这卷电线比原来少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现在这卷电线比原来少了235+128米。故答案为: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两次使用电线的长度即为电线减少的长度。而500-235-12表示还剩下电线的长度。2、A【详解】略3、B【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下面的图形都是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周长最长就是周围一圈边最多的图形。【详解】通过数第一幅图有10条边,第二幅图是12条边,最后一幅图是8条边,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周长定义的理解,以及灵活运用。4、A【分析】由题意,用25+29就是只参加午餐配餐的、只参加课后延时的以及两样都参加的人数的2倍,再减两样都参加的总人数,即可解决问题。【详解】25+29-32=54-32=22(人)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是典型的容斥问题,解答规律是:既A又B=A+B-总数量(两种情况)。5、D【分析】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据此解答即可。【详解】A.图形被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占这个图形的;B.图形被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占这个图形的;C.图形被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占这个图形的;D.图形被分成4份,但不是平均分,则阴影部分不能用分数表示。故答案为:D。【点睛】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注意关键词“平均分”。二、认真辨析,我会判。6、×【详解】略7、×【解析】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1份是总数的此题没说平均分成4份,1份不能用总数的表示,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8、√【详解】略9、×【分析】比较三人的用时,用时最少的是第一名,据此即可解答。【详解】43秒<49秒<56秒,王丽用时最少,得第一名,所以判断错误。【点睛】用时少的速度快,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详解】略三、仔细观察,我会填。11、8【解析】略12、分米平方米分米平方米【分析】根据每种事物的实际情况结合数据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详解】电脑键盘的周长约是12分米。教室地面的面积约是54平方米。黑板的长大约是30分米,面积大约是4平方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注意要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灵活选择。13、560【详解】略14、412020005【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单位的换算,根据1厘米=10毫米,1分=60秒,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高单位的数×进率=低单位的数,低单位的数÷进率=高单位的数,据此进行单位换算。【详解】40毫米=40÷10=4厘米;2分=2×60=120秒;2千米=2×1000=2000米;5000千克=5000÷1000=5吨。故答案为:4;120;2000;5。15、>;<【分析】(1)左图将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阴影部分是其中的5份,用,右图将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阴影部分是其中的4份,用表示;(2)左图将5边形平均分成5份,阴影部分是其中的1份,用表示,右图将5边形平均分成2份,阴影部分是其中的1份,用表示。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越大分数值越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详解】><【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大。16、边长宽【详解】略17、10001【详解】496+508≈500+500=1000(台)508﹣496=1(台)答:两个季度大约共卖出1000台,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多卖出1台.故答案为1000,1.18、190400【分析】根据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法则,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据此解答。【详解】650-460=190;298+102=400四、认真细致,我会算。19、88;4000;160;62;140;;;1;900;200;4900;1000;4200【详解】略20、4030;237;647【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加法验算时,用和减去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整数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详解】806×5=4030801-564=237*258+389=647验算:647-389=25821、115【详解】75×5-260=375-260=115五、动手操作,我能行。22、【详解】略23、【详解】略24、【详解】略六、生活问题,我会解。25、52千克【分析】子杰的体重是24千克,哥哥的体重比子杰的2倍多4千克,也就是24千克的2倍,再加上4千克.【详解】24×2+4=48+4=52(千克)答:哥哥的体重是52千克.【点睛】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数是多少,用这个数乘上倍数再加上多的即可.26、900只【分析】先求出鸡的总只数,让公鸡的只数加上母鸡的只数,然后因为养鸭的只数比鸡的总只数多74只。再让求解的鸡的总只数加74即可求解鸭的只数。【详解】365+461+74=826+74=900(只)答:农场养了900只鸭。【点睛】本题考查连加的应用,认真审题仔细计算即可。27、336米【详解】(20+8)×2=56(米)56×6=336(米)28、(1)见详解。(2)9【分析】(1)参加数学小组的有5人,参加体育小组的有6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2人。说明5人和6人中都包含重复的2人,据此画图;(2)两个小组人数相加然后减去重复的2人即可求解。【详解】(1)如图:(2)5+6-2=11-2=9(人)答:参加这两个小组的一共有9人。【点睛】本题考查集合问题,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留又无重复,是解题的关键。29、1455千米【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北京到上海的铁路全长=这列火车每小时行的距离×到达需要的时间,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详解】97×15=1455(千米)答:北京到上海的铁路全长1455千米.

试卷2:三年级数学测试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用心思考,我会选。1.有5种面包和5种饮料,各选其中的一种,有()种不同的搭配方法。A.10 B.15 C.252.790×6的积最接近()A.4200 B.4800 C.5000 D.40003.将长方形纸对折后画上图案(如图),再沿阴影部分剪下,打开后得到的图形是().A. B. C.4.如图中,甲的周长()乙的周长。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判断5.432÷4=()A.104 B.105 C.106 D.108二、认真辨析,我会判。6.3个和3个相比,3个比较大.(____________)7.就是把一块蛋糕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________)8.在四边形中,对边相等的图形一定是长方形。(________)9.要使335×□的积是四位数,那么□里的数字最小是3。(____)10.儿童节的前一天是5月31日.(_________)三、仔细观察,我会填。11.24个同学排成一排,小娟的左边有6人,她的右边有_____人,小丽的右边有4人,小娟和小丽中间有_____人.12.(1)山洞在中心公园的(_________)方向,在海底世界的(_________)。(2)(_________)在中心花园的西北方向,中心花园的东南面是(__________)。(3)气象馆的北面是(_________),居民在海上公园的(________)方向。13.200是4的(________)倍;200的4倍是(_______)。14.你会用电脑打字吗?你每分钟能打________个字,你3分钟能打________个字.________15.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______)厘米。16.口算8×520时,可以先算________×8,然后在积的末尾再加________个0。17.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6小时行驶(_________)千米。18.填一填,算一算。102×5=×5四、认真细致,我会算。19.直接写出得数.76+23=50×5=49+35=35-26=21×4=+=1-=81-29=20.笔算(带★的要验算)。(1)358×6=(2)306×7=(3)870×6=(4)245+551=(5)★445+387=(6)★864-328=21.计算.104×5×3126÷3×4540÷3÷2125×4÷5五、动手操作,我能行。22.下面的图是谁看到的,用线连一连。23.下面各题的积比较接近哪一个数?用线连一连.24.小猫钓鱼,连一连。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25.一辆汽车以每时80千米的速度早上8时从甲地出发,下午1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6.在括号里填出合适的分数,并在图中涂色表示出这个分数。27.3名老师带领65名同学开展野营训练,每5个人一顶帐蓬,至少需要准备多少顶帐蓬?28.食堂买回3袋大米,每袋50千克。每千克2元,一共需要多少钱?29.小军用12个面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请给图中方格总数的涂上颜色.

参考答案一、用心思考,我会选。1、C【分析】从5种面包中选一份有5种选法、从5种饮料中选一份有5种选法,共有5×5=25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由此解答。【详解】5×5=25(种)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的搭配知识,解题的方法灵活多样,也可通过画出的方法解答。2、B【详解】790×6≈800×6=4800;故选:B.3、B【详解】略4、C【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图形甲的周长等于长方形的周长的一半与中间斜线的和;图形乙的折线进行移动后可知,乙的周长也等于长方形的周长的一半与中间斜线的和,所以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据此解答。【详解】将乙图形的折线边分别向上和向右移动后可得下图:故可知甲、乙两图形的周长都是长方形周长一半加中间斜线的长度。故答案为:C【点睛】将图形乙折线部分进行移动转化为新图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D【详解】略二、认真辨析,我会判。6、×【详解】略7、×【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为。但是题目中没有明确这块蛋糕是被平均分成8份,则无法用表示其中一份。【详解】就是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注意“平均分”这个关键词。8、×【分析】根据题中的要求可以用举例法判断。【详解】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原题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概念,掌握各常用四边形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9、√【分析】最小是四位数是1000,1000÷335=2……330,要使335×□的积是四位数,那么□里面的数只要大于2,所得的积就是四位数,据此解答。【详解】最小是四位数是1000,1000÷335=2……330;要使335×□的积是四位数,□>2,那么□里面可以填3、4、5、6、7、8、9,最小填3;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关键是求出未知因数的取值范围,然后再进一步解答。10、√【解析】六一儿童节是6月1日;它的前一天是5月的最后一天,5月份共有31天,所以儿童节的前一天是5月31日,是正确的.三、仔细观察,我会填。11、171【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小娟左边的人数加上小娟自己再加上小娟右边的人数是24人,要求小娟右边的人数,用24﹣1﹣6即可;小娟左边的人数加上小娟自己,小丽右边的人数加上小丽自己,再加上小娟和小丽中间的人数是24人,要求她们中间的人数,用24﹣6﹣4﹣2即可【详解】24﹣6﹣1=18﹣1=17(人)24﹣6﹣4﹣2=18﹣4﹣2=14﹣2=1(人)答:她的右边有17人;小娟和小丽中间有1人故答案为:17,1.【点睛】对于排队问题,一定要明确总人数不变,一个人的左边或右边的人数不包括自己,然后再进一步解答12、东北东海底世界果树林山洞西北【详解】略13、50800【详解】略14、40120(前两空答案不唯一)99【解析】略15、32【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可得: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据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详解】8×4=32(cm)【点睛】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牢记公式即可。16、52一【解析】略17、960【详解】略18、510100;2500;10500+10=510【分析】102×5,把102分成100+2,然后用100和2分别与5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详解】102×5=510×1002550010500+10=510【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四、认真细致,我会算。19、99;250;84;984;;52【详解】略20、(1)2148;(2)2142;(3)5220;(4)796;(5)832;(6)536【分析】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加法验算时,用和减去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整数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减法验算时,用减数加上差,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详解】(1)358×6=2148(2)306×7=2142(3)870×6=5220(4)245+551=796(5)★445+387=832验算:832-387=445(6)★864-328=536验算:536+328=86421、1560;168;90;100【详解】(1)104×5×3=520×3=1560(2)126÷3×4=42×4=168(3)540÷3÷2=180÷2=90(4)125×4÷5=500÷5=100五、动手操作,我能行。22、如图所示:【详解】略23、【详解】略24、见详解【分析】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中午12时以前的,直接去掉限制词。中午12点以后的,去掉限制词,“整时”加上12。据此解答即可。【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需熟练掌握。六、生活问题,我会解。25、400千米【解析】下午1时=13时80×(13-8)=400(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400千米.26、【详解】略27、14顶【分析】先求老师加学生的人数和,再除以5即可解答。【详解】65+3=68(人)68÷5=13(顶)……3(人)13+1=14(顶)答:至少需要准备14顶帐蓬。【点睛】熟练掌握整数除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8、300元【详解】3×50×2=300(元)29、14【详解】(4+3)×2=7×2=14(厘米)12×=10(个)答:长方形的周长是14厘米.故答案为14

试卷3:三年级数学测试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认真计算。1.直接写得数。42÷2=80÷4=0×99=299×7≈50×6=69÷3=270÷9=301×9≈2.竖式计算.(1)503×6=(2)712×4=(3)316+257=(4)806﹣279=3.脱式计算。78÷3÷2(27+38)×4149+54÷6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4.经过了1时40分,就是经过了140分.(_____)5.字母S有一条对称轴.(____)6.一根铁丝长24米,用去4米,剩下的是用去的5倍。(________)7.一个图形,从正面看是,这个图形一定是由6个小正方形组成的_____8.分数在我国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数的表示法与现在一样。(________)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9.一个三位数乘0,积是()A.0 B.三位数 C.四位数10.外教老师周五要给7个班上外语课,每个班的学生都在39~43人之间,则外教老师这一天要给(

)个学生上课。A.273

B.301

C.273~30111.计算104×6时,下面算式正确的是()。A.1×6+4×6 B.10×6+4×6 C.100×6+4×612.605×5的积的中间()个0。A.1 B.2 C.313.一根绳子恰好能围成一个长方形,也能恰好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A.长方形周长大B.正方形周长大C.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相等四、快乐填空。14.如果用分数表示:占所有图形个数的(________),占所有图形个数的(________),占所有图形个数的(________)。15.用分数表示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________)(________)16.要使63÷5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_________);要使42×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_________)。17.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_____,4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_____.18.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①吴老师身高175(______)②一个乒乓球重3(_____)③一只鸡重约2(___)19.用恰当的单位填空。一个鸡蛋约重60(______)一袋大米重10(______)一棵大树大约高6(______)20.840÷8的商是(____)位数,345÷5的商的最高位是(____)位.21.一本书有49页,小丽看了这本书的,她看了(______)页。22.下图中两项都喜欢的有(________)人,喜欢唱歌的有(________)人。23.下面是5个国家棉花的生长期情况统计表.国家中国贝宁埃及土耳其尼日利亚生长期(天)180120210150240________的棉花生长期最长,________的棉花生长期最短,两个国家的棉花生长期相差________天.五、作图题。24.把下面的图与重量用线连起来。25.正确连线26.下面右边的形状是谁看到的?(想一想,连一连)六、解决问题27.张叔叔带的钱买6元一本的笔记本,正好可以买8本。如果用这些钱买8元一本的笔记本,可以买几本?(先画图,并在图中标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解答)28.王明买4本笔记本用了12元钱,如果买7本同样的笔记本需要多少元?你会用线段图表示吗?请画出线段图,并列式计算。29.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8米,如果要给这块菜地围上篱笆,篱笆长是多少米?30.李师傅6天做了121朵花。求一个月(30天)可以做多少朵花?

参考答案一、认真计算。1、21;20;0;2100;300;23;30;2700【详解】略2、(1)3018(2)2848(3)573(4)527【详解】(1)503×6=3018(2)712×4=2848(3)316+257=573(4)806﹣279=5273、13260158【详解】略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4、×【解析】略5、×【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即可.【详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可知:字母“S”不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6、√【分析】铁丝的长度减去用去的长度等于剩下铁丝的长度,用剩下铁丝的长度除以用去的长度等于剩下的是用去的倍数,据此即可解答。【详解】(24-4)÷4=20÷4=5,所以判断正确。【点睛】熟练掌握倍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详解】一个图形,从正面看是,这个图形至少有12个小正方体组成;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8、×【详解】分数在我国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数的表现形式与现在不一样,后来印度出现了和我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分数的表示法就成现在这样了。分数在我国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数的表现形式与现在不一样,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9、A【详解】1和任何一个数相乘结果还是1.所以答案为A.10、C【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每个班的学生数乘以班数可以求出外教老师一天需要给多少个学生上课。【详解】由题意可知:39×7=27343×7=301答案选:C11、C【分析】算出各个选项算式的结果,再104×6的积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详解】104×6=6241×6+4×6=3010×6+4×6=84100×6+4×6=600+24=624故答案为:C。【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A【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求出605×5的积,再判断积的中间有几个0。【详解】605×5=3025,则积的中间有1个0。故答案为:A。【点睛】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13、C【分析】这根绳子无论恰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所围成的图形的周长都相等.注意:围成不同平面图形的面积不相等,其中围成圆的面积最大,四边形中围成正方形的面积最大.【详解】一根绳子恰好能围成一个长方形,也能恰好围成一个正方形,即这根绳子既是长方形的周长,又是正方形的周长,即这根绳子围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相等.故选:C.四、快乐填空。14、【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占其中几份就是几分之几。【详解】如果用分数表示:占所有图形个数的,占所有图形个数的,占所有图形个数的。【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分析】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据此解答即可。【详解】()()【点睛】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16、43【详解】略17、【详解】略18、cmgkg【详解】略19、克千克米【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计量一个鸡蛋重量,结合数据60可知:应用“克”做单位。计量一袋大米重量,结合数据10可知:应用“千克”做单位。计量一棵大树高,结合数据6可知:应用“米”做单位。【详解】一个鸡蛋约重60(克);一袋大米重10(千克);一棵大树大约高6(米)。【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20、3十【详解】略21、7【详解】略22、823【分析】由题意可知每个圈内分别表示喜欢绘画和唱歌的人数,那么两个圈相交的部分为两个都喜欢的人数,可据此解答。【详解】由图得两项都喜欢的人有8人;喜欢唱歌的人为:15+8=23(人)。【点睛】本题主要考察两个圈的含义。如何理解题中两个圈和两个圈所相交部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3、尼日利亚贝宁120【详解】略五、作图题。24、见详解。【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一袋面粉的重量大约为25千克,一头大象的重量大约为6吨,一个萝卜的重量大约为1000克,一个西瓜的重量大约为5千克。【详解】【点睛】解决本题时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解答。25、【分析】首先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分别计算出各式的结果,然后对应连线即可.【详解】545÷5=109;925÷5=185;280÷5=56;450÷3=150;540÷9=60;927÷9=103;404÷4=101;966÷6=161;720÷8=90;296÷8=1.26、【详解】略六、解决问题27、6本【分析】通过买6元一本的笔记本,正好可以买8本求出总钱数,用总钱数除以8,就是可以买8元一本的笔记本买几本。【详解】6×8÷8=48÷8=6(本)答:可以买6本。【点睛】这是归总问题,求得总钱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8、21元;线段图见详解【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买4本笔记本用了12元钱,先计算出一个笔记本需要多少钱,再算7本需要的钱数;画线段图时先将线段平均分成4份,求这样的7份是多少,据此解答。【详解】12÷4×7=3×7=21(元)答:买7本同样的笔记本需要21元。【点睛】本题考查乘除混合运算,关键掌握借助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29、56米【详解】(20+8)×2=56(米)答:篱笆长56米。30、605朵【分析】先求出平均每天做花的朵数,再乘天数,即可求出一共可以做花的朵数。【详解】30÷6×121=5×121=605(朵)答:一个月可以做605朵花。【点睛】本题考查归一问题,先求单一量,再求总量。

试卷4:三年级数学测试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填空题。(20分)1.小诗家今年一到三月的电表读数如下:(去年12月底的读数是165千瓦时)月份一二三度数/千瓦时235328404小诗家一月份用电(_________)千瓦时;一至三月份共用电(_______)千瓦时。2.三年三班有学生52人,订《小学生语文报》的有38人,订《小学生数学报》的有32人,每人至少订一份报纸,两份报纸都订的有(________)人。3.钟面上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7,一共走了(________)秒;分针走1圈是(________)小时。4.某电视台从13:15开始转播中国队和韩国队的足球比赛,比赛上、下半场共90分钟,中场休息15分钟,这场比赛在(________)转播结束。5.在一个正方形中,相邻的两条边互相_____,相对的两条边互相_____.6.量一量,填一填。(________)毫米7.40厘米=(________)分米3吨=(________)千克7分=(________)秒700米+1300米=(________)千米180秒=(________)分47分+(________)分=1时5厘米+5毫米=(________)毫米8.下图中,白铅笔比黑铅笔长(________)毫米。9.在()里填写“平移”或者“旋转”。①开抽屉时,抽屉的运动属于(________)现象。②钟表的秒针转了一圈又一圈是(________)现象。10.看图回答问题。一共调查了(______)人;喜欢篮球的有(______)人;只喜欢足球的有(______)人;两种球都喜欢的有(______)人。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11.12.35元读作().A.十二点三十五元 B.十二点三五元 C.一二点三五元12.算式8□1÷4,要使得商的中间有0,□里的填法有()种。A.2 B.3 C.413.27×□的积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A.2 B.3

C.414.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14厘米宽6厘米,如果用这个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A.40厘米 B.14厘米 C.10厘米15.☆☆☆☆☆☆☆☆☆☆☆☆☆☆一共有多少个☆?下面列式错误的是().A.3×4+2 B.3×2+4 C.5×2+4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16.求9的3倍是多少?列式是9÷3.(_____)17.1000千克钢铁比1吨棉花重._____.18.3□6000≈40万,则□里可以填的数有5、6、7、8、1.(____)19.8个比3个大。(________)20.甲数是40,是乙数的5倍,乙数是1.(_________)四、计算题。(28分)21.直接写出得数。45×2=0×55=301×3=310×3=820+160=968—68=22.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507-118=450×8=五、作图题。(8分)23.看一看,连一连.六、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4分)24.下面是聪聪连续六天晚上记录自己家小汽车里程表的读数情况。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298千米345千米399千米457千米518千米674千米(1)星期三行驶了多少千米?(2)周一到周五,共行驶了多少千米?25.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读书活动,需要购买308本《诗经》.已知《诗经》42元/本,请你算一算,王老师带12000元钱够吗?26.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正方形的2倍,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宽都是4厘米,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27.一张长方形纸长8厘米,宽6厘米,用这张长方形纸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1)这个正方形纸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剩余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8.新农村建设,范家村新建居民楼28幢,每幢有6层,每层可住8户居民,新建的居民楼共可住居民多少户?29.一台拖拉机3小时耕地24公顷,照这样计算,耕120公顷地需要多少小时?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20分)1、70239【详解】【解答】235-165=70(千瓦时);404-165=239(千瓦时)。故答案为:70;239【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小诗家一月份用电多少千瓦时,用一月底的读数-12月底的读数=一月份的用电量;要求一至三月份共用电多少千瓦时,用三月底的读数-12月底的读数=一至三月份的总用电量,据此列式解答。2、18【分析】用订《小学生语文报》和订《小学生数学报》的人数和,减去全班人数即可解答。【详解】38+32-52=70-52=18(人)【点睛】熟练掌握集合问题解题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201【分析】钟面上秒针每走一大格是5秒,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7,走了4个大格,用乘法即可求出一共走多少秒;分针走一圈是1小时,时针走1个大格;据此解答。【详解】7-3=44×5=20(秒);分针走一圈是1小时。【点睛】本题考查秒的认识,关键掌握时分秒的换算进率。4、15:00【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上、下半场的时间加上中场休息的时间,求出这场比赛转播的时间。再根据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求出转播结束的时间。【详解】13时15分+90分+15分=15时则这场比赛在15:00转播结束。【点睛】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注意1小时=60分。5、垂直平行【详解】略6、43【分析】由题意知本题是利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刻度尺上1大格为1厘米,1小格为1毫米,1大格等于10小格也就是1厘米等于10毫米。首先将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线段一端,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线段,找到线段另一端所对应的刻度,视线垂直,读出刻度即可。【详解】根据利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度的方法,测得此线段长度为43毫米。【点睛】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刻度尺的使用以及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7、43000420231355【分析】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时=60分,1分=60秒;据此即可解答。【详解】40厘米=4分米3吨=3000千克7分=420秒700米+1300米=2千米180秒=3分47分+13分=1时5厘米+5毫米=55毫米【点睛】熟练掌握长度、质量和时间单位换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5【分析】读图可知,白铅笔的一端和1厘米刻度线对齐,另一端和4厘米5毫米对齐,则白铅笔长4厘米5毫米-1厘米。黑铅笔的一端和7厘米刻度线对齐,另一端和10厘米对齐,则黑铅笔长10厘米-7厘米。再将两个铅笔的长度相减求差即可。【详解】4厘米5毫米=45毫米1厘米=10毫米45-10=35(毫米)10-7=3(厘米)=30(毫米)35-30=5(毫米)则白铅笔比黑铅笔长5毫米。【点睛】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将物体两端所对齐刻度相减,求出这个物体的长度。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据此将物体长度换算成毫米,再进行计算。9、平移旋转【分析】根据平移只改变位置,不改变方向;旋转改变位置和方向,据此判断。【详解】①开抽屉时,抽屉的运动只改变略抽屉的位置,不改变方向,属于(平移)现象。②钟表的秒针转了一圈又一圈,不但改变位置而且改变方向,属于是(旋转)现象。【点睛】本题考查平移和旋转的应用,掌握分析中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0、3924158【分析】此图分为三部分,分别是16人,8人,15人。16人是只喜欢篮球的人数,8人是既喜欢篮球又喜欢足球的人数,15人是只喜欢足球的人数。把3部分人数相加就是一共调查的人数;喜欢篮球的包括两部分:只喜欢篮球的人和既喜欢篮球又喜欢足球的人。【详解】16+8+15=24+15=39(人)16+8=24(人)一共调查了(39)人;喜欢篮球的有(24)人;只喜欢足球的有(15)人;两种球都喜欢的有(8)人。【点睛】弄清图中三部分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11、B【详解】略12、C【详解】略13、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详解】27×2=54;27×1=81;27×4=108,故要使27×□的积是两位数,最大应是1.故选B14、C【详解】略15、B【详解】略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16、错误【解析】求9的3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17、×【详解】因为1000千克=1吨,1吨钢铁和1吨棉花一样重,所以1000千克钢铁和1吨棉花一样重,说1000千克钢铁比1吨棉花重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18、×【详解】3□6000≈40万,千位上是6,显然是用“五入”法求出的近似数,所以□里只能填1;19、×【分析】计算出8个和3个各自的值然后比较大小即可。【详解】+++++++=1++=11=1,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简单计算,掌握,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数值是1。20、×【详解】略四、计算题。(28分)21、90;0;1903;930;980;900;【详解】略22、389;3600【分析】整数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减法验算时,用减数加上差,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详解】☆507-118=389验算:389+118=507450×8=3600五、作图题。(8分)23、【详解】这个图形从前面看,是两行正方形,第二行正方形有两个,第一行正方形有1个,排在第二行最左边正方形的上面;从左边看是由2个正方形排成的一列;从上边看是由3个正方形排成的一行正方形.六、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4分)24、(1)58千米;(2)376千米【分析】(1)用星期三里程表读数减去星期二里程表读数,即可求出星期三行驶路程。(1)用星期五里程表读数减去星期日里程表读数,即可求出周一到周五行驶总路程。【详解】(1)457-399=58(千米)答:星期三行驶了58千米。(2)674-298=376(千米)答:周一到周五,共行驶了376千米。【点睛】整数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25、不够【详解】308×42=12936(元)12936元>12000元答:王老师带12000元钱不够.26、12厘米【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已知正方形的边长,要求正方形的周长,用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根据条件“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正方形的2倍,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宽都是4厘米”可知,先用正方形的周长×2=长方形的周长,然后用长方形的周长-两条宽=两条长的和,然后用两条长的和÷2=长方形的长,据此列式解答。【详解】正方形周长=4×4=16(厘米)16×2=32(厘米)32-4-4=24(厘米)24÷2=12(厘米)答: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27、(1)24厘米(2)16厘米【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根据正方形周长公式:C=边长×4,算出正方形的周长;(2)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C=(长+宽)×2,算出剩余部分的周长。【详解】(1)6×4=24(厘米)答:这个正方形纸的周长是24厘米。(2)(8-6+6)×2=(2+6)×2=8×2=16(厘米)答:剩余部分的周长是16厘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熟练掌握周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8、1344户【详解】28×6×8=168×8=1344(户)答:新建的居民楼共可住居民1344户.29、15小时【解析】120÷(24÷3)=120÷8=15(小时);答:耕120公顷地需要15小时.

试卷5:三年级数学测试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填空题。(20分)1.填一填.(______)厘米(______)毫米(______)厘米(______)毫米2.大象第一天吃香蕉304千克,第二天吃香蕉298千克,大象这两天吃香蕉(________)千克。3.一件大衣原价986元,双“十一”搞活动,郑郑的妈妈买它花了799元,便宜了(________)元。4.从一个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最多能看到物体的(_______)个面。5.看一本90页的课外书,第一天看了,第二天从第(________________)页看起.6.7米3厘米=(________)米8角=(________)元3.8元=(________)元(________)角10.7米=(________)米(________)分米7.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120分=________时2吨=________千克60毫米=________厘米6千克-3000克=________千克8.在高速公路上,每隔1千米的路程会有一个里程牌,明明乘车从写有“35千米”的里程牌开始数了5个里程牌,这时里程牌上面写的是(________)千米。9.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1)亮亮60米跑的成绩是10(________)。(2)一袋精盐的质量是500(________)。(3)小丽的体重是35(________),身高是130(________)。(4)汽车每小时行驶80(________)。(5)一条鲸约重32(________)。10.一张长方形的纸片,长15厘米,宽9厘米,从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纸片,剩下纸片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11.一根绳子长406米,第一次用去了241米,第二次用去了128米,现在绳子比原来短了()米。A.37 B.113 C.36912.下面图形中有4条对称轴的是()A. B. C. D.13.251×8的积的末尾有()个1.A.1 B.2 C.314.时针走一大格是()分钟。A.1 B.5 C.30 D.6015.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

)位数.A.一

B.三

C.四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16.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________)17.7月和8月共有62天。(________)18.妈妈8:50开始洗衣服,爸爸8:20开始擦地板,爸爸干活时间比妈妈早30分。(________)19.在3.1的后面添一个0,它的大小没有变,但意义变了.(______)20.221-21×4=200×4=800(_____)四、计算题。(28分)21.直接写得数。54÷9=5×9×0=84×6≈4+16÷4=92-6=100-5×5=418×4≈600×5=69÷()=9……62200-800=2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①36×9=②207×5=③750×8=④587×9=⑤★984+187=⑥★701-407=五、作图题。(8分)23.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最接近圈中的数?把它们连起来。六、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4分)24.六一儿童节小明、小红买去公园游玩时所需的食物,小明买了5种,小红买的比小明多4种,他们俩买的食物中有3种是相同的.他们一共买了多少种食物?25.同学们修补图书,三年分4个组,一共修补56本,四年分6个组,每组修补9本。他们一共修补了多少本图书?26.学校的小菜园里种了5行红萝卜,每行28棵,还种了150棵白萝卜,学校的小菜园里一共种了多少棵萝卜?27.某家电专卖店运回60台微波炉,放在9个货架上,每个货架放7台,能放完吗?28.同学们折纸鹤,小红折的占总数的,小丽折的占总数的,两人折的一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29.苗苗在做减法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抄成了6,把减数十位上的1抄成了7,结果等于20。正确得数应该是多少?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20分)1、3528【详解】略2、602【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第一天吃香蕉重量加上第二天吃香蕉重量,即可求出这两天吃香蕉总重量。【详解】304+298=602(千克)则大象这两天吃香蕉602千克。【点睛】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3、187【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这件大衣的原价减去现价,即可求出这件大衣便宜的钱数。【详解】986-799=187(元)则便宜了187元。【点睛】整数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4、三【详解】略5、1【解析】首先根据题意,把这本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这本书的页数乘第一天看的占的分率,求出第一天看了多少页;然后用它加上1,求出第二天从第几页看起即可.【详解】90×+1=30+1=1(页)答:第二天从第1页看起.故答案为1.6、7.030.838107【详解】略7、2200063【分析】把120分化成时数,用120除以进率60;把2吨化成千克数,用2乘进率1000;低单位毫米换算成高单位厘米,除以进率10;先把3000克换算成千克,用3000除以进率1000,再进行计算。【详解】120÷60=2;2×1000=200060÷10=6;3000÷1000=3;6-3=3120分=2时2吨=2000千克60毫米=6厘米6千克-3000克=3千克【点睛】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单位的名数换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